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的孩子的心理状态?

7、8岁的孩子的心理状态?,第1张

您好!我想七、八岁应该是学生,下面是关于小学生的一些相关信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一)入学适应问题

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有一个逐渐适应校园生活新环境的问题。对小学一年级的新生来说,从校园的自然环境到教师同学这样一种人际关系环境都是陌生的,还有学习的压力,校规校纪的约束等,这一切都构成了新入学儿童心理适应的严峻挑战。对于部分心理发展迅速的学生,以及在幼儿园受到过入学准备教育儿童,他们能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但部分儿童则会出现适应不良现象。这种适应不良大多表现在:产生情绪障碍,如焦虑、不安、抑郁、害怕等;注意力不够集中,尔后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能约束自己,总是违反纪律等。一般经过几周的自我调节能够逐渐适应,少数学生可能会持续数月之久。通常个性内向、胆小、谨小慎微、急躁和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容易出现入学适应不良。

(二)学习方面的问题

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由于学生学习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同时学校、教师、家长又过分看中分数,给小学生造成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压力。据辽宁教育研究院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 1995 年辽宁省中小学生课外作业量高于国家教委规定标准 60% ,而许多家长还给子女开“小灶”,使学生夜读时间越来越长,多数城市有近 70% 的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足 9 小时。加之现有的教学内容偏难,对学生学习的自立性更是雪上加霜。在如此重压下,学生身心受到了极大损害。儿童年龄越小,学习过程中越容易产生疲劳,如果学生的学习持续时间过长,很容易造成学习疲劳,若学生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会使其视力下降,食欲不振,面色苍白,大脑供血不足,瞌睡,失眠,头热,脚冷等。在心理方面则会产生抑郁,烦躁,信心不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迟缓等现象。

(三)厌学与逃学问题

据调查,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占总数的 5% —— 10% 。这些小学生主要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比较吃力,导致长期跟不上进度,又缺乏赶上去的勇气和毅力,教师也没能及时地给予鼓励,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他们或者在课堂上东张西望,神不守舍;或者在下面偷偷看动画书或玩玩具;要么就在课堂上打瞌睡;或者干脆逃学、旷课,到处游玩。有些农村的孩子厌学情绪还得到家长的支持,干脆辍学在家,帮父母干活,做生意等。还有一些优等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旦别人超过自己或自己的目标未达到,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四)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

人作为社会人,都有与人交往的需要,通过正常的人际交往、沟通,人就能获得正确合理的社会知识经验,同时获得生活学习的知心朋友,获得困难时的支持帮助者。而如果缺乏正常交往,就会使人无法满足依恋感,内心苦闷而无法宣泄和排除,影响了儿童正常的人际交往与心理需求,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有害的。由于目前的小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交往的对象多为成人,在这种不协调的交往中,孩子常常是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顺境”下生活的,因此,学生普遍存在着较任性、固执、依赖性强的特点。当他们进入一个新的集体后,在集体中的位置已改变,但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去与人交往,因而在与他人交往中常常是唯我独尊,不能善解人意;遇到困难不能克服,也不想克服,缺乏自信心,从而致使小学生不能也不会与人正常交往。在与他人接触中常出现过重的恐惧感,过强的防范心理,其结果是封闭自己。而且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忽视对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小学时期,教师是学生理想的目标,公正的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教师如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感到失望,会有一种压抑感,产生消极情绪,导致师生关系淡漠。这种以学生失败而告终的交往还会在小学生与他人交往中迁移、泛化,加重人际交往的焦虑感。

(五)意志障碍

这类小学生主要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行动的目的性和一致性。做事容易半途而废,容易上当受骗,爱说谎话,不能经受学校和生活带来的正常竞争,不能正确地面对挫折,行动放任自流。中国的家长历来很重视孩子的安全问题,对他们百般呵护甚至溺爱,因此造成孩子如同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意志力非常薄弱。自然当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就会无所适从,甚至采取消极的逃避方式,这种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问题了。

(六)问题行为

问题行为是指扰乱他人或给个人身心造成妨碍的行为,主要表现为攻击、逃避、自暴自弃等。按性质划分,问题行为可以分为过失型和品德不良型。前者是指个体行为对组织纪律和社会一般生活准则的触犯或违背,这种问题行为常常是由不恰当的需要、好奇、好动、试探、畏惧、缺乏经验和认识力不足等因素所引起的,品德不良型问题行为,是指个体行为对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对集体利益与他人利益的违背或侵害。这种问题行为一般是由错误的意识倾向或个性特点所造成的,因此表现出经常型、倾向性和有意性等特点。

(七)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指小学生人格的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为心胸狭窄,嫉妒心强,异常固执,我行我素,人际关系紧张。

(八)依赖心理

由于小学生自身的特点,还没有自立生活的能力,只能长期生活在父母和他人的关心和爱护下,因此形成了小学生较强的依赖心理,首先表现为对环境的依赖,如天气的变化不能适应,不知道添减衣服,需要老师或家长的提醒才行,否则很容易感冒。其次表现为自责倾向。这一现象在小学生中较多,危及着他们的心理健康。自责倾向是指当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经常认为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心理。自责倾向的根源是对失去别人的爱不安。当学生感受到被父母、教师、朋友抛弃时,往往形成自责倾向,如,父母、教师对儿童过分严厉、专制,则挫伤了儿童自尊心,儿童感觉不到来自权威人物的爱,从而出现自责心理;当对别人的爱渴求过强时,一点小过失就会使小学生感受到自己不再被爱了,这样的儿童往往有很强的依赖心理。

(九)考试怯场的恐惧心理

由于考试和升学的压力,部分小学生临考时处于紧张而又恐惧的情绪状态。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面对排名次和决定人生前途的升学考试,大部分学生感到精神紧张,压力很大,他们渴望成功,也担心遭到失败。有的学生平时成绩不错,稍有一次失败了,就怀疑自己的能力,过分自责,产生焦虑心理,导致对下次考试的担忧,总怕自己考不好,甚至一到考场就心烦意乱,身体颤抖,本来应该答上的问题在脑中毫无印象,发挥失常。严重者还会出现生理异常反应,不能正常参加考试。长期这样,会造成其心理变态,性格乖僻和行为异常。

二、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

(一)来自小学生自身的因素

1、遗传因素

在农村,由于近亲婚姻造成儿童生理发育先天不足,相貌不佳或残疾,智力偏低等,这使得他们不能很好地学习和生活,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其他人也用异样的眼光去看他们,必然造成他们的一些心理问题。

2、气质类型

小学生同成年人一样,气质类型可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其中,胆汁质和抑郁质类型的学生对不良刺激反应敏感,他们极易产生不健康心理。就教师批评而言在我们看来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对他们来说却是莫大的打击。如辽源市一小学生因受老师批评而服毒自杀的事件,恐怕与那位学生的气质类型有直接的关系。

3、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心理需要

童年期儿童的身体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缓的阶段,其大脑的发育趋于成熟,这对其心理发展极为有利,因此,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但因为其心理还不够稳定,很容易受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发生变化,因此也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二)来自家庭的因素

家庭是小学生接受教育的最初环境,家庭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小学生的情感意志,影响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1、父母的溺爱

众所周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已经20多年,使我国的家庭发生了重大变化: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在独生子女家庭中,有的父母视子女为掌上明珠,生活上百般呵护,不愿让他们受一点委屈,经历一点风雨,甚至在子女犯了错误时,父母也不说一个“不”字,天长日久,子女自然形成了“唯我独尊”的心理,当他们走进学校,走向社会同他人交往,遇到挫折时,便不能接受,无所适从。

2、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有的家庭,父母从来不把子女看作是与自己平等的一员,认为子女只能逆来顺受,惟命是从。他们对子女过于严厉、粗暴和专制。还有的独生子女家庭中,家庭教育往往陷入“爱的误区”,对子女过高要求,过度期望,过分保护,过度溺爱。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的学习要求过高,琴棋书画样样学,英语电脑门门通,考试名列前茅……只要学习好就言听计从,有求必应。而一旦失误,就挖苦讽刺,棍棒相加。家长这种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和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使子女的自尊心受到损害,独立性受到压抑,加上彼此间生活观,价值观等存在差异,很容易造成父母和孩子间关系紧张,隔阂加剧,使子女形成反抗、疑惧、胆怯等消极心理品质,诱发心理问题。

3、家庭气氛不和谐

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给越来越多的孩子带来了不幸,严重破坏了儿童正常的生活环境,给他们造成的心理创伤难以愈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离婚的父母,有的没人要子女,有的随法院判决,不管哪种情形,都容易使子女放任自流,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心理,更有甚者,在学龄期就仇视社会,嫉妒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还有在经常发生冲突的家庭中,有心理问题的儿童比例比较大,研究证明,家庭冲突不仅会造成孩子的心理创伤,还会导致孩子在神经和心理上的某些病态。

(三)来自学校的因素

1、学习负担过重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小学生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他们背负着父母的希望和老师的期望。由于素质教育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轻德,重分数轻能力,重书本轻课堂的现象依然存在。老师评价学生,社会衡量学校,理论上是全面发展,实质上是分数和升学率。为了追求升学率,加班加点,题海战术,价值了学生的负担。这种局面使小学生疲于应付,心理极度紧张,导致他们用脑过度,皮层机能降低,从而影响学习效率,造成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或者产生焦虑、苦闷、压抑、恐惧等不良心境,久而久之,部分人就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心理障碍。

2、教师教育方法失当

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它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一些教师把学生考高分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忽视心理素质的教育和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小学时期,小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和爱护。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和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感到失望,产生消极情绪,导致师生关系淡漠,这种以学生失败而告终的交往还会迁移、泛化到小学生与他人的交往中,造成人际交往焦虑。

3、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几乎是空白

过去由于受政治因素的影响,我国曾不公正地对待心理学。80年代初,我国在部分高校恢复了心理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尽管普及心理学科学知识的工作已经做了20多年,但心理健康教育尚未进入小学课堂,小学普遍没有心理健康指导机构,国内较少的心理专家和心理医生对小学生来说更是鞭长莫及。

(四)来自社会的因素

1、社会竞争的加剧

虽然小学生还没有直接接触社会,但他们的父母、老师和周围的人无不在给他们灌输一个事实: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信息传播的瞬息万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机制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使得小学生不得不体会到竞争的压力和生活的压力,导致他们对现实充满迷茫和困惑,产生无所适从的心态,从而引起各种心理问题。

2、社会不良行为的影响

在社会环境还没有达到净化的情况下,新旧体制的共存,法规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了腐败现象的滋生和不健康东西的泛滥;一部分人的社会道德水平滑落,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儿童,这些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

三、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对策

日益突出的小学生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但它并非洪水猛兽,它既然有形成发展的过程,我们就必然能找到预防和矫治的方法和措施。我们认为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必须重视,虽然真正患心理病的学生仅仅极少数,但是我们发现学生中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和行为偏差问题随年龄增长,因此需要对全体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长、学校、社会及有关部门都来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采取积极的对策,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对策。

(一)学校应采取的对策

1、小学心理健教育的原则。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面向全体、宽容、保密、持续”的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宗旨,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分析的最大不同,心理分析研究的前提是把人作为有心理问题需要矫治,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人的发展需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非是假设小学生群体中大量存在心理问题,而是所有的学生都要心理健康发展,个别学生确有心理问题可以通过面向全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矫正。

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宽容地对待这一个学生的一切。宽待每一个学生,就不能把学生分类,不能假设班级学生存在好、中、差三等,不能因为学生家庭经济文化行为习惯不同而看不起学生。缺乏对学生的宽容,心与心难沟通,教师与学生难合作,心理健康教育就难以进行。教师用宽容的态度接纳每一个学生,包括他的优点和缺点,以及不能原谅的错误,要相信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教育好,如果有问题只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和适时的问题。

保密事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成效。学生对教师敞开心扉,教师一定要保密。谈话纪录、心理测试资料都要妥善保管。保密的对象包括学生本人、家长和其他的老师,不能随意使用学生个案资料,保密还要有时间的规定。

心理健康教育要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持续含有两层意思,一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系列化,一是要有长期的规划和打算,要明确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应急任务,而把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看作小学教育的一部分,伴随整个小学阶段。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团体辅导。团体辅导采用专题讲座、专题活动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团体辅导通常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因为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学生的心理素质是以集体心理为中介而内化发展的,所以,班主任要根据本班的实际和团体辅导计划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着力培养良好的班级气氛,使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也是时代发展对班主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心理辅导室。心理辅导室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也接受学生的主动咨询。心理辅导室的工作应该专业化,教师应培训上岗。心理辅导室要有专任教师负责和专门的工作计划,固定的开放时间,固定的场所。小学生心理辅导室的环境布置除了符合心理辅导的要求,还要增加儿童的特点,让小学生一进门便喜欢它,仿佛进俱乐部活动一样开心。心理辅导室的名称可以童趣化,例如可叫作“金苹果”俱乐部等。

个案教育。小学生个案教育是对上述两种心理辅导的补充和深入。个案的对象应有典型的意义,可以是智优学生、智力临界学生、模范学生、问题较多的学生,学生作为个案对象,可以让本人知道或不知道,主要根据研究的需要而定。个案教育一般要做较长期的跟踪研究,一个学生在校接触许多的教师,因此学生个案教育最好采用合作的方式进行,以负责人为主,几位教师共同观察和研究同一对象。个案教育一定要作好记录,尽量详尽,如观察笔记、谈话记录等。记录一定要真实,还可以写记录者的感受。要妥善保管学生的个案资料,原则上学生在校期间个案研究不公开。

测试与矫治。采用问卷调查、测试纸等手段充分了解学生群体现状,而后找出存在普遍意义的问题。测试量表宜采用心理专家提供的专门设计的量表,一般不提倡使用自己设计的心理调查表。测试的数据资料仅供参考而已,所有的数据都不可全信, 因为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不可能用数据表现的。通过测试调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团体辅导、心理辅导俱乐部活动、个案教育等,进行必要的预防和矫治,促进小学生整体发展。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小学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以帮助小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该课程可分为心理卫生与健康科普和实际训练操作两部分。前者是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课,后者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等,借此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克服自卑、树立自信等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

(二)家庭应采取的对策

1、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人际关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的甚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和延续。因此,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异的原因,还是咨询、教正计划的制定与实施,都需要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与配合。

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建议如下:

家庭教育要重视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幼稚的心灵更需要关心。首先家长要知晓孩子的心灵更加需要关心,从小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每一个家长应尽的义务。例如小学生在学校里被老师批评时,希望其他人能安慰他、劝解他,可是小学生被老师批评后,回家还会被家长变本加厉地再批评一顿,孩子肯定会感觉很委屈。因此,老师和家长应默契配合,由一方担任批评的角色时,另一方担任劝解,万不可两面夹击,要给孩子“温暖的家”的感觉家庭教育要重视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

要倾听孩子说话。家长往往习惯于自己说话,让孩子听话。在学校里一个教师面对几十个学生,主要也就是教师说,小学生说话的机会相对少,说心里话的机会更少了。家庭应该是孩子说心里话的地方,家长要注意把说话的机会留给孩子,特别是内向的孩子,家长更要予以重视,鼓励孩子多说话。家长不能因工作忙忽略与孩子的思想交流。特别是父亲要跟孩子作有益的思想交流,有研究说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在孩子的健康成长中地位重要,建议工作忙的父亲们每周至少要与孩子共同用餐 3 — 4 次,在餐桌上的话题往往比较轻松,当孩子说话家长倾听时是最美好温馨的时光。

宽容与约束都重要。对孩子宽容好还是严格好,并没有一致的意见,现实中家庭教育失败的教训往往过分宽或过分严。家长应平等地对待孩子,在宽容孩子的同时要给孩子必要的约束。过分宽容则陷于溺爱,过分严格则寡爱。家长要明白这样的道理,孩子的快乐性格不会是在训斥声中养成,家长的适时表扬比其他物质奖励更能帮助孩子养成好品性,表扬孩子与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不构成矛盾,奠定孩子愉悦的幸福人生基础从鼓励与表扬开始。

2、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子女的成长

由于传统教育观的长期影响,我们的父母不具备系统的教育子女的理论知识,指导思想有试偏颇,教育方法不适应孩子的发展规律。要改变这种形状,小学生的父母亟带需接受比较系统的再教育。社会也有责任给他们提供学习的条件,如举办家长学校,使家长正确认识和处理家庭同子女教育之间的关系,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最大限度地减少溺爱型和专制型家庭,使小学生的父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并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子女的学习和发展。

3、父母要慎重对待离婚

父母离婚,打破了原有家庭的宁静,使子女得不到完整的父爱或母爱,不少子女因此心理开始扭曲。为人父母者,当夫妻关系不和时,为了未成年的子女,千万不要轻易去赶时髦、闹离婚。即便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在离婚前,也应当多为子女考虑考虑,毕竟孩子是无辜的,而且他们正处在发展时期,给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是我们的责任。

(三)小学生自身应采取的对策

1、小学生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并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

小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如夏令营、手拉手活动、体育比赛、文艺活动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多种多样的兴趣和爱好,学会观察、分析、评价自己,逐步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制的良好心理品质,满足自己接触社会,进行社会交往的较高级的需要,也有利于形成并长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那些已经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小学生应当在教师和家长的直接指导下,努力抑制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发扬自己的优点,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

2、小学生要学习一些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小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几种常用方法,如:(1)学会放松。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放松的。(2)与人谈心。要使小学生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也可以有谈心的对象,如心理咨询电话等等。无论何事何时都可以与人谈话,学会与人谈心一辈子受益。(3)学习写日记或周记。小学生要学习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和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隐私,公开日记要得到本人的允许。小学生也不用过分担心自己的内心秘密被他人知道,要学会坦然地对人与对己。

3、小学生要善于求助,寻找支持

寻求帮助是现代人所应具有的积极态度,面对压力、困惑,要寻找心理支持,以获得良好的帮助和指导,有问题,可以和师长、亲人、朋友谈。求得帮助的过程,也就是一个自助的过程,我们所获得的不仅是这一次的办法,而是自己的更多体会。心理咨询也是可以利用的有效方式之一,通过心理咨询,可以使咨询对象的认识、情感和行为有所变化。在这个丰富的社会,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的生命,它的质量是完全可以改变的提高。

导语:儿童0-7岁正是意志力最具可塑性阶段,因此孩子总是不加思索的行动,只有在7岁之前发展出足够的意志力,才能在日后的智性学习里用逐渐高度发展的意识来平衡一部分早期培养起来的意志力。

一.意志力是什么

01

在华德福教育里,有很多的平衡关系,其中意志力和意识发展是一对平衡关系,意志力存在于人的四肢当中,是一个人行动的能力。意志力在未来的朝向是人的道德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是意志力的典范,他们可以长年累月的从事乏味单一又特别辛苦的耕种活动,因此大部分的农人的意识是混沌不清的。当一个人的意识被高度唤醒时他的意志力就会随之减弱,他们就很难像之前那样继续长期从事辛苦的农事劳动。

02

身体层面来看,从上而下分别是:

1、头部——神经-感官系统;

2、胸腔(心)——韵律系统;

3、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和四肢等——新陈代谢-四肢系统。

然而,实际的发展顺序却是从下往上的:

1、0-7岁是四肢意志的发展阶段;

2、7-14岁是胸腔情感的发展阶段;

3、14-21岁是头部思考的发展阶段。

所以0-7岁的小孩子身体容易一直处在动的状态中,这时他的情感和思考是在一个冬眠状态。我们如果提前唤醒孩子的情感和思考,比如有的孩子能报出很多植物名字,恐龙名字,那其实这个孩子就已经被唤醒。如果孩子被给到太多信息,他的以太力就停留在头部,而下不去。

孩子的感受部分(feeling)是被父母很重视,父母会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被迫说自己悲伤或其他,但其实孩子在幼年并没有能力把握自己的感受。这样一来以太力就会停留在韵律系统,而下不去到四肢系统。

儿童0-7正是意志最具可塑性阶段,孩子总是不加思索的行动,只有在7岁之前发展出足够的意志力,才能在日后的智性学习里用逐渐高度发展的意识来平衡一部分早期培养起来的意志力。

我们的一生只有7年的时间来发展意志力,却有后面几十年的时间来进行智性学习,因此我们就不难抉择是否要在这宝贵的七年中让孩子过早的智性学习。

03

当我们还是孩子时,这个过程发展得很好。但今天,时代不同了,父母也不同了。今天的世界不再是对小孩那么友好的、适合小孩的世界。

今天,很多孩子被给到太多信息,喜欢跟成人待在一起,说话停不下来。

每一阶段都是为后一阶段打下基础。在这阶段的发展里面蕴含非常大的智慧。如果跳过某个阶段,会带来致命的问题。现在太多的孩子的状态就是头部过度唤醒而四肢意志部分过分沉睡。这个情况可以被修复,被唤醒的头部可以让它再退回沉睡状态一些,感受可以不那么强调,而意志可以再强化一些。

有些人认为“我的孩子有很强的意志我让他做什么他一定不做什么”,那其实是固执,不是意志。意志的含义比这个要深得多。

想象你在家,有人在敲门,你会想:是谁呢?我今天没有客人啊,可能是邻居?这样的过程孩子是不会经历的,孩子一听到敲门声,就会走过去。他会不带思考,马上去反应。所以孩子的意志部分总是等待着随时做出响应。

二.发展的七个阶段

认识到意志有这样多层次的含义非常重要。Steiner把意志情感思考称为心魂的能力,意志是最新发展出来的能力。

意志力的发展有七个阶段:本能-冲动-欲望-动机-愿望-决心-决定。

前两种的意志是与生俱来来的,是无意识的,后五种带有一定的意识但是很多时候也是处于半梦半醒的状态。

(1)本能

完全无意识的,与生俱来,不受我们的控制,它的存在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存活下来。这部分的意志是人类与动物共有的,人的一生都有这样的本能。

(2)冲动

是意志的第二个层次,它为我们准备好去做某事。比如饥饿就是一种冲动,玩耍是非常动态的冲动。

五岁之前的孩子大部分生活在这两个意志层面里面,这两部分的意志是具有共性的,非个性化的。

越小的孩子越依赖前两种低的意志在行动,他们的意识处于混沌的状态,他们分不清周围的人和事,在感觉上觉得什么都是一体,这时候的孩子也是一个纯的感官体,他不加提炼的吸收周围的一切,这时候的孩子模仿的能力是最强的。

稍加留心在三岁前的孩子身上很容易看到这种显像的模仿,三岁之后孩子的模仿越来越有深度,他们不止是模仿成年人的行为,他们会去模仿成年人的语言、习惯甚至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对待周围人和事物的态度,为了能够成为值得孩子模仿的榜样,这也正是我们不断提升和改变自己的动力。

(3)欲望

意志的第三个层次,欲望通常不是那么具有意识但是从这个层次开始意志具有了个性化的特征,比如对事物的喜好,很多时候我们喜欢某样东西,喜欢某个口味,我们并不清楚是为什么。如果人只是基于欲望去做事情通常会做出错误的决定,而基于本能通常不会做出错误的行为。欲望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的,它同时也是通往各种体验的一扇门,它带领我们经历体验,也会带领我们经历一些错误。我们从错误中学习,从而提升。

(4)动机

意志的第四个层次,动机通常是我们做选择背后的东西,它有的时候具有意识,有的时候又不那么清晰。

五岁以后孩子的玩耍逐渐加入动机,他们会在玩耍之前在脑海里构画图景。

一开始是根据看到的材料来形成玩耍的图景,然后他们就会先有一个想法然后根据需要去寻找材料,再大一些到了六岁以后他们的游戏中就有了计划性,他们甚至在来幼儿园之前就已经计划好了今天要玩什么,和谁一起玩儿,有时候她们还会延续前一天的游戏继续玩耍。

(5)愿望

意志的第五个层次,愿望是我们存在的核心,我们经常会在心里产生一个美好的愿望,同时这个愿望又是会不断变化的。

我们总是想把事情做的更好,但是最终发现总是不那么完美,这对于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来说是一种折磨。很多的孩子在低龄阶段有完美主义倾向,他们不能接受事和物的不完美,可是他们正在成长和发展中,能力有限,有很多事情他们的确做不到,而不完美的物品在生活中又随处可见,这也是孩子产生情绪的一个原因。

因此我们要给孩子传达一种思想我们不必把每件事情都做到完美,但是我们总是能把事情做的更好,愿望就是促使我们把事情做的更好的动力。同时愿望也不是总是能够被实现的。

(6)决心

意志的第六个层次,它把我们没有实现的愿望汇集起来,是一种强化了的愿望。

(7)决定

意志的第七个层次,通常我们会在这个层次来把我们的意图变为现实,但是这个层面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他需要我们不断的强化自身的意志,最终才能成为一个具有行动力的人。

学龄前的儿童意志通常发展到第五个层次,后面两个通常要等到孩子大一些才能开始发展,甚至成年以后才能具备。

三 孩子意志发展的呈现

从孩子的成长过程可以看到意志是多么有创造力。所有能动性的东西,都跟意志有关。意志致力于走向未来。你可以看到它们都在带着我们朝向未来。可能它基于过去的经验,但总是带着我们往前走。

01

0~25,模仿mimic

小孩子主要基于前两种低的意志在行动。那他就会把他遇到的事物全都吸收进来。

02

25~5,回响echoing

从两岁半开始到五岁,有点不一样了。不仅仅是模仿,有一点回应了。他不会做得跟父母老师一模一样。他吸收周围事物,再以他的方式反馈出来。如果孩子看过**,他第二天就能玩出来。所以幼儿园里有孩子看过电视**马上就会被老师发现。他把他吸收到的东西他的经历以自己的方式反映出来。

03

5~7,转换transform

更少基于模仿去行动。有动机在里面。经常把他经历的东西,他会提炼一下放到自己的背景之下。举例一群建筑工人在造房子,他不会也去造房子,他可能去玩一个开饭店的游戏,但他的嗓音语气姿态可能是建筑工人的样子。这是一个信号,他已经有一个独立的感觉,虽然还没有意识到,也不知道为什么,也不能很好的去运用它。但他在告诉我们他已经有独立的能力。

所以两岁半的孩子跟你说不的时候他自己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如果你当真的话你就错了。第一次听到孩子说不你可能觉得好笑。第二次听到时你可能就跟他较真了。那你就是在教他争论。比如我对孩子说我们去布置餐桌吧,孩子说不,那我就把刀子叉子放到他手里,然后他就去布置了。孩子是直接去做的。

04

5~7岁,动机这个层面浮现。

孩子会因为想要学一门手艺或技巧而去学习。他们希望有更多体验,希望能很好的做一件事情。第一次能够理解目标和目的,他会朝着某一个目标去动。孩子通过成年人的意志力而被教育。这个部分对于家长和老师去理解他非常重要。

每个孩子都有很强的意志,但他不知道如何引导自己的意志。他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知道如何引导。他通过模仿成年人如何引导成人自己的意志来学习。如果成年人一直在孩子周围做有意义的事情,有更健康的意志,孩子就能学到。如果成年人一直拿着个手机或电脑,孩子的意志会越来越弱,对于参与这个世界的冲动也会越来越少。

Steiner说,在将来,教育将不再依赖于智性,而依赖于意志的发展。将来将有很多机器代替人类工作,也有很多东西是早已做好的,而不再需要你动手来做。很多时候你为什么用手机电脑是因为你没有其他事情做。我们依赖科技为我们做事情,这样我们的意志就越来越弱。

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很美的星座的图。在早上她把这图展示给学生时,学生都拿出手机拍照。然后她说不能拍,请拿出笔来自己画下来。当你拿笔来画的时候,你内心有些东西就被激活了,心魂被带出来。但当这个老师一走出教室,他们又拿出手机来拍照。

05

很多时候我们都意识不到我们在削弱意志。

有一次我让一个爸爸生火,但很久都没有生起来,因为他没法上网查怎么生火。如果我们一直不去运用意志的话,我们会变得瘫痪。每次我们使用机器代替你的工作时要多思考,要做其他事情来弥补。依赖机器的方式孩子就学会不去使用他们的意志。科技是一种非常棒的东西,只要我们是有意识地运用它。

四.如何强化孩子的意志

如果我们的手指如饥似渴地做编织,当你动起来时,你的手指在非常有韵律地运动。这让意志强化,同时让你得到休息。当孩子看到成人在做这样的事情时,这是他们能理解的。今天的世界是孩子往往无法理解的。 孩子其实很喜欢看成人做编织,他能够理解(如果成人看手机孩子无法理解你在做什么)。

6岁孩子和14岁孩子都想我们是怎样生活的。但6岁孩子是想知道什么是生活,而14岁孩子是想知道什么想法在启发你生活。当我们在孩子周围使用意志时,你很活跃地参与这个世界的生活,在一个孩子能理解你在做什么的前提下,他们就会通过模仿学习到。

华德福幼儿园的老师总是很忙碌,但要做的每件事都有目的有实用性,孩子才会得到启发。我们要这样做,才会让孩子与意志产生连接。今天的时代孩子们的意志都比较弱。建立一个在孩子周围工作这样的环境非常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帮助孩子发展意志力?可以参考以下8个指导原则:

01

健康、有规律的生活节奏。

幼儿园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节奏清晰的生活,这本身就是在强健孩子的意志力,健康的生活节奏最具有疗愈性的。

每天有不同活动,一周一周不断循环。在家你也可以这样做。一天你去散步,一天你洗娃娃,一天做烘焙。当然你不会每天一直跟孩子做这些。但孩子会很安心于这样子的节奏,他们对此可以预期。他们会与时间有连接,进入一个健康的流当中。我们都是在跟孩子的意志工作,当孩子成年后就有很好的习惯。

02

做事情有始有终,总是有一个清晰的开始和清晰的结束。

如果你要在班里做缝纫,你要拿一块布,针,找一个颜色的线,我的剪刀到哪儿去了呢(到处找)?这样的方式的话会让孩子很紧张,也让自己紧张。在做事之前把所有东西准备好,整理一个缝纫篮。烘焙的工具放在一起。样就满足了孩子要去做事的愿望。也给了他们清晰的图景,怎么开始,怎么结束。

03

做事情的时候专注于当下。

当我们在打电话或用电脑时,孩子就会变得高需求,会有挑战行为,因为他们会感到你消失了。你没有在意识中hold住孩子、跟孩子在一起。

04

真正有意义和价值的工作。

今天的家长总是希望孩子不停的玩。但是把孩子带入工作、任务、家务活是很重要的。我们要把这些活当作一个特权带给孩子。常见的现象是,老师会跟有不好行为的孩子说,你现在跟我过来做点事情吧。其实孩子非常需要动起来去做事情的。但如果孩子感觉到我们跟我们要做的活之间的关系不是很好的话,那么孩子也会不愿意工作。在我的班上我总是选表现最好的孩子去做事。其实我们人类能够在地球上工作是非常大的特权,能够去转化物质。

孩子的个性比父母更强的话是有点危险的,他们知道自己在地球上有任务,甚至等不及要去做了。有没有听过孩子对你说他是大人你是小孩?他是迫不及待想跳进他的人生中。我们需要让他们感到这个世界上有他们的位置,这个世界欢迎他们来做事,他们将对社区有影响有改善,他们将能为班级同学提供服务。所以如果我们在孩子年幼时训练孩子服务他人服务社区的意志,孩子就能在成年后为世界做一些什么。

比如在幼儿园里孩子们除了玩耍都会承担一部分日常的工作,比如清洁、打扫、收拾整理。

我们发现一些在玩耍上有障碍的孩子,当他们不知道怎么玩,经常处于兴奋无序的状态时,让他们和老师一起工作一段日子,比如厨房的工作,各个环节前准备的工作等等,当他们再次回到游戏中的时候,他们的玩耍品质会有明显的提升。

孩子们总是把在生活中吸收到的内容在玩耍中呈现出来,因此通过孩子的玩耍老师很容易看到这个孩子在家里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05

手工活动。

比如木工打磨和锯,手工的编织等等。

我们要不断地做一些对孩子来说是正确的事情虽然对我们来说困难的事情。当我们去做这样的事情时,孩子是能感觉到的。有时他们说恨你但他们心底是知道的。他们就会去做需要的事情。他们会在我们用完烘焙材料之后注意这些材料是否都收好了。他们有第一手的使用工具的经验,他们就会对工具非常珍惜。甚至成为使用工具的专家。

今天非常难的一件事是父母去信任孩子。如果我们教孩子使用一件工具,孩子是能够很好使用它的。我们也经常担心孩子的未来,而忘记珍惜当下。但通过建构意志,我们给了孩子一件非常棒的工具,这个工具会陪伴孩子一生,这比直接给他们铺路要好得多。所以我们要克服自己的恐惧,也要有意愿去克服自己的缺点。把力量和信任带给孩子。我其实不是个木匠,我是跟孩子们一起学习的。如果我当时不是和孩子们一起学习,我就不会学会,孩子们也不会有这样成为成人的合作者的体验。

06

户外锻炼。

07

延迟满足。

在现在的物质化时代,延迟满足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儿,我们总是很容易就会获得很多的物质享受,孩子们的任何一个要求也总是能得到立刻的回应,没有经过努力,没有经过等待获得的物质满足感稍纵即逝,他们又会有新的渴望,而且会不断升级。

因此我们鼓励家长在家里给孩子做玩具和孩子一起制作任何我们能完成的食品、物品。妈妈们可以给孩子缝娃娃、缝布偶、爸爸们可以做一些木制的玩具,这些手做的东西带有温度,带有爱,而且必须等待,或许妈妈要花好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做出一个娃娃,爸爸要用好几个星期的晚上才能用小刀削出一把木剑。这所有等待的过程本身就是对意志力最好的锻炼。

08

强健孩子的肝脏。

肝脏是我们身体里主管意志的器官,具体方法:

(1)早睡,孩子晚上最晚入睡的时间不要超过九点,之前能再早些入睡更好。

(2)细嚼慢咽,减轻整个中间部分消化系统的负担。

(3)早上不吃糖。

有句话说“罗马非一日建成”,孩子的意志力培养也一样。意志力的培养与强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除了需要持久坚持,掌握意志力发展的规律作为行动指南和原则指导,可以避免在培养过程中无方向感,日常生活中可以因地制宜,根据时机选择项目进行培养、强化。

本文摘自其所著的《你的N岁孩子》

耶鲁大学格赛尔儿童发展研究所跟踪孩子们40多年,研究儿童特别是青少年行为的变化与发展,得出的最终成果显示,人类行为的成长模式十分有规律,甚至可以相当准确地预测孩子在某种行为阶段之后将会是什么行为阶段。 其实,我们并不真正了解自家的孩子。

为什么不如以前“听话”了 为什么不如以前活泼了 为什么开始说谎话了 为什么学习成绩变差了

这些孩子成长中的“为什么”,我们经常搞不懂我们了解这段生命历程,既回顾了自己的过往人生,也必将照亮孩子的未来旅程! 今天学院君和大家分享研究成果当中,7-14岁孩子的行为特点与规律,尤其是9岁成为孩子学习力发生大变化的关键一年。 虽然每个孩子各不相同,但我们应当敢让孩子做自己,依然相信以下成果能够帮助为人父母者真正了解自家的孩子。

7岁孩子不再像6岁时那样和你顶嘴,却也不那么喜欢与人交往。他往往记性不佳,容易分心,工作起来磨磨蹭蹭,对帮忙做家务不感兴趣。别人要他做什么事时,他往往老半天不回答,也不行动。 他生活在自己的秘密花园里,充满了感伤的基调。他会觉得别人不喜欢他,有意找他麻烦。7岁孩子很容易把什么都朝坏的方面想象。 7岁孩子很在意上学不迟到、作业及时完成、自己的东西自己收到自己的地方,孩子从这时候开始,更懂得在意别人怎么评价他了。准确地说,他开始很在意老师怎么看待他,开始有心想做个让老师满意的好学生。而且,他的心智已经成熟到需要自己的空间的时候。 这就是他喜欢把自己的东西收到自己的地方的原因。如果能够,这时的孩子需要自己的桌子、自己的抽屉、自己的箱子、自己的床。 7岁孩子不但字迹变得小了很多,还喜欢专门琢磨很细小的东西,这是因为他们的眼睛和大脑配合的发育到了这一阶段。他会喜欢凑得很近很近地看,哪怕他的眼睛碰到那东西了。 7 岁孩子很在意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价值。虽然道德观念的建立要到8 岁才开始形成,但7岁娃已经开始出现建立道德感的萌芽。他开始在意不能去拿别人的东西(虽然偶尔他也还是会拿);不能说谎、骗人,做错了什么不去抵赖、推诿;而且他会很有意愿地遵守规则,恪守无误。

和7岁完全相反,这时候的他忽然变成话匣子了。他对自己对别人的要求都忽然严格起来,甚至可以说是很苛刻。这种“审视”也使得他对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有相当准确的判断。 这带给8岁孩子的另一个里程碑式的成长,是他们开始建立起道德是非观念,开始明白事情与事情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时候。他非常愿意做好孩子,愿意把事情做好,愿意遵守规矩。 他对好与坏的观念,不再局限于父母是否允许怎么做,而是根据他萌芽的因果逻辑关系,初步建立起了是非观念。在此之前,孩子对“好”与“坏”的判断来自于父母“准许”或者“不准许”。

8岁孩子对“对与错”的看法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好与坏”的两极,他的思维开始丰满起来。他很在意他对自己的感觉,也很在意别人对他的感觉。他会竖着耳朵听大人聊天时怎么评价他,或者揣摩他们说话时的脸色,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夸奖,对别人的批评则非常敏感。于是当他受到指责批评时,他往往先找理由或者先责怪别人,好让自己容易承受些。

8岁孩子是情感上最需要妈妈的年龄。他非常需要妈妈分享他的思考、幻想、对话、游戏。总喜欢和妈妈在一起,包括一起劳作、玩耍、聊天、读书,这让他觉得他“全部占有”着妈妈。妈妈无论怎么忙,都一定要每天至少拨出半个小时,全心全意满足孩子“全部占有妈妈”的心理需求。这会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对妈妈的心理依恋期,为孩子坦然走向9岁的独立打好基础。 他这时充满了探索与探险的兴趣,空间感觉也扩展了很多。他可以自己在熟悉的路径上搭乘公车回家,在自己生活小区内的探索范围越来越大,甚至越界跑到别人的私院里。他喜欢地理,喜欢研读甚至利用地图。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8岁孩子受伤的比例,是所有年龄层中最高的。

8岁孩子对父母之间的关系很敏感。他对家里发生的事开始关注起来,包括关注大人的电话、信件、闲聊,试图找到在家庭中的位置。他很喜欢和同龄的孩子玩,喜欢和同性别的孩子玩。这时的友情是真正的双向友情,因为他不再单纯以自我为中心,开始留意别人怎么做怎么想。他不但愿意为别人效劳,也希望别人能像他一样愿意回报他。

在此之前的数年间,每升高一年级,功课要求的难度比上一年都似乎只是增加一点点。而现在却遇到了一个巨大的跨越:要胜任四年级的功课,不但需要孩子具备新的思维方式、新的抽象观念,还需要孩子用全新的方法来运用以前学过的、如今或多或少能记住的一些知识。

老师们都很清楚,对四年级小学生的要求是一种跨越式的提高,但是,许多家长却并不了解这一点。因此,假如过去一直学得很好的孩子,如今忽然出乎意料地变得学习很吃力,这往往会令家长感到十分不可思议。 尽管不少九岁孩子的确面临着相当严峻的课业要求,但是,更多的孩子还是喜欢上学的。早上起床准备上学的一整套惯例,到了现在已经变得相当顺利,很少再有焦头烂额的忙乱了,而且大多数的孩子都已经自己承担了做好准备去上学的许多事情。

不过,话虽如此,一个九岁的小小少年还是有可能丢三落四,哪怕他头天晚上已经做好了准备,该拿的东西都放到了妥当的地方,可是,在去学校的时候,该带的东西他也仍然可能没有带齐全,你还是要不时地提醒他才好。 孩子回家聊学校的话题可能比以前更多了。他尤其喜欢聊他自己的某些成功的、突出的表现,也喜欢聊聊学校发生的某些特别事情。 由于成就感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相当重要,因此小男生和小女生往往都变得十分好强, 不论是做功课还是玩耍,他们都不愿意失败,都要竭尽所能。

孩子给人的感觉就仿佛9岁和10岁之间真的有个分水岭,一旦跨过去孩子就登上了一座新的山峰,来到一个全新的地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从10岁到14岁的成长周期。当然,有些孩子在这片新地域里还站不太稳,他们尚未做好充分的准备。 总的来说,10岁孩子的日子比9岁时好过多了,尤其是他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了。

10岁的孩子是一个行动孩子,而不是一个思考孩子。随便一个简单的事情就能带给他很大的快乐,比如说晚饭后可以出去玩、没有家庭作业、光顾一个儿童乐园。 惧怕的情绪少之又少。以前怕狗、怕黑的孩子,现在自然而然不再害怕这些了。

10岁孩子最常见的情绪表达,是生气,这够让你意外吧这个心满意足的、乐于合作的、可爱的小小10岁孩子,生起气来,那叫个火山爆发,又快又猛,甚至又踢又咬。如果他能控制得稍微好一点,他会张口大骂,会哇哇大哭,也会一边狠狠跺着脚一边哇啦哇啦骂着回到自己屋里去。

尽管10岁的孩子也会气得哭,不过总的来说他们觉得“都多大了,哪能哭呢”,所以,这个年龄的眼泪是最少的。一个男孩子可能很坚定地告诉你,“要是割破了哪里,或者他们不带我去哪里,我才不会哭”,可是如果爸爸死了,他还是会哭的。 刚才还雨泪滂沱的孩子,转眼就可以这么淡定地跟你侃侃而谈。悲伤有时候会令他们落泪,不过不常有,他们倒是更容易被气得大哭。

10岁孩子可能会伤心,当然通常不会伤得太深。如果谁伤了他的心,有些孩子会“哭着回家” ,也有些孩子装得若无其事,很快镇静下来,掩饰自己的难堪。

11岁的孩子在自我照料和日常作息方面,不会刻意做有规律的事情。 在情绪方面,叛逆的苗头已经生长。

11岁的孩子自我意识在成长,独立意识增强,反复无常是常态,家长要予以理解。 在活动与兴趣爱好方面,对抗性增强,不愿独自玩耍 。在学校,开始十分严格地要求老师,老师们也面临挑战。

12岁孩子自我照料和日常作息已让大人省心不少,负面情绪减少是这个年龄的主要特点。他们自信独立、善解人意,并有了自我主张。 在人际关系方面,与家人关系缓和,异性之间不再排斥,同时兴趣广泛,偏爱集体活动。对学生生活充满了热情,甚至热情过度。 在道德方面,他们多了一丝思考,少了一丝冲动。

13岁的少年在奔向青春的大道上会来个突然转向或者急刹车。

他一改12岁时的阳光、沉稳,再度陷入纠结的状态。不愿与人交往,内向,有点退缩,不愿被别人窥探。 他虽然不喜欢与成年人打交道,但看待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时的他开始懂得克制自己,不会吃起来没完没了,基本上能做到按时上床睡觉。 虽然他这时的性格阴郁,悲观,隐秘。可是,在动手方面,他们频频闪现灵光,喜欢敲敲打打,自己动手修理和制作东西。 总体来说,13岁的少年已经明显显露出青春期少年的特点。

当他从拧巴的13岁迈入14岁的年龄时,在这个充满生气的一年,你会看到角色多变的少年。他热爱学校,热爱与人交往,愿意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十分充实。 14岁的他包容性更强,而不再像一年前那样,对看不惯的事情也较少大肆批判。 尽管14岁的孩子具备这么多优点,但不能忽视这时候有些男孩和女孩会接触毒品。在性方面,14岁的青少年由于没能获得足够的知识与信息,会遇到意外怀孕、堕胎等诸多问题。 这时候,家长如何面对和管教孩子在性方面的问题是非常必要和棘手的事情。好在14岁的青少年绝大部分都会表现出更强的责任感,这是值得让人欣喜的事。 养育孩子是父母的必修之路,更了解孩子,才能更好地成为他的人生引导者。

“当我们觉得七岁的孩子在“偷”东西时,很可能孩子并不认为自己在偷。”

他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解释了孩子认识世界的发展过程:

当孩子在0-2岁时,处于感知运动阶段:这一阶段孩子还靠触碰认识世界,这一阶段孩子意识到眼前的事物消失,并不是事物就不存在了

当孩子在2-7岁时,这一段时间是前运算阶段:孩子的智力飞速发展,能够用简单的语言与世界沟通,此时孩子思维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很不容易将自己与外界区分开,“世界是为我存在的”:

“当我早上起床,太阳就会过来照到我”

“我折断了一根树枝,大树肯定很痛”

“鱼儿浮出水面,是为了跟我说话”

这个时期的孩子们以自我为中心,就算是没有人在听,他们也会讲个不停;喧闹的幼儿园内,每个孩子都在热情的说着,但是互相并没有实质上的交谈。

更有趣的是,比如你跟孩子一块玩儿捉迷藏,孩子会躲在窗帘后,露出双腿——孩子认为自己看不到了,那么别的人也看不到自己。

等到孩子长到7-11岁,孩子才会有体积、长度、宽度等概念,会从表象上进行逻辑思考。

所以回到问题,7岁的孩子认识到自己在偷东西吗?不,他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在偷,他需要某件东西,这件东西会给他安全感,那么他就会去拿。他也很难明白这件东西是别人的,所以我不能碰它。

等孩子在大一些,才会构建“我需要这件东西——这东西不是我的——尽管我需要,我也不能拿别人的东西”这样的逻辑关系

伴随着认知水平的成长,孩子的道德水平也相应的被划分为几个阶段:

0-3岁前道德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行为冲动,情感泛化,他们不理解规则的含义:爸爸妈妈不让我碰,那我就不碰;小伙伴不让我碰,我偏偏要碰!

3-7岁他律道德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产生道德思维:

1单方面的尊重权威:听爸爸妈妈做事情就是好的,不听爸爸妈妈就是坏的;

2根据结果来判断行为对错:在墙壁上涂鸦的多的行为就比涂鸦少的更坏,而认识不到在墙壁上涂鸦这种行为是坏的。

3看待事物绝对化:说谎是不对的,那么善意的谎言也是错误的;

4惩罚是报应:一个小朋友在午休的时候没有午休,而是跑出门玩闹,受寒感冒了。“为什么孩子感冒了?”孩子们会觉得,“因为他没有午休”。孩子们会认为遭受惩罚是报应,而不是矫正错误的手段。

所以对于孩子偷东西这件行为,我们不要武断的打骂孩子,孩子不明白,“我需要的东西,不是我的,我便不可以拿“;当我们管教孩子,孩子涕泪涟涟后,其实并不能意识到自己具体错在哪儿了,而很有可能认为:

“爸爸妈妈骂我了,我是个坏孩子”

“我下次不能碰别人的东西了”

“我这次拿的太多了,我下次少拿一些”

“我碰别人的东西,我会被爸爸妈妈骂的。”

对于孩子的行为,我们应该耐下心来,跟孩子进行沟通,这时更要注意言辞了,蹲下身子跟孩子平视,让孩子不要在惊恐、抵触的情绪下沟通交流。

“宝宝你为什么要拿它呀?是因为东西很好看吗?”

(不将行为定义为偷,分析孩子拿东西的原因)

“那爸爸妈妈给你买一个,你把这个东西还给人家好不好?”

(满足孩子需求,孩子拿东西是因为从中能够获得安全感,我们给孩子买东西弥补时,并不是为了满足孩子对这件东西的需求,而是为了满足孩子的安全感。)

“如果你是xx,别人拿走了你的东西,你是不是会不开心呀?”

(用孩子的视角看待问题,构建“别人的东西被拿走是会不开心的”,拿了别人的东西,满足的是自己,而别人会不开心,所以这个行为是错的。)

“那听爸爸妈妈的话,下次不经过别人的同意,我们不要拿别人的东西,好不好?”

(利用父母的权威,加深“不可以不经过别人同意就拿别人的东西”的印象)

养娃需要宝爸宝妈们的关怀关爱,更需要耐心帮助孩子塑造良好的三观,养娃的道路漫长,希望每一位宝爸宝妈保持热忱,耐心陪孩子成长呀~

6~12岁儿童心理和行为特征

6~12岁儿童心理和行为特征,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都是有特点的,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的,所以家长们要及时了解儿童的心理变化才能更好的教育小孩,6~12岁儿童心理和行为特征。

6~12岁儿童心理和行为特征1

6--12岁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处于由不随意性向随意性过渡的时期。感知常常较笼统,把相似的事物相互混淆,记忆材料不注重理解,以机械识记为主;思维活动展开时往往凭借形象的教具,生动的描述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情感活动丰富,但易冲动,易转化,稳定性较差;做事情常常虎头蛇尾,难以坚持到底,意志发展水平较低;个性中的兴趣、能力、性格等在良好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下正在形成。这个阶段孩子的心理需求有以下几点

1、被爱、被关怀的需求

要让孩子感觉到你非常爱他。爸妈一定要把爱“表达”出来,让孩子能真正体验到、感受到。

2、归属感的需求

这一阶段的儿童喜欢有同伴、有爸妈、有家庭,以自己身为其中一员而感到幸福。当儿童受到冷落时,可能会很敏感地认为大家都不喜欢他,久而久之,他就会对家庭和集体产生排斥心理,身心成长也会受到影响。

3、自尊心的需求

自尊与自信的建立,对儿童心理发育及未来的发展尤为关键。应该让孩子感到自己的价值所在,相信自己的能力,这是儿童学会生活继而迈向社会的动力源泉。

6~12岁儿童心理和行为特征2

6~12岁的孩子是最难应付的了。从4岁-5岁可以看出孩子有显着的进步;但是从5岁-6岁很多大人怀疑他们好像停止了成长似的。

孩子的成长过程宛如一座山,有小坡、也有大坡,而6岁的孩子就处在大坡的年龄,这对他们而言是个混乱期。一旦超越这种混乱期就会步入另一个转折点,在到7岁之前应该会变成一个较规矩的小学生。这是因为“小学”的新生活会发生很大的作用;但相反的,孩子与父母为了适应这个新的生活都会经历各种困难。

人们眼中的6岁儿通常是粗鲁而忙碌的。不论做什么事他们总是全力以赴,甚至有人阻挠他们玩游戏时,他们还会毫不客气地把对方赶走;因此有很多母亲会生气地说:“这个家就好像是小孩子个人的一样。”

6~12岁儿对别人的态度也显得傲慢无礼,5岁时的温柔似乎已经完全消失了。所以有些母亲不禁又摇头说:“这孩子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但是孩子高兴的时候还是很听话的,并非一直都难以应付。另外,他们与同伴之间的纠纷会急剧增加,也因此容易受到大孩子的排斥及比他年幼小孩子的畏惧。而且6岁儿的感觉很敏感,一点芝麻小事就耿耿于怀或产生不安的倾向。常会在白天因恐惧和不安而啼哭。因此很多小孩会因过于紧张和疲倦体重减轻很多,不论父母如何注意6岁儿,他还是有很多令人不解的地方。

善变的天使

6~12岁儿的心情常被称为“晴时多云偶阵雨”,前一刻还高高兴兴的,这会儿又马上因为一点芝麻小事而发脾气,尤其是被责备时情绪更为激动。

比如妹妹分到的蛋糕比他的大;正在专心堆积木时,被父亲的大衣不小心碰倒;或者叫妈妈时,妈妈未能即刻出现等,都是他发脾气的原因。

这时候大人可能会考虑以权威来纠正他们,但是这么做,对一个正在发脾气的小孩是不太有效的,因为他们根本听不进别人的话。要使孩子平静下来必须视儿童的个性而定,没有一定的方法。例如比较内向的孩子让他独处一会儿即能恢复平静;相反的,有些小孩一独处反而更闹得不要收拾,大人最好设法了解他们的个性与当时的心情。不过,不论是哪一类型的小孩,在他发脾气时恐怕没人可应付得了的'。

重要的是,等他们的脾气平息下来以后,一定要让他们反省自己为何如此?如何才能防止?他发脾气时周遭的人有多难过……。大多数的6岁儿脾气一旦发过后,只要心平气和的告诉他,他都能承认并存有改过之心。

6~12岁儿童心理和行为特征3

怎么教育在6-12岁年龄阶段的儿童

1、去掉对孩子太多的关注和要求。比如,孩子在吃方面出现的问题,通常是父母太关注造成的。因父母在孩子的口味上总是加入太多自己的喜好,而且唠叨地让孩子“因该吃什么”、“多吃什么”、“快点吃”之类。这会影响孩子的思维和自己的选择,制约味觉和嗅觉神经感受,而不能体味食物的美感,孩子会慢慢的以厌食对抗你的关注。父母最好的态度是,一贯地采取合理提供用餐内容、用餐时间、给孩子表现出愉快而津津有味的吃饭的榜样即可。

2、提供给孩子判断和选择的机会。孩子之所以依赖、无助、拖沓,主要因为父母的行为完全代替了孩子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没有从小开始培养他们的责任能力。孩子的责任感,就是要在跟他们有关系的事情上让他们有发言的机会,并让他们学会自己选择。比如,在穿衣、玩、做家庭作业等事情上,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父母就因该表现出这样的行为态度:“我们给你提供了很多选项,具体选择怎样(或什么时间)是你自己的事。”如果父母在孩子做什么上唠叨不休、命令要求,甚至使用“罚你写10篇小字”的处罚手段,孩子则可能把“拖延做事”作为手中的武器用来惩罚、勒索、利用父母。

3、合理满足孩子的要求、合理规范孩子的行为、一贯坚定地执行规范。在孩子的行为上,哪些是可接受的,哪些是不可接受的,孩子需要一个明确的界限。当他们知道允许的行为的边界时,他们会觉得安全,并会养成行为上的自律性。我们应该清楚,父母可限制孩子的行为,但不能限制孩子的愿望和情绪。对于孩子的愿望、感受、情绪,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内容如何,都因该接纳并得到理解和尊重,而行为可以限制和纠正。以培养“准时”为例,给他们一个现实的时间限制,把守时间的任务则应交给他们自己:“离上学还有10分钟”、“只要你准备好了,你可以看卡通片,直到我们吃晚饭,”等等。这种简短陈述的目的是要告诉孩子,我们希望,也认为他们会准时。始终用这种正面的预期方式,才可望当孩子觉得仓促时,他们会自己抓紧时间。

做父母的,需要懂得孩子正常的活动方式,更多的时候是跑而不是走、好动而不是安静、吃饭时哼着歌或敲打着碗而不是专心之致、镜子是用来做鬼脸而不是为打扮等等,这样才不至于带着成人经验而看不惯孩子的种种行为而迁怒自己。诚然,决定孩子健康成长的因素很多,父母好的行为模式也不胜枚举。为人父母的,都希望自己孩子安全、快乐、并成为一个品质高洁、有怜悯之心、有责任心、有勇气、有能力而正直的人。为了能达到这些人性的目的,父母需要学习人性的方法。光有爱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帮助孩子成长的特别技能。如何获得技能,父母需要学习。需要通过自学,或通过接受专业帮助而获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393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