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清有压力的先兆
有压力必然产生某些先兆,但并非像我们希望的那样一目了然,因此要提高自己对消极压力的警惕性。比如情绪波动、睡眠不稳、体重迅速下降等,都是有压力的先兆。
2积极参加锻炼和保持良好的膳食习惯
不能低估锻炼身体对调节情绪的作用,因为锻炼可以使体内释放内啡呔,它与人的信心和自尊有直接关系,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在信心与自尊的协调下,人将得到更大的激励。营养同样不应被忽略,如果人们每天吃高质量的食品和新鲜的蔬菜,将大大缓解所承受的压力感。
3寻找产生压力的根源
首先,看看自己与家人、同学、老师、朋友等的关系是否融洽,不正常的人际关系往往容易造成消极的压力反应。其次,检查一下自己是否常对自身提出无理要求,如要求自己各方面都优秀,希望自己永不犯错误或不允许自己失败。要知道,人应该学会在不失去自我价值的情况下去承受,即使失败时也通过回顾过去的成绩来增强成就感,把失败看作人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视之为成功之母,并且要学会审时度势地去夺取目标或减少失败。再次,检查一下自己是否是个爱妒忌、爱追忆不愉快的事的人。妒忌可以无谓地耗尽有限精力,为了自己、为了重新振作,应从充满敌意、对抗和报复的情绪中解脱出来。
4集中精力做一些事情
计划并且做必要的学习活动可以减轻压力。比如空闲时可以看书,学习时不要开小差,做事井井有条并善始善终,集中精力成功地完成一件学习活动可以帮助自己树立信心。
5按自己的方式去生活
对一些中学生来说,安静的学习工作可能压力更大,而宁可选择强度更大的体育活动,但无需确定哪种方式最合适。因为人们需要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多彩的生活比彻底的休息更使人轻松。
6不要人云亦云,应重视自己的选择
人有权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开创自己的学习生活之路,而无需考虑别人的学习生活方式是怎样的。具有创造意识的人,才能得到机会去创造。同时要树立自己的目标。父母、老师、长辈都认为他们有责任提供帮助,这没有错,但更应该树立自己的目标,该目标应是明确的和可以达到的。
7当面临压力时,学会放松
中学生应果断采取行动,不顾一切地去排除造成压力的原因。当感到压力时,应使自己坐下来10-15分钟,集中精力于呼吸上,记数每一次的呼和吸,这样可以放松全身,减少压力感。
8寻找有益的伙伴
在与人交往中,应做到对他人来说是有益的,并且自己也从他人那里获得帮助与支持,人们的友好接触可以减轻心理压力和增强自我激励。
9对不当情绪的控制
消极的爆发性情绪事前都有一定的征兆,由活泼开朗突然沉默寡言,由温柔文静突然狂言乱语,出现暴饮暴食,焚书毁物等行为变态,便应引起高度警觉,要采取有效方法,或劝慰,或解释,进行控制。当学生产生了强烈消极情绪,劝说无效,处于爆发状态时,则采取强制措施,如严厉批评,采取必要的行政措施等;控制情绪,防止恶性事件的发生。
10对忧郁情绪的释放
有时,学生产生了不良情绪,可以创设条件,使其不良情绪有机会释放出来。痛苦时,有地方倾诉,忧郁的愁云就会消散;不满时,有地方诉说,愤怒的情绪就会缓和下来。这种适度的情绪释放会起到"降温"、"减压闸"的作用。当然,这种情绪的释放应当有所节制,并加以引导。
11对不良情绪的转移
不良情绪具有排他性,导致思路狭窄,心思重重。一个人越往忧愁方面想就越忧愁。当学生遇到了困难、挫折,产生了不良情绪,可以用移情的方法,帮助学生实现情绪转移。一是转移环境。如因学生紧张产生郁闷心情时,最好领他们到山青水秀的野外去散散心,谈谈心里话,这样做有助于心灵窗扉的开启;二是转移注意力。例如当学生因同学关系而苦恼时,不妨给学生讲讲幽默的故事,做做游戏,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愉快的活动上来,从而减轻或消除苦恼而产生的心理压力;三是事件转移。当学生考试失利,情绪低落时,则可组织参加文体竞赛,让他们露一手,以得到心理上的补偿。
12对不安情绪的劝说
中学生的焦虑不安等紧张情绪的发生,或是因对某些问题缺乏认识和了解,或是因为心胸狭窄,在某些方面产生思想疙瘩。有的放矢做好疏导工作,弥补其思想上的塌方,拓宽其心理空间十分重要。教师要善于用摆事实、讲道理方法,讲清事实真相,作入情入理的分析,用富于哲理的名言警句去启迪学生深层思维,引导学生识大体,顾大局,望得远,想得开,消除曲解和误会,走出感情困境。
13对冲动情绪的冷化
冷化是使强烈的消极性情绪处于消退性抑制状态。如当学生因冲突而愤怒不已时,可以不忙于劝解,而是敦促他们坐下,使其心情平静下来,经过冷化处理之后,学生的情绪便会慢慢和缓,在这个时候进行劝说和教育,效果会好得多。
请参考下这个吧
一、“情感管理”策略是辅导员工作的基础
(一) 沟通与共感
辅导员被称作“学生事务管理者”,其管理思想、理念、方法的执行,要达到与学生认识行动协调一致,需要有通畅渠道以及和谐而又兼容的环境。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管理的过程实际上是群体成员相互作用的过程。“情感管理”注重直接亲近学生的管理方式,其中沟通的作用是最重要的。辅导员要选择蕴含人情味的方式重视与学生情感交流,选择多种形式与学生一起共同感知和体验学生的心理感受,教会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和方法,改变对人和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实践证明,情感是影响人们行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沟通交流不仅能解决他们生活、学习、情感问题,同时能促进辅导员赢得学生的理解和支持,从而使辅导员管理理念、思想与学生达到协调和谐,管理方法方能合理有效。
(二) 尊重与认同
美国著名的生涯管理专家Super在其生涯发展理论中,把大学阶段界定为生涯发展的探索和建立期,这一阶段的任务为学习知识技能,参与社会实践并进行初步职业尝试。学生在大学阶段除完成专业学习外,其自我探索、参与社会实践的愿望较之以往更为强烈。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有效的管理者能使人发挥其长处,而不是与弱点为基础” ①。因而,辅导员在充分尊重满足学生自我的需要同时,要尽可能帮助学生实现愿望,以组织学生参与实习、社会实践、学生工作室为平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的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肯定”②。有研究表明,如果满足了学生的尊重的需要,学生就会对自我有积极的认可,从而减少学习和生活的盲目性。
(三) 爱与包容
辅导员对学生的爱不仅仅是体现在生活、学习、个人成长上的知寒问暖,也体现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困惑甚至于出错时,以富有人情味的方式,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理解分析,启发引导他们用积极的观点看待自身问题,以讨论的方式教会他们分析问题的利与弊,给予他们时间和空间去调试自身做出判断和选择。同时,辅导员给与学生的爱与包容,也在潜移黙化影响着学生去思考爱的含义和实质、并懂得怎样包容、尊重、理解他人。印度教育大师克里希那穆提说过:“真正的教育,乃是帮助个人,使其成熟、自由、绽放于爱与善良之中”③。辅导员要懂得创设民主、宽松、平等的管理时空,把爱与包容作为“人情”投资,用最小的激励成本去换取学生更大的精神动力。
(四) 目标与激励
在情感管理策略下,辅导员要想达成对学生有效的激励、积极的认知和行为。首先,要帮助学生探寻生命的景愿和目标,明确什么是自己最想要的,什么是自己能做的。其次,根据不同学生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的高度和目标,当学生自身的需要上升为强烈的动机和学生竭尽所求要达到的目标时,学生就会选择积极的生活态度,有意识的规划自己大学的生活,按照预期的目标去努力。专家认为:“让棋子自己走”较之传统的管理更能发挥学生的潜能和积极性。此举如同“皮格马利翁”所产生效应一般,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会使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成为学生持久的心理动力。
二、“情感管理”策略下辅导员的完善与成长
辅导员 “情感管理”策略运用于学生思想管理工作的过程,其实质也是辅导员自身不断学习、逐渐完善、成长的过程。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曾经说过:“管理者必须要培养人,包括培养自己”④。
(一) 品德完善
中国人自古就十分重视以道德去管理。克里希那穆提在《一生学习》中也曾说“培养对他人的尊重,是正确教育中主要的部分。教育者自己缺乏这一品格无法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⑤ “情感管理”策略的有效运用,不仅要求辅导员具有高素质,同时更需要具有良好的品德。辅导员与学生交往具有交互性,生活中每件小事、一言一行,一个微笑,都在不知不觉中被观察和模仿,可以说,辅导员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和范例,对于学生心灵的影响,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由此可见,不具备高尚品德者,就不可能成为好的情感管理者,更不可能进行情感管理,辅导员的领导艺术首先取决于其品德。
(二) 积极的心态
高校辅导员年龄大都处于25-35岁之间,是人生生涯发展重要时期,辅导员要考虑自身的学历提升、教学科研,同时,还需要完成学生繁杂的日常管理工作,如果自身的问题与工作交织在一起,没有良好的心态去面对,感受不到工作的意义和未来的期望,是不能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未来学家弗里曼在《世界是和平》中说道:“积极的心态已经成为当今世纪比黄金还要珍贵的最稀缺的资源,它是个人决胜于未来最为根本的心理资本,是纵横职场最核心的竞争力”⑥。生活中每个人的心态影响着人的情绪和意志,心态决定着工作状态与质量。辅导员首先要具有积极的心态,能够协调处理好工作与自身发展问题,学会凡事学会从积极方面看,多关注工作本身,多关注在工作中能够学到的知识与经验,把辅导员工作的经历视为新的学习和体验。同时,懂得对个人的心态和情绪进行调整和控制,把积极正向的情感迁移到学生中,由此去感染学生带来心理上和情感上的吸引,找到对辅导员的认同感从而产生同心力。
大学生情绪管理中的问题及调试方法如下:
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积极的心态才能战胜消极的心态。所谓的情绪,是指人的思想、情感和意志等心理活动,它包括情感、意志、心理状态和意识等内容。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主观反应,它可以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积极的情绪使人心情愉快,充满信心;消极的情绪使人心情沮丧,意志消沉。积极情绪是良好心态的基础,而消极情绪则是不良心态的催化剂。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很多挫折和失败,这时就需要学生有良好的心态来对待这些事情。
在面对失败时,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盲目地与他人进行比较,要相信自己可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要学会接受和包容。如果人没有办法改变过去的事情,那么就应该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坚强、乐观、向上的人。
积极的自我暗示,会使人产生一种“我能行”的感觉。因此,当你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时,你就会在心里不断地告诉自己“我能行”,这样你就会获得一种积极的心态。在遇到挫折时,我们要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
要树立一个信念:我能行!我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因为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在学习中,当遇到挫折时,我们要学会转移注意力。在遇到挫折时,我们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另一个事物上去。
例如我们可以听音乐、看**、逛街等。这样就可以将注意力从自己的失败中转移出来。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失败看成是一次成功的经验,从而激发了自己的潜能。
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大学生,面临着学习、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容易出现不良情绪。通过加强情绪管理,可以使大学生正视和理解各种情绪困扰,学会恰当表达和控制情绪,有效处理情绪问题,自觉丰富情感体验,从而建立正常、积极的情绪生活。一个人的情绪状态能够通过情绪管理表现出来。情绪管理对于塑造健全的人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个人成功成才乃至提升人生幸福指数都有重要作用。那么,大学生应该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呢?
1、学会控制:很多大学生虽然都已经成年,但是因为家庭等成长环境的原因,心智还未成熟,遇到一些不合自己心意的事就容易产生偏激的想法,容易冲动,与人发生摩擦。因此大学生如果想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首先必须学会控制情绪。
2、情绪升华:负面情绪主要是由于个人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造成的,若一味地沉浸于自己弱点,可能会在一些不良行为中寻找安慰,从而导致无法自拔。大学生应该扬长避短,认真分析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弥补不足。
3、增加社会阅历:大学生们因为没有出社会,不知道社会的复杂,所以一般内心也比较脆弱。正因为有一颗玻璃的心,一旦生活、情感上遇到不顺,就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所以大学生们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多与社会接触,尽可能地增加社会阅历。
负面情绪虽然是不可避免的,但若是能很好的控制,适时的调整,那么就能保持一个健康的情绪状态;但若是不能及时合理有效地调整,那么,就会对大学生的个性起到一定的负面影响。良好的情绪管理使大学生全身各系统器官的功能更加协调、健全,有利于保持其身体健康,使其学习、工作生活更有激情和创造力,更有力量去克服挫折与困难。
一、现在做的事:
1、现在应好好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校学习期间,要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脚踏实地的学好业文化科学知识,掌握各种业技能。
2、就学好业知识是不够的,还要从各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从现在起,从平凡的事情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及艰苦朴素的良好品质,让自己德智体全面发展。
二、将来做的事:
1、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学习,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业知识,努力成为本岗位的行家里手。
2、培养一门兴趣爱好,可以作为自己的特长展示。
三、一生要做的事:
1、活到老学到老,不要因为年龄的限制而打消学习的念头。
2、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关心家人朋友,乐于帮助陌生人。
3、拥有独立的人格。
4、保持自律。
5、养成阅读的习惯。
情绪管理,指通过研究个体和群体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识,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并由此产生良好的管理效果。现代工商管理教育如MBA、EMBA等均将情商及自我情绪管理视为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本信息:
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Emotion Management)是指通过研究个体和群体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识、协调、引导、互动和控制,充分挖掘和培植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智商、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从而确保个体和群体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并由此产生良好的管理效果。
基本内涵:
肖汉仕教授认为情绪管理是指用心理科学的方法有意识地调适、缓解、激发情绪,以保持适当的情绪体验与行为反应,避免或缓解不当情绪与行为反应的实践活动。包括认知调适、合理宣泄、积极防御、理智控制、及时求助等方式。
身为教师,我们有时候会情不自禁地投射自己的情绪和态度给学生。无论是快乐、愤怒、担忧还是失落,都会在课堂上影响到我们的话语、行为和互动,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效果。
然而,尽管难以完全做到不带个人情绪教育学生,我们应该努力让自己的情绪不干扰到教学。
建立情绪管理机制,如自我调控、情感释放等方式,可以帮助我们缓解情绪,避免过度情绪化的情况出现。同时,我们也可以从自己的情绪中汲取正能量,帮助学生享受到积极的教育氛围和师生关系。
此外,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不带个人情绪教育学生的重要方法。
通过与学生建立互信、互敬的关系,学生会更容易理解我们的教育方式,感受到我们真诚的关注和爱护。当学生因为种种原因情绪波动较大时,我们的陪伴和鼓励,也可以使他们更加充满动力去面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总之,身为教师,我们不能完全摆脱个人情绪的影响。但我们可以尝试通过情绪管理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来降低个人情绪带给学生的负面影响,使其更加积极、健康地面对学习与生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