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本质是什么?
从神经科学的角度出发,快乐可以解释为脑部关于情感调控中枢的大量多巴胺的释放,与受体结合使人产生愉悦感。
进一步问,在米其林享用一顿可口的大餐产生的快乐与参加一个准备了很久比赛获得第一名的快乐之间,脑部发生的化学反应有什么不同?
快乐的评估,有三个评价指标——强烈程度、持续时间、内涵的丰富程度。唯一需要解释的丰富程度,含义为在产生快乐的这一活动中,感官体验即视、听、闻、味、触觉上的丰富性。显然一顿美餐的快乐感远不如在一个重要的竞赛中折桂,持续时间也不过进餐前后的几个小时,而涉及的感官体验更多是单一的味觉。
当然这里有个重要前提,这三个评价指标是主观的,即同样一件事对于不同的人带来的体验是绝不相同的。活动需要经过个人的分析和评估之后,计算出快乐的程度。于我而言,主要是从“现实意义”、“理想意义”、“实现难度”、“关注度”这几个维度去考量——简而言之,没有什么现实中的收益、不符合个人的价值观、做起来太简单、没有其他人知道或者所有人都知道,一件事情如果占了其中一条或更多,那跟快乐就不沾边了。
再来讨论几个概念。
本能、欲望、习惯。
无一例外,这三个概念绝对都是指向趋利避害。
本能是最初级的趋利避害活动,饥则食、渴则饮、困则眠等。而欲望和习惯则是更高级、具有更具体的指向的趋利避害活动,欲望指向结果而习惯指向过程。考虑长远、总体得利的习惯或者欲望被认为是积极可取的——比如“远大的志向”,“长期锻炼得到的好身材”,“寒窗十年金榜题名”等。而相对应的,考虑短浅,总体受损的习惯或欲望则是消极否定的——比如“沉迷游戏”,“无意义的熬夜”等等。
可以看出,前者一般而言是违背本能的——当长期收益与短期收益相互对抗时,本能永远站在即时的收益面前——“锻炼太累了”,“学习好无聊”都是本能的反应——那为什么不去打游戏呢?
-----------------------------------------------------------------------------------------------------------------------------------------------
1:快乐的总量在一个周期(生活水平没有出现重大变化)内的上限固定的(神经递质有限且具有耐受性)
2:高频、高强度的愉悦感一般体验单一,并且会让愉悦感的阈值升高(参考各种成瘾性活动)
3:具有现实意义、理想意义,实现难度大、关注度适宜的活动的完成, 可以对生活水平产生明显的提高 (增加上限),并能带来持久的、充分的、丰富的快乐(比如高考成绩优异、找到理想的人生伴侣、通过长期锻炼拥有完美身材、实现财务自由等等)
综上所述——快乐的根源便在于树立积极的欲望,培养习惯在 周期中 去对抗短视的本能,在 周期的转折点处 跃迁,而获得更多、更优质的快乐。
如何对抗短视的本能呢?
戒烟的人爱吃糖果来转移烟瘾,苦读的人悬梁刺股来消除倦意;前者是奖赏,后者是惩罚,合理的制度应当是运动而非静止绝对的——像以班级为单位的应试教育,本质上就是建立了适宜的 评估系统、社群环境与奖惩制度 ,让枯燥的知识学习过程尽可能地变得高效。评估系统客观且易于把握,即考试成绩;彼此可见的社群环境会强化人的羞耻感和荣誉感,而这恰恰是奖惩制度得以生效的前提,单一的长期受益(好大学)不足以驱使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时间保持一个优良的学习状态,可想而知如果每次考试都没有公开或半公开的名次,名次的流动性会大大降低——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考研独力复习的效果不如高三集体复习效果来的要好,即便是心智和身体机能变得更强。
提出几个问题待解决——
如何在独处的时候建立一个高效的成长系统?评估、社群环境的替代、奖惩如何设计?如何克服监督问题?短期的快乐如何合理地获取?
第一章
开启行为的改变
改变之路:
每个人都有选择
关于改变,你其实一直都有选择。改变是一种选择,不改变也是一种选择。你为自己不改变找的所有借口,比如没钱、没时间、太麻烦、没必要……统统都是你的选择。甚至连你告诉自己“我没有选择”,也是你的选择。
把对选择的控制权拿回到自己手中,这是开始发展与改变自我的前提。
当我们被“卡住”时,一定会陷入或轻或重的无力感中,除了停留在原地,似乎找不到更好的人生选项。这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原因有两个。
第一,误以为只有按照理想状况作出选择,才算有选择;如果选项不够好,那就是没有选择。
第二,不愿意承担对自己的责任。
改变需要我们承担起对自己的责任,看清自己作出的选择。这对任何一个人而言,都不是轻松的事,它需要巨大的勇气。
改变需要勇气,但只有勇气还不够,改变还需要自我反省的能力。只有不断地审视自我,才能触发改变。
关于改变,每个人都有选择。这个选择,既需要勇气,也需要自省。
理智提供方向,情感提供动力。
那么,大象的脾气是怎样的呢?在我看来,大象有三个特点。
第一,它的力量大,一旦被激发,理智很难控制住它。
第二,它是受情感驱动的。它既容易被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驱动,也容易被爱、怜悯、同情、忠诚等积极的情绪驱动。所以,它既能成为改变的阻力,也能成为推动改变的动力。
第三,它是受被强化了的经验支配的。它只承认我们切实体会过的“经验的好处”,而不承认理智所构想的“期待的好处”。
期待的好处是抽象的,而经验的好处是具体的;期待的好处发生在未来,而经验的好处发生在过去或者当下;期待的好处是被教导的,而经验的好处是能切身感受到的。
当期待的好处和经验的好处发生冲突时,虽然骑象人想要寻求期待的好处,他身下的大象却不由自主地转向了经验的好处。哪怕有时候,期待的好处要比经验的好处大得多。
改变失败的时候,责怪自己是没有用的,因为我们的行为并不是独立于环境而存在的。所谓的好处或者坏处,其实就是我们与环境交换信息、获得反馈的过程。刺激和强化就是我们与环境建立联系的方式。
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触及改变的本质了。
改变的本质,其实就是创造新经验,用新经验代替旧经验。创造新经验需要通过新的行为,获得新的反馈、新的强化,并切身体验到它。切身体验的经验,信息浓度是非常高的,这跟听来、看来的道理很不一样。如果只有想象中的期待,而没有新行为带来的新经验,改变就很难发生。
心理舒适区:
摆脱旧经验
为什么旧经验根深蒂固
改变的本质是创造新经验,并通过强化把新经验转化成新的习惯。
旧经验根深蒂固的最重要的心理机制是:心理舒适区。
从老布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有时候,人们即使处于很痛苦、很艰难的环境中,仍然不愿意改变,这也是一种心理舒适区,因为人们熟悉它。
因为每个人都带着自己长长的过去,这些长长的过去不在环境里,而在我们的头脑里,在我们的所思所想中,在我们和环境的互动中。
所以,真正的心理舒适区不是熟悉的环境,而是我们熟悉的应对环境的固有方式。走出熟悉的环境,并不意味着走出了心理舒适区。只有改变应对方式,才是真正走出了心理舒适区。
控制感是每个人的基本需要,也是安全感的来源。我们大部分的应对方式,最初都是用来应对焦虑情绪的。越是感受到威胁、焦虑,就越需要控制感,人就越容易抓着已有的应对方式不放。而走出心理舒适区意味着,我们放下了以前用来应对焦虑的武器,重新面对焦虑,寻找新的适应办法。
这是心理舒适区最特别的地方:人不是根据现在的生活去选择合适的应对方式,而会根据熟悉的应对方式来建构现在的生活。
改变很难,是因为每个现有的行为背后,都有我们的“怕”。那怎么能突破我们心里的怕,从而达到改变的目的呢?接下来,我会介绍实现改变的四个原则:检验人生假设、小步子原理、培养“环境场”,以及情感触动。
卡尔·荣格(Carl Jung)说过:“如果潜意识的东西不能转化成意识,它就会变成我们的命运,指引我们的人生。”同样,如果你不知道阻碍改变的力量,不知道这种力量背后的重要假设,看起来,你是活在常识里,实际上,你是活在自己的假设里。
心理免疫的X光片里的第三栏,就能帮助我们看到这个假设。我们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那些跟目标相反的行为,能带来的好处是什么?
第二,如果做不一样的行为,最担心别人会怎么对我们?
第三,为什么阻碍改变的行为带来的好处是必需的?如果没有这些好处,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
改变的本质,是通过做不一样的事获得新经验。不一样的事,指的就是与心理免疫系统要求我们做的不一样的事。
新经验指的是,当新行为让我们内心隐含的假设松动以后,所产生的新领悟。
如果我们要学习游泳,既不能只在岸上熟读怎么学游泳的书,也不能要求自己一下子跳到深水区——这样就被淹死了。改变也是如此,它是一种支持性的探索,既需要勇敢,也需要安全和可控。
如果我们觉得一件东西很重要,就要自己去争取,而不是在背后抱怨。哪怕时间很紧张,我们也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只有自己认真对待自己的东西,别人才会认真对待。在背后抱怨,等于把责任推卸给了别人。
每当想要抱怨的时候,我都会先想想,我有什么需要没有直接表达,我是不是坚持了自己的意愿。
步子原理:
迈出改变的第一步
有一种特别的方法,能够有效推动改变。这也是行为改变的第二个原则——小步子原理。
简单来说,小步子原理就是在改变的路上迈出小小的一步,获得一个小小的成功。通过不断获得小的成功来积累经验的好处,从而为下一步行动提供心理动力。
在改变的过程中,我们在往前看和往回看时,看到的东西经常不一样。往前看,会看到困难;往回看,会看到方法和路径。
用奇迹提问找到第一个小小的改变,并让它实现,这个策略就叫小步子原理。
小步子原理不是一个让我们获得最终成功的策略,而是一个让我们有所行动的策略。它的重点不是结果,而是此时此地的行动。它的核心思想其实是古希腊斯多葛学派的主张:努力控制你所能控制的事情,并接纳你不能控制的事情。
而小步子原理的核心,是让你专注到当下能做的事情上。至于这个事情能不能带来想要的结果,这不是你能控制的,因此,也不需要你去关注。
不要去想未来太过巨大的任务,而是专注于眼前能做的一小步,并把它做好。只有这样,大象才会迈开步伐。
改变的过程就是这样,我们心里有目的地,可是在行动上,只能看清脚下。也许有一天回过头,我们会发现,走着走着,自己已经走得很远了。
那么,怎样能让我们把新的经验凝固成长久的习惯,不再退回到充满诱惑的心理舒适区呢?这就需要行为改变的第三个原则,我给它起名叫——培养“环境场”。
“场”到底是什么呢?它其实是包含大量行为线索的环境。这些行为线索能激发特定的行为。就像到了卧室你会想睡觉,到了办公室会想工作,到了餐厅会想吃饭一样自然。
创造型快乐是骑象人热衷的理智的快乐,而消费型快乐是大象热衷的感官的快乐。如果从消费型快乐转到创造型快乐,我们需要说服感觉的大象。给自己创造一个学习或者工作氛围浓厚的“场”,就是一个说服大象的好办法。
所谓“场”,就是我们心中关于空间功能的假设。
情感触动:
改变最重要的动力
这就涉及行为改变的第四个原则——情感触动。
改变需要情感的触动。如果没有情感认同,就不会有改变发生。可是,大象既容易被焦虑、恐惧这类消极情感触动,也容易被爱、怜悯、同情、忠诚这类积极情感触动。到底哪种情感最容易引发改变呢?
越是自责,一个人越容易放纵自己,陷入“放纵—自责—更严重放纵”的恶性循环。
真正的问题不在于要不要对自己提高要求,而在于高要求的背后,究竟是你对自己的厌恶,还是爱和期待。只有后一种感情才是能够触动大象改变的力量。
用爱驱动自己的改变
自我发展之问
结合本章内容,思考:
在哪些时候,你会谴责自己?你经常谴责自己什么地方?这种自我谴责,究竟促进了你的改变,还是阻碍了你的改变?如果用一种理解的方式来跟心里的大象对话,你会跟它说什么?
然后以5年后自己的身份,给自己写一封信。告诉自己,5年以后,你会怎么看现在的自己遇到的困难,以及现在的自己的坚持。
第二序列改变:
改变真的有效吗
改变是把双刃剑
改变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内容的改变,在这个案例里,就是工作;另一个是应对方式的改变,在这个案例里,就是不停换工作的行为。
瓦茨拉维克把内容的改变称为第一序列的改变,把应对方式的改变称为第二序列的改变。瓦茨拉维克说,就是因为人们把改变停留在第一序列,导致改变本身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成了一个问题。
接纳自我的本质是舍弃
一个误解是,以为接纳自我就是不改变。通过第二序列改变这个概念可以看出,能了解接纳自我本身就是一种改变,而且是很难的改变。
难在哪里?难在忍受。
人只要有焦虑感,就会想改变。
接纳自我其实不是追求,而是舍弃。舍弃什么呢?舍弃对生活的过度控制,对“完美自我”和“完美世界”的幻想和执念。
心理治疗领域里有一种很著名的疗法,叫作“森田疗法”,它的核心理念是带着问题生存、为所当为。意思是,一个人不要纠结于自己的问题,只把它当作生存的常态,转而专注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这种曲线救国的改变方式最大的好处是,防止我们只看问题本身,而忘了问题以外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这才是接纳自我的真谛。
第二章
推动思维的进化
心智模式:
组织和加工世界的方式
心智模式的作用
如果把人比作一部复杂的机器,把行为看作这部机器输出的结果的话,心智模式就是驱动机器的底层程序。人要获得持续的发展,不仅需要行为的改变,还离不开心智模式的有效运转。
心智模式,就是我们头脑中惯有的组织和加工世界的方式。
心智模式十分重要,因为它决定我们如何面对必然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决定我们如何追求一心想要的成功和幸福,并且决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如何评价自己。自我发展的过程,就是心智模式不断发展和进化的过程。
心智模式到底怎样影响我们呢?它在两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心智模式的第一个作用是塑造我们的经验,影响我们的情绪。因为心智模式还有第二个作用,引发行动。
人需要把自我放下,才能让新的东西进来。
不要太执着于自我。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根本不重要,你怎么跟世界互动才重要。
第一种防御型心智模式——僵固型思维——通过维护“我很强”的自我形象,阻碍我们发生改变。而应该思维作为第二种典型的防御型心智模式,它的本质在于不去认识真实的世界,反而试图让真实世界臣服于我们头脑中已有的规则,并在世界不符合头脑中的规则时,表现出怨恨、愤怒、焦虑或者沮丧。
应该思维和愿望有一个最根本的区别,就是能不能容忍现实跟愿望不一致。
一旦某个行为不是出于自发的,而是产生自某个“我应该如此”的观点,它就可能变成一种强迫性质的自我要求,就会逐渐偏离事情本身。努力会变成对努力的模仿,爱情会变成对爱情的模仿,感动也会变成对感动的模仿。
绝对化思维:
人为什么会陷入悲观主义
习得性无助
除了僵固型思维和应该思维,还有第三种典型的防御型心智模式——绝对化思维。
绝对化思维,就是对伤害的抽象化。
僵固型思维,防御的是我们内心完美自我的形象。应该思维,防御的是我们内心已有的规则。绝对化思维,防御的是可能产生的伤害。同时,这三者又有很紧密的内在联系。
目标和张力
一条河要流动起来,需要三个条件:河流源头和终点的落差产生的张力、控制河流走向的河道和不断补充的源头活水。如果没有落差,河水就会停止流动;如果没有河道,河水就会失去方向;如果没有源头活水,河水很快就会枯竭。
创造性思维是以目标来思考现实,先想我要什么,再想现实是怎样的,环境能够提供什么,想办法弥补目标和现实之间的鸿沟。而解决问题的思维是以现实来思考目标,先想环境能够提供什么,再想自己的目标是不是现实,该树立怎样的目标。
控制的两分法:
把目标变为行动
控制的两分法
控制的两分法:努力控制我们能控制的事情,而不要妄图控制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
控制的两分法的第一步,是思考担心的事情里,哪些是自己能控制的,哪些是控制不了的,并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能控制的部分。
控制的两分法的第二步:把能控制的部分找出来,并作成计划,努力把它做好。
近的思维:
如何走出焦虑
近的思维和远的思维
一条河流要流动起来,有三个条件:张力、河道和源头活水。创造性思维可以制造张力,控制的两分法可以让张力变成行动力。而找到河流流动的第三个条件——源头活水的方法,就是与现实接触。
所谓近的思维,就是关注真实的、正在发生的、近的事情。这些事情是流动的,在特定的情境里,会不断发生变化。与它相对应的就是远的思维,是指关注想象中的、抽象的、远的事情。这些事情是静止的、僵固的,是我们头脑中已有的东西,与现实的情境无关。
近的思维会不断跟现实接触,让现实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而远的思维只注重头脑中的规则,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拒绝改变。
有三条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近的思维方式。
第一条原则,用描述性语言,而不用评价性语言。
描述性语言,就是不加评价,不用形容词,只用动词描述正在发生的事情。
第二条原则,问具体的问题,而不是抽象的问题。
第三条原则,关注现在能做的,而不是关注事情的结果。
如果我们不能投入做事,事情通常也做不成。大部分人希望先看见,才能相信。而有时候,我们需要先相信、先投入,才能看见想看到的东西。如果我们一定要在头脑中预想出行动的结果,反而会失去行动的能力。
倾听的要诀,就是知道很多事其实你并不知道。
我们要先接受知识都是错的,才能找到知识对的地方在哪里。如果套用禅宗三种境界的说法:第一重境界就是把知识当作绝对真理来学习;第二重境界就是知道知识是有错的,所以批判它、排斥它;第三重境界就是重新学习知识,结合知识产生和应用的背景,既知道它有局限,也知道它有用的地方在哪里。
第三章
发展关系中的自我
关系中自我的四个层次
我们为什么要从关系的视角来看待自我、发展自我呢?关于这个问题,我想用四个递进的层次来解释。
第一个层次,人无时无刻不在关系当中。
第二个层次,在不同的关系中,自我是不同的。
第三个层次,决定我们行为的是我们所处的关系,不是我们的个性。
第四个层次,从关系的视角出发,我们思考问题的维度会发生重大转化。一些看起来似乎无解的问题,用关系的视角考虑,就有了合理的答案。
关系中的角色:
解锁更多自我可能
角色影响我们的行为
角色的本质,是人和人在关系中产生的一种行为期待,是关系里的人共同达成的隐性契约。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调整自己的角色呢?
首先,在回应对方之前要先想想,对方把我们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和角色上?我们是否接受这个位置和角色?
关系的语言:
人际关系的密码
人际关系的密码
前文我写过,角色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期待。决定我们言行举止的,不是个性,而是我们在关系中的角色。
都是你的错:
我们为何互相指责
“都是你的错”思维的源头
没有了对错,我们身处的关系如果出现了问题,该怎么办?谁来改变?我的回答是: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注意力放回到自己身上,做自己能做的事,承担起自己在关系中应该承担的责任,而不管别人怎么样,也不管最终结果如何。
回到自身,承担自己能承担的责任,这是突破对错思维最直接的办法。因为你是系统的一部分,通常情况下,你有了改变,对方也会作出相应的调整。
我们需要承认和尊重彼此的独立性,我为我的生命负责,你为你的生命负责,绝不轻易越界。
“都是你的错”,它的攻击是向外的,指向别人的,引发的情绪是愤怒;而“都是我的错”,它的攻击是向内的,指向自己的,引发的情绪是内疚、自责和抑郁。
边界的含义是,即使是最亲近的人,我们都需要承认,我们跟他是不同的人。
第四章
走出人生的瓶颈
在现实生活中,自我发展常常需要经历很多跨越式的转变,这个过程伴随着剧烈的变动和强烈的不安。就好像在某些时刻,你忽然发现自己已经越过了生命中一条神秘的红线,到了某个从未去过的新领域。熟悉的旧生活已经过去,想要的新生活还没到来,你被留在新旧交替的关口,茫然无措。这就是“转折期”。
一个人经历了什么样的转折期,他又是如何度过这些转折期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是什么样的人。
用变化的视角看,自我发展是通过自我的打碎和重构,从旧阶段过渡到新阶段的过程。这个阶段的变化,常常孕育着新经验、新思维、新关系的产生,它是转变的综合,常常伴随着更剧烈的情绪波动,会持续更长的时间。它不是一种发展的量变,而是一种发展的质变。
转变的本质,不是外在的新旧更替,而是内在自我的重构。
意义感有两个重要来源。一个是目标感,人是通过有价值的目标把自己的现在和未来连起来的。如果没有目标,工作和生活都会变成一种凑合的状态,这时候,人就会变得空虚、缺少力量。另一个是人际关系。
重生:
如何重建全新的自我
转折后的重生
放弃并不比坚持容易,它同样需要勇气。有勇气接受损失;有勇气放下旧的,开始新的;有勇气放下熟悉的,尝试不熟悉的;有勇气放弃容易的,选择艰难的。
生命总是会为自己寻找出路,无论前面的阻力看起来有多强大。
关系转变:
如何应对关系的结束
失去了一段关系,意味着失去了一个自我。这种失去不像从一块完整的饼上掰下一块那么简单,它同时会改变剩余的部分。
在结束的阶段,我们的头脑会以各种方式来抗拒结束,比较典型的有以下三种。
1.对挽回的幻想
在一起需要两个人作决定,可是离开,只要一个人就可以决定了。
2.把对方和关系理想化
如果你正要结束一段关系,可以提醒自己,你失去的并不是一段完美的关系。无论你把它想得多美好,它都不是。如果这段关系本身已经充满了厌倦和冲突,谁先提出结束并不重要。就算有区别,也只是你更害怕结束而已。
3.让自己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
而承认了结束,就是从心底承认我们已经永远失去了所爱的人。可是,不经历结束和迷茫,我们就不会有重生。
该怎么接受结束呢?去承认损失,去哀悼,去迷茫,去失声痛哭,然后固执地相信会有新的未来从生活中长起来,哪怕我们现在还看不到这个未来。
英雄故事的三个阶段
1.启程
我们克服了对变化的恐惧,决定顺应召唤,勇敢上路。
2.启蒙
决定走上这段冒险之旅开始,我们就跨越了一个神秘的门槛。以前的世界消失了,现在面对的是一片充满未知、危险和希望的全新领域。跨越这道门槛,意味着我们已经走出了心理舒适区。
3.回归
在这个阶段,英雄完成了他的使命,要回到他出发的地方,把他在旅程中学到的东西分享给那些等待出发的人。如果别人愿意,他会在别人的旅程里变成一个守护者。
坎贝尔认为,英雄之旅的三个阶段——启程、启蒙和回归,具体来说,是一个包括听到召唤、投入召唤、跨越门槛、寻找守护者、面对和转化恶龙、发展内在的自我、蜕变、带着礼物回家的旅程。
人不会为自己要走的路后悔,只会为自己没有响应召唤后悔。这就是我要走的路。
没有什么路是一定的,重要的是,我们在借着走这些路修炼自己。就像坎贝尔说的,归根结底,所有的英雄之旅都是自我发现的旅程。
自我发展的过程,就是破除我执,从小我走向大我的过程。
纵使落日转瞬即逝,也无法消解那刻的美。如果说,生命的有限性有什么好处的话,也许就是让我们意识到,自己所在的每一刻都那么美。
人就是在对以前自我的不断否定中,逐渐实现自我发展的。
你想让约会变得更顺利吗?可能只需要一杯热饮,温暖能促使他(她)更容易信任你。你想顾客在店铺里消费会更多吗?可能只需要有怡人的香气,在香气萦绕里,顾客不仅停留时间更长、消费更多,对商品的评价也更高。
《感官心理学》用科学实验向我们展示,颜色明或暗,温度冷或暖,纹理粗糙或光滑——所有这些感觉会以意想不到的力量影响我们的行动和决策。
你以为自己足够理性,不会受别人的影响?其实你每天都要受到温度、材质、重量、声音、味道、气味以及颜色等身体感觉的影响,你的思考和决定每时每刻都在受身体和外在环境的影响。
往常我们对这些影响却不自知,认为自己的决定和行为都是受自己支配的,殊不知影响甚至创造出这些决定和行为的,竟是我们周围的感官世界。
有些餐馆会在用餐前为客人提供热毛巾,当你使用这些毛巾洗个脸、擦个手后,心里会不会感受到温暖呢。温暖能促使人们更容易信任他人,变得愈加慷慨和亲切。这个温暖可能只是一个瞬间,但是也会带来深远的影响。
如果你正为薪水、销售甚至谈判分手谈判,给对应一杯热茶或热咖啡都是好过冷饮的选择。不但问留下热情而善解人意的印象,说不做真的能让你受到幸运之神的青睐。
来自瑞典的全球知名家具和家居零售商,宜家家居是充分利用身体感知,以此来促使顾客产生购买行为的典型。人们在宜家里浏览商品的时候,可以现场观察、体验。现场还会根据实际的使用场景,布置出追接近你理想的效果。你从入口逛到出口之间,有种要全部买下的感觉。
小孩可以在接受父母拥抱时感知温度,从而感受到身体和心灵的温暖之间的联系。因为他是通过体感来认识周围的世界,并由体感建立起对距离、触感、温度、重量以及高度的具体理解。
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汉斯·莫拉维克曾说过,为计算机编写模仿婴儿知觉的程序,要比为计算机编写棋盘对弈的程序困难得多。现在虽然有计算机可以赢得围棋的比赛,但是却还没有一个有感知能力的计算机。所以你感官能力是一个奇迹,为你搭建起心智与外部世界的桥梁。
当你意识到自己拥有的能力后,就会自觉地对色彩、温度以及材质等环境因素多加注意,看待世界的视角也与之前不同了。你会发现这些感官能够为你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快乐。
打卡模板《心流》
2018518 DAY5
「阅读内容」:第五章 感官之乐
「金句摘抄」:
(1)当我们觉得不快乐、沮丧、厌倦时,有一条很方便的出路:尽量利用自己的身体就行了。现在很多人都注意到健康与良好体魄到重要性,但身体所能提供的不计其数的乐趣,通常都没有被充分开发。
(2)用心灵驾驭身体:光靠身体的动作是不能产生心流的,一定要投入心灵的力量才行。
(3)如果我们只为赶时髦或改善健康而参与,不见得会有什么乐趣。很多人陷入一种到头来无法自拔的体能活动中,把锻炼身体当成一种义务,一点儿没有乐趣。乐趣不在于你“做什么”,而在于你“怎么做”。
(4)如何维持爱情的新鲜感?答案跟其他活动一样。双方关系要乐趣盎然,复杂性一定要提高;而要增加复杂性,双方就必须不断在自己和对方身上寻求新的潜能。要达到这个目标,他们就必须在彼此身上投注更多的注意力,了解伴侣的思想、感觉与梦想。这是一种持续的努力,是一辈子的事情。
(5)发挥身体的心流潜力实非难事,不需要特殊的才能,也花不了什么钱。每个人都可以借着开发一两种过去忽略的体能,大大改善生活的品质。
「个人收获&感悟」
(1)这一章节看完之后有挺大触动,生活中想让自己变得快乐、美好真的没那么复杂,不一定非要物质财富达到某种丰富的程度,生活品质才能改善。学会控制身体和感觉,美好触手可及。这个世界上许多真正美好的东西往往都是免费的。阳光、空气、亲情等。但往往却为了一些虚妄的东西忽略了真正美好和内心的需求。
(2)之前有段时间因为孩子、家庭、工作以及自我发展之间充满了矛盾与纠葛,心情非常沮丧,做任何事情都觉得充满挫败感,很容易抱怨这埋怨那,总之明显精神熵居高,内在失序严重,这样状态下无论做什么效率都极其低下,并且越是如此,越是恶性循环。幸好及时意识到这种失控,慢慢地开始自我规划,明确目标,及时调整状态,有意识做一些改变。比如重新探索上班的新路线,找到一条最合适自己的,并且还利用坐车时间来背单词、阅读、听书等。原本非常混乱的一个状态慢慢开始变得有序且有趣。看似一切没变,但因为自己有了这种掌控感赋予这一切意义不同了,所以一切带来的体验完全不同。
(3)关于亲子教育上有了新的认识。有时候不是方法技巧的问题而是我们意识、心态的问题。只有我们意识到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我们才能真正陪伴和教育好他们。
从垒起筑起插上这几个词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孩子们游戏时的忙碌。
在沙滩上,我们垒起城堡,城堡周围筑起围墙,围墙外再插上干树枝,那就是我们的树,这几个动词分别是“垒、筑、插”。这几个连续动词,用得非常精确。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我们建造童话城堡的过程,从中深刻体会到孩子们筑城垒墙之乐。
孩子们的童话语言简短却饱含情感,恰恰道出了孩子们纯真的心灵和投入的状态。及至最后,孩子们已经完全沉浸在编织童话的快乐中,甚至忘记了“她是我的妈妈”!如果说“垒筑城堡”的快乐是属于感官的快乐,而这种编织童话的快乐是创造的快乐。这些快乐共同丰富诠释了“海边的沙滩是我们的快乐天地”这一中心主旨。
《沙滩上的童话》的相关内容:
《沙滩上的童话》是统编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课文名为童话,实则是一篇洋溢着快乐与温情的儿童故事,以第一人称描述了一群孩子在沙滩上垒筑城堡、编织童话的有趣场景。表现了儿童天真活泼、富于幻想的天性和勇敢、善良的美好品质。
课文插图以大海、沙滩为背景,呈现了孩子们堆垒城堡、编织童话的快乐场景:湛蓝的海水,金黄的沙滩,孩子们垒起一座高高的城堡。他们围观在城堡周围,有的咧着嘴,拿着铲,远远地欣赏着城堡。有的跪坐在城堡下方,指点着塔楼的动静,似乎讲述着城堡的秘密;还有个小男孩跪在城堡的正前方,双臂举起,似乎在欢呼自己的杰作。
20190723 人生四问-第53篇 53/365 成都,雨/晴。
“我是谁?”“我是我的武器,积累了亿年智慧的潜意识、情绪、情感。”
喜悦与快乐,
7个层次,一个比一个难以获得,但同样珍贵,同样让人感到快乐。感官体验的快乐,容易获得却不廉价。自我实现稀缺、又难得,还靠运气,快乐也不会持续很久。
就像:
在极度口渴时,一杯极普通的水,就能人幸福到感谢天感谢地。
但寒窗苦读十几年,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的快乐,在正式开始大学生活后,也会渐渐消退。
我们追求的幸福是一瞬间,一段时间,一阵子。
然后,需要重新再来。
一直记忆很深的一个故事是北野武大叔讲自己买豪车的事。 还记得《菊次郎的夏天》里面那个暖心大叔菊次郎吗?那就是著名导演和演员,北野武大叔,《菊次郎的夏天》是他自导自演的作品。
北野武大叔,在他年轻时非常、极度羡慕别人开豪车,自己也想要。终于有一天,功成名就,有实力买了自己的豪车,很开心,提车开车。但没过多久,就觉得无聊了,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开豪车是什么样子。然后就雇人开自己的豪车,自己来看…… 奋斗数年,一朝实现,快乐了没多久,就“没感觉了”。多让人失落的事,被他说得很有趣。有趣的人,总有办法把“郁闷”的事,变得“有趣”。
我们的人生就是这样,不断追求、得到、快乐、然后没感觉、再去追求…… 但绝不是西西弗斯般推石头的人生,无用功的人生。 只是一个层级的快乐被满足之后,人就会去追求更高层级的快乐。 追求的越来越大,人也越来越厉害,选择的权利也越来越大,对自我的认同也越来越满意。 就像是一个点,不断螺旋上升为一阵阵点、圈、旋转体。正所谓,一生万物。
一直呆在安全区里面久了,也会感觉无聊、无趣,想做些什么,追求些什么。 一直有水喝不渴,水就似乎没有什么快乐可言了。身体感官提供的快乐似乎就不足与给于快乐了。这个时候,就想要获取知识、想要追求梦想、有一些社会价值和地位、在社会关系里面建立自己的家朋友合作伙伴、当这一切都实现时,可能就需要再往前走去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
从感官快乐到自我实现的追求,就是人生360度全方位的快乐了。向前是快乐,向前遇阻,偶尔退回来休息一下,向后也是快乐。 当自我实现与超越受阻,就退回去一些,去享受社会关系的快乐;再不行就再退一些,去享受社会角色赚钱的快乐、贡献(比如,捐赠、义工)的快乐;还没能力和机会,也没关系,再退回去一些,去享受为自己目标奋斗的快乐(比如,早起30天,健身30天);都太难,就去请自己吃顿大餐吧! 后退是为了,更好前行。 欲进先退,也是太极的智慧。
[人生四问]回答“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将去何处?”“如何度过当下?”,探索如何让当下更幸福的方法。 此文是甜菜君[人生四问]第53篇文章。 ---- 甜菜君研究幸福|一切为了过好此生。 学应用心理学,有三级心理咨询师证,现在主业:研究幸福。 题图来自互联网 ,基于 CC0 协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