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院校钢琴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普通高等院校钢琴教学改革探讨论文,第1张

普通高等院校钢琴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摘要:随着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浪潮不可避免地冲击着普通高等院校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音乐钢琴教学强调了教师不再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教学目的,关键就是如何适应未来素质型人才在质与量方面的要求,改革钢琴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调整课程设置与教师专业结构等方面的阿题迫在眉睫。

 关键词:高等院校;钢琴;教学;改革

 普通高职院校钢琴教学一直存在很大的误区,孙维权先生2Q03年发表了《钢琴的即兴弹奏为什么在我国发展缓慢》的文章,他指出:“针对参加全国比赛的选手,在参赛曲日中演奏技巧很高,但在自弹自唱中却相形见拙。由此反映出传统教学的弊端,大专院校也普遍存在着不会即兴弹奏的问题”。魏廷格先生在《有关即兴伴奏问题的商榷》一文中,对孙维权先生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但他也认为,即兴伴奏是一门新的学科,需要认真编写一部教材,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这两篇文章是针对钢琴专业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思考。受过钢琴专业教育的学生都不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更何况普通高职院校的学生呢

  1 适应社会的需要,紧紧抓住高职院校特殊的音乐人才培养目标

 国家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提出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修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与音乐学院、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相比,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对学生培养目标坚持钢琴教学“以美育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目标。高等音乐院校要实现自己的培养目标就要通过教学和实践,以美育人,完善美的人格,净化美的心灵,掌握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等相关知识,以及音乐教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使得我们的学生将来具有成为中小学音乐工作者作好准备;在钢琴教学中要把钢琴课与其他相关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一专多能全面发展复合型钢琴教学人才,有效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之成为适合社会需要的文艺工作者和中小学教育者。

  2 提高钢琴课程教师的水平

 强化对钢琴教师教学的考核和管理,具体措施应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规定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老教师要对年轻教师进行传、帮、带,钢琴教师要进行教学法的研究和学习,定期开设钢琴教学讲座及公开课;二是要有计划地派遣教师外出学习和进修,以提高钢琴教师的业务水平;三是要积极鼓励教师举办备种形式的个人钢琴演奏会;四是加强对教师教学的考核和监督,内容包括课程完成情况、指导学生情况和教学效果;五是加强老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德治教,以德治人,加强教师的工作责任心。

  3 采用钢琴教学法,加强学生基本功训练

 高教钢琴专业的大部分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几乎需要从头学起。按现行三年之内要让学生达到一定水平的要求,难度较大。因此,必须根据学生自身特点进行基本功训练,因材施教。“钢琴教学法”主要研究和阐述钢琴教学的基本内容、基本过程、基本规律、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就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程而言,“钢琴教学法”内容的引入将在多个层面上起到积极作用。对于那些没有钢琴基础的学生来说,“钢琴教学法”将引导他们准确地把握钢琴学习中最基本、最具共性的知识内容,并用以指导自己的钢琴初级阶段的'学习。这将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习更有成效。

 对钢琴教学而言,运用和掌握正确的弹奏方法、弹奏技巧,是基本功教学的中心任务,也是高职院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的首要任务。但我们又不能盲目的过分强调基本功和技巧,针对成年学生理解力和毅力都比较强的特点,可以引导学生用专业知识指导弹奏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巧。

  4 教材的改革

 (1)我们高校钢琴教材应当定位在传授必要的实用基础知识,力求针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巩固和训练不追求钢琴作品深度、难度及其系统性,着眼于应用能力,教材的选择注重趣味性、循序渐进性、实用性、普遍性并加强科学性,打好基础,强化实用能力。

 (2)钢琴伴奏能力是我们高校学生的一项重要的实际操作能力,因而在教材编写时加大钢琴配奏教材的编写数量和力度显得尤为重要,它同样是我们高校(专)钢琴教学的重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能力远比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更为重要,是绝对不能被忽视的。

 (3)教材是要能够提供音像资料等多媒体配套材料的教材,使其成为提供各种真实的材料,弥补缺少视听环境的不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这其实又是课内学习的有效补充。

  5 使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

 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各种教学软件、互联网等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和方法,已越来越广泛在被运用到教学中,这为钢琴教学提供了不可限量的广阔前景。在这里以数码钢琴教学系统为例。数码钢琴教学系统是利用其先进的电子监控系统,由一架主琴带动数十架副琴进行集体授课的先进教学系统。它可以充分利用其辅助教学软件、多媒体投影仪和先进的监视监听系统等现代化工具,可以在因特网上搜集先进的音乐前沿教育的信息与资料,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系统,选用全国乃至世界上的优秀课件,将它们引进到课堂教学中来。“数码钢琴集体课”打破了旧的教学模式,充分展示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形式和理念,如键盘乐理、和声、曲式、复调、配器、合奏等。它把音乐教育专业的众多课程有机地、科学合理地综合起来,创造了一个融技巧、理论、实践为一体的全新的教学体系。

  6 完善学生钢琴成绩的考核

 (1)注意重视鼓励性评价。不能只给演奏水平好、级别高的学生打高分,而应在学生相应的程度上只要演奏得很出色,也要给予适当的鼓励。

 (2)高度重视发展性教学评价。发展性教学评价是一种以促进评价对象发展为根本目的,重过程、重评价对象主体性的教学评价,它能从整体上着眼,涵盖钢琴学习的各个层面和教学的各个领域,并用发展的眼光从不同阶段的回顾和对比中,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功能,关注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使评价能真正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3)建立“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如果以期末考试的成绩作为终结成绩记入成绩档案,致使一部分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临近期末考试时再突击应付专业考试;而有些学生平时很用功但因心理素质欠佳,考试时太紧张,导致成绩不理想;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总而言之,高校钢琴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大、时间长的工程,除了上述几个方面外,我认为改革钢琴教学方式、考试制度是迫在眉睫的大课题,这需要我们每个同行的共同努力和探索。

;

 2001年7月,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音乐教育的目的和价值,要求深化音乐教育的改革和普及。钢琴教育在学前儿童教育中起着音乐启蒙的作用,是幼儿接受文化知识和提升自己对艺术美感认识的纽带。

  一、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概述

 (一)启蒙教育的内涵

 启蒙教育就是在一些不知道新理论的人特别是儿童,不具备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时,只能简单地使他们记住结果而应用科学知识,这种忽略证明过程的教育方法叫启蒙教育。启蒙教育常用的说理方法是用一些被启蒙者已知的类似常识来说明道理,而不是讲述科学证明过程。

 (二)钢琴教育的内涵

 钢琴教育是要人们更加认识和提高对美的感受和理解,激发对钢琴的基本认识和积极兴趣,并培养对钢琴的演奏力和表现力。钢琴教育不单是要人们了解钢琴黑白琴键的组合,还要从最基本的乐理知识学起,五线谱、音程构造、音阶、音符、休止符等。钢琴教育要求幼儿掌握基础知识,在此之上发展自己的音乐表现力。

 (三)幼儿钢琴启蒙的最佳年龄

 很多研究学者认为,学习钢琴应该从孩子抓起,越早的了解和学习钢琴越有利。专业艺术教育者认为,弹钢琴是具有技巧性的手眼协调的小肌肉动作,需要指关节的配合,肘部与前臂的配合,上肢与下肢的配合,手指与键盘的配合,身体与键盘的配合等,这些都在考验一个演奏者的身体协调性和耐性。刚开始学习钢琴需要反复的手指练习和各种练习曲的练习,以达到基础牢固的目的,这就要求学习者需要每天都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去练习。根据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我们知道,幼儿先发展大肌肉活动,再到小肌肉精细化发展的过程,年龄较小的幼儿会因为协调性差、没有耐心、注意力不集中等自身原因而坐不住,这个时候送他们去学习钢琴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合理有效的学琴年龄应该在3—7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手指关节较灵活,大肌肉和小肌肉的活动也都有了一定的发展,而且经过长时间的练习会形成肌肉记忆,这将为以后更专业的钢琴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钢琴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一)钢琴对幼儿审美能力的影响

 人的审美能力包括感知、理解、想象、情感、联想、表达等多种心理活动的一种综合判断能力。通过钢琴启蒙教育使幼儿提高音乐的审美能力,最终获得全面协调的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对作品演奏和表演艺术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钢琴作品的演奏,不仅能表现其扎实的基本功,还能表现演奏者个人的音乐素养和对乐曲的理解。要树立以艺术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这个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育的全过程,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

 (二)钢琴对幼儿文化修养的影响

 苏格拉底曾说过:“音乐是一种最好的教育手段,因为节奏与和声能渗透到人们的心灵深处,并赋予人们礼貌和优雅的`气质”。钢琴教育对幼儿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人事一个天生的文化产物,是文化的创造者和被创造者,这就意味着受到音乐影响的人能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和较深厚的文化修养。文化修养是指人先天自然形成和后天形成的一系列为人处世的态度和能力。幼儿从小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能有效的促进幼儿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的提高,还能培养其认真踏实坚持的学习习惯。纵观整个历史,凡是有识之士,都能认识到音乐对个人对社会的重大影响力。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六艺”的课程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教。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了乐教,周公的“制礼作乐”,在当时最高统治者的支持鼓励和推动下,礼乐并举,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和发展,其目的是为了构建一种有文化、有礼仪、有涵养的祥和的社会环境。

 (三)钢琴对幼儿智力发展的影响

 生物学家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两部分,左脑具有地理、数学等逻辑思维能力,属于理性思维;而右脑控制感情,具有音乐、文学等形象思维能力,属于感性思维。人的一生,左脑一直处于运转状态,而右脑则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大部分属于未开发领域。而学习音乐刚好能弥补这一点,良好的音乐训练能有效的促进右脑的活动,强化大脑的功能,使大脑均衡发展。这就是所谓的“音乐能开发智力”的理论依据。21世纪的人类正处于世界性竞争和激变的时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的激增对人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所以,人们在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在不断面对挑战和压力的过程中,智商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而钢琴这门艺术在陶冶情操的同时,还能有效的促进智力的开发。由此看来,钢琴作为一种乐器,在幼儿的早期教育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我国不断大力扶持第三产业,对文化产业的重视,相信钢琴启蒙教育也会不断发展,在教育的路上越走越远。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即兴伴奏教学措施论文

  摘要 :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是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内容。钢琴即兴伴奏与音乐艺术表演的效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钢琴即兴伴奏这门技能。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对于高等院校音乐教育来说,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针对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改善高等院校乐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有效措施,希望有助于高等院校乐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 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有效措施

 在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中,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门新兴起的综合性音乐学科,涵盖了多个学科的音乐知识与技巧。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具有着较强的实用性,同时也是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师以及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础的音乐技能。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素质教育被提出,这就对高等院校的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实际的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因此,针对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学进行深入的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施缺乏合理性

 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是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现阶段部分高等院校的钢琴基础课程与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之间相互独立存在,并且分阶段性的开展教学[2]。在钢琴基础课程中仅仅是传授钢琴弹奏技巧,而在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中只强调配合弹奏,并且开设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时间较为集中,这就使得钢琴基础与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之间的重要作用与优势很难充分的发挥。

 (二)缺乏相关学科的必要支撑

 与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相关的学科涵盖了钢琴演奏、声乐、视唱练耳、歌曲写作等[3]。而这些学科都有着自身的教学体系,并且分学科进行教学。在实际的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教师往往因为顾及自身教学学科的专业性,而忽略了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所涉及的其他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与练习,这就致使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缺乏相关学科的必要支撑。

 (三)教学形式较为单一

 部分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在开展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过程中,将钢琴演奏、歌曲创作等分割开,认为提高学生钢琴演奏技能是钢琴基础教学以及钢琴专业教学需要完成的任务,与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没有关系。这部分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忽略了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而这样较为单一的教学形式对学生即兴伴奏能力的提高是非常不利的。

  二、改善高等院校乐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合理的设置钢琴即兴伴奏课程

 在设置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了解其他音乐学科的主要特点。针对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内容来说,钢琴即兴伴奏学习的基础是声乐课程与钢琴课程相关知识的学习。因此,在设置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时,应该设置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声乐与钢琴基础知识与技巧的基础上。除此之外,通过钢琴曲式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的把握钢琴乐曲的结构布局,从而更好的掌握钢琴乐曲曲式的规律。因此,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可以与音乐曲式课程同时开展。例如: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可以在大三阶段开始设置,大三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声乐和钢琴知识,在这基础上开展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是十分有利的。

 (二)加强相关学科的支撑

 在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相关学科的支撑。这就需要广大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师与学生高度的重视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积极的'转变以往的教学与学习的态度。作为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师应该注重在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相关其他学科音乐知识的讲解与分析。另外,高等院校可以通过讲座、交流学习、演讲等多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开展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并转变部分教师将声乐和钢琴学科的学习作为唯一提高钢琴演奏技能的途径。

 (三)创新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形式

 针对以往的较为单一的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形式来说,有碍于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提高。因此,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师必须创新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形式。针对钢琴即兴伴奏教材而言,高等院校应该采用充分涵盖了钢琴即兴伴奏学科基本内容的规范性的教材[1]。其中应该包含钢琴即兴伴奏的音型、指法、高潮处理技巧等方面的内容。在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模式方面,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内容应该包含钢琴即兴伴奏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钢琴即兴伴奏示范操作、检查学生作业三方面。促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掌握一定的钢琴即兴伴奏技巧[2]。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高等院校以及教师应该积极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的进行改善,以此完善钢琴即兴伴奏教学。

  [参考文献]

 [1]魏韶亮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问题剖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6:238-239

 [2]段建淑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改革初探[J]大众文艺,2016,03:245

 [3]蒋帆论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和训练[D]华中师范大学,2014

;

钢琴曲鉴赏论文

钢琴曲是古典音乐的代表作品之一,在音乐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钢琴曲有着丰富的音乐内容和深刻的内涵,是一种高雅艺术的体现。本文将对钢琴曲进行鉴赏,从曲式结构、音乐表现和艺术价值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曲式结构的分析

曲式结构是钢琴曲中最基本的元素,也是音乐作品构成的基础。在钢琴曲中,常见的曲式结构包括:奏鸣曲、狂想曲、变奏曲、练习曲等。

以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为例,它的曲式结构分为三个部分:急板、变奏板和复杂的终曲。急板部分是整个曲子的引子,音乐表现出急促、慷慨激昂的情感。变奏板是曲子的主体部分,它通过对旋律和节奏的变化来表现出对主题的深入探究。终曲则是曲子的高潮部分,将主题和变奏部分高度融合,以强有力的音乐效果结束了整个曲子。

音乐表现的解读

钢琴曲是一种高度抽象的艺术形式,需要通过音乐表现来传达作曲家的思想和情感。

以肖邦的《降E大调夜曲》为例,这首曲子抒发的是一种悲痛的情感,通过钢琴的低沉和缓慢安静的音乐效果来表现。在曲子的中间部分,肖邦采用了加速的技巧来展现对思念和悲伤的挣扎,最终在末尾升高的音乐效果中,将整个曲子推向高潮,表达出对逝去爱人的不舍和思念。

艺术价值的评价

钢琴曲是一种高雅艺术的代表,具有多方面的艺术价值。

首先,钢琴曲的音乐美学价值体现在其曲式结构和音乐表现上,让人们从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和完美。

其次,钢琴曲还具有历史文化价值,许多经典的钢琴曲都是古老文化的重要代表,能够传承和弘扬人类文明的精神。

最后,钢琴曲对于音乐教育、文化交流和精神生活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让人们在音乐中得到启迪、感悟和激励。

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钢琴曲是一种高雅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曲式结构、深刻的音乐表现和多重的艺术价值。通过钢琴曲的鉴赏,人们可以感受到音乐美的生命力和文化价值,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和人生的启示。

我可以帮你写的,很简单。(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署名(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一般不署名。引言(三)论文——引言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材料方法(四)论文——材料和方法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对论文投稿规定即可。实验结果(五)论文——实验结果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

 [ 摘要 ]钢琴课是技校幼儿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重要的必修课程之一,正确弹奏钢琴是幼儿教师的必备技能。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钢琴集体课顺应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受到越来越多学校的青睐,在职业学校的教学中已被广泛应用。因此,钢琴集体课是学校钢琴课发展的必然趋势。

 [ 关键词 ]钢琴;集体课;幼儿教育;教学方法

 在幼儿园的教学实践中钢琴多以儿歌弹唱为主,这个教学特点并不需要幼儿园老师及在校的幼师学生掌握很高很难的钢琴演奏技巧。所以,如何通过在技校短短两年系统的学习培养幼师学生既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技能,又具备一定的钢琴弹唱能力是我们技校钢琴教师需要思考的课题。我根据自己几年来幼师钢琴教学的经验,逐步研究摸索出一套较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想就此问题提出一些个人浅见。

  一、集体课教学特点

 由于我校场地有限、班级人数较多,所以采用的是电子琴集体课,分组教学十分必要。同一个班的学生分为AB两组,A组上琴课,B组上舞蹈课,下一节课反之。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较好地满足了当前音乐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需求,节约了场地和大量的时间及人力资源,缩小了办学成本,提高了办学效益和教学效率,舍去了重复的授课内容,更是改变了钢琴老师一对一的传统单向的授课模式。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有独奏又有重奏、齐奏、轮奏等形式,学生之间取长补短、交流促进,师生之间相互配合交流,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音乐并使个人能力得到提高,培养了学生相互协助的精神,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

  二、合理选择教材

 既然是培养幼儿教师,首先需要选择适合技校幼师学生的教材,一套合适的教材既能缩短学习周期又能提高教学质量。由于我们的培养目标不是钢琴演奏员,而是具备高素质能力的幼儿教师,所以教材的选择更应突出实用性和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要为其今后的音乐教育及艺术实践工作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因此,我选用星海音乐学院辛笛教授编写的系列钢琴教材。此教材轻理论讲解、重实践过程,运用最简单的文字、最简单的方法、最音乐化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儿歌弹唱学习钢琴,使学习变得更有趣。1从无升降号开始导入,有利于学生快速建立调和调式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会弹奏大量耳熟能详的儿歌,增强了他们的兴趣,为后面的移调做铺垫。2左手伴奏采用音型化,有规律可循,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弹奏能力,扩展弹奏范围。3字母和弦标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和弦识别与弹奏能力,罗马数字、阿拉伯数字和弦标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首调概念和调性调式感,对移调起到辅助作用。

  三、课程的设置

 第一学期选用《弹儿歌学钢琴》第一册和《钢琴基础教程》第一册,第二学期选用《弹儿歌学钢琴》第二册和《边学边唱学钢琴》第一册,第三学期选用《弹儿歌学钢琴》第三册和《边学边唱学钢琴》第二册,第四学期选用《轻松学钢琴即兴伴奏》和《弹钢琴学和声》第一册。我在编写授课计划时按照乐曲、练习曲、基本练习、节奏训练相结合的形式安排了课程内容。首先,在选曲上挑选不同风格的中外儿歌,易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并产生共鸣。选择分解、柱式、扩大分解、扩大柱式和弦、流动低音这五种常用伴奏音型,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运用不同伴奏的音响效果,从而学会选择更适合的伴奏来演绎作品。其次,通过五种伴奏音型,让学生熟练掌握三个基本和弦的连接弹奏规律,建立和声听觉。最后,通过背奏训练和大量耳熟能详的儿歌弹奏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熟悉键盘,从而达到速成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的思路方法

 钢琴集体课教学要先感性、后理性,先兴趣快乐、后技能技巧,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1先教会学生左手伴奏音型,通过弹左唱右的形式来感受音乐的完整性。结合弹左唱右、弹右唱左等练习方法达到双手协调,培养学生掌握右手弹旋律、左手弹伴奏的基本技能。2培养学生养成左手打拍吟唱旋律右手良好的指法弹奏习惯,从而使学生可以把注意力放在右手的弹奏上,达到速成的学习效果。3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练习并掌握分解、半分解、柱式和弦三种伴奏音型,结合I、IV、V7三个和弦熟练这三种模式化伴奏音型的手位、指法等弹奏规律。同一首乐曲采用不同的伴奏音型伴奏,达到一曲多弹的效果。4教学生学会分析曲式结构、记录学习重点,让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和视角来学习音乐,而不是机械地弹奏。5每节课教学中适当穿插音阶、琶音或哈农手指练习,提高学生的手指灵活性,为顺利、流畅、完整地弹奏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6除了采用共同乐曲的学习外,还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为每个人选择不同的乐曲,既扩大了学生的曲目量,又让学生间多了交流的机会。7教会学生正确的演奏姿势,多创造演奏机会增加学生的舞台演奏经验和应变能力。8在教学中采取精弹与泛弹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精弹作品可提高学生成就感,大量泛弹作品可不断提高学生视奏能力。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时,除了要做到精心备课、认真组织教学外,还需要保持良好心态和教学热情,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把学生当成是自己的朋友,让他们感受到学习钢琴的乐趣,通过齐奏、分组、伴奏、弹唱、接龙等不同弹奏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材施教,在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提高幼师钢琴集体课的教学质量。幼师钢琴集体课教学任重道远,还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学习先进方法,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勇于探索,与时俱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395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