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如何提高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第1张

如何提高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杨卫红

语文是职业学校的一门文化课程,在学生全面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中职生大多语文素质较低,学习积极性不高,要改变中职语文教学尴尬的局面,就应该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作为语文教师应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那么,如何提高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必须使学生明白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语文是基础中的基础,是培养人听说读写能力的学科,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只要进行社会交际,就要用到语文,没有它就无法与外界进行交流。中职阶段的学习是学生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要让学生明白,学好语文不仅仅是为了取得学分,而是真正为自己以后走上社会打下基础。在当今人才竞争十分激烈、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大环境下,即使你有很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果没有很好的语文素养,也无法被别人了解、任用。

而且,在当今信息时代,提倡终身学习,而学习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要会读书,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语文素质。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理解、思维和应用的工具,是陶冶美好情操、体现人文关怀的重要途径。如果不学好语文,怎么能学好专业技能课今后又怎么能在社会立足?必须让学生认识到这些,从而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文的必要,进而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 建立起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像魏书生那样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倡导一种民主的气氛,让学生踊跃参与教学,只要言之成理,就应给予充分肯定,而不应拘泥于教参上的一家之言或自己的某种见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自觉地适应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除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还要有敬业和奉献精神,宁可自己多走路,少让学生走“弯路”,树立平等与民主、尊重与宽容的教学理念。老师既要尊重学生,又要严格要求学生,课堂上应充满民主气氛,答疑或讨论时,师生应平等相待。严格要求学生时,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感到“严”的背后,充满了爱的期望。教学中要多一些表扬与鼓励,少一些简单化的批评和训斥。在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关心、尊重和理解学生,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满足,使师生关系融洽,从而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如此以来,课堂再不是“老师一言九鼎,学生只有听的份了”,从而也就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改变教学方式,实行自主合作学者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果教师在讲课中能做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相信学生也会因此受到感染。教师要先研读作品,与作家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这样才能抛砖引玉,于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和教师感受到情感上的共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讲解《沁园春长沙》时,教师要先入为主,与毛泽东在词中所表现的宽广的胸怀和慷慨激昂的气势产生共鸣,然后再用这种情感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使其处于共鸣状态,这样学习课文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课前务必吃透教材和学生,精心设计,适时点拨。设置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适度指导。在设置问题时要注意尽量照顾到每一位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置不同的问题,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从而提高学习的自主性。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哪怕只有一点进步,教师也要及时给予鼓励、表扬,让他们品尝成功的滋味,从而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4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课,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法国教育思想家拉伯雷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教师将教学组织成为轻松、愉快及富有吸引力的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课,恰恰符合了这一要求。语文活动课突出表现为语文学习在活动中进行,它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是对课堂的延伸,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积极性,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语文活动课形式多种多样,如演讲赛、辩论赛、古诗文朗诵赛、讲成语故事赛、猜谜语比赛、表演品评、制作手抄报等等。可以利用每天早读、早自习时间,给学生抄一些脍炙人口的经典古诗词、趣联和格言警句,让学生们从这些优秀的语言中汲取精神养料,增长见识,开阔视野。这些活动都具有比赛的性质,因此很容易吸引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魏书生说“: 即使对毫无直接兴趣的智力活动,学生因渴望竞赛取胜而产生的间接兴趣,也会使他们忘记事情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的确如此,在竞赛活动中,每个学生都会自主地“动”起来。这种活动课用趣味性带动知识性,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思维,效果较好。语文活动课不但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更重要的在于调动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5 以课外阅读为辅,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纵观大多数中职学生,他们虽然对学习语文不大感兴趣,但是对课外读物却情有独钟。因此,语文教师可以以此作为突破口,将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兴趣巧妙地转移到学习语文上来。

学生课外阅读的培养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中职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时期,自我意识强烈,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向学生推荐一些思想内容健康、能鼓舞上进、能提高文学素养的优秀文学作品,如《读者》、《小小说》、《青年文摘》、《杂文选刊》等,从中选取有教育意义的内容作为教材的补充,使学生感受文学之美,并了解更多的社会生活,丰富他们的知识,从中汲取无穷的营养,满足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渴求。教师还可以通过给学生列书目、内容简介、**赏析、录音剪辑、读书心得交流等形式,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只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培养中职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寓教于乐,同时尊重学生,发展他们的个性,必定能促使学生产生渴求、探索知识的内动力,从而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教育要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就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本身的内涵之一。中职生是完成初中学业后开始接受职业教育学习生活的,发展方向由升学转为就业,他们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学习、求职择业等方面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了解他们的心理问题对于更好地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笔者在多年的职教生涯中发现中职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问题:

  一、中职生在学习方面的心理问题

  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较不明确,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没有较强的期待。尤其是男生对于学习的重视程度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由于中职生大多是普通高中未被录取才进入职业学校的,有过去考试失败的心理阴影;其次社会上一些人对中职生存在认识偏差,认为进入中职学校的都是差生;而中职生进入职校后需要适应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的变换,再加上他们本身没有升学的压力,另外由于学校和家长片面考虑就业问题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视,这些因素都可能造成中职生学习兴趣淡漠、缺乏信心,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差,学习成绩不良的结果。

  二、中职生在自我发展方面的心理问题

  自我效能感差、自我和谐度低。(尤其是女生)往往表现出内心的一种矛盾、犹疑、不自信的状态。中职生的年龄阶段正介于青春期向青年初期转变的时期,之所以出现自我发展方面的问题是由于他们处理自我身份危机失当所致,他们虽认为自己有潜力掌握自己,但仍对生活充满迷茫,还无法达到成熟的自我认同。

  三、中职生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问题

  信誉度不高,自尊有余自爱不足,合群但自私,重视相互信任和依赖,愿意理解对方,愿意与他人分享愿望、情感和需要,希望和他人建立可信赖的亲近关系,并希望这种关系持久,但人际责任感驱动不强。具有青春期的躁动,缺乏青年期的稳重。

  四、中职生在职业方面的心理问题

  对于职业方面的关注和重视要明显多于学习、自我和人际交往,但缺乏就业准备。西部地区经济相对不发达、就业渠道相对受限制以及人们传统的择业观,给中职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职业规划能力低于职业意识和职业选择。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和设计,这说明职业教育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方面还较为薄弱。

  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一个生理、心理都发生巨大转变的关键时期,由于种种原因,在学习成绩方面他们与大多数高中生相比有较大差距,而更显著的差异是在学习动机、情感及意志个性等方面,具体表现是教学中学生根本不听课或者听不懂课,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困难重重;班级管理中教育和管理的难度很大,学生经常出现各种违纪现象甚至违法。

  中职学生普遍具有以下心理特点:

  1.害怕学习,成绩不稳定。中专学生在中考竞争中失利,学习上的多次失败使得他们对学习没有兴趣,遇到比较喜欢的科目或对任课老师有好感,成绩会好些;多数科目分数很低。看到成绩,在短时间的懊悔后就抛之脑后,相当一部分甚至对分数没有感觉。

  2.做事缺乏耐心,自信心差。中专学生自信心差,不敢大胆地做事,总认为自己不可能把事情做好。一件事情即使做了,也不能坚持下去,一有困难挫折就灰心丧气,无法用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自己,严重的甚至自暴自弃。

  3.以自我为中心,逆反心理较强。由于思考能力不强,无法从全局来看待事情,中专学生的自我意识太强,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的利益看得很重,不顾及集体利益。在接受老师和家长批评教育过程中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有时会故意和师长对着干。

  4.情绪不稳定,自我控制力差。高兴时做什么都好,不高兴时什么都不想做,哪怕知道应该做的也不做,情绪起伏大,而对自己要求又不高,经常不看场合,不考虑个人形象任意而为,违反校纪班规的事情时有发生。

  5.心灵空虚,追求新奇刺激的事物。因为缺乏明确具体的奋斗目标,又没有生活负担,吃穿不愁,中专学生普遍感觉生活无聊,于是通过上网、抽烟、早恋等方式来消磨时间,填充空虚的心灵,个别的因此而酿成大错。

  6.存在一定的人际交往障碍,合作精神不够。中专学生总体上缺乏合作精神,有时表面平安相处,但是没有坚固的基础,一天之内就可以从好友变为“敌人”;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性格内向,不善于和人交往,有意无意地封闭自己,走不出个人狭小的圈子。

  产生以上情况的原因主要有:

  1.生理影响。中专生正处于第二个生长高峰,生理上由发育走向成熟。生理上的剧变,必然带来心理上的激荡,然而中专生的心理发育与生理成熟不同步,心理发展水平大大滞后于生理上的成熟,这样他们就很难正确地面对思想上、学习上遇到的各种困难,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2.家庭影响。许多家庭的教育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家长们或要求过高,或无比溺爱,或不多过问,无法理解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的某些想法或做法,造成与子女的关系不融洽,使得学生个性和心理发展不健全。一部分学生父母离异或家庭困难,感受不到家庭温暖,心理负担更为沉重。

  3.学校影响。初中阶段很多学校还是相对封闭的教育,为了中考,学生都是在老师的要求下不停地读书,虽然不适应又无可奈何,加上成绩不好,中专学生遇到困难不会积极寻找原因,而是怨天尤人,因此进入中专就觉得可以放松了,种种问题也就显露出来。

  4.社会影响。社会的巨大变迁对成长中的中专学生影响也不可低估,他们往往对社会上积极的方面视而不见,而对消极的东西如腐败,自己家长下岗等等却较为敏感,容易对前途失去信心,而对一些事情缺乏心理准备又使心理压力增大,进而影响正常的心理发展。

  由此看来,中专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很严重。他们面对学习、就业以及人际交往等诸多外界压力和内部矛盾时容易出现许多心理困惑或心理问题。有些问题若不能及时解决或处理,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将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损。

  2011年

因此,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时,注意因势得导,因材施教,想方设法拓展毕业生的就业渠道,那么,中职学生的厌学现象就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扼止。

关健词解决 厌学

近年来,中职学校学生厌学现象日趋严重,逃学,上课睡觉,作业不做,作业不交,对成绩好差无所谓,及格与不及格不在乎等这些都是厌学现象。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 部分学生文化基础差,对现在所学的课程听不懂,缺乏学

习兴趣,因而厌学。

二、 部分学生不是自愿进校的,这些学生初中毕业后本来不愿

继续就读,迫于家长要求,无奈才选择中职业学校,还有少数是家长根本管不了学生,被当作包袱甩到学校的。这些学生大部分都对学习抱无所谓的态度,因而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三、 课堂教育未能调动学生兴趣。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

使学生觉得无用,不利于就业,从而导致厌学。

四、 社会大环境也是造成现在中职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

认为读书就业无望,缺乏学习动力。

五、 其它原因。现代男女少年出现生理早熟现象,早恋也是引

发学生厌学心理的之一。家庭方面的,诸如家庭不和、父母离异、

邻里、同学关系紧张等等致使厌学情绪高涨。

我们不难看出,厌学现象的出现有社会、个人两方面的原因,中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于他们出现的厌学现象,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纠正和克服,任其蔓延下去,势必给学生的身心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在此提出几点解决办法与大家探讨。

一、 加强思想教育,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要教育帮助学生正确

分析当前社会的用人形势,克服自卑心理,使学生能认识到,社会仍

需要大批有知识有技能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中专学生仍然大有用武之地,一定要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

三、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采取有效的授课方式,调动学生的课堂兴趣。尽管教师学识渊博,在讲台上讲得天花乱坠,但有些学生还是不愿听他的课而产生厌学情绪,结果是教师埋怨学生难教,学生则埋怨教师授课听不懂。

四、积极拓展就业渠道,使学生学有所用,对前途充满信心。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难是厌学情绪滋长和漫延的重要原因。学校必须下大力气抓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积极鼓励和推荐学生到与专业相关的合资或独资企业去工作。对一时找不到对口专业的学生,也应该为他们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广泛与厂家和商家接触,积极介绍和推荐他们去工作。

五、坚持从严治校,不断改善学校的教学生活环境;积极改善学校的教学生活设施,尽可能满足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需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如举办多种类型的文艺体育比赛,开展各种社团活动等等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这种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能够无声地起着教育人、改造人和鞭策人的作用。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在良好的环境熏陶和感染下,能逐步走上恋学、勤学的阶梯。

综上所述,中专学生厌学,除学生自身的思想和文化素质较差外,也与学校的教育管理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帮助这些同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注意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齐抓共管,从严治校,想方设法拓展毕业生的就业渠道,那么,中职业生的厌学现象就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扼止。

(一)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中职学生的自信心

在教学中,首先不应使中职学生在精神上有压力。一般而言,中职学生心理多少都有些自卑感,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有嫌弃思想,甚至对他们说些带有讽刺性的话语,就会使一些中职学生感到压力沉重,抬不起头,进而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教师要针对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多给予关心,多给他们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

在课堂上,笔者注意经常让学生回答一些力所能及的、浅显的问题,当他们回答正确时,及时给予表扬。即使答错了,也不轻易加以否定,而是引导他们逐步得出正确结果,再加以肯定。教师可经常进行一些基本知识小测验,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取得较满意的成绩,使他们的自尊心得到一定的增强,并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成功的动力促进下,学生对学习就会产生积极的态度,渴望去追求下一次成功,进而逐步增强学习自信心。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能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听讲,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因此,多给学生创造成功和发展的机会,对于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成绩是非常重要的。

(二)带领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自主学习

基于问题学习是建构主义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个人或小组搜集材料、提取信息、处理信息、合作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发现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源泉和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不断提出问题和带领学生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探索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要善于挖掘素材,努力创设各种问题情境,鼓励、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深入探究问题,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引向深入。

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设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也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同时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过程。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逐渐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求知欲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的内在动力。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教学就能取得最佳效果。

(三)教师对“学差生”要有感情,多与中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密切师生关系

关心热爱学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转变中职学生的思想基础和前提。心理学研究证明:情感与认识相互影响,同时对非智力因素的其他方面,如动机、兴趣等都有密切关系。教师真诚地热爱学生,会激起学生对教师的热爱,使学生产生肯定的情感反应,使他们乐于接近教师,与教师讨论学习上的难点问题、谈自己的思想情况,也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劝告。学生还会把对教师的感情迁移到所学的学科上,这就是“亲其师—信其道—乐其道”。师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因此,教师应特别注意给予中职学生情感上的照顾和关怀,给他们尊重和信任。这样会有效地消除学生紧张、自卑或抵触的情绪,学生往往会因此认为“老师瞧得起我”或“老师眼里有我”而放弃不合作的态度,服从教师的管理和教育。有了这个基础,教师再针对学生学习上的薄弱环节给予耐心指导,就能帮助学生树立进步的信心,努力争取好成绩。

教师应满腔热忱地关心、爱护和帮助“学差生”,不要歧视他们。因为歧视容易使学生心怀不满,或“破罐破摔”,产生自卑感,不再努力求进步。教师不要总是强调学生的基础差,要多从自己的教学上找原因。为此,就要端正自己的教学思想,研究中职学生的学习心理,不断改进教学工作。

(四)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

根据中职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笔者在教学中相应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

适当降低教学要求由于中职学生认知基础水平低,笔者只要求他们在课堂上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时机成熟时再逐渐提高教学要求。

适当调整教学进度由于中职学生的基础差,思维能力差,如教学节奏太快,他们跟不上。笔者在讲课时,注意观察学生的神情、动态,发现问题,就适当调整节奏,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尽量放慢讲课语速,多给学生留些理解时间。

注重教法的改变为适应当前职业学校生源质量逐年下降的形势,笔者注意在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对教材去粗取精,讲解时突出重点,时刻暴露自己真实的思维过程,教学生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思考、分析,指导他们观察、归纳、记忆和运用所学知识的方法。

(五)加强实践教学,培养专业技能

中职学生毕业后通常直接进入生产第一线或基层单位从事操作性、指令性工作。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专业技能。因此,在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就显得至关重要。

例如,对于会计专业而言,《会计模拟实习》、《计算技术》、《会计电算化》等无疑都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也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这些课程的实践教学,可以把学生置于现实工作环境之中,使学生将所学理论转化为专业技能,为毕业后尽快适应具体的会计工作打下基础。模拟实习要在教师的指导和示范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通过实习,学生应能掌握操作规程和技巧,提高会计技能。例如,在《会计模拟实习》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学生“分配”到出纳、会计、审核、采购等模拟岗位上,配合实际工作中典型的经济业务,辅导他们从建账到编制报表进行整个会计核算环节的实际操作。进而使学生学会并熟练掌握如何填制各种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如何进行登帐、对账、结账;如何编制财务报表等日常业务,以及了解如何办理纳税业务;如何办理工商和税务登记变更年审等基本常识。另外,在实习中每隔一段时间还应变换学生的“岗位”,以使学生熟悉各个环节的业务操作。这样,学生就业后在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就能迅速适应会计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熟练地进行实际业务操作。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绝大多数中职学生都将能够在中职学校学得一技之长,养成学习的主动性,成为社会上具有一定技能和较高素质的劳动者,实现自身的价值。

如何帮助学生调节情绪

这段时间,家庭中尽量保持和谐的氛围,如果家长忍不住要发脾气,要吵架,建议避开孩子。安定的家庭环境能带给孩子安全感,有利于建立平和的心态。同时因为考前焦虑、气温升高,孩子容易表现出脾气较大、说话急躁、或者不搭理家长等情况,建议家长先顺着孩子的情绪,不和他起冲突。如果孩子愿意说,家长就倾听;如果孩子不愿意说,家长就少问;如果孩子发火,家长就忍着。

注意力放在考试本身这件事情上。家长自己往往也有紧张、焦虑的情绪,无论说话做事就会变得有些刻意。比如有些家长会说:“别紧张,都那么多次模拟考试了,就把它当做平时的模拟考试就行。”或者说:“没事。考好考坏爸妈都不会怪你的。”或者说:“咱们家孩子这么坚强,爸妈相信你。这点压力你没问题的。”听上去都是“对”的。但对于孩子缓解紧张焦虑情绪帮助不大。

这个时候家长可以有意识地把注意力关注在考试本身这件事情上。引发思考过去“过去三年学成啥样就考成啥样呗”,或者将来“如果考好了,去了什么什么大学,将来就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万一没考好,是复读呢还是去第二志愿呢”“万一没考好也没关系,将来还有很多的机会,不会是一考定终身。”都不可取。尤其过多的考虑这件事情对将来的影响会让加紧张焦虑情绪。先考试,考虑未来不急在这两天。

怎样帮学生学会积极的情绪调节

情绪是影响人们日常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我校的学生大都是优秀初中毕业生,他们在初中阶段有较强的自信心和优越感。但进入高中后,由于高中的学业压力增大、人际间竞争加剧以及学生们在自我探索等方面存在困惑等原因,许多高中生经常产生一些情绪上的困扰。

因此,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不仅是高中心理辅导课的重要教学内容和任务,也是满足高中生情绪情感健康发展和成长的迫切需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027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