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个问题:结婚的意义是什么?
有个高赞的回答:
“结婚是为了一个相爱相知相伴的人,在生活中能给你勇气,遇到事能有个人商量,在生活累的时候彼此相互安慰鼓励,在外面受了委屈回到家有个温暖的拥抱。”
婚姻是人生的重大主题,需要我们每个人用一生的时间来解读。
《谈婚论嫁》是国内首部80后情感纪录片,15对主人公跟踪拍摄,100对夫妻真情访谈,425天生活真实记录。
这部纪录片全片共5集,每集24分钟,从剩女相亲到裸婚闪婚,从异地长跑到跨国网恋,从走上红毯到生死相依……
从他们的故事,我明白了婚姻这件事,简单又复杂,丰富又高级,需要我们每个人用心品味。
01 单身的本质,是不愿将就
纪录片的第一集主要拍摄了3个大龄剩女单身与相亲的故事。
鸿莲,一位外企的总监,今年31岁,目前单身。她身材高挑,面容姣好,身边不乏追求者,但都没有一个让她动心的。
她19岁就离开家乡,来到北京打工。下班做家教,周六周日做导游,春节不回家,在她多年的打拼下,终于在北京有了一席之地。
鸿莲参加了很多场北京婚恋网站的相亲活动,但都没有遇到合适或者满意的,一直单着。
她想找的对象,不要求有多有钱,但两人要相爱,不管遇到任何困难,都不会抛弃她。
她在6年前被骗婚骗钱,心里非常没有安全感,不会再轻易地相信一个男人的话,更看重的是对方的行动。
她想要爱情,不希望随随便便找个人过日子,但她又不敢相信爱情了,觉得合适就好。
片中的第二个主人公叫余燕,32岁,是一名摔跤运动员,体型较胖,个头不高。
她曾经参加过相亲节目《非常勿扰》,并在节目中与一个男嘉宾牵手成功,但节目煽情的感动场面,并没有能转化为日常生活,没过多久,她又回归到原来的单身生活。
她对自己的体型有些介意,但又希望对方不介意自己胖,她认为“我瘦下来,找到的对象不是真爱;我瘦不下来,找到的对象就是真爱。”
余燕也相过很多次亲,她找对象的标准是“个子比她高,最好是兵哥哥,不喜欢戴耳钉,纹身……”
父母对未来的女婿也并没有那么多要求,主要是性格好,人善良就行。
第三位主人公叫孙旸,36岁,黑龙江的女博士,现在是大学教师。
她对自我要求较高,注重生活的细节,讲究品味,重视仪表,衣服、鞋子、首饰都要精心搭配。
孙旸也想过许多次亲,但都没有遇到合适的,年龄越大,就越看淡了,她分析“阻碍我找到另一半的人是我自己,要求越来越高。”
她找另一半的标准,是能驾驭她,要事业有成,要有一定的见识,要有广博的胸怀。
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这样的人,所以孙旸宁愿高质量地单着,也不愿意随便找一个人。
……
从这些主人公的故事中,不难看出,单身人士单身是有原因的,本质上就是不愿意将就。
与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无关紧要的人身上,不如独自快乐,过好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
单身人士也渴望拥有甜甜的爱情,也希望能找到心中的ta,但现实往往给他们重锤,让他们不敢再相信爱情。
就像李宗盛的那首《晚婚》中唱的:
“我从来不想独身,却有预感晚婚,我在等,世上唯一契合的灵魂。”
02 爱情的真谛,就是战胜重重困难
《我要我们在一起》和《漂洋过海来看你》这两集,主要拍摄了阻碍6对情侣相爱遇到的问题。
俞彧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二胡演员,男友喜明是她们艺术团的音乐指导,两人是同事,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走到一起。
俞彧有白化病,年纪轻轻就满头白发,因为担心这种病会遗传给下一代,他们俩的爱情遭到男友父母的反对。
为了让两个人的爱情走下去,男友喜明一方面安抚俞彧,表明跟她走下去的决心。
另一方面,为了打消父母的担忧,跟女友去做医学鉴定,让父母知道女友的白化病并不会遗传。
在喜明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他的父母终于接受了俞彧,几个人和谐相处,两人并打算结婚。
杨洲因为2008年的汶川地震,双腿残疾,他通过网络平台,认识了同样双腿不便的云南姑娘徐艳。
徐艳结过一次婚,并带着一个女儿,没有稳定的工作来源。
因为杨洲双腿残疾,再加上一个残疾的儿媳,杨洲的父母原本是不同意的,觉得他们两人在一起,只会让生活更难。
但耐不住儿子的苦苦哀求,更受不了儿子那绝望的表情,杨洲的父母最终同意并接受了徐艳,更加努力赚钱养活一家人。
李亮是中国女人,二婚,还带着一个女儿。爱人是印度人辛格,他也是二婚。
为了两人在一起,辛格离开万里远的祖国,来到中国,来到李亮住的小县城。
男方来到中国,非常不适应,这里没有朋友,没有家人,语言不通,连找一份工作都困难。
最终,辛格还是融入了中国,克服语言、风俗等困难,跟李亮组成一个家庭。
……
在纪录片中,我们看到不仅仅是情侣间遇到的重重挑战和难题,更看到彼此间在风雨中握着手,坚持走下去的决心和勇气。
或许爱情的真谛并不是一见钟情,也不是风花雪月,而是不管世间如何变化,无论是上刀山下火海,还是柴米油盐生活,我要我们在一起。
就像作家高尔基所说:
“婚姻是两个人精神的结合,目的就是要共同克服人世的一切艰难困苦。”
03 婚姻的本质,是沟通包容
相爱容易,相守难,爱情不仅有甜言蜜语,还有磕碰吵闹。
高峰和梁辰从15岁恋爱,经过11年的爱情长跑,他们终于走进婚姻的殿堂。
看着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的甜蜜,隔着屏幕外的网友们都羡慕极了,但要知道,他们也会争吵,也会闹矛盾。
每次闹矛盾时,两人都会冷战不说话,但不管吵得多凶,他们都约定吵架不过夜。
在这个约定下,他们在一次次地争吵跟和谅解中,更加认识到自己和对方的差异,两人也越来越珍惜和坚守对方。
李仕玉和侯丽是通过相亲认识的,一年后就结婚,因为婚礼,就差不多花光他们两人的积蓄。
婚后没多久,侯丽就发现自己怀孕了,面对突如其来的生命,她不仅仅有惊喜,更多的是担忧。
两人都是去城市打工的农村人,家里并不富裕,想尽快在城里买房,非常不现实。
由于对未来的担忧,侯丽就忍不住询问丈夫什么时候能在城里买房。
丈夫只能无奈地告诉侯丽“你现在问我,我也不好说。因为现实就是如此,就算买血买肾,现在也做不到。”
在如此现实的条件下,侯丽也只能妥协,不再向丈夫提出任何承诺,只过好当下的日子。
许治和康敏这对,认识不到半年就结婚,两人都是水上教练。
许治原本是四川人,为了康敏,放弃原有的工作来到海南,又担心康敏,也成为了一位水上教练。
他们决定在海里举行婚礼,在讨论流程时,两人产生了分歧,女方觉得要隆重,要浪漫,打算在大海里面进行婚礼。
男方就觉得简单一点就好,没必要那么麻烦,要考虑到海浪、风向和安全,在海洋馆举行更合适。
在双方僵持、沟通、反驳、理解、妥协中,他们最终达成共识,就在海洋馆举行海底婚礼。
……
就像白岩松所说:
好的婚姻,其实是双方懂得妥协的艺术。
没有完美的婚姻,也没有完美的伴侣,只有理解沟通,包容和谅解,两人才能走得更长久。
04
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女主盛明兰曾说过:
“婚姻里未必一定需要爱情,作为女人也不应该把眼光放在儿女情长上,要实现经济和精神的独立,去看看更广阔的世界。”
若有良伴,就携手同行;若无良伴,自己独自行走亦行。
人生那么长,世间那么美好,值得我们每个人用心行走一趟。
纪录片《再说长江》分影片析
记得Michael Moores 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所说的:“我们生活在一个虚假的时代里”,因此我们大部分人都渴望了解虚假表象之下的真相。其实,真实也是纪录片的生命。纪录片所要求的是一种无假定性的真实,它不允许虚构,不允许造假,它必须到现实生活中去发现和寻找具有生活内涵的生活内容。现在我通过国家地理频道的《大河生命(长江篇)》与中国拍摄的《再说长江》来分析一下长江叙事与纪实伦理。
一、 叙事手段对比。
纪录片叙事手段分为长镜头、同期声、人物述说。
1长镜头对比。运用长镜头纪录事件过程是电视纪录片的重要特色和根本手段之一。 长镜头的真实在于对物质现实的不间断纪录,摄像机好比观众的眼睛,在事件发生的现场观察、感受所发生的一切,这种强烈的现场性和参与性使观众在很多时候已经忘记了是在观看电视,这也就是纪录片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因此,在运用长镜头时,尽量透过平凡的生活表象揭示出深蕴其中的哲理。
《大河生命》里,通过特写、近景、远景等有顺序的切换,我发现它们的镜头是很有秩序,慢慢用镜头告诉你一切东西。而且,它的镜头很关注一些生活细微的东西,让人感受到强烈的生活气息。它的镜头很喜欢对准生活中的人们,善用人们的表情告诉我们一些东西。
相反在《再说长江》里,我发现它很喜欢用一些长江的景色的远景与特写不停地切换,缺少必要的剪裁和选择。而且很多时候镜头与同期声表达内容不太相关。
2同期声对比。电视作为声画艺术,其真实性的表现必然也要从声、画两方面来实现,同期声无疑是电视纪录片实现声音记实的最重要手段,这样才真正避免声画两张皮的缺点,不事雕琢、不加粉饰地纪录原汁原味的同期声、现场声,保持生活的原生形态。
《大河生命》里的同期声基本保留了拍摄当时的现场声音,水声、机器声等基本都能听到。《再说长江》也同样保留了当时拍摄的很多声音。这样让观众更能感受纪录片的真实。
解说是电视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纪录片解说的作用主要是引导观众、补充画面。解说决不可以取代镜头语言和被采访者,代替观众的审视和思考。在电视纪录片里,解说词只是画面的补充交代或画龙点睛地概括,是一种辅助语言。
《大河生命》是外国到中国拍摄的纪录片,相对中国自己拍摄的《再说长江》,解说词显然比《再说长江》多。这可能是因为外国对中国许多文化不太了解,需要更多的解说。不过相对之下,《生命之河》的解说更为客观,只是简单地描述。《再说长江》有些将现成的思想强行灌注给观众的意味,使观众养成被动接受的心理定势,从而失去自己独特的鉴赏能力。
3人物述说对比。两部片子在人物述说上都不错,不过《再说长江》的人物都是偏正面的,都是赞扬长江为主,缺乏客观性。相比之下,《生命之河》有多方面的角度,通过不同人物的述说让人有不同的思考。
二、主题的对比。
纪录片对主题有三个要求:深刻、新颖、集中。
《再说长江》很显然是板性结构,以长江沿岸风光地貌、风土人情的变化来反映中国经济改革20年所带来的巨变。《再说长江》主题重在一个“变”字,基本强调改革开放对长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都是偏向赞扬的态度。因为是板性结构,《再说长江》共33集,分不同的章节介绍长江各方面相关信息。看后,观众的确对长江相关的风土人情有更深厚的认识,受益匪浅。但是并不能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拍摄也中规中矩并不是很新颖,因为分许多集介绍,主题也不够集中,看后让觉得仿佛一部长江旅游介绍。整体来说,《再说长江》一如中国大部分影片,都在赞扬祖国伟大的河山的基调下拍摄的,的确看后让人觉得我国地大物博、大好河山的感觉,但是显得不够客观。
《生命之河》主题与《再说长江》不同,虽然都是对象都是长江,但是《生命之河》偏重在长江三峡工程上。《生命之河》除了展现给我们基本长江的介绍之外,重点拍摄了三峡给长江给老百姓带来的影响。而且,《生命之河》比较客观,在三峡的影响上,好坏两方面都有涉及,并且基本都是透过采访当地百姓、企业家以及三峡的专家来表达主题,并没有用过多解说词引导观众思想,基本都是让观众通过受访者的话语了解。从这些来看,《生命之河》比《再说长江》的主题更为集中。《生命之河》同样让我感觉深刻,为什么呢主要体现在它对长江三峡工程的一些深远影响的拍摄上。因为中国的主旋律都在称赞长江三峡工程的举世无双,简直让人民觉得这是一个百利无一害的工程,但是《生命之河》大胆揭示了长江三峡工程带来的一些危害。它真实地拍摄了长江现在的水质是怎样的,让画面自己说给我们知道问题的所在。也找到了当地的老百姓,通过住在那里的人们亲口讲诉长江沿岸现在的一些问题,显得很真实,并不像《再说长江》有着一些摆拍的镜头。最重要的是它找到了地理方面的专家以及长江三峡的相关建造人员来采访,更显的可信以及客观。循循善诱地让我们自己找到它想表达的中心思想。在讲诉长江三峡工程可能危害上海的时候,更用了数码地图来告诉我们一些地理上的位置之类的。整个《生命之河》不止主题集中,而且新颖深刻。
看后,让人不由自主地思考长江三峡工程所带来的各方面影响,给了观众很大的思考空间,真正地做到用真实说话。
三、文化特征对比。
《生命之河》与《再说长江》是中西两方分别拍摄的关于长江的'纪录片。通过观看两片,我们也可以分析出两片背后代表的文化特征的不同。
《再说长江》耗资巨大, 气贯长虹, 历时数年, 融国内纪录片顶级编导之精华创作,的确能做到雅俗共赏。但是这种在主旋律下的纪录片,一元视界的超越性和叙述者的权威性,让纪录片做不到足够的客观,以及有过分引导嫌疑。《再说长江》的解说词总在一定程度上拔高主题,而不是推动情节发展,不太关注与纪录片的关联。但是《再说长江》在表现长江的历史感、风土人情上的确做得很不错,让观众对长江沿岸的城市城镇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再说长江》很能表现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以及长江流域人民骨子里的精神,像有一集介绍赤水河那里的人,就介绍了茅台酒的发源地以及很多相关的文化知识,受益匪浅。
《生命之河》也是有着精良的制作,宏伟的系列篇幅,深刻的内容剖析着现实社会,对传播文化知识,推动人类文明进程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纪录片里大量用了长江土生土长的人们的采访,增加了亲和力与可信度。《生命之河》中最值得我们国家纪录片学习的就是客观性,点到即止,不做过分的引导,以及用真实说话,并不是简单地用解说词述说。
纪录片以自己特殊的视角和方法观察、描述、记录这个世界。纪录片更被誉为人类的"生存之镜"。在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上,纪录片动态影像和声色并茂的优势是文字、绘画和照相术等传统手段所难以比拟的。正因为如此,“真实”成为纪录片经典定义中不可或缺的词汇。但纪录片真的像镜子一样"真实"的反映了现实吗不尽然。纪录片摄像时的开机时间、镜别和角度的选择,后期制作时的剪辑加工等工作,无不渗透了制作者个人的创作理念和表达欲念,所以,纪录片只是“创造性地处理现实”以及“抓住现实地片断,将其有意义地结合起来”。而《生命之河》与《再说长江》皆能做到这点,只是偏重点不一样,《生命之河》侧重于长江三峡工程以及长江未来的一些问题上,而《再说长江》则侧重于长江过去这些年的变化以及长江一直的历史进程上。《再说长江》让我们深入地了解了长江以及长江沿岸的历史进程、风土人情,《生命之河》则提醒了我们长江未来要面对什么问题,各有各的长处。《再说长江》篇幅过长,有点拖沓;《生命之河》则让人感觉意犹未尽。不过通过观看两部纪录片让我们学习很多江河拍摄的技巧,以及纪录片的叙事技巧。而且,有对比才有进步,通过中西两部同一题材的纪录片的对比,我看到了我国的好处,也发现了可以改进的地方。
;纪录片《华氏911》分析
这是部喜剧片——这是我在看完纪录片《华氏911》最直观的感受。
这部纪录片讲述了一个美国政府如何忽悠美国人民的故事,指出了美国政府911后对石油的贪婪在疯狂的反恐战争中所起的绝对作用,也分析了布什家族与本�6�1拉登家族之间的利益瓜葛。
该片为何喜剧?其在于该片采用了一种无处不在的对列手法来完成纪录,大量将两个或多个不同利益的群体进行对列表现,如:布什总统悠闲的打高尔夫与他在一所小学中视察,得知911事件时的“呆滞”表情,加上画外音中稍带反讽的提问。再如,布什在国会演说中幽默诙谐的口吻引发的哄堂大笑与伊拉克战争中血腥的场面和平民恐惧的表情。
这种稍带表现主义的**手法,被导演迈克尔�6�1摩尔运用得淋漓尽致。于是,我们除了在强烈痛斥恐怖主义与侵略战争的同时,更多了一份对美国上层建筑滑稽表演的啼笑皆非,而恰巧主演者不是别人,却是美国国会与总统本人。试看影片结尾处,导演本人在国会前询问议员们是否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往伊拉克战场时,身边还陪同了一名伊战归来的士兵,光看议员们的表情,就已经足够滑稽。
在表现911事件本身时,导演没有直接用飞机撞大楼画面再次刺激观众的情感,而是用配音的黑画面来展现当时发生的状况,将镜头更多的对准普通人面对灾难时的各异神情,让观众在一种静默的氛围中,体会着事件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在这部影片中,导演“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不停地运用转场镜头进行切换对比,甚至拿他们前后不同的论调进行对比,令政治家们伪善而矛盾的面目显露无遗,也同样在不停煽动着观众的情绪。从这点看,虽略带主观色彩,但却据有强烈的证据感,真实而可靠。
纵观全片,导演运用了一种真实的纪录手法,却在一种喜剧的氛围中,完成了对当今美国政府作为的批判。
电视纪录片是一种艺术地展现真实场景的纪实性节目形态,它通过调动各种电视手段,多角度地挖掘生活素材,通过纪实的“真”来表现生活。电视纪录片的魅力,就在于它讲述的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透过凝练的生活,展示不同的人生,激起人们对自身及生存空间的审视。可以看出,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和灵魂,而故事性则是电视纪录片吸引和打动观众的重要因素。
一、纪录片的故事化
长久以来,人类对于故事的需求是永不停止的。从故事诞生开始,人类就以各种叙事形式在改编与更新它,不论文学、戏剧、**电视,都已形成了本学科体系内一整套讲故事的技巧为人们耳熟能详,这就是已经论证和社会化的语言方式――讲故事。电视栏目纪录片同样推崇故事,
当然,故事性并不是经典纪录片创作的必要条件,经典纪录片里的很多类型也不依赖情节化而生存。经典纪录片从来是对故事模式极具反省与批判,它反对对现实作简单化和功利化的判断与阐释,它重视解读现实意义的暧昧、歧义与矛盾,它从不让现实去被情节模式裁减,这是经典纪录片的艺术力量所在,同样也是经典纪录片的小众化与精英意识使然。然而,与从不考虑收视的经典纪录片不太一样,将镜头下的公众生活视为一种文化消费品的电视栏目纪录片对故事的追求是放在第一位的。
二、情节化叙事
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纪录片故事化最重要的表现就是情节化的叙事。纪录片里的“故事”不像故事片那样是虚构出来的,它是对现实生活的选择和概括。生活本身是发展着的,生活本身就具有许多的矛盾和冲突。当你把这些冲突和矛盾加以选择和概括时,就有可能形成既客观又完整的情节内容,这就是纪录片的情节化叙事过程。它依赖导演对于现实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力来推动叙事。
《寻找小糖人》是瑞典导演马里克·本杰鲁尔的作品,讲述了美国底特律民谣唱作人罗德里格兹的传奇故事。这是一个犹如神谕却又真实发生的故事,本片最终以其充满戏剧性的题材和艺术表现力获得2013年第85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项。
《寻找小糖人》是一个奇迹,是一个音乐人演化的故事,是一个永不停止的故事,是一个时代改变的故事,是一颗沧海遗珠的故事。影片的前半段像一部悬疑片,反转得令人措手不及,后半段却像一部励志片,激动得令人还真的相信梦想的存在。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他的故事中寻找、徘徊、感动,同时也渴望着,那如他一般的寂静灵魂。
叙事就是讲故事。
爱德华·布兰里根认为:“叙事是一种将素材组织进特殊模式以表现和解释经验的感性活动。”而在这部纪录片中,通过对多种元素的选择和叠加,最终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个真实完整而又充满吸引力的故事。
• 故事化的叙事结构
对于纪录片来讲,最重要的特点是真实,记录事件或者人物、地区,所以创作纪录片的关键在于后期叙事中能否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做到环环相扣、引人入胜,使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纪录片《寻找小糖人》采用的是递进的叙事结构,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路径,编辑组合镜头,使视听语言沿着时空维度进行排列,循序渐进,随时间推移的顺序来结构整个影片。而它更重要的一个特点是,将故事化的叙事手法融入片中,在事实真实、尊重事实的前提下,运用剧情片的表现方法和技巧来进行纪录片创作,加强其感染力、吸引力。让观众仿佛在听别人叙说一个不可思议的传奇故事,从而更加引人入胜。
影片从1968年引入起,音乐人罗德里格兹的故事从底特律的酒吧开始,到随后因不被美国市场认可而销声匿迹,清苦生活,再到被人寻找发现后重登舞台,90年代直至今天,罗德里格兹在南非举办了数十场史无前例成功的演唱会。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短短85分钟,却让观众心情随着情节变化而不断变化。从“开始-发展-高潮-结局”,故事条理清晰向我们娓娓道来,却不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
•充满悬念的限制视角
法国作家热奈特为此提出了三分法:全知视角(叙述者>人物)、限制视角(叙述者=人物)、纯客观视角(叙述者<人物)。
三类视角里,热奈特认为," 限制视角 " 是制造悬念的视角。
本片以“悬念”作为主要的叙事线索推进故事的发展。影片中主要设置了两个大的悬念,即“罗德里格兹到底有没有死”和“罗德里格兹现在的生活怎么样”,并由这两个悬念引出了整个故事中的两次高潮。悬疑是影视创作中最有魅力的元素之一,起到召唤观众的作用,也经常作为剧情发展的戏剧动力。”纪录片《寻找小糖人》成功运用悬疑的叙事手法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 多样的表现手法
本片在拍摄过程中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直接式的表现手法,以观察为主,无解说词,运用了大量的同期录音,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而真实式的表现手法,则以访谈为主,追求本质真实。多样的表现手法从多角度全方位的塑造出了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 影像还原
《寻找小糖人》通过影像还原的方式,采访了相关人士为故事佐证,罗列了罗德里格兹的传奇人生: 作为一个音乐人,罗德里格兹发行了两张专辑,由于第二张专辑不被美国市场认可,被所签约的唱片公司抛弃。然而在地球另一端——南非,他自由的歌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唤醒了南非受压制的人们,人们高唱他的歌曲,争取自由的权利。
•长镜头的应用
“纪录片的定义本身就决定了纪录片让虚构走开。”
本片应用了大量长镜头,以一种缓慢的基调将场景进行过度,同时渲染出了气氛,奠定了故事情节的感情基调。比如罗德里格兹多次穿着风衣走过街道的场景,以及一个本片的经典镜头之一:旧房子的墙壁上,一扇茶色玻璃窗,窗后有人影在晃动。18秒,这个持续了整整18秒的,但是我们谁都没有不耐烦,因为我们猜到了窗户后面是谁,等待越久,我们的心情也更加的激动与喜悦。
寓意如此浓郁—紧闭的窗户比喻前半段的重重迷雾,那是关于“寻找”的故事;当罗德里格兹打开窗户看向外面时,一个新的故事随着鲜活的身影出现而开启了。我们为这个情节激动着盼望着,却也被深深地感动着震撼着。好像一眼望不到尽头的人生,突然又出现了新的希望在向我们招手,不管是对罗德里格兹本人,还是对我们观众而言。这个镜头太长,等待的时间太久,却又恰到好处触人心弦。
• 极具美感的画面
影片在拍摄角度和场景选取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的巧思与艺术构图。大量使用美丽的自然风光,阳光、海滩、落日与日出伴随着主人公的音乐,诗情画意尽在其中,起到了舒缓情绪、起承转合的作用。从一开场的浓雾、昏暗的灯光、模糊的画面,与情节相互映衬相互转换,给人独特的视觉体验。罗德里格兹一个人走过不同的街道,走过春夏秋冬,唯美的画面,写就了主人翁诗意的人生,也给予了观众舒适的视听觉感官享受。
•充满诗意的旁白
1998年3月6日,当罗德里格兹终于来到南非开唱时,旁白说:“我以为他会感到非常困惑,因为大家都盯着他看,而恰恰相反,我看到的都是安宁,他的脸上,都是宁静,就像他终于到达了那个地方,他一生都在寻找的地方。”
罗德里格兹第一次登上南非舞台,眼眶中微含热泪,说了一句开场白:thank you for keeping me alive(谢谢你们让我活着!)
这一刻,没有人会不为之动容,我们为他曾经的遭遇感到唏嘘,我们也感叹着他的伟大。他的淡然与执着,深深地触动着我们每一个人。
• 恰到好处的音乐
音乐是具有强烈感染力和表现力的语言之一,它能够配合画面语言使影片上升到三维的空间中,它的抒情性、象征性能够直接影响观众的收视效果,将人们自然而然的带入到主人公所处的环境空间里。
罗德里格兹的音乐是这部纪录片所要主要表现的的部分,随着故事的发展,始终萦绕在耳畔。创作者选取罗德里格兹不同时期、不同内容、不同旋律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
全片的85分钟里播放了罗德里格兹创作演唱的16首歌曲,让观众沉浸和徜徉在有如一部有着丰富剧情和优美画面的MV之中。影片开场时的背景音乐是罗德里格兹的首张专辑《冷事实》里面的第一首歌曲《寻找小糖人》,这首歌曲引出了本片的主人公“小糖人”,歌名也正是影片的主线,随着音乐的响起,本片“追寻之旅”的主题也随之展开。“小糖人,请快一点,因为一切已让我疲惫,给你这枚蓝色硬币,能不能帮我带回,五彩斑斓的梦境?”歌声回荡在蜿蜒的山间,这一刻所有的观众都为之沉醉,音乐是最好的语言,我们都在此中感受着、期待着。
影片中无数首他本人的歌曲,用曲调用歌词讲述着他的人生。《你的苦恼》,“在你追寻的快乐里,你是否被自己的渴望折磨,让你感到好奇,让你变得虚弱”,低鸣的贝斯、老旧的爵士乐、沙哑的嗓音唱出的这首充满苦闷的歌曲,似乎也暗示了罗德里格兹在美国穷困潦倒艰难度日的生活。《反体制蓝调》是让罗德里格兹在南非大受欢迎的歌曲之一。蓝调是一种很重视自我情绪宣泄的音乐类型,蓝调精神意味着追求自由,无拘无束。在当时南非政府对人民的压迫下,配合着当时政治运动的影视资料画面,作为背景音乐的这首《反体制蓝调》又把人带回了那个充满激情的年代。
伴随着《桑德瑞文小夜曲》的舒缓流淌的旋律,主人公罗德里格兹透过窗第一次探头出现在镜头中,从运动长镜头拍摄的这位城市游走的灵魂蹒跚地行走在街头时响起的《街头男孩》、《生活方式》;从演唱会结束后面对荣誉却内心独白般的《忘了吧》,从回归普通继续蓝领生活的《我要逃离》……这些来自罗德里格兹的声音,与画面配合的近乎完美,像一本人生轨迹的日记,将这位悲情的音乐天才的一生,随音乐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从音乐中来,而他最终也选择了回到音乐中去。这样的人生,何尝不是一种圆满。“诗是艺术的最高形式,也是艺术的真正本质,艺术将精神的生命贯注于对象而获得诗的意味,这正是艺术之灵魂所在。”相比起歌手,对罗德里格兹更准确的定位或许是诗人歌者,他在旅途里歌唱,歌唱悲欢离合与人间疾苦,从容地来,从容地被遗忘,再从容地被拾起。
“**纪录片的情感,不是创作者一时的心血来潮,不是一种即兴式的感慨,他需要理性的思索和一个积蓄、回旋、沉淀的过程,以达到情感和理性的融合,即“情中有理,理中有情”。
• 永恒的主题——梦想
梦想,似乎是影视作品中永不萧瑟的主题。当惊鸿一瞥的梦想抛开铜臭,抛开世俗,抛开阶级,淋漓尽致地展现着每个人原本一厘脆弱的心房的时候,我们会愈发停下脚步,驻足思考梦想本身带给我们的力量,甚至成为一种义无反顾的信仰。
对罗德里格兹来讲,所谓梦想便是坚持自己的音乐,即使不被理解即使没有观众,却依旧不被世俗所动,用一份炽热的爱坚持创作,坚持自己想要的人生。我们看着他这一路走来的艰苦,我们却也更加理解了梦想的意义。喜欢就要去做,不管前路有多艰难,不管别人怎样的眼光,至少我们还有自己的真心,在充实而富足的活着。
• 找到真实的自己
好像在这部影片中,所有的观众都能找到真实的自己,找到自己的舞台,抚慰忧伤和悲痛,一切都归于沉寂,而观众,终于找到美丽而永恒的东西——坦然的安宁。这也是一种人生。
我们整个片子在寻找“小糖人”,我们也同样在寻找着我们自己,那个不曾被世俗同化拥有初心的自己。经历了人生大起大落的罗德里格兹,一心只为自己的音乐而歌唱,歌迷与他享受着这来之不易的相遇,而当一切重归平静,他的生活却还在继续。在命运的起伏和人生的无常中,罗德里格兹依旧遗世而独立,超越了世俗和平凡,不断地追寻着自己的梦想,在平凡中实现了自我的价值。这对于在世俗中迷茫着挣扎着的我们,何尝不是一种启示:去找到真实的自己,过想要的生活。正如古人言,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当代人,缺少的正是这份洒脱与安然。
罗德里格兹在他的戏剧人生中,依旧坚守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寂静灵魂。
卡森麦·卡勒斯在小说《心是孤独的猎手》中有一段对于哑巴辛格的人物描述,用来具化如此这般才华横溢却又甘受无闻悄然生活宁静内敛的人们的脸谱再合适不过:
“……沉思般的安宁造访了这张脸,如此的安宁你往往能在最悲伤或最智慧的脸上瞥见。是的,他仍然漫步在小镇的大街小巷,永远地沉默和孤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