什么是情感表现

什么是情感表现,第1张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 《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同时一般的普通心理学课程中还认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只是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而情感则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

情绪状态

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可以把情绪状态分为心境、激情、热情和应激。11心境。心境是一种微弱、弥散和持久的情绪 , 也即平时说的心情。心境的好坏 , 常常是由某个具体而直接的原因造成 的 , 它所带来的愉快或不愉快会保持一个较长的时段 , 并且把这种情绪带入工作、学习和生活中 , 影响人的感知、思维和记忆。 愉快的心境让人精神抖擞 , 感知敏锐 , 思维活跃 , 待人宽容 ; 而不 愉快的心境让人萎靡不振 ,, 感知和思维麻木 , 多疑看到的、听到 的全都是不如意、不顺心的事物。

基本内容

情绪状态  1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可以把情绪状态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21心境的特点是:第一,缓和而微弱;第二,持续时间较长;第三,是一种非定向的弥散性的情绪体验。22激情的特点是:第一,有激动性和冲动性,力度强烈;第二,发作短促,冲动一过迅速弱化或消失;第三,发作通常由专门对象引起,指向性较为明显。总之,激情有着强烈爆发性、短暂性和指向性三个显著特点。23应激的特点是:应激又称应激状态,是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险情境所引起的情绪状态。当人们遇到某种意外危险或面临某种突然事变时,必须集中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动员自己的全部力量,迅速做出选择,采取有效行动,此时人的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即应激状态。

  3各自对人的身心影响分别是:1、心境对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积极向上、乐观的心境,可以提高人的活动效率,增强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有益于健康;消极悲观的心境,会降低认知活动的效率,使人丧失信心和希望,经常处于焦虑状态,有损于健康。2、激情有双重作用。积极的激情与理智、坚强意志相联系,能激励人们克服艰险、攻克难关,它是人的行为的巨大动力。消极的激情可产生不良后果。个体在激情状态下,认识范围狭窄,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自控能力减弱,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行为后果。但人的理智与意志可以驾驭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冲动

  3、应激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一般应激状态使机体具有特殊的防御或排险 机能,使人精力旺盛,活动量增大,思维特别清晰,动作机敏,帮助人化险为夷,及 时摆脱困境。但应激也会使人产生全身兴奋,注意和知觉的范围缩小、言语不规则、 不连贯,行为动作紊乱,紧张而又长期的应激甚至会发生休克和死亡。

  心情,或者说情绪,是指个体对于外界事物是否满足自身需要的主观好恶体验。心理学上判断一个人的情绪状态,一般通过以下途径:

主观体验:个体自己所陈述的主观感受,如到底是喜欢还是不喜欢、舒服还是不舒服、开心还是沮丧等等。

生理唤醒:指有没有其他生理症状。因为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也会有不同的生理表现,例如在激动时可能出现面部潮红、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和出汗等等

外在行为:有没有一些与情绪相匹配的行为,比如坐立不安、几言又止,这就可以看出对方正在焦虑的情绪中。另外,一些人在紧张状态中会有抿嘴、耸肩、眼神不定等行为表现,公安民警抓扒手时常常利用这些特质来判断;

  以上三个途径,必须结合在一起分析、不能单看一个维度,这样才能避免误判。

心理状态是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指心理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完整特征。如注意、疲劳、紧张、轻松、忧伤、喜悦等。它兼有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特点,既有暂时性,又具有稳定性。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联结的中介环节,构成一切心理活动展开的背景。

根据心理状态与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关系,心理状态的分类应考虑三方面的因素:

一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在心理状态上的表现,即心理状态的主要构成成分。以此为标准划分心理状态可以较好地概括各种具体的心理状态,把心理状态划分为认知的心理状态、情感的心理状态、意志的心理状态和动机的心理状态。

二是人的心理在各种活动中的调节作用。据此可把心理状态和其发生的基础即活动相联系而加以考察,可分为活动的动机和完成活动的能力两大类心理状态。

三是心理状态在不同的心理活动阶段和活动领域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出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用单一的分类标准或只从一个角度去分类研究是很困难的,也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应该根据不同领域、因素,用不同标准对心理状态进行多方位的考察和研究。如以心理状态对活动效果的影响为标准,可将心理状态划分为最佳心理状态、一般心理状态、不良心理状态;根据持续时间的长短,可把心理状态划分为相对稳定的、持续较长时间的状态(态度、兴趣、心境),另一种是情景性的、持续时间较短的心理状态(激情、应激状态);根据心理状态是否具有显著的周期性,可将其划分为周期性心理状态和非周期性心理状态;根据心理状态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心理要素,可将其划分为情绪的心理状态、意志的心理状态、感知过程居多的状态、注意状态、积极的思维状态等;按照常态、异常可以把心理状态划分为正常心理状态、异常心理状态;按照整合过程的不同阶段,可把心理状态划分为待整合无序状态、整合过渡状态和整合有序状态。显然,这种多标准的划分方法可以对心理状态进行多角度的研究,还可以满足各个行业如教育、医学等部门的需要,所以这种划分更具有实践意义。

2021年5月19日  周三 长沙  阴雨  590/1000 

主题我的课件之“情绪与情感”

字数1332

最近几天的简文以“情绪”为探讨的话题,分别探讨了“情绪和情感”的关联及“情绪和表情的关系”。

再回顾一下昨天分享的“情绪和表情的关系”:

1、情绪的分类:分为三类,分别为 面部表情、身体表情、言语表情 。情绪表现在人的面部上称为面部表情。分别为“喜、怒、哀、乐、惊、恐、思”;除了面部表情,情绪表现在你的身体上,称为身体表情,我们俗称的肢体语言;情绪用语言表现出来我们称之为言语表情比如,你说话的语调、语音、语感等。

2、虽然情绪的外在表现就是表情,但是表情并不全部反映一个人的情绪。比如,有些人善于“演”、有些人善于“搞怪”、有些人则“喜怒不形于色”。

今天继续给大家分享有关情绪的话题,也就是情绪分为那几种形式,简要的说就是“ 情绪的状态” 。情绪的状态一般分成3种,分别是 心境、激情、应急。

所谓 心境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心情。这是一种表现得没有那么强烈、看起来比较微弱,但是持续的时间很长,长久地萦绕在你的心里,并对你的内心起到一些好的或坏的渲染。通常它也是一种不太能够让人一眼并能看清楚的神情状态。你的心境如何,可能最多体会的就是你自己。

比如,你内心有点惆怅,有些小小的感伤,这些都不是外人能一眼便能看清楚的,也是你对外人无法言说清楚的。又比如,内心有些小得意,这些外人也看不出来,你也不好与外人分享。

所谓 激情 :把这两个字拆分来看,大家也不难理解,是一种激烈的情绪。这种情绪相比于上述的 心境 而言,它持续的时间没有那么久、发生时很激励,爆发的时间很短暂,是一种强烈的激进的情感。

激情的外部表现,通常会有狂喜、愤怒、陷入绝望、悲痛欲绝等等。它有两个大的特点,其一是激动;其二是冲动。当你所面临的事物(人物或者其他事件)和你所想要达到的要求出现不同寻常的冲突时,人们的情绪也就会表现出非同寻常的激进一面。比如:他惊讶得长大了嘴、他激动的泪流满面、她开心得跳了起来……都是描述这种“激情”的状态。

最后一个情绪状态是 应激 (注意是应激,不是应急)。所谓应激就是突然发生的事情或者出乎意料的事情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发生,因而引起人们的情绪高度紧张,把这件事情时刻悬在心上的焦虑之状。

比如生活中的突如其来事件,会让一个人陷入“应激”状态,通常会表现出不知所措或无能为力的样子。

顺丰快递小哥汪勇在他的《生命摆渡人》中详细讲解了新冠刚刚出现时,他最初自己开车接送他那片区的医生和护士往返于医院和休息的场所,只为这些医生和护士能每天有几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而那个时候因为这样的突发事件,医生和护士们每天都处在“应激”的紧急状态下,他们的眼睛是无神的,情绪是紧张的,时时刻刻处在高度紧张中。

所以,如果一个人长期处在应激状态下,他(她)的免疫系统会发生剧烈变化,有可能会导致疾病的产生,会需要比较长时间的心理疏导。

好啦,关于情绪的理论,有很多心理学家都做了很多精准的分析,今后在分享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356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