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宋· 王禹偁

《清明》宋· 王禹偁,第1张

清明

年代:宋 作者:王禹偁 体裁:七绝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注释

[注释](1)兴味:兴趣、趣味。(2)萧然:清净冷落。(3)新火:唐宋习俗,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到清明节再起火,称为“新火”

[译文]我是在无花可观赏,无酒可饮的情况下过这个清明节的,这样寂寞清苦的生活,就像荒山野庙的和尚,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显得很淡漠,昨天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在清明节的一大早,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心读书。

无花无酒的清明真没兴致

无聊寂静像山僧一样的落寞

幸而昨天从邻家讨来新火

独对南窗点燃蜡烛读起书来

清明

作者: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自古至今有不少关于描写清明的古诗,那么有人知道王禹偁的《清明》古诗的意思吗?不知道的请继续往下阅读!

  清明

  宋代: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译文

  我是在无花可观赏,无酒可饮的情况下过这个清明节的,这样寂寞清苦的生活,就像荒山野庙的和尚,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显得很萧条寂寞。

  昨天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在清明节的一大早,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心读书。

  注释

  兴味:兴趣、趣味。

  萧然:清净冷落。

  新火:唐宋习俗,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到清明节再起火,称为“新火”。

  简析

  这首诗所写的应该作者早年读书生活的真实情况,清苦,寂寞,还可能有孤独,为了前程,也许有兴趣或习惯的原因,临窗攻书,发奋苦读,过着山野僧人般的清苦生活,即使在清明节,没有像平常人那样外出踏青,去欣赏山花烂漫的春景,也没有邀约友朋饮酒作乐。君子慎独,作为读书人,没有忘记民俗传统——寒食节禁用烟火,一到禁忌烟火的期限过了,马上去邻居那里讨来灯火,抓紧时间,在静静的夜里继续苦苦用功,发奋苦读。

  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人读书的用功程度,我们虽然不推崇“兴味索然”,但是应该学习古人那种读书的毅力。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王禹偁自小聪明肯学,九岁即能作诗文。公元983年,王禹偁考中进士,不久官至翰林学士,右拾遗。王禹傅出身农家,对劳动人民的疾苦深有体验和同情。他当官之后,多次上疏,敢于直谏说真话,为人刚直不阿。为此他八年中被三次贬职。第一次是端拱二年,“庐州妖尼道安诬讼徐铉,道安当反坐,有诰勿治。禹偁抗疏雪铉,请论道安罪,坐贬谪州团练副使。”(《宋史》卷二九)第二次是至道元年,“孝章皇后崩,迁梓官于故燕国长公主第,君臣不成服。禹偁与客言,后尝母仪天下,当遵用旧礼。坐谤讪,罢为工部郎中。”(《宋史》卷二九三)第三次是成平初年,“预修《太祖实录》,直书其事。时宰相张齐贤、李沆不协意,禹偁议论轻重其间。出知黄州”。(《宋史》卷二九三)王禹偁虽三次遭贬,却毫不屈服。他曾专门写了篇《三黜赋》的文章表明自己的态度,文章结尾还这样表示:“屈于身而不屈于道兮,虽百谪而何亏!”在黄州知府任上,王禹偁最后猝然逝去,死时年四十八岁。

王禹偁一生在政治上不怎么得志,但在做文作诗方面却有不少成就。他的一些短小精悍的散文托讽寄怀,表述了他的政治理想及伦理观念,如《录海人书》描绘了他向往的理想社会图景,文章托海人的口吻说:“子能以吾族之事闻于天子乎使薄天下之赋,体天下之兵,息天下之役,则万民怡怡如吾族之所居也,又何仙之求,何寿之祷耶……”这篇文章即以现代的眼光来看,也具有相当的进步意义。

王禹偁的诗崇尚李白、杜甫,也受过白居易的较大影响。其诗风属于清丽、朴实一类。并扫除了唐末以来的浮艳文风。他的一些诗在当时深受过社会好评。比如: 帝乡岁云暮,衡门昼长闭。五日免长参,三馆无公事。读书夜卧迟,多成日高睡。睡起毛骨寒,窗牖琼华坠。披衣出户看,飘飘满天地。岂敢患贫居,聊将贺丰岁……自念亦何人,偷安得如是!深为苍生蠹,仍尸谏官位。謇谔无一言,岂得为直土褒贬无一词,岂得为良史。不耕一亩田,不持一尺矢。多惭富人术,且乏安边议。空作对雪吟,勤勤谢知己。——《对雪》 这首诗实际抒发了一个正直官吏的内心感受,同时在艺术上也可看出王禹偁诗的朴实清丽之特色。

王禹偁的诗还有一些描述景物写得生动的诗,比如: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去。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落叶胴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封桥原树似吾乡。——《村行》

除诗歌之外,王禹偁还写了不少词。《宋史》中评价他“词学敏瞻”,但他的词留传下来的却仅有一首:“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辍。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点绛唇》)从这首词的艺术风格来看,他的词的特点亦是清丽、明快、畅晓。王禹偁的作品留传下来的有《小畜集》和《小畜外集》。作为宋初最有成就的作家,他的作品对当时的社会和后来的诗文革新运动都有一定的影响。

1、《朝中措》宋·张炎

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

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

清明时节,雨声响成一片。江水涨了,潮头淹没了渡口的沙滩。路旁,雪白的梨花冷淡地看着我走过,仿佛责怪我这个时候还在异乡游荡。

在那燕舞莺啼的珠帘绣户,云裳雾鬓的朱阁琐窗。我喝醉了。醒来时,已是鸦噪夕阳的傍晚。临走时顺手折了一枝杨柳,回来后才醒悟:插到哪里才是呢——我在这里又没有家啊!

2、《闾门即事》唐·张继

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此诗精妙之句是“清明几处有新烟”,清明之前是寒食,民间不用火,清明之后本应“处处有新烟”,现在却因战乱农民都被召去打仗,大片土地都荒芜了,只有寥寥几处的人家燃起新烟,一片凄凉。

3、《清明即事》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京城一年一度又是清明,人们的心里自然就起了忧愁思念。马车声在路上繁杂地响着,东城的郊外杨柳一片青翠。

花开了草都长了出来,鸟儿在飞蝴蝶成双成对在嬉戏。自己坐在空空的大堂里回忆往昔,以茶代酒,喝着聊着。

4、《清明日对酒》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南山北山上有很多墓地,清明到了人们纷纷去扫祭,纸灰到处飞扬就像白色的蝴蝶。

痛哭而流出的血泪染红了满山的杜鹃,太阳落山一切归于静寂,独有狐狸在坟冢里的窝中休息。

晚上回家孩子们在灯前嬉戏,唉!人生本来如此,今朝有酒就应今朝醉,百年之后就连一滴也带不到地底。

5、《鹊踏枝·清明》五代·冯延巳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红杏在二月开放,清明节是在三月份,时序在向前推移,春光在逐渐消逝,又是“清明时节雨纷纷”之际,“雨纷纷”,人的情绪也在“纷纷”。“一霎”二字,透露了对幸福、欢乐消逝得快速的伤感,也是对失去的美好生活的留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933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