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情感障碍症可以治愈么

双向情感障碍症可以治愈么,第1张

双相情感障碍是不能治愈的,会经常的复发,而且病史时间越长,治愈的难度就会越大。

双相情感障碍又称躁郁症,是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通常以在同一个患者身上出现躁狂和抑郁交替发作为特点。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至少两次)出现心境和活动水平的明显改变,有时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充沛和活动增加,有时表现为心境低落、精力减退和活动减少。发作间期通常完全缓解,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成年人群患病率为04%-12%。

疾病分类

躁郁症(双相情感障碍)按照DSM-V分类分为:

1 双相障碍I型(只有一次或多次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又有重性抑郁发作,是临床

最常见的情感障碍)。

2 双向障碍II型(有明显的抑郁发作,同时有一次或多次轻躁狂发作,但无躁狂发作)。

3 快速循环型(频繁发作,可以是躁狂、轻躁狂,抑郁或混合发作)。

发病原因

躁郁症(双相障碍)确切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所公认的是躁郁症(双相障碍)是多种致病因素(生物-心理-社会)所导致的多维度、多系统水平上的一种精神障碍。迄今为止,对躁郁症(双相障碍)病因学的研究探索主要聚焦于以下一些领域。

1 遗传因素

遗传学因素在心境障碍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尤其同双相障碍的关系更为密切。家系研究中,患者的生物学亲属患病风险明显增加,同病率为一般人群的10~30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机率越高。

2 神经生化因素一些研究初步证实,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及相应受体功能改变可能与心境障碍的发生有关。大量的研究报道躁郁症患者存在着包括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多巴胺(DA)等单胺类物质水平和单胺类神经通路功能的异常改变。

3 神经内分泌功能异常许多研究发现,此类患者右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PT)轴、下丘脑-垂体-生长素轴的功能异常,尤其是HPA功能异常。

4 神经影像学

神经影像研究包括结构影像研究和功能影像研究两个部分,结构影像研究发现部分双相I型(既有躁狂发作又有重性抑郁发作的双相障碍)患者存在脑室扩大,但抑郁症患者的脑室扩大不如前者明显。

5 心理社会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在心境障碍,尤其抑郁障碍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不亚于遗传因素的重要作用。

治疗原则

1 综合治疗 应综合采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治疗手段,以提高疗效、改善依从性、预防复发和自杀、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2 长期治疗 由于双相障碍常呈慢性病程,不可避免地具有终生反复发作的倾向,因此需要长期治疗。

药物治疗1 躁狂发作的药物治疗(1)心境稳定剂A 锂盐 临床上常用的碳酸锂,是治疗躁狂发作的首选药物。既可用于急性发作,也

可用于缓解期的维持治疗,总体治疗有效率高达80%。

B 抗惊厥药 主要有丙戊酸盐和卡马西平,丙戊酸盐控制躁狂发作的疗效与锂盐相当。

(2)抗精神病药

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氟哌啶醇,以及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奎硫平、利培酮及氯氮平等均能有效控制躁狂发作的兴奋症状和精神病性症状,常与心境稳定剂合并使用。2 抑郁发作的药物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可单独使用心境稳定剂治疗,急性期可选用锂盐或拉莫三嗪等药物治疗。单用心境稳定剂治疗的好处在于转躁风险较小,但其抗抑郁作用相对较弱,因此可考虑合并抗抑郁药物治疗,不宜单独使用抗抑郁剂治疗,否则有转躁可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电痉挛治疗对于急性重症躁狂发作、严重的抑郁发作以及心境稳定剂治疗无效者具有良好的疗效,一般每周2~3次,8~12次为一疗程,治疗中及治疗后仍需维持药物治疗。疾病预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有好的预后;病程长、复发次数多、有家属遗传史、服药依从性差及社会支持差,则预后不理想。

专家观点

1 躁郁症(双相障碍)患者可伴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经验不足的医师容易误诊为精神分裂症。2 抗抑郁剂使用注意事项:一般不主张单一用药,通常需在充分使用心境稳定剂基础上使用,使用抗抑郁剂需要十分谨慎,避免选择环类抗抑郁剂,病情转躁应立即停用抗抑郁剂,抑郁缓解后一般应及时停用抗抑郁剂,维持治疗只能用于那些停药就复发的病人。

3 量化治疗是目前国际比较推崇的辅助治疗方法,指在持续量化评估基础上的一种治疗模式,以自评工具为基础进行量化的评估,依据自评结果所进行的治疗决策。量化治疗选择以自评工具(前瞻性的心境作图、QIDS自评量表和FISER/PRISE量表)为基础,精准采集数据,增加评估的客观性,而且可以减轻医生工作负担,简化诊治及研究流程。由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NIMH)资助的抑郁症序贯治疗(STARD)研究证明,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量化手段监测治疗,在提高完全缓解率、预防疾病复发方面比常规治疗具有明显优势。

核心提示:情感双向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精神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躁狂症、精神症等,这些精神疾病造成了患者的生活变得很不愉快,情绪变得很低落,生活也变得很难适应。那么情感双向障碍怎么治疗?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相关知识和信息吧。

1、合理饮食

要多吃水果蔬菜,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例如:鸡蛋、牛奶、瘦肉等,这些食物能使患者感到愉快,也可以帮助他们改善情绪,防止精神症状复发。不要食用辛辣性食物、高脂等食品。要多吃些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多吃一些含钾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香菇等。

2、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一种非传统的精神科治疗手段,通过诊断与评估,找出最有可能造成患者病情加重的因素予以纠正或治疗;同时考虑到,心理咨询对于维持患者日常生活、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都具有重要意义,是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专家表示,很多患者因为没有及时治疗而延误病情,导致病情越来越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因此建议患者在发现自己有抑郁症等疾病后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和治疗。希望大家在了解了相关信息之后,对情感双向障碍怎么治疗有了一定的了解。

3、药物治疗

抑郁症治疗,一般采用三大类药物,一是抗抑郁药;二是抗焦虑药;三是镇静药。抗抑郁药的作用机制是抑制大脑前额叶功能,缓解抑郁情绪。抗焦虑药主要作用于抑郁心境,也可减轻抑郁症状,使情绪稳定。镇静药主要作用于脑部功能区,抑制兴奋性,改善睡眠,使患者不易入睡困难;另外还有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二者合用可增强疗效。这类药物都具有镇静的作用,患者不应盲目使用。其他的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和型抗精神病药(如抗精神病药丙戊酸)。

4、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心理疗法。药物治疗的作用主要是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但是药物治疗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药物治疗是一个缓慢且持续的过程。物理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也是一种物理治疗手段的一种。物理治疗是对精神疾病的治疗方法之一,主要包括电休克治疗(EEG)、电生理监测治疗(EEG)以及脑(BBS)用于神经衰弱、抑郁病、躁狂病和精神症的治疗。电生理监测指在患者出现躁狂或抑郁时,医生可以监测其心率、呼吸和脉搏等生理指标,这些数据可以用来评估患者目前的病情状况。目前已被应用于精神疾病治疗中。

5、手术治疗

对于情感双向障碍,可采用手术治疗。由于这种疾病是脑疾病,所以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很大影响。所以,如果患者出现情绪不稳,伴有躯体症状,甚至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双相情感障碍怎么治疗

目前,双相障碍治疗仍以药物、心理治疗为主,必要时采取物理治疗、危机干预等措施。

双相障碍的治疗应坚持全程、综合、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的原则。规范化治疗有利于提高疗效,减少复发,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为真正回归社会提供有利条件。

治疗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急性期稳定并控制症状,巩固期达到完全缓解,维持并预防复发则让患者维持在缓解状态。尽管多数轻躁狂患者可在门诊治疗,但严重的躁狂发作需住院。

除了药物,心理疏导的需求也远未得到满足。

一是因为不了解或不接受疾病,双相障碍患者往往存在拒绝就诊的现象。部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因缺乏自知力,尤其是在躁狂状态下,无法看到和理解自己的症状,否定自己生病。此外,由于病耻感,患者会害怕被歧视、疏远,而隐瞒病情,不敢就医。

二是双相障碍患者长期处于对复发、独处、及与配偶发生冲突的恐惧中,常常具有羞耻感、悲伤、对抚育子女和生活能力的自我怀疑、对发作的悔恨和自责感、过度敏感、孤独感、对伴侣痛苦的同情感、绝望感,以及对过去治疗不佳的挫败感。心理疏导在精神疾病治疗中可起到事半功倍效果。需要专业护理人员和家属的配合,给予患者细心的照料,帮助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心态调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608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