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第1张

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欣喜若狂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原文: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

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扩展资料

杜甫在这首诗下自注:“余田园在东京。”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诗人多年飘泊“剑外”,备尝艰苦,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是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

如今“忽传收蓟北”,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令诗人心中涛翻浪涌。“初闻涕泪满衣裳”,“初闻”紧承“忽传”,“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真实表现。

“蓟北”已收,战乱将息,乾坤疮痍、黎民疾苦,都将得到疗救,诗人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苦日子,总算熬过来了。然而痛定思痛,诗人回想八年来熬过的重重苦难,又不禁悲从中来,无法压抑。

可是,这一场浩劫,终于像噩梦一般过去了,诗人可以返回故乡了,人们将开始新的生活,于是又转悲为喜,喜不自胜。这“初闻”捷报之时的心理变化、复杂感情,如果用散文的写法,必需很多笔墨,而诗人只用“涕泪满衣裳”五个字作形象的描绘,就足以概括这一切。

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的热爱和无比喜悦的思想感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原文: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

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

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

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

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公元763年(广德元年)春天,时杜甫52岁。公元762年(宝应元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

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至此,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

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的诗人,当时正流寓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和妻子过着飘泊生活。他听到这个消息,内心无比激动,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赏析:

杜甫于此诗下自注:“余田园在东京”,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

“剑外”乃诗人所在之地,“蓟北”乃安史叛军的老巢,在今河北东北部一带。诗人多年飘泊“剑外”,艰苦备尝,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

如今“忽传收蓟北”,真如春雷乍响,山洪突发,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喷薄而出,涛翻浪涌。“初闻涕泪满衣裳”,就是这惊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第一个浪头。

诗人既展示想象,又描绘实境。从“巴峡”到“巫峡”,峡险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出“巫峡”到“襄阳”,顺流急驶,所以用“下”;从“襄阳”到“洛阳”,已换陆路,所以用“向”,用字高度准确。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

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

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因此,要体现和发挥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就要重视语文课对学生在文学、情感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呢?

一、依托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教材是教学课堂教学中唤起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现行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形神俱佳,文质兼美,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浓郁的感情,是情感满溢的海洋。这些课文为学生创设了多种情境,为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披文以入情”,把握住跳动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脉搏,激发学生去体验、去思考,感悟思想情感的真谛。比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直以来都被选作中学语文教材,哺育了几代人。它之所以读罢让人泪眼朦胧,就在于它字里行间渗透着爱子之情。在学习中教师紧紧抓住最能体现“背影”的情感因素――“蹒跚”、“探”、“攀”、“缩”等几个饱含深情的字眼,引导学生仔细品味父亲对儿子真挚、深厚的情感,让学生结合生活的实际,体悟父亲对自己关心的点点滴滴,使学生更加珍惜生命中所拥有的真情。这样,就用教材的情感因素,开启学生的情感世界,给学生以亲情的启迪,进而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

二、融入感情,营造和谐人文的课堂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倾入感情,进行情感教学,让特定的情景激起学生的感情波澜,诱发学生的激情,撞击学生的心灵,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教师也只有自己真正动情,才能传之以情,以情激情,感染学生,使学生真正得到体验。比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教学生学习《最后一课》的最后一个场景时,不是一般性的朗读、讲述,而是声像并举,充满激情。“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就在这一位学生满带感情的朗读刚停,寂静笼罩课堂的刹那间,录音机里骤然响起“当、当……”12响沉重而遥远的钟声,学生既惊又诧,全神贯注。趁学生惊诧之际,她出示一张韩麦尔先生写完“法兰西万岁”五个大字的彩色,要求学生图文并照,仔细观察,仔细阅读,要求他们在认真品读的基础上用自己饱含感情的语言描述当时课堂上庄严肃穆的场景,描述韩麦尔的神情、语言、动作以及他内心的痛楚和期待,描述此时此刻小弗朗士的心情和感受。学生观察、阅读,沉醉于文本之中,情不自禁地朗读,畅所欲言地谈起了自己的看法。于老师大加赞扬,并加入他们的行列,深情地谈起了她自己在抗战时,家乡的小学即将解散,音乐老师教唱《苏武牧羊》的一段亲身经历。她说,从此这首歌不断在胸中激荡,构成了她生命的一部分。学生聚精会神,在心中弹奏爱国主义的最强音。融入了情感的语文课堂是充满诗意的世界,也惟有用充满激情的教学才能唤醒、激励、鼓舞学生,感动、感染、感化学生。

三、超越教材,让学生在体验中升华情感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言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多元价值又会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辨别,但学生因知识、经验、年龄的影响,很容易受错误价值观的诱导。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一理念为指导,让学生在直接的思维碰撞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把自己体验后形成的观点与教育和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进行比较,用共同价值来对自己的选择作适当的修正,使学生对价值取向进行自我判断,同时不失时机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人文教育、情感教育,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著名特级教师窦建梅在教授《难忘的一课》时,就很好地将学生情感的体验和价值观的选择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深入的情感体验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课堂上,窦老师要求学生随着课文人物的需要一遍又一遍高声读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给学生以深度的触动,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此时,窦老师又用低沉而有感染力的声音朗读了席慕容的《乡愁》一诗,将学生的感情提升到了一个高度。当学生再自己品读这首诗时,感情的闸门被打开,情感得到升华,不禁泪流满面。此时学生不是在用嘴读,而是用心去读、去体验、去感悟,台上台下已融为一体,都在心里翻滚着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不知不觉中学生已受到了一次强烈的爱国主义熏陶。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要突破单纯地注意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局限,把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放到至关重要的位置,把学生的生活积累、感情积累充分调动起来,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并最终积淀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品位的审美情趣。

可以用以下三种方式写句子与句子之间联系:

一、意义顺承:

前面的句子说了啥,后面的句子就得跟着。不管怎么跟,但不能脱离“血缘关系”。比如,上一辈(父母)生孩子,每一次出生的下一辈(孩子),有男有女,有聪明有愚笨,有帅气美丽,也有丑陋平凡。但是,不管孩子长成什么样,必定是父母亲生的。

句子也是如此。前面的句子写完了,后面的句子,一定是从“前面”生出来的。如果脱离了这种关系,读者就难以读下去,如同来了个“抱来的”孩子,不认识了。

二、想象跳跃:

有的句子看起来跨度大,难道也是顺承吗?比如李白《将进酒》前一句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后一句马上跳到了“高堂明镜悲白发”。

接下来的几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马上又跳跃到喝酒这件事。既然青春易逝,何必自寻烦恼,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这就是一波三折式的想象跳跃。

这是就看懂想象跳跃背后藏着的逻辑关系了。黄河水、时间、青春,这三者之间是相似性想象,都属于线性展开,不可逆转;从感叹青春易逝,再到劝导饮酒,这是情感上的因果关联。

三、情感衍生:

无论古代诗文,还是现代散文小说,总有一些句子,如同意外惊喜从天而降,令人有一种“路转溪头忽现”的惊艳之感。这样的句子连接方式,很大一部分属于情感衍生。就是作者上文可能描写了景物,由景物触发情感闸门,内心情感喷涌而出。

比如朱自清《荷塘月色》节选:对了,触景生情,说的就是这种情形。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上文描写没精打采的路灯和蝉声、蛙声,突然出现一个“但”,三百六十度大转弯“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同样的,那是因为作者被热闹的蝉鸣声和青蛙聒噪声所刺激,内心能想到自己迷茫与孤单,倍受刺激,于是忍不住发出感慨。

这样的感受和情绪,是因为上文的景物对作者内心世界产生冲击,进而自然而然生发出来。看似有些跳跃,实则由景物到内心情感,这也是一种紧密的“血缘关系”。

诗意:

剑外忽然传来收蓟北的消息,刚刚听到时涕泪满衣裳。

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点的忧伤,胡乱地卷起诗书欣喜若狂。

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趁着明媚春光与妻儿一同返回家乡。

就从巴峡再穿过巫峡,经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原文: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主要叙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十分的喜悦,收拾行装立即还乡的事。抒发诗人无法抑制的胜利喜悦与还乡快意,表现了诗人真挚的爱国情怀,表达了诗人博大的爱国胸怀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扩展资料

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诗的前半部分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

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因此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除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抒发诗人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诗人的思想感情出自胸臆,奔涌直泻。后六句都是对偶,但却明白自然像说话一般,有水到渠成之妙。

杜甫在这首诗下自注:“余田园在东京。”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诗人多年飘泊“剑外”,备尝艰苦,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是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

如今“忽传收蓟北”,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令诗人心中涛翻浪涌。“初闻涕泪满衣裳”,“初闻”紧承“忽传”,“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真实表现。

“蓟北”已收,战乱将息,乾坤疮痍、黎民疾苦,都将得到疗救,诗人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苦日子,总算熬过来了。然而痛定思痛,诗人回想八年来熬过的重重苦难,又不禁悲从中来,无法压抑。

可是,这一场浩劫,终于像噩梦一般过去了,诗人可以返回故乡了,人们将开始新的生活,于是又转悲为喜,喜不自胜。这“初闻”捷报之时的心理变化、复杂感情,如果用散文的写法,必需很多笔墨,而诗人只用“涕泪满衣裳”五个字作形象的描绘,就足以概括这一切。

颔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更高峰。“却看妻子”“漫卷诗书”,这是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当诗人悲喜交集,“涕泪满衣裳”之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却看”就是“回头看”。

“回头看”这个动作极富意蕴,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其实,无需说什么了,多年笼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儿去了,亲人们都不再是愁眉苦脸,而是笑逐颜开,喜气洋洋。亲人的喜反转来增加了诗人的喜,诗人再也无心伏案了,随手卷起诗书,大家同享胜利的欢乐。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联,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白日”,指晴朗的日子,点出人已到了老年。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既要“放歌”,还须“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

这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青春”指春天的景物,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还乡”。诗人想到这里,自然就会“喜欲狂”了。

尾联写诗人“青春作伴好还乡”的狂想,身在梓州,而弹指之间,心已回到故乡。诗人的惊喜达到高潮,全诗也至此结束。这一联,包涵四个地名。“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既各自对偶(句内对),又前后对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对。

而用“即从”“便下”绾合,两句紧连,一气贯注,又是活泼流走的流水对。再加上“穿”“向”的动态与两“峡”两“阳”的重复,文势、音调,迅急有如闪电,准确地表现了诗人想象的飞驰。“巴峡”“巫峡”“襄阳”“洛阳”。

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很漫长的距离,而一用“即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就出现了“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疾速飞驰的画面,一个接一个地从读者眼前一闪而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诗人既展示想象,又描绘实境。

从“巴峡”到“巫峡”,峡险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出“巫峡”到“襄阳”,顺流急驶,所以用“下”;从“襄阳”到“洛阳”,已换陆路,所以用“向”,用字高度准确。

创作背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天。宝应元年(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

第二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至此,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的诗人,当时正流落在四川,听闻这个大快人心的消息后,欣喜若狂,遂走笔写下这首诗。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常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

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抒发感情的几种方式

河南省柘城县第二实验中学    刘西峰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篇为人称道的好文章,往往渗透着作者真挚的感情。我们作文时,倘能以情组文定能使文章产生震撼读者心灵的力量,引起读者感情共鸣的效果。那么,如何进行情感表达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呢?

一、    呼告式

作者在抒发感情时,对没有知觉的物象(自然界)以及不在面前的人(多只死去的人)直接呼告,从而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使作者的感情同被叙述的对象进入了同一境界,大大增强了作者抒发感情的空间,这样不仅显得亲切感人,也有利于抒情和组织材料,给作品增添了无限的魅力。

鲜活片断一……然,你还记得吗?就是在绒绒白雪的冬天,你与我分离。依然是那条小河,依然是河边的那片小树林。然而,我却觉得它失去了往日的神采,还记得那天我们一起合一张影,你对我说:“要笑,笑笑好吗?以后我只能从照片上看见你了!”于是,我笑了,可眼里却含着泪,虽然我拼命想忍住它,它还是不争气地落在了我的衣襟上。

——《留在照片上的记忆》

文思简评此文作者敞开感情闸门,用呼告手法喷射激情,抒发了对朋友“然”的刻骨铭心、昼夜思念的真挚感情真是动人心魄、感人肺腑。如此表达情感,又怎能不引起读者的共鸣呢?

二、    奔放式

作者抒发感情时,将自己强烈的感情不受任何拘束地倾泻而出,这是一种长江大河汇流于东海、抑制的岩浆迸发成火山的感情,风格外露,奔放而明快。

鲜活片断二……炸裂呀,我的身体!炸裂呀,宇宙!让那赤条条的火滚动起来,像风一样,像那海一样,滚动起来,把一切的有形、一切的*秽,烧毁了吧!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

——郭沫若《屈原》

文思简评这是剧本《屈原》里著名的独白《雷电颂》中的一节。文中作者那炽烈的感情犹如江河一泻千里,无拘无束,无遮无拦,尽情地宣泄,把对光明、正义的热情赞颂,对黑暗、邪恶的愤怒声讨的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我们阅读这样的文字时,又怎能不被这烈火一样的激情、大海一样的气势所震撼呢?

三、    咏叹式

采用咏叹式的抒情方式,可以制造节律,渲染气氛,更能集中地抒发感情。

鲜活片断三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你们已经可以了解我们的战士是怎样的一种人,这种人有一种什么品质,他们的灵魂多么地美丽和宽广。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文思简评作者在叙述完三个典型事例后,采用反复咏叹的方式歌颂志愿军战士是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是人民的优秀之花,是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句句赞叹,步步深化,既从情感上打动读者,又揭示了所叙之事的意义。

四、    曲折式

这是一种间接的抒情,它是一种依附于事、依附于理、依附于景的抒情,也就是通过叙事、议论、描写的方式抒情。

鲜活片断四……她一咬牙,把裙子掖起来……,她急于放开抠石缝的手,双手把我往上一拖,上边的同学趁势拉住了我的手,可她却因用力过猛,脚一滑,掉下了悬崖,我们朝崖下望着,哭喊着,可是看到的只是缭绕的轻烟,听到的只有哗哗的水声。我们再也看不到那粉红色的连衣裙,那和蔼可亲的面容了,再也听不到那欢快的笑声,那暖人的笑语了……

——《山那边飘来一朵云》

鲜活片断五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杨朔《荔枝蜜》

鲜活片断六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摸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吗?

——朱自清《绿》

文思简评“片断四”依附于事抒情,通过对当年采花事件的追叙,抒写了对一位因救自己而跌入悬崖丧生的小学教师的真挚怀念之情,文章如泣如诉,感情深沉凝重。读罢此文,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们在与作者一同哀思,一同落泪。“片断五”是依附于理抒情,这是对蜜蜂的赞扬,也是对蜜蜂的议论。作者通过这种赞扬和议论,抒发了对蜜蜂这种小生灵强烈的崇敬、感佩之情,不仅真挚,而且感人。“片断六”则是依附于景抒情。一潭绿水在作者的笔下,俨然一位美丽的姑娘,似乎对作者有着无限的情意,作者张臂欲与她拥抱,掬口犹似接吻。这种独特的抒情,真是令人遐想不已。

 “文章不是无情物”,它是作者内心情感的宣泄,是精神产品的独创。写作时,只要拨动情点,以情组文,文思就会潮喷涌而出,写出来的文章就会动人心魄,感人肺腑。还有什么样的写作技巧能抵得上以真情编织出的文章更能打动读者呢?可以说,感情可以掩盖任何技巧!

  是不是这个?

  《七步诗》

  三国·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煮豆子是为了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做羹。豆秸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中哭泣。我们本来是同胞兄弟,为什么你那么急迫地加害于我呢?

  附注:

  漉菽以为汁中的“菽”,只要是出自正版的《世说新语》,没有作“豉”的。至于流传的其他诗歌版本,可附注说明,不应列在《世说新语》的书名之后。

  本自同根生中的“自”,有版本为“是”,疑为今人修改,不如“自”字好!

  萁在釜下燃有“在”,有版本作“向”。

  另有别本《七步诗》为四句(是后人所改),以《三国演义》为代表,首句为“煮豆燃豆萁”,第三句为“本是同根生”。

  鸟鸣涧 体裁五言绝句

  作者:(唐) 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春天的晚上寂静无声,桂花不知不觉地凋落。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月亮出来了,小鸟被月光惊动。时不时在山涧中传出一阵阵清脆的鸟鸣。

  (一)

  人的心闲静下来才能感觉到春天桂花从枝头飘落,宁静的夜色中春山一片空寂。皎洁的月亮从山谷中升起来,惊动了山鸟,时而在山涧中发出鸣叫声。

  (二)

  在这个寂无人声的地方,芬芳的桂花轻轻飘落在静静的夜晚,使这春天的山林更加空寂。月亮升起,惊动了正在树丛栖息的山鸟,它们清脆的叫声在空旷的山涧中传响。

  芙蓉楼送辛渐

  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 体裁:七言绝句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一:

  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与浩渺的江水连成一片,天亮时我将送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如果洛阳的亲友询问我的情况,请你一定转告他们,我的一颗心如晶莹剔透的冰,清正廉明,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译文二:

  昨夜,秋雨绵绵洒向吴地江天, 今晨,我在芙蓉楼送客面对孤独的楚山。 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询问我的近况, 请告诉他们我依然冰心一片,装在洁白的玉壶中。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黄四娘家的周围的小路上开满了缤纷的鲜花,

  千朵万朵的鲜花压得枝条都低低弯下了身。

  嬉闹的彩蝶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

  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和谐动人。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

  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竹 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子牢牢地咬定青山,把根深深地扎在破裂的岩石中。经受了千万种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让它屈服。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在剑外忽然听说,收复蓟北的消息,

  初听到时悲喜交集,眼泪沾满了衣裳。

  回头再看看妻子儿女,忧愁哪里还在。

  胡乱收卷诗书,我高兴得快要发狂!

  白天我要开怀痛饮,放声纵情歌唱;

  明媚春光和我作伴,我好启程还乡。

  我立即从巴峡穿过了巫峡;

  很快便到了襄阳,随即又奔向洛阳。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只有风雪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气, 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语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 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游蕲水①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②。潇潇暮雨子规啼③。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④!休将白发唱黄鸡⑤。

  『译文』

  去蕲水县的清泉寺,寺在兰溪旁边,溪水向西流。

  山脚下兰草嫩芽浸入小溪, 松林间小路清沙净无泥 傍晚细雨中布谷鸟阵阵啼叫。 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 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奔向西! 不必烦恼叹白发,多愁感慨时光流逝。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作者:王观 朝代:北宋 体裁:词

  译文1

  [水好像是眼波,]

  [山好像是眉峰攒聚。]

  [要问远行的人去哪里?]

  [有山有水风景很美的地方。]

  [方才送春天归去了,]

  [又送君(鲍浩然)回去了。]

  [要是到江南(江苏浙江)赶上春天 ,]

  [千万要好好欣赏一下这美丽的春光,可别急着走呵。 ]

  译文2

  江水像佳人的眼波一样清亮,山像美女微微蹙着眉。朋友要去哪里呢?就是要到像南方佳丽眉眼之间风情万种的地方。 才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如果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光留住。

  译文3

  碧绿的江水,像美人横转的眼波;重叠的青山,像美人聚拢的眉峰。

  真想问问那些在路上行走的人儿要到那个方向?

  应该是像你一样,急着要去好山好水的地方吧!

  唉!才送走了春,如今又要送你回家乡。

  朋友,回乡时,若还赶得上江南迷人的春色,

  千万住下来过过美好的日子,可别急着走呵!

  (我找的好辛苦呢,能不能给点分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685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