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为钢琴而作的《6首安慰曲》,S172,作于1849-1850年,这6首安慰曲的形式为夜曲。
安慰曲第三首,匈牙利狂想曲之十二,回忆,根据歌剧《诺尔玛》改编的幻想曲,根据歌剧《唐璜》改编的幻想曲,根据歌剧《利戈莱托》改编的幻想曲爱之梦之三、安慰曲之三、梅菲斯特圆舞曲、威尼斯与拿波里、第十二匈牙利狂想曲等。
这是霍洛维茨演奏版本 。
李斯特擅长的,是由桀傲到驯服的来回摇摆,大起大落中谋其平衡,但他要把心中月夕花朝吐露出来时,那柔情诗意绝不在肖邦之下。按照今人普遍的臆测,作为钢琴家的李斯特当年天马行空的气概,一个世纪后在霍氏身上重现了,其轰动的效应则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因而霍氏弹李斯特的作品,风格上合拍与否的问题根本不在我们怀疑之列,20世纪弹李斯特而得其神韵的高手实在也没有几个,真正石破天惊、胸次高蹈且又将李斯特温情脉脉那一路抒发得隽永萧爽的,依旧只有霍氏。
今天的文章初探了李斯特的浪漫主义精神在音乐中的体现,以及浪漫主义美学对李斯特的音乐作品一生的影响,通过对音乐情感美学和音乐表演美学两部分的浅析,进一步体现出了李斯特浪漫主义音乐美学的宗旨。希望能够帮助大家从美学角度聆听李斯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浅谈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
浪漫主义音乐时期在欧洲音乐史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个音乐发展的黄金时代,诞生了众多璀璨而光耀于世的大师,其中有一位里程碑式的大师是我们无法忘却的,他就是――弗朗兹·李斯特。 是浪漫主义造就了李斯特这样一位在音乐史上独一无二的大师,还是李斯特为浪漫主义音乐增添了别无仅有的绚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可以说,浪漫主义在李斯特的身上得到了直观而深刻的体现,也可以说,李斯特是真正的浪漫主义斗士。 浪漫主义时期的社会思潮、人文积淀是李斯特音乐的重要表征和内在驱动力,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音乐表现是李斯特成功的重要因素和必然因素,浪漫主义不仅是李斯特本人的性格使然,而且决定了李斯特成为浪漫主义时期伟大的作曲家,李斯特不仅是浪漫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自由的化身,而且其音乐是浪漫主义音乐丰碑中不可或缺的一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浪漫主义时期,大量的炫技性的作品不断涌现。 与此同时,大量的公众音乐会和音乐节也出现了,音乐家要面对比以往更多的观众和音乐爱好者,演奏家成为乐迷的新宠,成为他们心目中的英雄。而且浪漫主义时期的演奏家非比寻常地青睐音乐会上做即兴发挥。可以想象,李斯特作品中的高难度技巧并不是真正难以逾越的峻岭,没有出现在乐谱中的现场即兴表演才是难以企及的颠峰。
1、李斯特的音乐情感美学
李斯特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他的艺术观点和美学主张并不脱离浪漫主义时期艺术界的一般美学宗旨。诸如崇尚感性,坚持内容突破形式的原则,重视揭示内心世界,强调个人抒情性,喜爱自传体创作题材方面倾向于神话性、幻想性和传说性,富于借古喻今的特点,追求音乐创作的哲理性、象征性、抽象性和主观性,强调民族性,音乐创作与民族解放运动相结合,继承并发展了古典乐派的基础,比较古典乐派,更为重视音乐的社会教育功能,更为重视综合在艺术方面的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李斯特在音乐史上并不是以音乐理论而著称的,但他的音乐美学思想确实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时和现在的音乐表演、音乐创作和各种音乐理论的发展。他在一生中撰写了大量文章和数百封信件来表达自己对于音乐美学,特别是钢琴美学的看法。如《论将来的教堂音乐》《艺术家的地位及其在社会中的生活条件》《音乐学士信札》《罗伯特·舒曼》《柏辽兹和他的哈罗尔德交响曲》《匈牙利的吉卜赛音乐》《肖邦》等都广为流传。他的钢琴美学内容广博,无论是对钢琴音乐的表演、创作、情感表现力、技法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李斯特是一名注重钢琴表现形式的音乐家,但他更为重视钢琴音乐中的内在情感和表现力,他认为音乐的表现力胜过许多其他的艺术门类,而在音乐门类中,他最熟悉和擅长的钢琴又是极具表现力的乐器。他的《送葬曲》钢琴曲是在惊闻自己的祖国革命失败之后创作的,他在创作这首曲子的时候,满怀激愤,也非常有感染力。与音乐美学家汉斯立克关于音乐自律论的观点相反,李斯特始终相信音乐具是有他律性的特点的。他认为,音乐中一定要有真实的情感,而且伟大的作品都是由炽热而不朽的情感所组成的。在谈到音乐的情感问题时,李斯特认为音乐有内容,而这个“内容”正是音乐的情感。音乐的情感既是音乐的内容,又是音乐的形式。
2、李斯特的音乐表演美学
浪漫主义时期的表演美学不同于古典主义的时期,感性和主观相比较理性和客观,更居于主要地位。个人主观体验成为表演的核心内容,不论是演奏者还是观众都是如此,当时的很多演奏家习惯在表演现场即兴演奏,对原来的作品进行随意改动,而观众也对这种表演方式也赞不绝口。由于作曲家与演奏家的统一,引起了对即兴演奏和表现技巧的欲望。这两种因素事密不可分的,正因如此,作曲家的演奏能力在那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浪漫主义信赖与喜爱即兴演奏,因为它最接近他们的即兴创作理想。
此外,注重抒情性与戏剧性的心理刻画,在表现方式上对自由、幻想与夸张地进行强调,成为一切浪漫主义艺术,也包括表演艺术的最基本特征。而浪漫主义时期钢琴表演的代表人物的确非李斯特莫属。因此他也形成了自己的钢琴表演美学。李斯特将钢琴表演置于艺术表演活动的中心地位。也就是说,在钢琴表演的时候,表演者是整个活动的关键,而非作曲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李斯特会最大限度地发挥他自身的表演能力和创造个性,他不拘泥浪漫主义与李斯特的钢琴音乐于原作,甚至根据当时的形势和表演状态随意增加或改变原曲的样式。其次是强调表演者李斯特的个人技艺,认为只有技艺超群的演奏才是成功的表演。不仅仅是李斯特,浪漫主义时期的许多演奏家都具有相当高水平的演奏本领和能力,甚至被认为是天才,正因如此,演出中体现出来的技艺性是观众最为津津乐道的,也是演奏家所追求的表演美学。强调个人的主观情绪的抒发与表现,同时使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来展现激动人心的效果,李斯特侧对观众,就是为了让观众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表演,为自己夸张的举止和沉醉的姿态所着迷。李斯特给钢琴表演美学带来了鲜明的个性,这是浪漫主义风格具体的体现,而这种风格一直持续至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李斯特的钢琴作品和美学思想不仅沐浴在这种浪漫主义思潮的和煦中,同时他用自己的才能和决心极大地推动着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表现。他的音乐作品极具戏剧性,前半生中充满了尘世的浮华,后半生却又写尽了未来的前景,他既是浪漫主义的集大成者,又是启迪思考的睿智先知;他是带来鲜花、掌声的天使,又是神秘、矛盾的魔鬼。他的音乐既是浪漫主义的里程碑,又是投向未来的长矛。
您好!
李斯特的一生有两个重要的女人陪伴过他,而且,她们都是公爵夫人级贵族兼美女作家!但她们和他的婚姻都不被教会认可,只能当同居看待。
第一个女人叫玛丽•达古尔,是一位公爵夫人,并且是当时巴黎社交界的名人,美丽、幽默又聪明,和乔治•桑是好朋友。她结识了李斯特之后就抛弃了丈夫和他私奔去了瑞士,那一年李斯特23岁,她28岁,那部著名的《旅游岁月》钢琴集就是他们私奔到日内瓦后开始创作的。只可惜他们同居十年就分手了,理由竟然是两人的性格不合!(借口而已吧?嘎!)玛丽嫌李斯特演出太过频繁冷落了她,而且经常听见他在各地与别的女人的风流事让她倍觉反感,她以笔名达妮儿 史丹发表了一部自传体小说《奈尼达》,永远告别了和李斯特的爱情生活,1846年二人从此分道扬镳。
另一个女人是卡罗琳•维特根斯坦公爵夫人,是波兰贵族后裔,十六岁时嫁到了俄国,人称卡罗琳公主。1847她和李斯特在基辅邂逅的时候她28岁,他36岁,她为了和他同居不惜抛弃了丈夫和三万农奴的领地,却无论怎样努力都一直不能让教会认可他们的婚姻。她个性冷静而且才气盎然,对李斯特的爱深沉而持久,在她的影响下,李斯特放弃了频繁的巡回演出,转入他一生中更为重要的创作生涯,那些别具意义的交响诗就是那个时候开始尝试创作的。1861年,50岁的李斯特再次提出与公主举行婚礼,但却遭到罗马教皇的否决,从此以后他心灰意冷,于1866年归于宗教。失望的卡罗琳愤笔疾书直至终年,留下了许多抨击教会腐败和保守的论著。
1847 年,李斯特二度赴俄演出,在这段日子里,他结识了波兰的卡罗 琳·莎依·维根斯坦公主,这使他的生活出现了新的转折。卡罗琳公主是波 兰人,家财万贯,在她的领地上有三万农奴,是时她 28 岁,已与比她年长得 多的丈夫——维根斯坦公爵这位沙皇的宠臣分居。卡罗琳公主是个了不起的 女人,有着非凡的洞察力和极高的才智和文学艺术修养,除母语波兰语之外 她还能熟练运用拉丁文、希腊文、法文、英文、德文、俄文。她还是一个虔 诚无比的天主教徒,经常帮助那些缺吃少穿的农奴。她的宗教观念对李斯特 的晚年产生了很大影响。李斯特在俄国的那些演出,她几乎每场必到,是李 斯特音乐的崇拜者。同样,在与卡罗琳公主的交谈中,李斯特也为她那丰富 的学识,敏锐的艺术鉴赏力和优雅的性格所打动,在一段频繁的交往后,他 们俩终于相爱。这是一种相互敬佩和相互理解的爱,就像打铁一样,铁锤打 在通红的铁上,溅起一束束思想的火花。李斯特曾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上写道: “为了同卡罗琳公主谈几个小时的话,我愿意多走成百上千公里的路。”
最为重要的是,卡罗琳公主终于说服了李斯特放弃颠沛的演奏生活,定 居安心转向音乐的创作事业。1847 年 10 月,李斯特在叶利查维特格勒举行 了他旅行演奏生涯中的最后一次公开音乐会后,结束了他辉煌的近十年的演 出生涯,并与卡罗琳公主隐居,开始了两人的同居生活。这段感情一直持续到李斯特去世,尽管其中李斯特也曾和其他女性有过各种感情上的纠络,但 在感情深处,他却一直忠实于卡罗琳公主,从未有过离开她的想法。然而令 李斯特终生遗憾的是:他和卡罗琳的结合并没有得到教会或法定的认可,原 因在于,俄国沙皇不批准卡罗琳正式离婚,公主的合法丈夫维根斯坦公爵也 不同意离婚,而且还欲加害公主,企图抢夺她的巨额财产。最终卡罗琳公主 遗下了大量的财产从俄国逃了出来。在李斯特以后的生活中,他从未放弃过 要与卡罗琳成为正式夫妻的想法,并为之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在他 50 岁生日 那年,和卡罗琳结婚这一努力差点得到成功,然而,迫于卡罗琳前夫维根斯 坦公爵的无理纠缠和俄国教廷的压力,梵蒂冈教廷将他们的婚事予以无限期 的延缓。
这时的欧洲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时刻,战乱四起。尤其是在匈牙利,爆发了反抗异族统治的革命起义,这使得李斯特不得不放弃回到祖国匈牙利定居 的打算。1848 年,李斯特再度接受了魏玛公国宫廷乐长和乐队指挥的职务, 和卡罗琳公主定居于魏玛。这段感情一直持续到李斯特去世。
很高兴为您服务,希望对您有帮助!
1、他首创了交响诗,将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表现融化在交响音乐之中,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标题交响音乐的内涵,为管弦乐创立了新的艺术形式,采用单乐章结构和主题变形手法,对后世的音乐创作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2、他创作的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渗透了匈牙利民族特点,是钢琴音乐的典范作品,为后来的民族乐派的先声;
3、他的超技练习曲创造了钢琴演奏领域的辉煌技巧,极大的丰富了钢琴教学与演奏;
4、他强调钢琴的音乐效果,突破了前人的模式,使钢琴音乐具有交响性的管弦乐队的效果和史诗般的宏伟气势;
5、在晚期作品中,致力于探索新的技法,如运用全音音阶、五音音阶等,和声常用不准备和不解决的九和弦增三和弦,调性扩张到极限,这些探索对瓦格纳和印象派式声乐产生了重要影响;
6、作为魏玛乐派的带头人,他和柏辽兹、瓦格纳等倡导标题音乐,强调音乐与情感的联系,并与以勃拉姆斯为代表的莱比锡乐派展开激烈的学术之争,掀起了新的艺术潮流。
《牛津音乐大词典》评说
根据所有可靠记载,李斯特即使不是唯一最伟大的、也堪称是顶尖的钢琴家之一。其创作当时未受人赏识。然而今天已被公认为上乘之作,不仅因作品本身的价值,也因它们对瓦格纳、理查·施特劳斯以及后世作曲家们不可磨灭的影响。他的钢琴曲独树一帜,交响诗则开拓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交响曲光彩逼人、想像丰富,宗教作品动人心弦且具前瞻性,歌曲也格调甚高。李斯特一直是音乐界一位浪漫的谜一样人物,是天才而不乏狡黠机智,是炫技家同时也具表演天份。为人慷慨,提携同僚兴后进。魏玛时期对瓦格纳的支持,以及后来对勃拉姆斯和舒曼的大力提倡,导致十九世纪音乐的派系分裂,对艺术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保罗·亨利·朗(美国音乐学者)评说
在近代音乐史上,李斯特占着独特的地位。很多我们在和声、配器和形式结构方面的成就都是从他那好学深思的精神中发源的。对于一切有价值的事业他都慷慨地予以支持,即使他的艺术爱好和他的被保护人的爱好不相符合时,也不例外。他的灿烂的演奏家生活,他的浪漫主义的恋爱故事,他的宗教信仰,他的光彩夺目的文字著作,这一切都形成了一个复杂的人格,使人们不论在他的为人方面和作为一个艺术家方面,都很难作出明确的描绘。他的生活的悲剧,他之所以没有能够成为十九世纪音乐的救星,从而也没有能够成为近代音乐的救星——以他的巨大的天才和无比的独创精神而论,他是有这种资格的——是因为他一直没有丢下早期背上的包袱。那时他是钢琴巨匠,非凡的钢琴演奏家,文明世界的听众拜倒在他的脚下。但是实际上,是他成了听众的奴隶。瓦格纳曾说:“如果他不是一个名人,或者不如这样说,如果人们不是让他出了名,他可能而且应该是一个自由的艺术家,一个小小的神,而不至于沦为最愚蠢的人们——专捧技巧的听众的奴隶。这些听众不惜任何代价地向他索取惊人的表演和愚蠢的把戏,他给了他们想要的。”李斯特早期的一些钢琴改编曲只是为了显示近代的钢琴可以和管弦乐队相匹敌,这是浪漫主义者追求诸艺术的联合的一个典型的标志,但听众和评论家把这些作品当作了李斯特的创作想像力的典型产物。这是一个悲剧,因为正是它们受到的欢迎助长了李斯特内在浮夸的倾向。技巧卓越的艺术家和他的乐器之间的神秘关系,是浪漫主义的又一特点。李斯特把钢琴看作他自身存在的一部分,这位青年浪漫主义者发誓说“只有在我做到我一切可能做到的,得到一切我可能得到的以后,我才放弃对于钢琴演奏发展的钻研。”曾有过这样的时刻,他感觉到“也许我是上了那把我紧紧捆在钢琴上的神秘力量的当了。”可是,这时刻的到来好像太迟了。由于旅行过多,受到平均化的影响,导致他在旋律上的折衷性质和演奏炫技巨匠的夸张辞令、反复、惊叹、呼喊。作为世界音乐的保护人,他不得不拼命工作。钢琴家、作曲家、指挥家、教师、哲学家、音乐学院院长以及僧侣等多种活动,所有这一切都妨碍了他的艺术达到成熟所需要的平静。因此,他的作品参差不齐,伟大的作品很容易为许多应时之作所掩盖。但是,即使在其最薄弱的篇页里,他也能用少量的笔触勾画出一个情景或一种性格。这种非凡的才能令人迷惑,而在表情的丰富和基本音乐品质的创新方面,他很少失手。他可以变得嘈杂、浮夸,甚至濒于粗俗,但本质上永远具有“音乐性”。在李斯特的花园中,我们看到许多高贵的植物,残酷的环境阻碍了它们,使它们未能百花怒放;然而,其中有许多尽管没有开花,却没有一株不是深深扎下了根的。
保罗·朗多尔米(法国音乐学者)评说
人们对于李斯特的作品,兴趣不断增长。我们看到这个大胆的革新者,在十九世纪的音乐史上,取得了日益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当然也有缺点,人们可以批评他有时应用了平庸的主题,同时在发展上也是松懈空洞。然而,即使在他最不平衡的作品中,人们总可以发现充满火样的热情、活力和大量细腻的创新手法,或是表现在和声上,或是在配器上,甚至是在旋律上。这些特点都直接影响了瓦格纳,并且或多或少地更远的人物:俄罗斯印象派们和德彪西。但李斯特令人联想到的主要是瓦格纳。人们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李斯特的发明在先,瓦格纳就没有任何的创造。瓦格纳的全部风格在李斯特的作品中已具雏形。但是李斯特所具备的是过多的即兴创作能力,而只有瓦格纳那样天才的力量和意志,才能用这些尚未使用过的音乐语言素材,谱写出完善的篇章,他那经过深思熟虑的严密的构思,为他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灵感。
答案:李斯特是19世纪另一位标题交响乐的主要作曲家,李斯特的标题交响乐虽然也与诗歌、文学等其他艺术体裁相联系,但与柏辽兹不同的是他的标题性的交响乐是在总的标题原则的构思下,将多乐章的交响曲压缩为单乐章的标题交响诗。
李斯特首创的标题交响诗,像多乐章的奏鸣交响套曲一样,兼有叙事性、描写性、抒情性和戏剧性。这种标题交响诗不像柏辽兹的标题交响曲是对具体情节和场景的描绘,而着重表现某种诗的意境或思想境界。李斯特曾说如果同样的事物是受支配于梦幻、深思和情感激动时,它们便与音乐有了一种特殊的联系,音乐应该把它们表现出来。为了保证音乐的完整性,李斯特主张用一个短小的“单一动机”来构造整部交响诗各个部分的音乐主题。就是说通过这一“单一动机”的贯穿发展,音乐形象既千变万化,又完整统一。以他的第三交响诗《前奏曲》为例,整部作品都是从引子的动机发展而成。这一动机不仅是全曲两个基本主题的源泉,同时由于它的贯穿发展,使多变的音乐形象完整统一。
以交响诗《普罗米修斯》为例,其结构明晰,音乐丰富的戏剧表现及情节感染紧扣希腊悲剧人物性格表现,以人文理想塑造英雄形象,是埃斯库罗斯笔下英雄之神的再现,也是希腊悲剧在浪漫主义时期的续写。全曲由一个引子乐段(第1~47小节)两个被循环出现的宣叙调所“环绕”的主题材料(第48~158小节)、一个展开的赋格段(第159~235小节)以及一个概括性的再现乐段(第236~444小节)构成,每一部分材料都融合着音乐与戏剧互通的艺术表现,其中,将宣叙调声乐化写作手法融入交响诗创作,既与希腊悲剧原始演绎形式相合,也紧扣此曲艺术主题表现。
轻盈个人比较喜欢听。但是中间那段三度有点难了。和侏儒,叹息比起来要难一点。
轻盈当时识谱最麻烦,注意曲子的速度吧,中间那段右手节奏很自由,比较难把握。
侏儒个人觉得比叹息要难练一点,但是谱子很好认,曲子整体就在快,清晰上展现出来。
像这种曲子外行人根本听不下去,不协和音程太多,但是练好了是最炫技的、主要还是注意保持每个音的清晰,不要糊了。而且,触键一定要坚实,不能虚。速度最重要,这个曲子是最急板吧?我是之前有练过。。速度慢了这个曲子整个旋律又不舒服了。
叹息。最重要的无疑是感情上的处理了,识谱上没什么太大难度,注意双手配合与衔接。
要我看,如果你手不是很大就练这三个曲子都行,跑动好的话,侏儒首选,然后轻盈。技术好的话轻盈比较好,这曲子没有太多人弹毕竟难度在那里。乐感好的话就选叹息,好驾驭,有表现力。这都要你结合自身情况看了。
希望帮助到了你
没什么可比性,这需要看你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叹息》主要考察的是双手的琶音极其衔接、华彩乐句的精致处理、双手交替的自如程度、右手单双音混合琶音,这首曲子里有部分琶音跨度较大。《冬风》主要考察的是手指的快速跑动,且跑动以分解四度音阶、分解六度音阶居多,这首曲子里有部分跑动非常别手,难度极高。
例如你琶音及双手衔接特别擅长,而对于较复杂的急速跑动准确性不太够,那《冬风》可能更难些。如果你双手衔接不太好,但单手快速跑动做得还不错且擅长极其复杂的高难度跑动,那《叹息》可能更难些。
以上只是从手指技术上来说的,如果从音乐表现上来讲,两首曲子都是有一定难度的,《冬风》需要你在一只手跑动的同时,另一只手的旋律用非常通透的声音呈现出来,很多人常出的毛病是光顾着快速跑动的那只手、另一只手的旋律只是把音符弹出来而没有精致的音乐表现。《叹息》里面相对来讲旋律更丰富一些,歌唱性更强,音乐形式变化较频繁,所以自然对良好的音乐表现是极其需要的,就不多说了。
真正弹这两首曲子时,我的感受是,想弹好都不容易,因为两首曲子里都有一些难度极其高的地方,对准确性是个挑战。不过,水平比较高的人这两首曲子都是小菜,简直不在话下,不知楼主是不是这样的人。
如果你觉得这两首曲子里都有自己擅长的方面但也都有自己的弱点,那就别选这两首,找找别的曲子,总之,选曲子不要在意哪首难,而应扬长避短。难与简单对于不同的人,情况是会变的。
当然,以上是以你为考试或演奏会选曲为前提的,如果你不是为了考试或演奏会而选曲,就不一定非要扬长避短了。
李斯特音乐风格分析
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他精湛的演奏技巧。他充分展示了钢琴演奏。除了钢琴演奏,李斯特的音乐风格在他的作品中也表现得很明显。李斯特不同的音乐风格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李斯特雕像
在李斯特早期创作的成熟作品中,有大量的作品显示出他们独特的音乐理念。在极其华丽的和声掩盖下,他极其大胆地采用新的音乐形式,结合多种声乐。这种华丽抒情又大胆的音乐,效果是扣人心弦的编曲,思绪万千,看似不经意的插曲都经过刻意的编排和点缀。但是,这些确实是李斯特对传统音乐形式的巨大突破,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情感。
李斯特晚年的作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完全改变了之前的音乐风格。作为优美旋律的制作人,他晚年的作品变得不再华丽,有时只是几个简单的音符,但这些简单的音符往往是经过刻意安排的,人们不得不仔细揣测。简单的音乐充满了情感色彩,简单却沉重。这可能与李斯特的经历和沉淀有关,他的野心变得更深了。
纵观李斯特的音乐风格,他在世界音乐史上带来了和声和曲式的新概念,不拘泥于以往曲式的单调。他在人们的眼前展现了最壮丽的音乐。
李斯特的手有多大?
作为匈牙利著名的钢琴家和音乐家,李斯特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用宁静浪漫的音乐唤醒人们对生活的觉醒和信心,同时又以一种浪漫主义抛弃了自己悲惨的生存状态。这么伟大的钢琴家,李斯特伟大的音乐生涯也是李斯特一手造就的。
李斯特雕像
弹过钢琴的人都知道,先天条件在弹钢琴技巧上也很重要。据说李斯特的手很软很宽。他的手甚至可以跨越十个音左右,一般人很难做到。李斯特像一个音乐狂人,给人带来的是一种直接的生活感受,把美好的情绪直接传递到人的耳朵里,然后传遍全身。
李斯特被奉为琴王,也是天之骄子。他有一双3XL的仙人掌般的大手,这让他的演奏变得灵活。李斯特年轻时,他的手曾被他吸引的音乐家们描绘成雕塑,供人们观赏。现在李斯特手的雕塑分别保存在两个不同的地方。左手在匈牙利雕刻,供奉在李斯特博物馆,右手在德国,也由李斯特博物馆收藏和保管。现在我们看到李斯特的手更多的是在其他方面。比如欧洲发行了几套李斯特之手的邮票,供人们记忆。
上帝给了李斯特作为钢琴家最好的礼物。李斯特用自己的方式传达了来自天堂的美妙音乐,他用浪漫主义的纯净旋律带给人们直接的音乐感受。从此音乐开始被人们重视,所以他的手是神的赐福,发自内心。
钢琴大师李斯特的故事
《钢琴大师》中的一代李斯特为人们留下了很多珍贵的音乐。同样,一些
李斯特雕像
大多数人都知道李斯特和肖邦的故事。当时肖邦只是一个从波兰到法国默默无闻的小钢琴手。李斯特听了肖邦的演奏后赞不绝口。他认为像肖邦这样的演奏家应该得到人们的认可。但巴黎大剧院不接受不知名的表演者上台表演,直到李斯特有了音乐演奏会,音乐会才开始。李斯特建议关掉台下所有的灯,充分体会音乐带来的感受,渲染音乐氛围。熄灯时,演出响起,人们屏息接受了演出带来的感受,甚至吸引了大批路人。演出结束后,灯光打开,人们看的不是熟悉的李斯特,而是陌生的肖邦。随后李斯特从后台走出来,向巴黎人民介绍肖邦,赢得了不断的掌声。
还有一个是李斯特收学生的故事,在民间流传。讲述了一个穷钢琴家为了生计,冒充李斯特的学生进行海报宣传的故事。李斯特对此并不太介意,向假学生展示了自己的钢琴演奏技巧。最后李斯特对他说:你以后可以说你是李斯特的学生。在这个学生心中,李斯特对它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李斯特受到人们的尊敬,不仅因为他对音乐的理解和创新,更因为李斯特的故事所带来的崇高人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