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狼牙山五壮士的资料

关于狼牙山五壮士的资料,第1张

  狼牙山五壮士简介

  1941年,侵华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河北易县的狼牙山地区抗日根据地进行了连续的“扫荡”,制造了田岗、东娄山等多起惨绝人寰的惨案,妄图以凶残的“三光”政策,“蚕食”我抗日根据地。 9月23日,日军分三路向易县进军,妄图包围杨城武司令员指挥的晋察冀军分区一分区。 24日,3000名日伪军突然包围了狼牙山地区,将邱蔚团以及易县、定兴、徐水、满城四个县的游击队以及周围人民群众共2000多人围住,形势十分严峻。 邱蔚团长急速将此情报告杨成武司令员,为解救游击队员与当地百姓,杨城武司令员制定了“围魏救赵”的作战方案,命令3团、20团佯攻管头、松山、甘河一带日军,促使日军从狼牙山东北方向调兵增援,以便于被围的游击队员与人民群众从狼牙山东北方向突围。 邱蔚团长根据此作战方案将掩护部队转移的任务交给7连。午夜,邱蔚团长指挥部队及当地群众

  )

  作者:沈重 狼牙山

  狼牙山 ,以八路军五勇士浴血抗击日寇舍身跳崖而闻名于世。其实,狼牙山还是一座雄险奇伟,景色秀丽的名山。早在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狼山竞秀”就是当时燕国十景之一。远远可以看到群山中的一个山头上,有一组白色建筑,五角五层的狼牙山三烈士纪念塔,两座五角亭,一座石牌坊,一圈围墙。如今,这里既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一座省级森林公园。作为一处旅游胜地,品位很高。

  狼牙山坐落在易县西部的太行山东麓,距县城45公里,因其奇峰林立,峥嵘险峻,状若狼牙而得名。 狼牙山由五坨三十六峰组成,主峰莲花瓣海拔1105米,西、北两面峭壁千仞,东、南两面略为低缓,各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往主峰。登高远眺,可见千峰万岭如大海中的波涛,起伏跌宕。近望西侧,石林耸立,自然天成,大小莲花峰如出水芙蓉,傲然怒放,涧峡云雾缥缈,神奇莫测。 狼牙山风光绮丽,漫山遍布苍松翠柏,飞瀑流泉,拥有丰富的动物和植物资源,动物有黄羊、乌鸡、锦鸡等,植物有松、柏、桦、枫等北方树种二三百种之多,涉足游览,可尽享森林浴之妙。秋季金风送爽时,坡岗沟壑之间,红叶吐艳,层林尽染,放眼望去,漫山猩红,可与香山红叶相媲美。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沈重 狼牙山五壮士当时幸存有葛振林、宋学义(现两位已去世) 授予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3名烈士“模范荣誉战士”称号。通令嘉奖葛振林、宋学义,并授予“勇敢顽强”奖章。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他们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第6班班长、***员马宝玉,副班长、***员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1941年8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9月25日,日伪军约3500余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某部第7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第6班马宝玉等5名战士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他们坚定沉着,利用有利地形,奋勇还击,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90余人。次日,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日伪军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5位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马宝玉等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授予3名烈士“模范荣誉战士”称号,并追认胡德林、胡福才为中国***党员;通令嘉奖葛振林、宋学义,并授予“勇敢顽强”奖章,宋学义光荣加入中国***。为纪念和表彰5位抗日英雄,当地革命政府在棋盘陀峰顶修建了“狼牙山三烈士碑”。 1959年5月重建,更名为“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聂荣臻为纪念塔题词:“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宋学义转业到地方工作,1971年逝世。葛振林1981年7月离职休养,离休前任湖南省军区衡阳军分区后勤部副部长,2005年3月逝世。

  抗日战争

  1937—1945年中国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革命战争。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了侵华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在此之前,日本帝国主义已霸占了我国东北三省。到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为止,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国的抗日战场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反法西斯的主要战场。 从1937年7月到1938年10月,是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和***实行第二次合作。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抗击日军,丢失了华北、华中的大片领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中国***指挥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了广泛的游击战争,开辟了敌后战场。 1938年10月武汉、广州失陷后,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在日本政府的诱降下,国民政府内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公开投降了日本侵略者。1940年3月,他在南京成立了伪国民政府,纠合一小撮民族败类,公开当了汉奸。同时,国民党的反共倾向也日渐增长。日本侵略军集中了大部分兵力和几乎全部伪军,对中国***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大扫荡”。敌后逐渐成为抗日的主要战场。八路军、新四军抗击了大部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 从1944年1月到1945年8月,是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阶段。在这一时期,***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转入局部反攻并取得节节胜利。1945年8月,美国军队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宣战。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出兵中国东北。8月15日,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抗日战争宣告结束。 八年抗战,中国抗日军民共消灭日军130余万人,消灭伪军118万余人,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但是,中国人民也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军民伤亡达2100万人。 狼牙山五壮士狼牙山在河北省易县西南部。狼牙山是晋察冀边区东大门,因其峰峦状似狼牙而得名,有5坨36峰,远远望去,群峰突兀连绵、壁若刀劈斧凿。它不仅在军事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是抗日根据地的武器装备库。 1941年9月25日,日军纠集三、四千人的兵力,进犯我晋察冀根据地的狼牙山地区。当时在这一地区隐蔽着我们的许多干部和三、四万群众。由于我主力部队转移到敌后去了,所以防守狼牙山的八路军只有一个连的兵力,这个连就是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七连经过一个多月的英勇奋战,给了敌人以沉重的打击,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决定将连队主力和干部群众转移到龙王庙,由这个连的六班担任掩护。 六班的5名战士,即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和宋学义,为掩护连队和群众转移,一边打,一边撤,把敌人引上狼牙山棋盘坨的悬崖绝壁。他们与敌人激烈战斗,打退了敌人5次冲锋,打死敌人50多名。当手榴弹、子弹打光后,他们宁死不屈,纵身跳下身后深不见底的悬崖。 五壮士跳崖后,马宝玉、胡福才和胡德林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的一棵横生的树挂住,身体负伤,没有牺牲。他俩苏醒后,不顾剧痛坚持爬上山头,经群众帮助,又回到了连队。 著名抗日英雄、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葛振林老人因病于2005年3月21日23时10分在湖南衡阳逝世,享年88岁。 狼牙山五壮士,表现了中国***领导下的革命战士的崇高革命精神和中华民族不可征服的英雄气概。

  编辑本段英雄生平简介

  马宝玉

  马宝玉(1920—1941),河北省蔚县下元皂村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两年后入党。1941年9月在易县狼牙山为掩护主力部队和人民群众安全转移,他带领全班4名战士奋勇杀敌,同数千日军巧妙周旋一整天,将敌人引上绝路,胜利完成阻击掩护任务,宁死不屈,毅然跳崖牺牲,年仅21岁。 1920年10月,马宝玉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10月26日,八路军115师杨成武独立团在取得平型关大捷后乘胜北上,光复蔚县全境。马宝玉在西合营镇随本县4000多名热血青年一起参加了革命军队,成为一名光荣的八路军战士。 1939年他光荣入党,不久后担任班长。从此他更加严于律己,阶级觉悟不断提高,革命斗志更加旺盛。 1941年抗战进入最困难时期。8月为报“百团大战”一箭之仇,日本华北派遗军总司令冈村宁次,调动10万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发动大规模“扫荡”。9月初其先头部队三千人在占领了狼牙山打转,企图寻找八路军主力进行决战,由于敌强我弱,上级决定我军主力带领群众撤出狼牙山,转到外线安全地区。经数次鏖战,七连完成组织转移任务后,大部撤离,只留六班扼守狼牙山。首长的命令是“在第二天中午之前,不准敌人越过棋盘陀。六班当时只剩5人,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他们接受任务后,赶到东山口,选择了一个叫“小鬼脸儿”的险要处,准备阻击敌人。 破晓时分,敌人开始了进攻,马宝玉沉着应战,等敌人走得很近时才令大家一起射击,手榴弹也接二连三飞进敌群,敌人一批批倒下。他们一时搞不清山上究竟有多少八路军,以为是碰上了主力,便下令炮轰。太阳已经偏西,按计划大部队也已转移完毕。马宝玉便下令“撤!”刚走不远,发现前面是个岔路口:向北去是主力部队和群众转移的方向,他们可以很快归队,可敌人正尾随其后,肯定会追上来,那无疑将前功尽弃,并使主力部队和群众处于危险境地;向南走,通向棋盘陀是一绝路。此刻,宝玉毫不犹豫,果断下令:“向南走!”5个勇士一条心,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保证主力部队和群众的安全。 五勇士边打边撤,并有意将行动暴露给敌人。敌人以为我军主力就在山上,紧紧咬住不放。五勇士凭据险要地形,又击退了敌人多次进攻,子弹、手榴弹用光了就用石头砸,最后连能搬动的石头也完了,面对拥上来的敌人马宝玉神情庄严地对战士们说:“同志们,我们都是有骨气人中国人,宁死不投降!为祖国、为人民牺牲是光荣的!”五勇士折断枪支,从容走向悬崖!21岁的马宝玉整整军衣、正正军帽,大喊一声:“同志们,跟我来!”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葛振林等4名战士也相继跳下悬崖。 五勇士悲壮之举,令一向骄横的“武士道”信徒们个个胆战心惊,直到这时他们才弄明白,数千日军围攻一天,耗费大量弹药,死伤数百人,原来与他们作战的只有5名八路军。 五勇士跳崖后,马宝玉等3人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在半山腰被树枝挡住,负伤脱险后返回部队。 1942年4月,晋察冀军区在棋盘陀上建立了“三烈士塔”,后毁于日军炮火。1959年3月“三烈士塔”重建,更名为“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聂荣臻元帅亲笔题词:“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

  宋学义

  宋学义(1918-1971年),河南省沁阳市王曲乡北孔村人,是闻名中外的“狼牙山五壮士”之一。学义出身贫苦,祖父和父亲常年给地主扛长工,哥哥整年累月跑老山(太行山)担挑为生。学义从小就当童工,给县城一家面铺蹬大箩,全家老小拼死拼活干,总是维持不了生计。到1937年,共欠40块(银元)高利贷,地主乘机把全家仅有的二亩保命田夺走了。从此,一家人的生活更无着落。学义只好背井离乡,逃荒要饭。1939年夏,他在济源王屋山讨饭途中,巧遇抗日游击队,参加了八路军被编入晋察冀一分区一团七连。 学义参军后,父亲带领全家逃荒,哥哥被压死在山西大同煤矿,婶母、堂弟相继死于日军刺刀下,姐姐、妹妹先后卖给本县杨香村和江苏徐州。不久,父亲因贫病交加也离开了人间。 1941年秋,日军华北司令部集中兵力,对晋升察冀抗日根据地进行规模空前的“大扫荡”。9月25日,驻扎在狼牙山周围的界安、龙门庄、北楼山、营头的敌人约3500多人,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分九路向狼牙山发起进攻。当天,驻扎在狼牙山的八路军,在连续打退敌人10几次进攻以后,决定留下宋学义所在的七连六排六班,掩护主力和群众转移。他同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福才、胡德林坚守在东山口。他们凭借险要的地势,同敌人展开斗智斗勇的决战。当夜,宋学义和四名战友进入阵地,把手榴弹捆成捆,以弹代雷,埋于山腰各处,然后分五路隐蔽起来,放冷枪把3000多敌人紧紧牵制住。敌人恼羞成怒,用大炮向狼牙山猛烈轰击。宋学义等5名战士在敌人打炮时隐蔽起来,炮火一过,他们又用枪弹、手榴弹袭击敌人。这样边打边往山顶退,把日军死死牵制在狼牙山上。当宋学义及其战友撤到三面悬崖绝壁的狼牙山顶峰——棋盘陀时,敌人一次又一次向上冲锋,五壮士先用枪弹、手榴弹,后用石头接连打退敌人10余次进攻,胜利地完成了牵制敌人的光荣任务。***员马宝玉在火线介绍宋学义等加入中国***。 最后,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宋学义等5名战士掷出最后一颗手榴弹,砸毁枪支,纵身跳崖,班长马宝玉和胡福才、胡德林壮烈牺牲,宋学义和葛振林被半山腰的树丛挂住,宋学义腰部受重伤,他们第二天被接回部队,送往野战部队医院进行治疗。晋察冀军区召开庆功会,分区司令员杨成武代表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把军区颁发的“坚决顽强”的五星奖章分别挂在葛振林、宋学义的胸前。 1944年,宋学义转业到河北省易县北管头村,任农会主席,并与贫农女儿李桂荣结婚。 1947年,宋学义得知家乡解放,遂和爱人一起返回沁阳北孔村。返乡20多年来,他从不居功自傲,始终保持英雄本色,带领群众艰苦创业,使北孔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他多年任县、公社党委委员和北孔村党支部书记,先后出席了全国烈军属和残废军人积极分子大会,全国民兵英雄代表大会,1969年赴北京出席了中国***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宋学义同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积劳成疾,1971年6月26日在郑州逝世。遗体安葬在沁阳烈士陵园。

  葛振林

  葛振林(1917~2005)出生在河北省曲阳县党城乡喜峪村。1937年参加革命,1940年加入中国***。 葛振林(前中)与解放军官兵交谈

  1941年9月25日,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阻击日军战斗中,葛振林与四位战友宁死不屈,壮烈跳崖,他和宋学义被挂在树上,幸免于难。 伤愈后,先后投入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屡建战功。朝鲜停战后回国,历任湖南省警卫团后勤处副主任、湖南省公安大队副大队长、衡阳市人武部副部长,衡阳警备区后勤部副部长,1982年离休。担任全国近200家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 2005年3月21日23时10分,葛振林在衡阳病逝,终年88岁。 2005年3月21日,并不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就像1941年9月25日一样。 那个瞬间之后———当他与四位战友从狼牙山主峰棋盘坨一跃而下,命运又给了这个战士64年的时光。 3月25日上午,衡阳市殡仪馆最大的灵堂三门齐开,人群和花圈还是挤满了院落。在挽幛上,人们可以看到聂力的名字,这位女中将的父亲,正是当年的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 “狼牙山五壮士”六字,正是司令员当年对英勇下属的断语。 在吊唁人群中,一些须眉皆白、举止整肃的老者引人注目,但更多的男女老少并没有明显的特征。 “他真的是一个大英雄。”72岁的衡阳市民王焕云说,自己是文盲,过去不知道葛振林是谁,这几天听孙儿讲这是个大英雄,跑过来一看,就相信了。 那个爱说笑的老头去了在黄茶岭的小院附近,大家对平日称为葛老的这个人有另一种描述。 “不像个英雄,倒是个瘦瘦的干巴老头。”在街角摆擦鞋摊的李云说。这位34岁的妇女来自湖北,她说自己学过《狼牙山五壮士》的课文,但葛老和她想象中的不一样,没有架子,常来问寒问暖,让她心里觉得“蛮舒服的”。 “他常常会问蹬三轮的、卖菜的,家是哪的,收入怎么样,几个娃,上学了吗?”附近卖期刊的老人芦石安回忆说。 “成年都是一身旧军装,戴个黄军帽。”年纪小12岁的芦石安还给葛老起过一个外号:“葛两毛”,因为街上的人都知道,葛老买东西若余几毛钱找零,总说句不要了摆手就走。 “穷人富人,他都很能合得来。”75岁的葛夫人王贵柱说,老伴还是更喜欢穷人和孩子,他喜欢摸孩子们的小脑袋;喜欢穷人就是给钱。 “要饭的就喜欢围着葛老家门口转。”芦石安得出这样的结论。 王贵柱还解释道,葛老就喜欢旧军装,做了一件西服,从来没穿过。戴黄军帽是因为跳崖时碰了头,戴帽子挡挡风。 多年来的每天早晨,黄茶岭的人们会看到这个身着旧军装的老人拄着拐杖去警备区拿报纸,一路上敲得地面“铛铛响”,他见了谁都会打招呼,逗会儿乐。邻居们说,可能除了打仗的时候,葛老一辈子都是笑口常开。 “可是现在街上都冷清了,那个爱说笑的老头去了。”芦石安叹了口气。 3月25日上午,81岁的抗日老战士、原衡南县武装部部长宋文坤在老伴搀扶下来到灵堂,向多年的老战友告别。 “我以为他能挺过来的。”宋文坤说,他们夫妇20多天前曾去看望术后的葛振林,当时,喉咙上插着管子的老葛还一边比划一边唱:“老子的队伍才开张……” “你个摔不死的,这次也没事。”宋老这话曾让两家人开怀大笑。 但此时的葛老已是沉疴难返。衡阳市169医院三内科主任彭寒林介绍,由于心、肾、肺功能几近衰竭,葛老的气管先后切开了两次。 “但他没有痛苦的样子。”彭寒林说,一般人做气管切开手术,麻醉醒来会非常难受,葛老却总是将笑挂在嘴上。 “特殊材料制成的老人”,护士们这么称呼他。 “他的顽强是一个老兵与生俱有的。”原衡阳军分区副司令员朱旭更愿意这样理解相知64年的葛振林。 1941年,朱旭在晋察冀军区政治部负责发放药品,在当年11月5日的晋察冀日报上,他看到一篇题为《棋盘坨上的五个“神兵”》的报道,而此报道多年后被修改编入小学课本,定名《狼牙山五壮士》。 “在反扫荡斗争中,五名八路军战士为掩护大部队和老百姓转移,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的主峰棋盘坨。在消灭了50多个敌人后,五名战士砸碎了手中的武器,纵身跳下了万丈悬崖。”朱旭记得当时报道如此描述。 另有史料记载,当几百名日军冲上悬崖顶,发现与之激战近一日的对手只有五个人,他们就在悬崖上排成几列,面对五人跳崖处三度折腰。 1941年11月7日,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签署训令,将五战士命名为“狼牙山五壮士”,“那时候我就知道了有这么五个人,但还未见过老葛。”朱旭说。 抗战结束直至建国初,葛振林历经天津、张家口、清风店和太原战役,还参加过江西剿匪和抗美援朝,全身六处负伤,为三等甲级伤残。 长沙解放时,在湖南省军区政治处军邮办事处任处长的朱旭第一次见到了葛振林,他的第一印象是葛“瘦高瘦高”,并总是笑呵呵的。 抗美援朝归来,葛振林历任湖南省军区警卫团后勤处副主任、湖南省公安大队副大队长、湖南省军区警卫营长、衡南县兵役局副局长、衡阳市人武部副部长。 大约在1962年,葛调任衡阳军分区后勤部副部长,正式和朱旭成为同事。 “认真是他的一大特点,他在后勤部负责军装的发放、后勤保障等物资的管理,从来没出过错”,朱旭说。 1966年春,葛振林向衡阳军分区司令部提交申请希望休养,上级考虑到他的伤病,批准了这一请求,当年8月,这位老战士离岗退养,时年49岁。 16年后的1982年,葛振林正式离休,享受正师级待遇。

  胡德林、胡福才

  胡德林(1922—1941年)、胡福才(1923—1941年),河北省容城县人,是叔侄两个。他们和葛振林一样,小时受苦,日本鬼子来了,又增添了民族恨。 1940年,八路军攻打容城县城,他们踊跃支前。县城打开,他们又自告奋勇帮助部队运送战利品。当部队领导夸奖他们任务完成得好,要他们回家时,他们却不肯回去,一再要求留下,跟着部队上前线打鬼子。就这样,胡德林、胡福才一起参了军,也被分配到六班。这时候,葛振林已经光荣地参加了中国***,担任副班长。班长是***员马宝玉。此后葛振林、胡德林、胡福才多次一起参加战斗,表现都很勇敢,他们二人都在狼牙山阻击战中壮烈牺牲。

  编辑本段**《狼牙山五壮士》

  基本资料

  狼牙山五壮士

  片名:狼牙山五壮士 导演:史文炽 主演:李长华、高保成、李力、张怀志、霍德集、石存玉 类型:战争 地区:中国大陆 年代:1958

  剧情简介

  河北易县,山峦重叠,气势磅礴。两千年前,燕国太子丹曾在这里送别去刺秦王的壮士荆轲。两千年后,五位八路军战士,又在这铭刻着壮士遗迹的地方,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写下了更为光辉的诗篇。 1941年秋,日本侵略军对晋察冀边区进行大扫荡。八路军某部班长马宝玉和战士葛振林、宋学义、胡福才、胡德林,接受了阻击日军的任务,登上狼牙山棋盘陀主峰。日军以三千兵力猛扑狼牙山。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他们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第6班班长、***员马宝玉,副班长、***员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1941年8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9月25日,日伪军约3500余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某部第7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第6班马宝玉等5名战士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他们坚定沉着,利用有利地形,奋勇还击,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90余人。 **《狼牙山五壮士》DVD

  次日,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日伪军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5位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马宝玉等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授予3名烈士“模范荣誉战士”称号,并追认胡德林、胡福才为中国***党员;通令嘉奖葛振林、宋学义,并授予“勇敢顽强”奖章,宋学义光荣加入中国***。为纪念和表彰5位抗日英雄,当地革命政府在棋盘陀峰顶修建了“狼牙山三烈士碑”。1959年5月重建,更名为“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聂荣臻为纪念塔题词:“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宋学义转业到地方工作,1978年逝世。葛振林1981年7月离职休养,离休前任湖南省军区衡阳军分区后勤部副部长,2005年3月逝世。

  编辑本段连环画《狼牙山五壮士》

  基本资料

  连环画《狼牙山五壮士》

  书名:狼牙山五壮士 作者:朱维钊改编, 李天心绘画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4-1 ISBN:9787532267286 开本:16开 定价:1100元 《中国连环画优秀作品读本》所选,既有古典文学名著,也有现代题材,旨在经典性、故事性、可读性,以求最完美地展现连环画这块瑰宝的独特魅力;同时,通过新的书体形式,以适应当今读者的赏读习惯。 《狼牙山五壮士》为“中国连环画优秀作品读本”丛书之一,主要包括《狼牙山五壮士》、《回民支队》和《交通站的故事》三篇内容;本书的出版对连环画收藏及研究有诸多的参考价值。

1描写寄情于山水的诗句

关于寄情山水的诗句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5、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6、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7、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9、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 10、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1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12、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1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4、归老宁无五亩田,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15、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 寄情山水的经典诗句 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杨万里《小池》 3、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咏田家》 4、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陆游《病起书怀》 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6、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扬子江》 7、寸寸山河寸寸金,瓜离分裂力谁任。——黄遵宪《题梁任父同年》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10、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1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1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13、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1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5、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描写寄情山水的诗句 1、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于谦《咏煤炭》 2、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谢灵运《初去郡》 3、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 6、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9、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1、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泛》 1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1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1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1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17、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8、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蒿里行》 1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0、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2表达寄情山水的诗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嵋山月歌》 李白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3求南北朝诗人寄情山水的诗及其理解

第一节 谢灵运和山水诗的兴起 一、山水诗兴起于宋初的原因 1早在《诗经》、《楚辞》中就已有山水景物的描写,但它是作为诗篇中的衬景或比兴的景象而出现的,尚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对象和形成一种自觉的审美意识。

到了汉代对山水景物的描写也多出现在汉赋中,直至建安时期曹操的《观沧海》才写出了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此后,左思的《招隐诗》和郭璞的游仙诗,以及玄言诗和庾阐、殷仲文、谢混等人的诗作中都有一些对山水自然的描写。

所有这些都为山水诗的独立与成熟做了艺术经验上的准备。 2魏晋以来老庄道家思想为主的玄学思想流行,道家崇尚自然的精神和追求隐逸的情怀,深深影响了文人士大夫的心态和文学创作。

《文心雕龙·明诗》曰:“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文学创作中出现的玄言诗、田园诗、山水诗,都是在道家崇尚自然的人生精神和艺术精神的影响下产生的,崇尚自然的审美取向已经成为较为普遍的风尚。

文人士大夫亲近自然、崇尚隐逸、标榜山林的生活情趣,为山水文学创作提供了生活的基础。南渡以后江南之地的山川秀美景色,自然也吸引着文人去感受自然和描写山水。

二、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成就 1谢诗善于细致入微地描摹山水景物,营造清新自然、生动鲜明的画境。鲍照评论说:“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

(《南史·颜延之传》)萧纲也说:“谢客吐语天拔,出于自然。”但谢诗的自然不同于陶诗的自然:陶诗的自然是心灵的自然流露,其写景在于写意;谢诗的自然是客观自然的摹写,其写景在于摹象。

因此谢诗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细致体察,而采取精巧工致的描写手段,表现的是自然物象的客观美。王士贞评论其诗说:“秾丽之极而反若平淡,琢磨之极而更似天然。”

(《读书后》卷三)以辞采的秾丽和琢磨的精工而达于清新自然的画境是谢诗的最突出的特点,也是谢诗匠心独运所开辟的、不同于前人的一种艺术境界,因此谢诗成为开山水诗新风的一大家。 2谢诗在摹景状物中十分注重字句的锻炼,创造出了许多名垂后世的佳句。

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晚出西射堂》);“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人彭蠡湖口》)等等,字句精工,境界清新,色彩鲜明,的确“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表现了高超的艺术技巧。但是有佳句而无佳篇,也是谢诗的一个缺点。

3谢诗的构思与结构比较单一,其山水诗往往是先叙事,次写景,最后说理,形成了模式化的构思与结构。因为注重山水景物的客观描摹刻划,主体精神和情感的透入不够,所以大多诗篇达不到陶诗的情景交融、天然浑成的艺术境界。

4谢诗讲究语言的艺术技巧,善于锤炼字句,重辞采,讲对偶,求新奇。刘勰评论宋初山水诗说:“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

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文心雕龙·明诗》)正概括了谢诗的语言特点。

谢诗讲究语言技巧,对于提高描摹客观物象的能力,发挥语言的表现力是一种贡献,但是过分地雕琢与追求新奇也使谢诗有生硬晦涩的瑕疵。 [作品讲读] 一、谢灵运《登池上楼》 1这首诗作于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初春,作者时任永嘉太守,久病初起登楼远眺,触景生情,抒发了政治上的失意和向往隐遁的情怀。

2诗歌的结构层次十分清晰:前八句描写了诗人的人生境遇;中间八句描写了登楼临窗所见所闻初春生机盎然的景色;最后六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志。 3此诗的主要的艺术特点 (1)托物起兴,寄慨抒情。

诗歌以“潜虬”和“飞鸿”起兴,形象鲜明的托物起兴并不是单纯的开头,而是象征着隐遁与出仕这两种人生道路和价值观。然后慨叹自己进不能如“飞鸿”,退不能如“潜虬”,既不能进德修业,又不能退耕自养,而只落得个徇禄穷海、卧疴空林。

表达了自己进退两难的处境,抒写了内心的矛盾与痛苦,流露着政治失意的伤感忧郁情绪。诗歌由托物起兴引发出对人生境遇的深切慨叹, (2)此诗最受人称道的是写景,清新如画,自然天成,典型地体现了谢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南史·颜延之传》)的风格。

其写景体察入微,描写生动;布置工巧,由远及近,从听觉到视觉,错综变化。达到了“造语天然,清景可画,有声有色”(谢榛《四溟诗话》)的艺术境地。

尤其是“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两句,毫无藻饰雕刻之痕,如“芙蓉出水”,妙在自然天成,而又清新工丽,的确是神来之笔。所以历代倍受赞赏,叶梦得说:“此语之工,正在无所用意,猝然与景相遇,备以成章,不假绳削,故非常情所能。”

(《石林诗话》)元好问赞叹说:“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论诗绝句三十首》) (3)此诗又由写景转入抒怀,“祁祁”、“萋萋”两句化用古诗,传达出伤春的意绪。

又写了离群索居的孤独寂寞之感。并表示自己要保持高尚的节操,追求遁世无闷的隐居生活。

最后写得有些晦涩难解,然不失。

4描写山水的诗句与赏析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人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弹琴长啸,无人知晓他的存在,只有明月来相伴大自然最了解他内心的孤独,明月的清辉带给他一种寂静的快乐物我合一而物

我两忘,禅意与诗情水乳交融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也善于捕捉音响、色彩、画面、感受相交织的动人一刻,统一于最能传

达情韵的意境之中,用恰当的语言表现出来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山中

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杭州春望

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 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 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南湖早春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 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 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 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 年年衰病减心情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山中留客

张旭

光物态弄春晖, 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 入云深处亦沾衣

5寄情山水的诗句有什么

1、寄情山水诗句:陶渊明《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注释

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人境:人世间,人类居住的地方。

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君:指作者自己。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 尔:如此、这样。这句和下句设为问答之辞,说明心远离尘世,虽处喧嚣之境也如同居住在偏僻之地。

悠然:自得的样子。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见:(读jiàn),动词

日夕:傍晚。相与:相交,结伴。这两句是说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还。

相与还:结伴而归。

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4、简析

全诗以平静朴素的语言写景抒情叙理,形式和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无论是写南山傍晚美景,还是或抒归隐的悠然自得之情,或叙田居的怡然之乐,或道人生之真意,都既富于情趣,又饶有理趣。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那样景、情、理交融于一体的名句不用说,就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样的句子,虽出语平淡,朴素自然,却也寄情深长,托意高远,蕴理隽永,耐人咀嚼,有无穷的理趣和情趣。

6表示寄情山水的诗句要详细点

我COPY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范仲淹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嵋山月歌》 李白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

7关于"寄情山水"的古诗句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范仲淹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嵋山月歌》 李白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

8寄情山水的诗词

原发布者:刘萍萍

寄情山水

一、情景导入:

中国传统山水画,强调面对大自然的想象活动,追求诗的意境,创造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历代画家以笔情墨趣营造可游、可居的图画,追寻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理想。他们寄情于山林云水之间,抒发对生活的真切感悟。横岭侧峰、丘壑连绵;烟水缥缈,波光粼粼;劲松沉雄、远树含烟;平沙远渚,水郭村野,既见山川雄伟之气势,又显出平淡简远之意态。二、合作探究

1、富春山居图元代黄公望●纵观画面全篇,画家的视角是静止的还是游动的?●你能通过线条想象画家作画时的情绪,通过水墨想象色彩吗?

●画家是怎样表现深、远、阔、平淡的?●结合画题,针对画面整体或局部,找出恰当的词汇描述自己所感受到的意境。思考·练习中国山水画强调“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原则,据此选择《富春山居图》中的一段,描述你的感受。

2、树木和山石●树木的画法

树的造型千变万化,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棵树;树的结构规律大致相同,万变不离其宗。下笔当取势,确定树干的姿态,再据树木结构规律完成。树干前后左右出枝体现空间感,树枝当争当让,或增或减,穿插自然。树木组合遵循统一变化的法则,强调大小对比、前后空间关系的变换,更注重树木之间相互呼应的情意性。2

1941年,日军对河北易县的狼牙山地区抗日根据地进行了连续的“扫荡”,制造了田岗、东娄山等多起惨绝人寰的惨案,妄图以凶残的“三光”政策,“蚕食”我抗日根据地。9月23日,日军分三路向易县进军,妄图包围杨城武司令员指挥的晋察冀军分区一分区。24日,3000名日伪军突然包围了狼牙山地区,将邱蔚团、易县、定兴、徐水、满城四个县的游击队以及周围人民群众共2000多人围住,形势十分严峻,邱蔚团长急速将此情报告杨城武司令员,为解救游击队员与当地百姓,杨城武司令员制定了“围魏救赵”的作战方案,命令3团、20团佯攻管头、松山、甘河一带日军,促使日军从狼牙山东北方向调兵增援,以便于被围的游击队员与人民群众从狼牙山东北方向突围。邱蔚团长根据此作战方案将掩护部队转移的任务交给7连。午夜,邱蔚团长指挥部队及当地群众从盘陀路安全地转移到了田岗、牛岗、松岗一带。清晨,日伪军误以为邱蔚团已经被包围,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500多日伪军凶猛地向狼牙山方向攻来。7连战士早就在敌人必经的路上埋下地雷,炸的日伪军丢下五十多具尸体慌忙地逃了回去。日军指挥官深信邱蔚团已被围住,命令部队再次疯狂地向狼牙山方向进攻。激战中,7连战士大部分牺牲,连长刘福山身负重伤,生命垂危。为了让大部队再走远些及7连受伤的战士能安全地转移,指导员蔡展鹏命令马宝玉班留下坚守。为了拖住并吸引日伪军,马宝玉带领葛振林、宋学义等5名战士边打边向棋盘陀方向撤退,把日伪军引向悬崖绝路。当他们退到棋盘陀顶峰时子弹已经全部打光,他们就举起石块向日伪军砸去。日伪军发现他们已经没有子弹了,蜂拥向山顶冲来,并叫到“捉活的,捉活的!”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五人宁死不屈,为了不让日伪军活捉与武器落到日伪军手中,砸碎枪后,高呼“中国***万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纵身跳入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人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被山崖上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马宝玉等五名战士的英雄壮举迅速传遍全军全国,被誉为“狼牙山五壮士”,1942年5月,晋察冀军区举行了“狼牙山五壮士”命名暨反扫荡胜利祝捷大会,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授予3名烈士“模范荣誉战士”称号,并追认胡德林、胡福才为中国***党员;通令嘉奖葛振林、宋学义,并授予“勇敢顽强”奖章。狼牙山五壮士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受到聂荣臻司令员的高度评价,他说:“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国***领导的人民军队的优秀品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为纪念和表彰5位抗日英雄,当地革命政府在棋盘坨主峰建起了纪念塔。新中国成立后,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事迹被收录进小学课本。1978年,宋学义因病逝世,长眠于沁阳市烈士陵园。2005年3月21日,在即将迎来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葛振林病逝于湖南衡阳,至此,狼牙山五壮士中最后一位在世者也永远离开了人们。

[编辑本段]感人故事

河北易县,山峦重叠,气势磅礴。两千年前,燕国太子丹曾在这里送别去刺秦王的壮士荆轲。两千年后,五位八路军战士,又在这铭刻着壮士遗迹的地方,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写下了更为光辉的诗篇。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当时,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坚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的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编辑本段] 狼牙山简介

狼牙山 ,以八路军五勇士浴血抗击日寇舍身跳崖而闻名于世。其实,狼牙山还是一座雄险奇伟,景色秀丽的名山。早在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狼山竞秀”就是当时燕国十景之一。远远可以看到群山中的一个山头上,有一组白色建筑,五角五层的狼牙山三烈士纪念塔,两座五角亭,一座石牌坊,一圈围墙。如今,这里既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一座省级森林公园。作为一处旅游胜地,品位很高。

狼牙山坐落在易县西部的太行山东麓,距县城45公里,因其奇峰林立,峥嵘险峻,状若狼牙而得名。

狼牙山由五坨三十六峰组成,主峰莲花瓣海拔1105米,西、北两面峭壁千仞,东、南两面略为低缓,各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往主峰。登高远眺,可见千峰万岭如大海中的波涛,起伏跌宕。近望西侧,石林耸立,自然天成,大小莲花峰如出水芙蓉,傲然怒放,涧峡云雾缥缈,神奇莫测。

狼牙山风光绮丽,漫山遍布苍松翠柏,飞瀑流泉,拥有丰富的动物和植物资源,动物有黄羊、乌鸡、锦鸡等,植物有松、柏、桦、枫等北方树种二三百种之多,涉足游览,可尽享森林浴之妙。秋季金风送爽时,坡岗沟壑之间,红叶吐艳,层林尽染,放眼望去,漫山猩红,可与香山红叶相媲美。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沈重

狼牙山五壮士当时幸存有葛振林、宋学义(现两位已去世)

授予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3名烈士“模范荣誉战士”称号。通令嘉奖葛振林、宋学义,并授予“勇敢顽强”奖章。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他们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第6班班长、***员马宝玉,副班长、***员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1941年8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9月25日,日伪军约3500余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某部第7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第6班马宝玉等5名战士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他们坚定沉着,利用有利地形,奋勇还击,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90余人。次日,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日伪军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5位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马宝玉等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授予3名烈士“模范荣誉战士”称号,并追认胡德林、胡福才为中国***党员;通令嘉奖葛振林、宋学义,并授予“勇敢顽强”奖章,宋学义光荣加入中国***。为纪念和表彰5位抗日英雄,当地革命政府在棋盘陀峰顶修建了“狼牙山三烈士碑”。1959年5月重建,更名为“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聂荣臻为纪念塔题词:“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宋学义转业到地方工作,1978年逝世。葛振林1981年7月离职休养,离休前任湖南省军区衡阳军分区后勤部副部长,2005年3月逝世。

缅怀狼牙山五壮士

登上烽火台,遥望狼牙山。

铁血五壮士,喊杀犹震天。

——(上海)张志真

[编辑本段]相关链接

抗日战争

1937—1945年中国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革命战争。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了侵华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在此之前,日本帝国主义已霸占了我国东北三省。到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为止,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国的抗日战场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反法西斯的主要战场。

从1937年7月到1938年10月,是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和***实行第二次合作。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抗击日军,丢失了华北、华中的大片领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中国***指挥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了广泛的游击战争,开辟了敌后战场。

1938年10月武汉、广州失陷后,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在日本政府的诱降下,国民政府内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公开投降了日本侵略者。1940年3月,他在南京成立了伪国民政府,纠合一小撮民族败类,公开当了汉奸。同时,国民党的反共倾向也日渐增长。日本侵略军集中了大部分兵力和几乎全部伪军,对中国***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大扫荡”。敌后逐渐成为抗日的主要战场。八路军、新四军抗击了大部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

从1944年1月到1945年8月,是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阶段。在这一时期,***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转入局部反攻并取得节节胜利。1945年8月,美国军队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宣战。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出兵中国东北。8月15日,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抗日战争宣告结束。

八年抗战,中国抗日军民共消灭日军130余万人,消灭伪军118万余人,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但是,中国人民也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军民伤亡达2100万人。

狼牙山五壮士狼牙山在河北省易县西南部。狼牙山是晋察冀边区东大门,因其峰峦状似狼牙而得名,有5坨36峰,远远望去,群峰突兀连绵、壁若刀劈斧凿。它不仅在军事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是抗日根据地的武器装备库。

1941年9月25日,日军纠集三、四千人的兵力,进犯我晋察冀根据地的狼牙山地区。当时在这一地区隐蔽着我们的许多干部和三、四万群众。由于我主力部队转移到敌后去了,所以防守狼牙山的八路军只有一个连的兵力,这个连就是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七连经过一个多月的英勇奋战,给了敌人以沉重的打击,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决定将连队主力和干部群众转移到龙王庙,由这个连的六班担任掩护。

六班的5名战士,即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和宋学义,为掩护连队和群众转移,一边打,一边撤,把敌人引上狼牙山棋盘坨的悬崖绝壁。他们与敌人激烈战斗,打退了敌人5次冲锋,打死敌人50多名。当手榴弹、子弹打光后,他们宁死不屈,纵身跳下身后深不见底的悬崖。

五壮士跳崖后,马宝玉、胡福才和胡德林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的一棵横生的树挂住,身体负伤,没有牺牲。他俩苏醒后,不顾剧痛坚持爬上山头,经群众帮助,又回到了连队。

著名抗日英雄、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葛振林老人因病于2005年3月21日23时10分在湖南衡阳逝世,享年88岁。

狼牙山五壮士,表现了中国***领导下的革命战士的崇高革命精神和中华民族不可征服的英雄气概。

[编辑本段]《狼牙山五壮士》作者简介

本文在 北师大版,六年级98页所写的一篇文章,下面为文章作者的简介:

沈重,原名沈绍初,浙江桐乡人。中共党员。1949年毕业于中国新闻专科学校。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西南服务团、重庆市军管会文管会文艺处成员,西南文联《西南文艺》编辑,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四期学员,中国作家协会重庆分会《红岩》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四川分会《峨眉》编辑,四川省文联《四川文艺》、《四川文学》及《现代作家》编辑、作品组负责人,四川省作家协会巴金文学院副院长,编审。中国作家协会重庆分会第一届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四川分会第二、三、四届理事,四川省作家协会第五届委员。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他编辑过的文章有《狼牙山五壮士》

[编辑本段]宋学义

宋学义(1918-1971年),河南省沁阳市王曲乡北孔村人,是闻名中外的“狼牙山五壮士”之一。学义出身贫苦,祖父和父亲常年给地主扛长工,哥哥整年累月跑老山(太行山)担挑为生。学义从小就当童工,给县城一家面铺蹬大箩,全家老小拼死拼活干,总是维持不了生计。到1937年,共欠40块(银元)高利贷,地主乘机把全家仅有的二亩保命田夺走了。从此,一家人的生活更无着落。学义只好背井离乡,逃荒要饭。1939年夏,他在济源王屋山讨饭途中,巧遇抗日游击队,参加了八路军被编入晋察冀一分区一团七连。

学义参军后,父亲带领全家逃荒,哥哥被压死在山西大同煤矿,婶母、堂弟相继死于日军刺刀下,姐姐、妹妹先后卖给本县杨香村和江苏徐州。不久,父亲因贫病交加也离开了人间。

1941年秋,日军华北司令部集中兵力,对晋升察冀抗日根据地进行规模空前的“大扫荡”。9月25日,驻扎在狼牙山周围的界安、龙门庄、北楼山、营头的敌人约3500多人,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分九路向狼牙山发起进攻。当天,驻扎在狼牙山的八路军,在连续打退敌人10几次进攻以后,决定留下宋学义所在的七连六排二班,掩护主力和群众转移。他同班长马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福才、胡德林坚守在东山口。他们凭借险要的地势,同敌人展开斗智斗勇的决战。当夜,宋学义和四名战友进入阵地,把手榴弹捆成捆,以弹代雷,埋于山腰各处,然后分五路隐蔽起来,放冷枪把3000多敌人紧紧牵制住。敌人恼羞成怒,用大炮向狼牙山猛烈轰击。宋学义等5名战士在敌人打炮时隐蔽起来炮火一过,他们又用枪弹、手榴弹袭击敌人。这样边打边往山顶退,把日军死死牵制在狼牙山上。当宋学义及其战友撤到三面悬崖绝壁的狼牙山顶峰——棋盘陀时,敌人一次又一次向上冲锋,五壮士先用枪弹、手榴弹,后用石头接连打退敌人10余次进攻,胜利地完成了牵制敌人的光荣任务。***员马保玉在火线介绍宋学义等加入中国***。最后,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宋学义等5名战士掷出最后一颗手榴弹,砸毁枪支,纵身跳崖后,班长马保玉和胡福才、胡德林壮烈牺牲,宋学义和葛振林被半山腰的树丛挂住,学义腰部受重伤,他们第二天被接回部队,送往野战部队医院进行治疗。晋察冀军区召开庆功会,分区司令员杨成武代表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把军区颁发的“坚决顽强”的五星奖章分别挂在葛振林、宋学义的胸前。

1944年,宋学义转业到河北省易县北管头村,任农会主席,并与贫农女儿李桂荣结婚。

1947年,宋学义得知家乡解放,遂和爱人一起返回沁阳北孔村。返乡20多年来,他从不居功自傲,始终保持英雄本色,带领群众艰苦创业,使北孔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他多年任县、公社党委委员和北孔村党支部书记,先后出席了全国烈军属和残废军人积极分子大会,全国民兵英雄代表大会,1969年赴北京出席了中国***第九次代表大会。

宋学义同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积劳成疾,1971年6月26日在郑州逝世。遗体安葬在沁阳烈士陵园。

[编辑本段]马宝玉

(1920―1941)河北蔚县人。自幼父母双亡,流浪为生。1937年10月,参加八路军晋察冀一分区一团二营七连六班当战士。1938年9月,在阻击日军进攻的战斗中勇猛杀敌,受上级表扬。1939年加入中国***,并任六班班长。1941年8月,华北日军对北岳区抗日根据地实行空前规模的大“扫荡”。9月24日,日军3000多人在飞机、大炮掩护下,进攻狼牙山一带,企图一举消灭晋察冀一分区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一团。当夜一分区领导机关和一团主力转移外线,仅留七连二、六班在狼牙山牵制敌人。25日拂晓,当敌猛攻狼牙山时,即率二、六班战士接连打退敌人4次冲锋。至中午,二、六班战士大部奉命撤走后,为确保主力部队安全转移,与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等共五人,开枪将敌人引上狼牙山棋盘陀顶峰的山顶绝路,并利用有利地形猛烈还击敌人的连续冲锋。至弹尽,仅存一手榴弹。继用石块砸敌。当敌迫近,将最后一颗手榴弹投入敌群。随后,率4人走到悬崖边,将所携枪支扔下山崖,并写下同葛振林介绍三名战士加入中国***的介绍信。此时,敌已攀上崖顶。即率4人整理好军帽臂章,第一个跃下万丈深谷,壮烈牺牲。时年21岁。葛与3名战士相继跃下。敌军为此壮举惊呆。胡德林、胡福才跃下后亦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被崖边树枝挂住, 次日返回部队。后晋察冀一分区召开庆功大会,表彰。“狼牙山五壮士”英雄事迹。杨成武代表中共晋察冀边区党委和聂荣臻司令员宣读嘉奖令。1942年1月,边区政府在棋盘陀峰顶建造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1943年该塔曾被日军破坏。1958年重建,至今犹存。

“易县人民将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移葬到(河北省)易县北娄山烈士陵园,并在棋盘坨顶峰修建了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摘自河北省《易县志》第1122页。

马宝玉(1920—1941)蔚县下元皂村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两年后入党。1941年9月在易县狼牙山为掩护主力部队和人民群众安全转移,他带领全班4名战士奋勇杀敌,同数千日军巧妙周旋一整天,将敌人引上绝路,胜利完成阻击掩护任务,宁死不屈,毅然跳崖牺牲,年仅21岁。

1920年10月,马宝玉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10月26日,八路军115师杨成武独立团在取得平型关大捷后乘胜北上,光复蔚县全境。马宝玉在西合营镇随本县4000多名热血青年一起参加了革命军队,成为一名光荣的八路军战士。

1939年他光荣入党,不久后担任班长。从此他更加严于律己,阶级觉悟不断提高,革命斗志更加旺盛。

1941年抗战进入最困难时期。8月为报“百团大战”一箭之仇,日本华北派遗军总司令冈村宁次,调动10万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发动大规模“扫荡”。9月初其先头部队三千人在占领了狼牙山打转,企图寻找八路军主力进行决战,由于敌强我弱,上级决定我军主力带领群众撤出狼牙山,转到外线安全地区。经数次鏖战,七连完成组织转移任务后,大部撤离,只留六班扼守狼牙山。首长的命令是“在第二天中午之前,不准敌人越过棋盘陀。六班当时只剩5人,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他们接受任务后,赶到东山口,选择了一个叫“小鬼脸儿”的险要处,准备阻击敌人。

破晓时分,敌人开始了进攻,马宝玉沉着应战,等敌人走得很近时才令大家一起射击,手榴弹也接二连三飞进敌群,敌人一批批倒下。他们一时搞不清山上究竟有多少八路军,以为是碰上了主力,便下令炮轰。太阳已经偏西,按计划大部队也已转移完毕。马宝玉便下令“撤!”刚走不远,发现前面是个岔路口:向北去是主力部队和群众转移的方向,他们可以很快归队,可敌人正尾随其后,肯定会追上来,那无疑将前功尽弃,并使主力部队和群众处于危险境地;向南走,通向棋盘陀是一绝路。此刻,宝玉毫不犹豫,果断下令:“向南走!”5个勇士一条心,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保证主力部队和群众的安全。

五勇士边打边撤,并有意将行动暴露给敌人。敌人以为我军主力就在山上,紧紧咬住不放。五勇士凭据险要,又击退了敌人多次进攻,子弹、手榴弹用光了就用石头砸,最后连能搬动的石头也完了,面对拥上来的敌人马宝玉神情庄严地对战士们说:“同志们,我们都是有骨气人中国人,宁死不投降!为祖国、为人民牺牲是光荣的!”五勇士折断枪支,从容走向悬崖!21岁的马宝玉整整军衣、正正军帽,大喊一声:“同志们,跟我来”!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葛振林等4名战士也相继跳下悬崖。

五勇士悲壮之举,令一向骄横的“武士道”信徒们个个胆战心惊,直到这时他们才弄明白,数千日军围攻一天,耗费大量弹药,死伤数百人,原来与他们作战的只有5名八路军。

五勇士跳崖后,马宝玉等3人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在半山腰被树枝档住,负伤脱险后返回部队。

1942年4月,晋察冀军区在棋盘陀上建立了“三烈士塔”,后毁于日军炮火。1959年3月“三烈士塔”重建,更名为“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聂荣臻元帅亲笔题词:“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

[编辑本段]沈重与《狼牙山五壮士》

“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这是当年晋察冀军区司司令员聂荣臻为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题的词。抗战时期,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六班战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五位英雄,为掩护群众和主力撤退,毅然决然地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在子弹打光了的情况下,纵身跳下了万丈悬崖,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1941年,日军对河北易县的狼牙山地区抗日根据地进行了连续的“扫荡”,制造了田岗、东娄山等多起惨绝人寰的惨案,妄图以凶残的“三光”政策,“蚕食”我抗日根据地。9月23日,日军分三路向易县进军,妄图包围杨城武司令员指挥的晋察冀军分区一分区。24日,3000名日伪军突然包围了狼牙山地区,将邱蔚团、易县、定兴、徐水、满城四个县的游击队以及周围人民群众共2000多人围住,形势十分严峻,邱蔚团长急速将此情报告杨城武司令员,为解救游击队员与当地百姓,杨城武司令员制定了“围魏救赵”的作战方案,命令3团、20团佯攻管头、松山、甘河一带日军,促使日军从狼牙山东北方向调兵增援,以便于被围的游击队员与人民群众从狼牙山东北方向突围。邱蔚团长根据此作战方案将掩护部队转移的任务交给7连。午夜,邱蔚团长指挥部队及当地群众从盘陀路安全地转移到了田岗、牛岗、松岗一带。清晨,日伪军误以为邱蔚团已经被包围,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500多日伪军凶猛地向狼牙山方向攻来。7连战士早就在敌人必经的路上埋下地雷,炸的日伪军丢下五十多具尸体慌忙地逃了回去。日军指挥官深信邱蔚团已被围住,命令部队再次疯狂地向狼牙山方向进攻。激战中,7连战士大部分牺牲,连长刘福山身负重伤,生命垂危。为了让大部队再走远些及7连受伤的战士能安全地转移,指导员蔡展鹏命令马宝玉班留下坚守。为了拖住并吸引日伪军,马宝玉带领葛振林、宋学义等5名战士边打边向棋盘陀方向撤退,把日伪军引向悬崖绝路。当他们退到棋盘陀顶峰时子弹已经全部打光,他们就举起石块向日伪军砸去。日伪军发现他们已经没有子弹了,蜂拥向山顶冲来,并叫到“捉活的,捉活的!”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五人宁死不屈,为了不让日伪军活捉与武器落到日伪军手中,砸碎枪后,高呼“中国***万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纵身跳入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人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被山崖上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马宝玉等五名战士的英雄壮举迅速传遍全军全国,被誉为“狼牙山五壮士”,1942年5月,晋察冀军区举行了“狼牙山五壮士”命名暨反扫荡胜利祝捷大会,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授予3名烈士“模范荣誉战士”称号,并追认胡德林、胡福才为中国***党员;通令嘉奖葛振林、宋学义,并授予“勇敢顽强”奖章。狼牙山五壮士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受到聂荣臻司令员的高度评价,他说:“他们身上展现了中国***领导的人民军队的优秀品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为纪念和表彰5位抗日英雄,当地革命政府在棋盘坨主峰建起了纪念塔。新中国成立后,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事迹被收录进小学课本。1978年,宋学义因病逝世,长眠于沁阳市烈士陵园。2005年3月21日,在即将迎来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葛振林病逝于湖南衡阳,至此,狼牙山五壮士中最后一位在世者也永远离开了人们。

金龙峡是西安的景点,景点的官网是http://wwwjinlongxiacn/。

地址:西安市鄠邑区秦岭北麓将军山西侧。

参考用时:1小时 - 4小时。

简介:

金龙峡被誉为“中国北方第一峡”,碧山银瀑,奇峰怪列,宛如一条穿云吐雾的巨龙在秦岭怀抱中腾空飞翔。原始植被保存完整,九瀑十八潭星罗棋布,万亩天然槐林氧吧深藏其间。以“瀑布群落、林海氧吧、大峡风光、九峰叠翠、原始人文”五绝称著于世,实为休闲、养生、旅游、体验的“中国第一原始大峡谷”。是一个以自然生态风光为主兼有人文历史特色的“新、奇、特、优、全”景区。所谓“新”,指整个景区近百个景点自然、原始、生态,没有一处植被被破坏,没有一丝工业污染,被游客称为“山水新乐园”、“氧吧心舒园”、“探险新趣园”。所谓“奇”,指风光奇特。被誉为自然天气预报的一线天瀑布,古栈道、打银子、石船子,,万亩槐林氧吧以及金龙大峡谷等景点都是十分著名的。所谓“特”,就是其景与终南山其他地段风光完全不同。其他景区的水只能远观,而金龙峡的水,既可远观瀑布之壮美,又有近距离亲水之乐趣。其他景区的山,只有险峻,游人不能亲往,而金龙峡的山既有险峻,而且可以临近观赏感受。

从此往上千米,有“不知始于何代”的弯弯曲曲的悬空古栈道遗迹。在这千米古栈道的花岗岩壁上,有一个长方形的凹槽。这里产生并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打银子”。当你从热闹喧嚣的都市走出,走到碧波荡漾的天然金龙潭,你就会有一种独特的精神享受;看万余平米水里,甲鱼们安然休闲 ,享自然山水,品金龙美味,听天籁之音。

一座座石峡,如一尊巨佛东望蓬莱仙岛;一片片石林,如玉笋擎天;细细观赏,有如芙蓉相辉映,更如玉女本瑶台。在这里,我们即可以看到南边的“冰岩飞瀑”,也可以看到两边苍翠的山峰,特别是在水里边可以看到“两边山峰相对出,一艘游船载客来”的壮丽画面。每当圆月升起的时侯,我们可以欣赏到“月照金龙峡,耳畔天籁者”的美景。白天我们看到的秦岭是“万马奔腾”、“金龙飞翔”,而到了这时,我们便可以观赏到秦岭的雄伟和神秘。

周边玩乐:

景点

古镇游乐场 与金龙峡距离078km

直升机游大美秦岭 与金龙峡距离081km

将军山古镇 与金龙峡距离083km。

作者在课文中着重介绍了以下场景:1 云南的山川风景:作者描绘了云南的自然风光,包括高山、壮丽的峡谷、清澈的溪流和葱郁的森林。2 跑马节的场景:作者生动地描绘了跑马节的场面,包括马匹相互比拼、观众欢呼雀跃和地方特色文化表演等。3 云南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作者还介绍了云南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习俗和音乐舞蹈,让读者了解了这个地区特有的多元文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274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