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素心,认知行为疗法为什么会起作用?到底是在人的哪一部分起作用,所以来访者才会康复?
工程师小雨因为工作压力大,感情也不太顺利,前3个月情绪持续低落,不想上班,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失眠健忘,整天提心吊胆,到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中度抑郁和轻度焦虑,前来咨询。
@素心人生设计:看来你喜欢刨根问底,这一次我就为你介绍认知行为疗法的认知概念化。
认知概念化,为咨询师理解来访者提供了基本构架。
在开始理解一个案例的过程前,我们需要先问自己以下问题:
来访者的诊断是什么?
他目前的问题是什么?这些问题是如何发展并维持至今的?
与这些问题相联系的功能不良的思维和信念是什么?
什么反应(情感、生理和行为)与他的思维相关?
咨询师随后会假设来访者是如何发展出目前这一特定的心理障碍的。
这些假设包括:来访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访者的根本信念和思维;哪些突发事件影响了来访者目前心理问题的发展;来访者的哪些的早期经历影响了来访者目前的问题;来访者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出哪些认知、情感及行为应对机制来应对这些功能不良思维。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咨询师都会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概念化。可以说, 如果将治疗看作一次旅程,概念化就是这次旅程的地图。
为什么概念化理解来访者,会能帮助到来访者?这还要从我们如何产生心理问题开始的。
在认知行为疗法看来,人的情感、行为及生理反应被他们对世界的知觉所影响。 情境本身并不决定人们的感受,感受更取决于人们如何解释这一情境。
比如,两名学生同样考了90分,不同的情境就会引发不同的情绪和行为。
一位学生看到自己只扣了10分,产生的想法是“这说明我很优秀”,因此就非常高兴地和父母报喜。
而另一位学生看到自己还扣了10分,产生的想法是“没有拿到满分就说明我很差”,就会很沮丧,把卷子收起来,不敢和父母说自己的考试成绩。
同样一个情境,不同的人想法不同,因此所产生的情绪和行为都不同。
幼儿情感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良好的情感品质和情感能力,帮助他们感知、表达、理解、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感,建立积极正面的情感体验。下面是幼儿情感教育的核心内容:
1 情感体验
情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在学习、生活和社交中获得自信、快乐、满足和安全等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情感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情感心态。
2 情感认知
孩子在情感认知方面的发展程度会影响他们的情感表达效果。幼儿阶段应当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认知能力,让他们了解和接受自己的情感体验,明确情感体验来源,发展情感抑制和情感调节能力。
3 情感表达
情感表达是指孩子通过语言和行为等方式将自己的情感传递给他人。教育者可以通过游戏、绘本、角色扮演等活动帮助孩子学会合适的情感表达方式,尤其是积极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负面情感(如愤怒、沮丧等)。
4 情感教育策略
情感教育在教育策略上需要更为灵活和多元化。教育者可以通过以身作则、语言激励、情境创设等手段,帮助孩子体验和学习到积极的情感表现和情感管理策略,有利于孩子在日后面对生活中的情境时能够更加冷静理智、情绪稳定。
作者:许明张雄
教学与研究 2000年04期
一
经济学家很少关注人的情绪、情感与市场的关系,不少人持有这样的偏见:从情感的角度研究市场主体行为“不过是‘人格化’的方法,这是败坏政治经济学的毒物。实际上,如果我们要在内心的情感的意义上来了解,我们就人格化。在其他科学里,这种人格化是占星学、炼金术、活力论。就是说,占星家、炼金术士或者活力论者用他的感觉、意志、智慧、理性——总之,用他的理想的典型——描写自己,而不用观察到的运动,并且向为什么它们这样地动,而不是像天文学家、化学家和生物学家后来所问的那样仅仅问他们怎样地动以及动了多少”。(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下),396—397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显然,理论家们对经济学方法的理解似乎只限于市场运动的过程描述及其量化方面,至于市场行为主体的自身因素对市场的影响则是微不足道的。
但是,也有少数理论家对情感与市场有着浓厚的兴趣。就理论研究的范式而言,马克斯·韦伯似乎更为重视情感与市场行为、情感因素与经济学家研究方法之间的关系。
在韦伯看来,经济学家的研究对象不是一种机械体或有机体,而是人类。这些行为人,既是主观的又是受环境支配的。他们的情感、动机、痛苦、快乐等都是主观的,而他们与别人的交易则是受环境支配的。经济研究要了解他们的真实活动,除了测量市场活动本身或者它的结果以外,研究者必须“设身处地”去研究行为活动主体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精神因素,尤其是情感因素。在自然科学里,人们只问“怎样”、“什么”、“多少”这些问题,可是,在经济科学里重要的是要了解发生作用的动机,了解人们那样行动的理由。人们求购商品的行动,在商品多的时候不如在商品少的时候那样急切,因为它符合我们自己在同样情况下情感变化的经验。如果我们要真正了解为什么人们那样行动,就必须研究这种情感的作用。经济学应建立在对人的情感作用分析的基础上。这是一种经济学家必备的“历史意识”:要着手研究,只有造成一种心像,不仅显示人们怎样行动,而且显示他们在特殊情况下所选择的行动。只有这种“历史的意识”,方能解释市场行为者的经济行为,不仅是过去的行为,而且是在和他自己不同的情况下的行为。我们不可能把自己放在一个机械或者有机体的位置,来了解为什么那样行动,因为它缺乏像我们自己的情感。
韦伯如此重视人的情感因素,原因在于他把人的基本行为取向划分为四种类型:目的理性(purposively rational )行为、 价值理性(value rational)行为、情感性的(affectional)行为、 传统型的(traditional)行为。 所谓情感性的行为是指行为在某种感情状态的波动下发动的,位于有意识行为与无意识行为的边界。在韦伯看来,情感性的行为和传统型的行为不过是理念型的一种解释图式,旨在说明:透过理性类型的应用,需要测算出非理性的偏离程度,以达成对社会的最佳分析。
美国经济学家乔治·考托瑙,致力于对市场行为的研究,他受格式塔心理学行为模式,尤其是库尔特·莱温解释学行为模式的影响,提出了“消费者感情指标”这一理论。他认为,市场行为作为生活空间的功能,是由人格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决定的[C=F(P,S)]。 在他看来,市场购买行为不仅取决于经济形势、可使用的资金和购买者的财力,而且取决于他的心理情绪、他对形势的感情,这些构成了经济人格的特点。这种感情(乐观主义或悲观主义)是大部分人都有的,它影响着人们的购物、储蓄或投资的决策。为了获取消费者的期望,用韦尔纳利德的话说也就是“对未来事物的带有情感色彩的主观观念”,考托瑙根据汇集技术制定了消费者的感情指标,这一指标是在大量的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完成的。其调查表共设8个项目,每个项目后面都有一个问题,要回答:“为什么?”调查要求被询问者指出:他是否认为一年来自己的情况已有所改善,是否认为当下购买某商品是适时的。对调查结果的计算,考托瑙尽可能将情感的消费态度算术符号化,如用(++;或=+;或-+)表示消费者的乐观情绪,用(+-;=-;甚至--)表示悲观情绪,用(+=;==)表示谨慎态度。百分率是根据答案的总数计算的,因此有助于更好地从市场调查对象所处的形势中来了解他的消费个性。有材料表明,人们在十年中所作的统计似乎已证实了这样一种想法:这些情感指标的主观取向支配着具体的市场行为,只要用6个月至1年时间,就能作出预测:在1973—1974和1978—1980年间,早在汽车销售量下跌以前,消费者的感情指标就已出现了下跌。正如考托瑙在1981年制定的消费者的感情指标所表明的那样,消费者的感情指标的变化和美国30年来出现的经济衰退是一致的。因此,有些经济学家认为,考托瑙的感情指标的图式可以作为表示市场商业周期中出现变化的报警器。
类似于马克斯·韦伯、考托瑙的有价值的观点还可以引述一些,如西蒙的现代决策理论中“直觉与情感”的论述,梅奥的“社会人假设”理论中的“情绪”概念,以及道格拉斯·麦葛瑞哥的“理性人和情绪人”的论述等等。
二
(一)情绪—情感与市场行为者的关系
这个问题涉及市场的人性问题,也是行为者情绪方面的特性问题。经济学家、哲学家休谟,在《人性论》第二卷“论情感”中曾深刻地揭示了经济行为者为什么不断追随财富积累的人性原因,他说:“财富的本质就在于获得生活中的快乐和舒服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本质在于它的发挥的概然性,在于它使我们借一种真的或假的推理去预期那种快乐的真正存在。这种快乐的预期本身就是一种很大的快乐;这种快乐的原因既然是我们享有的,并因而是与我们有关系的某种所有物或财产,所以我们在这里就清楚地看到前面体系的所有各个部分(指人性的心灵知觉中情绪情感的诸表现形式——引者注)都极为精确而明晰地在我们面前展现出来了”。休谟实际上已明白地指出人类追逐财富的原因之一恰恰在于人性中存在着不可泯灭的情绪、情感因素的作用。
情绪—情感成分从市场行为者的角度来说,乃是行为人对态度对象的感受、体验和心情,是对象引起的主体在感情上的反应。厂商对生产某一产品项目的选择、投资者对某一投资对象的定位、营销者对某一商品牌号的推广、消费者持有某一消费品的观念等等,都离不开他们各自对对象存在的一种情感的态度。在市场上,各种媒体所传播的广告的作用,实际上就是消费者、投资者、营销者对某商品或某项目给予感受和心情上的导向。态度对象刺激了主体,使人们获得情感体验:喜好或厌恶、尊敬或蔑视、热爱或仇恨、同情或冷漠等等。它是人们市场决策的一个首要组成部分,也会激励市场行为者的各种动机和兴趣。情绪—情感表明市场行为者对市场运作客体的喜欢或厌恶有着一定的强度和方向。如果情感是反映一种积极的感觉,就可能导致消费者、投资者、营销者的良好反应,而若反映的是一种消极的感情,则给生产商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了解市场行为者的情绪(既有个体情绪又有群体情绪),对市场的运作目标和趋势的测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市场上,我们很难区分出两类人:一类似乎是“理性人”,是能运用逻辑推理,具有完备的信息,而且善于准确计算,能够推演出纯粹客观结论的人。另一类是“情绪人”,是缺少理智,感情用事,而且具有高度偏见的人。
事实上,任何一个市场行为者都不可能绝对地把自身划分为“理性人”或“情绪人”。有人说,人的理性信念完全可以消除人的情感因素,当你在作出市场决策时,只要你奉守如此原则:“让我们不要把个人因素带进问题里去”,“让我们只考虑事实吧”,“让我们冷静下来,客观地考虑这个问题”,那么,你就能消除心理上的恐惧、意愿、焦虑、敌意和侵犯等因素对自身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但是,这种作法受到了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理论的挑战。
研究者们认为,人的行为不管他是在思想、在分析、在推理,还是在与他人做交易、从事商务谈判,总免不了要受到情绪—情感因素的影响。心理学家麦独孤指出,所有有目的的行为都是由人的复杂情感来决定的。达菲对此作出进一步解释:所有的行为都是有动机的,没有动机就没有行动,而情绪就代表着极端的动机。美国学者PT扬(YangPT)指出:人的行为不可能离开人的感情,当有机体趋向于行动时,就有一个积极的中枢感情过程在工作。感情过程的作用是产生动机并影响行为。 人的行为发生实际上遵循着如此原理:(1)刺激引起感情和感觉;(2)感情的唤醒使有机体接近或离开刺激;(3)感情过程导致动机; (4)动机的强度与感情的各个方面有关(如持续性、强度、频率和新鲜性);(5)感情过程靠影响选择而发挥着调节作用;(6)从积极感情的激活到消极感情的激活的组织模式是广范围的神经行为模式本身所遵循的最终原则。
从消费行为学角度来分析,情绪—情感是消费者对某一对象商品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是个人行为的心理准备状态。如果消费者能从购买某种商品中得到一定需要的满足,对该商品评价较高,有一种积极购买的行为倾向,这就是消费者对商品的消费情感,商品就是情感的对象。情感作为个人行为的心理准备状态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动力,激活着个人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行为,作用于对象。
行为学家费希宾曾提出属性态度—情感模式,明晰地揭示了情感与行为的内在关系。见下图:
在费希宾看来,消费者对商品的情感(态度),是以对此种商品的信念为基础,又与消费者进行各种行为的意向有关,而消费者的各个意向也与其对应的行为有关系。反过来,消费者的行为反馈于消费者的信念,而且一旦形成对商品的一种情感(态度),又将形成新的信念。
费希宾还进一步对消费者的情感(态度)提出了如下公式:
Ab=∑W[,i]B[,i]b
其中:Ab——消费者对特定牌号b的情感(态度);
W[,i]——消费者认为该牌号所具有属性i的重要程度;
B[,i]b——消费者对牌号的属性i所持有的评价性信念;
N——消费者选择某一特定牌号所考虑的重要属性的数目。
费希宾模式告示我们:人的情绪反应,虽然有时处于不自觉状态,但是却对人的行为极有影响。人的外显行为离不开个人的意向作用,而个人意向又直接受消费者情感(态度)的驱动。没有情感的存在,便没有人的消费行为。
需要指出的是,情感对人的市场行为的支配作用,并不是“独来独往”,不受任何理性约束和控制的。费希宾的模式,一方面强调了人的情感因素对外显行为的影响;另一方面,他并没有把感情因素视为行为驱动的最终因素,人的情感态度还要取决于信念的支配。信念往往以目的、动机的形式贯穿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并与情感、意志相结合,形成一种稳定的观念意识支配人们的行动。众所周知,人的信念说到底,不过是人们对理性认识和实践行为的正确性的内在确信。理性不可等同于信念,但理性在信念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强调理性不能取消行为决策的感情因素,并不等于理性对感情因素没有制控功能。实际上,市场行为者能够通过掌握市场的理性逻辑来调控人的情绪和情感,从而达到对行为的制控作用。这种过程是发现情感的存在和减少理性决策途径中情绪障碍的过程,也是变消极情感为积极情感的转换过程。在证券交易所,政府有责任通过交易的理性原则来调控交易者波动起伏的不健康的交易情绪,从而保持积极的投资情绪以便产生规范的交易行为。通常说来,市场运作的规范机制要求所有参与市场竞争或从事消费行为的人尽可能地压制或弱化的情绪有:敌对的情绪、不合作情绪、不忠实的情绪、背信弃义的情绪等。此外,还有与心理有关的情绪力量,如:狠恶、自私、不成熟和不合理的行为等等。
(二)情绪—情感在市场运行过程中的作用
其一,情绪—情感可以影响和调节市场的认知过程。
市场信息总是通过市场行为者的知觉和记忆来进行选择和加工的。情绪—情感是一种监测机构,随时都在注意着信息的流动。它能促进或阻止市场行为的发生和市场运作的过程。这是因为情绪—情感体验所构成的恒常心理或当下的心理环境,都对市场的信息加工起组织与协调作用。按照情绪—情感的适应性,它协助市场行为者选择信息与环境相适应,并努力去改变环境。
当投资者在各种条件已基本成熟时,他的良好心情有可能带来积极的投资心态。良好的心情与良好的外部形象相结合,使他对投资方的信任度大大增加,缩短由于陌生感而带来的心理距离,有助于合作意识的强化。在项目决策时,往往能达到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决策果断的效果。当投资者心情处于极度恐惧、郁闷和低沉时,它的投资心态往往是十分糟糕的。有可能在投资谈判时,对细枝末节问题过于钻牛角尖,人为制造障碍,甚至导致谈判的中断,不利于项目的成功。假如投资者过分担心投资额的回报率,那么,亏损的恐惧感往往影响投资者的行情分析和理智判断,结果,往往是“当断不断,反为祸乱”。
当投资者心情处于过分冲动并达到激情状态时,往往易出现反常思维或反常行为。一方面,激情有助于冲破思维惰性,拓宽投资意向的空间和压缩投资决策的时间,有助于在较短的时间内调动一切参与市场投资的积极因素,排除投资环境和投资条件中的某种障碍。持久而炽热的激情甚至能激发足够的能量去完成预期投资工程。另一方面,冲突的情绪也极易带来决策的不冷静、计算上的粗糙、操作上的失误,从而使风险系数加大。
其二,情绪—情感可以协调市场交往和人际关系,提高经济人的工作效率。
在市场经济中,人与人的关系、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是极为复杂和多样的。而情绪—情感,在人们的市场活动中又经常处于极为敏感的前沿地位,情绪因素对于协调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心理作用。众所周知,市场行为者总是带有一定情绪与其他经济人进行交往的。情绪是主体的基本生存状态,没有情绪的主体间交往是不存在的。主体的情绪正是通过对交往效果的影响而间接地影响着自身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从心理学角度而言,交往首先是语言交际的存在,然而,情绪对于交往的作用一点不亚于语言。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情绪—情感总是通过表情的中介作用来达到人们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彼此沟通的效果。它可以为经济人建立相互协作的感情纽带,并及时传递着彼此知晓的市场信息。还可以为经济人去辨认当下所处的不十分明确的市场环境和交易人的态度。人们也常说,情绪—情感是“润滑剂”,做生意讲究“一回生,二回熟”就是这个道理。对于厂商来说,注意从情绪—情感方面协调企业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的人际关系,有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在企业里,情绪—情感就是职工作为人所得到的满足程度的一个函数,满足程度依存于两个因素:一是职工个人情况,即职工由于其个人历史、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所形成的个人态度和情绪;二是作业环境情况,即职工通过与自己同处一个作业环境中的同伴和上级的接触而形成情感氛围和人际关系。一位称职的现代企业管理者,应当具备两种技能:技术—经济的技能和人际关系的技能。前者是企业效益逻辑,后者是满足职工感情逻辑。学会情绪—情感逻辑的技巧,可以在正式组织的经济需求同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求之间保持平衡。平衡在一定条件下是取得高效率的关键。职工通过社会机构来取得别人的承认,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从而自愿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合作。学会情绪—情感逻辑的技巧,就使缩短厂商的最大化目标与企业职工最大化目标之间的视角距离成为可能。
其三,情绪—情感对市场行为者的认知动力、价值取向、对象性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情绪—情感可以通过放大或弱化主体的需要来影响行为者的认知动力。经济人的活动总是受自身的需要所驱使,然而,人的需要总是在一定情绪状态中产生和变化的。在情绪中产生和变化的需要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当时情绪的影响。90年代的中国大陆出现股票热、债券热、房地产热、土地批租热、期货热、外汇热等等,一个接一个,在众多的投资者中,有人一年内改换了几种投资形式,其需要形式的改变与波动起伏的市场投资情绪的影响密切相关。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主体在某种需要的驱使下去从事某一种对象的认识活动时,如果其需要受到某种情绪的影响而放大,那么,认识的动力就会加大;如果其需要受到某种情绪的影响而弱化,那么,认识的动力无疑会变小。其次,情绪—情感的本质在于,它们以心理体验的方式反映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表达主体对于客体的价值态度。“同人的需要毫无关系的事物,人对它是无所谓情感的,只有那种与人的需要有关的事物,才能引起人情绪和情感。而且,依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情绪和情感具有肯定或否定的性质。凡不能满足人的渴求的事物,或与人的意向相违背的事物,则会引起否定性质的体验,如愤怒、哀怨、憎恨等;情绪和情感的独特性质正是由这些需要、渴求或意向所决定的。”(曹日昌主编:《普通心理学》,下册,42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作为一种现实的、具体的价值心理形式,它们是人的主体尺度的内在精神表现。正如马克思所说:“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6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情绪—情感能够帮助经济人确定、反映和表达自己所持有的价值观念。如,喜欢生态环境优美的人,往往对那些污染环境的产品,形成否定的、消极的价值态度。情绪、情感与价值的关联,对营销策略有着重要的意义:当消费者的情绪、情感对某种产品采取比较肯定和积极态度时,生产该产品的企业营销策略就要力图使情感不发生变化或产生较小的改变,使消费者最终接受本企业的产品,并从对产品的接受转变为对产品的偏爱。各种市场广告,经常出现“我喜欢×××产品”类似的情感导向式用语,其目的就是要通过消费者感官的刺激,引发情绪、情感方面的关注,达到消费价值导向的目的。
其四,“市场情绪”能为政府的市场调控提供有价值的信号。
所谓市场情绪,意指市场某种行为的群集性激动,并伴随着集体情绪的凝结。例如,某种形式的投资热、消费热、开发热、营销热;对物价的恐慌、对商品的抢购等等。市场情绪往往显示出政府某种市场政策、秩序不能满足市场行为者的需要和欲望。当然,也有一些市场情绪来自行为者在没有互通信息的情况下发生集体无意识行为,如农工潮现象。一般说来,市场情绪有着四个特征:(1)自发性;(2)具有使人对之注意的极大力量;(3)具有较强的社会感染性;(4)容易引起市场行为人的冲动。因此,对政府决策部门来说,市场情绪在某种程度上乃是市场供求关系、分配关系、消费关系、社会福利关系等最直接性的市场信号,因而,要敏感而又积极地分析这些信号背后深藏的群众欲望和需要,并主动地加以调节和控制。这对整个市场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介绍:许明(1969—),男,安徽滁州人,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从事理论经济学研究;(200083) 张雄(1953—),男,安徽安庆人,上海浦东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秘书长,哲学博士,主要从事经济哲学研究。(200129)
情感是人类内在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人类心理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心理学中,情感的定义和描述存在多种不同的观点和理论。本文将围绕情感的认知和稳定性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情感的认知
情感的认知是指人们对于外部事物的评价和感受,以及由此产生的主观体验。在情感的认知过程中,人们会对自己和他人的情感状态进行感知和理解,从而产生相应的情感反应。情感反应可以是高兴、悲伤、愤怒等等。
有人认为,认知活动中有新发现的喜悦是一种理智感。这是因为喜悦情感往往是由于某种新的认知发现而产生的,例如解决了一个难题,或者发现了一种新的美食。这种喜悦情感与其他情感不同,它更多的是基于认知的启示,而非生理感受。
2情感的稳定性
情感的稳定性是指情感的相对持久性和稳定性。情感的稳定性是在人们的生活经历中逐渐形成的,并且会受到环境、经历和个人特质的影响。情感的稳定性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情感反应,还会影响到人们的行为和态度。
有人认为,情感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相对稳定。这是因为情感是由人们的生活经验、文化背景和人格特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这些因素会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断影响着情感的形成和表达,从而使情感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
综上所述,情感是人类心理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既与认知密切相关,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只有深入理解情感的本质和特点,才能更好地管理和表达情感,以及更好地适应和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境。
Genos ei课程帮助人们自我认知、他人认知、真诚、自我管理、情感推理、积极影响这六大能力,从而全面提升EI能力。而六大能力中最基础也是最难掌握的一项,就是自我情感认知。
所谓自我情感认知能力就是指感知和理解自身情绪的技能,我们可以思考这样三个问题:
工作中,你是否能够同步察觉和感知自己的情绪变化?你是否能找出你的感觉,心情和情绪产生的原因?你是否能够意识到感觉,心情和情绪对你的思想,决定和行为的影响?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恭喜你,你具有非常强的自我情感认知能力。
具备自我情感认知能力的领导者,将有能力让自己的心情、感受和情绪与工作更为协调一致,更能在表现、行为和决策上影响他人。而不具备情感认知能力的领导者,与自己的情绪是脱节的,当你无法感知到自己的情绪变化,那么一切的情绪管理、情感智能运用都是空中楼阁。
对于情感认知能力,很多领导者会存在一个误区:他们认为情感认知是人的本能无需刻意学习和练习。原话是这样的:“笑话,我又不是小孩子了,怎么可能连自己的情绪都管不好”?“我生不生气自己还不知道吗?”
这话看似有道理,但无论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能找出很多人为情绪所裹挟的案例:八达岭长城女子在虎区负气下车害人害己、武汉火车站老实巴交的农民工被愤怒主宰行为犯下血案;在足球界,曾经的法国队中场大脑齐达内一向以冷静睿智著称,却在世界杯决赛赛场被马特拉齐激怒,一脑袋将法国人世界杯之梦顶的烟消云散,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案例,案例中的人没有管理好情绪,反而被情绪所奴役、操纵,我们可以回忆一下自己的经历,我们有没有因为被情绪裹挟做出令自己追悔莫及的事情呢?
为什么会出现上面的情况?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顾一下前面的复盘文中提到过的内容:我们通常所知的情绪其实分为三个部分:emotion、feeling、mood,分别对应着人体内情绪的生理反应、概括的词汇和一段时间内情绪能量的聚集。这三者内部是存在着逻辑关系的,emotion是一种客观的生理状态,是发生在我们身体内部的反应,一天可以出现若干次,我们没有办法对这些琐碎的、细微的emotion命名,将其概括为若干的feeling,而若干feeling的聚集就成为了我们的心情mood。
emotion,也就是情绪有两个特点:第一个是油然而生,它是我们的身体对周遭事物的自然反应,由情绪脑而非意识脑控制,是在大脑控制力背后溜达出来的东西,防不胜防。第二个:情绪是以价值判断(而非事实判断)为主做出的补偿性的心理反应,是一个个性极强、下意识出现、相当主观的心理现象,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控制情绪相当艰难,因为其发生机制完全不受控制。而由于生活工作节奏过快和传统教育的影响,我们和自己的身体感受连接并不紧密,不一定能够随时感知到feeling的存在,而当我们能够意识到的时候,feeling已经聚集成了mood。
这就是三个层次之间的演进关系,感受没有好坏,也没有好坏,但感受能量的聚集体mood,也就是心情却能够影响我们的状态、行为表现和工作绩效,上面案例中的人们,本质上是被mood所主宰的。mood不是一下子就出现的,它的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身体会通过feeling为我们示警,但都被我们所忽视,等到mood形成的时候,我们就难免要受其影响了。这就好像电视剧中的癌症一样,在初期的时候会有种种不良反应,而如果无视这些反应的存在,等到最后爆发的时候已经到了晚期,无法治疗了。
治疗癌症的关键是及早动手不要给其恶化的机会,情绪管理上也是如此。我们之所以要修炼EI,并提升自我情感认知能力,就是为了能够随时觉察出自己的情绪变化,避免情绪、感受聚集成心情。心情就好像燃烧起来的烈火,情绪则是让火势蔓延的柴,当火势已成的时候扑灭它是很费力气的,但在火势还小的时候拿走柴,则要简单很多,那么反过来,如果坏心情已经开始影响我们的状态,而我们自己对此一无所知,还任由情绪肆意流淌,那无异于抱薪救火,蔓延的火势足以烧毁一切。
对于领导者而言,自我情感认知的能力尤为重要,情绪和心情虽然不一定能直接左右我们的决策,但可能会扰乱我们的心绪造成误传信息、破坏威信,给下属留下前后不一、动荡不安、不可依靠的现象。很多自我情感认知能力弱的领导者还常常陷入自己不良情绪的折磨中,在真正的威胁到来之前意志上就已经溃不成军。三国时曹操评价袁绍色厉内荏,就是此意,正因为如此,荀彧郭嘉等谋臣认定袁绍非明主,投入曹操麾下。
自我情感认知能力薄弱引起的恶果不仅于此,对领导力更具破坏性的是由此引发的迁怒行为,无论是归咎与人还是乱发脾气,这一系列行为肯能会彻底摧毁领导者为了建立影响力所付出的全部努力,极端的情况是领导者彻底沦为孤家寡人,众叛亲离。
那么应该如何去提升自我的情感认知能力呢?答案其实非常简答,只要我们有意识的去关注自己的情绪就好。自我情感认知是我们生而为人的天赋,我们本身就具备这样的能力,只是平时忽视了对它的利用和关注,导致天赋没有转化成能力,好在这份天赋永远不会背叛我们,只要我们现在将它拿起来,那就不晚。
Genos ei提供了两种提高情绪感知能力的方法。
第一种是自我反思与评判法。前面说过当情绪发展为心情的时候就比较难处理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最好的方式就是防患于未然,提高我们对自身情绪的敏感度,同步感知情绪变化,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并觉察到这种情绪对自己思维、决策以及行为的影响。我们需要建立一项新的习惯:写情绪日记,定期的回顾。我们平时的回顾一般是今天干了什么,明天干了什么,而Genos ei回顾的是自己今天感觉怎么样,是否过得非常有质量。
如果今天过得特别不好,就做一下记录,我今天遇到了哪些事情让我心情不好,哪些事情引发的,当时我是什么反应。我这个情绪产生了正面结果还是负面结果,影响了我的什么样的心情,什么样的决策,我最后又影响到了什么人。这样久而久之,我们就能够找到一定的规律,提高自己的情绪敏感度。
第二种是价值观法,通过价值观卡这个工具找到自己在工作、人际交往、亲密关系等方面的价值观,学习与认识自己和他人的价值观是提升情感智能的必经之路,因为价值观是决定人们的期望、态度和行为的基础,在同一客观条件下,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就像是人们看待真实的世界透过一个过滤器,而过滤器的组成就是价值观、信仰、经验、文化、教育、语言、偏见等,由于过滤器的差异导致人们看待世界的角度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同样的事情在不同的人的眼光里产生了不同的理解,而这种理解上的不一致往往是很多情绪产生的根源,所以无论是了解自己还是了解他人,对价值观的认识与理解都至关重要。
通过以上两种方法,我们能够有效的提升自己的情感认知能力,为EI的全面提升,打下基础。
在阅读《设计心理学》和《about face 4》,对情感化设计这一块比较有感触,摘抄了一些作为笔记记录
本能是情感最直接处理的层面
· 开始深入一个产品的交互之前,人们会首先对视觉和和感觉方面做出反应
行为是情感处理的中间阶段
· 行为占据了使用产品时候的大部分时间,我们现在的“交互设计”几乎全部都在解决这一层面的情感认知和处理
· 行为层次可以增加和约束较低层次的本能反应和较高层次的反思反应
反思是情感最不直接的处理过程
· 包含有意识的思考和对以往经历的反思
· 这个层次的情感认知和处理只能发生在记忆中,而不是通过和产品的直接接触和使用产生的
要我们考虑“用户想要什么样的感觉”,做这个层次的设计时,强调了产品给人的初步印象,着重于产品的外观、触感等。
比如
· 外观好看(主观上的)
· 感觉灵敏、能够掌控产品
· 有趣
· 确保安全性和敏感性
等等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本能反应的设计要结合特定情境来考虑,它并不只是美学设计,比如设计一款ATM机的时候,就要让用户看到它感到它是安全可靠的,而不是时髦好看
在做这个层次的设计时候需要我们考虑“用户想做什么”,他带着一个怎样的动机和目标打开这个产品?
比如
· 和朋友家人保持联系
· 搜寻我喜爱的歌曲
· 完成最划算的交易
上面的三个动机,很容易联想到我常用的三类产品,社交类的微信、QQ,音乐播放类的酷狗、Q音和电商类的淘宝、京东。只有当我们确定了用户打开产品的动机是什么,我们才能更好地为他们设计行为,这些行为与产品的使用及体验相关,包括了功能、性能以及可用性三个点,并且它们是步步关联递进的。
· 产品的功能定义了它能做什么
· 产品的性能体现在它如何完成所定义的功能
· 产品的可用性体现在用户是否能够清晰理解产品如何工作并且达到预期目的
一个产品只有触发了用户的反思层次,才会存在感觉、情绪和知觉,才能和用户的思想情感完全交融,但是用户对产品的反思容易受到文化、经验、教育和个体差异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在考虑为反思设计的时候,我们要考虑的是“用户想要成为怎样的人”,他有怎样的人生目标
比如
· 过美好的生活
· 成就自己的抱负
· 成为某个方面的行家
反思层次的设计是产品整体设计、战略和品牌的关注点,设计者需要将用户的人生目标转换为高层次的系统功能、正式的设计概念和品牌战略
6、进一步改变认知:行为矫正技术
认知理论认为,认知过程决定着行为的产生,同时行为的改变也可以引起认知的改变。认知和行为的这种相互作用关系在求助者身上常常表现一种恶性循环,即错误的认知观念导致不适应的情绪和行为,而这些情绪和行为也反过来影响认知过程,给原有的认知观念提供证据,使之更为巩固和隐蔽,使求助者的问题一步步严重起来。因此,在认知治疗中,咨询师常常通过行为矫正技术来改变求助者不合理的认知观念。只是这种技术不是仅仅针对行为本身,而是时刻把它同求助者的认知过程联系起来,并努力在两者之间建立起一种良性循环的过程。这也是认知治疗同行为治疗不同的地方。
行为技术对求助者认知结构的改变可以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咨询师可以通过设计特殊的行为模式或情境,帮助求助者产生一些通常为他所忽视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对求助者认知观念的改变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对一个抑郁症求助者来说,他很少有愉快的情绪体验,而仅仅通过语言使他获得积极情绪是不够的。但如果咨询师设计一些特殊情境,只要求助者有什么积极的表现,咨询师就马上给予强化,并督促他反省获得强化后的情绪体验,这样,就可能使求助者获得愉快的情绪,并可能做出更多的主动性行为。这些情绪和行为上的变化,以及对这些变化的体验和反省会促使求助者主动发现并改变原来对自己问题的认知。另一方面,在行为矫正的特定情境中,求助者不仅体验到什么是积极的情绪,什么是成功的行为,而且也学会了如何获得这些体验的方法。这样在日常生活情境中,他也就能用这些方法去获得积极的体验和成功的行为。
7、巩固新观念:认知复习
在上述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从表层错误观念开始,运用建议、演示及模仿等技术对这些观念加以检验和纠正,并通过语义分析技术进一步揭示出求助者深层的错误观念,逐步使他提高对自己错误的认知过程和观念的认识,用新的思维方式来代替、评估旧的思维观念,用新的行为代替旧的不适应的行为方式。可以说咨询进行到这一阶段,咨询师的任务就基本上完成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咨询也可以就此结束,因为认知治疗的目的和原则就是要充分调动求助者内在的潜能来进行自我调节,这就是说求助者自身的任务还没有完成,还有进一步的工作要做,这就是认知复习。
所谓认知复习,就是以布置家庭作业的方式给求助者提出某些相应的任务,这实际上是前面几个咨询过程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的进一步延伸。因此这一工作不一定只在咨询的后期才开始进行。在每一次咨询之后,咨询师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求助者布置一定的家庭作业,例如可以让求助者在实际情境中继续应用演示或模仿的方法来检验并纠正错误观念,或教会求助者语义分析技术,让他在咨询之后继续对自己的深层错误观念进行句子分析,继续注意自己的活动和反应,并及时记录下来,不断加以评估和反省。这就使求助者在现实生活的情境中有更多的机会来巩固那些刚刚建立起来的认知过程和正确的认知观念,进一步学习使用新的思维方式和正常的情绪行为反应。只有当求助者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做到完全依靠自己来调节认知、情绪和行为时,咨询才算达到目的。
(二)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枉技术
有代表性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是应对技能学习程序,,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学习如何矫正认知“定势”来获得更有效的应对压力情境的策略。具体程序是:
通过角色扮演和想像使求助者面临一种可以引发焦虑的情境
要求求助者评价他们的焦虑水平
教给求助者察觉那些他们在压力情境下产生的引发焦虑的认知
帮助求助者通过重新评价自我陈述来检查这些想法
让求助者注意重新评价后的焦虑水平
梅肯鲍姆为压力接种训练设计了一个三阶段模型:
1、概念阶段:
首要的关注点是与求助者建立一种工作关系。
2、技能获得和复述阶段
关注点是教给求助者各种行为和认知应对技术以应用于不同的压力情境。
通过学习,求助者认识到适应性与适应不良的行为都是与他们的内部对话相联系。他们获得复述一种新的自我陈述。
作为压力管理程序的一部分,求助者要接受各种不同的行为干预,其中包括放松训练、社会技能训练、时间管理指导和自我指导训练。
3、应用和完成阶段:
这阶段关注的是将治疗情境中发生的改变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并将之维持下去。
三相关知识
(一)基本原理
认知疗法(cognitive therapy),就是通过改变人的认知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认识观念来改变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它是本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心理治疗领域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理论和技术。这种改变人的认识观念的思想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辩证法”。由你说出你自己的观点,并依照这种观点进行进一步的推理,最后引出矛盾和谬误,从而使你认识到先前思想不合理的地方,并由你自己加以改变。
本世纪,另一名哲学家维持根斯坦(L·Wittgnehstein)提出了语言分析哲学,目的就是要改变当时哲学领域中语词不清,概念混乱的局面。实际上,这是一种更为严密的揭示并纠正错误思想的方法。
自从心理学从哲学范畴中独立出来,心理学的理论也有了飞速的发展,先后经历了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而到了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则是继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之后的第三股势力。认知疗法作为一种系统的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因此,它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及认知心理学在理论上有着密切的联系。
1认知疗法的心理学基础
虽然不同的认知治疗家都有各自的理论体系,使用不同的技术,但还是有着一些比较共同的特点,比如他们都强调认知过程决定行为的重要性,都认为行为和情绪的产生有赖于个体对情境所作出的评价,并认为这些评价受个体的信念、假设、思维方式等认知因素的影响。这些观点构成了一个为大多数认知治疗家所能接受的理论框架,把人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情绪、思维和动机等都看成是意识现象,这是认知理论同精神分析学说和行为主义理论的根本分歧所在。
在精神分析理论中,人类的意识经验是很表面的东西。如果将人的整个心理领域比喻成一座大冰山,那么意识只是浮在水面上的一小部分,精神分析只强调水面下的那一大部分的无意识,而将意识经验排斥于研究之外。行为主义心理学把外界刺激和人的外在反应之间的关系作为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它的经验公式是S—R(刺激—反应),只研究S—R之间的确定规律,而对刺激和反应之间的感知,思维和情绪等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内部心理过程常采取回避的态度,或者将它们还原为外在的行为。新行为主义虽然提出了S—O—R公式,但因素O代表的是机体状态(organism),而非意识。
与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理论不同,认识理论提出了S—C—R公式,认为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存在着意识,经验等因素,记之为C(consciousness)。这一公式中的S不再指简单的外部刺激物,而扩大为整个现实世界中可以起刺激作用的成分,如事件、情境、人际关系,以及自己的行为等等。所谓意识,就是对这样的现实世界进行知觉和反应的过程。外界各种信息通过感官传递到脑,并与脑中贮藏的原来的经验、个人的人格结构结合,从而对这些信息做出判断和评价,推理和解释,最后得出结论。通过这一过程,个体可以对他人、自己,以及自己周围世界的各种事物作出评价和解释,并从中产生各种观念,而正是这些观念决定着行为和情绪反应,即公式中的R。
认知理论不仅把知觉过程看成是意识的,也把情绪看成是一种意识现象,认为情绪是大脑把生理变化和对事件的知觉加以整合后产生的心理体验。一方面,情绪产生的过程中包含着生理反应(如呼吸、心跳、内分泌的变化等);另外也包含着认知评价因素,因为生理反应主要决定情绪的强度,例如急促的呼吸和心跳往往表明有强烈的情绪反应;但仅有生理反应却不能决定情绪体验的性质,即所产生的情绪是正性的,还是负性的。而且有时仅有生理反应甚至不一定产生任何情绪,例如兴奋,激动和心跳加速等反应可以出现在喜悦情绪中,也可以出现在恐怖情绪中。类似的生理反应也可出现在刚刚冲刺完的运动员身上,但他并不一定有特定的情绪。因此决定情绪体验性质的是人对事件的评价与解释。如果个体的判断和评价是肯定的、积极的,则一般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否则就会产生消极情绪。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情绪是一种意识现象。
除知觉与情绪外,认识理论也把动机置于意识范畴加以研究,认为它与个体行为的目的紧密相联。个体的一切行为都是一个设定目标并寻求达到目标的手段,最终实现目标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动机过程。在意识的支配下,动机与知觉(包括思维)及情绪形成一个个体行为的有机整体。
认知理论认为人类的一切心理过程都是有意识的,甚至连咨询师日常生活中见的某些“自动化”的行为过程也不例外。这些行为,如骑车、穿衣等从表面上看类似于条件反射,而且似乎是在没有意识参与下完成的。但是认知理论认为这些行为在最初形成时是有意识参与的,例如人们常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看上去是个自动化的反射过程,但仔细分析来,就可以看出这里面还是有个认知过程的:首先,要有个过程把绳的形象转换为蛇的形象,然后再与过去被蛇咬相联系,在此基础上,对井绳作出否定性评价与判断,从而产生恐惧的情绪和行为。但这种认知过程由于刺激与过去经验的鲜明和生动而变得自动化了,被压缩到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以致不能分辨。但是这一过程仍可以通过细致的认知分析加以反省,区分出各个环节。因此,这一类自动化的行为只在形式上是条件反射式的,而实际上,还是在意识过程支配下的行为。
综上所述,认知理论认为人类的各种心理过程如感觉、知觉、思维、情绪及动机和行为等等都是在意识的参与下完成的,这些过程构成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与反应。对现实世界的判断、评价和解释,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产生出的种种观念直接决定着行为和情绪反应;而行为与情绪的改变则会反作用于知觉,不断补充或改变原有的认知观念和认知结构;而且动机对行为的改变也有直接影响。
根据上述的认知理论,认知治疗家认为,当知觉由于某种原因得不到充分的信息,或由于对感觉作出错误的评价与解释时,就会对知觉的准确性或范围产生影响,使知觉受到限制
或歪曲,从而导致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因此,要想改变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就必须首先对原来的认知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产生的错误的认知观念加以改变。这是认知治疗的核心。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认知疗法的基础就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理论的相互结合与补充。一方面,人本主义心理学把意识放在首要位置,认为任何有目的的行为都是在意识指导下完成的;另一方面,认知心理学对上述认知过程加以研究,所得出的有关认知过程的模型和问题解决的策略则可用于指导实际的治疗过程。
在这一共同的理论框架下,不同的认知治疗家可能会有各自更为具体的理论体系。他们对疾病产生的原因,以及所采用的咨询方法和技术也各不相同,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贝克和雷米的认知治疗理论。
·各类精神或心理问题概念与治疗方法
认知科学是20世纪世界科学标志性的新兴研究门类,它作为探究人脑或心智工作机制的前沿性尖端学科,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一般认为认知科学的基本观点最初散见40年代到50年代中的一些各自分离的特殊学科之中,60年代以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根据奥尔登大学认知科学研究所所长席勒尔(E Sheener)的意见,“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一词于1973年由朗盖特•系金斯开始使用,20世纪70年代后期才逐渐流行。1975年,“斯隆基金会”(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系纽约市的一个私人科研资助机构)开始考虑对认知科学的跨学科研究计划给予支持,该基金会的资助一直持续至今,对这门新学科的制度化起了重要的作用。因为斯隆基金会通过组织第一次认知科学会议并确立研究方案,在推动认知科学方面起了决定性作用。
认知科学是一门相当年轻的学科,然而却为揭示人脑的工作机制这一最大的宇宙之谜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认知科学尚未成熟,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也尚未得到足够的统一和整合。对于什么是认知科学,也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1978年10月1日,“认知科学现状委员会”递交斯隆基金会的报告,(席勒尔,仕琦译,1989)把认知科学定义为“关于智能实体与它们的环境相互作用的原理的研究”。然后,该报告作者们沿着两个方向展开这一定义。第一个是外延的:列举了人认知科学的分支领域以及它们之间的交叉联系。列举的分支领域有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人类学和神经科学。第二种展开是内涵的,指出共同的研究目标是“发现心智的表征和计算能力以及它们在人脑中的结构和功能表示”。以上对认知科学的界定集中体现了“符号处理”或“信息处理”范式,但是随着20世纪80年代中期联结主义重新崛起之后,关于认知科学的定义也就出现了及其微妙的变化。但是,符号主义和联结主义二者的争执主要影响到的认知科学定义的内涵,而对其外延却是没有什么影响的,因为这两种范式都能包含上面所提及的认知科学的分支学科。
对认知科学范围的了解,还可以从认知科学的内容上来看,到目前为止认知科学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有感知觉(包括模式识别)、注意、记忆、语言、思维与表象、意识等。这似乎都是心理学家们所关注的问题,但其实也同样是哲学家、语言学家、计算机科学家、神经生理学家、人类学家们所关心的内容。只是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者,对这些同一个问题,所采取的具体研究方法不同罢了。我国学者李伯约指出,人工智能、认知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是认知科学的核心学科,神经科学、人类学和哲学是认知科学的外围学科。
由于认知系统的复杂性,对它要进行多维度的研究,认知科学需要运用多门学科所使用的工具和方法,从完整的意义上对认知系统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研究。可以说,认知科学迄今为止所取得的成就,是与其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是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也给认知科学带来了不少问题和挑战。
认知科学是研究人类感知和思维信息处理过程的科学,包括从感觉的输入到复杂问题求解,从人类个体到人类社会的智能活动,以及人类智能和机器智能的性质。认知科学是现代心理学、信息科学、神经科学、数学、科学语言学、人类学乃至自然哲学等学科交叉发展的结果。
认知科学的兴起和发展标志着对以人类为中心的认知和智能活动的研究已进入到新的阶段。认知科学的研究将使人类自我了解和自我控制,把人的知识和智能提高到空前未有的高度。生命现象错综复杂,许多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说明,而能从中学习的内容也是大量的、多方面的。如何从中提炼出最重要的、关键性的问题和相应的技术,这是许多科学家长期来追求的目标。要解决人类在21世纪所面临的许多困难,诸如能源的大量需求、环境的污染、资源的耗竭、人口的膨胀等笛单靠现有的科学成就是很不够的。必须向生物学习,寻找新的科技发展的道路。
一、知觉信息的表达和处理
知觉信息的表达是知觉研究的基本问题,是研究其它各个层次认知过程的基础。知觉过程是从那里开始的?外在物理世界的那些变量具有心理学的知觉意义?作为知觉的计算模型计算的对象是什么?这些围绕知觉信息表达的问题是建立任何知觉和跟知觉有关的学说和理论模型,无论是人类的还是计算机的,都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知觉信息表达的研究可以有不同层次的问题,包括诸如知觉组织的问题、知觉学习的问题、知觉动态记忆的问题、以及面孔识别的问题等。
将在计算理论层次、脑的知识表达层次和计算机实现层次上,把认知神经科学实验研究和计算机视觉研究结合起来,将对上述科学问题提出崭新的理论(或思想)和解决的方法。
二、学习提升智能
学习是基本的认知活动,是经验与知识的积累过程,也是对外部事物前后关联地把握和理解的过程,以便改善系统行为的性能。
学习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是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结构突触的可塑性变化,已成为当代神经科学中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突触可塑性条件即在突触前纤维与相联的突后细胞同时兴奋时,突触的连接加强。1949年,加拿大心理学家Hebb提出了Hebb学习规则,他设想在学习过程中有关的突触发生变化,导致突触连接的增强和传递效能的提高。Hebb学习规则成为连接学习的基础。神经网络是由具有适应性的简单单元组成的广泛并行互连的网络。Kohonen提出自组织映射网络。Haken根据协同形成结构,竞争促进发展的规律,将协同的非线性动力理论与神经网络有机结合,提出了协同联想记忆网络。Amari提出用微分流形和统计推理来研究神经网络。在Amari理论的基础上史忠植等提出了一种神经场模型,由场组织模型和场效应模型构成。
感知学习是发生在感知水平上的学习,主要研究如何从低级的传感器输入的原始数据获取相关的抽象数据。感知学习主要考虑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学习,研究从非结构与半结构信息到结构信息变换方法,研究图像的语义描述及其快速提取技术,研究感知学习中的注意机制与元认知等。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在人的行为背后都有一个相应的思维过程,行为的变化是可观察的,并且通过行为的变化也可以推断出学习者内心的活动。在认知学习理论中,如Ausubel提出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又称同化理论),其核心思想是获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概念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由于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意义的同化。Gagne提出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则将学习过程类比成计算机的信息加工过程,学习结构由感受登记器、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控制器、输出系统组成,认知过程可分为选择性接收、监控、调节、复述、重构。在这个信息加工过程中,非常关键部分是执行控制和期望。执行控制是指已有的学习经验对当前学习过程的影响,期望是指动机系统对学习过程的影响,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在这两个部分的作用下进行的。
内省学习是一种自我反思、自我观察、自我认识的学习过程。在领域知识和范例库的支持下,系统能够自动进行机器学习算法的选择和规划,更好进行海量信息的知识发现。
内隐学习就是无意识获得刺激环境复杂知识的过程。在内隐学习中,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或者陈述出控制他们行为的规则是什么,但却学会了这种规则。在80年代中期之后,内隐学习成了心理学界、尤其是学习和认知心理领域最热门和最受关注的课题,成了将对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最重要课题之一。内隐学习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内隐知识能自动地产生,无需有意识地去发现任务操作的外显规则;
内隐学习具有概括性,很容易概括到不同的符号集合;
内隐学习具有无意识性,内隐获得的知识一般不能用语言系统表达出来。
三、语言开启智能之门
人类进化过程中,语言的使用使大脑两半球功能分化。语言半球的出现使人类明显有别于其他灵长类。一些研究表明,人脑左半球同串行的、时序的、逻辑分析的信息处理有关,而右半脑同并行的、形象的、非时序的信息处理有关。
语言是以语音为外壳、以词汇为材料、以语法为规则而构成的体系。语言通常分为口语和文字两类。口语的表现形式为声音,文字的表现形式为形象。口语远较文字古老,个人学习语言也是先学口语,后学文字。
语言是最复杂、最有系统、而应用又最广的符号系统。语言符号不仅表示具体的事物、状态或动作,而且也表示抽象的概念。汉语以其独特的词法和句法体系、文字系统和语音声调系统而显著区别于印欧语言,具有音、形、义紧密结合的独特风格。概念是反映事物的特有属性的思维形态,概念与语词有密切的联系。概念的产生和存在,必须依附于语词。语词所以能够表示其它事物,就是由于人们头脑中有相应的概念。所以,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
从神经、认知和计算三个层次上研究汉语,给予我们开启智能之门极好的机遇。汉语的认知心理学研究已有多年历史,取得了世界一流的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多侧重于汉字与词汇,对更高层次的句法和语句加工尚需深入探讨。对整个言语链的研究还不够系统,特别是对脑的语言加工机制知之不多。在智能系统领域,我国对汉语计算机信息处理极为重视,曾投入大量资金,支持计算语言学、机器翻译和自然语言理解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但就整体而言,语言信息的智能处理存在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其解决必须需要以认知科学的研究为基础,以新的理论为指导才有可能取得突破。
1991年Mayeux和Kandel在Wernicke-Geschwind模型基础上提出新的语言信息处理模型。听觉输入的语言信息由听皮层传至角回,然后至Wernicke区,再传到Broca区。视觉输入的语言信息直接从视觉联合皮层传至Broca区。对一个词的视知觉与听知觉是由感觉模式不同的通路相互独立地处理的。这些通路各自独立地到达Broca区,以及与语言含义和语言表达相关的更高级区域。大脑中语言处理通路的每一步工作机理都有待深入研究。
用数学方法研究语言,寻找语言结构的形式、模型和公式,使语言的语法规则能象数学符号和公式一样具有系统化、形式化的特点,可以用来生成无限的句子。美国著名语言学家Chomsky于1956提出了语言的形式文法,为语言信息处理建立了理论基础。1996年,Yip和Sussman提出在语音学规则中使用双向约束传播机理,可以解释神经水平的听觉信号怎样对应思维层次的符号。
四、工作记忆蕴藏智能的玄机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中发生过的事物的反映,是新获得行为的保持。由于记忆,人才能保持过去的反映,使当前的反映在以前反映的基础上进行,使反映更全面、更深入。也就是有了记忆,人才能积累经验,扩大经验。
人类记忆有三种类型: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刺激作用停止后,它的影响并不立刻消失,可以形成后象。视觉后象最为明显。后象可以说是最直接、最原始的记忆。后象只能存在很短的时问,如最鲜明的视觉后象也不过持续几十秒钟,这就是感觉记忆。短时记亿的时间间隔比感觉记忆的要长些。但是,存储材料的时间也只有一分钟左右,或者甚至更短些。长时记忆是指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以上信息存储。人类的记忆可以分为过程记忆和命题记忆。过程记忆是保持有关操作的技能,主要由知觉运动技能和认知技能组成。命题记忆是存储用符号表示的知识,反映事物的实质。命题记忆更进一步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前者是存储个人发生的事件和经验的记忆形式。后者是存储个人理解的事件的本质的知识,即记忆关于世界的知识。
1974年,Baddeley和Hitch在模拟短时记忆障碍的实验基础上提出了工作记忆的三系统概念,用“工作记忆”代替了原来“短时记忆”的概念。Baddeley认为工作记忆指的是一种系统,它为复杂的任务比如言语理解、学习和推理等提供临时的储存空间和加工时所必需的信息,工作记忆系统能同时储存和加工信息,这和短时记忆概念仅强调储存功能是不同的。工作记忆分成三个子成分,分别是中枢执行系统、视空初步加工系统和语音环路。大量行为研究和神经心理学上的许多证据表明了三个子成分的存在,有关工作记忆的结构和作用形式的认识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人们发现工作记忆与语言理解能力、注意及推理等联系紧密,工作记忆蕴藏智能的玄机。
五、注意是智能的开关
5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人们重新认识注意在人类大脑信息加工中的重要性,提出了若干注意模型。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注意的过滤模型和衰减模型,它们属于知觉选择模型。这两种模型把注意机制定位于信息加工的知觉阶段,在识别之前实现信息选择。与知觉选择模型形成对照的是反应选择模型,它认为注意的作用不是选择刺激,而是选择对刺激的反应。该模型认为,所有的信息都可以进入高级处理阶段,但只有最重要的信息才会引起中枢系统的反应。这两类模型的侧重点不同,知觉选择模型强调集中注意,而反应选择模型则注重分配注意。两者争论的焦点是注意机制在信息加工中的位置。注意的中枢能量模型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该模型的理论基础是信息系统的有限加工能力。它避开了注意机制在信息加工中的位置这个难题,使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的实验结果在形式上得到了统一;但缺点是没有揭示注意所涉及的信息加工过程。
随着脑成像技术和神经生理研究的迅速发展,使得把注意网络从其他信息处理系统中分离出来的努力成为现实。利用正电子断层扫描(PET)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可以较精确地测量在完成特定的注意任务时大脑各区域脑血流的变化(rCBF),从而确定各个注意子网络的功能结构和解剖定位。80年代初期,Treisman提出的特征整合模型把注意和知觉加工的内部过程紧密地结合起来,并用“聚光灯”形象地比喻注意的空间选择性。根据这一模型,视觉处理过程被分为两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即预注意和集中注意阶段。前者对视觉刺激的颜色、朝向和运动等简单特征进行快速、自动的并行加工,各种特征在大脑内被分别编码,产生相应的“特征地图”。特征地图中的各个特征构成预注意的表象。预注意加工是一个“自下而上”的信息处理过程,并不需要集中注意。特征地图中的各个特征在位置上是不确定的,要获得物体知觉就需要依靠集中注意,通过“聚光灯”对“位置地图”进行扫描,把属于被搜索目标的各个特征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实现特征的动态组装。1989年,Gray指出集中注意可以引起与被注意事件相关的神经元的同步发放,同步发放通常表现为40周左右的同步振荡。这一发现为注意的特征整合模型提供了神经生理证据。
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Posner把注意网络分为三个子系统:前注意系统、后注意系统和警觉系统。前注意系统主要涉及额叶皮层、前扣带回和基底神经节。后注意系统主要包括上顶皮层、丘脑枕核和上丘。警觉系统则主要涉及位于大脑右侧额叶区的蓝斑去甲肾上腺素到皮层的输入。这三个子系统的功能可以分别概括为定向控制、指导搜索和保持警觉。
六、意识是智能的控制中枢
意识也许是人类大脑最大的奥秘和最高的成就之一。自1879年现代心理学建立以来,意识就成为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James认为,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的科学。但由于方法问题,不可能对意识进行具体的科学研究。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不承认意识的存在。50年代出现的认知心理学重新提出意识问题,并且从知觉和觉知入手研究意识。对知觉的研究已取得较大的进展,但目前对觉知及其它问题的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
对意识给予统一、确切的科学定义在当前是十分困难的。不同的领域,对意识的理解也是不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Crick认为,意识所涉及的是注意和短时记忆相结合的神经机制,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4]Crick关于意识的惊人假设和通过视觉注意和短时记忆研究视觉意识的具体建议,引起了大批认知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和计算神经科学家的广泛兴趣。
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视觉生理研究方面有一个重大的发现:从不同的神经元的发放中记录到同步振荡现象,这种大约40Hz的同步振荡现象被认为是联系不同图像特征之间的神经讯号。Crick和Koch提出视觉注意的40Hz振荡的模型。并推测神经元的40Hz同步振荡可能是视觉中不同特征进行“捆绑”的一种形式。至于“自由意志”,Crick认为它与意识有关,牵涉到行为和计划的执行。另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Eccles,热衷于意识问题的研究。他与哲学家Popper合著的“自我与大脑”一书中,发表了“三个世界”的哲学观点。认为世界1包括所有物质世界(大脑也在内),世界2包括人的精神世界,世界3包括人的社会、语言、科学、文化等活动。他后期的著作中,根据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出“树突子”(dendron)的假设,树突子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元,由100个左右顶部树突构成。估计在人脑中有40万个树突子。他进而又提出“心理子”(Psychon)的假设,世界2的心理子与世界1的树突子相对应。由于树突中的微结构与量子尺度相近,所以量子物理有可能用于意识问题。
意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应该找一个切入点,并且结合当前可用的技术手段进一步深入地研究。研究意识可以将觉知(awareness)和非觉知作为切入点,找到神经相关物在脑活动中的区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