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中作者的感情变化是怎样的?

《兰亭集序》中作者的感情变化是怎样的?,第1张

作者的情感变化是:乐——痛——悲

1、乐是由于人多景美事雅。痛是经过两种方式的对比来衬托痛。悲是后之视今、今之视昔的感触以及对老庄思想的否定。

2、《兰亭集序》中体现作者的感情由“乐”转为“痛”的过程的句子是: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扩展资料

文章主题

文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名篇佳作。全文共三段。

文章首段记叙兰亭聚会盛况,并写出与会者的深切感受。先点明聚会的时间、地点、缘由,后介绍与会的人数之多,范围之广,“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接着写兰亭周围优美的环境。

先写高远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再写近低处“清流激湍”;然后总写一笔:“映带左右”。用语简洁。富有诗情画意。

在写景的基础上,由此顺笔引出临流赋诗,点出盛会的内容为“一觞一咏”,“畅叙幽情”,“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这是反面衬托之笔,以加张表达赏心悦目之情。最后指出盛会之日正逢爽心恰人的天时,“天朗气清”为下文的“仰观”、“俯察”提供了有利条件;“惠风和畅”又与“暮春之初”相呼应。

此时此地良辰美景,使“仰观”、“俯察”,“游目骋怀”、“视听之娱”完全可以摆脱世俗的苦恼,尽情地享受自然美景,抒发自己的胸臆。至此,作者把与会者的感受归结到“乐”字上面。笔势疏朗简净,毫无斧凿痕迹。

-兰亭集序

  情感:

  第一至第二自然段,记叙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也”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集会的心情。本文第一、二自然段作者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素淡雅致,摄其神韵,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些都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

  第三自然段,由兰亭集会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从中提示了人生忧患的来源。首先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便“怏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其次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持,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第三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即“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最后以“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作结。第三自然段,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正因为作者对人生忧患有清新的认识,才可扬长避短,在有限人生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

  第四自然段: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著,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总结全文。第四自然段,作者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当然应该看作是积极的。

王羲之兰亭序东晋永和九年(353年),这一年的农历三月三,王羲之同好友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当时的东晋军政高官相会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众人汇聚于此,行“修禊”类似

王羲之兰亭序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这一年的农历三月三,王羲之同好友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当时的东晋军政高官相会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众人汇聚于此,行“修禊”类似于祭祀的活动。在会上,众人借着酒性作诗娱乐,王羲之便作了篇《兰亭集序》为众人诗作的序。

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是一篇骈文,不过王羲之所作之文不像两晋时期那些华而不实,只是一味讲究华丽辞藻的骈文。文章通过爽朗简洁的语言,记叙了当时聚会的盛况和王羲之一时的感慨之情。文章分为三段,首段先指出了聚会的时间、地点以及缘由,之后介绍了聚会人数之多,年龄之广。紧接着描写了兰亭周边的优美环境,远处的高山幽林,近处的曲水流觞。然后道出众人在美景的刺激下,竞相作诗。

第二段则是王羲之感慨人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看法。因为上文的“乐”,让王羲之对人生这种无常深有思虑。以“晤言一室之内”和“放浪形骸之外”两种形式来表现同一种“老之将至”的无奈的心情。最后一段王羲之道明了作序的原因,发出古今以及将来之人的兴叹之声。王羲之没有像古人那样表现出对生死的消极态度,而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入世,绵绵的情思令人回味无穷。

《兰亭集序》除了文章内容的清爽干净,韵味深长,整篇序更是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笔法刚柔相济,点画之间无不简洁凝练。所以喜爱书法的唐太宗对《兰亭集序》是爱不释手。

王羲之是哪个朝代的人

王羲之,字逸少,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大家,因为他在书法上的造诣极高,所以被后世尊称为“书圣”。王羲之出生在两晋时期的名门望族,祖父是西晋的尚书郎,父亲任淮南太守,也是支持朝廷东渡的人之一。而且王家世代受文学熏陶,所以王羲之能够在书法上在幼时就有接触。

《兰亭集序》中作者之乐:摆脱世俗的苦恼,尽情地享受自然美景,抒发自己的胸臆。

作者之悲:感慨人生短哲,盛事不常,写出乐而生忧,发出“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慨叹。

原文(节选):

《兰亭集序 / 兰亭序》(节选)魏晋: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释义: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

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扩展资料: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其文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第一段叙述兰亭集会的盛况,写出了宴集的时间、地点、相聚的缘由、参加人员、环境及景物、天气和宴集的感受。

作者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简洁雅致,如“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信可乐也”,这些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以一个“乐”字为基调;

第二自然段,由兰亭集会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当 “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都是 “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表议论,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抒发了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和 “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仍然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第三自然段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批判当前士大夫阶层中“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虚无主义思想,这在玄谈之风盛行的东晋时代是有积极意义的,体现了作者积极的人生观。

接着文章以“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的慨叹,将话题巧妙地引到诗集的编成及其意义上来,交代了作序的目的。

第二、三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写宴集以后的感慨,这部分以一个“悲”字为基调。

——兰亭集序 (集序文章)

  教案(一)

 教学目标:

 1、预习课文,理解并积累重点词句知识。

 2、朗读文本,领悟文本语言的声韵美和意蕴美。

 3、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形成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脉落,正确分析作者因事而发的感慨。

 2、结合自己对自然、宇宙、生命的理解,比较古今杰出人物的生命价值观来客观、公允地评价王羲之的生命观。

 教法设计:质疑讨论,拓展评价。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补充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幻灯片]出示《兰亭集序》书法。同学们知道这是谁的作品?(王羲之)据《晋书王羲之传》记载,《兰亭集序》是东晋大书法家王义之为《兰亭集》写的序文。此文被誉为“书中的,文中的上品。”可谓艺术奇葩,千古奇文。传说唐太宗李世民从辩才和尚处获得王羲之的真迹后,爱不释手,命人摹拓数本分给太子诸王,并且在死前请求高宗李治把兰亭真迹随葬昭陵。写作本文时,王羲之33岁,距其后辞官归隐仅有3年,也是他决定归隐的重要的蕴酿阶段。其间如何反映作者复杂情绪,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文本,与作者进行一次心灵交流。

 [幻灯片]出示课题和学习目标。

 二、诵读感知,理清思路。

 1、诵读体悟。

 师导:“三分诗,七分读。”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可见诵读是学习文言的方法。下面,老师给大家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注意以下两个问题:①标注字音,划分节奏。②把握作者情感发展的脉落,从文中找出表达情感的词,填入题目的空格内并评价。

 [幻灯片]:兰亭集会,赏景畅饮,信可()矣;聚后思索,面对生死,岂不()哉;联系古今,思接千载,亦可()夫。

 2、处理疑难字词。

 ①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会()稽悟()言形骸()世殊()

 ②、判断下列红色字含义的正误。

 茂林修竹(长)

 况修短随化(修身)

 丝竹管弦之盛(繁多)

 俯察品类之盛(繁盛)

 所以游目骋怀(……的原因)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用来)

 ③、翻译下列句子。(供参考,具体随学生提问而定。)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活动安排:学生以组互问互答,解决不了的老师给以点拨,给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去分析。

 三、美点赏读,涵咏领悟。

 文学即人学。古今优秀散文往往都会逼真细腻地反映作者的内心世界,《兰亭集序》的每一句话无一不是作者情感表露和心理折射。下面,让我们看看文章一、二段。

 1、阅读第一二段,品兰亭之乐。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四美具,二难并。”想想“四美”指什么?

 明确: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2、填写训练,领悟情感。

 引导:散文在于美读,读中理解,读中品味。因声求气,将作者的心理和情感用自己的声音传达出来。

 活动设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文内容,仿照示例写一组句子。

 例句:兰亭之乐,乐在景美,这里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尽量用文中原句回答)

 参考示例:①、兰亭之乐,乐在人贤,这里“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②、兰亭之乐,乐在辰良,这里“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③、兰亭之乐,乐在赏心,这里可“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④、兰亭之乐,乐在事雅,“引以为流觞曲水,映带左右。”……

 小结:从上面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文人雅士们的潇洒风度和诗意人生,以至美好的聚会成为千古美谈,作者写道:“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3、你认为作者的“乐”是否为“真乐”,你又如何看待他的“乐”?

 活动安排:学生独立思考,同桌间交流,举手回答,师生共评。

 参考提示:亲近自然,娱情山水(真乐);借酒取乐,游戏人生(暂时之乐);感官刺激,`瞬间闪现(简单肤浅之乐)

 明确:作者以“极”“信”二字写尽了与友人们欢聚的兴致和情怀,但乐中有哀。王羲之是晋人所谓的“性情中人”,谢安曾对他说:“中年以来,多伤于哀乐。”王羲之回答:“年在桑榆,自然至此。”也许会乐极生悲,作者面对良辰美景,抒发“幽情”,以表达纵欢过后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自然掩盖不了生命短暂、光阴虚度所带来的烦恼。其实,这也是王羲之前后所有文人们共有的经历和感受。(举李白和苏轼等人例子)

 4、赏析第三段,思兰亭之痛。

 师导:自古人们就有“乐极生悲”的人生感慨,作者亦如此。那么,作者因何而痛?

 活动设计:学生自由朗读,圈点勾画出有深刻感悟的句子,然后在组内交流,统一意见后在班内交流,师生评价。

 幻灯片:以“我从--(运用原文句)中读出了--”的句式来回答。

 参考提示:①光阴易逝,生命短暂。②快乐难久,人生无常。③美物易逝,情迁之痛。④造化难违,死生之痛。⑤死生亦大(事)。

 他写此文仅仅为了表达内心之痛吗?让我们再读这一段文字,进一步体会作者深沉的悲痛。(学生阅读提供的资料自由发言)

 4、赏析第四自然段,识兰亭之悲。

 师导:既然“生命之感”如此沉重,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它,作者的“悲”情缘何而生的呢?

 活动安排:指名朗读,学生勾画相关句子讨论交流,派代表发言。

 [幻灯片]:以“兰亭之悲,悲在--”发言。

 参考提示:①悲在古人今人对生死看法非常一致。②悲在后人对生死看法与古人、今人致。③悲在古人把生死看成一样。④悲在人们的困惑,即那个时代对生命的漠视和人生的悲叹。

 那么,王羲之的“悲”是悲痛还是悲观呢?

 参考提示:是悲痛而非悲观。

 [幻灯片]:展示时代背景:王羲之生活在一个清谈玄学,积极悟道的年代。魏晋时期政治极其严酷,社会急剧动荡。门阀制度使得当时许多文人、学士都死于残酷的权力斗争中,身处乱世,大家无所作为,也无法作为。“等生死,齐彭殇”这是庄子的思想。因而有人会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之外”,虚度光阴。对此,王羲之是不认同的,一个“虚诞”一个“妄作”足以证明。他劝告时人要珍惜时间,热爱生命,有所作为。

 四、归纳课文,拓展延伸。

 师导:作者在文中充分表现了兰亭聚会的感慨,也反映了他的生命观。那么,你怎样看待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作者作序的目的是什么?

 活动安排:学生浏览课文,体会蕴含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组内讨论,形成统一意见后在班上展示。

 参考提示:文章虽是叙写兰亭聚会,实则是批判晋代名士们的虚无思想观念。东晋是名士风流时代,士大夫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寄情山水,笔傲山野,即信奉“一生死,齐彭殇”,而作者却显示了“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思想境界,勇敢地从消极颓废情绪中走出。如果和苏轼,李白等人相比,也可看出他们的共同特点,即其“儒佛道”统一的哲学信仰。“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有警示后人不要受当时士大夫消极人生影响,客观面对生死,把握生命,积极生活。

 一个人的生命如草木万物随造化而定。我们面对生死很难做到如庄子般洒脱随性,但也没有必要为生死困扰,反而要更加“珍重生命”。

 五、课文小结

 [幻灯片]:品读文字,你会发现文章浸透着作者对短暂生命的珍惜和对人生、自然的热爱和执著。一次普通的聚会,王羲之发出对生命的深层思考;一次灵魂的坚守、王羲之探索出实现人生理想、人生价值的永恒方式;一次谆谆教诲,激励我们要强健体魄和精神,去战胜人生路上的困难。下面老师留给大家一段话:品兰亭之乐,追求雅趣人生;思兰亭之痛,珍惜有限生命;悟兰亭之悲,打造精彩人生。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并与苏轼《前赤壁赋》对照,分析二人哲学观点的异同。

 2、整理课堂未能解决的词句,写在笔记本上。

 教案(二)

 教学目标

 1、文言字、词、句教学,读懂文章内容,并能成诵。

 2、领会作者“乐”、“痛”、“悲”情绪变化后面的生命感慨。

 3、把握文章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为一炉的写法。

 教材分析

 1、本单元所选皆山水游记散文,此类文章一般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它往往包含着抒情与说理的成分。

 具体到本文,作者借由眼前“乐”事,想到生命短暂,故而有了“痛”感,并进一步想到“前人”、“后人”对“生死”的共同感慨,由此生出了“万古同悲”之叹(无论过去,还是将来,人的生命终将归于寂灭,此乃亘古不变之规律,故悲)。当然,教学本文也不能忽略作者表达的积极情绪。

 这是本文教学难点(不是重点),不可不引导学生体会。

 2、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部分载有“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的说法,字、词、句教学是本文教学的一个重点。

 3、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载有“古代诗文……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的说法,鼓励学生多读是本文教学的另一个重点。

 教学重点

 1、字、词、句教学,如“岁、虽、所以、引、信、相与、兴、或、向”等,帮助学生读懂文章。

 2、诵读教学,提示学生抓住文中表示感情变化的关键词语,如“乐、痛、悲”,以此带动对全文的理解背诵。

 教学难点

 1、领会作者“乐”、“痛”、“悲”情绪变化后面的生命感慨。

 2、把握本文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1、反复诵读:音频朗读、集体朗读、教师范读。

 2、字、词、句等文言知识教学以学生质疑、师生解疑方式展开。

 3、以“讨论法”引导学生领会作者在文章中的情绪变化。

 教学准备

 1、音频朗读材料、视频介绍材料、课件。

 2、预习作业

 ①了解作者、作品,能用自己的话介绍作者、作品。

 ②借助课释和工具书(教辅),读懂文章内容,翻译文章一遍。

 ③找出文章表示作者情感变化的关键词,尝试体会作者情感变化的内在原因。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一则新闻(视频),王羲之《妹至帖》仅17个字,拍出2400万元。

 一则典故(幻灯片),《兰亭序》作了唐太宗的随葬品。

 足证王羲之无愧“书圣”称号。

 二、常识简介:作者、作品

 1、请1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作者。

 2、用幻灯片展示王羲之书法艺术,点到即止。

 3、视频短片拓展视野,学生更好理解本文写作的来龙去脉。

 三、听音频范读(正音)

 1、要求学生标出生字词的读音。

 2、生字词注音。

 癸(guǐ)丑修楔(xì)事清流激湍(tuān)

 流觞(shāng)曲水形骸(hái)游目骋(chěng)怀

 趣(q)舍万殊若合一契(qì)齐彭殇(shāng)

 四、配乐集体朗读(理清思路,整体把握情感)

 1、要求学生找出文中表示作者情感变化的三个关键词,领会作者情感的变化,并思考作者情感变化的脉络与原因。

 2、合作学习,讨论并领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1)邻桌讨论。

 (2)学生展示。

 (3)教师明确:

 情感变化:乐→→痛→→悲

 因时、地、景、人、物、事而乐;

 因生命短暂、人生易老而痛;

 因“前人”、“后人”对“生死”的感慨相同,故生“万古同悲”之叹(无论过去,还是将来,人的生命终将归于寂灭,此乃亘古不变之规律,故悲)。

 五、教师示范朗读(详解1、2语段字、词、句)

 1、同学指出1、2段不解的字、词、句。

 2、师生共同解决学生提出的字、词、句问题。

 3、教师幻灯片展示重点字、词、句。

 ①重点实词(黑体字):

 岁在癸丑

 茂林修竹

 引以为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

 足以畅叙幽情

 足以极视听之娱

 ②重点虚词(黑体字):

 信可乐也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

 ③词类活用(黑体字):

 少长咸集(形容词作名词)

 所以游目骋怀(动词的使动用法)

 ④特殊句式: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判断句,判断目的)

 引以为流觞曲水(省略句,省略介词的宾语)

 列坐其次(省略句,省略介词)

 六、学生再次齐读全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说明:如果时间不够,本环节略去。

 七、小结本课时

 1、同学们大体知道了王羲之其人其事和本文写作的来龙去脉。

 2、同学们初步领会了作者“乐”、“痛”、“悲”情绪变化后面的生命感慨。

 3、我们详细解读了1、2自然段,读懂了这两个语段的内容。

 八、布置作业

 1、以文中三个关键词为纽带,背诵全文。

 2、借助课释,读懂文章3、4段内容。

 3、思考作者在文中表达的积极情感。

看看白话文就知道了,很明显的低沉情绪。由人们的放松畅谈,再引入到作者的情感:

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276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