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中,秋天的怀念表达了什么情感?

秋天的怀念中,秋天的怀念表达了什么情感?,第1张

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因为看到秋叶想到了母亲,母亲说要带他去看花,第二天就去世了,所以说秋天的怀念其实是对母亲的怀念,作者本人也是在那时候像母亲期待的积极生活而不是继续消沉,秋天的怀念并不是说故事发生在秋天,而是我对母亲的怀念和秋天这个季节有共通之处,都是代表了一种惋惜,代表了一种收获母爱,收获生存勇气的信念。母亲猝然离去后,史铁生写下了这篇文章以纪念他的母亲。

文章对母亲的刻画主要是通过细节描写来实现的,在“我”发脾气时,母亲会“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注意”、“又悄悄的进来”,“眼边红红的……一系列描写,像不像你遭受挫折时颓唐难过时父母帮不上忙却为你心如刀绞的样子?在“我”同意去北海公园看菊花时,母亲又“喜出望外”、“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等词语和情节的描写,也充分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理解、同情和关爱,文中还写道在我瘫痪后,母亲侍弄的花都死了,无比喜欢花并且长期侍弄花的母亲,怎么会把花养死呢,恰恰是因为母亲为了照顾我,根本无心无暇顾及生活中的其他,这些细节,都说明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表达了人世间的母子亲情。  

菊花这一意象在文中多次出现,并起到了贯穿全文的作用,文章中,母亲多次邀请我去北海看菊花,并且在最后一自然段写“我”和妹妹去北海看花:“**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们都知道,自陶渊明后,菊花便被后人赋予了许多高尚的文化内涵,如隐逸,高洁、坚强等,在本文中,菊花的特点,一方面指向母亲身上具备的品质,那便是对我的那份热烈而深沉的爱,以及在艰难生活中不屈的品格,同时,如菊花般高洁的母亲,用她那高洁无私的爱和包容,也深深感染了我,让我从痛苦无望转向阳光、坚强。

因此,文章借菊花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怀念之情。表现了“我”身残志坚的信念,寄寓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总之,《秋天的怀念》从不以以曲折巧妙的情节取胜,它能成为经典,完全是以为它从平淡甚至是痛苦的生活中提炼出的高度浓缩的情感来打动人,它让你知道,纵使你被全世界抛弃,只要有一份爱在,就会如微光般指引你好好活下去。

创作背景

此文写于1981年,最初发表于当年《南风报》上,那年史铁生30岁。在史铁生21岁时,也就是1969年到陕北延安“插队”。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京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

在生龙活虎、绚丽多彩的青春年华遭遇到生命的不幸,因而他的脾气变得阴郁无比、暴怒无常。而他的母亲此时肝病相当严重,常疼得整夜睡不着觉,可她将儿子瞒得紧紧的,仍鼓励儿子好好活着。母亲猝然离去后,史铁生写下了这篇文章以纪念他的母亲。

扩展资料

《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一篇表达对母亲深切怀念的散文。

文章写得文字拙朴、情韵悠长、意蕴深沉,流露出对母爱的颂扬、母亲高洁坚强品性的赞美及悲秋的忧伤之情。

史铁生为什么要以秋为背景来表达对母亲的怀念。原来母亲是在秋天离开的。倏然间,她悄悄地离开人世,就像落叶的飘零。这对一个无助的“我”来说,是生活的又一次沉重打击。这个秋天,对史铁生而言是刻骨铭心的。

史铁生以饱蘸深情的笔墨叙述母亲生前的点滴。文中写到他暴怒时母亲悄悄地躲出去,一面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一面暗自悲伤;写到他看着窗外的树叶飘落,母亲进来挡在窗前;写到母亲最爱花,可自他生病后,母亲侍弄的花儿都死了。

写到母亲反复劝他去北海看花,一旦答应就喜出望外;写到母亲最忌讳说到“跑”、“踩”一类的字眼儿;写到母亲常常肝痛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却对他只字不提。每一个细节都令人深深感动,每一个细节都令人感知到母亲的坚强。

史铁生在构筑这些细节时对母亲主要用语言和动作描写。文章更多的地方采用留白的手法,让读者去感怀、想象、丰富其中的细节。母亲的形象由此变得更加丰满生动,母爱的伟大淋漓尽致地被表现了出来。

-秋天的怀念

合欢树》是史铁生用朴实的语言谱写的一支感人至深的真情之曲,震动了每一位读者的心灵。款款文字渗透着对母亲去世的悲伤之情;它又是儿子对母爱的一首热烈深挚的颂歌。

文章主要讲了“我”双腿瘫痪后,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母亲为了鼓起我生活的勇气,在她重病缠身,肝病疼得她整秋天的怀念夜睡不着觉的情况下,坚持要推“我”去北海看菊花。在她生命的最后一息,即将离别人世时,心里还挂念着“我”和未成年的妹妹的故事。

文章通过生活中的几件小事,通过在“我”发脾气时,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注意”、“又悄悄的进来”,在“我”同意去北海公园看菊花时,母亲又“喜出望外”、“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等词语和情节的描写,充分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理解、同情和关爱,说明了母爱的博大深沉、崇高无私,表达了人世间的母子亲情,令人感动 !

表现出母亲对子女真挚无私的爱,也表达了子女对母亲深深的怀念。

1、《秋天的怀念》,短篇散文,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著,选自《史铁生散文自选集》。文中描述了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对母爱的赞美,以及史铁生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之情,及对先年对母亲不解的懊悔,令人十分感动。

2、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1951年1月4日出生于北京,原河北涿县(今涿州市)人。患肾病至尿毒症。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中国**编剧,著名小说家,文学家。生前曾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驻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作家协会副主席。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他死后把绝大部分的器官捐献了出去,令人感动。[8]  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人。深圳中学生杨林在他的文章的鼓励下,走出来车祸带来的阴影,以《生命的硬度》夺得了一个全国作文大奖。

3、《秋天的怀念》,尽管文字很朴实,但却是作者生活的真实体验,表露出真情实感。《秋天的怀念》当时是作者人生最波折的时候写的文章。字里行间里流露了他满心情绪的宣泄,以及对生活如此不公的抱怨。可是他想表达的并不是在这层面上,他不只是告诉大家他的情绪、他的愤懑,他想说的是当你的不幸降临,并不真的天崩地裂了,你的不幸也是你亲人的不幸,记住关心你的人比你更难过。史铁生的母亲只是想让儿子,看看“北海的菊花开了"告诉他的儿子坦然面对生活。可是儿子与母亲并没有一起去看北海的菊花,但儿子从母亲的死真正领会了生活的真谛!也就是无论生活把你打倒多少次你都要勇敢的站起来,微笑面对生活。事实也是如此,之后史铁生的作品充满励志,《我与地坛》鼓舞了无数的人。《秋天的怀念》,感伤、淡淡、平静,“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要好好儿活……"。借花朵的各种颜色象征母亲坚强的品格,让作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活下去的勇气,也懂得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第一意义段(1-2 自然段):写“我”双腿瘫痪后, 母亲尽力劝慰“我”,“我”却不知道母亲已患有重 病。

第二意义段(3—6 自然段):写母亲没能推“我” 去看菊花,就离“我”而去了,但临终还惦记着她 的儿女。

第三意义段(7 自然段):写“我们”怀念母亲, 真正懂得了母亲的话。

中心思想: 此文叙述了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对母爱的赞美,以及史铁生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之情,及对先年对母亲不解的懊悔,令人十分感动。

全文语言平淡、文字朴实,没有经过精心的编织与雕琢,但却句句含情,字字如金。

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

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2018年1月《史铁生全集》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发行,全集共350万字,按体裁分为各类小说、散文随笔、剧本诗歌、书信、访谈等12卷。10月18日根据史铁生小说《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改编的话剧《酗酒者莫非》在北京上演,该剧由波兰戏剧导演克里斯蒂安·陆帕执导。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文写于1981年,最初发表于当年《南风报》上,那年史铁生30岁。在史铁生21岁时,也就是1969年到陕北延安“插队”。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京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

在生龙活虎、绚丽多彩的青春年华遭遇到生命的不幸,因而他的脾气变得阴郁无比、暴怒无常。而他的母亲此时肝病相当严重,常疼得整夜睡不着觉,可她将儿子瞒得紧紧的,仍鼓励儿子好好活着。母亲猝然离去后,史铁生写下了这篇文章以纪念他的母亲。

参考资料:

_秋天的怀念

《秋天的怀念》中运用了寓情于景的部分: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表达了母亲对子女真挚无私的爱,也表达了子女对母亲深深的怀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819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