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情感障碍指的是两个人之间的情感互动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其中一方可能喜欢另一方,但另一方却没有同样的感觉,或者两个人之间的感情状态时好时坏,难以稳定。以下是几种可能的双向情感障碍的表现:
1 暧昧关系:两个人之间的情感状态不明确,有时表现出暧昧的态度,但又没有明确的表白或者进一步的行动。这种情况下,两个人之间的感情状态是不稳定的,难以确定是否能够走向更进一步的关系。
2 不确定关系:两个人之间没有明确的关系,但是彼此之间有一定的情感互动,可能会有一些亲密的行为,比如拥抱、接吻等。但是两个人之间的感情状态并不确定,难以确定是否能够建立稳定的关系。
3 热情不一致:其中一方对另一方有很强的情感和热情,但是另一方没有同样的感觉。这种情况下,两个人之间的感情状态是不平衡的,可能会导致其中一方感到失望和沮丧。
4 情感波动:两个人之间的感情状态时好时坏,难以稳定。有时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很亲密,有时又会疏远,这种情况下,两个人之间的感情状态是不稳定的,难以持续。
总之,双向情感障碍的表现可能有很多种,包括暧昧关系、不确定关系、热情不一致和情感波动等。如果发现自己或者身边的人存在这种情况,可以尝试进行沟通和解决,以建立稳定和健康的关系。
双向情感障碍的表现是怎样的?如何拯救双向情感障碍?
临床医学上把兼具抑郁症与暴躁的主要表现称为双向情感障碍,这类精神类疾病具备基因遗传趋向,对人会的精神折磨毫无疑问是特别大的,因而,掌握双向情感障碍有益于防止和医治。那麼双向情感障碍的主要表现是啥?怎样解救双向情感障碍呢?
1、感情敏感
患者经常由于一些细微或不相干关键的事儿而觉得忧伤或激动兴奋,无法克制。多见于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也看得见于神经症的精神衰弱等多功能性精神障碍。
2、易激惹
患者非常容易由于一些小的事儿而造成明显的情绪反映。例如气愤、兴奋、恼怒、乃至火冒三丈,延迟时间一般较为短暂性。多见于脑器质精神障碍,例如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也看得见于躁狂情况等多功能性精神类疾病。
3、逻辑思维洒脱
患者会体现得逻辑思维洒脱,而且发生想到全过程显著加速,定义接踵而来,讲话声很多多,侃侃而谈,与此同时又伴随专注力分散化,话题讨论常随境迁移,会发生意识飘忽不定,音联意联状况。
那麼,生活中应当怎样解救双向情感障碍呢?1、静心
静心方式是可以清除负面心态,打开心里,找到性命的本色,你将能接纳自己,接受社会发展,得到轻轻松松和开心。从身体的方面而言,静心更可以修补身体功能及植物性神经,它能够提供的作用乃至是一些药品难以做到的。针对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医治而言,静心是必不可缺的方法。
2、阳光
开展适当的阳光淋浴,对双向情感障碍的患者而言是十分有必要的。阳光的直射可以会使身体的毛细管拓展,加速血液循环系统,这将使患者的身体机构处在软性的运动状态,并从而代谢出很多种多样开心化学物质,这不仅仅可以改进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心态,也具有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消除有害物的实际效果。李宏夫教师提议患者在气候容许的情形下,每日晒半小时的阳光,可能对患者的身与心具有不错的润滑油功效。
我是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患者,我曾经三次住院治疗。如果是你说的这种情况的话,恐怕只能住院治疗了,因为患者此时的心理已经非正常人心理了。
你所说的症状全部都是典型的躁郁症(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更通常的称法)的躁狂症状,是典型的精神病性症状,你用正常的方法是没有办法改变他的这种病症的。当然,药物治疗可以控制,但是我以我亲身经历说,在医院的效率才是最高的。
我在躁郁症吧发过躁狂的发作特征的帖子,你可以去看看的。你朋友的这些症状,所有躁狂患者几乎都有过,比如思维奔逸(他讲话快而且不停是因为他的思维非常快而且可能是跳跃性的),疯狂花钱(我第一次的病的时候买过几百块钱的贺年卡,到现在家里还有),易冲动且不考虑后果(暴力倾向,坚持要开车这些都属于这个)。经济上压力大不是他借钱的原因,他借钱喜欢花钱是因为病症,这是畸形的心理,也是异常的心理,你不可能用正常的理性思维去解释和阻止。
有一种躁郁症发作情况是躁郁混合发作的情况,我属于这一种,躁狂和抑郁情况可能通透式出现。
住院当然不不是必须的,但是住院的效果远远比不住院的效果好很多也快很多。我有四次很严重的发病,三次住院。其中一次是药物控制的,勉强控制下来,但是不到半年就剧烈发作,导致最后一次住院,而最后一次住院前后只经历一个月,我在学校的事情几乎一点都没有耽误。
针对你的补充:安静下来那就是明显的抑郁期。不要轻视他说想死这样的话,这话在说的时候差不多是认真的。此时我建议让他感觉到被家人被朋友需要,被周围的人需要,给他强调他活着的价值,建立起他活着的这种责任感。当然,虽然是认真的,不过很少会有这个勇气,很多人在决定自杀的时候会返回,会害怕什么的。
PS:我是双向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患者,到现在已经六年了。我现在恢复的还不错,大学也顺利念下来了,明年就毕业了。有关于这个病的资料和讨论,可以来躁郁症贴吧。如果你觉得还有什么地方我可以帮忙,也尽管通过百度消息等方式联络我。
最后:不要用有色眼镜去看精神疾病的治疗。一个人的病情是由他自身情况决定的,住院或者是吃药不能改变他的病的情况和性质,但是如果该住院的时候因为世俗的观念而延误了治疗,那么对谁都没有好处。
双相情感障碍
3个典型特征
1躁狂和抑郁两症状并存。
抑郁症状是双相患者最为常见的表现症状,但是要确诊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状是必要条件。
躁狂症状发作的时候,人会情绪高涨,甚至容易被激惹。
典型就是“三高”:情绪高、思维能力快、行动速度快。
躁狂状态可能会造成一些破坏性的行为,比如参加危害自身健康的活动、参与犯罪行为、滥交等。
但是更可怕的是,这种状态持续不了多久,就会跌入“三低”的低谷:抑郁症状发作。人会变得情绪低落,甚至发僵。
2情绪过山车,反复发作。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无时无刻都在坐情绪过山车,在抑郁心情和躁狂心情中的“反复横跳”。
躁狂状态和抑郁状态的反复切换,是双相情感障碍最典型的症状。
3长期存在。
双相情感障碍一日出现,便会长期存在于身体,它不会一下子好起来,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发作。
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对生活和工作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在继续更新《母亲一点点找回她自己》连载的过程中,我接连遭遇卡壳。于是决定,在没有灵感时不硬写,尽可能多读点书,积累一些基本的有关双向情感障碍的知识背景。这么做的原因有二:一、母亲与我都患上这病,为了减少复发甚至住院的可能性,我需要知道得病后该如何自救、向他人寻求帮助,我将面对的敌人(双向情感障碍)究竟有多可怕等基本信息;二、连载更新不能太过主观,只局限于描绘母亲和自己的心绪,这样有点太过自说自话的嫌疑。
以下是《双相情感障碍——你和你家人需要知道的》(第二版),David JMiklowitz 著,陈幼堂 译, 这本书中我摘录的信息:
阅读类似有专业知识背景和行医经验的专家面向普通读者撰写的心理自助读物,是快速了解特定的精神障碍的方便途径。如果早点去了解,认识你或你家人罹患的疾病,那在与疾病共存、抗争、陪伴的路上可以少走许多弯路。
由于母亲被诊断为偏躁狂,因此,我对书中有关躁狂的部分比较感兴趣。母亲每次发作达到必须紧急住院程度时,家里总会出现一些色彩特别艳丽的东西,比如一束向日葵、几十条五颜六色的丝巾等。那种时候她的思维是奔逸的,会对墙上的一个污点展开各种联想。
去年母亲第四次双向病发住院,医生告诉我,她这回偏抑郁了。这让我有点措手不及,没想到一向生存意志顽强的母亲也会抑郁,而且是那么幽深的抑郁。读到书中有关“抑郁自我管理”部分,获知以下这一个知识点,让我意识到患者的社会支持的重要性。假设母亲没结婚生儿育女,一直离群索居,独身工作;或者结婚后成为全职妈妈没出去工作过一天,那么她的核心人际支持圈子可能会很狭窄,难以想象她要怎样面对这一绝对不是靠单打独斗就能赢的疾病。
双相情感障碍包含两种表现,一种是躁狂,另一种是抑郁,一种疾病的两种表现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果这两种情绪交替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要仔细分别和应对。
双相情感障碍的躁狂发作
躁狂发作的核心表现被总结为三高一大,包括情绪高、思维能力高、活动频次高以及自我夸大。
情绪高涨,有一些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人会觉得自己很快乐,不论见到谁都很高兴,实际上可能没有特定的事情会让他开心。也有个别的患者,情绪异常表现为发脾气,容易愤怒,但是总的来说,双相情感障碍会让患者情绪亢奋。
争渡心理咨询预约表,提供免费心理评估分析,付费心理咨询。
思维活动能力高,无论是思考问题的量,还是大脑反应速度都很高。比较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交流起来滔滔不绝。躁狂发作的时候,很多患者都会觉得自己变成了天才,好像身体机能已经完全被开发出来,在自我感觉良好的基础上出现了自我夸大。
活动行为频次高。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除了滔滔不绝意外,还会出现好管闲事,好打抱不平,容易和别人发生冲突等行为上的异常。在躁狂的时候患者会制定很多不切实际的计划,比如想要成为美国总统,计划在一天之内赚够几个亿,事实上患者并没有足够的能力。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实施一部分行动,但是任何一个事情都不能够静下心来做好,可能只因为瞬间的一个念头,就马上去付诸行动,热度维持几分钟就会觉得没意思。总是让自己不闲着,整体的活动行为是偏多的。
双相情感障碍的抑郁发作
抑郁发作的时候,核心的表现是情绪的变化,患者情绪很低落,不开心,感觉到不快乐,同时还会伴有其他的症状。与跟躁狂发作正好相反,抑郁发作的时候表现总结为“三低”,情绪低,思维能力低、行为活动频次低。
情绪低指的患者情绪低落,对很多事情提不起兴趣,即使是自己原本很喜欢做的事情,现在也没有兴致参与。第二个是思维能力变低,大脑反应速度慢。在抑郁发作的时候说话语速会很慢,声音很低,回答问题感觉非常吃力。第三个低是患者行为活动减少。在抑郁发作的时候,患者不想出门,不想说话,不想吃饭,不想工作,甚至是连个人的基础卫生都不想做,喜欢整天独自待在一个地方,自我封闭。
双相情感障碍也分轻、重类别以及混合类别,即:分一型和二型、混合类。
一型,则是典型的重度躁狂重抑郁,即抑郁症和躁狂症的严重程度是一样的,都很严重。
而且重度躁狂的症状表现有些丧失人性的表现,比如:摔东西、发脾气、完全丧失了情感的召唤、甚至有些人会控制不住地伤害自己,比如:割自己的手与手臂,看着血流的麻木感,而潜意识里又觉得心疼不应该。
类似这种一型的双相情感障碍之躁狂发作,需要及时就医治疗,治疗的方向必须先采用心境、情感稳定剂类的药物为主,具体使用何种药物,要针对其症状对症下药,先使用一段时间的心境、情感稳定剂之后,再来联合使用抗抑郁症、抗焦虑的药物。待症状缓解些了,结合心理咨询治疗,可以收到很好的干预效果。
当然,如果睡眠不好,也可以前期联合心境、情感稳定剂一起使用。
而二型,则是典型的轻躁狂重抑郁,即轻度躁狂症,其程度明显低于抑郁症发病的程度。
二型轻度躁狂,如同文章开头的案例一样,在抑郁症发作期间时,虽然有想死的想法,但是想死却不敢死的,往往不算是躁狂的表现,而是痛苦的表现。你也可以说是矫情,当然这是外人的理解。
轻度躁狂的表现,往往不会表现出摔东西、攻击人、发脾气,而是更为和谐的一种方式呈现出来,如文章开头的案例极其符合又疑似轻度躁狂的症状,那么轻度躁狂的表现有哪些?为了帮助大家梳理清楚,这里把一些常见的精神疾病症状罗列出来,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还得根据患者实际体验为主,再来判断才是符合科学的。
因为人类的情感体验是复杂的,复杂性在于一个人的人格和环境以及结合以往的表现来全面综合判断,不可单一性就作出结论,文章旨在普及一些常识和理念、提醒,仅此而已。
1、双相情感障碍症状表现:
抑郁状态与亢奋来回切换,时而低落时而兴奋,低落时就是抑郁症状,亢奋时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脾气暴躁、不睡觉也不困、行动力变多、过度夸大自己的能力、冲动做些丧失理性的事情,比如:过度消费、冲动做些平时不敢做的事情,这种抑郁与亢奋来回切换后的持续时间因人而异,频率亦是如此。
躯体症状如抑郁时躯体症状一样,如:头晕、头痛、心慌、肠胃不舒服、颈椎腰椎酸痛等等。
亢奋时,躯体症状不明显。
2、 抑郁症症状:
主要是心境低落、丧失兴趣、怕压力,怕社交、自卑、不爱说话、喜欢封闭自己、爱哭、脆弱、轻生念头浮现、觉得活着毫无价值与意义、食欲下降、失眠(少部分患者出现嗜睡情况,属于逃避现实的本能反应)、性欲降低、不怕死,并伴随有躯体症状:头晕、头痛、心慌、肠胃不舒服、颈椎腰椎酸痛等等。
3、 焦虑症症状:
主要是坐立不安、惶恐不安、担心有害怕的事情发生、失眠、怕死、疑心严重、无心做任何事情、眼神游离等等,并伴有躯体症状:心跳加快、惊恐发作、腹泻、肠易激、颈椎腰椎酸痛、喉咙有异物感等等。
4、 精神分裂症:
感情缺失麻木,出现幻觉、幻听、幻想、幻嗅等等,主要以幻听为最常见,并伴随有被害妄想症,对事情的理解思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扭曲,不同普通人。
有些患者还有自言自语的行为,逻辑思维混乱等等,躯体症状如同抑郁焦虑症的表现类似。
当然精神分裂症的人,伴随抑郁焦虑症是很常见的,重叠概率也是非常高的。
还有一种双相情感障碍叫:混合型的。主要是指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在一次发作中同时出现,临床上较为少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