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朗月行
—从古至今的那一个月亮
小时不识月,唤做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李白《古朗月行》
这首诗,讲的是李白幼年时期对月中世界的认知。
儿时的我和李白在诗中描写的情况差不多,只知道月亮叫作月亮,但是不知道月亮代表什么。我的爷爷曾告诉我,月亮里面住着一位很美丽的仙女,名字叫嫦娥,月亮上有一棵桂花树,有个叫吴刚的男人每天拿着斧子砍树,嫦娥养的玉兔就把掉下来的桂皮拿来捣药。然后我似懂非懂地仔细盯着月亮看,看到上面颜色暗的部分还惊喜地宣布,我能看见那棵桂花树,就是不知道嫦娥什么时候出来。
直到现在,我还是没有等到嫦娥出来。
后来我才明白,月亮上颜色暗的部分叫环形山,并非桂花树。
我们虽然长大了,童话却再也不存在了。任何我们认为很神奇的东西,总会有一个科学的解释来打破我们的幻想。要不然怎么说,儿时的记忆才是最美好的呢。
古人和今人差不多,也有着儿时望月的记忆。年幼时的李白还未如后来那般博学多才,他不认识月亮,便把月亮唤作白玉盘。夜空之中唯一的亮色,叫白玉盘确实挺形象的。而他同时又怀疑这个白玉盘是飞在空中的瑶台。瑶台是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即仙界。古代诗人大多向往神仙世界,歌颂瑶台的诗句也有不少。
遥望着高空中悬挂的月亮,年幼的李白心想,那月中的神仙是垂着双脚的吗?月中的桂花树为什么是圆圆的?月中玉兔捣药是要给谁吃?
这一连串都是儿时困扰我们的问题。不过这里的“垂两足”一开始令我感到疑惑,我不能想象神仙们“垂两足”是怎样一种状态,难不成是坐在树上挂着两条腿?这也未免太不端庄了吧。
古代的神话中有这样一种说法,月亮出来的时候,最先能看到的是神仙的两只脚,然后是全身,紧接着才是桂花树和捣药的玉兔。李白所问的“垂两足”,应该就是这个意思。
至于月中的桂花树是圆的这一说法,我觉得大概因为月亮是圆的,桂花树长在月亮里面,所以看上去才会像圆的吧。
不过月亮也不是每天都圆的,苏轼也说,月有阴晴圆缺。不过年少无知时谁也不知道这个道理,我小时候听过最多的说法就是天狗吃月亮,说的是月食。诗中所说的是蟾蜍把月亮啃得残缺不全,因而月亮就没有圆的时候那样明亮了。
《五经通义》中说,月亮里面住着玉兔和三条腿的蟾蜍,因此嫦娥住的广寒宫被叫作蟾宫,也有用蟾宫来指代月亮的。
也是因为月中有蟾蜍的这一传说,月亮由圆变弯的时候,才会被认为是蟾蜍所啃食。有人认为,李白写蟾蜍啃食皎洁的月亮,其实是暗讽唐玄宗晚年时期的昏庸,把国家治理得不够好,不再像大唐盛世那么光明。
诗的前半部分还是很轻快的,讲述的是小时候一些天真的想法,写到蟾蜍啃食月亮之后,整首诗也像是来了一个转折。在写完月亮之后,继而又提到了后羿射日的典故。
后羿是嫦娥的丈夫。传说当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把土地烤得都快焦了,人间寸草不生,百姓也都活不下去了。这时后羿横空出世,他一下子射下了其中的九个太阳,人间又恢复了太平。
然而像后羿这样的英雄也只有神话故事中才会出现。朝廷昏暗,奸臣当道,整个大唐盛世被搞得乌烟瘴气,一派混乱。这样的乱世,却没能生出一位拯救江山社稷的英雄,有识之士有心无力,只能眼看着国家一日日衰落。
月亮已经模糊不清,还有什么可看的呢,还是远远地走开吧。
这是太白心中的哀叹,国家就如同这被啃食而变模糊的月亮,越看越令人感到心忧。可是身为臣子的他却无能为力,心中想着放下却始终放不下,没有一日不为国家的未来所担忧。这样的忧伤愁苦是如此折磨人,直教人肝肠寸断。
似乎从“蟾蜍食月”之后,诗的情感一下子由轻快转变为沉闷,所叙之事也由月亮仙境变成昏暗的国家。在叙述国家衰落的同时,诗人也瞬间从儿时的美好回忆中脱离出来,为江山为社稷心忧、断肠。
“朗月行”原是乐府诗题,魏晋南北朝诗人鲍照曾写过《代朗月行》。
代朗月行
南朝·鲍照
朗月出东山,照我绮窗前。
窗中多佳人,被服妖且妍。
靓妆坐帐里,当户弄清弦。
鬓夺卫女迅,体绝飞燕先。
为君歌一曲,当作朗月篇。
酒至颜自解,声和心亦宣。
千金何足重,所存意气间。
鲍照的这首诗,主要描写月亮升起的时候,美丽的女子临窗而坐,抚琴而歌的情形。李白因取了类似的题目,故而又在“朗月行”前加了个“古”字,以示区别。
整首诗,李白延续了他一贯的浪漫主义风格,天马行空的想象,浪漫神奇的神仙世界,天真无邪的儿时幻想,叙事抒情合二为一,把夜空中的月亮刻画得十分传神,同时又以蟾蜍食月暗讽了昏暗的朝廷,也表达了他的忧心和愁苦。
年幼时的世界总是那样纯净无瑕,长大以后,该变的全都变了,月亮却没变,依旧皎洁无暇。
七步诗
三国·魏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鼓以为汁。
萁向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古诗今译
煮豆子燃烧的是豆秆,过滤豆豉做成了豆浆。豆秆在灶下焚烧,豆子在锅里哭泣。本是生在同一根上,煎熬我何必这么着急!
名句赏析——“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和曹植本是亲兄弟,曹植少年时就很聪明,能出口成章,下笔千言。曹丕当了皇帝以后,怕曹植威胁自己的地位,想迫害曹植,有一次让曹植在七步之内做成一首诗,否则就把他处死。曹植应声而起,没走到七步就做好了这首诗。曹植把自己比喻成锅里的豆子,把曹丕比喻成锅下面的豆秆。豆子和豆秆本来是生长在同一根上,现在豆秆却在锅下面燃烧,煎熬锅里的豆子,而锅里的豆子无力反抗。曹植用这个比喻,暗指曹丕我与你是亲生兄弟,应该是骨肉情深,真诚相至,但现在却是骨肉相残,表达了内心的悲愤。相传曹丕听了面有惭色。这首诗比喻贴切,用语巧妙,通俗易懂而又含义深长。
送元二使安西
内容: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
安西,安西都护府。治所故址在今新疆库车县。
本诗为赠别而作,后由乐人谱曲.其曲名为《阳关》,又名《渭城》;作为送别曲,流传很广。
我们这个民族自古重离别。历代留下来的赠别送行的诗文多得不可胜计。南朝江淹专门写了一篇《别赋》,赋的一开头就说。“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送别曲也很多,汉横吹曲有《折杨柳》、《小折杨柳》,相和大曲有《折杨柳行》,南朝清商曲有《月节折杨柳》等。
诗开头“渭城”一语点出诗人饯别元二的地方。“客舍”自然是渭城中的一个所在,是饯别的具体地点。并说这是一个春天的早晨,天下了一阵小雨。首句的“朝雨”因次句“柳色新’三字而知为春雨,这种写法叫做互文见义。这可以使语言更精炼。
写离情别绪。诗人笔下的景物也往往成为有情之物。代人伤心,为人垂泪。本诗写春朝两,下“襄轻尘”三字,表明两不大,只是沾湿了地皮。接着又说,环绕客舍四周刚刚放叶的柳树。经春雨洗过,益发显得青翠嫩绿。这里描绘的是一个空气清新。盎然生意的春天的早晨。此种写法。似与“送行”的气氛不十分谐调。然而。诗人心甲已先装着一个“别”字。虽有良辰胜景。也无心流连。别意正是以潜意识的形式笼罩景物、环境的。由此可以看到,主观情感在一篇抒情诗中的决定性作用。
其中的关键词语是“柳色”。古有折柳送行的习俗。汉代长安城东郊有一条河叫灞水,河上有一座桥名“灞桥”,人们在这座桥上送别亲友,要折下桥头的柳枝送给行人,这就是所谓折柳赠别。从汉魏到隋唐,这一习俗相沿下来。所以古人看到柳,即生离别之意。这种不同的心理反应,是长期文化积淀的结果。因此,作为文化标志的一事一物写入诗中,就使诗具有十分丰厚的情感意蕴。“柳色新”三字在诗中有双重含义:既是写时令节候,也是离情别绪的心理映现。“柳色新”三字是前二句和后二句的关节。
后二句直接写离别之情,全部感情都倾注在一杯“酒”中。此时主客彼此可能有许多话要说,由于离别在即,心情复杂,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因而,饮酒便成了最好的交流感情的方式。离别饮酒,自不同于久别重逢那样的痛快酣畅,总不免有些苦涩的味道。但是这一斟一酌,情意却格外重。诗中“劝君更尽一杯酒”一句即写出了主客依依惜别的心情。两人对饮,一杯又一杯,主人总觉得似未尽意,总是劝客人再饮一杯。这类常情写在此处,读来特别朴实深厚,紧相呼应的第四句“西出阳关无故人”,使这杯酒具有极重的分量。那是故人的一片心肠。唐代由于国力强盛,对外的交流往来也空前频繁,因此经常有人“西出阳关”,或出使,或经商。出阳关向西,面对异域山川,风俗不同,语言有别,而且要涉足杳无人烟的大漠,所以将出阳关的入,内心无限凄凉。前来送客的亲友自然也怀有同样的心情。本诗中的元二的心情,当不胜故国他分之感。此时的故人之情,较之寻常情况下,弥足珍贵。“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可谓笔力千钧。
白居易《对酒》诗:“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注云:“第四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也。”可见此诗打动人心的力量。正因为这首诗说出每个出关、送行人的内心感情,得到许多人的强烈共鸣,成为广泛传唱的出塞曲。
古朗月行
开放分类: 唐诗、李白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 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 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 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 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 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 凄怆摧心肝。
简单诗意:(注:小学选取的前四句,所以也只有前四句)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叫作白玉盘。又觉得像是是瑶台宝镜,飞在夜空那蒙蒙胧胧的云雾中间。
秋浦歌
李 白
白 发 三 千 丈,
缘 愁 似 个(个)长。
不 知 明 镜 里,
何 处 得 秋 霜。
[简析]
这首诗采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衷。
首句“白发三千丈”作了奇妙的夸张,似乎不近情理,一个人七尺身躯,而有三千丈的头发,根本不可能。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才豁然明白,因为愁思像这样长。“缘”,因为;“个长”,这么长。白发因愁而生,因愁而长。这三千丈的白发,是内心愁绪的象征。诗中有形的白发被无形的愁绪所替换,于是这三千丈的白发很自然地被理解为艺术的夸张。
后两句“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是说:照着清亮的铜镜,看到自己萧萧白发,简直没法知道自己的头发怎么会变得这样的白。通过向自己的提问,进一步加强对“愁”字的刻画,抒写了诗人愁肠百结难以自解的苦衷。“秋霜”代指白发,具有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李隆基的天宝末年,这时候唐王朝政治腐败,诗人对整个局势深感忧虑。此时,李白已经五十多岁了,理想不能实现,反而受到压抑和排挤。这怎不使诗人愁生白发,鬓染秋霜呢?
绝句太多了,不知道是哪首
你直接在百度首页打上你需要的这些内容,就会查到许多相关信息,比这样发给你具体多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