驶向第三极:“凿”山而上,与大侠华山论剑

驶向第三极:“凿”山而上,与大侠华山论剑,第1张

从福州到可可西里、从海拔0米到4600米、从零上25度到零下40度,这是一场品质见证之旅;拼搏的海洋文化、革命的星星之火、荆楚、秦川、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青海长云暗雪山,这是一段人文追溯之旅;美食、美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这是一个挑战探索之旅;美丽东南、书绘未来,凝心聚力、公益无界,这是一次爱心公益之旅。

驶向第三极

和东南DX7星跃一起挑战极限

一起突破自我

一起碰撞古今文化

一起感受名山大川

东南DX7星跃挑战日记

驶向第三极的征途还在继续,从零度海平面向上攀升,走过南岭山脉、衡山、武当山……从峻美秀丽到雄奇峻险的变化中,在一路走来的“大侠(DX)之旅”中,征服山川之意越发明显。

五岳归来不看山,此行 DX7星跃车队来到了“奇险天下第一山”——华山,挑战这座以险峻著称的山峰。

在华山岭西方向,山势险峻,道路蜿蜒盘旋而上,我们驾驶着DX7星跃先探探路。

得益于DX7星跃更加优化的底盘设计,在崎岖山路上,依旧让我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舒适性。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设计,有效提高了DX7星跃的操控性。在增强型下摆臂加防倾平衡杆的加持下,每一次过弯,都有很好的支撑性,悬挂的调教有效过滤路面带来的不适,让每一位车队成员都有良好的驾乘感受。

面对险要的山路,DX7星跃全系标配的运动换挡拨片也有了用武之地,手动切换档位来应对山路,可以感受到这台车更多的乐趣。拨片换挡让我们的双手始终把着方向盘,驾驶也更加安全。

说到华山,很多国人心中都会唤起对武侠江湖的向往,我们这些大侠(DX)就要前往华山论剑。

在金庸先生的小说中,华山一直都是有着主角光环。《射雕英雄传》中提到的两次华山论剑,第一次是定下了天下五绝,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在华山顶上斗了七天七夜;第二次逼疯了西毒,造就了郭靖大侠。《神雕侠侣》中依旧是两次提到了华山,第一次是北丐和西毒的华山之巅大战,第二次是小说结尾重定五绝,并且引出了张三丰。再来就是《笑傲江湖》,虽然我们不齿于岳不群的君子剑,但是每当看到风清扬教令狐冲独孤九剑的时候,总觉得华山派就是武林中最强的门派。再来就是《碧血剑》,抚养忠烈遗孤,造就一代大侠,袁承志拿着金蛇剑在这里出山,这是我拜读金庸先生的第一本小说。

华山一直是老先生最喜欢的地方,将高手对决选择在此,既体现了华山的奇险,也印证了自古华山一条道的不易。不过,无论是怎样的不易,对于我们DX7星跃来说,都是一样的,拿出亮剑的精神,不惧任何挑战。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作为五岳之一,华山的最高海拔是南峰落雁峰21549米,山体倚天拔地,四面如削。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城南,西距西安市120公里,秦、晋、豫黄河三角洲交汇处,南接秦岭,北瞰黄河,扼西北进出中原之门户。

如今,华山已进入冬季,当地气温在零下徘徊,几天前下的雪还没化,新雪已有再起之势。攀爬在超过45度角的山道上,对于车队一行人来说是极富挑战性质的。沿着自古华山一条路,我们开始徒步登山。

从山脚玉泉寺向北峰进发,穿过五里关、千尺幢,我们来到了华山北峰。

北峰,上通东西南三峰,下接沟幢峡危道,峰头是由几组巨石拼接,浑然天成,峰腰树木葱郁,秀气充盈,是攀登华山绝顶途中理想的休息场所。同时,在此地眺望其他山峰,直冲云霄的山峰点缀层层白雪,美不胜收。

除了秀丽美景,此地还是“华山论剑处”。当年金庸先生亲自题词的“华山论剑”,其笔法苍劲有力,身形矗立山巅。在此驻足远眺,我们仿佛看见当年武林人在此翻云覆雨,奋力搏杀;听着山底松涛怒吼,仿佛听见武林人气壮山河的呐喊声;攀爬悬崖峭壁,仿佛看见武林人飞檐走壁的敏捷身姿;遥望碧云蓝天,又仿佛感受到了武林人的壮志凌云与男儿情怀……

不得不感慨金庸先生最高明之处,用一段又一段的动人故事,让我们从荡气回肠的江湖中,感受到了华山的雄伟。在登临华山之时,儿时向往的“武侠梦”再次展开,天地寂寥一人悠悠,让人回味无穷……

离开华山,我们驶向第三极还将继续,下一站我们将前往西安,揭开十二朝古都的真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奇险的华山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这是寇准七岁时随父登华山,留下了这首诗来赞美华山。华山的景色确实是美,绝崖峭壁,如鬼斧神工一般。处处是美景:一座座山拔地而起,直冲云霄,从山脚往山上看,根本就看不到头;奇峰罗列,姿态万千,有的像一朵盛开莲花,有的像一匹奔腾的骏马;华山很陡,虽然每一条路的两旁都修筑了铁链和栏杆,但是一个不小心还是有可能会栽倒下去。

登上华山北峰,再向南折,经过擦耳崖,登上天梯,便有一长岭呈现在眼前,它莽莽苍苍,笔直插天,好像苍龙腾飞,故名苍龙岭。岭上下高差约500米,坡度在45度以上。我在缆车上远远望去,它更像一把巨斧劈开一条小缝的痕迹。走上“苍龙岭”,我的脚有点发颤,根本就不敢向后面张望一下,甚至连身旁那云雾缭绕的美丽景色都不敢再多看一眼。走完“苍龙岭”,转身向身后望去,才发现原来“苍龙岭”是那么的美丽迷人:远处的“苍龙岭”完全被云雾给淹没了,也正因为这样,前端的“苍龙”就更像是一架从天而降的天梯。更奇特的是远处的一些山峰大半个身体被云雾吞蚀了,只留下了山尖,这就更让人有种似乎走进了仙境,看到了飘浮在云雾上空的仙岛的错觉,这也让我想起了寇准诗中后两句“举首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华山是一座美丽的山,是一座神奇的山,是一座让我喜欢、让我留连忘返、有兴趣再次游览的山!

下了南峰,我们找个地方休息。时间也是中午了,我们顺便把午饭也解决了。这时雨停了,秀丽的华山时时露出点真容,让我们大呼壮观!但几分钟之后,刚才还美如画的风景就又被云雾摭挡住了。

休整之后,又有精神了,我们便向东峰进发。东峰最著名的景点是鹞子翻身。鹞子翻身景点,是通往下棋亭的必经之路,为华山著名的险道之一。其路凿于倒坎悬崖上,下视唯见寒索垂于凌空,不见路径。游人至此,须面壁挽索,以脚尖探寻石窝,交替而下,其中几步须如鹰鹞一般、左右翻转身体才可通过,故名。游玩此处景点要30元,且要等一批人下去,再上来,每一批人结束估计要一个多小时。我们正好赶上一批人排队准备下去,人数还没达到规定人数,于是交了钱报了名。想玩此处还要看身份证,超过55周岁的不给玩。估计是怕年龄大出危险。

终于轮到我下去了。看着下面的悬崖,怕是不怕的,因为有安全绳系在身上呢。就是担心眼镜会像上次在平山湖大峡谷一样会掉下去,如真掉下去,眼睛看不清还怎么下去看风景?后来我想想就直接把眼镜收到了衣服口袋里。手机工作人员早已吩咐最好不要带。在工作人员指导下慢慢下了悬崖,并且拍了凌空如鸟展翅般飞翔的照片,一张30元,二张60元,好贵。但想想一生可能就这一次在鹞子翻身处拍照了,花60元拍2张照,值得。下去之后才知道,原来下面还有一个著名的景点:搏台。

博台孤峰独亭,三面临空,与东峰仅有著名险道“鹞子翻身”相连。登临此处即有身心俱旷、天地悠悠之感,待云升雾起时更有如海上仙岛,忽隐忽现,令人欲乘风归去。据传宋太祖赵匡胤在未得志时,曾在台上与陈抟老祖下棋,并以华山为赌注,棋败,将华山输给了陈抟,留下了赵匡胤卖华山一段佳话。此峰故得台博台。台上原有铁亭一座,亭内置古围棋一盘,布铁子200余枚,后毁于“文革”。今台上重檐石亭为1987年所筑,内置石桌棋局,据传这便是赵匡胤输给陈抟的那盘棋的残局。

游玩一番后便赶紧回头,因为我们后面的一批人正等着下来。终于回到了上面,心中忍不住感慨:今天华山之行没有白来,鹞子翻身太刺激了!拍的2张照片也已经塑封好,交了钱,我们一行便向今天的最后一个目标--北峰而去。

北峰海拔1614米,为华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北得名。北峰四面悬绝,上冠景云,下通地脉,巍然独秀,有若云台,因此又名云台峰。北峰是登临其它四峰的要冲,高虽不及其它几峰,但山势非常险峻,三面都是绝壁,只有一条山岭通向南面,形势十分险要,是易守难攻之地。“智取华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1949年,国民党残部想借华山北峰之险负隅顽抗,解放军在老乡指点下,用竹杆和绳子从绝境处登上北峰,从而全歼华山守敌。打破了"华山自古一条路"的传说,创造了神兵飞跃天堑、英雄智取华山的奇迹。

绝顶处有平台,原建有倚云亭,现留有遗址,是南望华山三峰的好地方。峰腰树木葱郁,秀气充盈,是攀登华山绝顶途中理想的休息场所。1996年开通的登山缆车上站,即在峰之东壁。

峰上景观颇多,有影响的如真武殿、焦公石室、长春石室、玉女窗、仙油贡、神土崖、倚云亭、老君挂犁处、铁牛台、白云仙境石牌坊等,且各景点均伴有美丽的神话传说。

经过近8小时的游玩,我们都有些累了。特别是小腿有点不听使唤了,膝盖也有点痛了,所以不少景观我们要么没看,要么走马观花,打个卡即走。特别是著名的千尺幢和百尺峡,更没敢去亲身体验。我们发现下山时手扶着栏杆或铁索,倒着下台阶要轻松些。下午6点左右,我们终于看到了北峰索道下山处。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坐上下山的游览车,回到了游客中心,结束了惊险兴奋而又辛苦的华山之旅。

  华山

  目录·东峰

  ·南峰

  ·西峰

  ·北峰

  ·中峰

  华山(Huashan Mountain)

  华山古称“西岳”,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距西安 120 公里,海拔21549米居五岳之首。它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扼守着古代中国心脏地区,--古称“天府之国”的长安关中地区进出中原的门户,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

  华山是由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的,它的历史衍化可追溯到12 亿年前,据《山海经》记载:“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

  现在的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南峰“落雁”、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三峰鼎峙,“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人称“天外三峰”。还有云台、玉女二峰相辅于侧, 36 小峰罗列于前,虎踞龙盘,气象森森,因山上气候多变,形成“云华山”、“雨华山”、“雾华山”、“雪华山”给人以仙境美感。是所谓的西京王气之所系。

  华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据清代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考证,“中华”、“华夏” 皆因华山而得名。《尚书》里就有有关华山的记载;《史记》中也有黄帝、尧、舜华山巡游的事迹;秦始皇、汉武帝、武则天、唐玄宗等十数位帝王也曾到华山进行过大规模祭祀活动。

  华山还是道教胜地,为“第四洞天”,有陈抟、郝大通、贺元希最为著名的道教高人。山上现存七十二个半悬空洞,道观 20 余座,其中玉泉院、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

  留下了无数名人的足迹,也留下了无数故事和古迹。自隋唐以来,李白、杜甫等文人墨客咏华山的诗歌、碑记和游记不下千余篇,摩岩石刻多达上千处。自汉杨宝、杨震到明清冯从吾、顾炎武等不少学者,曾隐居华山诸峪,开馆授徒,一时蔚为大观。而在华山诸多故事中,流传最为广泛的有神话故事有“巨灵劈山”、“沉香劈山救母”、“吹萧引凤”等。 华山还是神州九大观日处之一。华山观日处位于华山东峰 ( 亦称朝阳峰 ) ,朝阳台为最佳地点。华山的著名景区多达 210 余处,有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三面临空的鹞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绝崖上凿出的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等。其中华岳仙掌被列为关中八景之首。

  东峰

  海拔20962米,是华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东得名。峰顶有一平台,居高临险,视野开阔,是著名的观日出的地方,人称朝阳台,东峰也因之被称为朝阳峰。

  东峰由一主三仆四个峰头组成,朝阳台所在的峰头最高,玉女峰在西、石楼峰居东,博台偏南,宾主有序,各呈千秋。古人称华山三峰,指的是东西南三峰,玉女峰则是东峰的一个组成部分。今人将玉女峰称为中峰,使其亦作为华山主峰单独存在。

  古时称登东峰道路艰险,《三才图会》记述说:山岗如削出的一面坡,高数十丈,上面仅凿了几个足窝,两边又无树枝藤蔓可以攀援,登峰的人只有爬在岗石上,脚手并用才能到达峰巅。今已开辟并拓宽几条登峰台阶路,游人可安全到达。

  东峰顶生满巨桧乔松,浓荫蔽日,环境非常清幽。游人自松林间穿行,上有团才绿荫,如伞如盖,耳畔阵阵松涛,如吟如咏,顿觉心旷神怡,超然物外。明书画家王履在《东峰记》中谈他的体会说:高大的桧松荫蔽峰顶,树下石径清爽幽静,风穿林间,松涛涌动更添一段音乐般的韵致,其节律,此起彼伏,好像吹弹丝竹,敲击金石,多么美妙

  东峰有景观数十余处,位于东石楼峰侧的崖壁上有天然石纹,象一巨型掌印,这就是被列为关中八景之首的华岳仙掌,巨灵神开山导河的故事就源于此;朝阳台北有杨公塔,与西峰杨公塔遥遥相望,为杨虎城将军所建,塔上有杨虎城将军亲笔所题“万象森罗”四字。此外,东峰还有青龙潭、甘露池、三芧洞、清虚洞、八景宫、太极东元门等。遗憾的是有些景观因年代久远或天灾人祸而废,现仅存遗址。八十年代后,东峰部分景观逐步得以修复。险道整修加固,亭台重新建造,在1953年毁于火患的八景宫旧址上,已重新矗立起一栋两层木石楼阁一座,是为东峰宾馆。

  南峰

  南峰海拔21549米,是华山最高主峰,也是五岳最高峰,古人尊称它是“华山元首”。登上南峰绝顶,顿感天近咫尺,星斗可摘。举目环视,但见群山起伏,苍苍莽莽,黄河渭水如丝如缕,漠漠平原如帛如如绵,尽收眼底,使人真正领略华山高峻雄伟的博大气势,享受如临天界,如履浮云的神奇情趣。

  峰南侧是千丈绝壁,直立如削,下临一断层深壑,同三公山、三凤山隔绝。南峰由一峰二顶组成,东侧一顶叫松桧峰,西侧一顶叫落雁峰,也有说南峰由三顶组成,把落雁峰之西的孝子峰也算在其内。这样一来,落雁峰最高居中,松桧峰居东,孝子峰居西,整体形象一把圈椅,三个峰顶恰似一尊面北而坐的巨人。明朝人袁宏道在他的《华山记》一书中记述南峰形象说:“如人危坐而引双膝。”

  落雁峰名称的来由,传说是因为回归大雁常在这里落下歇息。峰顶最高处就是华山极顶,登山人都以能攀上绝顶而引以为豪。历代的文人们往往这里豪情大发,赋诗挥毫,不一而足,因此留给后世诗文记述颇多。峰顶摩崖题刻更是琳琅满目,俯拾皆是。冯贽在他的《云仙杂记》中记述唐诗人李白登上南峰感叹说:“此山最高,呼吸之气想通天帝座矣,恨不携谢眺惊人句来搔首问青天耳”。宋代名相寇准写下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的脍炙人口的诗句。落雁峰周围还有许多景观,最高处有仰天池、黑龙潭,西南悬崖上有安育真人龛、迎客松等。

  松桧峰稍低于落雁峰,而面积大一地落雁峰。峰顶乔松巨桧参天蔽日,因而叫松桧峰。华阴名儒王宏撰称松桧峰是南峰之主。峰上建有白帝祠,又名金天宫,是华山神金天少昊的主庙。因庙内主殿屋顶覆以铁瓦,也有称其铁瓦殿的。松桧峰周围许多景观,主要有八卦池、南天门、朝元洞、长空栈道、全真岩、避诏岩、鹰翅石、杨公亭等。

  历代状写华山南峰的诗文很多,明书画家王履有《南峰顶》诗:

  搔闻问青天,曾离李谪仙。

  顿归贪静客,飞上最高巅。

  气吐鸿蒙外,神超太极先。

  茅龙如何借,直到五城边。

  西峰

  西峰海拔20826米,华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西得名。又因峰巅有巨石形状好似莲花瓣,古代文人多称其为莲花峰、芙蓉峰。袁宏道在他的《华山永》中记述:“石叶上覆而横裂”;徐霞客《游太华山日记》中也记述:“峰上石耸起,有石片覆其上,如荷花。”李白诗中有“石作莲花云作台”句,也当指此石。

  西峰为一块完整巨石,浑然天成。西北绝崖千丈,似刀削锯截,其陡峭巍峨、阳刚挺拔之势是华山山形之代表,因此古人常把华山叫莲花山。

  登西峰极目远眺,四周群山起伏,云霞四披,周野屏开,黄渭曲流,置身其中若入仙乡神府,万种俗念,一扫而空。宋名隐士陈抟在他的《西峰》诗中就有"寄言嘉遁客,此处是仙乡"的名句。

  西峰南崖有山脊与南峰相连,脊长300余米,石色苍黛,形态好像一条屈缩的巨龙,人称为屈岭,也称小苍龙岭,是华山著名的险道之一。

  西峰上景观比比皆是,有翠云宫、莲花洞、巨灵足、斧劈石、舍身崖等,并伴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其中尤为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流传最广。峰上崖壁题刻遍布,工草隶篆,琳琅满目。峰北绝顶叫西石楼峰,峰上杨公塔为杨虎城将军所建,塔上有杨虎场将军亲笔题辞。塔下岩石上有"枕破鸿蒙"题刻,是书法家王铎手迹。

  古今文人吟咏西峰的诗文很多,唐代乔师对有《西峰秦皇观基浮图铭》,明代书画家王履有《始入华山至西峰记》,甚至唐代国子监殿试也以莲花峰为题。唐刘得仁的一首《监试莲花峰》诗写道:

  太华万余重,岧峣只此峰。

  当秋倚寥泬,入望似芙蓉。

  翠拔千寻直,青危一朵秾。

  气分毛女秀,灵有羽人踪。

  倒影便关路,流香激庙松。

  尘埃终不及,车马自幢幢。

  北峰

  北峰海拔16149米,为华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北得名。北峰四面悬绝,上冠景云,下通地脉,巍然独秀,有若云台,因此又名云台峰。唐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诗曾写到:“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峰北临白云峰,东近量掌山,上通东西南三峰,下接沟幢峡危道,峰头是由几组巨石拼接,浑然天成。绝顶处有平台,原建有倚云亭,现留有遗址,是南望华山三峰是苍龙岭的好地方。峰腰树木葱郁,秀气充盈,是攀登华山绝顶途中理想的休息场所,1996年开通的登山缆车上站,即在峰之东壁。

  峰上景观颇多,有影响的如真武殿、焦公石室、长春石室、玉女窗、仙油贡、神土崖、倚云亭、老君挂犁处、铁牛台、白云仙境石牌坊等,且各景点均伴有美丽的神话传说。

  长春石室是唐贞观年间道士杜杯谦隐居之处。传说杜杯谦苦心修炼断谷绝粒,喜好吹奏长笛,经常叫徒弟买回很多竹笛,吹奏完一曲,就把笛投于崖下,投完后再买,往而复始,从而间断。因他能栖息崖洞中累月不起,便自号长春先生。

  真武殿为供奉镇守九州的北方之神真武大帝而筑。焦公石室、仙油贡、神土崖皆因焦道广的传说得名。相传北周武帝时,道士焦旷,字道广,独居云台峰,餐霞饮露,绝粒避谷,身边常有三青鸟,向他报告未来之事。武帝宇文邕闻知他的大名,便亲临山庭问道,并下令在焦公石室前建宫供他居住。筑宫时,峰上无土缺乏灯油,焦道广默祷,便有土自崖下涌出,源源不绝。油缸里的油也隔夜自满,用之不竭。后来人们就把涌土的地方叫神土崖,把放油缸的地方叫仙油贡。

  由于天灾人祸,北峰诸多景观废毁,仅存遗迹,有的因年代久远已鲜为人知。真武殿为北峰主要建筑,千百年间旋兴旋废,民国看着曾有过大的修葺。《华岳志续编》载:"近年于建筑毁于殿基,纳黄河中条于一楼,宁非大观乎!""文革"中北峰建筑毁于火焚,仅存断壁残垣。今建筑为1988年重建。其依崖就势,古朴典雅,保存了原建筑的风格,成为北峰主要人文景观之一。

  1949年华阴解放前夕,国民党陕西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兼陕西保安第六旅旅长韩子佩率残部百余人逃上华山,妄图凭借天险负隅顽抗作最后挣扎。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华阴群众的帮助下,打破"华山自古一条路"的传说,从黄甫峪攀上北峰,奇袭残匪,创造了神兵飞跃天堑、英雄智取华山的奇迹。今真武殿前百米处建有六角攒顶飞檐斗拱华山花岗岩圆雕石亭一座,亭中立有解放华山纪念碑一通。从此,北峰又成为向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现场与课堂。

  中峰

  中峰20378米,居东、西、南三峰中央,是依附在东峰西侧的一座小峰,古时曾把它算作东峰的一部分,今人将它列为华山主峰之一。峰上林木葱茏,环境清幽,奇花异草多不知名,游人穿行其中,香浥禁袖。峰头有道舍名玉女祠,传说是春秋时秦穆公女弄玉的修身之地,因此峰又被称为玉女峰。

  史志记述,秦穆公女弄玉姿容绝世,通晓音律,一夜在梦中与华山隐士萧史笙箫和鸣,互为知音,后结为夫妻,由于厌倦宫廷生活,双方乘龙跨凤来到华山。

  中峰多数景观都与萧史弄玉的故事有关。如明星玉女崖、玉女洞、玉女石马、玉女洗头盘等。玉女祠建在峰头,传说当年秦穆公追寻女儿来到华山,一无所获,绝望只好建祠纪念。祠内原供有玉女石尊一尊,另有龙床及凤冠霞帔等物,后全毁于天灾人祸。今祠为后人重建,玉女塑像为1983年重塑,其姿容端庄清丽,古朴严谨。

  峰上还有石龟蹑、无根树、舍身树等景观,与其相关的传闻都妙趣横生,从不同角度丰富了中峰的内涵,增添了中峰的神奇与美丽。

  古人抒写玉女及玉女峰的诗文较多。唐杜甫在他的《望岳》诗中有“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盘”句;唐王翰有《赋得明星玉女坛送廉察尉华阴》诗;明顾咸正《登华山》诗中有“金神法象三千界,玉女明妆十二楼”句等等。这些诗文更为中峰锦上添花,是不可多得的研究中峰的宝贵资料。

  ②华山是六朝男女爱情悲剧的重要意象。《孔雀东南飞》诗末焦仲卿、刘兰芝“合葬华山傍”,“华山”在哪儿?课本注为“安徽省庐江县境内的一座小山”。刘大白疑即天柱山,又名霍山,一音之转。蒋逸雪赞同清初人吴兆宜的观点:“合葬事,当从《古今乐录》南徐华山畿为是”,并作补证:情人合葬于华山,本是刘宋时事,尔后便成男女双方因情而死合葬指代地。

  《华山畿》是南朝著名爱情民歌集,现有乐府《吴声歌曲》25首,亦见于元《至顺镇江志》卷二十。故事发生地当时南徐州治(今镇江市)至云阳(今丹阳市)的华山,就是今距镇江主城区30多公里的姚桥镇华山村,此村位于镇江——丹阳的陆路要道中点,也是丹徒、丹阳两县交界处。当地不仅有神女冢(当地叫“玉女墩”)遗址、南朝银杏树,而且风俗、口碑资料尚存,历代诗家吟诵不绝。2006年7月,该村又发现六朝古墓群,证明当地确为六朝古村。

  大华山是镇江辖境最高山,但其得名较晚,宋元文献不见此名,遑论六朝。因此,2007年3月29日,江苏省政府公布了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华山畿》和华山畿传说”榜上有名,原产地是“镇江新区”(历史上是丹徒县东乡)。

  进山门票: 华山门票实行淡旺季价格,每年4月1日至11月30日,门票价格为100元/人,12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门票价格为50元/人;西岳庙20元/人。免票对象:70岁以上执身份证或寿星证的;身高12米以下的儿童;持国家新闻出版社署颁发的《记者证》、国家旅游局颁发的《导游证》、《旅行社经理资格证》、《旅行社部门经理资格证》、《团队领队证》的持证者本人。优惠对象:军人、残疾人、65-69岁执有效证件按现行门票票价半价购票;12米-14米的儿童按现行门票票价半价购票。

  华山北峰索道:往返110元/人,单程60元/人。

  注意事项:

  1、华山距西安一百多公里,从西安乘车去华山时,一定不要在火车站广场或汽车站外乘中巴,要到长途汽车站内乘大巴(走高速),中巴不走高速,有可能浪费三四个小时,而且还容易出现其它不愉快的问题,这是在所有地方旅游中都要注意的首要问题。

  2、华山上的食品较贵,上山前最好带些方便面等食品和矿泉水。

华山位于华阴县境内,为五岳中的西岳。华山之险居五岳之首,有“华山自古一条路”的说法。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誉!

华山名字的来源说法很多,一般来说,同华山山峰像一朵莲是分不开的,古时候“华”与“花”通用,正如《水经注》所说:远而望之若花状”,故名。

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峰。东峰是华山的奇峰之一,因峰顶有朝台可以观看日出、美景,故又名朝阳峰。北峰也叫云台峰,山势峥嵘,三面绝壁,只有一条山道通往南面山岭,**《智取华山》即取材于此西峰叫莲花峰, 峰顶有一块“斧劈石”,相传神话传说故事《宝莲灯》中的沉香劈山救母就发生在这里。南峰即落雁峰,是华山主峰,海拔2083米,也是华山最险峰,峰上苍松翠柏,林木葱郁,峰东有凌空飞架的长空栈道,中峰亦名玉女峰,依附于东峰西壁,是通往东、西、南三峰的咽喉。

华山山路奇险,景色秀丽,沿山路从玉泉院到苍龙岭可以看到许多胜景,从华山脚下到青坷坪,一路上风光幽静,山谷青翠,鸟语花香,流泉垂挂,令人心旷神怡。青柯坪以东才是真正爬山的开始,这里有一巨大的回心石,站在石上往上一看是危崖峭壁、突兀凌空的“千尺幢”,胆小的人就在此停住,准备往回走了,只有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人才有机会领略到华山险峰上更美的风光。千尺幢窄陡的石梯容纳一人上下,370多个石级,非铁索牵挽,难以攀登。过千尺幢经百尺峡就到了“老君犁沟”,这是夹于陡绝石壁之间的一条沟状道路,有570多个石级,其尽头是“猢狲愁”,顾名思义,连猴子都发愁,说明崖壁是多么陡峭了。过了猢狲愁就到了华山北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393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