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也隐含出自负、得意的满足感。因为西湖有他的努力成果。
苏轼来杭州的第二年率众疏浚西湖,动用民工二十余万,开除葑田,恢复旧观,并在湖水最深处建立三塔(今三潭映月)作为标志。他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来,筑成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堤有六桥相接,以便行人,后人名之曰“苏公堤”,简称“苏堤”。
原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
1、湖:即杭州西湖。
2、潋滟(liàn yàn) :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
3、方好:正是显得很美。
4、空濛:细雨迷茫的样子。
5、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或称 先施 。
6、相宜:也显得十分美丽。
释义: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扩展资料:
在善于领略自然并对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诗人眼中,无论是水是山,或晴或雨,都是美好奇妙的。从“晴方好”“雨亦奇”这一赞评,可以想见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也可想见诗人即景挥毫时的兴会及其洒脱的性格、开阔的胸怀。上半首写的景是交换、对应之景,情是广泛、豪宕之情,情景交融,句间情景相对,西湖之美概写无余,诗人苏轼之情表现无遗。
极写西湖之美还不是这个比喻的全部奥妙。历史上有些女子,美名和西子不相上下,诗人何以偏偏要拿西子来和西湖相比呢?这是因为,西子除了她灵秀美丽,她和西湖还有两点独特的契合:一是西子家乡离西湖不远,同属古越之地;二是西子、西湖,头上都有“西”字,叫起来自然天成。由于这种种原因,苏轼这个妙手偶得的比喻,博得了后人的称道,西湖也就被称作西子湖了。
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也表达了作者喜爱西湖。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哈哈哈哈哈,主动才有故事,既然你喜欢他,为什么要装作不在乎呢,他跟你打招呼你也要回,你对他冷淡他怎么喜欢上你,说不准以为你讨厌他呢。鼓起勇气直接问问他就知道他喜不喜欢你了,至少现在你说的证明你已经引起了他的注意,但看不出来到底他喜不喜欢你,这个答案只有那个男生知道,网友答得都是猜测。大胆试试吧,别给青春留遗憾。
一览无遗:
[成语解释]览:看;遗:遗留。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味。
[典故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则一览而尽。”
译文:所以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
[近义词]一览无余
[成语举例]又况此地平漫高亢,贼若据此俯视本关城内虚实强弱,一览无遗,为兵家所忌。
扩展资料:
近义词:一览无余
[成语解释]览:看;余:剩余。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味。
[典故出处]近现代·朱自清《南京》:水中岸上都光光的;亏得湖里有五个洲子点缀着,不然便一览无余了。
[ 近义词 ]一目了然、一览而尽、尽收眼底
[ 反义词 ]一鳞半爪、目不暇接、管中窥豹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状语;形容视野开阔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韩愈《送高闲上人序》,为旭有道,利害必明,无遗锱铢的含义一是专注于事,是人做事的一个重要前提和保障。韩愈笔下的张旭,专注于草书,“不治他技”,这在当时也是难能可贵的。他将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写成草书,花鸟鱼虫、日月星辰写进草书,所谓“有动于心,必于草书”,“天地事物之变,一寓于书”,因此说张旭的草书“扰鬼神,不可端倪”,通灵了。
二是学书法,技术是入门的钥匙,但仅仅停留在技术应用层面,没有情感的宣泄寄托表达,也只是“稻草人”,所谓”寓其巧智,使机应于心,则神完而守固,虽外物至,不胶于心”。
三是学书法要树立高标尺,学古不学今,学古不泥古。透过文字了解作者创作意图,表达的思想及精神,正如文中所言“为旭有道:利害必明,无遗锱铢,情炎于中,利欲斗进,有得有丧,勃然不释,然后一决于书”。张旭师从其舅,其徒首推颜真卿,可谓传承有法。
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1;流连万象之际2,沈吟视听之区3。写气图貌4,既随物以宛转5;属采附声6,亦与心而徘徊7。故“灼灼”状桃花之鲜8,“依依”尽杨柳之貌9,“杲杲”为出日之容10,“瀌瀌”拟雨雪之状11,“喈喈”逐黄鸟之声12,“喓喓”学草虫之韵13。“皎日”、“嘒星”14,一言穷理15;“参差”、“沃若”16,两字穷形17:并以少总多18,情貌无遗矣19。虽复思经千载,将何易夺20?及《离骚》代兴21,触类而长22。物貌难尽,故重沓舒状23;于是嵯峨之类聚24,葳蕤之群积矣25。及长卿之徒26,诡势瑰声27,模山范水28,字必鱼贯29;所谓诗人丽则而约言30,辞人丽*而繁句也31。至如《雅》咏棠华32,“或黄或白”33;《骚》述秋兰34,“绿叶”、“紫茎”35。凡摛表五色36,贵在时见37;若青黄屡出,则繁而不珍。
〔译文〕
所以,当诗人受到客观事物的感染时,他可以联想到各种各样类似的事物;他依恋徘徊于宇宙万物之间,而对他所见所闻进行深思默想。描写景物的神貌,既是随着景物而变化;辞采音节的安排,又必须结合自己的思想情感来细心琢磨。因此,《诗经》里边用“灼灼”二字来形容桃花颜色的鲜美,用“依依”二字来表现杨柳枝条的轻柔,用“杲杲”二字来描绘太阳出来时的光明,用“瀌瀌”二字来说明大雪纷飞的形状,用“喈喈”二字来形容黄鸟的鸣声,用“喓喓”二字来表现虫鸣的声音。还有用“皎”字来描绘太阳的明亮,用“嘒”字来说明星星的微小,这都是用一个字就道尽物理;有的用“参差”来形容荇菜的长短不齐,用“沃若”来表现桑叶的鲜美茂盛,这都是用两个字就完全描绘出事物的形貌。这类例子都是以少量的文字,表达出丰富的内容,并把事物的神情形貌,纤毫无遗地表现出来了。即使再反复考虑它千百年,能有更恰当的字来替换么?及至《楚辞》继《诗经》而起,所写事物触类旁通而有所发展。物体的形貌是多种多样的,不易完全描绘,因而词汇便复杂繁富起来;如描摹山川险峻的“嵯峨”和草木茂盛的“葳蕤”等,便大量出现。后来司马相如等人,于文章的气势力求奇特,于文章的音节力求动听,往往要用一系列的形容词藻,来描写山水景物。这就真如扬雄说的:《诗经》作者写的东西虽华丽,但恰如其分,而且文字也比较简约;辞赋家写的东西,就过于华丽,辞句也过于繁多。至于像《诗经·小雅·裳裳者华》中说到盛开的花朵:“有**的,有白色的。”《楚辞·九歌·少司命》中说到秋天的兰花:“绿色的叶子,紫色的茎。”可见凡是描绘各种色彩的字,适当应用,方觉可贵;如果青的、黄的层见迭出,那就过于繁杂,不足为奇了。
〔注释〕
1 联:联系,联想。类:相近、相似的。
2 流连:徘徊不忍离去。万象:各种自然现象。
3 沈吟:低声吟味,即研究思考的意思。
4 气:指事物的精神。图貌:描绘状貌。《诠赋》篇曾说:“写物图貌,蔚似雕画。”
5 宛转:曲折随顺,指在写作中根据事物的状貌来构思。“随物以宛转”,即《神思》篇所说“神与物游”、“与风云而并驱”之意。
6 属:连缀。声:指文章的音节。
7 徘徊:来回走动,这里指外物与内心密切联系的构思活动。
8 灼灼(zhuó浊):花盛开的样子。《诗经·周南·桃夭》中用来形容桃花:“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毛传:“夭夭,其少壮也;灼灼,华之盛也。”
9 依依:枝条轻柔的样子。《诗经·小雅·采薇》用来形容杨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尽:完全,即完全描绘出。
10 杲杲(gǎo搞):光明的样子,《诗经·卫风·伯兮》用来形容太阳:“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11 瀌瀌(biāo标):雪多的样子。《诗经·小雅·角弓》用来形容下雪:“雨雪瀌瀌。”拟:模仿。
12 喈喈(jiē阶):众鸟和鸣的声音。《诗经·周南·葛覃(tán谈)》用来形容黄鸟的声音:“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逐:追,指追模,表现。
13 喓喓(yāo腰):虫叫的声音。《诗经·召南·草虫》用来形容草虫的声音:“喓喓草虫。”韵:指虫鸣声。
14 皎(jiǎo矫):《诗经·王风·大车》用来形容太阳:“谓予不信,有如皦日。”皦:即皎,洁白明亮。嘒(huì惠):微小,《诗经·召南·小星》用来形容星辰:“嘒彼小星,三五在东。”
15 一言:一字。
16 参差(cēncī岑阴疵):不齐,《诗经·周南·关睢(jū居)》用来形容荇(xìng杏)菜:“参差荇菜,左右流(求)之。”荇菜:即水葵。沃若:美盛的样子。《诗经·卫风·氓(méng萌)》用来形容桑叶:“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17 穷:尽,指完全表现出来。
18 总:综合。
19 情貌:神情状貌。无遗:指完全表达出来。
20 易:更改。夺:除去。
21 《离骚》:屈原的杰作,这里借以代指《楚辞》。
22 长:指事物的引申、发展。
23 重沓(chóngtà虫踏):多的意思。舒:伸展,即描写。
24 嵯峨(cuōē搓俄):山峰高险的样子。汉赋中用这类辞藻很多,如司马相如《上林赋》“山气巃嵷兮石嵯峨”,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嵯峨嶵嵬”等。
25 葳蕤(wēiruí威锐阳):草木叶垂的样子。司马相如《子虚赋》“错翡翠之威蕤”(《汉书》作“葳蕤”),张衡《东京赋》“羽盖威蕤”。
26 长卿:西汉作家司马相如的字。
27 诡(guǐ轨):不平常。势:文章的气势。瑰(guī规):奇特。
28 模、范:都指依照物象描绘。
29 鱼贯:所用词藻如鱼之成行,指罗列堆砌的毛病。
30 诗人:指《诗经》的作者,也泛指一般走正确道路的作家,与下文“辞人”相反。则:合于规则而不过分。约:简练。
31 辞人:辞赋家。*:过分。扬雄《法言·吾子》中说:“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
32 《雅》:指《诗经·小雅》。棠华:即“裳华”,指《小雅》中的《裳裳者华》。
33 或黄或白:《小雅·裳裳者华》:“裳裳者华,或黄或白。”
34 《骚》:这里泛指《楚辞》。
35 绿叶、紫茎:《九歌·少司命》:“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36 摛(chī吃):发布,引申为描写。
37 时见:适时出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