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主旨是什么?

浣溪沙主旨是什么?,第1张

主旨:词人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景物以及难以忘怀情事的流连,同时也不免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宋代: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译文:填曲新词品尝一杯美酒,时令气候亭台池榭依旧,西下的夕阳几时才能回转?无可奈何中百花再残落,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独自在花香小径里徘徊。

扩展资料

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灸人口的篇章。词的上片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咏叹,将怀旧之感、伤今之情与惜时之意交织、融合在一起。“一曲新词酒一杯”,所展示的是“对酒当歌”的情景,在作者的记忆中,最难忘怀的却是去年的那次歌宴。

“去年天气”句,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

“夕阳西下”句,不仅是惋惜时光的匆匆流逝,同时也是慨叹昔日与伊人同乐的情景已一去不返。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纡细心态。

下片仍以融情于景的笔法申发前意。“无可奈何”二句,属对工切,声韵和谐,寓意深婉,一向称为名对。唯其如此,作者既用于此词,又用于《示张寺丞王校勘》一诗。

上句对春光的流逝示惋惜之情,下句对巢燕的归来兴怀旧之感。人间生死,同花开花落一样,不由自主,所以说“无何奈何”。旧地重游,前尘影事,若幻若真,所以说“似曾相识”。

渗透在句中的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怅惆,既似冲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怅触。因此,此词不但以词境胜,还兼以理致胜。后来苏轼的词,就大畅此风了。

1、浣溪沙晏殊主旨:本词为晏殊的名作,是悼惜花落春残,感叹年华易逝之作,表现了士大夫的一种一淡淡的哀愁,情致缠绵,凄婉隽丽,其中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二句主为传诵,脍炙人口。

2、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前期著名词人。七岁能文,被誉为神童,十四岁进京参试,与千余进士一起参考。颇受真宗赏识,御言:“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真宗、仁宗两朝间历任光禄寺丞、尚书户部员外郎、翰林学士、礼部侍郎,拜枢密使、参知政事等职。为人好贤,范仲淹、韩琦、孔道府、欧阳修等,皆出其门。他的一生创作丰富,并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有《珠玉词》一百三十余首,风格含蓄宛丽。有诗文集二百四十卷,编选梁陈以后的诗文一百卷,但都佚散。其代表作有《浣溪沙》、《蝶恋花》、《踏莎行》等多首,其中《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千古名句。他的作品以典雅华丽,抒发闲情逸致见长。王灼赞曰:“晏元献公长短句风流蕴藉,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比。”可见他为宋朝的长短句创作的贡献是多么大的。他的诗为“西昆体”,词作多用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已的影响。现仅存《珠玉词》一百三十余首,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

 纳兰性德的《浣溪沙》主旨:表达了诗人对亡故的妻子的思念,同时诗人回忆了往日里与妻子的快乐时光,抒发了诗人在此时此刻下的孤独与凄凉。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的创作背景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写于纳兰性德的妻子亡故后。纳兰性德的妻子卢氏多才多艺,可惜在成婚三年后便亡故。纳兰性德思念和妻子相处时的寻常的往事,只觉得往日不能再现,妻子不能再复生,诗人心中的创痛也永无平复之日,诗人便怀着追悔、悲哀、惆怅的复杂情绪写下了这首词,以为悼念亡妻卢氏。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的全文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820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