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儿童生理功能不成熟,逻辑性思维比较片面,在心理上缺乏有意性和行为的自觉性,控制情感的能力较弱,因此,儿童精神病与成人精神病在家庭护理方面有一定的差异。
生活照料
对于年龄较小的患者,家长应该帮助其料理个人卫生,对不能进食的孩子,家长应该定时喂饭、喂水,保证患儿的营养。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应以自理为主,家长从旁协助,增加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家长还要观察患儿的睡眠情况和大小便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该及时就医,以便早日治疗。
安全防护
要确保患儿的康复环境安全,做到定时检查,尽量避免可能引开其注意力的刺激来源。对容易造成躯体伤害的患儿,应由专人看护,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及时纠正患儿不良习惯,协助消除一些可能引起紧张的因素。在进行必要的训练时要注意保护他们,不断强化安全意识。
服药事项
家长应该了解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密切观察,保管好药物。家长应该亲自给患儿服药或者看着患儿服药,保证治疗的效果和用药安全。另外,家长不应该私自给患儿减药、换药或停药,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心理支持
家长应该多了解患儿的病情性质、特点、发病诱因,熟知对患儿教育、治疗、护理的方法,给患儿创造一个温馨、愉快的生活环境。父母不可以打骂、惩罚孩子,也不应该过分地保护和溺爱。
幼儿保健与护理
幼儿保健与护理,孩子是妈妈们的心尖,我们都需要为自己的孩子进行一定的保健与护理,这样幼儿才能健康安全的成长。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了解幼儿保健与护理的相关内容。
幼儿保健与护理11、合理安排膳食,培养良好饮食习惯:2岁半以前的幼儿乳牙尚未出齐,咀嚼和胃肠消化功能还较弱,仍需注意供给各种营养素,也要考虑食物的烹调制作,还不能和成人一样进食。每天进餐4~5次为好,要保证每日有400-500毫升牛奶,1个鸡蛋,适量的动物性食物,蔬菜水果和少量豆制品,粮食可逐渐采用粗细粮搭配。这幼儿阶段已有自主的要求和挑选食物的习惯,所以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按时进食,自己吃不要喂,不吃零食,不挑食等。还要有愉快的气氛,不能强迫或威胁孩子进食,这样才能保证幼儿正常地摄入营养膳食:
2、促进幼儿动作和语言的发展:幼儿的大动作和手的精细动作都发育得较快,应积极地引导和帮助他们,训练走,跑,跳,攀登等动作;培养孩子的双手活动,如搭积木,串小珠,画画,洗手,穿鞋等。动作的培养训练对神经心理发育有促进作用。生后第2年,第3年是小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及时教幼儿说话是很重要的,应结合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事物多和小儿说话,鼓励他们模仿说话,而且要注意用词恰当,发音正确。
3、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1~2岁的幼儿与成人接触增多,活动范围扩大,开始出现好奇心和模仿动作,所以这时可以在正确教育下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睡眠习惯,饮食习惯,解便和卫生习惯等。
4、传染病和常见病的预防:虽然基础免疫已完成,但有些疫苗需要加强,有些疫苗,例如流感,水痘,腮腺炎,风疹等可以考虑接种。另外,这时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腹泻,贫血,营养不良等,也应注意预防。
5、预防意外事故:幼儿喜欢活动,但又缺乏生活经验,所以容易发生意外,要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最易发生的意外有跌伤,烫伤,溺水,触电,食物中毒,农药和煤气中毒等。因此不要让幼儿单独行动,不能靠近火源或电源,要注意饮食卫生保管好农药等。
6、定期健康体检幼儿可以每半年体检一次,随访体质量,身长等外,还要注意视力测试,牙齿卫生等。幼儿的行为心理健康也应重视,必要时可做智力,行为等测试。
幼儿保健与护理2秋季幼儿保健常识
钙摄入量需合理
给孩子补钙要控制好量,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给宝宝补钙,促进骨骼和牙齿发育。正常情况下,5个月大的婴儿每日摄取的钙含量应该在300mg,6个月到1岁的宝宝每天摄取的钙含量则在600mg,4-10岁的宝宝摄入的钙含量这应该在800mg。千万不要盲目补钙,要知道如果体内钙含量太多,反而会造成钙质沉积,影响宝宝健康。
通过食补补钙
一般情况下,家长可以通过食补来给孩子补充钙元素,比如虾、豆制品、骨头等都是不错的食材。对于宝宝来说,鱼、虾、海带、紫菜等应该多吃,这类食物更容易被身体吸收。家长在做饭的时候可以搭配着来,但要注意,在烹饪这些食材时,不宜添加富含磷酸盐、草酸、蛋白质的食物,否则会影响儿童对钙元素的吸收。
维生素D不可缺少
除了在饮食上注重钙质的补充外,很多家长还会给孩子购买钙剂。确实,补充钙剂的方式便捷高效,同时也能弥补食物中钙摄取不足的情况。不过建议家长在给孩子选择补钙产品时一定要多做筛选,选择更加适合孩子的产品。
另外,补钙效果与维生素D有着密切联系,维生素D可以有效促进孩子对钙质的吸收,因此含有维生素D的钙剂更适合给成长发育中的孩子食用。比如钙尔奇小添佳咀嚼片富含高浓度钙和适量维生素D3,完全能满足孩子日常对钙的需求;巧克力的口味,让孩子更容易接受;此外,它还特别添加了有利于生长发育的矿物铁、铜、锌等营养素,给孩子加股劲的同时还补充了各种微量元素,让营养更全面均衡。
幼儿保健与护理3幼儿保健常识
儿童保健之母乳喂养优点
1、母乳喂养可降低婴儿死亡率,国内外资料表明,不同喂养方式的婴儿其死亡率不同,人乳喂养者显著低于其他方式喂养。
2、降低婴儿患病率,如完全母乳喂养的婴儿很少患腹泻,是因为人乳中各营养素的含量及比例适合于婴儿的消化功能,而且还含有多种免疫因子,又不会受到污染的缘故。
3、减少营养不良的危险性,人乳是最适合婴儿营养需用和消化能力的食物,又能使乳儿少患传染病,故能保证婴儿正常生长。
4、增进母婴感情交流,使婴儿获得安全感,有利于婴儿情感发育。
5、其他,尽早进行母乳喂养能促使胎粪排出,降低胆红素肠肝循环,有利于减轻新生儿黄疸的程度。资料表明,母乳喂养还能减少乳 母患乳腺 癌和卵巢肿瘤的可能性。
儿童保健之辅食添加
一、辅助食品:是除母乳或配方奶粉以外,为过渡到成人固体食物所添加的富含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食物。
二、添加目的:为完全断离母乳作准备。
1、产后6个月以后的母乳营养已不能满足婴儿成长,如铁营养素。
2、婴儿消化功能逐步成熟。
3、促进婴儿咀嚼、吞咽功能及味觉发育。
三、添加时间:取决于婴儿消化道发育成熟程度以及婴儿生长所需,一般婴儿4~6个月龄应逐步添加其他食物,过早添加易增加婴儿食物过敏和肠道感染的机会,延迟添加会使婴儿错过咀嚼、吞咽功能和味觉发育的敏感期(4~6月),使以后进食其他成人食物困难、营养摄入不足而产生营养不良。
四、添加食物的选择原则
第一种辅助食物的选择,应是婴儿易于吸收、不易产生过敏、可补充一定量的铁营养素的食物,强化铁米粉为首选,其次是根、块茎、蔬菜和不易产生过敏的'水果如香蕉、苹果,动物性食物应延迟到6个月以后,以减少食物过敏的机会。
五、添加方法
1、用勺:有利于咀嚼与吞咽功能发育。
2、一种到多种:先习惯一种食物,再引入另一种食物,引入新食物时暂停用其他辅食,以便观察婴儿对引入食物的反应。引入食物品越多越利于婴儿味觉发育。
3、从少量到多量:先每日一到二匙,至婴儿会吞咽不吐,习惯味道后逐渐加量,7~8月后可替代1~2次母乳或配方乳。
4、从细到粗、从稀到稠:4~6个月龄半流质,7~9个月龄后小块固体食物。
六、杯与奶瓶使用:应训练婴儿7个月后用杯饮奶与水,有益于口腔和心理行为健康,婴儿一岁后应完全断离奶瓶。
七、自己进食:8~12月龄始让婴儿学习抓握食物,有利于眼手协调和独立能力、自信心的发展。
儿童保健之生长监测
对个体儿童的体重进行定期连续的测量,并将测量值记录在生长发育图中,观察分析其体重曲线在生长发育图中的走向,目的是早期发现生长缓慢现象,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促使小儿充分生长。
一、定期、连续、准确测量个体儿童体重:新生儿出生时要测量出生体重,一岁内测5次(1、3、5、8、12月龄),1~2岁测3次(16、20、24月龄),2~3岁测2次(30、36月龄),每次测量时间最好在小儿出生日期。
二、在生长发育图中描记小儿的体重曲线:每次测量小儿体重后在生长发育图横坐标上找出小儿本次测量体重的月龄,在纵坐标上找出体重测量值,在月龄上方与体重值相交的空格内画一圆点,再画一条线将本次圆点与前次画的圆点连接成线。
三、评价小儿的体重曲线在生长发育图中的走向,分析曲线变化的原因。
四、根据监测儿童体重曲线的变化的形式及变化原因,指导家长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定期健康检查是儿童保健工作中很重要的一环,通过检查达到如下目的:
1、了解体格和神经精神发育状况、喂养、护理、教养和环境等,有无不利于小儿生长和发育的因素,设法预以消除。
2、检查有无营养性疾病和其他异常情况,给予矫治。
3、了解并督促免疫程序,进行计划免疫。
4、对家长进行优育、优教的宣传和指导。
因此,定期健康检查对保护儿童健康、预防疾病、监测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有很重要的意义。:一般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3天、7天、15天、28天各检查一次,一岁内每3个月检查一次,1~3岁每6个月检查一次,3~7岁每年检查一次。检查内容有问诊、体格测量、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儿童保健之免疫程序的实施
严格按免疫程序实施接种,才能充分发挥疫苗的免疫效果,使接种疫苗的人群达到和维持高度免疫水平,有效地控制相应传染病的流行,减少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我国卫生部制定的儿童免疫程序为::免疫年龄:制品名称:出生:卡介苗(初种)
1、5-2岁:百白破混合制剂(加强针):4岁: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复服):7岁:卡介苗(复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复种):白喉、破伤风二联类毒素:12岁:卡介苗(复种:农村)
2、月: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初服):3个月: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复服):百白破混合制剂(第一针)
4、月: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复服):百白破混合制剂(第二针)
5、月:百白破混合制剂(第三针):8个月:麻疹减毒活疫苗(初种)
除计划免疫的四种疫苗外,根据当地流行情况,还可实施下列预防接种:
1、:乙型脑炎疫苗:初种年龄为1岁,共注射2针,间隔7-10天,2、3岁各加强一针。
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每年10-11月份为6月以上小儿接种,皮下注射1针为基础免疫,第二年再注射一次作为加强免疫。
3、:乙肝疫苗:(1)、对于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出生后6小时内和1月龄时,各接种1
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2、3、6月龄各接种乙肝疫苗。:(2)、对HBsAg阴性的母亲,新生儿按0、1、6方案接种乙肝疫苗。:(3)、对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普遍接种乙肝疫苗,2岁以下未接种乙肝疫苗,可以免验接种,2岁以上者均需筛查HBsAg、抗-HBs、抗-HBc,如果三项均为阴性(包括低滴度抗-HBs者)应视为易感者,按0、1、6方案接种乙肝疫苗。
儿童保健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预防
简称佝偻病,是一种常见的小儿全身性疾病,因体内维生素D不足而引起钙磷代谢失调和骨骼改变,同时影响神经肌肉、造血、免疫等组织器官的功能,一旦出现症状,机体抵抗能力降低,容易并发肺炎、腹泻等疾病。:综合预防措施:
1、卫生宣传教育:普及科学育儿和佝偻病防治知识。
2、系统管理:对孕妇、新生儿、婴儿开展系统保健管理。
3、科学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
4、利用日光经常带小儿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获取维生素D。
5、加强护理:指导家长及卫生护理,按程预防接种,积极防治上呼吸道感染及腹泻、贫血等慢性疾病。
药物预防
1、胎儿期:妊娠期孕妇和胎儿对维生素D、钙、磷的需求日益增加,孕妇应经常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食用营养丰富的食物,患有低钙血症者应积极治疗,对孕妇缺乏日光照射者、食欲低下者、体弱多病者、妊娠后期在冬季时,应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于妊娠7个月时补充维生素D每天400~800IU口服,或每月5万IU一次或分次口服,或只给予一次15~20IU同时服钙剂。
2、婴儿期:小儿出生后2周即应用维生素D预防。(1)、每日法:每天口服维生素D400~800IU,至周岁。(2)、每月法:每月一次或分次口服维生素5万单位,,至周岁。(3)、每季法:每季一次口服维生素D15~20万IU,至周岁。
3、幼儿期:小儿一岁以后可采用夏秋季多晒太阳,冬季服维生素D的预防方法,一般冬季给予维生素D15~20万IU一次口服,高发地区可间隔2~3个月再给予维生素D15~20万IU一次。
儿童保健之儿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预防
小儿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是小儿时期常见病,系因食物中铁摄入不足,体内铁储存缺乏,造成机体缺铁,导致血红蛋白生成减少而引起贫血,缺铁小儿反应低下,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易怒、智力减退等,还与感染有关。预防措施如下:
1、胎儿期:孕妇膳食中应供给足够的铁,特别是妊娠最后三个月,增加胎儿体内的铁贮存,孕妇每日必需吸收1~3mg铁,食物中应每天供给20~48mg铁,鼓励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鱼、肉、肝、血等动物性食物,饭后多吃水果或加服维生素C100~200mg,促进铁吸收。
2、婴儿期:大力提倡母乳喂养,足月儿最迟从4个月补铁,每日1mg/kg,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最迟2个月补铁,每日2mg/kg。可给铁强化食品,也可直接给予铁剂。应持续补铁到1岁末,最好能到2岁。婴儿期每日铁总量不应超过去时15mg。
3、幼儿及年长儿膳食安排:尽量采用含铁多、吸收率高的食物,保证足够的动物性食物和豆制品,同时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C,能促进铁的吸收。
4、预防感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减少铁额外消耗。:5、按时进行健康检查。按要求检查血红蛋白。
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
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孩子不懂事是很正常的,成长的过程中有快乐也会有烦恼,父母对于孩子不必急于求成。下面我分享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方法。
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1开启“依恋”的小窗户
八个月时,家里那个小宝贝的情感突然变得炽烈而浓厚。妈妈仿佛就是他的情绪晴雨表,他脸上到底是灿若桃花,还是一片阴云,全看妈妈是否近在身边。除此,他还懂得使用各种沟通技巧——哭、笑、咿咿呀呀等来缠着妈妈。再过一阵子,他更会爬着、扶着、挪移着,时刻追随在妈妈身后,一个十足的小跟屁虫。
为什么会这样呢?据专家们分析,如果以最原始的心理推究,这种跟屁虫的心理主要还是建立在宝贝对安全需求的基础上——他们天生具有躲避捕食者的动机,而随着心智的发展,他们开始知道某个特定的人能够提供给他们最安全的保障,而这个人通常就是妈妈。
这么浓厚的依恋之情也成了宝贝进入小社会的绊脚石,因为他离不开妈妈。如果妈妈不在身边,他就会神不守合,什么都不想做。而妈妈也被他弄得身心疲惫,每天早晨去上班前都得经历一番有如生离死别的磨难,即便已走在了上班的途中,满脑子依旧是宝贝那张悲情无限、眼泪横飞的小脸。
其实完全不用为此事心怀不安,宝贝能有如此表现还应为他高兴呢。因为如果一个婴儿开始懂得粘着大人不放,即表明他的情绪发展向前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大步,这也是宝贝的安全感、自尊心、自制力和社会技能的起源。
要知道在此之前,虽然父母亲在宝贝出生后就对他疼爱不已,但是宝贝却因为自身那个负责情感工作的大脑边缘系统发育还不完善而响应缓慢,这多少给父母那颗火热的爱子之心泼了些凉水。但是,等宝贝满半岁后,脑前叶一旦开始加速发育,就可以感觉到真正的亲情了。他突然明白了,妈妈,这个一向负责喂他、给他换尿布、哄他、抱他的人是自己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人,因此对妈妈的依恋也在此时萌发了。
萌发于此时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在宝贝将满一岁之前,当他会爬会走之际,对外界的探索之心也越来越强烈。但是,对一只刚刚学着离巢的小鸟来说,大后方的安定是极为重要的,他得确保自己的大本营以及大本营里那个照顾他的人不会突然失踪,相反会永远等在那里,随时守候着他。他希望自己是妈妈的全部,正像妈妈是自己的一切一样。只有这样,他才能放心、大胆、勇敢地去外面进行探索活动。所以,宝贝每次出去探险前都会不时地回关确定一下妈妈还在那里,这让他感觉内心安定,不再害怕外面的未知世界。
相对,如果妈妈不能给宝贝提供这种心理上的安全感,宝贝在游戏的过程中就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因为他担心妈妈会随时走掉。而有安全感的孩子可以在妈妈回来之后迅速回到游戏中,因为他对妈妈有信任感,他知道妈妈的离开只是暂时的,妈妈离开了以后会马上回来,所以不会过分担心。
科学真相
研究发现,在面对巨大的恐惧和紧张压力时,人的脑部会释放出大量的皮质激素(一种应激激素),而有着安全依恋关系的婴儿在紧张和恐惧实验中产生的皮质激素量较低。可以看出,与照顾者建立了亲密而温暖的依恋关系的婴儿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压力与挫折。因此,父母与孩子建立的依恋关系的好坏,对孩子所有情绪反应的敏感和应答程度,都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
20世纪40年代末,英国精神病学家约翰·鲍尔比应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对无家可归的儿童以及失去母亲或长期或短期与父母分离的儿童进行研究,并发表了著名的研究报告《母亲护理和心理健康》。
鲍尔比和同事在他们的报告中指出,过早离开父母的婴儿不能很好地与人相处。他们怕做游戏,怕冒险,怕探索,表现出一些行为及交往障碍。婴儿对母亲的爱、对母亲陪伴的饥渴同他对食物的饥渴是一样的,母亲的离去必然引起孩子强烈的失落感和愤怒感。鲍尔比确信,保证心理健康最基本的东西是婴幼儿应当保持与母亲或一个稳定的代理母亲温暖的、亲密的、连续不断的联系,孩子由此可以得到满足和愉快。因此,在婴儿生命的最初3年里,一个主要任务是使孩子至少对一个人产生依恋感,百则,这个孩子在今后一生中都有可能不会和人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最初3年的发展进程,鲍尔比还为依恋关系的发展划分了4个阶段:
第一阶段:无差别的反应期(0~6周),婴JL对所有人的反应都是一样的。第二阶段:依恋关系建立期(6周到6~8个月),婴儿对人的反应有了选择性,对母亲和熟悉的人有更多的微笑反应。第三阶段:依恋关系明确期(6~8个月到2岁),婴儿开始特别愿意和依恋对象在一起,这个依恋对象大多是母亲,也可以是父亲和其他给予婴儿情感呵护的照看人。只要母亲在他身边,婴儿就能安心玩耍,探索周围的环境。第四阶段:交互关系形成期(2岁后),在这个阶段,婴儿获得了自我的观念,并且开始理解其他人的某些观点。知道了母亲爱自己,指导交往时应考虑到母亲的需要和兴趣,同时会据此调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在三四岁的时候,儿童开始把母亲看做有感情、有动机的独立的人。为了相互适应,儿童必须能够了解别人,能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另外,依恋之情的窗户之所以在6个月时才打开,主要还是受限于脑前叶的缓慢发育。依恋产生之前还必须拥有另一个认知能力,即明白物体恒存,知道人和事物虽然离开视线却依旧存在。如果宝贝对人或物连一点记忆的能力都没有,也就无所谓产生依恋之情了。而短期记忆所需的前额叶皮质的功能,也是在婴儿半岁以后出现的。
但是,这份依恋之情的建立也是有时间限制的。从上面的几个阶段中可以发现,此时限通常就在婴儿生活的最初2年中。这个时期是宝贝大脑情绪系统发展的主要时段,它就像个“机会之窗”一样,此时不铺垫上情感之石的话,窗户一关,就不太容易再进去搞基本建设了。
到底怎么看宝宝和妈妈之间的依恋关系是否健康呢?发展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斯在1978年总结出了一套简单的判断依恋关系的方法。实验过程是这样的:
(1)妈妈和宝宝一起在一个陌生的房间玩耍;(2)妈妈坐下来,让宝宝自由地探索;(3)房间里进来一个陌生人,先和妈妈说话,然后再和宝宝说话;(4)妈妈默默地离歼,留下宝宝和陌生人;(5)妈妈回来,和宝宝打招呼并安慰宝宝,陌生人离开了房间;(6)妈妈再次离开,留下宝宝独自一人;(7)陌生人回到房间,和宝宝一起玩;(8)妈妈回到房间,陌生人离开。
在此期间观察宝宝的表现,尤其是妈妈不在的那段时问的表现,就可以看出宝宝和妈妈的依恋关系。
安全依恋型:如果宝宝在妈妈不在的时候出现不安和焦虑,甚至开始哭,不再理会房间里的玩具,又在妈妈回来后,很快被妈妈安慰,然后重新开始玩耍,说明妈妈能给宝宝带来一种安全感。这样的宝宝长大之后,会对周围的人也产生信赖感。在受到挫折的时候,他坚信别人对自己的关怀和支持。可以说,他是一个相信爱的孩子。他相信别人对他的爱,也会对别人付出爱。
回避依恋型:宝贝并不寻求接近妈妈,而且在妈妈离开后,他似乎看起来并不难过。此外,当妈妈回来时,他似乎在回避她,比如假装没有看到妈妈回来,故意转过去背对妈妈,表现得自己一点也不难过。总之,对妈妈十分冷淡。大约有20%的`一岁宝贝属于这个类型。
矛盾依恋型:宝贝对妈妈表现出一种既积极又消极的混合反应。刚开始时,矛盾型宝贝会紧紧地挨着妈妈,几乎不再去探索环境。他甚至在妈妈离开前就显得有些焦虑,而当妈妈真的离开时,宝贝会表现出巨大的哀伤,大哭大闹,非常难过。然而一旦妈妈回来,宝贝却又表现出矛盾的反应,一方面寻求和妈妈的接近,另一方面却又踢又打明显十分生气。大约有10%~15%的一岁宝贝属于这个类型。
宝贝的这些表现,都是妈妈平时和宝宝相处时采取不同方式的结果。
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21、要多陪孩子
越小的孩子就需要家长用越多的时间来陪伴。如果家长的时间有限,就必须保证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是愉快的,你也不希望和孩子在一起时大家都是不高兴的。孩子们希望父母尽可能多地和他们在一起,无论是开心的时候,还是伤心的时候。
2、首先要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的想法,爸爸妈妈都可以和孩子讨论对话,并让其学会思考,千万不要事事包办。如果孩子能感觉到尊重,那么在心理上拉近了我们的距离,遇到问题时也乐于与父母交流讨论。
3、要理解孩子
孩子的世界与大人的世界是很不相同的,所以父母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待孩子做的事。父母应该放低姿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要理解孩子。如果孩子做错了在适当的给与纠正,而不是只要孩子做错了事就进行批评教育,这种做法不仅抑制了孩子的思想,也与孩子的关系添上了一笔伤痕。
4、要信任孩子
唯有信任,才可能让孩子愿意把自己的心交给你。其实宝宝年龄越小,亲子之间的信任度越高,小宝宝看到爸爸妈妈总会伸出手让爸爸妈妈抱,这便是对于信任最好的诠释。然而,随着宝宝日益长大,亲子之间的信任度却可能呈下降趋势。改变这一现状的最好方法便是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尊重与关怀。父母要扩大与孩子的沟通范围,除了学业,更要关心孩子的快乐与烦恼。
好的亲子关系不仅有助于父母教育孩子,还能与孩子建立朋友般的关系,倾听孩子的快乐与烦恼,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与孩子成为一生的密友。
婴幼儿护理0—3岁
婴幼儿护理0—3岁, 婴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不但要供给足够的热量和各种营养素,还应注意各种营养素,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食的婴幼儿护理0—3岁。
婴幼儿护理0—3岁1了解新生儿的各种习性,科学育儿
1、 新生儿喂养母乳很重要
婴儿在妈妈的肚子中都是靠脐带来传输营养,婴儿身体内的肠道系统还没有开始工作。当婴儿出生之后,肠道系统开始进行工作,此时要给孩子喂养母乳,因为母乳中富含多种营养以及妈妈身上所携带的各种疾病的抗体,婴儿吃了妈妈的母乳之后,可以提高婴儿的抵抗力,使宝宝的生长更健康。
2、 适当增加辅食摄入
婴儿3到6个月之后就可以增加一些辅食的摄入,一些家长会选择蔬菜做成泥之后来给孩子增加一些维生素的摄入,但是,在进行蔬菜的时候一定要将蔬菜清洗干净,更不要将蔬菜水加入到面粉当中,因为现在的蔬菜都是喷洒农药的,将蔬菜下锅进行蒸煮的时候,农药一部分残留会进入到水中,所以家长们在处理蔬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农药问题。
每年因为吃饭而进入医院的婴幼儿不在少数,家长们要尤其注意这个问题,在孩子吃饭的时候家长要在一旁注意孩子的情况,一旦发现孩子有卡住喉咙的情况马上送往医院,千万不要在家中盲目进行救治。
家长要注意宝宝的饮食,饮食中不要出现一些带核的水果,防止婴儿被卡住,最好也不要吃鱼,因为鱼刺对婴幼儿的呼吸道伤害是非常大的。父母如果给孩子吃鱼肉的话,可以将鱼肉打成鱼泥,做成鱼丸,这样不仅可以避免鱼刺问题还可以让鱼肉更好地吸收。
随时关注宝宝的情况,做好预防工作
1、 宝妈少吃带有过敏的食品
宝妈用母乳喂养婴儿,当母乳中含有过敏源时会引起宝宝不同的过敏反应,此时,我们应该及时向医院求助,不可擅自处理,并且要谨记过敏源,防止再次出现宝宝的过敏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注意宝妈的身体状况,如果有服药记录,那么一定要按照药品说明书来确定是否可以给孩子喂奶。
2、 关注宝宝的生长情况
宝宝的生长速度是十分快的,所以我们要关注宝宝的生长情况,一方面,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可以适当地让孩子进行一些站立或者爬行的训练,这样可以促进宝宝的脑的发育,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适当给孩子准备衣物,因为孩子的生长速度很快,所以不要因为衣物不合身造成宝宝的哭闹。
3、 日常生活中观察宝宝的一举一动
对于一岁内的小宝,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一定要注意宝宝的一举一动,特别是宝宝会爬会跑之后,这段时期,宝宝对外面世界充满了好奇,所以,父母们一定要把家中的比较小的物品放起来,或者放到宝宝拿不到的地方,防止宝宝将物品放入嘴中造成意外。
并且注意宝宝的面部表情,有时候一些物品进入到宝宝身体里不会造成宝宝哭闹,但是宝宝身体是十分不舒服的,这时宝宝的面部表情就会变得跟平时呢不一样,当父母们注意到这一点之后,必须马上对孩子进行检查,以免发生危险。
宝宝吃穿固然重要,但锻炼更是必不可少
1、 对宝宝进行日常的锻炼
随着婴儿的年龄增长,父母们可以根据婴幼儿情况对婴幼儿进行一些日常的锻炼,比如,可以锻炼孩子爬行,或者是教孩子站立等等,这些锻炼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发育还是对大脑的训练。
因为婴幼儿的大脑发育离不开身体的锻炼,所以给婴幼儿日常的锻炼是必不可少的。另一方面,日常的锻炼可以提升婴幼儿的免疫力,让宝宝有更好的免疫力,抵御疾病的侵扰,这对宝宝的健康发育是十分有好处的。
2、 适当带宝宝了解外面的世界
对于0-3岁的宝宝,父母们可以适当地带宝宝去户外了解外面的世界,可以带宝宝去花园转一转,虽然宝宝可能还不会说话,但是外面事物对宝宝的刺激可以使孩子更好的发育,使宝宝的发育得到良好地促进。
对于3到4岁的孩子,父母可以带孩子去动物园或海洋馆等场所,这样不仅可以增长孩子的知识而且对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感情也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也可以带孩子去了解公益,带领孩子了解奉献精神,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生活,而且对孩子的价值观的建设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 在带领宝宝锻炼之后的卫生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
传染病对于宝宝的危害是十分大的,有些疾病会给孩子留下后遗症,家长对这件事一定要引起重视,在孩子外出之后,让孩子少接触一些公共的物品,回到家中之后要及时给孩子洗手,并且要教育孩子洗手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疫情的形势还是十分严峻的,带孩子去商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一定要带好口罩,并且家长也要密切注意与孩子接触的人,防止身边人身上带有病毒给孩子带来感染的风险。
在孩子饮食安全问题上,注意不给孩子吃过期食品和不新鲜的食品,这些食品都会引起孩子肠胃问题,并且孩子的餐具与大人的餐具要分开,最好孩子有一套自己的餐具,防止孩子被其他疾病感染。
婴幼儿护理0—3岁2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到底有多重要
研究表明,0-3岁是宝宝大脑飞速发展的关键期,新生儿的脑重约为成人的25%(350-400g),1岁宝宝的脑重量相当于成人的50%,2岁宝宝的脑重约为成人的75%,3岁宝宝的脑重已经接近成人。这就说明宝宝3岁后,智商、体能、性格等方面都已经差不多定型了。
人类的大脑皮质中存在着140亿个神经细胞,也称作“神经元”。神经元之间会形成连接,叫作“神经回路”。神经回路越丰富,大脑就越活跃,行为表现也就越聪明。
如果家长能够在0~3岁及时给宝宝丰富的视觉、听觉、触觉、运动和平衡等方面的刺激越多,宝宝大脑的神经回路密度就越高,宝宝就会越聪明哦。
如果缺乏环境刺激,宝宝的大脑发育受到阻碍,大脑重量可减少20%,且神经回路密度也会受到影响。 过了0~3岁关键期,你永远都不能为宝宝弥补这种损失,也就是说0~3岁宝宝的大脑发育是个不可逆的过程。
如何抓住0-3岁的黄金期
生活中,我们常听到一些妈妈们的疑问和抱怨:不知道如何陪伴,不知道宝宝在想什么?他就是不喜欢趴(翻身、坐、爬等),我的宝宝是不是发育落后啊,他怎么不回应我呢,给他拿玩具为什么没有反应呢……
世界著名早期教育专家、哈佛大学“哈佛学前项目”总负责人伯顿·L·怀特说过:一个孩子出生后头3年经历对于其基本人格的形成有着无可替代的影响,可谓人生中的黄金三年。
那么,如何抓住黄金三年呢?
01、补充足够的营养
家长需要学习科学喂养、卫生保健和疾病预防的基本知识。
简单生长发育衡量标准:
半岁前体重(kg)=出生时体重(kg)+月龄×0、7
半岁后体重(kg)=6、0+月龄×0、25
1岁以后体重(kg)=年龄×2+8
身长/身高:第一年内增加约25cm
1岁以上(cm)=年龄×5+80
家长可以计算一下自己孩子的身高/体重,如果在标准数上大于10%、不超过20%,则为中上水平;如果低于10%,则需要进行改善;如果低于20%,那么宝宝可能营养不良,应该到医院找医生。只要宝宝的体重/身高在这个标准以内,家长就不必太过于强求自己家的孩子一定要每天吃完多少碗饭。
只有让孩子营养充足,才能保证身体健康,大脑正常发育。在膳食均衡的前提下,0~3岁宝宝还可以适当补充蛋白质,DHA、卵磷脂、铁、维生素等等物质促进大脑发育。
02、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质量
宝宝在睡觉过程中,大脑得到放松后才能正常发育和“消化”所学到的知识哦。新生儿每天的睡眠时间约为20个小时,1岁后保持12-15个小时就可以了。
03、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不要不要我不要,呜呜呜呜~~~"
"我就要,我就要这个"
孩子或许曾这样对你说过……
“怎么还是把桌子弄这么乱,涂得到处都是”
“其他小朋友都去了,你怎么不去呢,快去啊”
"别人一说你你就哭,哭什么啊"
"没礼貌,还不快点和阿姨打招呼"
你或许曾对孩子这么说过,这也许是不经意的一句话……
其中的“好坏”我们暂且不谈,这里我们就分享一个问题:“你怎样看待你孩子的行为习惯?”
或许在我看来,这样的行为、这样的话语是孩子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的,他们必然会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这里想说的是这和孩子养成的行为习惯息息相关。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促进宝宝大脑发育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孩子的身体和大脑在形成每个生活习惯或完成每个行为动作中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锻炼,比如在学习爬行时可锻炼宝宝四肢协调和注意力集中。成年人习以为常的日常习惯恰好是孩子在早期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方式。
然而,每个宝宝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跟家长的育儿意识、执行能力和投入精力密切相关,目前很多职场家长能放在宝宝身上的精力非常有限,很多家长对育儿知识的掌握也比较欠缺,为了不让宝宝错过大脑发育的黄金期,有条件的家庭会选择把宝宝送到全托中心,给宝宝创造一个良好、专业的早期教育环境。
全日托中心有哪些好处呢?
1、、科学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用科学、专业的早教方法和课程体系,培养宝宝良好的行为习惯;
2、启蒙教育,促进大脑发育——抓住婴幼儿大脑的黄金发育时期进行启蒙教育,有效促进宝宝的大脑发育;
3、膳食均衡,健康成长——给每个宝宝搭配均衡的营养膳食,为宝宝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4、发育测评,定制育儿方案——定期对宝宝发育情况进行测评,在每个生长阶段都给宝宝定制最佳的育儿方案;
5、培养亲子关系,助力宝宝身心健康——不定期举办亲子活动,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宝宝的身心健康;
6、学会放手,培养独立能力——学会放手,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也要学会独立生活的能力;
7、事业和生活,两者兼得——让爸爸妈妈去拼搏事业和享受生活,让爷爷奶奶安享晚年。
另外,家庭氛围、家庭教育是早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哦!希望家长都能抓住宝宝0~3岁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培养出聪明、快乐、健康的宝宝!
婴幼儿护理0—3岁30-1岁宝宝的妈妈应该做的事
1、 智力发展
1、从宝宝呱呱坠地的一刻起,就跟他谈话,实验证明,大人多和宝宝说话,宝宝开口更早。
2、帮助宝宝学会爬行,除了身体协调性外,爬行更能促进宝宝的求知欲,扩大安全求知范围。
3、学会几个小游戏,每天至少花半个小时跟宝宝做游戏,不管他会不会。
4 、选择几样益智玩具,给宝宝带来更多的欢乐和知识。
5 、每天为宝宝读书或讲故事,不用讲太复杂,也不用每天换新的,一个简单的故事可以重复讲。
专家的话:0-1岁是宝宝出生后,在生理、心理、社会意识等方面的觉醒期,从混沌走向开明,从无知到探索认知,如能及早得到外界的适当刺激和激励,将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宝宝的多元智力。
2、 情商教育
1 、妈妈每天至少亲自抱宝宝一小时左右,可能的话6个月前每天肌肤接触2个小时。
2、 微笑,自己时常保持微笑也让宝宝学会微笑。
3、 让宝宝学会等待。让宝宝知道适当的等待是必须的,等待抱抱,等待喝奶,等待玩具。
4、 和宝宝进行眼神交流,这样的精神交流下抚育长大的宝宝更善于同人建立起融洽的关系。
5、 带宝宝参加一次比赛,比如爬行、喊叫等。让宝宝从小具有竞争意识,懂得从竞争中获得乐趣。
专家的话:宝宝的个性,是父母一点一滴、潜移默化塑造而成,0-1岁的宝宝,父母不要以为他不懂,就不用教他。成功的家教与父母的言语表达息息相关。尤其是父母跟宝宝的语气、姿势,将对宝宝产生深刻的影响。
3、 健康养护
1 、定期去医院做儿保检查和计划免疫。
2 、给宝宝买把餐椅,逐步培养他定时吃饭的好习惯。
3 、保持生活环境卫生。1岁前,宝宝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内,创造一个清洁、清净的居家环境非常重要。
4 、给宝宝做扶触和健身操,让宝宝的免疫力增强,体质更好。
5 、出生后就可以开始游泳和水疗等,水是宝宝天生喜欢的东西,也有着你想不到的功效。
6、 和宝宝在一起的时候,洗掉自己的妆容,用最干净最亲切的容貌跟宝宝接触。
7、 0岁开始,保护好宝宝的牙齿。虽然乳牙以后会换掉,但是乳牙的健康直接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
8、 1岁前,培养宝宝有规律的作息,因为婴儿时期的习惯最根深蒂固。
9、 在宝宝半岁的时候要带他做一次眼睛检查,之后还要定期检查,以确保宝宝的眼睛不出现问题。
10 、学步之前,不要给宝宝穿鞋子,一双防滑的袜子完全可以度过之前的日子,从而让宝宝的小脚得到最充分的成长空间。
专家的话:1岁前宝宝养护只要注意以下3点,就是完美的养护。
×食欲好,营养丰富。若发现宝宝不爱吃东西,首先应检查他是否生病。因为很多疾病都会表现出食欲不振。
×白天活泼愉快,夜里睡得踏实。如果宝宝白天出现反常,没精神,夜里又总是睡不安稳,就要找医生检查诊治。
×体质好,对疾病得抵抗力强。
4、 营养方案
1、 6个月前坚持母乳喂养。母乳含有新生儿所需要的一切营养,比任何其他婴儿食品更容易消化吸收。
2、 6个月开始,一定要给宝宝添加辅食。母乳和奶粉中的能量已经满足不了宝宝生长发育的需求。
3 、保证一周几个小时的阳光浴很有必要,它会刺激皮肤,使其产生出维生素D。
4 、自己动手做宝宝的果汁菜汁等,比起现成商场买的,自己做的更营养,更健康。
5 、果汁不能代替水果,添加辅食以后,每天2-3水果的摄入可以让宝宝拥有好皮肤。
6 、用天然食品给宝宝做零食,比如一根煮过的胡萝卜、几颗煮软的花生、去壳的核桃仁等。超市的小食品不是儿童食品。
7、 买本幼儿营养菜谱,照着上面的法子做菜。
专家的话: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牛乳喂养的宝宝,半年后母乳或牛乳的营养都不能再满足他们生长发育的需要,为此应给宝宝添加含热量高的辅食,以保证宝宝健康成长。
5、亲子生活
1、 给宝宝一个安静祥和的环境。
2、 用文字、、声音等等记录宝宝的成长,等宝宝长大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些东西多么的珍贵。
3、 在养育宝宝的第一年,你可能无法出去工作,但千万不要疏于随时充实自己。
4 、保存一套宝宝婴儿时期穿过的衣服,等他18岁的时候当生日礼物送给他。
5 、重视爸爸的角色,宝宝根父亲的交流最好可以根母亲一样多,这样养育出来的宝宝长大了性格更开朗。
专家的话:从4个月起宝宝能认识妈妈,6个月开始认生。认生标志着亲子依恋的开始,同时也说明宝宝需要在依恋父母的基础上建立更为复杂的社会性 情感、性格和能力。一般来说,多数8个月的宝宝见到生人都有些拘谨或惊慌,8-12个月宝宝的认生达到高峰,以后逐渐减弱。要注意,这几个月是宝宝和父母 形成巩固的亲子关系的关键期。
1-2岁宝宝的妈妈应该做的事
1、智力发展
1、 给宝宝准备一个专用的学习空间,专门放他的书和玩具,不要放任何其他东西。
2 、睡前给宝宝讲讲有益的故事,最好是可以互动的那种,培养他的想像力。
3 、给宝宝足够的空间。别人问宝宝话的时候,不要抢着替宝宝回答,一定要留给宝宝一个思考的时间。
4、 对宝宝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认真回答。如果不懂就告诉他妈妈也不懂,然后一起探究。
5 、正确玩玩具,有必要的时候自己先学会如何玩一样儿童玩具,再耐心教给宝宝。
6 、让宝宝自己学会收拾玩具。虽然他要花1小时才能辛苦完成的事可能你花几分钟就做好了,也不可以嫌麻烦。
7 、给宝宝创造机会,让宝宝自己解决一些“难题”是培养意志、发展智慧的一种好办法。
8 、用耳濡目染的方式让宝宝接触母语之外的语言,比如英语。
专家的话:每个宝宝的潜能,基本上相差不多,而长大后宝宝究竟能变得多聪明,要靠后天得学习。学习机会越多,大脑潜能就开发得越多;学习得机会越早提供,宝宝得智能提升就越早起步,而宝宝也更早变得聪明。
2、情商教育
1、 杜绝指责。即使宝宝犯了错,也有比指责更好得教育方法。
2、 1岁多得宝宝总会冒出一些“大不敬”的话,不要因为好玩而一笑了之,要严重地告知宝宝,这样说是不对的,否则以后你的生活中就会多个没礼帽,讨人嫌的小麻烦。
3、 1岁左右的宝宝有时会向大人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慎重正确地对待,让宝宝明白,每个人都应该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是什么都可以做的。
4 、教养宝宝的时候,大人保持一致意见,切不可出现红脸白脸角色分化。
5 、请注意纠正宝宝向别人要东西的习惯,别以为宝宝不懂事就听之任之。
6、 培养宝宝的爱心,父母本身须具有一颗仁慈的心,宝宝能模仿和体验到父母的爱心,并能逐渐获得爱心。
7 、培养信念。幼小的宝宝还谈不上信念,但已有了自己幼稚的计划和愿望,要予以鼓励。
专家的话:培养宝宝的情商能力,高学历未必是重要条件,宝宝若有创造力、懂得和人轻松相处、能容忍高压力,就较能适应多变的社会环境。
3、健康养护
1 、定期带宝宝体检,密切观察身高、体重、器官发育等,即使有发育障碍也能扼杀在萌芽状态。
2 、在宝宝2岁前,一定养成定时定点大小便的习惯,过了这个时期,习惯会延续到4岁。
3 、2岁前,要求宝宝自己完成洗手过程。
4 、控制宝宝看电视的时间,不能因为想脱身做别的事而让宝宝自己长时间看电视。
5、 教给宝宝简单的安全基础知识,比如不碰开水、不捣鼓转动的风扇等。
6、 为宝宝的学习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危难之时,及时的护理至关重要。
7、 如果宝宝病了,请放下一切陪伴他。
8、 帮助宝宝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1-2岁时养成的睡眠习惯会影响一生。
9、 重视宝宝的不良情绪,2岁前宝宝的不良情绪多半是需求不能满足,要及时找到原因。
10 、选择健康舒适的衣着给宝宝,不贪图美观给宝宝穿皮鞋、尼龙衣服等。
专家的话:1-2岁的宝宝健康养护最重要是细致,要严格区分与成人的养护习惯。记住这个阶段的宝宝不适合接受成人的健康习惯,必须有专门针对性的养护来照顾宝宝。
4、营养方案
1 、每餐至少有一个菜是专门为宝宝做的。
2 、给宝宝的菜中少加调料,基本以少量盐为主要和唯一的调味品。限制甜食。
3、 拒绝任何饮料,如可乐、果奶等。
4 、记得每天喝新鲜的白开水一天至少400毫升,帮助宝宝养成喝水的习惯。
5 、保障每天的奶制品摄入,1-2岁可以尝试酸奶了。其他的诸如奶酪等也是高质量的营养来源。
专家的话:1-2岁宝宝的消化能力逐渐增加,饮食已从奶类转向混合食物,但宝宝消化系统仍未发育成熟。制作的食物仍要软烂、精细,既要适应宝宝的消化能力,又能引起宝宝的食欲。
5、亲子生活
1 、每天不论工作有多忙,一定要留给宝宝一个小时,在这一个小时里陪宝宝游戏听宝宝心声。
2 、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坏毛病,比如说粗话、抽烟、酗酒等。
3、 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自身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宝宝最有力的方法。
4、 学点生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等等,父母有扎实的基础,才能教育好宝宝。
5 、现在开始,给宝宝买保险,这不但可给宝宝保障,还可帮宝宝存笔钱,供学习或旅游用。
专家的话:早期教育是一种零距离教育,特别需要我们的细心、耐心和爱心,一旦形成了父母和宝宝之间的具有发展性的亲子关系,早期教育也就在其中。在宝宝1-2岁之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为将来的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2-3岁宝宝的妈妈应该做的事
1、 智力发展
1 、让宝宝选择自己的爱好,让他觉得他有自主权,不要强迫他做不爱做的事。
2 、每个月带宝宝去一次书店,按他自己的喜好带几本书回来,并要求他自己保存好。
3、 3岁开始,让宝宝学习一样乐器。
4、 每天对宝宝说:“你真棒”。鼓励教育永远比强制教育来得有效。
5 、鼓励宝宝幻想。能幻想会幻想是幼儿智能发育的强力证据。
6、 需要进行记忆训练。宝宝的脑袋就是一块未开发的土地,勤劳就有收获。
7、 给宝宝选择一个好的早教园,接受正规教育。
专家的话:2-3岁是宝宝学习各种技能最敏锐的时期,因此,也是开发宝宝智力的最佳时期。全面多元的益智刺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情商教育
1 、每天对宝宝说:“我爱你”。
2 、更加用心经营自己的婚姻家庭。
3 、给宝宝机会自己做主,比如出去做客,主人给宝宝吃什么,玩什么时,不替他做主。让他自己决定。这样能迅速提升宝宝的社交能力。
4 、杜绝撒谎事件发生。即使是小事情,也要较真。
5 、维护宝宝的自尊和抑止虚荣。在外人面前,尽量不说宝宝的缺点;同样真心想夸赞也要含蓄。
6 、宝宝正确认识分离分别。随着宝宝长大,独立的需要,分离分别都是难过的一关。大人积极的态度可以让宝宝也轻松一些。
7、给宝宝找1-2个好朋友,不管年龄大小,只要合得来的。创造条件让宝宝找到自己的朋友。
专家的话:一个人的情绪智能在未来人缘关系、领导能力、协调能力、学业、夫妻关系、道德水准上都扮演重要角色。因而在宝宝小时候就要培养他形成良好的情绪智能。
3、 健康养护
1、 让宝宝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他独立自主的性格。
2、 2岁以后,每天给宝宝洗澡,这不仅是保持卫生,更是让宝宝拥有自信的方法。
3 、预防龋齿从小做起,重视口腔卫生。
4 、关注宝宝安全,包括玩具安全、生活安全等。
5 、正确地让宝宝认识自己的性别,懂得最基础的性知识。
6 、重视宝宝心理活动,3岁的宝宝自我意识已经很强,有了自己的思维能力,这个阶段要特别关注儿童心理。
专家的话:2-3岁的幼儿与外界环境及成人接触较多,感染机会也随之增多,而抵抗力较低,故急慢性(传)染病发病率较高,因此一定要加强幼儿体格锻炼。
4、 营养方案
1 、拒绝油炸视频,提供大量、新鲜而又精心制作的食物,以达到营养平衡。
2、 每星期至少吃2次豆腐。
3、 宁愿饿着也不要撑着宝宝。吃下过多食物的危害远远大于饿宝宝一顿。
4、 定期的素食。宝宝也有必要定期清理肠胃,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就是半个月或一周一天全素食。
专家的话:幼儿要有健康、强壮的体魄需要吃到足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如果你能为宝宝提供广泛的选择,宝宝一定能够得到所需要的一切。
5、 亲子生活
1 、理智地爱宝宝。不宠不溺,是非分明,奖惩分明。
2 、认识“养不教,父之过”。父亲在教养方面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3 、不当着宝宝的面争吵。即使有满腔怒火,也绝对不能当着宝宝的面发火,一次发火就可能影响宝宝对你的看法。
4、 多说“好的、可以”,少说“不许、不能”,允许宝宝用自己的方式玩。如果宝宝做的是错的,也要解释清楚,或者给他自己发现错误的机会。
5 、记得兑现自己的承诺。如果你对宝宝许了诺言,一定要遵守。这样宝宝才信任你。
6、 不避讳对宝宝说“对不起”,谁都有犯错的时候,宝宝和父母也应该是平等的。
7 、定期带宝宝出去旅游,增长见识。
8、 创造良好家庭氛围。和睦、积极向上精神的家庭最利于宝宝成长。
家庭教育作为人生接受教育最早,影响时间最长的一种基本形式,在年轻一代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裂变效应和市场经济的竞争,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我们的家庭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绝大多数的家长由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和工作与教育没有直接的联系,对子女的教育多是凭感情、凭经验,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方法不当,子女普遍存在娇气、霸气、遇事缺少主见、意志力薄弱等现象,这种状况怎么解决呢?我认为要让子女健康快乐地成长,应采取以下方法:
一、消除家长对子女造成的恐惧
初中阶段是孩子们“翻坎”的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学习成绩有所下降,家长心情比较着急、浮躁。孩子与家长之间出现了对立的情绪,这时的家 长应先冷静下来,学会耐心等待子女的成长。有专家说道:“孩子避免失败的愿望比争取成功的愿望更强烈。为了防止最小的可能的失败,宁愿降低努力的水平。”这就是家长造成的恐惧使孩子失去主动进取的重要原因之一。希望家长不要一看到成绩考差了,就来一顿“审讯”,甚至痛笞,以免孩子失去信心、家长应对孩子的学习从过程去要求,这样比从结果去要求更科学,效果更理想。
二、为子女建立自信心
发明家爱迪生,幼年求知欲很强,喜欢追根寻源。他向老师提出“2+2为什么等于4”的问题,因此闯下大祸。刚进校3个月的他,被勒令退学。他的母亲十分悲愤,下决心亲自教育儿子成长,为儿子建立自信心,给他讲文学、物理和化学,培养他爱学习,爱科学的习惯。爱迪生的求知欲因此进一步被激发起来。“天才”的萌芽在不知不觉中成长,最终成为举世闻明的发明家。可见成功源于自信,自信心的树立,来自于周围的人们的常识。做父亲的都不赏识自己的孩子,孩子的自信从何而来?爱迪生的母亲不赏识自己的儿子,就没有今天的发明家爱迪生,对目前发展比较差的孩子,家长要用放大镜找他们的闪光点,帮助子女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当子女需要帮助时,家长的帮助要掌握一个度,绝不可越佾越疱,要留有余地。如:孩子问某字怎么写,有的家长会随口报出来,这样做最省力,但十分要不得。碰到孩子问某字怎么写,倒不如鼓励孩子“你不是会查字典吗?先查查看,再来告诉爸爸(妈妈)。”(这样的引导,孩子会欣然去查字典)。这样不仅省却了家长的许多时间,更重要的培养了孩子的自已动手攫取知识的。而这种能力在人的一生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让孩子们跳一跳,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孩子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建立起自信心。
三、与子女一起成长,做子女的知心朋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所要学习的更新的东西越来越多。作为家长,应随时体现出求知上进的精神,给子女作出榜样。“爸爸妈妈同样在学习,在进步啊!”使子女明白学习新知,不断进步是伴随人终生的。其次要经与子女沟通,努力缩短与子女心灵的距离,原意听子女淡知心话,真实地了解自己的子女,教育子女健康成长。
在教育子女时切忌使用“没出息”、“傻瓜”等侮辱性语言,更不要以讥讽语气,来冷嘲热讽子女,冷漠子女,这样会抹杀子女的自信心,给子女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阻碍子女的成长和进步。
“让子女有出息”是家长永恒的需求,教育子女的方法多种多样,子女的个体情况,家庭环境,家长素质等都是重要的因素,家庭教育要有效地配合学校教育,达到共同教育好学生的目的,让孩子快乐健康成长。
对孩子的爱的极端表现有:
1、认为只要无限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就是爱孩子,其实这是一种无知的爱。孩子对爱的需要不仅是 物质上,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生活中,有的家长只注意给孩子补充各种营养品,却忽视了对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有的家长给孩子买了许多书籍或买了电脑,却没有正确地引导孩子去读书或正确地使用电脑,也不明白对孩子的精神鼓励、赞扬、肯定和必要的心理支持都是爱,然而,这种精神上的爱对孩子的成长更加重要。
2、家长过分保护孩子,为孩子做了许多本应由孩子自己去做的事情,这无形中剥夺了孩子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也降低了他们的自立精神与自信心。这种爱限制了孩子的自我发展,对孩子将来独立的社会生活产生不利影响。
3、对孩子的要求过于苛刻,常常批评,甚至体罚孩子。有的家长的确非常爱孩子,但是,在观念上错误地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每当孩子的表现与家长的想象不一样时,就通过打骂来解决问题,这种做法往往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难以弥补的创伤。这种爱给孩子带来的不是欢乐,而是痛苦。这种望子成龙的爱往往会形成相反的情绪或情感――恨,对家长、对他人、对社会、甚至对自己的恨。家长应该充分肯定孩子的优点,培养其自信心,而不是发现问题就批评、指责或惩罚,才有可能使孩子获得更好的发展。
我记得有一位外国科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的确,父母的教育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教育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将来,所以说家庭教育尤为重要,是个必不可少的课题,“望子成龙“是家长们的共同心愿,每个家长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将来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样就需要我们做家长的在这方面付出努力。
教育孩子应先从“德、智、体、美、善”五个方面抓起,即素质教育,首先,家长教育自己的孩子必须从小就要做一个品德良好的好孩子,可以举一些实例或者通过看电视,漫画等引导孩子告诉他在生活中也要做一个像其中的人物一样。
二、家长平时应多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使他感觉到大人很在乎他的学习,不要不闻不问,这样他会感觉到学得没劲,另外,家长与孩子共同制定出一个目标,实行奖罚分明,当达到该目标时,家长应遵守“合同”给予相应的奖励,若没达标时,家长也不应责怪,打骂孩子,应鼓励帮助指导他,这样才能重新树立起他的信心。家长应教孩子养成“不耻下问”的好习惯,独立思考,善于分析难题等良好读书习惯,教他学东西时应灵活掌握,不要死记硬背,“读死书,死读书”的学习方法不管用,时间花不少,效果却一般,比如有的孩子抄写生字,写了一排,过段时间他还是写不出来,这种方法太“死”,家长应多教一些好的方法结子女。
三、“健康是财富”,家长应教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早起早睡,平时打打篮球,跑跑步等对身体很好。
另外,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子女影响非常大,这一点应引起家长的重视,说话要得体,办事要认真,给子女树立一个好的形象,告诉他们一些做人的道理,平时在家里给他们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的事自己做,当天的事当天完成,给孩子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总之,教育孩子的方法有许多,这就需要我们做家长的平时应做到有一颗爱心,还要细心、用心、耐心。我相信只要我们家长能做到这几点,再加上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心,我们的孩子未来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的有用人才。
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要注重的问题:
小儿出生后经过三年的发育,进入学龄前期,这是人一生中很重要的时期,人的许多基本能力在这个年龄阶段形成,如口头语言、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性也在该期初步形成,所以,不能忽视这一时期的教育及心理护理。早期教育包括体、智、德、美四个方面。
体育:是早期教育中的首要任务。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发展儿童的基本动作,如走、跑、跳、攀、登等。要完成这些任务,只有保健护理、保育营养还不够,还必须开展一定的体育活动,以掌握某些技能,使儿童的骨胳、肌肉和各种脏器得到锻炼,提高适应能力和各种功能。
智育:早期进行智力教育重要的不是传授深奥的科学知识,而是要把开发儿童的智力作为重点即发展儿童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学龄前期的智力教育,是为今后的教育打基础的,错过这个时期,以后再学习就十分困难了,甚至无法补偿,比如口语就是如此。一个人如果在学龄前期没有练习说话的机会,待到成人后即使花费很大的精力,也达不到正常人的口语水平。我们要从培养儿童智力、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几方面做准备,而不能以识多少字,学了几册算术作为儿童智力高低的标准。
德育:是指对儿童的品德教育。人的品德的形成分析起来有三种因素,即对品德的认识、情感和行为。学龄前儿童对事物认识水平比较低,许多抽象的道理还不能理解,只能够了解比较直接的、简单的是非标准,并且能够培养一些待人接物的初步行为习惯,如礼貌、善良、诚实等。儿童的模仿性强,社会上许多事情都会不知不觉影响他们,如不主动地进行教育,儿童则会自然而然地学会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因此,品德教育要靠成人细致地将教育内容渗透到儿童的全部生活中去,绝不是仅靠说教、讲大道理所能奏效的。
美育:是指对儿童的审美教育。生活中有许多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会使人产生美的感受,某些艺术形式就是将这些美的内容加以提炼、升华的结果。对儿童进行审美教育,就是要培养他们有意识地体验生活中的美、并教给他们初步的技能技巧,来表现出自己美的感受,甚至进行某些创造。艺术形式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大都用声音、色彩或动作姿态来描绘,这正符合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特点。所以,艺术形式能够引起儿童的注意和兴趣,易使之受到艺术的感染和熏陶,如歌曲、乐曲、舞蹈、诗歌、美工、文学作品等都是对儿童知识经验少,理解和欣赏水平低,生理上还不成熟所以只能选择那些浅显易懂的作品。
我们周围的环境,以及人的行为、语言对培养儿童的美感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所以,幼儿园和家庭环境的美化、成人的举止、行为、服饰都很重要。
学龄前儿童,在心理护理上应注意心理特征。此时的儿童抽象思维已经产生,能够对抽象的数概念有所认识;创造想象也已出现,个别儿童还能画出很新颖的画面,编出有情趣的小故事。因此,家庭生活环境和社会生活环境都要给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要让儿童从日常的生活中,感受真善美的陶冶,通过耳濡目染,培养儿童良好的品质,使其心理在一种健康、向上、友爱的环境中得到发展。在心理护理上,要十分注意方法,对儿童切忌采用粗暴简单的训斥,这样容易使儿童产生自卑心理;也不能采用迁就、纵容的方法,这样就会使儿童产生不辨是非,自以为是的心理,采用正面引导,循循善诱的方法,如通过劳动培养儿童勤劳、助人为乐的品德,让孩子在心理上感受到劳动后的愉快及帮助他人后的快乐。在儿童的心理护理上还应注意顺其自然,要和儿童教育、儿童保健紧密地结合起来。护理得当,可使儿童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
什
么
宝宝为什么哭着说不愿意上幼儿园
1、对家长过分依赖,不喜欢幼儿园的学习环境
当宝宝因为这个原因啼哭时,家长要给宝宝讲幼儿园的好处,有很多玩具可以玩,有很多小朋友可以做游戏等等。让宝宝知道幼儿园老师像妈妈一样。这样宝宝的哭闹会慢慢减少。
2、身体不舒服,有感冒等症状
当宝宝生病了,身体不舒服,上幼儿园很容易哭。这时候老师要及时让宝宝回家,嘱咐家长给宝宝看好病再来上幼儿园。
3、与其它小朋友闹矛盾
当宝宝和其他小朋友玩时闹矛盾了,受委屈会哭起来。这是很普遍的事,也是宝宝在幼儿园发生哭闹的主要原因。这是老师应该耐心安慰宝宝,并调节好孩子之间的小矛盾。
4、受到老师批评
如果宝宝受到老师批评,即使知道错了,也会哭的。这时老师应该换个方式教育宝宝,以比较慈祥的态度去告诉孩子错在哪,这样孩子比较容易接受。
5、突然想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
有时在幼儿园午休时,宝宝会突然想起陪她(他)一起睡觉的家里人,而身边只有小朋友和老师。宝宝会因为难受而哭起来。老师应像妈妈一样耐心安慰宝宝,哄哄她(他),让她(他)安然入睡。
6、与小朋友比赛输了或某项成绩不好
当幼儿园里举行绘画或唱歌等比赛时,宝宝没有获奖或不如别的小朋友好,这时宝宝会伤心的哭起来。老师应该把奖项设定的公平一些,只要参与就有奖。这样能让宝宝容易接受。
怎
么
办
孩子上幼儿园哭怎么办
1、家长自己不能有“分离焦虑”
宝宝不愿意离开家长,主要是因为孩子的感情需求,家长过多的关注和感情投入,容易让孩子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如果在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时候,自己就开始焦虑担心起来,这种情绪就会感染到孩子。家长要首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要相信幼儿园老师能帮助孩子能适应幼儿园。
2、不要把幼儿园说成严肃的事情
有的时候家长会说“再闹送你到幼儿园,让老师管你”,这样的话让孩子产生上幼儿园是一种惩罚,让孩子产生上幼儿园的恐惧。家长要把幼儿园定义成为正面、积极的事物,“长大了终于可以上幼儿园了”“幼儿园有好多小朋友和你玩”等等,让宝宝更好地接受。
3、高兴的和孩子说再见
感同身受是情商教育的基础,离别的时候不要苦着脸。送了孩子到幼儿园,不要一步三回头的看孩子,这样的恋恋不舍会让孩子哭闹的更加厉害。
4、准时接孩子
如果你和孩子约定好了,什么时候接孩子,那就一定要说话算话。不要迟到,迟到久了会让孩子产生被抛弃的感觉,更加抵触幼儿园。
5、多引导宝宝回忆幼儿园
和宝宝聊聊“幼儿园都玩了什么游戏”、“老师带着你做了什么游戏”“有没有被老师奖励啊”。多问一些积极的问题,让宝宝有好的回忆,让宝宝喜欢上去幼儿园。
6、放学多呆一会
如果自己的孩子比较害羞、胆小的性格类型,爸爸妈妈在去幼儿园接孩子的时候,可以和宝宝多在幼儿园呆一会,让宝宝给你介绍一下幼儿园。
孩子初上幼儿园的不良反应
情绪波动大:孩子初上幼儿园,常常会出现不安,哭闹等现象!
食欲差,消化不良:孩子在入园后,可能会出现食欲差、消化不良、便秘等问题。
夜惊、夜哭:有少数的孩子会在入园后出现夜惊、夜哭的现象。
胆小、不爱说话:孩子入园后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会变得很黏家长,胆小、不爱说话,这是对新环境的一种反应,不过别太担心,过一段时间就会消失。
总
结
家长哪些行为不利于孩子适应幼儿园
孩子上幼儿园是一个很大的转折,这是孩子第一次长时间离开家长,也是家长第一次把孩子长时间放到一个集体的不属于家庭的环境中,这对于双方都是一个转折,也是一个适应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孩子自身因素,家长的表现也是很大一个不利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因素。
1、态度不坚决
家长看到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哭闹,就会心软,然后答应孩子第二天再去,其实这样是非常不利于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孩子迟早要上幼儿园的,家长这样心软反而推迟了适应进度。
2、恋恋不舍
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时候,有些家长会自己先表现出非常不舍的样子,抱着孩子不放,激起孩子上幼儿园的不良情绪,又加长了孩子的适应周期。家长送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应该给孩子制作一些愉快积极的氛围,例如跟孩子说:“今天第三天上幼儿园了,宝宝真棒!”
3、问消极问题
很多家长在孩子上完幼儿园回家时会问:“老师批评你没有啊?”,“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啊?”,“饭菜有家里的好吃吗?”等让孩子觉得幼儿园没有家里好,幼儿园是不好的地方的想法。
佳禾用爱呵护 关爱千万家
幸福人生之旅
佳禾真诚相伴
佳禾母婴为迎合现代国际化家庭的高端需求,率先引进国外先进成熟的母婴服务模式,为各界人士提供高级育婴师、金牌月嫂、高级家务助理、蒙氏早教师、涉外家政服务等…
免费服务热线:400-808-3353
微信服务热线:18616376372
地址:徐汇区徐虹北路3号2楼整层佳禾国际家政(老百姓大药房楼上)
服务项目:
金牌月嫂 高级育婴师 家务助理(保姆)
家庭早教师 家庭厨师 高级管家
培训项目:
母婴护理 高级催乳 科学月子餐 产后康复
高级育婴师 精英育婴师 蒙氏早教师 小儿推拿
家庭厨师 高级管家 西点烘焙 营养辅食
家政上岗证 其他等
佳禾国际家政
接近带孩子的父母或爷爷奶奶,不时会听到这样的说法,某某的孩子很利朗,某某的孩子很缠人。这表明两个孩子与父母之间形成了不同的亲子依恋关系。
亲子依恋是婴幼儿在两岁前与母亲之间建立的一种特殊的 情感 联结。通常情况下,亲子依恋分为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矛盾型依恋、混乱型依恋。安全型依恋是良好、积极的反应,回避型、反抗型和混乱型依恋是不良的、消极的反应。
孩子早期对外界的信任,全部来自于家庭,来自于他的母亲,所以在婴幼儿时期要建立、维护好他的安全感,而这其中母亲是他 情感 世界的一个支点,当他确认安全支点存在以后,他就有勇气有自信独自去 探索 未知的世界。
安全型依恋的前提是安全,婴儿离开母体的第一感觉是离开了温暖、舒适、安全的环境,提供如此环境并让婴儿感受到,那么安全通道建立,而能否持续为孩子提供这样的环境,这就需要发挥父母的智慧。那么,要怎么做呢?
一、在内心确立婴幼儿观念。卢梭认为,儿童是积极的主动 探索 的生物体,有意识地努力创造这个世界的意义。这说明婴幼儿不是被动的接收器,不能用成人的思维去教、去养,我们得尊重婴幼儿的体格发育、智能发展、心理变化等方面的规律,掌握宝宝各阶段营养需要、日常护理要点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即我们要有婴幼儿观念,从他们的需要出发。在孩子需要时,我们要敏感并及时、适时、一致的做出回应;在孩子不需要时,我们有空才去和孩子互动,否则就可能过度照料,形成依赖,限制其独立性的发展。
二、要有多重角色意识。蒙台梭利认为,儿童跟成人的冲突主要是由成人引起的。因为成人看不见儿童本身应有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特征,常常从自己需要出发而为。由此,父母不仅要确立婴幼儿观念,还得要做婴幼儿的朋友、玩伴。只要这样才能听懂孩子的语言,看懂孩子的表情,读懂孩子的需求,理解他们的举动,不然我们所谓的建设性行为可能就给孩子留下了创伤,限制了孩子的 探索 发展的时间空间。其次是做好父母,给孩子物质保障和精神抚慰。有研究证实孩子依恋母亲的怀抱并不仅仅是为了吃奶,他更需要的是柔软而温暖的皮肤接触,孩子只有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才能 健康 地成长。再次是做好照顾者。确保营养均衡、护理到位、常见问题及时解决。
三、要用心去回应孩子。有研究表明,母子依恋与婴儿和母亲交往时间、婴儿生理需求满足有关,但起决定作用的是母子交往中母亲对婴儿所发出信号的敏感性和对婴儿适时、一致的关怀。其具体做法是:
1常观察、辨信号、知方法、避忙乱。如:哭是婴儿表达意愿的特殊语言,父母应注意观察读懂,如声音洪亮持续,表示他饿了、拉了、渴了等;如声音平和间断,表示他想让你抱他和他玩了;如低弱间断的哭声表示他病了;又比如高声尖锐间断的哭声表示有疼痛,如肚子痛、有东西刺到了等;还有突然高亢尖锐持续的哭声表示惊吓、外伤或头部有伤痛。根据婴儿面部表情和四肢动作知道他们的情绪状态。身为父母需要时时观察、学习、借鉴,不能正确辨别孩子的信号或经常判断错误,亲子间就会缺乏正常的 情感 交往,不利于母子依恋的建立。
2要面热、言轻、行柔。亲子交往中,母亲要用热情、温和的语言与婴儿交流,使之感到亲切,亲、抱婴儿时要动作轻柔,以免吓着。另有研究表明,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欢与成人的身体接触。当不喜欢抱的婴儿注视母亲时,母亲要立即注视婴儿,并用语言或玩具逗引儿童。
3了解气质特征,有针对性养育。研究表明,孩子的气质类型会影响母亲对他们的抚养方式。婴幼儿气质分为三种类型: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容易型婴儿情绪好、生活有规律,对生人和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对此,母亲可有规律的喂养,同时注意逐渐训练他们自己玩耍;困难型婴儿生活不规律,情绪波动大,害怕与陌生的人和环境接触,适应环境较缓慢,对自身和外界的刺激反应过于强烈。因此,母亲特别要有耐心、爱心,慢慢与之磨合,并要努力摸出他的生活活动规律,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符合孩子的要求,对年龄较小的婴儿,母亲可多迁就一下孩子。但当孩子断奶后就要逐步训练他们生活要有规律;迟缓型儿童的特征界于以上两种类型之间,他们的反应较慢,不够活泼,且内向,对新鲜事物倾向于退缩。由此,需要父母耐心地创造宽松愉快的环境气氛,用积极的情绪和行动主动去唤起儿童的反应,并多给予鼓励、帮助,想法逐步让他们接近、适应新环境。
四、让家庭稳定、温暖。家庭稳定、温暖是婴幼儿获得安全感的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稳定、温暖是母亲实施其它各项策略的前提,同时能让各项策略增效。由此,夫妻要共同创造温暖、互助、和谐的家庭环境,这既是培养孩子的需要,也是夫妻自我成长的须要。人们常说对于婚姻家庭来说,另一半的重要程度一定要凌驾于所有关系之上,才能获得应有的幸福,否则吃亏是小,婚姻破裂、伤害孩子是大。另外对于婴幼儿而言,多次搬家,过早或强迫与孩子分房,频繁变换孩子的照料者,都会给孩子带来不安全感。总之,父母要以满足婴儿对拥有安全的、关爱的养育环境的强烈愿望为要。
0-3个月的孩子,用哄吗?
我的孩子,醒了,就喊叫,我去抱他,就老实的任我摆布。
网上很多文章都讲,孩子月子里,两个小时吃一次奶。妈妈累,孩子睡眠持续时间短。
想当年,我很沮丧,别人生了孩子都有奶,我没奶。孩子不愿意吸允我的乳头,愿意喝奶瓶子里的奶。没办法,喂奶粉吧。
歪打正着,因为没有奶,成就了我的孩子的聪明。比一般吃妈妈奶的孩子聪明。
为什么呢?一般讲妈妈的奶里有更适合孩子的免疫球蛋白。孩子抵抗力强,长得壮实。也确实,朋友们的孩子比我家孩子壮实。但为什么脑子会差一层?后来问她,她说两个小时喂一次。虽然孩子很胖,但易哮喘,易呕吐。
另外,想来想去感觉两个方面不同。
一个是我用奶粉泡的奶,比较浓,耐消化孩子喝了睡眠持续时间长。我的孩子,月子里就连续睡眠3-4个小时。因为连续睡眠时间长,睡眠中生长激素分泌多,神经系统生长发育快。另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孩子满月就表现为大便干燥,我问老人,为什么?怎么办?老人们说,因为喂奶粉上火。可以加鸡蛋黄做辅食。所以满月后我就开始加鸡蛋黄。鸡蛋黄里有脑磷脂卵磷脂,促进神经髓鞘的发育。然后就开始加各种水果汁,水果泥,鱼肉,特别是鱼脑子。孩子睡眠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四个月就从晚十点睡到早六点连续八小时。
我的孩子基本不哭,满月了就能识别妈妈的声音。醒了,哭几声,喊几声听到妈妈的声音就安静了。从不闹觉。有吸允手指的毛病。想睡了,把自己的手指头放嘴里,吸允几下就睡着了!只是,不让吸允手指就烦躁,就哭闹!我也只好时时保持他的手指处于干净状态!
有人讲,新生儿胃只有拳头大小,所以新生儿一般情况两个小时就需要吃一次奶。我周围的两个小时就喂一次奶的孩子,我感觉都没有三小时喂一次奶的孩子聪明。想想新生儿发育最快的是神经系统。神级系统需要睡眠好才能正常发育。所以,只能持续睡眠两个小时的孩子,神经系统发育比连续睡眠三个小时的差。
新生儿连续睡眠时间与他胃的大小无关。因为所有的孩子胃都相差不多。但奶的浓度不同,或孩子每次摄入的奶量不同,所以导致睡眠持续时间不同!
有的宝宝非常安静,比较好带、睡眠时间也长,肚子不十分饿也不会醒来,肚子饿了就咕噜咕噜的吃奶,也不怎么哭,这种宝宝称为易抚养型;
而有的宝宝就不那么老实,养起来比较费劲,对外界刺激也比较敏感,不能有一点动静,稍有不舒服就哭闹,同时也是高需求的宝宝,需要父母一直高质量的陪伴,吃奶睡眠都没有规律,被称为抚养困难型。
题主所描述的宝宝应该是抚养困难型,这种宝宝就是比较累大人,睡眠少。睡眠规律尚未形成,该睡眠不睡觉,甚至哭闹,这是因为婴儿大脑发育不健全,不会自我调节,困了后不能自然入睡,需要大人的帮助。
哄睡0--3个月婴儿的方法:
小婴儿初到人间,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只有大人将其抱起来、拍拍摇摇,或者含着乳头才能入睡,这些习惯都是被大人养成的。
1 哄睡方法
首先妈妈用小包被包紧婴儿,模拟子宫环境,同时妈妈靠近婴儿,用手轻轻抚摸宝宝的头部、或者背部等,一边抚摸一边发出单调、低弱的嗷嗷声,或者也可以给宝宝唱摇篮曲催眠歌。或者将宝宝单侧或者双侧的手臂按在胸前,保持在胎内姿势,使其产生安全感。
2找到宝宝不安稳睡觉的原因
宝宝的睡眠和很多因素有关,如果宝宝睡觉不安稳或者容易醒,家长可以从以下找原因:
宝宝卧室是否安静,空气是否新鲜,温度和光线是否合适;
宝宝是否没有吃够奶或者口渴;
宝宝是否穿的太厚,被子是否太厚;
宝宝是否患有感冒、消化不良、腹胀等疾病;
宝宝是否缺乏安全感,对妈妈的依赖性比较大。
3提供舒适睡眠环境
选择阳光充足的房间给宝宝做卧室,同时要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良好的通风环境,每天需要通风2-3次,保证新鲜的空气流通。 良好的睡眠有利于婴儿 健康 成长,而安静的环境是良好睡眠的保障,晚上要保持安静的环境,白天发出一些白噪声反而有利于婴儿睡眠,如洗衣机转动的声音、悦耳的音乐等。
4补充维生素D
有些妈妈在孕期有维生素D和钙剂摄入量不足的情况,使婴儿有可能低钙血症,早期睡眠不踏实。如果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和葡萄糖酸钙,即可见效,但是不可以自己盲目用药,需要在医生的检查后指导用药。
该如何哄睡0 3个月的婴儿?
睡眠是孩子 健康 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吃睡同等重要。很多人认为只要累了困了就会入睡,这是本能。但事实并非如此哦,其实入睡也需要学习技巧的,父母帮助孩子入睡的过程,就是孩子学习睡觉的过程。
那么,怎样哄睡宝宝呢?下面给大家讲讲三个方法吧,
① 奶睡
这个可能是母乳喂养宝宝的杀手锏了,无论是宝宝饿了,还是不舒服了,只要嘴里含着妈妈的乳头,百分百都会安静下来,困的时候就会安然入睡。尤其是在半夜起来哭闹的宝宝,相信很多宝宝都会塞奶头给宝宝吸,而且这招百试百灵的哦,但奶睡也有一些不利于宝宝成长的因素哦。
② 安抚奶嘴
安抚奶嘴是很多宝宝比较依恋的宝器,他让宝宝很快的安静下来,进入睡眠状态,也能让父母的哄睡过程变简单又高效。吮吸是宝宝原始的本能之一,从吮吸中孩子能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达到身心放松。无论是入睡还是哭闹。一旦给予安抚奶嘴,宝宝立马安静下来。于是,安抚奶嘴也成为很多宝爸妈心目中哄宝宝的工具,也是哄孩子入睡的神器。
③ 抱睡
很多宝宝在父母的怀抱里,通常都会睡得比较安稳。因为宝宝在妈妈的子宫里生活的10个月习惯了包裹的感觉,出生后父母温暖的怀抱,能让宝宝对周围的环境不恐惧。但是,抱睡时间久了也会影响宝骨骼发育的哦。
其实,宝宝入睡时哭闹,父母可以给与一些短暂的安抚,例如:温柔的摇摆、摸摸头、哼哼歌,等宝宝熟睡了再放在床上或者离开房间,这样可以让宝宝自己学会平静自己哦, 另外,最好把房间的光线变暗一些,不要让周围太吵闹,宝宝入睡需要安静哦!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清,这个月龄区间的宝宝,为何会出现睡不安稳的情况呢?
1、生理性肠道问题,如肠绞痛、肠胀气
2、饥饿导致的哭闹,难入睡
3、穿盖过厚导致的热,引发的烦躁、睡不踏实
4、室内温度不适宜,或过于干燥
5、鼻腔内有干硬的鼻屎
针对性处理办法
1 三月龄以内的宝宝是肠绞痛和肠胀气,是生理性的现象,多在宝宝4-6月龄的时候改善消失,宝宝在这期间可能还会出现吐奶、打嗝、屁多、全身使劲、脸憋得很红、烦躁、哭闹、睡不安稳等问题,这都是正常的,也不会影响宝宝生长发育,家长也不用担心。
家长可以参考以下建议操作。改善宝宝肠道不适的问题。
①采取飞机抱,家长可以将宝宝面朝下趴在家长的胳膊上或者大腿上,然后轻轻的摇晃。这样是为了给腹部些许的压力,这也就解释了宝宝为什么一定要抱睡的原因,因为蜷缩着也是给予腹部压力,这样宝宝会觉得舒服很多。
②家长也可以给宝宝按摩腹部,把手掌搓热后 ,顺时针打圈给宝宝按摩,这样可以增加肠动力,减轻肠道不适。
③如果宝宝腹部鼓鼓的、肚子里咕噜响,那说明有肠胀气的问题,家长可以使用西甲硅油帮助宝宝排气,西甲硅油安全无副作用,每次喂奶前滴10滴直接滴进宝宝口中即可。建议宝宝胀气痊愈了,西甲硅油可以直接停掉。每次喂奶后也要记得给宝宝拍嗝,这样可以避免宝宝出现肠胀气。
2 宝宝饥饿时也会导致睡不踏实,3月龄前的宝宝需要按需喂养,也就是说宝宝饿了就喂,不定时不定量,一般建议每天要喂养8次以上,大概间隔2-3个小时就应该喂一次,当宝宝吃饱后会自动吐出奶头、并表现满足,也可以自己安静的玩一会。
3 小宝宝很怕热,所以日常室温维持在24--26 之间,在室内恒温的状态下,宝宝穿个纯棉的单衣即可。
4 入秋后,室内容易干燥,建议可以使用加湿器,维持最适宜的湿度在50%--60%之间,是最适合宝宝的。
5 鼻腔内有鼻屎,宝宝会呼吸费力,家长平时用手电筒照一下,如果有已经成块的鼻屎,不要去用手抠,以免损伤鼻粘膜,导致鼻涕更多,可以使用海盐水喷鼻,会刺激鼻屎自动流出来。
按以上操作执行后,平时白天睡觉时,也可以给宝宝裹襁褓,这样宝宝会感觉在妈妈肚子里,会很有安全感,当然襁褓不要裹得太紧太松,适当留出2-3指的距离就可以了,这样宝宝会睡得更香甜。
如何哄睡0-3个月的婴儿?
喜欢抱着睡,一放就醒,这种类型的宝宝估计是让新妈妈最头疼和无奈的吧。
其实0-3个月的宝宝,最容易建立好的睡眠习惯,宝宝睡觉时,最佳的方式是平躺,从出生开始,宝宝睡着了,就让他躺床上,不要抱睡,更不要抱着边走边抖。
小宝宝哭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检查一下宝宝哭的原因,如果是尿了,拉了,直接换了,再轻轻的拍拍,安抚一下,一般是可以继续入睡的,不用抱起来,费力哄睡。
如果不是普通的哭泣,而是害怕惊吓的哭闹,这种情况,不要放之不理,要及时抱起来安抚,亲亲宝宝,抚摸一下小手,轻轻拍拍宝宝的背,再在宝宝耳边轻柔的安慰,宝宝会再次因为获得安全感而停止哭闹,继而安静入睡。
0-3个月的宝宝白天睡觉周期一般都较短,一次睡眠时间在半小时到2小时之间,而晚上会比较长,在2小时之间。
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睡眠规律,一旦形成,妈妈及家人就应该好好遵循,不要打破睡眠规律。比如,什么时间段宝宝要入睡,就要提前营造睡眠环境,放低声音,较少噪音。
宝宝晚上睡觉前的程序最好从一开始就刻意培养,比如,先喝奶,再洗小脸小脚,然后洗洗嘴巴,最后讲讲睡前故事,大点的宝宝可以看看绘本。时间久了,宝宝就会按照这个秩序来,越大越会发现,这个秩序不但让父母省心,宝宝也特别喜欢。
对于一个多月的婴儿,睡眠时间基本上在16小时以上,所以除了吃喝啦撒和偶尔醒来一小会,可以说,他基本上都是在睡觉才算正常。婴儿哭泣是他与照料者沟通的一种方式。可是,很多新手父母,不懂得婴儿哭声背后隐藏的含义,所以心急,急忙哄、抱、来回走动,甚至哼唱,用尽法子,如果宝宝还无法安静,他们就怀疑宝宝是不是生病了,开始一筹莫展。婴儿哭泣,可以分为以下3种,我们一起对应找原因:
1、生理性哭泣,哭哭更 健康父母应该知道,即使婴儿有时很高兴,他也会哭泣,他其实是想用这样的方式告诉父母,他其实很 健康 ,这就是婴儿的生理性哭泣,这种啼哭是婴儿一种特殊的 运动方式 ,这是一种很好的 健身运动 ,对他的 健康 有益,比如可以增加肺活量,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增强食欲等等。
生理性哭泣的表现: 哭声抑扬顿挫,响亮有力,伴有节奏感,哭而无泪、吃喝、睡眠、玩耍及精神状态都很好,哭的时间短,每天有那么几次。
应对措施: 判断出来是生理性哭泣后,不必太紧张,马上就抱起来,可以让他哭一小会儿,让他做做运动,当你觉得达到了锻炼目的时,就可以轻轻触摸他,对他微笑,把他的两只小手放在腹部轻轻摇晃两下,让他停止哭泣。或者,你习惯性抱起来,逗逗他也可以。
2、需求性哭泣,回应要有针对性
很多人认为,特别是老一辈,反对婴儿一哭就抱起来,认为那样会让他“娇气”,所以,要让他哭到累,自动停止。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家长不及时回应,会导致婴儿的 情感 需求不能及时得到满足,不利于婴儿与家长之间良好联结的形成。
排除了生理性哭泣,婴儿哭泣背后影藏的需求一般有以下这些:
饿了 :通常表现为,先短促哭一声,有个停顿,再短哭一声,像在说“饿、饿”似的。同时有可 能张开嘴四处寻觅 ,抱起来就往人怀里拱。一般婴儿2-3小时就饿了,要按照婴儿需求喂养,而不是一定要按时。
渴了 :通常哭声中带有不耐烦的情绪, 还不停地舔嘴唇 ,说明他渴了。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两顿之间需给一些水。母乳喂养,看情况,有时也可以给一点水喝的。
尿了、拉了 :哭声不太大,节奏也比饿了慢,并且 伴随着躯体扭动 。发现这样的举动,可以检查下他的尿片了。边换边安抚。
想要有安全感 :由于婴儿刚刚出生,还依恋在子宫中被羊水包裹的感觉,缺乏安全感,想撒娇让家人抱抱。如果婴儿 刚被抱起来,就停止了哭泣 ,说明他就是想要更多的肌肤接触。别但心会惯坏宝宝哟,出生三个月内,完全不必要担心。
想睡觉: 通常表现是眼皮很重,打哈欠,揉眼睛,新生儿需要16小时以上的睡眠。
太冷或太热 :太冷,表现是哭声低沉有节奏,后 背脖颈和小手、小脚摸着有些冰凉 ;而太热则相反,哭声焦躁,深情不安,手脚舞动,后背脖颈有汗或湿润。
还有一种情况,婴儿啼哭是 要求改变现状 ,如果,上一刻抱着一直哭,那么换个姿势或者把他放下,他不哭了就是对了。
还要检查一下室内的 灯光是不是太亮,环境是不是太噪杂 ,床上是不是不平整有硬物,等等。
3、病理性哭泣
排除了以上两种哭泣的因素,才可以考虑病理性因素,比如因缺钙夜里惊哭,傍晚因肠绞痛尖叫大哭,因肚子疼、头痛而阵发性剧哭,因耳朵不舒服抓耳挠腮,因嘴巴疼流涎啼哭,因咳喘啼哭,因屁屁疼排便哭,因嗓子疼哑哭,因生病低声呻吟等等。如果是怀疑是病理性的因素,就可以去找保健医生辅助解决了。
说明你养了一个坑妈的娃,哈哈
我们大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和脾气,有些人脾气好,有些人脾气不好。
我们发现不同的孩子好像差别不小,美国发展心理学家Thomas和Chese研究的婴儿气质9维度(活动水平、节律性、趋避性、适应性、反应强度、反应阈限、心境、注意力分散度、坚持性)。把孩子分为三种:
易养型天使宝宝这种宝宝是天生来疼妈妈的,小时候吃了睡,睡了吃,而且很快就形成了自己的生活规律,而且性格比较沉静。
难养型高需求宝宝高需求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饿了就放开咽喉哭,尿了也哭。而且精力充沛,让你头大不已,总之就是两个字“难搞”这样的孩子就是生来坑妈的。
发动缓慢型的宝宝这类宝宝做什么事情都慢半拍,有时候就让急性子的家长抓狂。
当然就像我们大人一样,性格都是多变了,而孩子气质类型也很多是混合型的。
不是单一的 。
孩子的气质类型没有好坏,只看合不合适家长,我以前一个朋友自己了 体育 生,精力也非常充沛,但是生了一个天使宝宝,吃了睡,睡了吃,玩的时候也可以一个人静静的玩,把我朋友弄得很郁闷,感觉自己没有用武之地了。
而幸好后来她生了二宝,二宝是一个难养型高需求的宝宝,破坏力强,需求多,而朋友非常开心,每天乐此不彼的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喂奶,换尿布真是不亦乐乎,每次把孩子搞定睡觉,她都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如果我们发现有些孩子不好睡,极可能就是一个难养型的宝宝。
这时候家长可以做以下的工作:
1、让孩子知道妈妈对他的爱,安抚孩子,让他觉得这个世界是安全的每天带孩子去游泳,让孩子重温在妈妈子宫里的感觉。
给孩子做抚触,让孩子有皮肤得到按摩,从皮肤感受到爱和安全,提高孩子的安全感。
多抱抱孩子,给孩子睡觉时用抱被抱起来,让宝宝重温在子宫被妈妈温暖的包住的感觉。
2、这类孩子精力比较充沛,那么就多给孩子安排一些活动白天多带孩子去外面玩,让孩子看看花花世界,孩子玩的多了就累了活动睡
3、这类孩子也比较敏感,所以给孩子在安静的环境下睡家里一定要保持安静的环境,让孩子在睡觉时安静,不睡时有东西玩,慢慢形成习惯。
恭喜家长生了一个很会提需求的宝宝,这可是一个聪明宝宝的表达啊。
刚出生的宝宝,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前三个月基本上每天要睡18-22个小时,如果像你说的,你家宝宝一个多月白天就不睡觉,必须要抱着,不抱就哭,那么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检验一下孩子是什么原因哭泣:
检查是否疾病因素:注意一下宝宝的日常饮食、排便情况,排查宝宝是否有胀气、便秘或者呼吸不畅的因素,如果有,应该通过改善不适症状来让宝宝获得安稳的睡眠,实在不行就到医院检查一下。
认识新生儿入睡规律:人的睡眠分为两种,一种是深睡眠,一种是浅睡眠,人在入睡的时候会在深睡眠和浅睡眠间不停交替。
宝宝刚出生时也是一样,虽然宝宝睡眠时间长,但基本上有一半时间处于浅睡眠状态,而且交替的非常频繁,除着年龄增大,浅睡眠时间会慢慢减少,睡眠质量就会更高,所以也同样能起到解乏的效果。
针对新生儿这样的入睡规律,我们应该怎么办?1、当宝宝处于浅睡眠状态,家长尽量不要干预,以免宝宝彻底醒过来。
2、宝宝在睡眠过程中,如果出现一些小的动静或者哼哼唧唧的声音,大人可以先不予回应,观察一下孩子的情况。
3、如果宝宝短时间的哼唧,那么可以不用管,装作没看到。
4、如果动静太大,家长应检查一下是否有发烧、过冷、大便、小便或者其他不适原因,及时排除。
5、给宝宝提供好的睡眠环境,白天睡觉时拉上窗帘,尽量使室内光线暗下来,促进褪黑素的分泌,让宝宝自发困倦。
哪些生理因素会导致宝宝睡不好?1、胀气、便秘等问题,醒着的时候可能会因为注意力转移而被忽略,等到睡觉的时候就会显示出来,导致孩子睡不好觉。这个时候可以观察一下宝宝是否有肚子鼓胀、大便干燥、排便费力等表现,如果有的话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多吃一些含有纤维素的食物,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益生菌缓解症状。
2、呼吸不畅会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宝宝呼吸暂停等情况。除了因感冒引起的鼻塞比较难发现,宝宝睡觉时如果有张口呼吸的情况,很可能是有扁桃体或者腺样体肥大的情况,最好到医院检查以确认,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护理。
刚出生的宝宝不会表达,我们一定及时捕捉宝宝给出的“信号”,照顾好宝宝,让宝宝 健康 成长。
作为新手爸妈,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孩子不睡觉,需要抱着才睡,面对这种情况,很多爸妈都束手无策。所以我们需要弄清楚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原因之一,孩子不舒服,婴儿很小的时候,肠胃发育不完全,容易出现肠胀气,肠绞痛。这些都会让婴儿不舒服哭闹。
原因之二,宝宝饿啦,或是穿的太多,尿尿啦,拉屎啦,或是环境太吵杂,影响宝宝睡眠。
那么针对这些原因,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宝妈可以采用轻拍和抚摸的方式来哄宝宝,可以把宝宝放在摇篮里轻轻摇晃,孩子很容易进入梦乡。
2安抚奶嘴,1个月的宝宝对吸允有很强烈的欲望,所以当宝宝很难入睡时,宝妈可以给孩子安抚奶嘴,这样孩子也比较容易睡着。
3含着乳头睡觉,当然这种方式我是不太赞同的,但是它确实是比较好的让宝宝快速入睡的方法。但是孩子含着乳头睡觉,对宝宝的牙齿不好,对以后断奶也会形成很大的阻力,因为宝宝容易恋奶。
4包裹住孩子,孩子出生一个月他还没有习惯外面的世界,所以宝妈子宫里的状态是最好的,而且孩子对手脚的支配也不能控制,他有时候不知道是自己的手或脚,可能会吓着自己,所以宝妈可以把孩子包裹住,孩子会更有安全感,更容易入睡。
5当宝宝肠胀气时,宝妈可以把孩子抱起来,肚子低着妈妈的肚子,这样孩子会舒服点。平时吃完奶,妈妈要注意给宝宝拍嗝,把多余的气体排出来。平时也要多给孩子做排气操,这样宝宝会舒服很多。一般4个月左右这种情况就会慢慢消失。
6有的宝妈以为孩子是因为养成习惯了,需要抱着睡,其实不然,3个月以内的孩子都不需要做睡眠引导,他们的哭都是真实需求,所以这个时候需要把宝宝抱起来,轻声安抚摇晃,不要置之不理。宝宝感到安全感,就会容易入睡。
7妈妈可以给宝宝放胎教时候的音乐或是庆生,唱歌,这些都是哄睡宝宝的方式。
宝宝还小,有需求只会用哭来表达,所以爸妈需要给宝宝多点耐心,孩子月份越大,接触越多,形成规律或是妈妈对孩子了解越多,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所以妈妈们不要焦虑,加油吧!
宝宝一个多月,白天基本不睡觉,还必须要抱着,不抱就哭,一般来说是婴儿入睡困难,而入睡困难常常和过度刺激、安抚不足有关。
根据美国睡眠基金会,2015年最新发布的睡眠量建议:0-3个月的小婴儿的睡眠量应该在11-19个小时之间。如果婴儿睡眠不足就可能会引发过度疲倦,表现为暴躁、易怒、兴奋或者是萎靡等,也可能会出现不愿睡眠的现象。长期以往会影响婴儿的大脑发育以及认知的发展。
那么到底要如何哄0-3个月的婴儿入睡哪?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排查睡眠问题的原因
睡眠问题的原因大多很复杂,我们可以从 环境、身体、心理以及作息 四个方面入手。
环境方面可以从噪音、光线、衣服、睡眠环境等几个方面排查,像电视声、装修声、光线太亮、衣服、床品不舒服、换地方等等都可能会干扰宝宝的睡眠。
身体方面可以从是不是早产儿、是不是在长牙、有没有打疫苗,是不是在生病,是不是太饿、太饱等等因素。
心理方面可以从分离焦虑,换了人照看等等
作息方面可以从孩子是不是已经睡够了、运动量不够、睡前刺激太多、困过头了等等
找出孩子入睡困难的成因后,再对症下药,例如宝宝是由于过度疲劳导致的入睡困难的话,就在宝宝有犯困迹象时,及时的哄睡。
2、学习安抚技巧
如果外部刺激过多的话,孩子就很难平静下来,因此安抚技巧最好是不过分激烈的,可以考虑给孩子奶嘴、听催眠曲(白噪音)、抱着有规律小幅度的晃动、按摩等
3、建立作息规律
帮孩子建立他的作息习惯,可以根据孩子的小睡和清醒时间来安排。
小睡次数 :新生儿刚出生后还不会完全区分白天和晚上,一般都是吃了睡、睡了吃,这时他们白天差不多要小睡6-7次,到了1个月的时候,小睡次数在5-6次,到3个月的时候,小睡一般是4次。
清醒时间: 新生儿每次的清醒时间一般在45分钟到1小时,2-3个月时,清醒时间一般能保持在1-2个小时。
例如,孩子一个多月,小睡次数一般在5-6次,睡醒玩的时间一般在1个小时左右。如果宝宝早上7点醒来,那他醒着的时间一般在1个小时左右,那父母就应该在7点半左右的时候停止对他的过度刺激,让睡眠环境保持安静,开始哄睡。这样不仅提前半个小时让孩子放松下来,还给了父母半个小时哄睡的时间。
实际上,纠正小婴儿的入睡困难并不难,关键就在于减少过度刺激,增加安抚技巧,让孩子睡好。只有孩子睡好了,他才能精神愉悦,让下次入睡变得轻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