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最初情绪的产生主要与心理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相关联

幼儿最初情绪的产生主要与心理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相关联,第1张

幼儿最初情绪的产生主要与心理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相关联。这句话是错误的。

正确说法为:婴儿的情绪反应,主要是和他的基本生活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

例如,温暖的环境、吃饱喝足、尿布干净等,都常常是引起愉快情绪的动因。1—3岁的幼儿情绪反应的动因,除了与满足生理需要有关的事物外, 还有大量与社会性需要有关的事物。但总的来说,在引起3岁前幼儿情绪反应动因中,生理需要是否满足是主要动因。 

幼儿的情绪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情境、外部性。即随外部情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或者减弱或者加剧。

2、激动、冲动性。即高兴时马上会手舞足蹈、笑逐颜开;愤怒时马上会咬牙切齿,暴跳如雷。

3、暂时性。即指某种情绪的持续时间不会太长,就是大人不管他,到一定时间后,这种情绪也会变化的。

4、与生理需要有关。特别是在婴儿时期更为明显,饥饿与身体不舒适时就会哭,吃奶时就会笑。2—3岁的幼儿也会常常因为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而情绪表现不好。

“我应该比现在更开心才对。”

“我找不到生活的意义。”

“有时候我感觉自己是个围观者,观望着那些真正在生活的人。”

“我为什么总是照顾不好自己?”

“我到底是怎么了?”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的都能意识到,我们童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对我们成年后的生活有着无法回避的影响。有些影响是正面的,比如父母和老师的奖励或者一次比赛的胜利。有些影响是负面的,比如被父母打骂、被老师当众羞辱。

这些真实发生了的事情,我们很多时候都能回忆的起,事件的影响也可以被真切的感受到。可是还有那么一些“事情”,我们虽然记不得,但它们仍然可能对我们产生持久的消极影响。只不过这种影响的产生,并不是因为事情真的发生了,而是因为它们应该发生却没有发生。这就是童年期的情感忽视(Childhood Emotion Neglect, CEN)。

“童年期情感忽视“这一概念,是Jonice Webb博士基于自己二十多年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经验,正式提出并进行推广的。Jonice Webb博士认为:在一个家庭中,当孩子的情感需求长期得不到父母足够的认可、接纳、和回应,孩子便学会了去隐藏或者压抑他们的真实感受,情感忽视的负面影响就发生了。

· 当孩子感到伤心难过,没人关心一下:“宝贝,你怎么了?”

· 当孩子需要得到安慰的时候,父母注意不到或者故意视而不见。

· 没人问询问一下孩子:“你想要什么?”

· 父母太忙,基本只管孩子吃饱穿暖,无暇顾及孩子的心理感受

上面罗列的这些父母的行为,没有一个能被看成是虐待性质的,没有一个涉及到让孩子吃不饱穿不暖的,也没有一个能被看成是临床心理学所定义的“创伤性事件”。但是,如果一个年幼的孩子,在他们最需要被认可被关爱的年纪,经历了足够多这样的有意无意的情感忽视,那么他们在日后将会体验到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心理问题。

为什么在情绪上被接纳和认可,对一个孩子如此重要?作为人类,婴儿降生后的首要任务就是与其他人建立“关系”。这种关系,不但使婴儿在生理上得到满足而存活下去,而且还使婴儿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从而使婴儿的社会化能够正常健康的开展,帮助他们由自然人顺利过渡到社会人。

在这一过程中,“情绪”就如同胶水一般,把婴儿和母亲或者其他主要抚养者粘连在在一起。依恋理论认为,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年里,母亲要即时的连贯的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这样孩子才能和母亲建立和发展一种安全健康的依恋关系。母亲的这种回应,包括帮助孩子知觉自己的情绪状态,接纳孩子的各种情绪反应,继而帮助孩子来管理自己的情绪。

可是,如果孩子的情绪感受经常的被父母忽视或者误读,那么父母就无意中给孩子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号:“你的情绪不重要”,“你的感受是错的”,“你的情绪是不被接受的”。当孩子的情绪自我被否定了,这个信号就等同于:“你,不重要;你,不被接受!”。

“你的情绪不重要”

· 父母喜欢替孩子做主,小到穿衣吃饭,大到选学校交朋友,经常不顾孩子的喜好和心情。

· 孩子看似无缘无故的哭闹,在父母眼里就是无理取闹,认为孩子哭累了就不哭了,哭完就好了,所以置之不理。

· 孩子恳求爸爸陪着一起看**,爸爸总是推脱: 我很忙,以后再说吧。

“你的感受是错的”

· 孩子告诉妈妈自己害怕去幼儿园,妈妈却说:幼儿园一点儿也不可怕,好玩着呢。

· 孩子考试有了提高很高兴,爸爸却说:有啥高兴的,考满分才值得高兴!

· 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欺负了很伤心,妈妈却说:小朋友那是和你玩呢,别伤心!

“你的情绪是不被接受的”

· 孩子害怕去看医生大哭,妈妈说:哭什么哭,胆子这么小?

· 爸爸接受不了孩子兴奋时的尖叫,报以白眼,让孩子停止尖叫。

· 家里的宠物死了,孩子非常悲伤,爸爸却说:有什么好伤心的,不就是只狗吗,别哭啦!

年幼的孩子,对父母的行为没有反抗和抵御的能力,但是他们有本能的生存策略。也就是说,孩子为了生存,会完全的接受父母对自己情绪的回应,从而作出相应的改变去迎合父母。一个孩子,如果经常体验到父母的上述行为反馈,便会逐渐的把自己的感受放下了并搁置一边,或者彻底隐藏了。只有这样,这些感受便不会再被父母发现,自己就能变相的取悦他们了。可是这样一来,时间长了,连他们自己最终都不能很好的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状态了。结果,外在的我和内在的我就割裂了。

在这样家庭环境长大的人,时常无法感知到自己真实的情绪,对自己的内心感受也时常表示怀疑。他们的情绪自我一直被否定被压抑,没能通过父母的肯定和接纳而真实的被体验过。他们的情绪没有根基,无法着陆,似乎总在一种飘渺的状态。他们的外表可能看似一个健全的人,但是内心深处却是彷徨、寂寞、空虚。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哪里有什么不对,但是又不知道具体少了什么哪里不对。

他们无法很好的知觉自己的感受,也不能很好的觉察和体会别人的情绪,因此他们很难和别人建立深刻的情感关系。总觉得有那么一堵墙横在自己和别人中间,因此内心时常没有归属感。他们总有种感觉,仿佛自己永远在别处,不知道这个世界哪里是属于自己的。

童年时期遭受过情感忽视的人,他们不能相信自己的内心感受,也就无法完全相信自己的决定。他们也因此经常对自己的决定十分纠结,常常发现自己做了不想做的事。对自己犯的过错,似乎又能很轻易的原谅自己。

临床心理学发现,遭受了童年情感忽视的人,他们似乎总是为别人着想,却很少为自己着想。他们或者因为意识不到自己的情感需求而无法表达,又或者体验到某种感受和需求却害怕表达出来。潜意识的声音一直在提醒他们:我的感受不重要,我的需求不重要。他们或许习惯了对别人报以微笑,但是对自己似乎额外的苛刻。当面对自己的时候,他们经常对自己感到失望,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

经历了童年情感忽视的成年人,他们的情感体验有盲点。他们不但无法很好的体会自己的内心状态,也很难准确的体会别人的感受。当他们自己做了父母之后,也自然比较难以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所以,他们的孩子也非常有可能与他们当年一样,在一个情感盲点里长大,遭受同样的情感忽视。

作为父母,如果随时随地都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最终你会发现,孩子其实很棒,说不定哪天就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我们要学会认可孩子,要发现孩子的优点,并且认可他的优点。一方面,家长要尽自己所能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孩子心理需求的满足,也不能只依靠家长。孩子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要贬低了孩子的自主学习和心智化的过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就是自由的需求,换言之,就是“掌权者不欲,勿施于被控制者”。所以,自由是控制的敌人;第五种需求是乐趣,与人和谐相处的最好方法就是能相互收获乐趣。自我意识萌芽,物权意识发展,要多让他感觉到拥有!然后才会学会分享!不能强迫让孩子分享。要让他明白这个玩具的所有权是他的。他有了满足感安全感,才慢慢会分享的。

当孩子表达不满的时候,要想想是不是合适的需求,自己作为父母有没有忽视孩子的感受,要及时关注孩子,接受孩子的不满情绪。母婴依恋关系奠定了孩子的生命底色。童年的关系模式,与我们今天的事业、婚恋、亲子关系,有着丝丝入扣的对应。这么说好像人生是决定论,实际上亲子关系决定的是我们人生的起点。

爸爸妈妈要多多与他互动,沟通,给他爱抚与关注,不要以为他小无所谓,你对他的态度其实孩子都可以感知到。唯有给予他足够的爱,才能为他一生自信奠定基础。也没有一点爱惜之情,过不了一两天就有可能给摔坏了。曾经记得我们小时候,父母得买回一个漂亮的布娃娃,心中的那份喜悦无以言表。父母少给孩子买一些,反而更加有利于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009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