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双相障碍的病因 5 双相障碍的诊断 51 诊断要点 6 双相障碍的治疗 61 住院治疗 62 躁狂发作的药物治疗 621 碳酸锂 622 抗癫痫药治疗 623 抗精神病药物 63 抑郁发作的药物治疗 7 参考资料 附: 1 双相情感障碍相关药物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双相障碍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 双相障碍 已经自动替换为 双相情感障碍 ,可 点此恢复原貌 ,或 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 拼音
shuāng xiàng qíng gǎn zhàng ài
2 英文参考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2年版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
3 概述双相情感障碍也称双相障碍(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一般是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1]。
德国人Leonhard(1957)首先提出对情感性障碍分二大类:即单相情感障碍和双相障碍。所谓双相情感性障碍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者。资料表明:人群中患双相的危险率低于息单相的危险率,双相患者的遗传倾向要高于单相。此外,双相患者起病往往较早,预后不如单相好,但对锂盐效果好。根据CCMD-Ⅱ-R,双相情感性障碍又分躁狂相、抑郁相、混合相、快速循环型等亚型。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时,表现为情感高涨、言语增多、活动增多;而抑郁发作时则出现情绪低落、思维缓慢、活动减少等症状[1]。病情严重者在发作高峰期还可出现幻觉、妄想或紧张性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1]。双相情感障碍一般呈发作性病程,躁狂和抑郁常反复循环或交替出现,但也可以混合方式存在,每次发作症状往往持续相当时间(躁狂发作持续1周以上,抑郁发作持续2周以上),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社会功能等产生不良影响[1]。
4 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
双相情感障碍发病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1]。大量的研究资料提示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对本病的发生有明显影响[1]。
5 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双相情感障碍的特点是反复(至少两次)出现心境和活动水平明显紊乱的发作,紊乱有时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和活动增加(躁狂或轻躁狂),有时表现为心境低落、精力降低和活动减少(抑郁)。发作间期通常以完全缓解为特征。与其他心境障碍相比,本病在两性的发病率更为接近。由于仅有躁狂的患者相对罕见,而且他们与至少偶有抑郁发作的患者有类似性(在家庭史、病前人格、起病年龄、长期预后等方面),故这类患者也归于双相。[1]
躁狂发作通常起病突然,持续时间二周至四、五个月不等(中数约四个月);抑郁持续时间趋于长一些(中数约六个月);但除在老年期外,很少超过1年。两类发作通常都继发于应激性生活事件或其他精神创伤,但应激的存在并非诊断必需。首次发病可见于从童年到老年的任何年龄。发作频率、复发与缓解的形式均有很大变异,但随着时间推移,缓解期有渐短的趋势。中年之后,抑郁变得更为常见,持续时间也更长。[1]
双相障碍,目前为轻躁狂 诊断要点[1]:
确诊需要:(a)目前发作符合轻躁狂的标准;及(b)过去必须至少有一次其他情感发作(轻躁狂、躁狂、抑郁或混合性);
双相障碍,目前为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 诊断要点[1]:
确诊需要:(a)目前发作必须符合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的标准;及(b)过去必须至少有一次其他情感发作(轻躁狂、躁狂、抑郁或混合性);
双相障碍,目前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 诊断要点[1]:
确诊需要:(a)目前发作必须符合伴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的标准;及(b)过去必须至少有一次其他情感发作(轻躁狂、躁狂、抑郁或混合性);
双相障碍,目前为轻度或中度抑郁诊断要点[1]:
确诊需要:(a)目前发作必须符合轻度抑郁发作或中度抑郁发作的标准;及(b)过去必须至少有一次轻躁狂、躁狂或混合性的情感发作;
双相障碍,目前为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 诊断要点[1]:
确诊需要:(a)目前发作必须符合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的标准;及(b)过去必须至少有一次躁狂、轻躁狂或混合性的情感发作;
双相障碍,目前为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 诊断要点[1]:
确诊需要:(a)目前发作必须符合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的标准;及(b)过去必须至少有一次躁狂、轻躁狂或混合性的情感发作;
双相障碍,目前为混合状态 诊断要点[1]:
患者过去至少有过一次躁狂、轻躁狂或混合性情感发作,目前或表现为混合性状态,或表现为躁狂、轻躁狂及抑郁症状的快速转换。
51 诊断要点虽然双相情感障碍最典型的形式是交替出现的躁狂和抑郁发作,其间为正常心境分隔;但是,抑郁心境伴以连续数日至数周的活动过度和言语迫促,以及躁狂心境和夸大状态下伴有激越、精力和本能驱力降低,都并不罕见。抑郁症状与轻躁狂或躁狂症状也可以快速转换,每天不同,甚至因时而异。如果在目前的疾病发作中,两套症状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很突出且发作持续至少两周,则应做出混合性双相障碍的诊断[1]。
6 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以心境稳定剂为主的综合治疗[1]。双相情感障碍几乎终生以循环方式反复发作,其发作的频率远较抑郁障碍为高,尤以快速循环病程者为甚[1]。因此,双相情感障碍常是慢性过程障碍,其治疗目标除缓解急性期症状外,还应坚持长期治疗原则以阻断反复发作[1]。
61 住院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治疗首先是患者的安全必须得到保证,临床医生需要判断患者是否应住院治疗。住院的指征是:有自伤、自杀和伤人等危险;患者总体能力下降致使不能进食且回避环境;症状迅速恶化,如高度兴奋、冲动、自伤等严重损害自身和危及他人等行为;缺少或丧失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的支持。[1]
62 躁狂发作的药物治疗 621 碳酸锂碳酸锂的主要适应证是躁狂症,它是目前治疗躁狂的首选药物,对躁狂和双相障碍的躁狂或抑郁发作还有预防作用[1]。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也可用锂盐治疗[1]。对精神分裂症伴有情绪障碍和兴奋躁动者,可以作为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增效药物[1]。
急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严重心血管疾病、重症肌无力、妊娠的前3个月以及缺钠或低盐饮食患者禁用[1]。
帕金森病、癫痫、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神经性皮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慎用[1]。
碳酸锂的有效剂量范围为750~1500mg/d,偶尔可达2000mg/d。一般开始每次给250mg,每日2~3次,饭后口服给药,逐渐增加剂量,3~5天内逐渐增加至治疗剂量。一般至少1周才能起效。维持治疗剂量为500mg~1500mg/d。老年及体弱者剂量适当减少,与抗抑郁药或抗精神病药合用时剂量也应减少。由于锂盐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比较接近,在治疗中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外,应对血锂浓度进行动态监测,并根据病情、治疗反应和血锂浓度调整剂量。急性期治疗血锂浓度应维持在08~12mmol/L,维持治疗时为04~08mmol/L,血锂浓度的上限不宜超过14mmol/L,以防锂盐中毒。[1]
碳酸锂的副作用与血锂浓度相关[1]。一般发生在服药后1~2周,有的出现较晚[1]。根据副作用出现的时间可分为早期、后期副作用以及中毒先兆[1]:
①早期的副作用:无力、疲乏、思睡、手指震颤、厌食、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稀便、腹泻、多尿、口干等[1]。
②后期的副作用:患者持续多尿、烦渴、体重增加、甲状腺肿大、黏液性水肿、手指细震颤。粗大震颤提示血药浓度已接近中毒水平[1]。
③锂中毒先兆:表现为呕吐、腹泻、粗大震颤、抽动、呆滞、困倦、眩晕、构音不清和意识障碍等。应即刻检测血锂浓度,如血锂超过14mmol/L时应减量。如临床症状严重应立即停止锂盐治疗[1]。
622 抗癫痫药治疗1)丙戊酸钠:丙戊酸盐对躁狂症的疗效与锂盐相当,对混合型躁狂、快速循环型双相情感障碍以及锂盐治疗无效者可能疗效更好。丙戊酸盐从小剂量开始,每次200mg,每日2~3次。每隔2~3天增加200mg.剂量范围800~1800mg/d。治疗浓度应达50~100mg/L。常见副作用为胃肠 症状以及镇静、共济失调、震颤等。转氨酶升高较多见,造血系统不良反应少见。极少数患者出现罕见的中毒性肝炎和胰腺炎,为一种罕见的特异质性反应。治疗期间应定期检查肝功能与白细胞计数。目前国产的丙戊酸钠尚没有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适应证,应当引起注意。[1]
2)卡马西平:对治疗急性躁狂和预防躁狂发作均有效,尤其对锂盐治疗无效的、不能耐受锂盐副作用的以及快速循环发作的躁狂患者,效果较好。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600~1200mg/d,分2~3次口服。剂量增加太快,会导致眩晕或共济失调。卡马西平具有抗胆堿能作用,治疗期间可出现视物模糊、口干、便秘等副作用。皮疹较多见,严重者可出现剥脱性皮炎。偶可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及肝损害。应监测血象的改变。卡马西平由于不良反应严重,临床已较少使用。[1]
623 抗精神病药物可选用有适应证、具有心境稳定作用及安全性高的抗精神病药物[1]。
传统的抗精神病药氟哌啶醇能较快控制急性躁狂发作。严重发作时肌注氟哌啶醇每日2~3次,每次5~10mg。新型抗精神病药物中,奥氮平、利培酮与喹硫平和碳酸锂合并可治疗躁狂发作,而氯氮平和碳酸锂合并能治疗难治性躁狂症。抗精神病药物剂量视病情严重程度及药物不良反应而定。[1]
63 抑郁发作的药物治疗双相障碍分一型、二型和混合型。
1)双相I型基本诊断特征:至少有1次躁狂发作,躁狂发作与药物、物质使用或疾病无关,提示:诊断BP-I型不需要抑郁发作。
2)双相II型基本诊断特征:至少有1次轻躁狂发作;至少有1次重度抑郁发作;无论是轻躁狂还是抑郁发作都与药物、物质使用或疾病无关。
3)混合型障碍基本诊断特征:轻躁狂和抑郁症状≥2年;不符合轻躁狂和重度抑郁的诊断标准;2年期间无症状期持续不到8周。
区别:
1、躁狂与抑郁症的程度不同。一类是典型的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症,两者都非常严重;2型为典型的轻躁型重度抑郁,即躁狂较轻,程度显著低于抑郁程度;混合型是轻度躁狂、狂躁和抑郁症状的短发作(在几小时内)迅速混合或交替出现。
2、病情严重程度不同。1型患者有严重的抑郁,2型患者有较轻的抑郁。混合型通常是多年的抑郁症。
3、发病年龄不同。1型主要开始于青少年,倾向于在更年轻的年龄,大约18岁左右首次发作,通常是轻度躁狂发作,也可以是抑郁发作或混合发作。双向型2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抑郁或轻度躁狂,伴有频繁的抑郁发作。
4、不同的治疗效果。双相情感障碍2型的治疗是明显的,它的特点是躁狂症状较轻,如沉默寡言、生气时容易摔东西、砸东西、发脾气等。2型患者有时头脑清醒,在做错事后会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什么,事后会反思。
扩展资料:
双向障碍简介: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情绪障碍(BP),也被称为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是以躁狂和抑郁发作为特征的一种障碍。研究发现,躁狂发作通常是在轻度和短暂的抑郁发作之前,所以大多数学者认为躁狂发作是双相情感障碍,只有抑郁发作是单相的。
DSM-IV将双相情感障碍分为两种亚型,I型双相情感障碍伴躁狂或混合发作和重郁发作,II型双相情感障碍伴轻躁狂和重郁发作而无躁狂发作。
因为未知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环境因素参与疾病过程在很多方面,当前强调遗传和环境压力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交互点在双相情感障碍的出现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临床表现,按照攻击特征可分为抑郁,躁狂或混合发作。
发病和过程:
BP-I和BP-II的发病高峰期在12-30岁之间,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是持续的,特别是抑郁症状。双相障碍患者较一般人群的死亡时间要早8-20年,这种风险一部分可归因于自杀,双相患者的自杀率是普通人群的14倍;还有一部分患者死于肥胖、心血管或代谢疾病的共病。
结局:
双相障碍即使在治疗时仍具有不利的临床、社会和经济影响。只有约四分之一的双相障碍患者会从急性抑郁发作中全面康复,尽管治疗依从性良好,但疾病复发率和致残率仍然很高。
参考资料:
问题一:我该怎样治疗_双相情感障碍 目前。关于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问题,目前全球推荐的治疗药物有1抗躁狂药物:碳酸锂、丙戊酸钠、丙戊酸钠缓释片、丙戊酸镁缓释片,拉莫三嗪。其中碳酸锂的作用较强,但是容易引起中毒,丙戊酸盐对快速循环作用较好,拉莫三嗪对双相障碍,国际上推荐为双相治疗的首选,但是有发生过敏反应的危险;2、抗精神病药物:几乎所有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其中有奥氮平、思瑞康控制躁狂的效果和作用时间比较好,起效快,但是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其他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各有特点,镇静作用较轻。 临床上,病人适合什么药物,需要根据病人用药后的反应来考虑,并没有硬性的规定
问题二:双相情感障碍怎么治疗 你好。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相对比较复杂,治疗方法目前来说最主要还是需要药物治疗,以心境稳定剂治疗为主,在系统的药物治疗的同时与可辅以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工娱治疗、物理治疗。一般情况下如果系统治疗是会有一定的临床治愈率的,一般来说如果系统治疗的话12周之左右会有效果
问题三: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如何治疗 双相障情感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并且配合心理疏导和干预。
问题四:双相情感障碍容易治疗好吗 大脑是一切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脑内神经递质代谢与各类精神疾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脑的活动基础是建立在电信号的转换基础之上,这个使命由神经元合成并由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肩负,所以当神经元功能出现异常时,必然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失活等一系列代谢,这个代谢过程是生物效应的过程,如果强行借助外界化学药物对递质进行平衡容易使脑细胞过度兴奋或抑郁,产生成瘾性或依赖性。一旦用药过度必然使递质彻底失衡,彻底失衡后轻者产生其他精神症状,重则无药可用。后果不堪设想;这也是为何诸多精神疾病人群毕生求医,终生未果且负债累累、家庭不欢、亲人离散的主要原因,为此给精神疾病也重重的扣上一顶“疑难杂症,终生不愈”的帽子。
在您了解了大脑与精神分裂症的种种关系之后,接下来就是周文俊教授为你恭细解答“5HD超磁复恒-脑功能T联疗法”的治疗原理。 为了拯救长期漂泊于“精神苦海”逐渐将被遗忘的诺诺之人,国内精神疾病领域专家经过多年潜心研究,攻破“精神疾病”难治之谜,开启脑内奥秘之门:
首先明确发病“根本”:
精神指大脑功能活动的基础,是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反应,大脑活动由脑神经元细胞传递电信号维持,使人出现(喜、怒、哀、乐;行、站、坐、立;吃、喝、排、睡等),但当大脑神经元细胞受损,递质受体敏感度异常而引发电信号传导异常时,脑功能则出现紊乱,使人出现个性、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表现不一致不协调脑功能紊乱症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感觉这个人精神有点不正常”。
再次了解致病“核心”:
核心一:神经递质紊乱是致病“元凶”
那么神经叫神经递质它是一种特殊化学物质,主要任务是完成各个神经元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
(递质是指神经末梢释释放的特殊化学物质,它能作用于支配的神经元或效应细胞膜上的受体,从而完成信息传递功能)如果脑神经元细胞功能正常,突触则能均衡释放神经递质使其传递正常信号维持正常精神状态,反之则精神异常。
神经递质有几类即生物原胺类、氨基酸类、肽类、其它类等四类。生物原胺类神经递质是最先发现的一类,包括: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5-羟色胺(5-HT)也称(血清素)。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包括:γ-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谷氨酸、组胺、乙酰胆碱(Ach)。
哪些递质与精神障碍关系与精神障碍有直接关系的常见神经递质有:
多巴胺:(Dopamine) (C6H3(OH)2-CH2-CH2-NH2) 由脑内分泌,可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这种脑内分泌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将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也与上瘾、精神异常有直接关系。
五羟色胺(5HT):又称血清素,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它与人类的一系列行为问题有关,同时也与性格和情感障碍有关。
核心二:脑神经元细胞受损是致病“引子”
什么叫脑神经元细胞脑神经元也就是脑神经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胞体、细胞核、树突、轴突。神经元细胞与细胞之间通过突触建立联系,传递信息。
脑神经元细胞有哪些特点神经元是神经系统基本结构单位,它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再生功能,所以一般的外界 对人的精神不足以造成影响而引发障碍,但当外界因素使脑神经元细胞受损程度比较严重时,则使人出现精神障碍症状,重则出现分裂样,所以说脑神经元细胞的受损程度与神经递质是否能够正常担任信使传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脑神经元细胞与神经递质的关系:脑神经元细胞产生神经递质>>
问题五:双相情感障碍的自我疗法 双向情感障碍的自我治疗方法一:净化练习
净化练习是可以帮助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剔除旧有思想,改变固有思维模式,从而净化内心的练习方法,效果非常明显,比较简单、明了。 净化练习主题一:我所看到的(事物)本身不具任何意义。
练习方式:环顾四周,对所看到的事物或现象随机取样加以描述。如:看到了桌子,我们就通过这个主题练习在心中默念或说出来;“我看到的这个(桌子)本身不具任何意义”,看到椅子,我们就说“我看到的这个(椅子)本身不具任何意义”,看到电脑,我们就说;“我看到的这个(电脑)本身不具任何意义”,看到墙壁、地板、茶几、沙发等等,我们同样依照上述的方式进行练习,若是人在外环境中,也是同样方式练习。
注意事项:
1、李宏夫老师指出,做这个练习时,对于你着眼的对象不要有差别对待,要保持一视同仁,不要因为这个事物自己不喜欢就回避不做,相反,更不要因为这个事物自己喜欢就刻意多做,要平等对待。
2、净化练习每天三至五次,每次三至五分钟,练习一周。
3、净化练习不是思考的练习,故进行此练习时,一定不要陷入逻辑思考,不要试图用头脑想清楚自己正在进行的主题练习,只是按部就班去操练。
4、若你对此练习产生强烈的抗拒或焦虑症感,请停止练习。
净化练习主题二:我所看到的(事物)对我所具的意义,是我过去学来的看法所赋予的。
练习方式与主题一相同,如;看到桌子,我们可以在心中默念或是说出来,“我所看到的这个(桌子)对我所具的意义,是我过去学来的看法所赋予的”,看到车子,我们就说,“我所看到的这辆(车)对我所具的意义,是我过去学来的看法所赋予的”,看到花、草、树、木、乃此人、事、物,我们都可以用同样的方式进行操练。
注意事项与主题一相同。
净化练习主题三:我的头脑关于(事物)的念头/感受,不具任何意义,它就像我所看到的东西一样,不具任何意义。
练习方式:对所着眼的事物随机取样去说,或对头脑里所生起的想法、感受加以描述去说,如;我的头脑关于(这扇门)的念头/感受,不具任何意义,它就像我所看到的东西一样不具任何意义。看到“车”可以说,我的头脑关于(这辆车)的念头/感受不具任何意义,它就像我所看到的东西一样不具任何意义等等。若是头脑里产生某种想法,如;“我会不会疯掉”、“我会不会死掉”、“我会不会失控”、“万一・・・・・・怎么办”、“我感到・・・・・・”“他会怎么看我”等等念头时,我们可以这样操练,我的头脑关于(会不会疯掉)的念头/感受,不具任何意义,它就像我所看到的东西一样不具任何意义。我的头脑关于(会不会死掉)的念头/感受,不具任何意义,它就像我所看到的东西一样,不具任何意义。我的头脑关于(万一・・・・・・)的念头/感受,不具任何意义,它就像我所看到的东西一样,不具任何意义,以此类推的方式进行操练。
当你对此练习熟练掌握之后,你可以直接简单操练,如:我的头脑关于(会不会疯掉)的念头/感受不具任何意义。
注意事项与主题一相同。
净化练习主题四:我可以重新去看
练习方式:这个练习进行操练时,留意头脑中浮现的景象或念头,李宏夫老师强调:要不加选择、不加评判的予以操练,如;“头脑中浮现出活着没意思”的念头,我们就在心中默念或是说出来,“我对(活着)感到(没意思),是我过去的旧思想选择的一种认识,我可以重新去看”。如;“头脑中浮现有关双向情感障碍”的害怕念头,就立即操练,“我对(双向情感障碍)感到(害怕),是我过去的旧思想选择的一种>>
问题六:双相情感障碍延误治疗有何坏处 您好,以下不花钱的信息
建议在正规医院专家治疗无效后
仅供参考
多一个选择多一个希望
希望对您有一点点微薄的帮助
医院治疗和以下信息同时进行,不耽误病情
113、关于精神类疾病念经的问题?
问113:我得了抑郁症,经常钻牛角尖,难以安睡,烦躁不安,到底该怎么办?
答113:
・ 凡是精神方面的疾病,比如抑郁、癫痫、精神病等都属于孽障灵性病。
・ 这种疾病均是源于自己往世的孽障和灵性所致。往世做过较大的孽障,此生要经者前来讨债,自己就会因此受报。表现方式就是自己狂躁不安,甚至不能控制和左右自己的情绪和意志。因为灵性都是可以控制这些。
・ 知道自己的病因以后,就要有忏悔心好好读经消孽还债。所谓因果报应真实不虚,自己无需抱怨什么,怪只怪自己往世不积德,做了很多对不起别人的事情,此生才会有此果报。所以要发忏悔心的好好忏悔和消除孽障,并且诚心还债,超度自己现在的要经者。孽障消除、债务还清以后,自己自然会恢复正常。
・ 需要读如下经文:
・ 《大bei zhou》每天7遍及以上,求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保佑我某某身体健康,增强功德。
・ 《心经》每天21遍,求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保佑我某某开智慧,治疗我的抑郁症或者精神病。
・ 《礼佛大忏悔文》每天5遍,求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保佑我某某忏悔和消除导致我有抑郁症或者精神病的孽障,治疗我的某某病。
・ 佛教经典组合每周3张以上,一般这种病都是较大孽障所致,先读21张,然后根据病情再21张21张的往上加,直到痊愈为止。
・ 念经的同时配合许大愿,多放生,会更好医治抑郁症。
――玄学问答
问题七:十年的双相情感障碍有没有办法治愈? 燥郁气质,有些是天生的,即便是后天养成的,神经特性的稳定性也不是一时半会能调节过来的。换句话说,既然天生是这种气质,那么只要小心把握,把它当做个性的一部分就是了。若是想要改变,那么就要点滴做起,神经特性的极度兴奋性和极端抑制性的转换(环形人格,你说的双向情感障碍),平时注意不要过度兴奋,把握自己情绪的度,控制自己的亢奋情绪和意志行为,那么抑郁就不会来的那么强烈和不可控制。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行。据我所知,一些抗抑郁药物虽说短时间内会让你恢复到常人的正常状态,一段时间后,基本上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问题八:双相情感障碍如何治疗 快快乐乐每一天。
问题九:双向性情感障碍该怎么治愈? 双向性情感障碍的另一个名字是狂躁抑郁症,是情感性精神病的一种,病发时有狂躁和抑郁两种情感轮流替换.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先兆 躁狂抑郁性精神病为情感障碍性精神病。早期先兆为双向性性格变异,多呈循环特点,情感变化经常不明原因地“两极分化”……如发展为进行性的、典型性的情感两极分化,则宣告本病的序幕已经徐徐拉开…… 本病是以躁狂或忧郁的反复发作和交替发作为特征的精神病,主要特征为情感障碍,故又称情感性精神病。发作可呈双向性,亦可呈单向性,躁狂症的特征是兴奋的、激动的、乐观的、情感高张,抑郁型恰恰是另一极端、其特点是忧郁的、悲观的、沉静的、情感低落的。 因二者可交替发病,故该病又称循环性精神病,全程中,有的以躁狂型为主,有的以忧郁型为著,一个阶段化悲为喜,一个阶段又转喜为忧。本病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为三大特征,并呈躁狂、抑郁交替发病。治疗方法目前主要是:抗精神病药物(首选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如氯氮平、奥氮平等)+心境稳定剂(碳酸锂、卡马西平、丙戊酸纳等)+心理治疗
问题十:双相情感障碍能治好吗 双相情感障碍,又称躁狂抑郁症,是一种涉及一次或多次严重的躁狂和抑郁发作的疾病这种疾病使人的情绪摇摆于极度高涨(或者易怒,或二者兼有)和悲伤失望之间,在这两种状态之间会存在情绪正常的时间在美国,有两百万以上的人受到双相情感障碍的困扰
双相情感障碍一般从青春期或成年期的早起开始,持续一生由于双相情感障碍经常不被人们认为是一种疾病,患者可能会没有必要的为之受苦多年
双相情感障碍可能对患者及他们的配偶,家庭成员,朋友和雇主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破坏性尽管没有已知的根治办法,双相情感障碍是可以治疗的,并且康复是可能的具有双相情感障碍可以保持成功的人际关系,和从事有意义的工作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结合可以帮助绝大多数患者重新回到具有生产性的,充实的生活
双相情感障碍
3个典型特征
1躁狂和抑郁两症状并存。
抑郁症状是双相患者最为常见的表现症状,但是要确诊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状是必要条件。
躁狂症状发作的时候,人会情绪高涨,甚至容易被激惹。
典型就是“三高”:情绪高、思维能力快、行动速度快。
躁狂状态可能会造成一些破坏性的行为,比如参加危害自身健康的活动、参与犯罪行为、滥交等。
但是更可怕的是,这种状态持续不了多久,就会跌入“三低”的低谷:抑郁症状发作。人会变得情绪低落,甚至发僵。
2情绪过山车,反复发作。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无时无刻都在坐情绪过山车,在抑郁心情和躁狂心情中的“反复横跳”。
躁狂状态和抑郁状态的反复切换,是双相情感障碍最典型的症状。
3长期存在。
双相情感障碍一日出现,便会长期存在于身体,它不会一下子好起来,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发作。
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对生活和工作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我个人对这方面不是很了解;下面是我查到的一些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治疗原则
(1)个体化治疗原则 需要考虑患者性别、年龄、主要症状、躯体情况、是否合并使用药物、首发或复发、既往治疗史等多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从较低剂量起始,根据患者反应滴定。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治疗反应、不良反应以及可能出现的药物相互作用等及时调整,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依从性。
(2)综合治疗原则 应采取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和危机干预等措施的综合运用,提高疗效、改善依从性、预防复发和自杀、改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3)长期治疗原则 由于双相障碍几乎终身以循环方式反复发作,其发作的频率远较抑郁障碍为高,因此应坚持长期治疗原则。急性期治疗目的是控制症状、缩短病程;巩固期治疗目的是防止症状复燃、促使社会功能的恢复;维持期治疗目的在于防止复发、维持良好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2药物治疗
最主要的治疗药物是抗躁狂药碳酸锂和抗癫痫药(丙戊酸盐、卡马西平、拉莫三嗪等),它们又被称为心境稳定剂。对于有明显兴奋躁动的患者,可以合并抗精神病药物,包括经典抗精神病药氟哌啶醇、氯丙嗪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齐拉西酮、阿立哌唑等。严重的患者可以合并改良电抽搐治疗。对于难治性患者,可以考虑氯氮平合并碳酸锂治疗。治疗中需要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对于双相抑郁患者,原则上不主张使用抗抑郁药物,因其容易诱发躁狂发作、快速循环发作或导致抑郁症状慢性化,对于抑郁发作比较严重甚至伴有明显消极行为者、抑郁发作在整个病程中占据绝大多数者以及伴有严重焦虑、强迫症状者可以考虑在心境稳定剂足量治疗的基础上,短期合并应用抗抑郁药,一旦上述症状缓解,应尽早减少或停用抗抑郁药。
3物理治疗
急性重症躁狂发作、伴有严重消极的双相抑郁发作或难治性双相障碍可采用改良电抽搐(MECT)治疗,但应适当减少药物剂量。对于轻中度的双相抑郁发作可考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