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些人喜欢怀旧?

为什么会有些人喜欢怀旧?,第1张

有一句话说的是,很多东西,只有失去了才会懂得珍惜。也许就是在描述我们的这种复杂的心理吧!怀旧,顾名思义,就是怀念那些让我们留恋的旧事物,人之所以留恋那些让他们难以忘却的旧事物,也不过就是因为目前的现状让他们很不满意,所以才会一直怀念以前。

从来都是只听新人笑,哪闻旧人哭。如果新鲜的事物不能给你带来愉悦,只能说明你对这样的事物不是很感兴趣,你甚至很厌恶这样的新鲜感,难以忘却以前旧事物的熟悉与亲切感。过去的故事事物总会有让你难以割舍的沧桑感,那是岁月留下的厚重,是时光的恩赐。过去的光阴像酒,时间越长,愈加的醇厚甘甜,留下的味道越让你忘不掉。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现代化,也越来越方便。可总感觉有什么东西被我们遗忘到了过去,想捡回来却怎么也追不回来。那些过去虽然淳朴,虽然老土,虽然原始,可却有着我们再也无法拥有的温馨和再也回不去的场景。就比如说现在过年的时候,再也没有家家户户守岁到十二点时出来放炮仗的热闹场面。再也没有我们大年初一高高兴兴挨家挨户拜年时收取压岁钱时的欣喜。现在大家都有钱了,可以天天吃好的,穿好的,不用像以前一样,眼巴巴的瞅着过年时候的好日子,因为我们天天都是好日子。可是当我们沉醉在自以为是美好的幸福生活中,你又是否想过,这样的生活已经失去了过年的本质。很明显,很多人都有我这样的想法,所以他们才会一遍又一遍的怀旧。

人本身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我们从过去的幼稚蜕化的愈发成熟。其实长大真的是一个特别不好的感觉,我们长大以后就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任性,长大以后就得学着去顾虑别人的感受,长大以后你必须要对自己做的所有事情负责任,长大以后再也不能去依赖某个人,所有的事情都要学着自己去做。长大以后…长大以后得我们要开始为自己甚至是家人的生计奔波,长大以后得我们……这样的长大毕竟会让我们头疼不已。毕竟,这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长大,长大的我们开始看见这个社会,也会沾染很多坏习惯,我们终于变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一类人,但我们对此却毫无办法。成人的世界太过复杂,太过无奈,我们开始怀念那个纯真无暇,无忧无虑的童年世界,那时的我们还没有长大,不用去考虑太多的东西,那时的我们还很单纯,单纯的一尘不染。所以才会让我们怀念吧!

无论是过去的习俗,还是我们逝去的童年,都是过去事物的缩影。但我们一定要知道,那些让我们怀念的事物终于还是过去了,只有把握当下,才不会让过去只能用来怀念。

怀旧首先是一种心理现象,从心理学层面分析,怀旧隐含着人的“退行”心理,这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当我们面临矛盾和冲突的时候,我们就会通过怀旧,通过对过去的回忆,来寻求安全保护。这种冲突可以是内心的(如自己的本能与道德、良心之间的冲突),也可以是外界的(如自我和现实的冲突)

怀旧”,最早源于希腊语的nostos和algia,前者有“返回家园”之意,后者表示一种痛苦的状态。顾名思义,就是指渴望回家之痛苦;所以作为一个病理学用语,最初指的是“思乡病”,包含沮丧、抑郁,甚至倾向自毁等情绪的疾病。后来,“怀旧”这个词逐渐远离医学范畴,慢慢融入了社会,其内涵也有了扩展和延伸,指向个人的意识和社会文化趋势,被当作“某种人类疏离的基本状况”来谈论。

在今天,“怀旧”已经成为了一种正常的人类反应和一种社会学现象,已不局限于个体对自己过去的回忆,或是一种“年华渐逝”的印记,而是作为一种正常的情况,既带有浓烈的个人特征,也具有社会的普遍意义。

怀旧的社会成因

怀旧并没有特定的人群和年龄,它可以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也可以发生在人生不同的阶段,是一种稳定的个人心理倾向。只是最容易发生在中年和退休之后,并且在过渡阶段表现得尤为强烈。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机体逐渐老化,新陈代谢及内分泌功能不断减弱,思维、记忆、理解等各种能力均有降低,但“阅历丰富”的大脑贮存的“往日信息”却根深蒂固,遇到某种刺激极易触景生情,往事在脑海中不断涌现。

因而,当个体面临离职退休这样一些扳机性事件时,对自我能力衰退的恐惧,对外界掌控力下降的恐惧,对退休之后完全未知的生活的焦虑,很容易触发“怀旧情绪”,以期能获得心理安慰和情感支持,能抓住过去的掌控感与安全感。

怀旧是寻找一种安慰。所以,尤其是在危机之下或社会动荡时代,怀旧能给人以舒适、亲切等正性情感,成为人内心的庇护所。因为对于未来,我们总有着各种各样无法预期的焦虑,只有对于过去,我们能自由而单纯地在脑海里为之加工,进行评价分析,解读重构,甚至进行功能性的利用。

毫无疑问,怀旧是对于过去的一种重构与思念,包括对一种已经发生的事件的可掌控感和安全感。而将这一保护或认同进一步放大,怀旧也可以唤起共同兴趣社团成员间的亲密感并获得群体性的认同。

从社会学角度看,在人生经历重大转变的时刻,人们需要用怀旧来保持身份,而对过去的感知可以唤起过去的自我,清晰地认识、定义自己,因此怀旧是自我感知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怀旧的心理起因

怀旧首先是一种心理现象,从上文可以看到,表现为美化“故乡”、感叹夸大“过往”的人和事,其中更多的是优点,甚至忽略了不足,呈现出了想像胜于实际的特征。如故友相见,杯酒正酣,对少年亲密无比的朋友关系之怀念,对社会复杂人际关系之感慨;如锦衣华服,荣归故里,独自站立于已然干涸的小溪前,感慨昔日下河摸鱼力逮泥鳅黄鳝之欢乐时光。

一般的怀旧总是甜蜜的温馨的,甚至都有点不自觉的幻想成分。或许这也是人们喜欢怀旧的一个原因,如果怀旧总是噩梦,相信就没人喜欢怀旧了。

从更深的心理学层面分析,怀旧隐含着人的“退行”心理,这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当我们面临矛盾和冲突的时候,我们就会通过怀旧,通过对过去的回忆,来寻求安全保护。这种冲突可以是内心的(如自己的本能与道德、良心之间的冲突),也可以是外界的(如自我和现实的冲突)。

特别是在老年人当中,因为他们意识到生命所剩无多,心里隐隐产生恐慌,于是反复回想过去的时光并加以美化,安慰自己。在这些时候,怀旧通过退行到过去替代性地满足了人的本能欲求。它所造成的时空错觉,正好能以一种象征的方式带给人安全和爱。

一般来看,怀旧更多的是情感记忆,而不是认知记忆。这种记忆是有选择的,其所包含的情感结构比较复杂,既包括温暖、喜悦、感激、友爱和单纯等正面情感,也有失落、悲伤和渴望等负面情感。但总体而言,怀旧情感多是正面的,是通过过滤掉不愉快因素来保持或强化个人的自我认同。

怀旧心理几乎每个人都会产生,但正所谓过犹不及,因为怀旧而否认现在和将来,就会陷入病态。这是因为当事人遭遇社会变迁、价值观改变,或是因生活环境改变等引发个人的失落感,当面对突变,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去积极勇敢地面对生活,反而自我收缩,采取了回避或对立的态度,避免直接面对这不适应的现实,陷于怀旧不能自拔。更糟糕的是,过于怀旧会造成更大的挫折和不适应,继续强化对过去的依恋,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个体与环境的隔阂便如同滚雪球一般不断扩大,形成了病态的怀旧心理和行为。

作为一种记忆功能和心理安慰的手段,怀旧产生的满足感能使人生更加充实。但是对于不懂得善待怀旧情结的人来说,怀旧发展到令人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则可能变成沉重的精神羁绊,就要加以重视了

总有一些女生活得特别的洒脱,她们不喜欢的人或者是事情都可以去选择性地去遗忘;但对于心思细腻恋旧的女生来说,选择性遗忘是不可能的,而且当她们处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时,记忆就会向她们涌来。在十二生肖中,这几个生肖女是最怀旧的。

1属虎女:倾心

属虎女一般是一群神经兮兮大大咧咧的女孩,他们好像不容易去在乎一切的事,不像那类心思缜密得人,但其实属虎女是一个极为感性的人,他们对待爱情是非常认真的。一旦属虎女喜欢上了一个人,即便并没有修成正果,但以前喜欢的那人她一辈子也不会忘。

2属兔女:心思缜密比较敏感

说起最有复古情结的生肖女,自然免不了心思缜密比较敏感的属兔女了,他们是真的喜欢活在过去,一天之中总会有很长久的时间去魂游,绝大多数魂游全是在想以往发生的事情。属兔女最爱追忆开心开心的一件事,偶尔乃至会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3属蛇女:爱收集

大家一定意想不到表面冷酷无情的属蛇女是一个念旧的女孩,他们特别喜欢个人收藏以往各种各样物品,特别是在喜爱让同学们写毕业册,这种具备纪念价值的食物他们也是会个人收藏一辈子。他们喜爱在一个人的时候把自身个人收藏的事物都清洗一遍,也把所有的追忆重温一遍。

4属羊女:情感丰富

属羊的女人感情十分丰富多彩,针对过去的事都十分恋恋不舍。他们可以融入新的环境,也很摆脱,对许多事都主要表现毫不在意。可是他们心里对过去的事都表现得十分想念,即便换了一个新的环境还会隔三差五主要表现出自已的复古情绪,希望自己活在过去。

我就是一个非常念旧的人,我的现实中,只有一个闺蜜是小学开始的友谊,如今几十年了,我们感情越来越好。接触网络十几年来,只有一位好网友一直聊到现在,我们感情深厚,而且非常默契,风风雨雨这么多年也不离不弃。人的 情感 是善变的,而我也许是那其中另类吧,我想我会一直珍惜今生的缘分。随着时间推移,人们也会忘却初心,但是当你已暮年,曾经的美好又会浮现心海,这就是人生吧。

怀旧有不同的心理原因:

1、内心的不安全感。怀旧隐含着人的“退行”心理,这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是对于过去的一种重构与思念,包括对一种已经发生的事件的可掌控感和安全感。

当我们面临矛盾和冲突的时候,我们就会通过对过去的回忆,来寻求安全保护。这种怀旧是寻找一种心理安慰。

因为过去对我们而言,往往意味着安全;而未来,是不可预知的风险和无法预期的焦虑。所以,怀旧能给人以舒适、亲切等正向 情感 。我们能自由而单纯地在脑海里为之加工,进行评价分析,解读重构,甚至进行功能性的利用。这样的怀旧,其实就是孤独的人寻找那些承托着共同记忆与感情的人或物,可以激发内心的归属感。

 

2、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因素。怀旧虽然没有特定的人群和年龄,它可以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也可以发生在人生不同的阶段,是一种稳定的个人心理倾向。但不同年龄阶段的怀旧,也具有不同的心理因由,比如:

儿童的怀旧——多见于人格滞留,晚熟,表现为依恋母亲,渴望得到父母的保护,缺乏主动性与独立性。

青少年的怀旧——大多因为生活环境、学习成长环境的急剧变化,表现为对自由和束缚的冲突心理,希望享受更多的自由,又会对突如其来的成长的自由到恐惧与不安。

中老年的怀旧——往往是回避现实,因为越到暮年,生命的价值不断递减并且不可逆转,所以自己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痕迹,越来越需要去回忆,去验证、去强化。而有些人或物,已经不可找回,没有机会重来,这样的怀念更执著,更像是挽歌。

小孩不会怀旧,因为没有旧可怀念。只有中年以上人群,有一定经历阅历,现实又有太多不如意,不顺遂,于是禁不住回忆起往昔的种种美好。一个人开始怀旧,意味着他<她>正迈向老年。

人类的记忆是有选择性的,往往只会记得一些比较重要或比较有意义的事情,而忽略掉一些琐碎或无足轻重的细节。因此,我们回忆过去时,往往会把那些美好的、有意义的事情放在心里,而把不好的或不重要的事情忘记掉。这就是所谓的“美好回忆偏差”。这种心理现象导致人们对过去的美好回忆更加深刻,因而会产生怀旧的情感。

总之,怀旧是人类心理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源于人们对过去的美好回忆和情感认同,同时也与文化、社会等因素密切相关。怀旧情感可以带来一定的心理安慰和情感满足,但如果过度沉溺于过去,就可能对个人的现实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该正确对待怀旧情感,不忘过去的美好,但也要珍惜当下的生活,积极迎接未来的挑战。

怀旧在不同的文化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在中国文化中,怀旧往往与传统文化、家庭乡土情结等紧密相关。人们怀念的不仅仅是过去,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价值观的延续。而在西方文化中,怀旧则更多地强调个人经历和情感,例如对童年时光、恋爱时期的回忆等。文化因素影响了人们对过去的理解和评价,从而塑造了怀旧的文化内涵。

社会环境的变迁也是导致怀旧心理的原因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人们经历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社会关系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人们会对过去的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等产生怀念,认为那个时代的生活更加简单、纯真、自由。这种怀旧情感往往是对现实的一种不满和反抗,是一种寻求心灵寄托和安慰的方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6574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