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包相会”是什么意思?

“敖包相会”是什么意思?,第1张

敖包一般是堆石成台,沙漠中则用柳条堆成。牧民们每年在六七月间祭敖包,仪式结束后,举行传统的赛马、射箭、摔跤、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姑娘和小伙子则借此机会躲进草丛里,谈情说爱,互诉衷情,这就是敖包相会

扩展资料

敖包,起源于蒙古高原,但并非蒙古高原独有。凡是蒙古族相对集中居住的地方,譬如新疆天山、内蒙古草原、青海草原和东北半农半牧区,处处可见敖包的踪迹。作为与内蒙古毗邻的阜新,亦有许多敖包,而且阜新的敖包文化颇有特色。

从四月至八月,记者偕同市教育局原副局长、阜新中小学乡土史地教材作者之一王昆山和民间考古学家罗显明、考古爱好者王振宇等人在阜新广袤的山野行走,分别在阜蒙县佛寺镇、大巴镇、王府镇、七家子乡、太平乡等乡镇发现了十余座敖包。

民间考古学家罗显明在掌握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再加上经过多年的实地勘察和走访,对阜新地区曾存在的敖包和现存的敖包已有较为准确和详细的研究。他说,敖包,按结构上区分,可分为单体敖包(即孤敖包)和群落敖包。群落敖包都是以中间为一个大敖包,周围有多个小敖包(即卒从敖包)。大敖包与卒从敖包排列的形式不一。敖包以参加祭祀活动的人群、属地划分,可分为旗敖包、地区敖包、村屯敖包、氏族敖包。

参考资料:

-敖包相会

敖包是蒙古语,意即" 堆子" ,也有译成“脑包”、“鄂博”的,意为木、石、土堆。就是由人工堆成的“石头堆”、“土堆”或“木块堆”。旧时遍布蒙古各地,多用石头或沙土堆成,也有用树枝垒成的,今数量已大减。原来是在辽阔的草原上人们用石头堆成的道路和境界的标志,后来逐步演变成祭山神、路神和祈祷丰收、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征。在敖包上插上苏德 据说是成吉思汗、忽必烈用过的刀枪,镌刻着开疆扩土的辉煌,把哈达系在苏德上,以表达子孙的敬仰 。

  中国民歌

  民歌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的。一般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地经过集体的加工、提炼而成为完整的艺术作品。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区各民族的民歌都各具风格和地方色彩。民歌的音乐语言简明洗练,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彩,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民歌是一种重要的歌曲体裁,主要有劳动号子、山歌和小调。

  劳动号子(也称“号子”)是在生产劳动中产生的,与劳动节奏紧密结合,题材广泛。由于劳动方式不同形成多种类型,如:打夯号子、车水号子、船夫号子等。号子的演唱多为一人领唱,众人合唱的形式。通常,号子更为劳动人民流传,如《船夫曲》等。

  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劳动中表达内心情感的民歌。曲调爽朗质朴,节奏自由舒展,演唱形式以独唱或对唱为主。山歌通常是对唱歌曲,如《小河趟水》、《敖包相会》等。

  小调(也称“小曲”)是在乡镇中流行的民歌,多产生于民间日常生活和风俗活动中。曲调流利抒情,结构比较整齐,演唱时常加进表演和伴奏。小调一般为女性来演唱,如《紫竹调》、《知道不知道》等。

  中国民歌是中国音乐体裁的一种,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歌曲艺术。它有3个基本特征:

  (1)始终和人民生活保持密切联系。民歌的作者和传唱者是劳动人民,他们通过编唱民歌传授知识、表达爱情、诉说哀愁、祈求幸福,同时也以民歌抒发感情,美化生活,记录自己的生活和历史。

  (2)民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的创作是在演唱、流传过程中进行的。一首民歌经过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几代人的传唱加工,日积月累,有的脱胎为新的民歌;有的经历了千锤百炼,变得更美、更完善。如此不断发展、繁衍,使民歌具有无比顽强的生命力。

  (3)民歌的形式简明朴素、短小精干,易于传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色彩,在它的形式中积淀着一个民族或地区的自然的艺术美

客人来到呼伦贝尔旅游、度假时常就会问我,“有一首传统的草原歌曲叫《敖包相会》,为啥叫这个名字?” 我往往会一边开车一边让客人眺望伸向天边的辽阔草原,问他们,“咱们如果约定个地方相见,你能告诉我一个咱们能见面的地方吗?”他们环顾着望不到边际的草原,会困惑地说,“真是说不出一个确定的地方啊,草原哪有边际啊!”

过去草原上的男女相见或约会只有一个地方——敖包!

“敖包”,是蒙语的音译,其意义为“土堆、石头堆或堆状的隆起地面的形状”。敖包相会有以下几个原因:

1平坦辽阔的草原,只有敖包是隆起地面可辨认、可指定的目标,两人约定有明确的地点;

2多年以前,甚至就在几十年前,草原人口稀少,没有村落,人们居住得分散,自己放自己的牛羊牲畜,来往较少,只有每年的春天和秋天聚会。聚会时草原上的人们祭奠天神或进行交易,青年男女,也有老男老女,往往趁着敖包相聚的时机自由寻找心目中的情人,相亲。如双方都愿意交往,或结合,约定下次见面的地点还只能是“敖包”。

3如双方再次相会并定情,就会在敖包旁边,许愿、立下誓言,祈求天神保佑他们幸福平安,多子多福。

草原上生活的人们世代保留着敖包相会的习俗直到通讯交通发达的现代化社会的到来。现在人们交往、接触增多了,草原上的牧民有摩托车,有的人家还有越野车,想见面很容易,渐渐地敖包相会的习俗成为了历史,保留着人们的记忆中,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分类: 人文学科

解析:

歌曲《敖包相会》的词作者玛拉沁夫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089

歌曲《敖包相会》的词作者是咱阜新人

“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哟,

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

我等待着美丽的姑娘哟,

你为什么还不到来哟。

如果没有天上的云彩哟,

海棠花儿不会自己开。

只要哥哥你耐心地等待哟,

你心上的人儿就会跑过来哟嗬……”

在许多人印象当中,《敖包相会》是一首民歌。其实,这是一首**插曲,1952年由长春**制片厂摄制的**《草原上的人们》的插曲。这部**是根据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创作的小说《科尔沁草原的人们》改编的。而这部**的插曲《敖包相会》的词作者亦是玛拉沁夫。

玛拉沁夫1930年8月8日生于土默特右旗吐日根布村(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太平乡),“玛拉沁夫”意为牧人之子。他是贫苦牧民之子,从小挨饿受冻,15岁便参加八路军。这种出身和经历决定了他文学创作的主导方向。他创作、编剧的小说、**《祖国啊,母亲》和《活佛的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分别以在阜新地区驰骋战场的双枪红司令乌兰和阜新人王扎拉为原型,这当然与他在阜新的出生、成长经历有关。被老舍誉为“文坛千里马”的玛拉沁夫曾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常务书记等职。近十年来,他曾数次回到家乡阜新,看到家乡天翻地覆的变化,老人感慨万端。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一档文艺节目中,再次出现了玛拉沁夫的面孔。他向主持人说起《敖包相会》这首歌的歌词创作过程时,自然而然地说起了自己的童年时代:“我的家乡,在辽宁阜新……”

敖包溯源

这首海内外尽人皆知、人人都能唱的歌曲《敖包相会》,使得“敖包”一词在中华各民族当中有着广泛的知名度,可是对蒙古族以外的绝大多数人来说,敖包,仍然是一个模糊或陌生的概念。许多男人在唱着《敖包相会》,把美丽的姑娘等来了,却可能一直没弄清“敖包”究竟是什么。有人说,敖包可能指蒙古包;有人说,敖包是寺庙的意思……这,都是对“敖包”一词的误解。其实,“敖包”是蒙古语译音,意为用木、石、土垒成的堆。祭祀敖包,是古老、神奇的蒙古高原上最常见,而且最热闹的祭祀活动。在祭敖包这一祭祀活动中,敖包是祭祀天神、自然神或祖先、英雄人物的祭坛。

那么,古老、辽阔的蒙古高原上的敖包究竟起源于什么呢?记者就此查询了大量史料和学术文章,以图找到最科学的说法。一些学者认为,“祭敖包”是萨满教的源头。因为萨满教义有三种信仰内容,一是大自然崇拜,二是图腾崇拜,三是始祖崇拜。而祭敖包是以大自然崇拜为目的。因此,祭敖包与敖包文化来自比萨满教更早更为原始的信仰和文化形态。

有的学者认为,敖包文化作为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活化石,是从初民时代留存到今天的信仰的见证。从象征意义上说,石堆可能代表高山,敖包上的树或树枝可能代表森林,是天地山川神祗的栖息之地,亦是祖先魂灵要回去的圣地。

如果排除敖包的宗教、象征意义,按着人类在初民时代的生存需求考虑,敖包在北方草原产生的最根本原因能是什么呢?许多学者认为,它的初始意义,便是路标。它是人们为了在茫茫草原上辨方向、求生存而动用的智慧之举。后来,逐渐演化为一种图腾,崇拜它,信仰它,对它许心愿,祈求幸福,这便成为人们在生存之外求发展的愿望……就这样,敖包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越积淀越深厚,越流传越久远。随着历史的发展,敖包作为路标作用,日渐淡去,逐渐成为一种祭祀、纪念活动,再后来又带上了旅游文化的色彩。

阜新的敖包文化

敖包,起源于蒙古高原,但并非蒙古高原独有。凡是蒙古族相对集中居住的地方,譬如新疆天山、青海草原和东北半农半牧区,处处可见敖包的踪迹。作为与内蒙古毗邻的阜新,亦有许多敖包,而且阜新的敖包文化颇有特色。

从今年四月至八月,记者偕同市教育局原副局长、阜新中小学乡土史地教材作者之一王昆山和民间考古学家罗显明、考古爱好者王振宇等人在阜新广袤的山野行走,分别在阜蒙县佛寺镇、大巴镇、王府镇、七家子乡、太平乡等乡镇发现了十余座敖包。

我市民间考古学家罗显明在掌握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再加上经过多年的实地勘察和走访,对阜新地区曾存在的敖包和现存的敖包已有较为准确和详细的研究。他说,敖包,按结构上区分,可分为单体敖包(即孤敖包)和群落敖包。群落敖包都是以中间为一个大敖包,周围有多个小敖包(即卒从敖包)。大敖包与卒从敖包排列的形式不一。敖包以参加祭祀活动的人群、属地划分,可分为旗敖包、地区敖包、村屯敖包、氏族敖包。阜新原有敖包275座,现存10余座。位于大巴镇关山的旗敖包历史较为悠久,为孤敖包,高达12米,宽28米。王府镇舍不歹村敖包、佛寺镇八吉营子村和解放村敖包、七家子乡旧贝营子敖包和太平乡奇金台敖包皆为群落敖包,而且主敖包周围的小敖包都是13个。阜新地区祭敖包的时间为每年农历4月2日、7月2日和7月13日。祭敖包时,人们都要身着盛装,从四面八方来到敖包前,把带来的石块加在敖包上,用哈达、彩带、禄马旗等物将敖包装饰一新,然后将鲜乳、奶酪、黄油、白酒、砖茶等物品摆放在祭包前的祭案上。主持祭祀者先从祭敖包的供品中取上一份给德高望众的长辈后,众人可分享敖包的贺喜格(福份子)——奶酪、黄油等物,据说若能分享敖包的福份子,将会万事如意。祭完敖包后,众人可聚在一起,畅饮美酒美食。随着时代发展,祭敖包活动在原有的祭祀礼仪和内容上,增添了许许多多的文化内涵,内蒙古一些地区的祭敖包活动还加进了小型那达慕、歌舞比赛等活动。

让敖包文化,多一些旅游色彩

时下,诸多地方风物、宗教文化、民俗风情皆已成为旅游文化。与阜新毗邻的内蒙各市、旗、县,将敖包文化演绎得色彩缤纷。不仅在传统的祭敖包节日中融入了许多诸如赛马、摔跤、歌舞等娱乐活动,而且在敖包的垒建形式上有了许多创新,如砖砌敖包、水泥敖包、琉璃敖包等各式各样的敖包。驰名中外的内蒙草原文化节中,敖包文化是其必不可少的内容。

与内蒙古地区相比,阜新在开发敖包文化、给敖包文化赋予旅游意义的文章,还没有真正做起来。

愿敖包文化给阜新的旅游文化增添几许生机,几分色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250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