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平凡的世界》主要以陕北地区黄土高原的农村生活为根基,塑造了众多的女性人物形象,这些女性都有着不同的性格,对生活有着各自的理解,同时,对爱情也有不同的观点。本文主要通过写三个主要女性的人物形象,分析她们的爱情观,以及进行人物形象的比较,来挖掘形象塑造的深刻意义和爱情观的启示。
关键词:女性;人物形象;爱情观;
前言
《平凡的世界》是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它沟通了地球人类的情感,历来家喻户晓。这部百万著作以黄土高原双水村村民的命运为中心,用全景式反映了中国近十年间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历史变迁,时间从1975年开始,到1985年结束。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本书也被历届学者研究,目前学术界对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孙少安,孙少平,农民形象,农村变迁等等,通过复杂的矛盾冲突,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的形象。该论文主要着眼于《平凡的世界》中的主要女性人物,采用材料分析,人物对照的方法来分析人物形象和探讨其爱情观,挖掘出其形象的独特性,帮助读者更有深度地理解《平凡的世界》以及这本书通过这些人物所传达的情感和理想。
第一章:主要女性人物形象
第一节 田晓霞:拥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现代女性
如果说那个年代是迷茫的,那田晓霞就是指明前进方向的指南针;如果说那个年代是寒冷的,那田晓霞就是那冲破黑云,照耀大地的暖阳;如果说那个年代是苦涩的,那田晓霞便是那颗能够甜化心田的糖果。田晓霞,是《平凡的世界》中的女主人公,也是作者路遥着墨众多,着力刻画的人物,她总能凭借自己的力量给他人带来温暖和积极向上的动力,她身上闪耀着文化之光,理性之光,现代之光,而“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便是贯穿田晓霞这个人物的最生动的写照。我们接下来通过对其性格的探究来深度理解田晓霞这个人物形象。
田晓霞出生在一个干部家庭,她的父亲是县委书记,自小生活在城市里,家庭条件相对优越。不仅有着和谐的家庭氛围,而且还受过良好的教育,知识面广。在学习上努力认真,在生活上也没有物质的烦忧,这些方面形成了她活泼开朗,率性洒脱,积极向上的性格。
“‘你和润生一个班的吧?’田晓霞大方地问他。‘嗯……’少平一下子感到脸像炭火一般发烫。”此时,正当少平为自己穿着脏烂而感到尴尬窘迫之时,晓霞热情地给他泡茶并递给他,“咱们是一个村的老乡!你以后没事就到我们家来玩。……听润生说过咱村还来了两个同学,都分在高一(1)班了,也没去认识你们。你看,我这个老乡真是太不像话了!”从这短短几句对话中我们可以轻松地看到,田晓霞从出场就带着一种特别气质,她没有那个时代女性的扭扭捏捏,而是简单大方,活泼热情,同时展现了她那娴熟的交际能力。在这之后,晓霞也会主动来找孙少平拉话,一起谈天说地。在生活中,她也十分率真洒脱,不拘一节,比如在每当在课外活动的时候,她总是两只手揣在裤口袋里,俨然像个男孩子似的踱到操场上的报栏前看报纸。在地区上搞革命故事调讲的时候,田晓霞和孙少平需要到城里,这是少平第一次去城里,由于晓霞对城里熟悉,就热情地给他介绍这座城市并带着他到著名的地方去转。
小说中多处笔墨写了她的善良正直并且尊重他人,顾及到他人的自尊心。善良的人,他们在和别人的相处的过程中总是以最大的善意去看待别人,他们有着人类最朴实,最真诚的情感,无论对方是朋友还是敌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他们都会经自己最大的能力给别人送去温暖和善意,而小说中的田晓霞就是这样一个人。小说中田晓霞的外公徐老汉因为自己养的一只老黑猫死了而难过抑郁,这时,晓霞看出了外公的伤心,就买回一只小黑猫来陪伴他。在高中时代,在她与孙少平的相处中,总是能顾及到他的自尊心,恰到好处的对他提供帮助。如在孙少平和田晓霞的借书过程中就能很好地体现出来,一开始,晓霞是这样问的:“我能给你什么帮助呢?”少平抬起头说:“你如果认为什么书好,再象以前一样,及时推荐让我看。”在这个对话中,田晓霞提出要帮助孙少平,是站在好友的立场,尊重的提出询问,而不是直接将自己的善意强行加在孙少平身上,没有任何的主动给予,因为田晓霞知道这样会使少平感到不适,因为理解,所以要避。她对穷人的态度是在平等立场上建立的悲悯,而不是轻蔑。最后也因为善良,她在最后因为救素不相识的小女孩而丧命于汹涌的洪水中。
田晓霞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冒险精神和奉献精神。她关心国家政治,关心社会焦点,为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担忧。她有着强烈的事业心以及责任感,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在黄原师专毕业后,在如愿成为一名优秀的省报记者,曾到偏僻而且环境非常不好的煤矿进行采访工作,还不顾危险地下矿井了解工人的劳动情况。当特大洪水袭来,她的心中有一种使命感,使她想把抗洪救灾的实时情况报道给全省人民,所以毫不犹豫的冲到抗洪救灾的第一线,下了飞机后只身前往灾区,看到洪水中的小女孩,她不顾个人安危,把能活命的木板推给了小女孩,最后献出了她鲜活而宝贵的生命。
田晓霞的出生环境培养了她的自我意识,她不受教条主义的禁锢,对事物有着独到的见解和不凡的分析能力,能够以广阔的目光来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事物,最鲜明的体现便是她敢于批判社会虚伪的现状。在看到报纸时,看到一些不好的言论总是能一针见血的说出其缺点。比如,她能指着一个重要作家发表的言论说:“这家伙又胡说八道了!”“咱们现在国家叫这些人弄的一团糟!”她还指出了当前农民穷的连饭也吃不上,学校还整天搞形式,不上课 ,年年说形势大好,但是好像阶级敌人和资本主义却越来越多的弊端。田晓霞的这些言论在当时那个人人自危,生怕被打成反动派的时代,可以说是石破天惊。
田晓霞不仅注重自由而且也向往自由,是一个接受过新思想,敢于突破世俗的独立女性。“我们原是自由的鸟,飞去吧!飞到那乌云背后明媚的山峦,飞到那里,到那蓝色的海角。只有风在欢舞,还有我作伴。”这是晓霞深深地向往自由的体现。自由的精神,自由的灵魂,使一个人具有独特的魅力。田晓霞可以说是作家笔下最理想的人物,她敢她敢想,敢说,敢做,她所拥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区别于传统女性最突出的特点。
田润叶:传统女性和现代女性的结合者
田润叶是双水村村支部书记天福堂的女儿,这个角色既有传统妇女的特点,也有新时代女性特色,是一个游走于传统与现代边缘的女性角色,具有一定的悲剧性色彩。
田润叶为人热心善良,对待亲人无微不至,对待朋友真心实意,在她的身上,体现出中国传统女性的真善美。在小学教书之后,她住在县城的二爸家,她虽然成了公家人,但是却待人平和,没有架子。每次回双水村,都会给少安的奶奶带点心;还提着点心去看望村里傻瓜叔叔田二,尽管傻瓜叔叔的窑里臭气熏天,她也毫不在意 ;对待少平就像亲弟弟一样,由于少平上高中时生活拮据,她就总是热情地招待孙少平来家里吃饭,给他端来一大盘猪肉炖粉条和一盘雪白的馒头,为了让他不尴尬,故意留他自己一个人吃饭,从这一小细节也足以看出她的细心。临走时,还十分慷慨地送给他五十斤粮票。因为二爸田福军和他的同事李登云的政见不合,为了二爸的政治前途,她听信了田福军老丈人的一席话,她最后答应嫁给热烈追求她的李向前,也就是李登云的儿子。在李向前因醉酒而出车祸,双腿截肢后,悲观失望地想要离开这个伤心的世界时,润叶骨子里的善良提醒着她作为妻子应尽的义务,她又给了他活下去的勇气,从这方面来看,也可以说她是知性的理智的,也使得她的人物形象更加有血有肉。正是因为润叶的善良,也使得她处处为他人着想,在自己的事上却不愿意强求。这也使得她失去了青梅竹马的初恋,而且还经历了一段不幸的婚姻。
田润叶在工作上尽职尽责。她热爱自己的教师职业,甚至是充满了激情,为了给学生们上好课,常常废寝忘食地备课,有时工作到半夜三更。对于学校规定的教学要求和人物,她都能模范地执行,兢兢业业地完成。
她受过一定的教育,但对自我,对世界的认知水平并没有那么高;她有一定的个性,但却没有鲜明到可以不顾一切的跟随自己的心愿行事;她是一个在农村里长大的姑娘,后来寄人篱下,到城里和二爸一起生活,她没有什么资格来为自己发声;她表现出了勇于反抗命运的安排,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的知识女性的特点,但同时也表现出了一个传统的农村姑娘的局限性,这个局限性却是长辈眼中的闪光点,孝顺懂事,乖巧,为大人分忧,不会给长辈添麻烦。她始终在自我与外界压力下苦苦挣扎,残留在脑中的传统观念使她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最终服从了命运的安排。
第三节 郝红梅:努力与命运抗争的自强不息者
郝红梅在小说中的出现的次数并不多,她是一个家境贫寒,喜欢读书而且长相清丽的女孩,但是她从一出生就已经被定义——地主的孙女。这个身份使得她在与同学们的相处中多了一份自卑感,在那个敏感的时代,家里是地主成分是一件很耻辱的事情,不光物质上穷的一干二净,而且精神上还要接受所有村民的指责与鄙夷。她也在村人锥子般的目光中学会了在夹缝中生存,不惜一切代价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首先,她的相貌是出众的。原著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孙少平发现,郝红梅实际上是班里最漂亮的女生。只是因为她穿戴破烂,再加上一脸菜色,才使得所有人都没发现这点。”班长顾养民注意到她并向她示好,跛脚的侯玉英处处找她的麻烦,从这些侧面,也能看出她的样貌是不同于一般女子的。
其次,因为贫穷和地主家的子孙的身份,郝红梅心中多了一份自卑,同时又有着极强的自尊心。郝红梅一家背着沉重的政治包袱,受尽社会的白眼和歧视,一家几口人只能靠他父亲一个人的工分过活,遇上灾荒年,国家发下来的救济款和救济粮,不用说也跟她们家沾不上半点关系。她身上也总是穿着破烂的衣服,这也不难理解她的自卑。学校里的菜分甲、乙、丙三种,主食也分三等,白面馍、玉米面馍和黑色的高粱面馍。光景不好的郝红梅自然是吃最便宜的,从开学开始,每次吃饭的时候,她几乎都是最后一个来食堂吃饭的,每次都默默的拿走剩到最后的两个黑高粱面馍。因为贫穷,也因为年轻而敏感的自尊心,她总是选择躲避众人的目光,尽量不到人多的地方,避免遭到无言的耻笑。在快毕业的时候,同学们互相赠送的礼品,因为自己的自尊心,她决定回赠同学们精美的礼品,但却选择了一个不恰当的方式——偷手帕,最后被无情的揭发。郝红梅因为面子而偷,最后也失去了面子。
最后,郝红梅也是一个乖巧,有上进心,迫切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的女生。但是,也正是因为想要迫切地改变自己的命运,她身上也体现了一定程度的虚荣心。在那个年代,能上初中或者高中是极其幸运的。而她所在的高中,是县里的最高学府。她在村里尊大尊小,叔叔婶婶不离口,十分乖巧,所以被推荐上高中。她喜欢读书,从最开始就是被孙少平所读的《红岩》吸引,才与他搭话,问他借书,随后她也常常向他借书看。她从小就认识到自己不幸的人生,并且她的身上背负着责任感和使命感,家人把全家的希望都寄托在她小小的身躯上。严酷的生活使她过早地成熟起来,她想努力地改变自己的命运。为了攀上家境好的顾养民,她选择疏远了对她很好的孙少平,在许多外人看来,这是十分虚荣的,但是换位思考,郝红梅也只是在为自己悲苦的命运而抗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二章:爱情观
第一节:田晓霞的爱情观
一、爱情败给命运总比败给世俗好
田晓霞对待爱情的态度是纯粹的。田晓霞和孙少平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阶级差异,不管是家境,还是社会地位等等,在那个年代看来,干部家庭的女儿和农村打工汉的结合完全不符合“门当户对”的陈旧观念。但是田晓霞自始至终都是以平等的方式与孙少平交流,从刚开始朋友间的相处,他们一起看报刊,一起谈天说地,到后来的交往,物质和地位,都不是阻止他们在一起的主要因素。田晓霞所认同的是爱情观是:爱情败给命运总比爱情败给世俗好。这种爱情不仅包含男女双方对生活的共同理解极情感上的契合,同时在他们的爱情交往中,已经看不到传统情爱模式中富有伦理意味的家庭生活的琐碎与平庸,主要灌注着理想的激情和精神的追求,具有诗的情调与浪漫色彩[1]。
在高中的时候,田晓霞对孙少平更多的是朋友之间的赏识,孙少平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保持着读书的习惯,他的眼界也和班上的其他同学不一样,更加开阔。这也是吸引田晓霞最重要的一点,田晓霞的思想紧跟时代潮流,同时也希望喜欢的人不要变成世俗的人。在高中毕业时,她还对孙少平说过,“希望你千万不能变成个世俗的农民,满嘴说的都是吃,肩膀上搭着个褡裢,在石圪节街上瞅着买个便宜猪娃。”毕业后仍然坚持给孙少平寄书和报纸,并提示他要树立远大理想,不要随波逐流。这也是她所认为最理想的人。两年后的**院重逢,田晓霞对孙少平有了更加特别的想法,或者说更加钦佩他。因为从孙少平的谈吐中,她发现他对生活有了更加独特的理解,他努力改变生存条件,同时也不放弃最主要的精神追求,他不鄙视普通人的世俗生活,但又竭力使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达到更深的层次,她喜欢孙少平,也正是他不伪装自己,不会因为生活的窘迫就感到自己活得没有意义。在田晓霞看来,孙少平已经为她的生活环境树立了一个“对应物”,或者说是给她的世界形成了一个奇特的“坐标”,单单凭这方面,就已经足够让她足够心动。
二、忠诚专一、无私奉献
田晓霞对待爱情的态度是忠诚专一的,全心全意为对方考虑和付出的。在重逢后不断的相处中,对爱情的美好想象在她的心中慢慢滋长。她期盼和孙少平每周六的约定,想去看望他时,又会考虑到保护他的自尊心。在确认关系后,田晓霞悄悄地来到孙少平工作的煤矿,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晚上又决定和他一起下到黑脏而又危险的矿井,感受他工作的环境。田晓霞对孙少平的爱是爱屋及乌的,对少平的妹妹兰香照顾有加。在工作期间,她还拒绝了家庭环境优越的同事高朗的追求。她的心一直属于她爱的少平。“我放纵我的天性,相信爱情能给予人创造的力量”,“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是利己的,而应该是利他的,是心甘情愿地与爱人一起奋斗并不断地自我更新的过程”,田晓霞始终都信奉着这种爱情观念。
第二节:田润叶的爱情观
一、不在意门第观念
田润叶出生在农村,但是生活在文明与开放程度较高的城市里,她的身上已经脱离了世俗的偏见,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在她看来,“门当户对不如两个人有情有意”,她和孙少安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彼此相知,尽管孙少安的家里十分贫穷,她也毫不介意,仍然喜欢着这个青梅竹马的伙伴。当二妈给她介绍对象的时候,她的心里只有少安哥,她想让他娶自己,如果非要嫁给一个人,也只有她的少安哥可以配得上自己,所以她选择了主动出击。她寻求机会然后把表白的纸条亲手交到了孙少安的手上,“少安哥,我愿意一辈子和你好。”这是润叶为追求自己理想的爱情所迈出的勇敢的一步。
二、主动而倔强
她对爱情的想象是美好的,对爱情的追求是主动而又倔强的。 尽管孙少安在她的追求面前畏怯地向后退缩,她仍然没有死心。在润叶知道孙少安找了一位山西婆姨后,她的内心显然是痛苦和失望的,但是她知道少安的难处,少安是因为农村人的身份,而且家里光景不好才没有勇气答应和她一起生活的。田润叶想着过一段时间他会想通的,还是坚信他最终会响应她爱情的呼唤。尽管最后事与愿违,她在心里还是默默地想念着她的少安哥。在重重压力之下结的婚姻也只是名存实亡,她内心倔强地用她自己的方式来反抗她这段不情不愿的婚姻。由于旧社会的阶级观念和牵涉众多的政治利益关系,使得田润叶和孙少安的这段感情无疾而终。尽管田润叶对爱情是执着主动的,但是也躲不过现实的残酷。
第三节:郝红梅的爱情观
一、追求物质、现实的爱情
由于地主子孙的身份和贫困的生活,郝红梅对爱情的选择更注重实际,或者说物质。她有着成年人的早熟,对于自己的爱情和婚姻,早有打算。她来到这座高中,就是为了能够攀上一个条件好的男人,将来好改变自己家庭的命运。而与孙少平的那段相处,基本上是出于一种怜悯,既怜悯别人,也让别人怜悯自己,因为相似的命运,她对孙少平内心充满了亲切的感情,却不是男女之间的那种感情。当遇上顾养民之后,她感觉像抓住了救命稻草。因为顾养民的父亲是黄原地区师范专科的副校长,母亲是地区建筑公司的工程师,祖父又是县里远近闻名的老中医,正是她梦寐以求的爱情对象,当知道顾养民有意于她时,她是惊讶和惊喜的,所以故意疏远孙少平,奔向了她理想中的爱情。她梦想着这位高贵子弟会想办法帮她在黄原找工作,并且和他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爱情也确实朝着她想象的方向发展,因为顾养民确实喜欢她并且不嫌弃她的地主成分。但随后却因“偷手帕”事件,亲手葬送了自己的爱情。
二、终归于平淡幸福
在受到打击之后,她与顾养民之间也没有了交集,因此,她对爱情也没有了奢求,选择安安分分地嫁给了邻村的一个教书教员,郝红梅在经历一段是失败的爱情后,内心期望能够和这位教书先生永远的生活下去,尽管平淡,却幸福。当厄运再次降临在她身上的时候,她又陷入了迷茫和绝望,他的丈夫意外死亡,使她对爱情心灰意冷。但是为了孩子,她选择坚强地生活下去。后来集会上与田润生偶遇,在田润生悉心地照料与保护下,郝红梅已死的爱情火苗又再一次燃起,她觉得润生是一个有能力有担当,能给她带来安全感的男人,所以最后不畏别人的眼光,选择了和他在一起,最终也获得了一个幸福的结局。郝红梅的爱情之路有了明显的转变,从最初的看重财富,看重身份的爱情到最后选择了平淡安稳且幸福的爱情,她对爱情的认知是不断成长的,也是不断成熟的。
第三章:三个女性人物的比较
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她们有着不同的命运。首先,她们的家庭出身不同,郝红梅出生于农村地主家庭,田润叶出生于农村干部家庭,田晓霞出生于城市,是县委书记的女儿,三者的出身也昭示着她们命运的不同。其次,田晓霞、田润叶和郝红梅都接受过不同程度的教育,也对她们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郝红梅仍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她读书的目的很现实,只是想通过教育来改变命运,但是她也深知家里没钱送她上大学,只能读到高中,所以她更想在高中读书时能碰上一个好人家;田润叶在黄原师范专科毕业之后回到原西教小学,成为一名公办教师,她接受现代思想的熏陶,敢于主动追求幸福,但是明显又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具有“奉献”精神,但是这种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使她后来丧失了自我人格,自我尊严,面对不幸福的婚姻,她仍然固守传统女性的牺牲精神,虽然无奈但是仍然坚持着有名无实的婚姻;田晓霞在那个年代可以说是接受了精英阶层的教育,她上过大学,读了很多书,在精神层面与郝红梅、田润叶有很大差别,她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完全脱离了世俗的观念,她对爱情的选择,超越出身和阶层,只寻求情感和心灵的契合。三者的结局也尽相同,郝红梅在经历一波三折之后,找到了幸福,与田润生过着平淡而美好的生活;田润叶在李向前遭受车祸后,心生愧疚,尽心尽力地照顾他,后来二人也生育了一个儿子,也算得上是一个比较美好的结局;田晓霞在省城当记者时,被一场洪水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但是她是因救他人而牺牲的,是伟大的,结局虽然残酷但是也令人崇敬。
结语
在《平凡的世界》中,她们演绎着属于她们自己的不平凡的爱情故事。正如路遥所言:爱情可以使荒芜变为繁荣,平庸变为伟大;使死去的复活,活着的闪闪发光。即使要经受无尽的煎熬和折磨,爱情仍然是人世间至善至美,神秘而不可或缺的情感。在这场时代的变革中,田晓霞用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向我们展示了理想而美好的爱情;田润叶向我们展现了朴实,善良,独立的品性,是传统女性与现代女性的结合体;郝红梅用她的行动演绎着出生于贫穷的环境,仍然勇敢地与命运斗争的故事。期望更多的人能够从中学到摒弃世俗的偏见,勇敢地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爱情也好,事业也罢。在此过程中,不忘初心,坚守善良与本分,方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有过5段感情经历。
第一段,是他喜欢美丽的郝红梅,但人家不喜欢他。
第二段,是跛子同学侯玉英喜欢他,可他不喜欢人。
第三段,是他和田晓霞互相喜欢,却最终生离死别。
第四段,是金波的妹妹金秀喜欢他,被他冷静拒绝。
第五段,是师傅的遗孀惠英嫂和孩子,需要他照顾。
创作是作者心灵的表现,作品是物态了的作家思想。作者路遥初恋的失败以及婚姻的不幸,使他对爱情产生一种失望甚至绝望的情绪。在《平凡的世界》中,这种情感体验主要寄托在孙少平的爱情悲剧里。有人说孙少平就是另一个路遥。孙少平的爱情与路遥自身的婚姻爱情经历有密切联系,路遥的感情经历并不顺利,孙少平的爱情充满了悲剧性也与路遥自身的悲剧经历有关。那么为什么大家都说《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爱情悲剧是路遥情感的真实体验?
一,路遥的爱情经历
路遥曾经与女知青林红开始过一段恋情。1970年,国家在知青中招工,路遥将自己的名额给了林红。工作后,林红将自己第一个月的工资全部寄给路遥,表达了自己的爱意。但异地恋外加时间的推移,两人的感情也似乎慢慢变淡。林红不再寄钱和物给路遥,就连书信也越来越少。就这样,路遥的初恋无疾而终。这件事对路遥打击很大,而此时他又遭遇不幸,县革委会停止了他的职务,对其进行隔离审查。就在此时,因“城乡差别”和路遥的“农民身份”,林红提出断交。双重的打击使路遥深深感受到现实的残酷。后来,路遥与另外一个北京女知青林达建立了家庭,但由于城乡文化背景不同,他们婚后的生活并不如意,总是长期分居。在路遥病重时,林达正式向他提出了离婚。路遥从自己的婚姻生活体验中意识到,尽管当初如何相濡以沫,但家庭背景造成的差异往往是现实婚姻无法逾越的鸿沟。
二,孙少平的爱情经历
孙少平与田晓霞的爱情实际上就是路遥对现实爱情失望的一种表达和宣泄。路遥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真正纯粹的爱情,身份的差异、城乡二元结构的失调是路遥爱情的悲剧体验。因此,孙少平与田晓霞的爱情实际上就是路遥情感压抑的一种释放。同时路遥也知道这是现实里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所以作品里田晓霞的意外身亡也就不难解释了。路遥一直认为他们不会有结果,就如同自己平凡生活里多舛的爱情一样。孙少平与惠英嫂的爱情才是真正爱情的归宿。这段爱情充满了苦难的沉淀和生活的积累,是现实生活里平凡而真实的存在。对于当时路遥历经挫折的情感体验来说,孙少平与郝红梅的爱情不切实际,孙少平与田晓霞的爱情也过于虚幻,只有回归生活、回归平凡的惠英嫂才是爱情本来应该有的样子。
《平凡的世界》中,路遥塑造了近百个人物,他们在社会人生大舞台上扮演着各不相同的角色,演绎着各自不同的人生春秋。特别是其笔下的孙少平、孙少安两兄弟的爱情悲剧,使我们的心灵受到震颤。我认为那凄美的爱情悲剧既是社会的悲剧,也是个人的悲剧。
一、路遥笔下的爱情悲剧可以说是社会的悲剧 1975至1985年十年间中国广阔的社会生活是《平凡的世界》的创作背景,在历史转折时期,一方面要摆脱沉重的历史包 思维方式仍然禁袱,开辟新的征程,另一方面,旧的生产体制、 锢着时代发展的步伐,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孙氏兄弟在这段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一个走向城市,一个坚守农村,两兄弟走的是两条不同的路。
而少安和润叶呢?他们的爱情悲剧让人惋惜之余更添几多孙少安和田润叶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但是巨大的家无奈。 庭差异最终葬送了这段田园般美好的爱情。这段悲剧是从田润叶给孙少安写那封袒露心迹的信的时候就开始了,在当时的条件下,孙少安在生产队里种地,一贫如洗,而且他只有小学文化;田润叶属于“干部”子弟、在县城教书———尽管不是什么大干部,也不是什么大城市。在当年的农村,他们二人的差异无疑于秃子头上的虱子太明显了。最终又上演了一幕时代的悲剧———相爱的人不能相守,只能擦肩而过!润叶和自己不爱的人结了婚。少安娶了秀莲以后,一切平淡了,他们共同品尝着人生的酸甜苦辣。正当少安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突然一个晴空霹雳,秀莲因过度劳累而倒下了,再也不能和少安携手相依直到老去。
这样的结局进一步增添了全书的悲剧氛围。 路遥笔下的少安、少平两兄弟的爱情悲剧真实地反映出生活的艰辛与痛苦,透过这些普通劳动者的形象我们发现了人类身上所特有的人性美———尽管遭受了种种挫折,但是他们都尽 力摆脱生活的艰难困苦,在他们的身上总是闪现着积极进取的 人格光芒,这也就是作家所要表达的一种悲剧价值。
但孙少安为什么不敢接受呢?是什么原因使他抛弃了自己对爱情的追求,留下一个我们不愿相信的悲剧?是人的劣根性在作梗。孙少安有一定的积极性,在工作上他的思想也能站在时代前列,但是,在对待爱情的问题上,他显得比较迂腐,他始终觉得他和润叶之间是门不当户不对,一个是准城里人,一个是土生土长的乡下人,根本就不可能相配。孙少安自轻自贱,在润叶这样的城里人面前他抬不起头来。虽然他那么爱她,但自卑心理占据了上风,最终放弃了她。他不仅让自己成为爱情生活的失败者,而且辜负了润叶的一片痴情,最终也把润叶向不幸的婚姻推进了一步。
先讲述一下,为什么会有惠英嫂子和少平这段模糊的情感的存在!孙少平是在大牙湾煤矿认识他师傅王世才和师母惠英嫂子,这是他们之间的第一层关系。由于师傅王世才的意外去世,留下惠英嫂子和明明这个孩子。出于对师傅的尊重和感恩,孙少平主动承担照顾师傅遗孀孤儿的责任。这是他们之间的第二层关系。晓霞意外去世后,少平救人毁容之后又回到了大牙湾煤矿和惠英嫂子、明明一起生活。这是他们之间的第三层关系。
正是这三层关系层层叠加的存在,所以不管是电视剧还是小说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少平和惠英嫂子之间温暖的情感。我们先不说少平是否喜欢惠英嫂子(我在我前面的问答里有阐述过这个问题),我们就只看惠英嫂子是否是喜欢少平还是出于同情和关心?
我个人的看法是:惠英嫂子是喜欢少平的。理由如下:
首先,日久生情,惠英嫂子孤儿寡母需要一个稳定的依靠。
少平从借醋开始认识的惠英嫂子,再认识师傅王世才的。从第一次见面,惠英嫂子就觉得少平这个人实诚,不会投机取巧。等到王世才带少平去他家吃饭,他和惠英嫂子又一次见面。此时,惠英嫂子当少平如弟弟,少平心中也是尊敬她为师娘的。可师傅王世才的去世,让惠英嫂子和明明这无依无靠的母子受到了其他工人的欺辱。少平听不过去教训了他们之一的安锁子。这时,少平开始有意识无意识的承担起照顾惠英嫂子母子的责任。但他是吃住都在矿上的。而惠英嫂子也是很感激少平的帮衬,让她们母子免受欺辱。由于自身内心没有什么阴暗,所以少平一直光明正大的帮助保护惠英嫂子和明明。这也在矿上产生了闲言碎语,但少平和惠英嫂子都没有出面澄清。少平是问心无愧,惠英嫂子此时是需要一个男人的帮衬,她也许内心是渴望少平能留在矿上能留在她们母子身边的。少平毁容回到矿上,那年春节少平都没有回双水村过,而是在矿上在惠英嫂子家过得年,最终喝了点酒就睡在惠英嫂子家。这是很值得回味的一个细节。少平也许是出于对惠英嫂子孤儿寡母过年孤独的气氛考虑,或者自己毁容暂时不愿意面对家里的乡亲父老,才和惠英嫂子她们一起过年。可他的举动对于惠英嫂子而言,是有不一祥的意义的。惠英嫂子在那个时刻应该是喜欢少平的,一个陪自己过年的男人,又照顾保护自己和儿子的男人,能不让惠英嫂子动心吗?其次,少平自身各方面都很优秀,对惠英嫂子和明明有很好。少平来到大牙湾煤矿的时候才二十多岁。后来通过自身的努力,凭借考试第一名的好成绩,成功的成为大牙湾煤矿的正式工人。相比较矿上那些工人而言,少平是有文化的人,能写能说能做事,深受雷区长的喜爱。
少平待人真诚,不虚情假意,不管是借醋还是走后门都是真心实意的寻求帮助。同时对诋毁惠英嫂子的安锁子他们不仅在语言上予以警告更是用拳头教训了安锁子。也许是出于对师傅的感恩少平对明明很好,让明明打心里喜欢这个叔叔。这也让少平在惠英嫂子心中很加分的。
人品好,善良,舍身救人。他打了安锁子,安锁子对他很服气,成了他忠实的跟班。当然他对安锁子也很不错,最终救人毁容也是因为救安锁子。最后,从惠英嫂子对少平的态度,看出惠英嫂子喜欢少平。
如果惠英嫂子是同情、关心少平,那不必过分流露出对少平出现的期盼和热情。王世才去世后,少平每一次出现在惠英嫂子家的时候惠英嫂子都很热情,明明都很期盼少平能常来他们家。
如果惠英嫂子不喜欢少平,她肯定不会如此接受少平的帮衬和保护,更不会接受少平陪同自己一起过年。正是因为事事表现出来惠英嫂子从来不拒绝少平,反而是乐意或者说表面拒绝实际又开心的接受帮助,我们就可以看出,惠英嫂子是喜欢少平的。
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少平常在惠英嫂子家里走,他人就会误会,而后来过年少平喝酒了最后留宿惠英嫂子家。这个细节几乎让人相信惠英嫂子和少平最终会走到一起。如果惠英嫂子不喜欢少平,她肯定会拒绝少平留宿自己家,毕竟自己家里没有男人,少平留宿不仅会让自己声誉受损更加会让少平名声不好。所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惠英嫂子是喜欢少平的。
所以,综上所述,惠英嫂子是真心喜欢少平的。一来日久生情,二来被少平的人品和行为所感动,三来出于对自己的考虑需要男人的帮衬和保护。
在此,个人并没有任何对惠英嫂子这个人物的不尊重,仅仅是从男女情感角度出发,分析惠英嫂子对少平的情感而已。毕竟小说里和电视剧里都没有交代清楚,到底少平和惠英嫂子是否真的走到了一起。
《平凡的世界》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通过简单的生活和情感传达了一种积极的精神。无论是孙少安还是孙少平,只要他承诺一件事,永远不会改变,他们执着地追求最简单、最真实、最美好的未来。这是一部伟大时代背景下充满正能量的作品。《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的一部描写当代中国城乡社会生活的小说。它以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这十年为背景,描绘了当时各行各业许多普通人的形象。在这一时期,劳动与爱情、痛苦与幸福、挫折与追求、城市与乡村、日常生活和巨大的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现了普通人艰难曲折的人生道路。小说以孙少安和孙少平兄弟为中心。每次阅读都会上瘾,有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平凡的世界》被大多数读者所喜欢的原因如下:
1、平凡中的伟大。小说描绘了一系列普通的人物,如孙少安、孙少平、田晓霞和孙玉厚等等,然而,在他们的普通人身上,我们感受到的是处处为别人着想的简单劳动人民的本质。他们代表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的美德。他们是龙的传人,是中国的脊梁。
2、在痛苦中快乐的生活。小说中的人物或多或少印证了当时中国农村的现状。他们贫穷落后,信息闭塞,思想保守,因此,孙少安、孙少平兄弟的做法和思想得,这促使他们不压抑自己的内心,他们改变生活的决心,不会轻易放弃。因此,他们在寻找机会的过程中,往往孕育着各种欢乐,推动着他们孜孜不倦地前进。
3、现实的生活写照。《平凡的世界》是一部故事情节更贴近乡村生活的小说。然而,中国仍有近6亿人生活在农村地区。甚至很多在大城市工作的人,小时候也是在农村长大的,他们都对农村有着强烈的友谊。因此,这部小说符合读者的胃口,它是许多农村人生活的再现和缩影。看完之后,读者都会感觉这部作品很经典。
书中几个主角都有出色的表演,这是我们社会中一种朴实真诚的精神,《平凡的世界》中对贫困的描写,对渴望改变自己命运的农村有志青年的奋斗经历的描写,对城乡青年追求爱情的矛盾与冲突的描写,都非常感人,令人印象深刻。
对于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这本小说而言,书中所描述的痛苦,也正是小说的重要主题。从路遥的角度看,苦难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住在陕西北部黄土地上的中国人,他们都在饥寒交迫的环境中生存着,而这不仅仅是肉体上的折磨还是精神上的折磨。那么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对痛苦的描述和分析是怎么样的?
一,以孙少平的人生苦难体现痛苦
孙少平在县城高中的时候,吃着黑色坚硬的高粱馒头,没有油就用水煮菜。作为一个有肉有血的人,连食物和衣服最基本的问题都不能解决,孙少平看着盆子里剩下的汤和水,像偷窃一样惊慌失措,用勺子把盆底的剩菜和剩下的汤舀到碗里。在有优越条件的城里学生面前,他的衣着破旧,他的裤子显然每年都穿,而衣服已经缩成一团,裤子挂在他的半截腿上,他的袜子已经失去了脚后跟,脚上穿着打着补丁的鞋子。而作为一个17岁的学生,他的穿着格外破旧,这也让他比同龄人更自卑。
二,以孙少安的生活不易展现痛苦
结婚后的孙少安是家里唯一的一个全天工作的人,家里上下好几口人全靠他一个人支撑养活,而他为了养家,从事着最累的手工活,又因为钱不够用,经常饿得没有力气。他的妻子心疼拼命工作的丈夫,为了丈夫能够吃饱,干活有力气,所以她偷偷地给丈夫一个馒头,而孙少安却因此给了她一拳头。妻子在那样饥不择食的年代,宁愿自己不吃也要让丈夫吃饱,这些细节描写,真实生动,也给读者带来了许多力量。
三,一悲惨的爱情故事刻画
在《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和田润叶之间可以说是青梅竹马的爱情,不仅男女感情深厚,兄弟姐妹之间也有深厚的感情。孙少安面对像田润叶这样的教师,他无法想象嫁给他这样的穷人家会给田润叶带来什么样的改变,他不想把田润叶拖入泥潭,他的家庭和收入以及他个人的社会地位与田润叶格格不入,他痛不欲生,拒绝了田润叶的求爱,娶了来自山西的贺秀莲。孙少安有文化、有理想和野心,他不想在偏远的乡村度过一生,他能忍受苦难,他热切地希望掌握自己的命运,不管是工作还是去煤矿,虽然他和田润叶之间的爱是最理想的爱,但是这段爱情故事却也因为田晓霞的死亡而摧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