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历史学家)
1.现在世界全球性的问题是,人找不着目的,找不着人生的意义在哪里,于是无所适从。
2.每个人彼此影响,但是难得有人自己想。
3.个人的地位最小,最短是人,比人稍微长一点的是政治,比政治稍微长一点的是经济,比经济稍微长一点的是社会,时段最长的是自然。
4.中国世界是什么?中国世界以人为头,没有上帝,天心是人心。
5.中国人讲伦理,讲人跟人的关系,社会关系,各种亲疏关系,各种尊卑关系,上下关系,这个就构成了一个优势跟弱势之间的差别。
6.科学是一种追寻的精神。
7.我们要想办法,那全世界人类曾经走过的路都要算是我走过的路之一,要有一个远见超越你未见。
8.人要讲归宿,要找理想境界。
9.人事兴废,统统融合在人的情绪人的情感里面,这种情绪这种气派,就是我讲的人找归宿的问题。
10.看懂是要看它的意义不是浮面,想东西要彻底,不是飘过去。
陈冲(演员)
1.人活着哪能不挣扎呢?
2.一个人如果没有自我意志,很难有道德底线,因为你就没有办法担当。
3.真实的质感有一种失去。
4.现在这种手机生涯,不是特别利于我们去深思。
5.人总觉得自己不繁忙的话就不够努力,就失去好多。
6.回忆是个奢侈,生活当中那么多琐碎的事情,你能够坐下来回忆一下,应该是一种奢傻。
7.用自己的良心去分析、去感受对错。
8.你选择的主题,其实不是你选择的,是你的人生选择了这个主题,你是被选择的。
张艺谋(导演)
1.我们都是时代的产物,但我愿意去做各种尝试
2.全世界永远演绎着不同的故事,也永远重复着共同的情感。
3.我觉着,你还想超越时代,能把这事做好就不错了,你放心,人走茶凉。
4我们都是俗人,别把自己看得高高在上。
5.创作就是随心而动。
李安(导演)
1.人生倒是不可能没有一些好奇心,我们有自己的课业要学,这一辈子有很多东西要学,而这是一个很好学习方式﹣“假装是谁”。
2.养生之道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尽量不要太去玩弄那些情感的东西。
3.书里的火气很大的,我没那么大火气,我只是在人情上写实。
蔡国强(艺术家)
1.我一直会更喜欢失败者。我们这个民族能够尊敬失败者,但这是从人性和艺术的角度,而不是从功利的角度上来说。
2.真正的成功就是能一直不成功。
有很多的啦!现在的综艺有各种各样的,作为大学生来讲最需要看的就是职场类的综艺,那么令人心动的offer是一个面相实习不错的学习机会。尤其是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一季 律政类。在播出后就被称为综艺的天花板。
在第一季中可以看到带教律师提供现实案例让各位实习生开始进行各种的走访以及跟客户和诉讼人联系。取得案件的进程和发展。在这过程中明白了什么是公序良俗,在案件分析中如何捋清案件脉络。更是在最后收尾的时候进行了法律援助,为实习生们进行了一次实行公益的机会。同时了解了法律援助的意义是什么,律师这个行业能为客户以及诉讼人带来什么,真正的知道什么是为人民服务并且更加理解了这句话。
当然在这个环境下离不开各位温柔且耐心的带教律师。第一季的带教律师在慢慢的引导并以过来人的眼光告诉实习生以及坐在屏幕前的我们一些为人处世甚至于关于人生道路上的方向。
徐律的话应该会让很多大学生感同身受,明白自己将来的道路怎么走。而且会给很多女生嘛鼓舞的力量,让人勇敢试错,权衡利弊,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个方向。在家庭以及工作之间选一个。而金律的话则是更让人细心温柔明白无论做任何事情不要拘泥于书本知识要学会倾听。
然后下面这段话是在微博搜到网友关于offer的总结:“把一切献给现在,就是对未来最好的慷慨。”希望这句话可以鼓舞到屏幕前的你们。
如果还能偶尔出现这样一个人,能够持续关注内心不那么安逸的那部分,关注别扭,记录别扭,纵然格格不入,倒也足够诚实,好像也不是一件坏事。
文| 谢安石
编辑| 楚明
1
许知远曾经参与过一本商业杂志的创刊,那地方我去过。进门的走廊是一整面的玻璃墙,上面贴着出刊进度、绩效考核标准,还有不断更换的WIFI密码。我花了好久才注意到,玻璃墙的尽头有人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大段话,开头就叫“座右铭”,是钱穆关于时代的一番论述:
“我们生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就应该在今天的时代中来做人、做学问、做事业。大部分的人不能认识时代,只能追随时代,跟着这个时代跑。这一种追随时代,跟着时代往前跑的,这是一般的群众。依照中国人的话来讲,即是一种流俗。每一个时代应该有它一个理想,由一批理想所需要的人物,来研究理想所需要的学术,干出理想所需要的事业,来领导此社会,此社会才能有进步。”
自从发现了玻璃墙上的话,办公室有时看上去有点怪。忙着研究用户需求的人们经常坐在玻璃墙前面开会,谈论经营、资本、商业模式,苦苦琢磨中产阶级是怎么赚钱花钱的,然而墙壁上的训话却默默立在身后,用大字写着理想、时代、不要流俗。
仔细想想,墙上的话没错,如果它出现在学校里;办公室里的一切也没错,毕竟它还要经营。唯一的问题是,它们碰撞在了一起,在那面墙下留下这个冲突,而让这种别扭不断发生的人,就是许知远。
许知远早已出名,是一个著名的知识分子。而在商业世界,你也很难忘记他的存在。有他出现的会议,现场总有一种奇妙的别扭感,像是寒带地区突然冒出头的热带植物。
在即将宣布人事调动和财务状况的会议前,只有许知远会穿着牛仔裤和紧身衬衣,发表“商业时代多反思”的即兴演讲,号召大家多读书、常思考。我没记住他最后推荐的书,在场大部分人都没记住,可能是因为这一幕实在是太奇特了——至少我从没想过,在例行公事的会议上,会有人突然跳出来,让我们想一想时代,想一想理想,而且他非常认真,丝毫没在开玩笑。
就像他对自己的评价,他是一个不合时宜的作家。最近,更多人意识到了他的这种特质,而且这似乎让他们很不舒服。
有人形容他是“最令人无比尴尬的公知”,因为在他的访谈节目《十三邀》里,一次次试图发起讨论,最终却变成“尬聊”。他欣赏《喜福会》里的俞飞鸿,于是直面告诉她,“你真是很好看啊”,“跟你坦白件事啊,我还梦见过你两次”,但转过头又问她,你在我心中这么聪明的一个姑娘,怎么居然去演那么庸俗的电视剧,你怎么面对这种遗憾?
“我觉得没有问题啊。”俞飞鸿回答他,“我不觉得这些剧庸俗。”
俞飞鸿接受许知远的采访图 /《十三邀》截图
到了节目的第二季,他还是一样。他坚持认为大众文化中有“粗鄙化”倾向,并为此困扰。“稍微长远一点的历史时空,我们的贡献可能是非常低的。对更普遍的思想和情感的追求上,(我们)是留不下什么东西的。”
他反问马东,你喜欢这个新时代吗?一点抵触的情绪都没有?为什么?
在接连给出“喜欢现在”的肯定答复后,马东回答他,“我没那么自恋。”
马东接受许知远的采访图 /《十三邀》截图
这个不合时宜的许知远源源不断制造别扭,甚至一度取代了票房超过50亿的**、快过生日的马云、出新专辑的霉霉,成了朋友圈刷屏关键词。
如果真的打开视频就会发现,许知远对这些别扭非常清楚,甚至这些都是他揪出来的自我批评。“我今天看这段的时候,我是不是不该做第二季了?我就回到我的写作状态里面了,我都开始讲很多陈词滥调了”
2
对很多更熟识他的人来说,这个尴尬知识分子的莫名“走红”也令人困惑:这不就是许知远吗?难道你们第一天认识他?
对很多人而言,可能还真是第一次认识他。许知远,男,出生于1976年,曾经在许多优秀的媒体工作,后来跟在这些媒体中“比较谈得来”的朋友一起创办了单向街书店。他不是人们熟悉的那种八面玲珑的场面高手。他会彬彬有礼地告诉上司,他要离职去哈佛游学,同时一脚把鞋踩在上司的茶几上系鞋带。他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报纸是自由人的自由联合,不是雇佣与被雇佣关系”,而且鞋带松了啊,放着不系吗?
他25岁的时候出的书叫作《那些忧伤的年轻人》,34岁的时候仍是《祖国的陌生人》。
2015年,《南方人物周刊》办了一场中国青年领袖评选,他们选中了许知远,与他一同领奖的大多是演员、歌手、导演等。连番的感谢、荣幸、寒暄、恭维话结束后,轮到许知远上台领奖,他的获奖感言是这样的:
“活动太冗长了,我好几次都想走。看到大家对娱乐、对明星那种发自内心的追求,对世界完全没有个体精神和审美,沉迷在肤浅的大众狂欢里。坦白说我刚才听那个对话,包括你们对那些问题的反应,我觉得是很可悲的事情。为什么一定要和父亲和解?在西方是杀父啊,做你自己啊,痛苦就是人生的一部分,无需改变,它就是伴随你一生,不能假装微笑。要对这个世界保持愤怒啊。我们已经陷入了一种假装点赞的习惯,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
主持人迅速问台下观众,你们对世界愤怒吗?观众回答,不愤怒。
“如果他们因为我刚才的话立刻改变了,那是一种新的愚蠢。”许知远说。
2015年,许知远参加《南方人物周刊》中国青年领袖评选图 /网络
这就是许知远,直到现在,他还在坚持自己的别扭,试图反思眼前的世界。他依然是一个专栏作家,但文章不知道还会被多少人看。尤其在那些被工作、通勤、应酬、打王者荣耀、追美剧占据后残存的碎片时间里,许知远的专栏文章显得异常沉重。那里没有太多轻松的主题,更没有大量高清配图和表情包来减轻信息量压力。他关心抗争者,焦虑那些消解在肤浅娱乐表达中的意义,所写的每一个字都是这个作家对于时代的愁思。
3
两年前,许知远再次回到自己创始的那家商业媒体,跟编辑部的记者开座谈会。在那间日常评估KPI的会议室,他的提问又开始别扭了——年轻人,你现在焦虑的是什么?
最后,只有一个同样来自北大、哲学系毕业的男记者回应了他。听上去跟许知远那种时代焦虑完全不同,他的焦虑是,昨天三里屯有人捅死了人,每天通勤都要路过这里,我现在不敢出门啊,怎么办?
会议室哈哈大笑,没人留心记录,除了许知远。
在不久后发表的专栏文章里,许知远为这个生活中转瞬即逝的细节赋予了意义。“他在教科书、书本上建立起的中国意识,似乎正遭遇挑战。而昨天,三里屯光天化日、没头没脑的凶杀,让他陷入了极度的沮丧”,“虚幻的国家前途、个人未来、凌乱又未知的恐惧,交杂在一起。他似乎还没想好怎么表达自己内在的茫然。也有可能,这只是暂时的情绪,两天过后,当血迹被冲洗干净,那对可怜的夫妇被彻底遗忘后,一切又恢复正常”,“那个手持武士刀、憎恨美国人、不知姓名的行凶者,是个惊悚、难以忘怀的形象,它似乎戳破了关于社会、关于生活的所有幻觉”。
这样的记录者是令人佩服的。他捕捉到了一个人的状态,一种当事人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状态。无论好坏,这都是他对时代的敏锐。在一个处处都是聪明人的世界,人们能用滴水不漏的聪明话化解所有提问,每一个流程、每一个表情都能做到精密算计。如果还能偶尔出现这样一个人,能够持续关注内心不那么安逸的那部分,关注别扭,记录别扭,纵然格格不入,倒也足够诚实,好像也不是一件坏事。
但这样的许知远是一个好记者吗?恐怕不是。因为至少在那一天,他在正式刊发的文章中犯了一个事实性错误,写错了对方的年龄。更要命的是,这个错误是注定出现的,因为他压根就没去问。“应该是二十四五岁”,这是他对于眼前发现的想象估值,然而和他生命里遇到的很多事情一样,他想错了。真实从不来自设想,也不应该来自设想。
对他来说,寻找意义可能大于一切。这和他无休无止的拖稿习惯一样,都是他的坏毛病。但我们似乎也无法因此责怪他,毕竟,现在的他已经不是一个记者。他是一个焦虑的记录者。他的这次“想象”换来的是同事的调侃,“被许老师官方减龄的男青年”。一旦这种“把世界套进自己的逻辑想象”的毛病再度发作,场面就变得失控了。
不过,正是在数不清的尴尬场景里,有一个毫不打算掩饰的许知远。许知远挺诚实,他知道自己对世界怀有偏见,并将这一点直接写进了节目的开头。他也希望他所面对的人们,也能一样诚实。你可能不喜欢这样的做法,但这就是他,一贯如此,做记者的时候是这样,做商人的时候也没变。即便知道有镜头对着他,一切都会播放出去,他都没变过。
俞飞鸿:“怎么还做这么一期节目呢?”
许知远:“被逼的啊,因为我们开一个不挣钱的书店,然后需要别的业务,来支持这个书店。”
俞飞鸿:“怎么一种坚持会让你做这个,就在现在那么快速化的快餐年代,做一个纸媒的书店?”
许知远:“因为别的也不会干啊!就是,哎,其实我蛮喜欢生活在过去的一个人。”
如果你曾见识过某些妙语连珠的画面是如何诞生的,你就知道他只要借助后期的力量,就完全可以不这么别扭,至少不让外人看出来他的别扭。他完全可以让人听不到他的真实想法,看不到他的尴尬,但是他没有。我们今天之所以看到了他的尴尬而不是精明,这也是他的一种选择,这很许知远。
我总觉得,人们其实并不排斥这样的一种存在。比如那面写满时代论的玻璃墙,虽然几经变迁,却完全保留了下来。这段话周围的其他通知都消失了,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字却没有人擦掉。
唯一有所变化的是,要“领导时代”的本应是“一批理想所需要的”人物,这半句被人抹掉了。但还没人把它填上。究竟由什么样的人“领导时代”,没人知道。
或许,再也不会有人知道了。原有编辑部已经搬离了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这里即将出租。不知道以后的租客,还愿不愿意保留这番话。
擦掉或是留下都很正常。只是我觉得,如果那面墙上没了许知远,没了这份别扭,只剩下绩效考核,我们未见得会更舒服。那或许是一个更乏味的世界。
每人互动
你怎么看许知远?
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
侵权必究
我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在两季《十三邀》里,最有趣的几期,往往都是许知远去访问那些比他小的嘉宾。
在第一季的时候,《十三邀》每一期的片头都有一句旁白:
我会带着我的偏见出发,等待这些偏见被打破,或被再次印证。
这句话可能就解释了,为什么有趣的对话,往往发生在许知远面对年轻人的时候。
面对那些比他大的人,比如冯小刚、比如罗大佑、比如陈嘉映,许知远太恭顺了,这个时候,他就没有「偏见」了,问题往往都是围绕着大家对那些人物已然固有的印象,就容易俗,那些问题,十三邀可以问,艺术人生也可以问,大家都可以问的问题,必然不是有趣的问题。
所以虽然在整个对谈中,李诞是说话更多的那一个,但主导谈话的依然是那个看上去有点没精打采的许知远。
很多观众很讨厌许知远,但每个和他对谈的人应该都挺喜欢他,就像李诞在对谈最后时说的那样:“许老师你要是想让别人喜欢你,你就得跟全国每个人都对谈一遍。”
罗振宇也曾说:“在许知远的对面,你会觉得自己有说话的欲望,因为你知道,不管他同意还是不同意,他听得懂。”
所以说,如果你看完了《十三邀》,觉得马东或者李诞在你心里的位置变高了,别忘了这里面有许知远的功劳,是他在深入地挖掘受访者,让他们说得更多。
今年上半年,因为要写一篇关于姜文《邪不压正》的影评,我特意去看了一下《十三邀》第二季许知远对姜文的访谈。也因为这个契机,《十三邀》成为了继高晓松老师的《晓说》,第二个我一期不落的节目。
先说一下《十三邀》和《晓说》的区别。
《十三邀》和《晓说》的区别其实是《十三邀》与所有访谈节目的区别。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腾讯视频里《十三邀》的标签并不是综艺,而是新闻。可是相较于新闻类节目,《十三邀》是剑走偏锋地用一个个公众人物,或者一个个群体去表现社会现象,而不是通过一个个社会新闻。这样一来就显得《十三邀》本质上更偏向于一个访谈类综艺节目。
可是它与一般的访谈节目又有所不同。一般的访谈节目请到类似于张艺谋、贾樟柯这类导演,无非是列举一下他们的成就,夸赞一下他们的功绩,再给新**宣传一下,能爆个猛料更好。
《十三邀》在这个方面就显得没那么刻意,在节目里,许知远不会去强行找话题,也不去阿谀奉承这些大导演。在节目里,许知远带着镜头去往姜文长大的地方,去往张艺谋的片场,他带着一个又一个问题,也带着观众的好奇去拜访这些导演。如果没有话题,那就把嘉宾的生活方式表现出来。
再说许知远。
很多不喜欢《十三邀》的风格,是因为他们觉得许知远太“装”了。许知远曾在节目里提到了“巨婴”这个词,而在我看来,许知远在节目里表现得完全就是一个对如今快节奏社会充满好奇的“巨婴”。而那些被认为是“装”的行为,恰恰是这个文人真实的一面。
在与李诞的那一期节目里,许知远是带着巨大的困惑和偏见与这个年轻人对话。他很好奇这个年轻人背后代表的,当代青年的思想和价值观,但又不是那么认同。这一期节目看起来是一个隐居多年的稚嫩灵魂和一个看破尘世的老灵魂之间的碰撞。
最重要的一点是,很多时候在《十三邀》这个节目里,观众和主持人许知远是站在对立面的。在一期又一期节目里,许知远不停地向我们,或者我们代表的群体发出质疑,这种参与度和融入体验,是其他访谈类节目没有体验过的。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有了许多空余时间,这时候,可以这些时间来看一些有意义的节目,来提高自己的思想和觉悟。个人认为适合大学生看的节目有《奇葩说》和《十三邀》。
《奇葩说》打着寻找华语世界中“最会说话的人”的旗帜来为各位奇葩正名。每位奇葩们在每期节目中以辩论的形式传递自己的观点,从而征服导师和观众。但这绝非是毫无营养价值的你撕我撕,而是在节目中传递正确的社会观念,引起人们的共鸣。也可以给迷茫的大学生一些质的启发,当然,奇葩说不止有搞笑的辩题,还有许多与大学生人生息息相关的辩题,比如:1毕业前要不要表白,2年纪轻轻,“精致穷”我错了吗,3感兴趣的工作都是996,我该不该886,4终其一生只是个平凡人,你后悔吗……
另一个推荐它的原因是《奇葩说》在选择辩手上,年龄和职业安排包含着当今中国最主要的一个阶层——青年人。这对我们大学生是很有帮助的,这些奇葩青年们就像我们的缩影,有时一语道破天机,说了我们想说却不能说的话。个性的碰撞,思想的交锋是这个节目最大的亮点。人民网也对此评价道“节目需要的是那些有态度,具备高超的语言技巧和无懈可击的辩论逻辑才能的人。在节目中,你不仅能领略到导师们的思想高度,还将领略到说话、做事的个中奥秘,成为社会认可的新兴气力,以颠覆的姿态力推青春正能量”,只有学会思考的大学生才是一个真正的大学生。
因为《十三邀》节目一共邀请了13个人,所以叫做《十三邀》。腾讯的创新准直播访谈节目《十三邀》,一改传统新闻访谈节目客观中立的态度,以许知远偏见的视角,带领观众在13位“社会切片”的对话中,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
这个节目的意义便在于有一种途径可以了解这个时代那些已经获得世俗所定义的成功的人的某些想法,相较于鲁豫有约或者那种具有表演性的某种节目,这里面所表现出来的东西还是更真实或者更有意义一点,当然,真实和意义仍然是相对的。但是对于还未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我们需要通过这档节目了解真实的社会,这对我们大学生来说意义非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