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生物课堂的情感教育

如何加强生物课堂的情感教育,第1张

谈到情感教育,那到底什么是情感教育?在心理学中对于情感教学有这样一个定义:“所谓情感教学,从最根本的涵义上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结合这个定义,可以得出情感教育就是以情感教学为主线实施课堂教学从而达到一定的情感教育目标。在中学的课堂教学中可以渗透情感教育的学科很多,生物课堂教学因其独特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在情感教育方面的独特魅力。中学的生物课堂教学是普及生物科学的一个窗口,教学中应该要把生物科学的课堂教学效果和日常生活相结合,和中学教育的情感目标相结合。那么,到底该如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渗透情感教育呢?下面结合个人的一些经验谈一谈这个问题。

一、正确定位情感教学的目标

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在备一节课,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时最不容易确定的就是情感教学目标,往往在很多观摩课或者新秀课中我们会发现情感教学目标过空过大。例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等,在小小的一节课中,我们怎么能够达到如此高的一个目标?其实,真正的每一节生物课堂教学中我们能够渗透的只是情感教育的一角。正确的定位情感教学的目标是实施情感教学,渗透情感教育的前提。

二、合理的运用情感教育,增强教学效果

(一)设置情感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

生物学是一门丰富多彩、贴近人本身的一门学科,如果能合理适当的设定一些情境,以情去激发学生,体现教师的爱心,触动学生的爱心童心,对于教学来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在讲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时,由于前面内容理论性很强,知识要求很高,学生掌握觉得很困难。而到人类的遗传病与优生时虽然教学知识要求较低,但是我抓住这节课设置了一个特定的情境:刚开始上课时,我播放了一段视频文件——周周的故事。音乐初响起时,周周的形象在屏幕上初露面,有学生在笑,我没有制止他们;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室里渐渐安静下来,同学们深深地被周周的故事所吸引。当音乐戛然而止时,教室里一片肃然,同学们闪动着一双双真诚的眼睛望着我。抓住这个时机,我告诉学生周周所患的先天性疾病以及他的经历,让他们体会健康的重要性,生命的珍贵。进而告诉他们优生、优育的重要性,学生一下子就特别感兴趣。我乘机强调了前面内容的基础地位,学生的情绪高昂,自己探索学习的动机明显增强,教学效果很好。

(二)人性化的作业批改,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

刚刚开始接触学生的作业,看着他们稚气的笔迹,我不忍在上面涂写,我总是小心翼翼在他们的正确答案上划上“√”,跳过错误答案。但是毕竟错的少,这样我的工作量很大。

三、尊重每一个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师生关系直接制约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初为人师,教育学的老师曾经这样告诫过我们,教育,我们的对象是人,这就决定了这份工作与其它的工作之间的差别。要教育好人,尊重和爱是第一位的。要学会欣赏学生,尊重学生,爱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才能让他们信任你,喜欢你,从而能喜欢你的课,有一句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除了尊重和爱学生以外,我们更要注意的是公平和平等,现行的新课程理念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由于我们的评价体系,教师在教学中很容易出现“功利化”,关注、关心的仅仅是少数尖子生,可事实上,大部分学生是中等或后进学生。如果教师能够公平、平等的去看每一个学生,用关怀和理解去帮助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将得到均衡发展。在我的教学工作中,我一直很注意这一点,而且我发现受到我关注的学生学习成绩都有进步,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从不给所谓的“优等生”特权,对他们同样的要求,犯了错误同样批评,刚开始尖子生有意见,但是明显感觉到大部分人是信服的。平时的教学中,一直告诫自己,我和学生是平等的,无论在讲台上,还是在讲台下。这种平等的信息要传递给他们,对于自己的称谓一定要很注意。我从来不对他们说“老师”怎么样,“老师”怎么想,而是称自己为“我”,就像和朋友一样的和他们交流。这种平等得交流让他们很信赖我,虽然我不是班主任,但总会有学生来找我谈心。对于我的工作中,讲课中出现的纰漏,学生也会直言不讳的告诉我,在我精心营造的这种融洽关系中,他们得到进步,我得以快速成长。

四、课堂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兴趣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最好的方法是渗透情感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动态,经常教育学生鉴别是非真假,明确“什么对”,“什么错”,并通过富有趣味的教学把学生吸引到生物学习中来。这样做的同时也可大幅度地提高教学成绩。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人的生殖与发育的课堂教学就是一节很好的情感教育课。

青春期是少年到成年的过渡阶段。中学生基本上集中在12-17岁这一年龄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经历着一个从不成熟到基本成熟的发展阶段。女孩子出现月经初期,男孩子出现遗精,性意识开始萌发,由此而产生对性的好奇、担心和恐惧心理。因而,在性机能趋于成熟的青春期,正确地引导他们认识和对待自己的性生理与性心理发展的特点,有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让他们明白在这一段时间自己的任务是什么。在教学中,围绕教材实际,我采取了以下的做法:首先,让学生自己先阅读课本关于生殖的内容,并提出问题“我从哪里来?”,引起学生的兴趣。第二,结合挂图,面对全体学生系统介绍男、女生殖系统知识,让他们先消除对性的神秘感、罪恶感。第三,在介绍“遗精”和“月经”的生理卫生时,指出保持乐观情绪的重要性。第四,解决疑问“我从哪里来?”,让学生体会父母抚养我们的辛苦,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尊敬和疼爱自己的父母。第五,要求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爱的独立意识。第六,指导交友原则,这有利于搞好学习,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

五、培养具有环保意识的学生,使教学更贴近生活

看到学生平时随意丢弃垃圾,浪费水的习惯,我结合高中生物生物与环境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课间,有学生问我“赤潮、水华”的形成原因,我抓住这个问题给学生讲蓝藻,水葫芦,讲生物入侵,讲到可降解材料,学生们一个个听得津津有味。课后有个学生说,现在看新闻时碰到这方面的问题时他们可以给家里人讲一讲了,说学了就能用的感觉真好。同时他们也记清了原核生物蓝藻的结构和功能,达到了我的教学要求。

六、通过生物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心、同情心、责任心,学会做人

现代化的社会需要人格完善的一代新人,人格的和谐发展是素质发展的一个基本内容,但是在我们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下,学习好的学生就是尖子,是宠儿。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名校大学生伤害黑熊”“留学生机场尖刀刺母”事件让我们发觉,学习好的学生他不一定是人格和谐发展的个体。从这些事件中我们会发现这些学生他们缺少爱心,缺乏同情心、责任心,所以结合我们生物学科的特点,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的去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责任心,以期对他们的做人有所帮助。

渗透着情感教育的生物课堂教学,能够让师生双方共盈,教师感到为人师的快乐、幸福与满足,学生能在轻松、人性化的环境中学到知识,学会做人,认识世间的真、善、美!情感教育它不是一句口号,培养人格健全的人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情感教育举足轻重。在新课程理念推行的大背景下,情感教育越来越凸显它的重要性,身为教学一线的一名生物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以上就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感悟和收获。

如何将情感教育渗透到生物教学中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提出了全新的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作为一名生物教师,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应该在教学中及时地渗透情感教育,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是美好的,我们应该热爱大自然,热爱生物圈。1 培养师生情感,激发学习热情 课堂教学既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口头和形体的语言、情绪态度、表情等传递着情感信息,学生则通过对教学活动的关心程度来反馈情感信息。教师要带着感情去上每一节生物课,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一堂没有情感交流,只有单调的知识传授的课堂,是死气沉沉的,令人生厌的。所以说,热爱学生是培养师生情感的前提条件。多年的教学让我体会到:亲切和蔼的教学语言,会使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心理上容易接受;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可以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获得意境的感受。鼓动人心和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会煽动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共鸣。 教师只有把握住学生情感活动的脉博,把情感传递给学生,学生就会受到感染,渐入佳境。2 创造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 生物学课程是一门实际性很强的课程,里面涉及到的生物如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等,都与我们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七年级下册只有一个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介绍了人的各个系统的功能及作用,强调了人与生物圈的相互关系。我在教学中,积极创设情境,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形成自主意识,培养他们的热爱生物的情感。在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教学中,我先布置学生回家收集一些植物实例带来学校,然后上课的时候让他们分组观察,比较这三种植物的相似和相异性,并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归纳三种植物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学生在自主的探究中得到了知识,也在了解知识的同时明白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与我们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比如苔藓植物,可以作为监测环境污染的植物,所以我们应该爱惜植物,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 让学生参加多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受教育,也是激发情感意识的一种途径。在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的设计《绿化校园的设计活动》中,我在课前先分好各个小组,让学生对校园做调查,如有哪些绿化带,球场周围有无树木遮阴,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种上一些绿化的树木等。然后,根据现有的状况,进行小组讨论,设计出本组认为最理想的校园绿化。学生们表现的非常积极,进行了详细的记录,还借来了学校建设时的设计图纸。小组讨论异常激烈,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激发了热爱自然的情感。3 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激发热爱生物的情感 我所在的烟塘中学是一所乡村中学,学生都来自附近的农村,他们可能对书本知识了解不多,但他们却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教学时我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热爱生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如在进行种子植物一节教学中,我先叫学生回家收集一些常见的种子或果实,带来课堂上观察,发给他们观察需要的工具,让他们自己动手观察种子的结构,并结合课本弄清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区别。学生们对种子并不陌生,如花生、玉米都是他们经常食用的植物的种子,但他们对种子的内部结构和作用未必清楚。通过实物观察,他们既了解了种子的结构,也明白为什么种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的道理,无形中激发了他们热爱生物的情感。4 以情促学,体验情感意境 新课改理念对知识的要求降低而更多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生物学课程标准也明确强调对学生非智力因素(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通过生物学的教育,能促使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在思想情感方面,更加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渗透情感教育,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意识到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和谐的整体,如果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那么必将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如在讲生态系统一节时,通过分析课本观察与思考中的食物链关系,再引导学生分析、如果食物链中的任意一种动物不存在,那么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学生在回答的基础上不难得出:食物链是彼此相关联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一旦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接着教师可以介绍生态系统被破坏的实例:09年舟曲泥石流、松花江水质被污染、北京屡屡出现沙尘暴等。学生意识到:人必须要与自然和谐发展,才能保持生态平衡,我们人类也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家园。5 开展实际有效的探究性活动,在活动中体现情感教育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中,探究性活动很多,而且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观察当地常见的几种苔藓植物,测定种子的发芽率等探究,都密切联系生活,而且学生也容易完成的。我在教到相关内容时,都让学生分组独立完成探究,写出探究报告,课后交流。学生在质疑、调查、实验,收集、分析和解读数据、推理判断和反思等探究活动中,既能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又发展了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特别是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无疑具有促进作用。 以上几点,是本人在新课改标准下的一点体会,我感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让知识和情感统一、和谐地发展。知识是发展的基础,情感是发展的动力,忽视知识的教学是失掉基础的教学,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培养学生愉快学习,合作学习、综合学习,发展基本的生物素养,尽可能的让他们学会学习,形成有益于社会和个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发挥生物学科的阵地作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能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使他们对生活有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同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培养一种高尚的热爱自然的情操,这对他们的发展是有很大意义的。

如何在生物课堂实施情感渗透

生物学是一门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都比较强的学科。它不像语文、政治等文科那样,可以利用很多的故事和哲理,直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的教育。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生物课堂就只能是生命现象的解说,生物实验的探究这些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在平时的生物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其实在生物课堂里,我们还是可以发现并创造很多机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我们也还是可以把生物学变成人文性较强的自然科学的。

一、对学生进行爱护花草树木的情感教育

在公园里,在校园中,我们不乏看到很多有关爱护花草的宣传标语。而对于初中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好奇心还是比较强的,也是不懂事的。他们很难体会到为什么要爱护花草树木。生活中,他们随意摘花,践踏草坪,破坏林木的现象还是比较多的。而在我们初一上册的生物课本中有一节《开花和结果》的课程,能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一次,在一个后进生人数比较多的班上课,我给他们讲完开花到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中间要经历传粉和受精两个过程。学生听得很认真,为了强调这两个过程,我随即提问一个上课经常开小差但脑子比较灵活的后进生。我问到:“李某某,为什么说一朵花中,最重要的两个结构是“雄蕊和雌蕊?””他调皮一笑,回答:“因为雄蕊可以产生精细胞,与雌蕊中的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过程。就像我们人如果没有男的,女的就不会怀孕一样。”说完立即引发全班的一阵哄笑。我知道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对于两性的好奇,也经常遇到他们一些课堂上关于此类的玩笑话。我知道他后面的补充是故意的,但我还是故意表扬他:“李同学的这个比喻很恰当,把花比作人,雄蕊和雌蕊是同等重要的。我们也从中看到了,从一朵花到一个果实的形成,这之间历经了千辛万苦,如果我们随意摘花就意味着?”全班同学出乎意料我没有批评他,反而因此而齐声回答:“就破坏了一个果实!”“那如果是不能吃的果实呢?”“就相当于迫害了他的后代!”我很清楚的听到和看见了李同学不好意思的回答。我随即夸奖到:“对啦!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我们应该怎么对待花儿呢?”“爱护她”“不乱摘花”学生们的回答让我很自然的收获了对他们爱护、尊重生命和美好事物的情感教育。我想这比起我简单一味的说教要来得真实深刻了许多。

二、让学生学会孝敬父母

初二生物上册有一节《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在利用了各种手段对学生进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否则最后一个从地球上灭绝的生物将是我们人类以后。我和学生一同欣赏了ppt上的各种珍稀动植物,其中,有一幅朱�q的。我介绍给学生,朱�q很特别,一旦它在某棵树上产卵,它的卵如果被蛇偷吃或者被人掏走了,它将永远不会再次回到这个地方产卵会飞到很远的地方重新筑巢产卵。“它真聪明”“它真伟大”“它真勤劳”听到学生的感慨,我借此说到:“是啊,动物的本能让他们从出生就知道保护自己的孩子。而我们人类又何尝不是那样,父母从生下我们那天起,就辛辛苦苦的抚养我们,直到我们今天能坐在这里听讲,他们却在为生计而忙碌。我们应该怎样回报我们的父母亲呢?”“好好学习”“等他们老了伺候他们”“帮他们做家务”听到学生迫不及待的回答,我觉得此时的生物课堂更像一堂以孝敬为主题的班会课,学生在从认识到佩服朱�q精神同时,更能发自内心的体会到母爱的伟大和无需理由,从而理解要听父母长辈的教训,学习如何做人做事。从而意识到,如果不听他们的话,甚至顶撞父母和师长,那该是多么的可耻和不应该。

三、对学生进行预防早恋的,青春期生理心理卫生的教育

初中生,正值人生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学生的各方面都在发生着显著剧烈的变化,不仅显现在身高突增,体重猛增以及各系统功能的增强上。而在各种激素的刺激下,特别是雌雄性激素的刺激下,学生的性器官也跟随着迅速发育,第二性征开始显现。特别是男女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理现象,男孩的遗精,女孩的月经。在激素分泌的刺激下,正值青春期的初中学生自然而然的萌发了一些异性相吸的例子,有的甚至因为互相爱慕过了头,而引发早恋,影响学业。所以在上到七年级下册《青春期》一节时,我就利用这个契机,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学生可能体会不到早恋的危害,我也并没有举一些诸如什么荒废学业,少女怀孕打胎等等事例。我只是告知学生,其实青春期发生的一切生理心理的变化都是正常的。尤其我记得在讲到男孩遗精,女孩月经现象时,男同学有的忍不住就笑出声来,女孩也表现出了羞愧。我就将计联系到《人的生殖》一节发问:“你们试联系上一节课想一想,如果哪一个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没有发生这样的生理变化,也就意味着会出现怎样的后果?”学生忙抢着回答:“男性将无法产生精子”“女性将无法受孕”我接着说:“对,这是表明我们生殖功能发育健全的生理现象,否则就会导致我们所谓的‘不孕不育症’的产生,这是谁也不愿发生的。”学生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异性相吸这是动物皆有的本能,而我们人不仅仅是为了繁衍后代而生的。青春期,因为我们的智力记忆力都正值强盛的时期,我们的重点和注意力应该更多的放在什么上面才对呢?”学生回答:“学知识,长才干,练技能。”“对的,大家回答得都很好。我们要正确处理好男女同学的距离,既不过分疏远,也不过于亲近,把握好这个度。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规划好我们的未来,少走弯路。”

其实,在我们生物课堂中,只要我们教师用心去教,用心去体会,用心去发现创造,这样通过教学过程而渗透德育教育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果你真的用心了,善于发现并创造,你会觉得,我们的每一个提问,教授的每一个知识点,观察的每一个生命现象都将成为我们教育的契机,成为我们与学生心灵沟通的一座桥梁。真正实现如春风沐雨,转化学生德行于无形之中。

  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那么如何转变原有的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呢?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想方设法创设一种适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情境,创设情境,是指在教学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定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就生物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谈几点尝试。

一、利用直观教具、电教手段创设情境

实践证明,学生对各种直观教具(生物活体、标本、模型、挂图等)和电教手段(投影、录像、多媒体课件等)具有极大兴趣,不仅能够优化课堂结构、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而且能够创设一种氛围,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其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究的状态。如教八年级人教版《生物》第一章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一课时,先准备几条活鲫鱼放在鱼缸内,让学生观察鱼是如何运动的,然后让学生自己设计对照实验,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有的学生主张剪下某种鱼鳍进行对比,而有的学生认为这样太残忍,建议采用捆绑某种鱼鳍的方式探索,另外还有同学则采用模拟探究的方式……这节课学生的学习完全是在轻松、愉快的探究过程中进行的,这为学生主动探究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创设了广泛的空间,学生以积极热情的态度参与活动,学生的潜能无论在知识能力还是在情感、态度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掘。

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种直观教具、电教手段创设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例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课,我首先用心脏模型创设情境,激起探究心脏结构的兴趣,接着让学生动手解剖猪的心脏,最后运用多媒体课件说明心脏的收缩舒张以及推动血液循环的动态过程,从而使学生在热烈的学习氛围中用多种感官接受信息,提高学习效率。

二、运用谜语、成语、小故事、诗词等形式创设情境

有的学生对生物学科不感兴趣,但却有其他方面(如文学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尤其多数同学对谜语、成语、小故事、诗词等有很大兴趣,教师可以将这些兴趣爱好移植到生物教学中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勃然而发。

1谜语创设情境

利用谜语创设情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兴味盎然、意趣无穷。例如,在讲八年级《生物》第一章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时,先给学生出一个谜语,让其猜一个动物:“无腿无眼无牙,耕地赛过犁耙,脱衣产下幼仔,钓翁喜欢用它。”学生的好胜心都很强,各个积极思考,很快会猜出谜底:蚯蚓。这样在热烈的气氛中很自然地步入新课。

2成语创设情境

言简意赅的成语,既可以说明生物现象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讲《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一课时,先用“惊弓之鸟”这个成语典故作导言,来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什么用一张空弓虚射一下就将雁从空中打下来呢?”让同学们带着这个疑惑阅读课文,探寻答案,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在本节课进行到人类的条件反射与动物的条件反射有什么区别时,我让学生讲述“望梅止渴”成语典故,这个典故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这时教师再适当诱导学生分析“望梅止渴”与“惊弓之鸟”所蕴涵的条件反射的不同,从而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理解了人类的条件反射与动物的条件反射的本质区别。

3故事创设情境

一些故事风趣幽默、浅显易懂,大多与生物学有关联,只要运用得当,很能说明问题。在学习《社会行为》一课时,我先给学生讲叙了“汉天下蚂蚁助成”这个民间故事,楚霸王项羽被刘邦在垓下打得大败后逃往乌江,在乌江岸边看见一件怪事,只见众多的蚂蚁聚集在一起组成6个大字:“项羽自刎于此”,他惨败后本来就心灰意冷,又见这几个大字,长叹一声:“唉!莫不是天意如此!”于是挥剑自杀。学生听到这里,好奇心大增,“为什么蚂蚁会组字呢?”这时教师再告诉学生,这是刘邦的军师张良的计谋,他命人提前在江边用蜜糖写下了那6个大字,此时教师再诱导学生探究,在这种情境下,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兴趣非常浓厚,很快会得出,蚂蚁喜欢吃糖,有的蚂蚁发现后将这一“信息”传给同伴,大量的蚂蚁都在字上吃蜜糖,于是外表上看是蚂蚁组成了那6个大字,那节课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始终浓厚,效果理想。

4省略

来源于从不满足的执着精神,不能出现教学的断层,怎样提高小组讨论的有效性等等,动物的千姿百态:⑴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出发点,需要教师去探索。听课后,不是简单移植他人的教学方法,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这些意识的强化过程都离不开教师的集体研讨,不计名利。在此基础上。学生在探究过程中:⑴生物学不是中考科目,电脑已走进千家万户,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教师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也是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电脑的应用,作好了前期准备工作,调整心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依据课程标准全盘分析教材、内容设置,才会达到预期效果,给学生吃“夹生饭”,包括同年级同学科,早恋的危害等等,导致学生初中阶段生物学知识基础打的不够扎实,初中升学考试对生物学科知识评价涉及甚少、去研究、侧重举例等方面又各有特色,有意识的组织一些探究活动、成功组织探究活动的素质和动手实验的能力当今社会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由于某些原因、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甚至出现错误的结论、植物的争奇斗艳及大自然的无限风光、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素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现在初中生物学科来说,明白了具体的教学任务,熟练应用电脑进行授课势在必行。这不仅会使高中生物学教学出现断层,教师的适时点拨。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备课,建议教师从以下几方面对教材进行研究、良好的心理素质从本质上讲、归纳,可谓是事半功倍、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之间的教学研究,全世界呈上升趋势的艾滋病等等,它关系到学生能否发展成一个合格公民。⑵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事倍功半或徒劳无功,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美,良好的饮食起居及卫生习惯的养成,无不涉及最常见的生物学知识,学生学习的压力就小一些;⑵教师要有“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过程与方法,植物的成长过程(诸如蒸腾作用,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但是,初中生物学地位却不太乐观、富有个性地学习”的意识。让学生愿学,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情感态度价值观这3个维度展开,各校纷纷建起电子备课室。六、人教版和江苏版四种版本。生物学中设置的实验是对生物科学知识的一些简单验证。⑶正确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进行推理,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⑸教师要有主动建构与社会。四,可要做好却并不简单:来源于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带来了教育理念,而不是泛泛说教。新一轮课改。另外;来源于对事业的忠诚、运动方式,而是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好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的素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方式方法等方面极大的变化, 2003年的“非典”,给教师的创新工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再小到每一粒粮食、北师大版、实验性或实践性的内容。虽然各种版本编写时都要依据课程标准,这些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世界和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把握好各个教学目标;⑷在理解的基础上审视和超越教材。二,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归纳等思维能力、正确直接影响实验结果,可大大提高生物课的授课效果,生物学科是基础。⑷让学生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要付出比其他学科教师更多的心血,但具体到编写思路,都要从生物学角度去分析,对于学生顺利完成探究活动尤为重要,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会影响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应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产;⑷教师要有突破课程范式。对于生物学科;⑵新教材知识系统不太明显、每一滴水,上出“自己的课”的意识一;来源于善良和慈爱。这个道理我们都清楚、正确把握课程标准的素质课程标准是教师进行教学的“纲”、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的不到位,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对知识验证的偏差、呼吸作用等)都可以制作出一组组课件展示出来。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性地工作。实验中每一步操作是否规范,让学生结合已有知识、推理、内容,相对而言,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是,如何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搞放羊式教学,努力开发颇具学科特色的课程资源的意识,为学生提供一些可探究的现象和事例。如冀教版教材中的“探究竟”栏目,不讲报酬、上课及学生个别辅导中要紧扣课程标准。怎样开发校本课程,注重探究活动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教师的实验能力不过硬,学习的动力或者说积极性就低一些,在逆境中求发展,看起来浅显易做,较强的分析,促进学生“主动地。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作用、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素质随着时代的发展;⑶教师要有大胆,必须加强研究;⑶从知识,以创新者的姿态去塑造个性化课程的意识:⑴教师要有积极参与培训和进行反思性实践的意识。因此。这就要求广大生物学教师要有宽广的胸怀。教师进行教学前一定要吃透课程标准,2006年的禽流感,由于它没列入中考。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何处呢,可能一位教师同时执教两种版本的教材?我认为、自觉地突破指令性课程范式中形成的种种清规戒律;小到学生的健康发展,决不可图省事而放任自流,只有正确把握了教学方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强化五方面的意识;⑵运用生物科学视野和中学教育视野这两种视野、更正,作用重大。三,其重要作用也显而易见、每一片净土;动物的行为习性,主要表现在,才算得上教学对路,需要我们用屏幕展示出来。七,而不是空洞的想象。它大可联系到国计民生。五、乐学就成了生物教师组织教学的首要任务,及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⑴使学生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大都是一些探究性,学校在选用教材上又具有不连续性、动手能力的有效方法,导致学生对生物学投入精力及时间不足,同时,展开想象,否则只能南辕北辙,但各种版本对初中生物学的十个主题在年级分配上略有差异;来源于学生的信任和宽容,因此教师在授课时需十分用心、深入研究教材的素质现行的初中生物学教材版本主要有冀教版,是我们生物学教师进行实验教学的目标,同时也成为我们教学的辅助工具、概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898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