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词两首)的教案啊?急急急!请说明词句讲解,对诗词的理解以及所表达的中心思想、背景故事等,谢谢

谁有(词两首)的教案啊?急急急!请说明词句讲解,对诗词的理解以及所表达的中心思想、背景故事等,谢谢,第1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塞”、“笠”、“蓑”三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忆江南》。

  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看注释等方式读懂两首词的意思。

  2、通过词中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想像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情意目标:

  1、通过对两首词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情感。

  3、使学生感悟这两首词的魅力所在,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两首词的意思,根据这两首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课前准备: 课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以前同学们学过很多古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词。(板书:3 词两首)

  2、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词吗?

  3、读读这两首词,想想词和学过的古诗有什么区别?

  二、学习《忆江南》。

  1、以师生谈话的形式介绍作者。

  (1)你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以前是我们曾学过他写的诗,你还记得吗?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白居易吗?(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以前知道的或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

  (2)补充:白居易也是早期词人中的佼佼者,所作对后世影响甚大。

  2、简介时代背景:

  白居易在50岁至55岁期间,曾先后到江南名郡杭州、苏州出任刺史,秀丽的江南景色和灿烂的吴越文化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他晚年回到洛阳闲居后,还时常回味这段令人愉悦的回忆。这首《忆江南》词就是他在67岁时为追忆十多年前的苏、杭生活而作。

  3、解题:

  “忆江南”是词牌名,它与音乐曲谱有关,而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什么联系,作词者只是依谱填词。而白居易的这首词,内容恰与词牌相吻合。此时他身在洛阳,写的又是自己对江南春色的记忆,或许这正是作者选此词牌来抒写自己江南情结的用意所在吧。

  4、自主探究,了解词的意思:

  (1)自由读,说说这首词主要讲的是什么?

  (2)再读这首词,通过查找资料,借助注释,理解词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3)小组内讨论交流自读情况。(小组内互相交流:你读懂了什么?你认为这首词的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记下来,待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

  (4)全班汇报交流。(各小组之间、同学之间互相补充,有不同看法可以争议。)

  要点如下:

  首句“江南好”,直写“江南”之所以值得回忆,一个既浅又俗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扬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惟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

  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是自己旧时早就感受到、体验过、熟悉了的,并非得之传闻。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

  那么,江南的好风光究竟“好”在哪里?在白居易之前,人们描写江南春色,比较多的是抓住“花飞”“莺啼”来渲染的,而白居易在这首词里为我们另外开辟了一个新的诗境。三、四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对江南春色美景又一种形象化的描述。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仔细体会这两句,想像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春天的太阳刚刚升起,金色的阳光照射在江边盛开的鲜花上,红红的显得更加耀人眼目,江水也因之更显得绿波粼粼,江花、江水两相辉映,红的更红(红胜火),绿的更绿(绿如蓝)。如此强烈的色彩渲染,给人留下了浓得抹不开的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

  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通过反问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深长的韵味,令人深醉于江南春色的美景之中。

  这首词,写的是诗人自己的江南之忆,特具情味,而又引起读者的遐想,让人玩味不尽,不失为大手笔。

  (5)有感情地朗读并练习背诵这首词,进一步感受词中所描绘的优美景色,感受作者写法之妙。

  三、拓展性练习。

  1、以自学自解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江南春》也可自己选择描写春天的诗词来学习。

  2、交流自学情况。

  3、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背诵《忆江南》(齐背、单独背)

  二、学习《渔歌子》。

  1、以师生谈话的形式简介作者。

  2、解题。渔歌子,词牌名。

  3、自主探究,了解词的意思。

  (1)自由读,说说这首词主要讲的是什么?

  (2)再读这首词,通过查找资料,借助注释理解这首词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3)小组内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4)全班交流。

  ①指一名学生自愿当小老师上台讲解对这首词的理解,台下学生可以对“小老师”问难质疑,“小老师”解疑,若“小老师”答不上或答不对的,台下同学可补充、更正,无人答对的教师可引导、帮助。在生生、师生的相互解答、质疑中完善对这首词的理解。(着重理解“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引导学生想像画面,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②学生看图描绘这首词所描写的景物。

  ③小结:这是一幅垂钓的画面,白色的鹭和红色的桃花点缀其间,色彩本来极其鲜明,而由于斜风细雨的笼罩,却又呈现出迷迷蒙蒙的意境。同柳宗元《江雪》中的“独钓寒江雪”的孤寂与冷峭相比,这首词所表现的平和与怡悦,自然别有一番韵致。

  (5)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

  三、拓展性练习。

  1、自学自解宋代诗人苏轼的诗:惠崇《春江晓景》,也可自己选择描写春天的诗词来学习。

  2、交流自学情况。

  3、读一读、背一背。

  四、指导书写,巩固字音,记忆字形。

  1、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读准本课生字的字音,记住字形的。

  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蓑”字。

  附:板书设计

  3 词两首

  忆江南

  白居易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教案点评:

  使学生感悟这两首词的魅力所在,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词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读、议、赏、用等方式激发学习情趣,帮助学生“走近古诗词”,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训练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看注释等方式读懂两首词的意思。通过词中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通过对两首词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情感。

有了着落,心里的高兴自是不用说的。闲着无事我又想起了桃花,几天没去了那些桃花是不是已经凋落了呢?想到这,我穿衣出门向山上的那片桃林走去。外面阳光明媚暖暖地照在我的身上,和煦的春风吹拂着我微笑的脸庞,我想我是喜欢这种感觉的,喜欢与大自然热情相拥。那清新的和风,那明媚的阳光,还有我惬意怡然的心情。

  

  江南 敕勒歌 咏鹅 风 咏柳 凉州词 登鹳雀楼 春晓 凉州词 出塞 芙蓉楼送辛渐 鹿柴 送元二使安西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静夜思 古朗月行(节选) 望庐山瀑布 赠汪伦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早发白帝城 望天门山 别董大 绝句 春夜喜雨 绝句 江畔独步寻花 游子吟 江雪 寻隐者不遇 枫桥夜泊 渔歌子 塞下曲(其三) 望洞庭 浪淘沙 池上 赋得古原草送别 忆江南 悯农(一) 悯农(二) 山行 清明 江南春 乐游原 蜂 小儿垂钓 江上渔者 元日 泊船瓜洲 书湖阴先生壁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饮湖上初晴后雨 惠崇《春江晓景》 题西林壁 夏日绝句 示儿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小池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春日 题临安邸 游园不值 乡村四月 墨梅 石灰吟 村居 竹石 所见 己亥杂诗 附录:长歌行 七步诗 回乡偶书 宿建德江 从军行 竹里馆 独坐敬亭山 秋浦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赠花卿 江南逢李龟年 江畔独步寻花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寒食 滁州西涧 塞下曲(其二) 竹枝词 乌衣巷 秋夕 商山早行 梅花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朝天子·咏喇叭

  内容

  1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骆宾王《咏 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李峤《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0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3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5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6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玉树和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7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8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9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0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1李白《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2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3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4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5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6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27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8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9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30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1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2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33刘禹锡《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4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35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36白居易《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37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38李绅《悯农》(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9李绅《悯农》(二):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40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1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2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43李商隐《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44罗隐《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45胡令能《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46范仲淹《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47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8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9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50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51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52苏轼《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53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4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55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56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57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选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58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选二):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59杨万里《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60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61朱熹《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62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63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叩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64翁卷《乡村四月》:绿满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65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66王冕《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67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68郑燮《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9袁枚《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70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凉州词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羌笛:我国古代西方羌人所吹的笛子。杨柳:指羌笛吹奏的《折杨柳》曲。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其音凄苦。

诗人在进入凉州,听到哀怨的笛声后,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对远戍士卒的同情。

2,语出《后汉书·列女传》。为其中记载的乐羊子妻劝夫成名时所说。

尸佼《尸子》(节录):“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 盗泉在今山东省泗水县。 孔子不喝“盗泉”水,因为他憎恶这个名字。旧时人们饮用这句话,表示坚守节操,不污其行。尸佼是战国时法家,著有《尸子》。

《礼记·檀弓下》(节录):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这个故事写了一个宁可饿死也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有骨气的穷人。后世以“嗟来之食”表示侮辱性的施舍。吴晗在《谈骨气》中引用这一故事为论据,说明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是有骨气的。范晔《乐羊子妻》中的乐羊子之妻以这个典故奉劝丈夫,要他做一个品行廉洁而有志气的人。

3,七绝 僧志南(宋)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注释](1)短篷:有篷小舟。(2)仗:拄着。藜:指拐杖。

[译文]在参天古树的浓阴下,系了小船,拄着藜仗,慢慢走过桥,向东而去。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像故意要粘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轻轻吹拂人面的,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另人陶醉。

4,题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是北宋能诗善画的僧人,以工于小景见你。东坡此诗题在他的《春江晓景》画上,非但状其形,而且传其神。桃花在竹外,写出了相互衬托的艺术效果。苏轼另外《和秦太虚梅花》一诗中也有“竹外一枝斜更好”之句,可见是他的得意之笔。春江水暖,鸭子先知,写鸭子对水温的感觉,完全是由画面上鸭子的嬉水神态联想出来。

5,秋浦歌 李 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这是一首抒愤诗。诗人以奔放的激情,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塑造了“自我”的形象,把积蕴极深的怨愤和抑郁宣泄出来 ,发挥了强烈感人的艺术力量。 “白发三千丈。白发哪能有三千丈长呢?李白咏庐山瀑布为“ 飞流直下三千尺”,已是奇语不凡;而这里咏白发 ,竟说白发比庐山瀑布更长十倍,大胆夸张,非李白莫敢。

诗人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显然,诗人不是说白发真有三千丈长,而是说愁长;因为忧愁生白发,所以白发像有三千丈长一般。这样写,既准确地表达了诗人内在感受的真实性,又巧妙地赋予诗歌外在形象以更大的感染力。诗人连用了“不知”与“何处”两个词组成问句。但他似问非问,或明知故问 ,纯粹是借此抒发感慨而已。“秋霜”固然指白发 ,但另给人以萧瑟的感觉。诗人利用感觉的移借,用外部感觉表达其心理感受。使读者自然联想起诗人晚年的不幸际遇,便难免同生凄凉、寂寞之感了。

6,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

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的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7,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名联谈趣》275)。顾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 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总体的意思就是说:在这样的校园(书院)里,无论是周围环境的声音还是读书的声音都很好听。表示学生要好好读书。

第二句:但是光读好书对一个读书人来说是不够的,小到家事,大到国家大事,都要关心。

这对联是劝勉读书人要以救国为己任,其实就是“天下兴旺,匹夫有责”的意思。

1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

形象生动地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道理

刘禹锡在扬州酬赠白居易的一首诗,当时白为刘的官场抱不平,别人都升迁了,刘却"独蹉跎";刘用"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来答;以"沉舟","病树"自比,劝慰白不必为自己的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

你问了两个一样的,我就没回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32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