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婚礼庆典经典主持词

集体婚礼庆典经典主持词,第1张

  集体婚礼作为一种新方式,往往主题是提倡节俭朴素风尚,树立积极健康的婚姻价值观和婚庆消费观,也确实为广大适龄青年所喜闻乐见,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集体婚礼庆典经典 主持词 ,仅供参考。

 集体婚礼庆典经典主持词(一)

1 主持人旁白开场词(提前录音“吟太行老祖”)

据典礼前五分钟,背景音乐从舒缓改为热烈,音量增大,待1-2分钟后,开始播放“吟太行老祖”录音,最后一句后,继续热烈音乐,主持人上台中央

2 请领导上台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女:女士们,先生们。

[合]:大家上午好!

男:今天,是20xx年8月23日,农历的七月七,是 传说 中牛郎织女从鹊桥天河相会的日子,是相爱的人欢聚的时刻。

女:今天我们在巍峨耸立的群山中相会,在这清澈流淌的山泉边相遇,在这金桂飘香的时节中相知相爱

男:今天,十六对新人将接受自然的恩赐,奏响人生历程中嘹亮的赞歌。

女:就让我们一同去倾听这心间的节奏,一同去感受山河中壮阔的乐章

男:就让我们一同穿梭在历史的洪流中去感受生命的浩瀚,时光的沧桑

女:婚典序幕已经拉开,首先,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今天到场的各位领导

男:今天到场的领导有 。(稍停顿,等全体领导挥手致意)有请本次集体婚礼组委会主任邹晓利先生讲话,

女:有请 为本次集体婚礼致开幕词。

(礼仪引导领导上台,宣布开幕)

第一章 爱的相遇(新人入场) 女:抚平山的皱纹,掩埋山的深沉,缓缓地拨开层层轻纱,向郁郁青山中走来

男:在这绿林叠翠的峰顶中相遇,在这枫叶红透的时节中撒下爱的种子,和你身旁的她共同谱写绚丽多姿的爱的篇章 女:昨天,多情的爱侣有缘相识相知,相依相恋

男:今天,幸福的新人相约,比翼双飞,携手百年

女:这是群山与碧水的相遇,这是爱的相遇

男:此刻,良辰吉时已到,现场的来宾朋友们,让我们响起最热烈的掌声,有请幸福新人隆重入场!

(礼仪引领新郎从一个方向出来,到汇聚处,礼仪递上麦克,新郎集体向新娘求婚,共喊三次“老婆,你愿意嫁给我吗”,之后礼仪接回麦克。另一个方向,新娘共同响应新郎的求婚“愿意”,第二名礼仪引导新娘再款款而来,到新郎面前,新郎跪地或鞠躬献花,挽起手,一同踏上典礼台,典礼台前,第三名礼仪引导新人站位)

女:朦胧的远山,笼罩着一层轻纱,影影绰绰,在飘渺的云烟中忽远忽近,若即若离,就像是几笔淡墨,抹在蓝色的天边。

男:大地何其广袤,而山其实更壮阔。挺拔天地,粲然四季,垂范千古,启迪万物,这是山给予我们的厚重酬报。在这巍峨的高山中,新人牵手步入这典礼的广场,他们喜庆满怀、青春飞扬,礼服竞秀、婚纱飘香,

女:他们闪金耀翠、俪影双双,多么豪迈、多么荣光

男:首先,步入幸福花廊的是X先生和X**(新人介绍) 女:此刻,16对新人已经走过了他们幸福、庄严的红地毯,踏上了他们神圣的爱情殿堂。

男:今天,群山为你们欢呼,万水为你们纵情,鲜花为你们摇曳,地球为你们———转动!

女:朋友们,让我们再次以掌声和欢呼声,祝福他们:永结同心,地久天长,幸福永远。

[合]恩爱百年!

第二章 爱的见证 (嘉宾主婚、证婚、父母代表讲话)

男:婚姻是爱情永恒的主题,婚姻的核心是以夫妻互爱为纽带,为法律所认可,为社会所认同。今晚,现场的所有来宾,都将共同为幸福新人的美满婚姻做历史的见证!

女:在这样一个幸福的时刻,接下来,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XXX先生为新人致主婚词。

嘉宾主婚

男:感谢XXX为新人的精彩主婚,这热情洋溢的主婚词,包含着县委、县政府各级领导对新人的无限期望和美好祝福。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表示感谢!

女:在新人迈入这神圣的婚姻殿堂,即将开始幸福新生活之际,

接下来掌声有请xxxx为新人致证婚词。

嘉宾证婚

男:一世的真爱用婚姻来圆满,精彩的证婚为新人而祝福。让我们再次掌声感谢xxx 为新人带来的精彩证婚。

女:(放一声婴儿的哭声)这一声婴儿的啼哭,让现场的父母想起了儿女成长的一幕幕:那是孩子呱呱坠地的喜悦泪水;那是孩子咿呀学语的咯咯笑声;那是孩子第一次奶声奶气喊爸妈的温馨;

男:那是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的哭喊和你们不忍离去偷偷回望的怜爱眼神;那是孩子生病时日夜守护在床前的焦虑与担心;那是当孩子告诉你们找到了自己人生另一半时的狂喜与欢欣„„

女:从一个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婴儿,到今天的新郎和新娘,父母20多年的养育之情比山高,比海深。

男:如今,儿女已经长大,有了幸福的家,可谁曾看见,父母的两鬓已染上了霜花,两眼已变得昏花,脊背已不再挺拔,皱纹已爬上了脸颊„„

女:他们用青春滋养着儿女成长,他们用生命诠释着:“父爱如山,母爱如海”这两句话。下面就有请我们的家长代表向新人送上最真挚最宝贵的祝福。

家长代表讲话

男:感谢父母深情的祝福,在这里也祝愿天下所有的父母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

第三章 爱的升华(夫妻交拜、交换信物)

女:那山,挺拔得像个巨人,高高耸立。它的皱纹非常深沉,仿佛藏满了沧桑。最妙的是,缠绵的云总是与他为伴。

男:云缠绕着山,不离不弃,仿佛一放手就是天涯海角。男人就如雄伟壮阔的远山,女人是千回百转的白云,只有山和云在一起才能使爱得到升华。现在请新郎新娘相对而立,夫妻对拜。(新人对立,交拜)

女:一拜:天赐良缘定终生,终生相伴情意浓!

再拜:天作之合配鸳鸯,鸳鸯戏水合卺觞!

三拜:天长地久伴佳人,佳人才子共良辰!

男:此刻,请新人深情凝视对方的眼睛,记住,他是你这辈子幸福的依靠,她是你这一生无悔的选择。

女:戒指是永恒不变的象征,是对爱情无怨无悔的誓言。一枚戒指代表了一个承诺,不论生老病死,富贵贫穷。

男:一枚小小的指环代表新郎对新娘的爱海枯石烂永不变,代表了新娘对新郎的情地老天荒终不悔。有请礼仪**,呈上新人的结婚钻戒

女:新人交换戒指,象征着他们纯洁的心,永远相印,美满幸福。在这激动人心的幸福时刻,帅气的新郎去亲吻和拥抱你美丽的新娘吧!让爱在这一刻升华,让情在这一刻永恒。(工作人员开启地爆球,炒热气氛)

男:让这象征着和平、幸福和理想的心愿球飘向美丽的白石山,祝愿新人:举案齐眉!百年好合!

第四章 爱的守护(新人宣誓)

女:白石山,清秀,俊美,而又神秘,孕育了坚贞不渝的爱情,爱情以其亘古不变的忠贞描绘着大山永远不老的情怀 男:将情附驻于这山水间,才使得那山,那水,那风景,如画,如诗,如歌。相会在爱的天地,情的山水,使爱升华,情长驻。下面,有请新人代表 引领大家共同许下爱的誓言(一位新人代表来到麦克前领读,之后回到原位)

第五章 爱的传递(捐赠)

女:20xx年7月21日保定北部突降特大暴雨,涞源、阜平等县镇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造成受灾人口超过80万„„

男:洪灾无情人有情。我们的爱汇聚在一起,就是一座无私的堤坝;我们的手牵在一起,就是一座情的长城!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将小爱汇集,使大爱无私,与受灾群众风雨同舟,共渡难关,努力建设美好家园!有请邹总将代表着全体新人和集体婚礼组委会的爱心捐献给灾区。

(礼仪**引领邹总和XXX领导上台,另一个礼仪将代表捐款物资的衣物拿上舞台)

女:让我们携起手来,将爱传递! 让我们团结协作,与灾区人民共渡难关。领导颁证书

男:今天,幸福的新人在这里相聚,共同欣赏那壮士傲骨般峻拔的峭壁,体会那仁者虚怀般幽邃的山谷。

女:今天,幸福的新人在这里相会,共同聆听山间美妙的节奏,是瀑布的怒吼,是潺潺流水的优美琴声,也是汩汩泉水的靓丽歌喉。

男:今天,十六对新人将爱播撒在这美轮美奂的山水中,让爱穿越时空的束缚流向中华大地,滋养祖国儿女。

女:群山碧水为证,新人的爱将永恒。领导也为你们的情景所触动,将为你们送上光荣、文明的荣誉证书。

(一名礼仪引领领导到新人面前,另几名礼仪用托盘呈上荣誉证书,同时工作人员在新人前面摆放椅子,待领导颁证后在椅子上落座)

合影

男:白石岩峰耸青天,林深树茂谷生烟

女:云蒸雾蔚赛仙境, 瀑飞泉涌深似海

男:请各位领导、新人与白石山合影,留下这永恒的见证。 领导退场

女:再次感谢各位领导的莅临和祝福,

男:美妙乐章靠手去弹奏,美好婚姻靠心来共鸣

女:今天的集体婚礼庆典,时尚、浪漫,让我们久久回味, 男:这是未来美好生活新的起点,这是至善至美爱情的礼赞,。 女:七夕之约、爱在太行,今天的新人即将踏上你们美好的幸福大道

男:愿我们的新人把爱情化做事业的动力,为建设河北、振兴中华贡献青春和力量!

女:也祝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各位朋友,2012年8月23日白石山集体婚礼至此圆满礼成,请领导退席。 (礼仪引领领导退场)

新人在背景板上签字,退场

女:请新人朋友们在背景板上签字印证

男:再次感谢各位朋友给予本次集体婚典的大力支持

合:谢谢大家(鞠躬,退场)

刘胡兰(1932年10月8日—1947年1月12日),别名刘富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著名的革命先烈,优秀***员。她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担任妇救会秘书,后为主任,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14岁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15岁英勇就义,毛泽东主席知道后非常伤心,专门为刘胡兰题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耀梅,河北阜平县人。1921年出生。16岁开始从事抗日工作。1939年加入中国***,任罗峪村妇救会主任。她为发展全村妇女参加抗日工作,编写了通俗易懂的《妇女解放歌》。 1943年12月10日,刘耀梅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坚贞不屈。刘耀梅壮烈牺牲后,抗日军民找到了她的遗体,人们含泪把她侧翻过来,由八路军晋察冀画报摄影记者叶曼之拍摄了后来广为人知的这幅照片《刘耀梅之死》。 现阜平县平阳村树有她的纪念碑。

赵一曼(1905-1936),原名李坤泰,学名李淑宁,又名李一超,四川宜宾人,1926年加入中国***,是著名的女民族抗日英雄。新中国成立后,朱德为赵一曼题写了“革命英雄赵一曼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哈尔滨市将她战斗过的一条主街命名为一曼大街。1962年4月9日,郭沫若为赵一曼题写了一首充满革命激情的诗篇。

成本华(1914年---1938年),安徽省和县人。1938年初日本侵略者侵入安徽省和县,遭到和县人民的武装抵抗,成本华指挥战斗,被日本侵略军俘获,她英勇不屈,视死如归,被残酷杀害。牺牲时年仅24岁。

 在新中国首次授衔的开国将军中,上将王平、中将王宗槐、少将易耀彩,他们的夫人分别是范家三姐妹:大姐范景新、二姐范景明以及叔伯妹妹范景阳。他们在那血雨腥风的年代以坚毅、勇敢和忠贞,谱写了战火中的感人恋曲。

 几十年以来,三位将军和范家三姐妹一直守口如瓶,致使他们极具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鲜为人知。如今三位将军已先后离世,他们的烽火情缘被断断续续回忆起来,风雨人生中的信念与坚持,让人感慨感动。

 抗战风云中的范家三姐妹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八路军一一五师进入河北阜平建立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范家是该地区远近闻名的抗日大家庭:父亲范成儿是村委会第一任主任,二叔范茂如是基层交通站站长,五叔范颖高也是地下党员。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范家儿女先后走上革命道路。

data-filtered="filtered" 1952年,范景新(中)、范景明(右)、范景阳(左)合影

 大姐范景新刚从阜平简易师范学校毕业担任了阜平县动委会一区妇女主任,二妹范景明和二叔范茂如的女儿范景阳先后报名参加三分区冲锋剧社被录取,成为八路军文艺战士。晋察冀边区出现了引人注目的范家三姐妹:大姐范景新,性格沉稳,年龄和资历均数第一,人称“老范”;二姐范景明,人称“二范”;叔伯妹妹范景阳自然成了“小范”。

 王平,范景新:抗战时期的烽火情缘

 大姐范景新一参加革命,便担任了阜平县动委会一区妇女主任。在战火中,范景新与老红军王平结为伉俪。王平1907年生于湖北阳新三溪口镇贫苦农民家,1930年参加红军时名叫王惟允,当时的连长余钧是广东人,每次点名时念不准“惟允”两个字,总喊“王翁翁”,惹得大家大笑。于是王平便改名“王明”。

data-filtered="filtered" 王平上将

 1936年,王平红军大学毕业,到新岗位工作前和贺晋年去见毛主席,向毛主席报告说:“主席,我要改名。”毛主席风趣地说:“王明这个名字很好嘛,国际代表啊!”王平不好意思地说:“别人老拿我开玩笑。所以,我要求改名!”毛主席拿起毛笔在纸上写下:“命令贺晋年任二十七军军长,王平任二十七军政委。”从此,“王明”正式改名为“王平”。

 1941年秋,晋察冀反“扫荡”战事频繁,时任三分区妇女主任的范景新到二妹范景明所在的完县检查工作。那时,范景新生孩子才两个月,全身浮肿,进屋后没解下背包,也没喝口水,就对范景明说:“鬼子的进攻迫在眉睫,分区领导要求各村迅速做好迎战准备。我这次来主要检查坚壁清野的落实情况。这场大战,我们可能会丢失好些村庄,但粮食、棉花、衣物等决不能落到鬼子手里!”

data-filtered="filtered" 1950年王平和夫人范景新在张家口

 农历八月十五的前一天,范景新和范景明带着两名妇女干部跑了4个村庄,落实完坚壁工作后,夜色已晚,她们只得在村里借宿,准备明天继续朝前走。

 范景新随身的背包是一条军毯,这是丈夫王平最心爱的宝贝。长征途中,王平背着它走过了万水千山,既当被又当衣,抵挡了一路风寒。这次妻子去完县,王平让她把军毯带上,这出于他对战争复杂情况的深切了解,也是对妻子的深情关爱。瑟瑟秋雨中,被毁的村庄废墟中还冒着硝烟,她们钻进一处残破的土屋,找来两捆麦秸铺在地上,四人挤在一起,靠着这条旧军毯过了一夜。

 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大姐范景新始终不愿公开宣扬她和王平将军的爱情故事,所以直到今天,关于这对走过战火硝烟的金婚夫妻的传奇经历,仍然很少为世人所知。

 王宗槐、范景明:延安窑洞里走出的金婚夫妻

 王宗槐与二姐范景明原本互不相识,能走到一起全是大姐范景新和姐夫王平的功劳。

data-filtered="filtered" 王宗槐中将

 1941年,26岁的王宗槐由晋察冀军区组织部长调往三分区任政治部主任。报到后,分区政委王平谈完工作就靠上前神秘地说:“给你介绍个对象吧,我爱人范景新有个妹妹,叫范景明,是党员,19岁,人聪明,长得也好,原是分区冲锋剧社演员,现在白求恩医科学校学习,你们抽空认识认识吧?”由于过去别人为自己介绍过好几个对象都不成功,王宗槐没把王平说的话放在心上,笑笑应付了过去。

 偏偏王平做事极认真,他见王宗槐没反对,便回去和范景新开始张罗起王宗槐与范景明见面的事。一个星期六的晚上,学校放假,范景明蹦蹦跳跳地来到姐姐家。刚进门,就看见一位青年正坐在堂屋里和姐夫说着话。性格活泼的范景明伸了伸舌头,做个鬼脸,就闪进里屋。

 王宗槐知道王平要自己来他家是见范景明,他心想:“只要我来了,最后不成就怪不得我了。”出人意料是当王宗槐看见浑身散发着青春气息的范景明时,先前的不经意荡然无存,他变得局促而害羞,向来滔滔不绝的他竟失语了……

data-filtered="filtered" 王宗槐与夫人范景明

 这边大姐范景新轻声问妹妹:“看见了吗?他就是王宗槐同志,怎么样?”范景明回答:“长相尚可,但太拘谨,可敬不可亲。”范景新劝导妹妹:“看人不能只看外表,热水袋起先热得烫手,过不多会儿就凉了。热水瓶就不一样,外冷内热,热劲长,比热水袋要强几十倍呢!”另一边王平则半开玩笑半认真地点拨王宗槐说:“心里有想法,就大胆表达出来,不要像个木头似的,要活泼点儿……”

 王平夫妇还给范景明讲了个故事,那是1941年秋季反“扫荡”后,上级要晋察冀军区组织部上报一份营以上干部名册。当时部队没有档案,也无资料可查,怎么办?只见王宗槐拿出笔,完全凭记忆,把军区司、政、供、卫机关及直属队营以上干部,按编制序列列出名单,总计近2000名,最后上报的数字与实际人数一个不差!军区领导表扬王宗槐:“神了!真是部队的‘活辞典’啊!”听了故事,范景明被打动了。

 再见面时,王宗槐充分发挥做政治工作的特长,向范景明谈起红军时期的政治工作,还讲述了自己登台演戏的历史,讲起自己在小歌剧《红军义务劳动日》里扮演过红军战士,在《小放牛》里男扮女装演过小姑娘……说着说着,王宗槐还唱起来:“桃花红,李花白,杏子花儿开。只见那边牧童来。头戴斗篷,身穿蓑衣,脚穿草鞋,手拿短笛吹起来。叫声牧童你过来,你呀可知道,《 宣言》谁起草,十月革命谁领导?”这还不算完,王宗槐接着又改变音调唱起《兴国山歌》,把范景明逗得直笑,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拨动了双方心中最敏感的那根弦。

data-filtered="filtered" 王宗槐中将与夫人范景明少校

 正当王宗槐与范景明感情日渐发展,白求恩医校却迁址了,范景明随校从唐县葛公村迁到树沟大台村。1942年夏天,王宗槐又调到四分区任副政委。这样一来,两人隔山隔水,只能靠书信交流。

 每当反“扫荡”一结束,王宗槐的信就来了,总会询问范景明生活有何困难,还教给她许多有用的知识和经验。医校生活很艰苦,烧的柴火、吃的粮食都要靠师生到很远的封锁线上去背,一不小心就会跌下山沟,范景明身为班长,脏活累活苦活自然冲在前。王宗槐便写信向她传授背粮背柴的省劲办法:将背负物重心抬高,紧贴后背。范景明一试果然管用。学校没有固定食堂,师生们冬天也要在野地露天就餐,王宗槐告诉范景明跟别人身挨身地蹲成小圆圈儿挡风沙……范景明一一照办果然管用,“这个人的心好细呀!”

 范景明的心中慢慢有了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书信往来一年多,双方情投意合,可学校明文规定,学生在校期间不准结婚。当时王宗槐已27岁,但他知道范景明非常珍惜在医校学习的机会,于是多次安慰范景明不要有思想负担,他会等到她毕业。

 王宗槐的理解与支持令范景明感动,学习也更刻苦。1944年初,范景明毕业了,眼看可以完婚了,可王宗槐却奉命去了千里之外的延安,为准备参加党的七大进行为期一年半的集中学习。

 此时中央军委决定调晋察冀教导二旅西进,姐夫王平便让范景明随他们去延安。从阜平到延安,途中要经过好几个县的沦陷区,还要通过同蒲铁路封锁线,范景明骑着一匹骡子,跟着教导二旅旅部顺利通过五台、崞县和代县,来到了离同蒲铁路不远的宁武一带。这天上午,教二旅准备越过封锁线时被日军发现,遭到猛烈攻击。范景明骑着骡子走进河谷的泥沼地段时,一粒子弹打飞大棉帽,她一摸脑袋没血,不禁自言自语道:“还好,脑袋保住了。”她抬头看看四周,只见好几个战士都牺牲了。凭经验范景明意识到,在敌人的火力下趟河,不是被打死也会被冻死。因此,范景明就骑着骡子往右前方的小桥下跑去。渐渐听不到枪声了,范景明在狼群出没的荒山野岭上,熬过了寒冷饥饿的漫漫长夜,第二天黄昏终于追上了正在岢岚东部的一处山沟里埋锅做饭的教二旅后尾分队。

 一个月后,在晋察冀军区十分区参谋长肖新槐帮助下,范景明从绥德到达延安,与王宗槐相聚了。王宗槐听范景明诉说这段时间的经历,3个多月里范景明行程千里,有艰辛、有险遇,然而不变的却是对爱的信念与执著……

 1944年6月26日,是王宗槐和范景明在一孔8平方米窑洞里结婚了。前来道喜的人络绎不绝,由于新房太小,大家只得分批进去向这对新人祝福。

 邓颖超、钱瑛、帅孟奇、李伯钊四位大姐一进窑洞就笑说:“我们没有被面衣服做贺礼,送你们四句话,叫作‘互爱互敬,互勉互励,互信互谅,互让互慰’。”众人纷纷叫好。郭化若趁兴打开条幅:“得其所哉,得其所哉。”粟裕、陈锡联、王敏珍、赵盛荣也拿出四人联名的赠联:“清凉山下延河畔,景秀春明槐荫间,生产学习练武艺,亲亲爱爱庆丰年。”这幅赠联将新郎新娘的名字巧妙地糅了进去,再次赢得喝彩。

 陈赓、王树声、陈再道和谢扶民送的贺诗是很有意思的,他们将当时延安颇为流行的一出怕老婆的小戏《背板凳》的意思写进去:“干大事业,背小板凳,两全其美,乐在其中。”诗一读完,所有人都笑得前仰后合,王宗槐笑着对范景明说:“要注意呀,‘背小板凳’的事我坚决不干!”一番话把范景明弄了个大红脸。

 道喜的人散去后,王宗槐和范景明便坐下来整理赠诗赠联,两人一数整整65幅,这可是比任何金银首饰都要珍贵的礼物啊!可是在人背马驮的战争年代中要妥善保管它们几乎是不可能的,两口子一商量,便把题诗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第二天一早,两口子决定放弃三天婚假,奔赴各自的学习和工作岗位……

 解放战争刚开始,王宗槐夫妇有了第一个女儿贝贝。一年后,二女儿 又呱呱坠地。由于战事繁忙,范景明就将 抱到阜平广安村一个老乡家里去寄养,整整一年王宗槐夫妇都没见过 。

 一次王宗槐途经广安村决定去老乡家看看。主人不在,只见猪圈边一块破草席上躺着一个干瘦的小女孩,双手抱着个生茄子乱啃。王宗槐抱起小女孩,突然发现女孩肚兜上有个“王”字,心碎了,这不是范景明绣的吗?难道这是女儿 吗?他心疼地掏出手帕打算给女儿擦擦脸,这时警卫员走了过来,部队要出发了,他咬咬牙放下孩子,上马登程……

 艰苦的环境、清贫的生活没能压垮王宗槐夫妇,他们走过了革命战争年代和新中国建设时期,还携手走进改革开放的新时代。1984年1月29日,农历腊月二十七,当年的老战士举办新春茶话会,大伙把王宗槐、范景明推拥到会场前排。当有人半开玩笑地问王宗槐是不是“背板凳”时,范景明笑答:“我们是按邓大姐说的那样,互爱互敬、互勉互励、互信互谅、互让互慰地生活了40年!”

 易耀彩、范景阳:当年“分配婚”风雨四十载

 看到两个姐姐都参加了革命,叔伯妹妹范景阳忍不住央求:“我也要当八路军,带我去吧!”

data-filtered="filtered" 易耀彩少将

 1938年春,三分区冲锋剧社社长霍嘉霖骑着马来阜平招演员,大姐和二姐就把景阳带到剧社所在地唐县史家沟村报名应试。社长霍嘉霖问道:“你会什么呀?”景阳说,会扭秧歌,还能上台唱歌,说着便扭起来,两位姐姐在旁边有节奏地为她拍巴掌,歌还没唱完,霍社长就拍板:“扭得不错,进舞蹈班吧!”从此,范景明成了一名八路军的文艺战士。

 两年后鬼子的进攻越来越嚣张,晋察冀军民伤亡惨重。由于敌后需要大量医务人员,范景阳和二姐范景明响应聂荣臻司令员的号召,成了白求恩医科学校的学员。二姐在军医班学军医,妹妹在药剂班学司药,之后调到晋察冀第五军分区司令部门诊部下设的休养一连当实习司药。

 范景阳下连不久的一天晚上,休养一连的张医生对她说:“组织上找我谈话啦,让我去见易参谋长。今晚你陪我去!”范景阳只得陪张医生走进五分区参谋长易耀彩的宿舍。第二天易耀彩找到邓华司令员说:“昨天见面了,张医生就算了吧,陪她来的那个挺好!”不出一个月,分区组织科长肖时任找范景阳谈话:“你家的情况调查了,锄奸科长臧智亲自调查的,没问题,合格了,准备结婚吧!”

 “跟谁结婚?”范景阳莫名其妙。“还用问吗?参谋长易耀彩呀!他看上你啦!”

data-filtered="filtered" 小妹范景阳和易耀彩少将

 范景阳觉得易耀彩人不错,但结婚太突然了,建议“恋爱一段再说”。“打仗呀,哪有闲工夫?一般人先恋爱后结婚,你带头来他个先结婚后恋爱吧!”肖科长这番话在官兵中传开了,易耀彩、范景阳便成了“先结婚后恋爱”的“典型”。

 一顿稍丰盛的晚餐后,他俩入了洞房,易耀彩向范景阳介绍了自己的经历。易耀彩是江西泰和人,1916年生,1930年参加红军。父亲易宇爽系县苏维埃干部,被敌人杀害抛尸赣江。母亲是县苏维埃妇女干部,革命低潮时亦被杀害。14岁那年,易耀彩走上了革命道路。

 1942年春,易耀彩由第五军分区调往第四军分区任参谋长,范景阳随之调任,成了四分区司令部机关门诊部司药。他们的老上级邓华也调到四分区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和 区委书记。四分区所辖地区盛产粮食。1943年5月,麦子熟了。鬼子为了获取粮食,向四分区疯狂进攻。邓华司令员、易耀彩参谋长等深入第一线,组织部队歼灭敌人。鬼子利用分区机关兵力空虚之机,向分区司令部所在地平山县寨北乡滚龙沟发起攻击。

 为避免损失,分区机关在无兵力保护的情况下向山上转移。这时,范景阳的长子刚两个月,爱哭。为了不把鬼子引过来,她对大伙说:“大家不要为难,我马上离开,到河那边去,万一被鬼子碰上,我有勃朗宁(德国造小手枪),只有三发子弹,头一发打死孩子,第二发让鬼子抵命,第三发留给自己,决不当俘虏!”说完抱着孩子向河西岸的大山走去。

 门诊部的江医生追上来说:“我陪你去,正好三发子弹,第三发归我啦!”范景阳不依,江医生抢过那只随身携带的小包袱在前开路了。

 大约走了两个多小时,她们找到一个隐蔽的山洞。正好,孩子睡着了,她们在洞子里铺了些干草把孩子放上去,两人便坐在山洞里聊上了。就这样,她们从晌午一直等到日薄西山,未见鬼子踪影,便回到了滚龙沟。

 由于分区军民紧密配合,仅用三天就使全区麦子颗粒归仓。分区召开祝捷大会的前一天,易耀彩吹着口琴进了家门,喜不自禁地把孩子举过头顶,说:“可喜可贺,我们的儿子闯过了人生第一道难关!”

 1990年10月3日,离休后的易耀彩因心脏病突发离开了人间,终年74岁。他和景阳婚龄49年半,以虚岁计,也算是一对金婚夫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88685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9
下一篇2023-09-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