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新婚不久,夫妻相处之道望大家倾囊相授

本人新婚不久,夫妻相处之道望大家倾囊相授,第1张

许多人认为夫妻相处之道是四个字:相亲相爱。但在生活中我们发现:结婚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人对曾经如火如荼热恋过的爱人渐渐失去了热情,在自己心目中曾经那么完美无暇的心上人现在看来也不过是一个普通人罢了。夫妻间无话可说,感情淡而无味,于是有人开始找情人,有人闹离婚。中国传统夫妻间那种相濡以沫,恩爱有加的情形似乎已成了天方夜谭,不可能再现。何以传统夫妻多能白头偕老,而现代夫妻以离婚而收场者日多呢?

究其根源,这是东西方文化对婚姻、爱情的观点不同而造成的后果。

西方文化传统中有着深厚的个人主义倾向。古希腊蜗居一狭小的亚平宁半岛之上,却始终城邦林立,不能融合为一个国家,即其个人主义影响所致。柏拉图的《理想国》,即以此等小国寡民为对象。追求爱情,建立家庭,在西方人看来,亦属个人之事,于他人、社会无关。西方人视爱情为一神圣之事,认为爱情乃人类感情中最圣洁、最完美无暇之事,故许多人以获取真爱为人生目的。的确,在真正的爱情里,爱人是那么的完美无暇,超脱了这个尘俗肮脏的世界,她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天使。相形之下,自己是那么地丑陋、自私、卑微,所以我必须要改变自己,使自己也变得纯洁、无私、高尚起来,如此才配得上她。这就是“爱情使人崇高”“爱情使人无私”“爱情使人超越”的道理。这种感情,无论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都是一样的,都是人性的升华。恋爱的意义,重在生命精神的表现,而不必与爱者有肉体的结合。此所以西方人重恋爱而不重结婚的道理。歌德一生经历了多次爱情,所以灵感迸发,诗意盎然。但每次感情澎湃到极点,歌德即行逃走,最后与之结婚者,乃一极平凡之女子。但丁与眷恋终生的女子彼特丝(Beatrice)相见乃在天堂里,而非人间。

正因为西方人重恋爱轻婚姻,甚至认为“结婚是爱情的坟墓”,所以在婚后,当感情逐渐趋于平淡后,许多人有巨大的失落感。为使自己的精神再有一寄托的对象,以使自己有所追求,有所提升,西方遂有“情人”的出现。至于因此而造成对配偶的伤害,则可在所不顾也。可自由结婚,自可自由离婚,这些都是我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他人无缘置喙。

这还是“爱情至上主义者”之所为。等而下之,现在许多人不懂爱情之真谛,仅仅视爱情为人生不可或缺的大享受事,多索取,少奉献,其恋爱次数多,而其人品则日益卑下也。更等而下之者,为了满足肉体的需要,为了贪图荣华富贵,为了个人的种种目的,而不惜作“第三者”“第四者”,则更无足道也。在西方人眼里,家庭不过是两个独立的人结合在一起的场所。当无法结合时,结婚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这样“可使每个人的利益最大化”。个人的利益、自由与权利是最重要的,人生一世,就要使自己的权益得到最充分的保障和满足。而当家庭于此有妨碍时,自应解散家庭,脱离家庭。西方个人主义的文化传统于婚姻一事充分暴露无疑。今我国人,竞慕西化,也同此想法,同此作为,导致离婚率日高而自食恶果,此又何足怪哉。

中国文化对婚姻爱情的看法与西方有异。中国人从来不认为爱情是人生唯一的、最高的目标。爱情固然美妙,但人生确乎有远超越于爱情之上者。家、国、天下,这些都超越于一己之爱情。婚姻,也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事,而是于子女、父母、亲族、民族都有影响的众人之事。

我如此说,以今人之观点,则必斥之曰中国传统婚姻是“封建礼教束缚人性”“礼教杀人”。此种见解,实在是现代国人对祖国传统文化之莫大误解所致。中国文化是大群文化,认为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离开社会人群而独存。无大群,何来个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古今中外的历史,有哪一个人脱离了他所在的社会而实现了“个人利益最大化”?今我国人,受西方文化个人主义的影响,总认为国家、社会是个人利益实现的障碍,总认为个人凌驾于大群之上才有平等独立自由,其短视浅薄乃如此。中国古人深谋远虑,所以中国文化特别鼓励每个人都讲求道德,使个人的修养逐渐远离一己之私欲而达于大公无私之境界。此即是《礼记·礼运》篇所说的“天下为公”之意。

但另一方面,其目标虽在大公,而其落脚点却在每一个个人自身。远大美好的理想,必须使社会中每一个人都亲身实践才有实现的可能,自立方能立人,己达方能达人。所以中国文化特具独立精神,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彼人也,我亦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强调每一个人都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一步步使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国泰而民安,最终使天下所有民族、所有国家都能和平共处,以达于长治久安、天下太平之目标。这就是中国人经常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可见,中国人是一种整体的圆融的社会观,既看到社会发展的目的就是使每一个人都能自抒己性,自尽己才,使每个人之一生都幸福无憾;同时,又深刻地认识到要想切实保障每一个人的利益和幸福,国家、社会必须要和平、公正、和谐,此为个人利益的前提与基础。有大家,方有小家;有大群,方有个人。此非空话,事实如此。

反映在婚姻家庭上,就是中国文化所说的“礼”。夫妻之间不仅要相亲相爱,还要以礼引导。礼,不仅是礼貌,更重要的夫妻双方要有责任感,包括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同时夫妻双方还必须具有自尊、独立的人格。

夫妻是所有的人际关系中感情最为亲密者,生同室,死同穴。但夫妻间如果仅以感情相维系,则婚姻的基础反而不牢固。任何一人都不能脱离社会而独存。夫妻双方如果眼中只有爱人,再无他人,则他们二人无异于将自己置身于整个社会之外,其生活能美满幸福否?爱情是人类所有感情中最容易激扬澎湃而失去理智者,将家庭生活导之于礼,就是要使爱情不致于如洪水般泛滥而给夫妻双方及其他人带来伤害。礼,犹如河岸之堤坝,正是要使感情的洪流奔淌在合理有序的渠道内。礼,并不是要束缚感情;恰恰相反,礼使感情更有保障,使爱情之花更加绚烂芬芳。中国人说:“发乎情,止乎礼”,正是这个道理。在感情的处理上,中国人的方式岂不比西方人更富人性,更科学,更合理?

汉代梁鸿孟光,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唐人张敞,每日为其妻画眉,且谓闺房之乐有甚于此者。中国传统的婚姻制度,使夫妻间感情绵长深厚,婉约蕴籍,其缠绵悱恻之情比之西方,实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如王实甫之《西厢记·离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宋人贺铸《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今人多认为传统婚姻制度乃封建礼教之产物,无一可取之处,则传统婚姻制度下尽是怨偶否?证之上述诸例,岂其然乎?现代自由恋爱而成婚者,就必定是佳偶乎?在现代个人主义的影响下,男女双方多抱有“合则留,不合则散”的心态,没有真心对对方的付出,没有考虑为夫为妻者之自身责任,只是一味强调自己的感受与要求,夫妻间的幸福感恐怕只比古人少,不比古人多。

夫妻乃五伦(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之首。五伦是任何一个人的一生中关系最为密切者,五伦之道处理好,就可推而广之处理好其他一切人际关系,人生莫大之幸福即由此而奠。五伦之道要求每一个人都各尽己责,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臣忠。而夫妻双方同样如此,夫有夫责,妻有妻责。夫主外,要成家立业,要养家糊口,要担当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努力以天下为己任;妻主内,要孝养公婆,要教育子女,要操持家务。固然现在妇女也广泛就业,丈夫也经常做家务,男女分工不必如此分明,但夫妻双方各有责任,不可推诿,此点则古今无异。人人都能尽职尽分,则必然家庭和睦;家庭和睦,其乐融融,则夫妻双方必定更感幸福,更加珍惜,二人间感情自可更加牢固。侬中有我,我中有侬,如胶似漆,岂不是爱情进一步之升华?礼,并没有束缚感情,而是使感情更有保障。

夫尽夫责,妻尽妻责,自可赢得对方之尊敬。夫知妻为贤妻良母,尽可放心委之家事而无后顾之忧;妻知夫为正人君子,自感终身有托而倍加珍惜此因缘、此家庭,如此则家庭的凝聚力大大增强矣。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此其同心,源自互尊。对自己所尊敬之人,任何人都会心生景慕而不轻易放弃。有谁见虔诚的教徒轻易放弃教主、好学的学子轻易放弃良师?夫妻都认为对方是值得尊敬之人,其对家庭已做出了莫大的牺牲,自会心存感恩,心存报恩,希望与对方长相厮守还来不及,怎么会有放弃、离婚的念头呢?所以中国人说夫妻要“相敬如宾”“爱敬有加”。夫妻间的敬,并不是陌生人间的客气,而是基于对对方人格的敬重而产生的景慕追随心理,这是爱情的又一升华。

今人多以为夫妻间只需有爱,无须有敬。只是喜欢对方,而对之无尊敬之情,岂不是视对方如一只小猫小狗?对宠物自可玩弄,必要时可以抛弃;对爱人亦可把玩,必要时亦可抛弃而不心痛。只爱无敬之心理乃如此。夫不尽夫责,妻不敢终身以托,故随时求去;妻不尽妻责,夫视之如累赘,故愿舍之再娶。现代人高唱人权自由,少提责任义务,于家庭中夫妻之道亦如此,遂致夫妻间少真情,少敬重,少追随,少厮守,多仳离,多破裂,多冷漠,多伤害。人之一生,关系最亲密者无过于夫妻,夫妻相处如此无情无义,则人生有何幸福可言?现代个人主义流弊之深之广,岂不显而易见?

夫妻之间,仅有爱情是不够的。

1 少臭屁。别再爱你的人面前把自己装的和圣人(圣女)一样,你们是夫妻,不是外人,在外面摆酷就可以了,回家就要有个人样,别臭屁了。

搞长了,老婆(老公)都对你敬而远之了,还有爱吗?

2 经济上要多商量。虽然结婚了在一起过日子了,也别把对方钱包里的钱就当成是自己的钱了,钱是钱,爱情是爱情,难道她(他)把工资全交给你就是爱情吗?那么你们的爱情也太肤浅了。不是家里的钱谁是老公或者是老婆就理所当然的要控制,要商量着办,谁会理财就给谁理。这年头,经济危机,谁家挣点儿钱都不容易,你要是又不会理财又非要抢着搞,最后把家里搞得一团糟。嘿嘿,那小两口可就有的吵了。

3 要勤快 。80后的人有一通病,就是懒,某些哥们姐们懒到身上能长蛆了,所以没办法了,既然到一起过日子了,就都请勤快些吧。别在家搞霸权主义,自己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依赖着对方,甚至说:你不做某某就是不爱我。这不废话吗?爱你一定要帮你洗衣做饭啊,那你不如请个厨师或者洗衣工之类的,保管爱你。

4 别唠叨。唠叨是上个世纪结婚的人常干的事情,21世纪结婚的80后就别学这一“优良传统”了,每天在外面受气受白眼还不够?你回来非要一点小事唠唠叨叨的没个休,烦也给你烦死了。搞不好直接影响生活质量,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地。

5 说话有所顾忌。别以为结婚了就什么话都能说了,有些话能不说还是最好不要说,比如:当年那么多人追我,我怎么就看上了你这个窝囊废。等等等等,蠢货,要是你看上的是个窝囊废,你自己是什么?弄长了,连窝囊废你都搞不定了,那你可就完了。

6 别啃老。21世纪什么最流行,啃老。呵呵,这可是中国几千年闻所未闻的事情,孔老夫子如果九泉有知,恐怕也要在地下吹鼻子瞪眼,大呼:伤风败俗,岂有此理。流行归流行,咱可不要学,说的好啊,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小两口有手有脚,却要靠老人家养活,传出去,你两在外可就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了。

7 要勤俭。80后的人,从小在家就和宝贝一样,父母捧在手里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各个和宝贝疙瘩似得,没吃过苦,也就不知道钱来之不易。尤其工作了之后,花起自己的钱来更是大手大脚,一点谱都没有,往往是月初大富豪,月底穷光蛋,在这里敬告哥们姐们一句,还是要节俭一些,否则一遇到大事,发现自己一点钱都没有。那你们两还不有的吵啊。

遵守“三大纪律”

第一项切勿干涉对方的自由。

80后出生在改革开放之后,所以在他们的生活中除了接受了传统的中国思想之外,更是吸收了一部分自由平等的思想,反映到婚姻关系中,就是切勿干涉对方的自由。

不错,两个人是由相爱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但是结婚并不代表对方就是你的私有财产,对方首先是个人,有基本的与自由,如果擅自以老公或者老婆的身份去干涉对方交友活动的自由的话,会引起对方的反感,一次两次可能还没有关系,可是如果你老是这样,就准备替爱情收尸吧。也许此后对方还会和你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但是更多的是因为过日子而不是因为爱情和你在一起了。事实上,只要对方仍然爱你,没有做出诸如出轨等对不起你的事情的话,你又何必去干涉他人的自由呢?

第二项犯了错误要敢于认错,善于原谅。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是绝对正确的。在一起生活的小夫妻两个更是如此,每天柴米酱醋油盐茶的琐事,谁都会犯点儿小错误的,这个时候对方犯错误要善于原谅,自己犯错误则要勇于承认。

别老是听老一辈说的,别向她(他)低头,否则你以后日子难过哦。如果你总是宽于待己,严于律人,自己犯错误死活不认帐,不记得,对方翻了一点儿小错你就天天念,时时念,生怕对方不知道自己错了的话。那搞长了,对方保证连家都不敢进不愿进,不信,您试试。

第三项别让对方感到孤独。

80后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对于独生子女来说,从小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长大,邻里之间,老死不相往来,有没有兄弟姐妹,所以80后的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孤独感,生怕被别人遗忘,被世界鼓励。

别人或许算了,但是你作为她(他)最爱的人,如果在他(她)孤独的时候,你不知道死哪地方鬼混去了,鬼影子都找不着,电话都没一个,可见她(他)心里会是多麽的孤独与无助。所以,千万不要让爱你的人孤独,哪怕有事情,也要让他(她)知道,你心里记着他(她)。

李清照 (1084-1155)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她是一位在诗、词、文、赋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她早年曾做《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并批评了从柳永、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词家的不足。

最有才华的女人,生于名宦之家,幼时过目不忘,出语惊人,博览群书。齐鲁壮丽的山川涵育了清照的创作灵性,少女时代即名噪一时,崭露峥嵘。

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如擅朋友之胜"。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赵明诚空怀满腔热血,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目睹国破家亡,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

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如《如梦令》描写惜春怜花的感情: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另一首:《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沈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欧鹭

她因赵明诚外出而作的相思怨别词,更是情意深挚,别具一格。如《醉花阴》描写女词人在「佳节又重阳」时,倍感孤寂,于是以黄花自喻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构思新颖,意趣高雅,不是一般男性作家代言体怨词所能相比的。又如《一剪梅》下片抒发词人盼望丈夫来信的心情: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她的后期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她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如《声声慢》上片表现词人「寻寻觅觅」,又无所寄托的失落感,以及在「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环境中独自伤心的神态。下片触景生情、悲秋自怜:「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全词语言明白、节奏急促,情调凄婉。另一首有名的《永遇乐》由「元宵佳节」引起感伤,追怀往日的「中州盛日」。下片写到:

中州盛日 闺门多暇 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

捻金雪柳 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 风鬟霜鬓

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 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

全词流露出对国家变故、昔乐今哀的深切悲痛之情,后来宋末词人刘晨翁读此词,不禁「为之唳下」。

李清照的词独具一家风貌,被后人称为「易安体」。李词的主要特点有:一是以其女性身分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二是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语里提炼出生动晓畅的语言;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浣溪沙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浣溪沙

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浣溪沙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浣溪沙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诉衷情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菩萨蛮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好事近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是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清平乐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挪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忆秦娥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香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摊破浣溪沙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摊破浣溪沙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南歌子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怨王孙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鹧鸪天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鹧鸪天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玉楼春 红梅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末?不知酝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小重山

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临江仙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雕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临江仙 梅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蝶恋花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翦灯花弄。

蝶恋花 昌乐馆寄姊妹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水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蝶恋花 上巳召亲族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人似春将老。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瑞鹧鸪 双银杏

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念奴娇 春情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长寿乐

南昌生日,微寒应候,望日边六叶,阶蓂初秀。爱景欲挂扶桑,漏残银箭,杓回摇斗。

庆高闳此际,掌上一颗明珠剖。有令容淑质,归逢佳偶。到如今,昼锦满堂贵胄。

荣耀,文步紫禁,一一金章绿绶。更值棠棣连阴,虎符熊轼,夹河分守。

况青云咫尺,朝暮入承明后。看彩衣争献,兰羞玉酎。祝千龄,借指松椿比寿。

行香子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行香子 七夕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孤雁儿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烟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歹带〕人娇 后亭梅开有感

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

江楼楚馆,云间水远。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

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

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待西楼,数声羌管。

满庭芳

小阁藏春,闲窗销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恰似、何逊在杨州.

从来,如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

莫恨香消玉减,须信道、扫迹难留。难言处,良窗淡月,疏影尚风流。

满庭芳

小阁藏春,闲窗销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恰似、何逊在杨州.

从来,如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

莫恨香消玉减,须信道、扫迹难留。难言处,良窗淡月,疏影尚风流。

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庆清朝慢

禁幄低张,雕栏巧护,就中独占残春。

客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

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

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歹带〕东君。

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竞走香轮。

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

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近日边匀,金尊倒,拚了尽烛,不管黄昏。

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拈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多丽 咏白菊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

恨潇潇、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

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

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

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

似愁凝、汉阜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

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瘦芳姿。

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宋代才媛李清照

李清照是山东济南人,她出生于贵族书香世家,父亲李格非曾任官礼部侍郎,提点京东刑狱,是位身上带点风雅气息的官员。据宋史本传说,李格非工于词章,文字活泼,叙述传情生动清洵,生平祈慕陶渊明,带点出世之人的倾向。可惜他的作品失传,我们已无缘见到。清照的母亲,是王拱辰的孙女,王拱辰是状元,据说也很渊博,因此,李清照所承籍家学可说是十分渊博。

她的丈夫赵明诚(德甫),对考古学极下功夫,以“金石录”一书名满天下。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曾作宰相,山东诸城人。他和清照同年,他们是二十岁结婚的。当时的赵明诚还是太学生,虽然是宰相之子,但略无纨裤气习,他们的闺房之乐在于学问方面的共同研究。明诚编著的“金石录”,便是由两人集先秦及汉唐彝器石刻等加以考诠而完成的,全书共三十卷,大约花去他们夫妇很长的时间。李清照替这部写了一篇后记,主要是叙述编书的情形,同时也间接叙述了他们夫妇的生活。内容大略是说:他们夫妇每夜工作以点完一支蜡烛为度,有时整理书籍,加以题签,有时相互批评前代的书画彝鼎,并不时还在工作中加入某种竞赛。譬如,某一件事出在某书某页甚至某行,如果谁说错了,必须要煮茶献奉,这种赌赛有时会把茶杯倾翻于怀中,大笑而更衣。从这别具风趣的闺中乐事,应该不难看出他们夫妇都是极聪明的人,而且学识相仿。

李清照是多才多艺的,她能词,能诗,能文,能作画,她的一幅“琵琶行图”,一直到明朝还留存着。不管走得多远,关键时刻还得回来,清照所处的年代,正好处于江南大变的乱世,北宋皇朝已濒临末日,北方的金人不断南侵,这就是历上有名的靖康之难。但是越是乱世越需要女性,因此也总是在乱世,李清照的词一次次对整个中国发挥着独特的功能。与当时迷恋名妓李师师的道君皇帝相比较,显然起了提纲挈领式的点化作用。他们夫妇两人开始与灾难周旋,试图让灾难洗刷掉只有走运时才会追慕的虚浮层面,去寻求生命的底蕴。

这次流亡,让他们由山东入苏南,渡江到金陵,但对赵明诚的健康是有着损害的,他到南京的次年,就病倒了。清照守着他,风景不殊,举目有河山之异,心情的低沉可想而知。他们脚下的这块土地给了他们那么多无告的陌生,那么多绝望的酸辛,但他们却无意怨恨它,反而用温热的手掌抚摸着它,让它感受文明的热量,使它进入文化的史册。明诚死后,清照陷入悲苦的困境中。二十九年的夫妻,感情弥笃。追忆从前,她抱憾终天的是过去值得回忆与悼惜的往事,是和明诚一起度过的二十九年的日子,最令她伤心的是在流亡途中痛失了知心丈夫。

她晚年的生活非常凄苦,可以说是居无定所,但大致以金华为多。她的祖父、丈夫及家翁等皆是名人,她自己,也负一时重誉。但她的暮年仍是孤独的,南渡臣,到绍兴之后已逐渐安定下来,大家在山明水丽的临安享乐。乍一看,置身异乡所接触的全是陌生的东西,原先的自我一定会越来越脆弱,甚至会被异乡同化掉。其实事情远非如此简单。异己的一切会从反面、侧面诱发出有关自己的思考,异乡的山水更会让人联想到自己生命的起点,因此越是置身异乡越会勾起浓浓的乡愁。李清照开始行吟双溪,不与当时的权贵同调。而且,还受着这批人的污蔑。在这种环境中,她不噤感叹地吟出“南来尚怯吴江冷,北去应悲易水寒。”令人感慨深沉。

李清照是被南渡的权贵们遗忘的,甚至她的卒年,在史书中亦无可考,据一般推断,她大约活了六十岁。一个伟大的作家,他之获致成功,必须具有三个优越的条件:第一、要有丰富的情感;第二、要有超奇的理想;第三、要有独特的创造力。因为没有丰富的情感,无异丧失文学的生命;没有超奇的理想,不易达到空灵博大的境界;没有创造的能力,只是模仿前人,绝不能树立特有的作风。在北宋词人中,情感、理想、创造力,三者俱备,而能独往独来而自

成一体系的,只有苏轼和秦观;其次应该数到的,那只有李清照了。

李清照故居

在济南 趵突泉公园内漱玉泉北侧,有近年所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女作家,婉约派词人的卓越代表李清照的纪念堂。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

因她有《漱玉集》在世,后人便依此确定她的故居就在漱玉泉畔。纪念堂系仿宋建筑,大门上挂着郭沫若写的“李清照纪念堂”匾额,堂前还有她题定的楹联:“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陈列厅里展陈着女词人的画像和著作,还有他父亲撰文的碑石拓片和她丈夫登泰山的题名刻石拓片,以及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叶圣陶、冯沅君、藏克家、夏承焘、唐圭璋等人的题字等。

李清照生于一人充满书香气息的家庭,父亲李格非经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她曾作《如梦令》,描述她少女时代在济南的欢乐生活:“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宋时,济南城西确有“溪亭。”

李清照十八岁时,在汴京与太学生、丞相赵挺之的儿子赵明诚结婚。婚后,夫妻感情笃深,常投诗报词。一年重阳节,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阴》,寄给在外作官的丈夫:“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跃然纸上。据《嫏环记》载,赵明诚接到后,叹赏不已,又不甘下风,就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日三夜,写出五十阙词。他把李清照的这首词也杂入其间,请友人陆德夫品评。陆德夫把玩再三,说:“只三句绝佳。”赵问是哪三句,陆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公元1127年,北方金族攻破了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仓后南逃。李清照夫妇也先后渡江南去,第二年赵明诚病死于建康(南京)。

李清照独身漂泊在江南,在孤苦凄凉中度过了晚年。词人连遭国破、家亡、夫死之痛,所作词章更为深沉感人。比如那首著名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在南渡初期,还写过一首雄浑奔放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刺徽宗父子的丧权辱国,意思表达得痛快淋漓。

李清照生平经历

李清照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出生于一个官宦人家。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在朝为官,地位并不算低,是学者兼文学家,又是苏东坡的学生。母亲也是名门闺秀,善文学。这样的出身,在当时对一个女子来说是很可贵的。官宦门第及政治活动的濡染,使她视界开阔,气质高贵。而文学艺术的熏陶,又让她能更深切细微地感知生活,体验美感。因为不可能有当时的照片传世,我们现在无从知道她的相貌。但据这出身的推测,再参考她以后诗词所流露的神韵,她该天生就是一个美人坯子。李清照几乎一懂事,就开始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训练。又几乎是同时,她一边创作,一边评判他人,研究文艺理论。她不但会享受美,还能驾驭美,一下就跃上一个很高的起点,而这时她还是一个待字闺中的少女。

请看下面这三首词:

[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宝鸭,发型。)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棉,黄昏疏雨湿秋千。(沈水,香名;斗草,一种游戏。)

[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剗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剗袜,不穿鞋。)

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秀发香腮,面如花玉,情窦初开,春心萌动,难以按捺。她躺在闺房中,或者傻傻地看着沈香袅袅,或者起身写一封情书,然后又到后园里去与女伴斗一会儿草。

官宦人家的千金**,享受着舒适的生活,并能得到一定的文化教育,这在千年封建社会中并不奇怪。令人惊奇的是,李清照并没有按常规初识文字,娴熟针绣,然后就等待出嫁。她饱览了父亲的所有藏书,文化的汁液将她浇灌得不但外美如花,而且内秀如竹。她在驾驭诗词格律方面已经如斗草、荡秋千般随意自如。而品评史实人物,却胸有块垒,大气如虹。

唐开元天宝间的安史之乱及被平定是中国历史是的一个大事件,后人多有评论。唐代诗人元结作有著名的《大唐中兴颂》,并请大书法家颜真卿书刻于壁,被称为双绝。与李清照同时的张文潜,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诗名已盛,也算个大人物,曾就这道碑写了一首诗,感叹:“天遣二子传将来,高山十丈摩苍崖。谁持此碑入我室,使我一见昏眸开。”这诗转闺阁,入绣户,传到李清照的耳朵里,她随即和一首道:“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五坊供俸斗鸡儿,酒肉堆中不知老。胡兵忽自天上来,逆胡亦是奸雄才。勤政楼前走胡马,珠翠踏尽香尘埃。何为出战则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尧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区区记文字。著碑铭德真陋哉,乃令神鬼磨山崖。”你看这诗哪像是出自一个闺中女子之手。铺叙场面,品评功过,慨叹世事,不让浪漫豪放派的李白、辛弃疾。李父格非初见此诗不觉一惊。这诗传到外面更是引起文人堆里好一阵躁动。李家有女初长成,笔走龙蛇起雷声。少女李清照静静地享受着娇宠和才气编织的美丽光环。

爱情是人生最美好的一章。它是一个渡口,一个人将从这里出发,从少年走向青年,从父母温暖的翅膀下走向du立的人生,包括再延续新的生命。因此,它充满着期待的焦虑、碰撞的火花、沁人的温馨,也有失败的悲凉。它能奏出最复杂,最震撼人心的交响。许多伟人的生命都是在这一刻放出奇光异彩的。

当李清照满载着闺中少女所能得到的一切幸福,步入爱河时,她的美好人生又更上一层楼,为我们留下了一部爱情经典。她的爱情不像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也不像东方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不是那种经历千难万阻,要死要活之后才享受到的甜蜜,而是起步甚高,一开始就跌在蜜罐里,就站在山顶上,就住进了水晶宫里。夫婿赵明诚是一位翩翩少年,两人又是文学知己,情投意合。赵明诚的父亲也在朝为官,两家门当户对。更难得的是他们二人除一般文人诗词琴棋的雅兴外,还有更相投的事业结合点——金石研究。在不准自由恋爱,要靠媒妁之言、父母之意的封建时代,他俩能有这样的爱情结局,真是天赐良缘,百里挑一了。

童年

   贝多芬(13岁,1783年)

贝多芬的祖父与父亲都是宫廷歌手。在大部分时间里,他的父亲都喝得大醉,从没对家庭和气过,甚至连家人们是否有足够的吃穿都从未过问。起初,善良的祖父还能使这个家庭免受太多的苦;反过来,他最大的孙子的音乐才能也使老人感到莫大的欣慰,还把自己的名字给了他。 贝多芬出生地

但是当小贝多芬3岁生日时,祖父就去世了。贝多芬的父亲常把孩子拽到键盘前,让他在那里艰苦地练上许多小时,每当弹错的时候就打他的耳光。邻居们常常听见这个小孩子由于疲倦和疼痛而抽泣着睡去。不久,一个没什么水平的旅行音乐家法伊弗尔来到这个市镇,被带到贝多芬家里。他和老贝多芬常常在外面一个小酒馆里喝酒到半夜,然后回家把小路德维希拖下床开始上课,这一课有时要上到天亮才算完。为了使他看上去象一个神童,父亲谎报了他的年龄,在他八岁时,把他带出去当做六岁的孩子开音乐会。但是天下哪有后天培养出来的神童,尽管费了很多事,老贝多芬始终没有能够把他的儿子造就成另一个年轻的莫扎特。与莫扎特相比,贝多芬的童年太不幸了。莫扎特在童年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练功时间是愉快而安静的,有着一个慈爱的父亲和一个被钟爱的姐姐;而贝多芬则不然,虽然他的演奏赢得了家乡人的尊敬,但世界性的旅行演出却远未象莫扎特那样引起世人的惊叹。

我行我素的形象

  

贝多芬不愿做一个客厅里的宠儿,他宁愿在自己的住所,能够随己意进进出出、起床、穿衣和吃东西。他喜欢按照自己的兴趣为房间里的琐事瞎忙。有一次,为了空气流通和看清窗外的景物,他竟特意把窗户砍掉一块。他总是同房东们发生纠葛,总是不断地搬家。每当他处于创作高潮时,他总是把一盆又一盆的水泼到自己头上来使它冷却,直到水浸透到楼下的房间——我们可以想象那房东和其他房客的情绪会怎样!有时他搬家搬得是这样的频繁,以致他甚至不愿操心把钢琴的腿支上,干脆就坐在地板上弹奏它。由于他每次租新房时必须签署一张租契,指明租期,他就往往同时为四个公寓付房租。这无疑使他花掉更多的钱,这个本来就没有多少积蓄的音乐家,变得更加穷困。

失聪

  当他真切地感觉到自己的耳朵越来越聋时,他几乎绝望了。人生似乎不值得活下去了: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还有比听不见他喜欢听而且靠它生活的甜美声音更不幸的事情吗!起初,只有威格勒医生和斯蒂芬·冯·勃罗伊宁等几个老朋友知道他的不幸。他放弃到各王宫去听他如此喜爱的欢快的音乐会,他怕人们注意到他的耳聋,以为一个听不见声音的音乐家是写不出好作品来的。不!他想起他想写的一切音乐,“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也许对他来说,在耳聋的时候创作音乐并没有别的音乐家那么难。在他看来,音乐不仅是用迷人的声音安排各种主题或音型,它也是表现最深刻的思想的一种语言。可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音乐,相反他顽强的度过了31个没有音乐的年头,而他的许多佳作都是耳聋后写的。

-------------------

贝多芬的情感地图: 虚构VS真实

2006-10-30 10:20:04 来自: 本来老六 (但自怀中解垢衣)

Immortal Beloved / 不朽真情的评论 5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

    

  

    举凡名人的传记影片大多不脱事无巨细地罗列人生经历的窠臼:单线程地描述诸如早聪早慧的成长烦恼,一波三折的事业成败,花团锦簇的情感经历以及命运多舛的个人传奇凡次种种如同一份参加招聘的个人履历,或是革命公墓上的墓志铭,对于籍此缅怀膜拜抑或八卦猎奇的观众们来说,看多了未免起腻,嘴里淡出鸟来。于是,根据"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的原理,当那些名人的"正解"(或者叫做主流意识形态的阐释)被反复重复以至于观众大量流失票房业绩惨淡之后,穷则思变的**人学会了"歪解""曲解""反解"这些出奇制胜的法宝从而中咸鱼翻身。近在内地,有诸如霸占内地电视时段多年,流毒甚广的"戏说某某"系列。远到好莱坞,就有这一部对贝多芬的生平做大胆猜想,试图解开贝多芬生平一大谜团的"永恒的爱人"。

  

    说起贝多芬,70年代的孩子一定很有亲切感。打小他的名字就出现在咱们的小学课本里。不过最突出表现其价值的首推"思想教育课"。每次学校发起活动,号召向张海迪学习的时候,贝多芬必定会被拿来做人肉布景板,跟他一起陪跑的,还有另一位大叔"奥斯特罗夫斯基"。这两位"身残志坚"派的左右护法,经过思想老师人肉大喇叭长期的宣传教育,久而久之对我形成一种误导,那就是他们身上摒弃了人性上一切缺点弱点,由特殊材料制成,生来是为实现崇高的理想而活着。如同最高指示教导我们的,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连贝多芬终生未娶,都被主流意识形态拔高到"为音乐保持了童贞"的地步。这不禁让我这个每晚放学路上只琢磨今天餐桌上有什么好菜的追求"低级趣味的人",对贝多芬这尊不食人间烟火的乐圣敬而远之。可是这一印象,很快在某个暑假被一本叫《读者文摘》的杂志打破了。对这本杂志,相信当年的文学青年们都不陌生,这是一本销量堪比《故事会》格调类似于今天的《万象》的杂志,一般以思考思考人生探讨探讨理想,搞搞小布尔乔亚小情小调为主,是当年小资文青预备役的阅读宝典和时尚符号。颇像今天的张爱玲春上村树或是一个礼拜一定要去一次星巴克。跟风就要跟的有格调,至少当时读《读者文摘》算是有格调的。于是放假也别闲着,要鞭策自己上进做个"脱离低级趣味的"合格的文学青年。终于在某一期的《读者文摘》扉页上,在这个通常挂满名人名言的版面上,我与贝多芬的三封情书《致永恒的爱人》不期而遇。"我的天使,我的一切,我的我:你当感受痛苦了---唉,凡我住的地方,愿你也同我在一起,我将设法使我能和你共同生活,当你不在我的面前,我度了何等的一种生活!!---我到处为人们的善意所追随,自己觉得不配有此,也不愿有此,而人对人的谦卑,使我心痛,当我在宇宙的总体中视察我自己是什么,而世人所称为最伟大的人物又是什么,当我想起你也许星期六日才接到我的第一次消息,我哭起来了---你固然也有爱情,但我对你的爱情更加浓厚---在我的面前决不要把你自己隐藏起来---祝你夜安---我必须去睡。唉,上帝呀—我们相距这样近!又这样远!我们的爱情岂不是一种真正的空中楼阁---可是他也和天一样稳固的。"当这样饱蓄激情,激扬爱意的文字大面积向我袭来时,我被震得瞠目结舌。这就是那个印象中冷峻而狂暴的贝多芬吗,这就是"把童贞献给音乐""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奋斗"的贝多芬吗?"当我晚上睡在床上之时,我的思绪都奔向你,我永远的爱人。有人快乐,有人哀伤,等命运之神垂听我们的话语再静待结果吧,只有全然跟你生活,我才能活下去,否则,宁可不要活。是的,我们非如此不可。""我们的爱情除掉经过牺牲与不求全外,安能有其他方法使之实现,你不完全是我的,我不完全是你的,此事你安能加以改变。---天呀,你试看一看美丽的自然;对于那必然的事件要放宽心些---爱情要求一切的一切,这完全是对的,我对于你,和你对于我都是如此---我必须为我和你而生存"这些灵魂的不安,情感的焦灼,也是那个以音乐为使命心无旁骛的贝多芬吗?鉴于此前,我对情书的认识只限于徐志摩《爱眉小札》里"爱你的摩摩"以及琼瑶阿姨的"好痛苦好惆怅",陡然见识这样大气磅礴具有宗教美感的情书,顿时自惭形秽起来,这才是追女孩的高手啊。这让我对他的好感陡增,在接下来的许多年里,我开始慢慢接触他的音乐作品和传记,以及反应他生平的各种**作品。而动力,就是他这三封《致永恒的爱人》的情书。

  

    究竟谁是这位"永恒的爱人",谁曾经如此被贝多芬热烈而崇高地爱过,时至今日还是个未解之谜。无数的学者对此发表过看法,意见都不能统一。就因为学术界对此众说纷纭,所以影片《不朽的爱人》剑走偏锋,以此为线索,还是比较冒险的。而精彩的看点,也就在本片如何寻找这位"不朽的爱人"又如何自圆其说上。

  

    影片以贝多芬的葬礼开始,他的学生申德勒陪他走到了人生的终点。在整理他遗物的时候,申德勒发现了三封他写给"不朽的爱人"的情书,根据贝多芬的遗嘱,他的财产也遗赠给这位神秘的女士。为了执行先师的遗愿,申德勒踏上了寻踪之旅。

  

  

    I"当我到达那寒冷和最危险的顶点时,我的心如同夜间的花朵把自己关上"---贝多芬与茱莉亚

  

  

    影片:申德勒拜访的第一站,是维也纳的茱莉亚琪夏尔蒂伯爵夫人。当年正值二八年华的茱莉亚,从意大利赶到维也纳的表姐家,去听仰慕已久的贝多芬的演奏会。大厅里有位年轻俊朗的男子正在弹奏《悲怆奏鸣曲》,茱莉亚因为迟到只能在休息室等候。正当她百无聊赖之际,一个四肢粗短,相貌古怪的男人突然从沙发后面冒出来,对演奏者的技巧大加鞭笞。这次邂逅促成了贝多芬当上茱莉亚的钢琴老师,两人由此迅速堕入爱河。正当两情相悦的蜜运期还在胶着时,茱莉亚的父亲收到了来自卡列泊克伯爵的求婚,也就是在弹奏《悲怆奏鸣曲》是被贝多芬恶批的那位帅哥。茱莉亚向父亲表示自己心有所属,希望嫁给贝多芬。父亲不得不向女儿坦言,社会上对贝多芬已经耳聋的言传声嚣尘上,要继续两人的关系必须对贝多芬进行一下考验。于是,以测试新钢琴为名,贝多芬被叫到府上。在空无一人的大厅里,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从指间流淌下来,他俯下身把耳朵贴在琴键上感受着音乐的流动。而在隔壁通过窥视孔观察这一切的茱莉亚也被这一幕打动了,茱莉亚悄悄走到他身边把手搭在他肩头,说父亲会答应他的求婚。刚刚还沉浸在音乐中的贝多芬,此刻暴怒了。对桀骜的贝多芬来说,这种试探是一种侮辱,是对他感情的一种掠夺。他愤然离去,而黯然神伤的茱莉亚最后还是嫁给了那个三流的音乐家卡列泊克伯爵。当申德勒拿出那三封《致不朽的爱人》后,茱莉亚唏嘘不已,但她肯定自己不是这位"不朽的爱人"。

  

    史实:贝多芬与茱莉亚的初次相遇,是否如白瑞德与郝思嘉式充满戏剧性的,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但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历史上茱莉亚对贝多芬的爱情,绝没有影片中这样罗曼蒂克。两人相识于1800年,旋即堕入爱河。1801年,贝多芬曾跟自己的朋友威格勒说她是"一位可爱迷人的女郎,她爱我,我也爱她。有生以来第一次,我觉得婚姻可以是件幸福的事情。"可他对这段感情的前途也心存疑虑"不幸的是,她不属于我这个阶级。"果不其然,茱莉亚的感情迅速冷淡下来,把热情转向了一位不入流的贵族音乐家卡列泊克伯爵。失聪加失恋的双重打击,使贝多芬陷入绝境。在茱莉亚与伯爵热恋的1802年,贝多芬试图自杀,并写下了著名的《海利根施塔特遗嘱》---"你们这般人,把我当作或让人把我看做心怀怨恨的,疯狂的,或愤世嫉俗的,他们真是侮蔑了我!你们不知道在那些外表之下的隐由!"。所幸的是,这种身心两方面交织的绝望和痛苦并没有把他击垮,正如遗嘱所说"是艺术!是艺术留住了我。啊!在我尚未感到把我的使命全部完成之前。我觉得不能离开这个世界。"至于茱莉亚是否看到过那三封《致不朽的爱人》,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在她晚年曾深情款款地回忆起他"非常丑陋,但又十分高贵,拥有优雅的情感和修养。"至于这首著名的《月光奏鸣曲》,的确是贝多芬题献给茱莉亚的。当时其实叫做"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后因德国诗人莱尔斯塔布把第一乐章的音乐比做瑞士卢塞恩湖上的夜色,于是聪明的出版商就把《月光》作为这首曲子的标题流传至今。这首作品以爱情安抚焦虑不安的灵魂,如水般的柔情可以想见当时的贝多芬是如此热恋茱莉亚。但随之而来的痛苦和绝望把贝多芬推向了与外界隔绝的幽谷。他把自己的心灵关上,幽闭到自我的世界里,只用音乐跟外界交流。

  

  

  

    II"在嘴唇和声音之间,某种东西在垂死挣扎"---贝多芬与安娜

  

    影片:申德勒通过茱莉亚的指点,来到了中欧。茱莉亚认为这位"不朽爱人"是匈牙利的女伯爵安娜。他们相识于一场糟糕的音乐会。当时贝多芬由于耳聋,把一场音乐会指挥得七零八落。在众人的嘲笑讥讽声中,安娜勇敢地走上前去搀扶他走出大厅。在那一刻,两个心灵相通的人走到了一起。独居的女伯爵带着三个孩子居住在维也纳,而拿破仑征服欧洲的铁蹄踏碎了他们安宁的生活,战争又夺取了她小儿子的生命。对沉浸在痛苦中的安娜,贝多芬送上了自己的音乐,他说"让我们以音乐来表达吧"。战后贝多芬和安娜还有她的两个女儿住在了一个庄园。安娜对申德勒表示,与贝多芬同住的一年是两个人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因为他们相互依恋,如胶似漆。贝多芬称女伯爵为"忏悔之神",对她无所不谈。当申德勒庆幸自己找到了"不朽爱人",决定把三封信教给安娜时,安娜拒绝了他。安娜自认自己绝不是这位神秘的爱人,因为她知道在贝多芬内心一直有一个隐秘的爱人。于是申德勒再次踏上旅途。

  

    史实:这位安娜的原型是匈牙利贵族约瑟芬冯布朗斯维克女伯爵,她与贝多芬的感情开始于1804年。当时她是位风姿卓越的**,曾经嫁给比自己大30岁的贵族,新近又成了寡妇,独自带着三个孩子住在维也纳。贝多芬曾在1805年与她热恋,并给她写了不少情书。可她明确表示自己没有准备好与贝多芬发展进一步的关系。她说"我对你的爱无法言喻,正如一个温柔的灵魂对另一个的爱,"并且强调"你不能接受这样的约定吗?"她与贝多芬的关系维持的时间并不久,并于1810年又嫁给了另一位贵族。看到这里,或许我们会明白为什么在音乐上横扫欧洲的贝多芬会在爱情上屡战屡败。在那个壁垒森严的等级社会,出身寒微的贝多芬纵使有着广袤的心灵高贵的灵魂激昂的生命,却失去了作为一个人而拥有爱的权利。本该是抚慰孤独灵魂的爱情,却成了一剂毒药,感情激越如贝多芬,也许不得不饮鸩止渴吧。

  

  

  

    III"我爱你,如同某些幽暗的事情在爱"---贝多芬与乔安娜

  

    影片:经由安娜的指点,申德勒回到德国,拜会了贝多芬的弟媳乔安娜。因为女伯爵认为,乔安娜才是这位"不朽的爱人"。乔安娜是贝多芬已故世的弟弟佳士帕的妻子。申德勒拿出三封信让乔安娜确认时,乔安娜承认,自己就是信中所称的"不朽爱人"。申德勒对此非常震惊,于是乔安娜道出了原委。早年的贝多芬和弟弟佳士帕,都对家具商的女儿乔安娜一见倾心并展开追求。很快乔安娜怀上了贝多芬的孩子,两人相约在酒店碰头私奔。由于路遇大雨马车陷入泥泞未能即使赶到,而在酒店等候的乔安娜以为贝多芬爽约便离开了。阴差阳错之下,乔安娜嫁给了佳士帕,贝多芬由此认为乔安娜水性杨花,便处处对她刁难,并与兄弟佳士帕决裂。当佳士帕肺病去世后,贝多芬便把侄子也就是他跟乔安娜的私生子卡尔接来扶养,培养他学音乐。卡尔是个既没有天赋也没有志气的小伙子,在伯父的神童培养计划之下,他感到窒息,又自杀未成。贝多芬此时内外交困,可他晚年的作品《第九交响曲》依然轰动全城。乔安娜在听了他指挥的《欢乐颂》后,主动打破坚冰去看望病重的贝多芬,直至他安然辞世。影片结尾,在第五钢琴奏鸣曲的映衬下,乔安娜在贝多芬墓前念出了信的结尾"我现在该就寝了,别急燥,爱人,今日,作日,我含着泪渴望你来,你你是我的生命,我的一切,那么再会了。别停止爱我,永远是你的,永远是我的,永远是我们"

  

    史实:对于任何一个稍微知道贝多芬生平的观众来说,这个情节设计可以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只有好莱坞这样出奇制胜的编剧,才敢做这样大胆的猜想。至今没有任何资料能支持这一猜想,也没有任何评论家出来赞同这个设计。因为历史上贝多芬与弟媳水火不容,把他们扯到一起,简直是火星撞地球。他的弟媳是个非常不检点,在婚前名声就很糟糕的女人。在其丈夫死后,贝多芬与她为了侄子抚养权的问题,打了四年官司。这成了他晚年一大困扰。他对侄子卡尔倾注了很大的心血希望培养他成为音乐家,可以不争气的卡尔为了反抗伯父的高压政策,居然用火枪自杀,结果没杀死自己,只是弄了个重伤。这件事差点要了贝多芬的命,他的身体在晚年每况愈下,更有一次在寻找卡尔的途中淋了雨,并发了肺炎,最后导致了他死亡的加速。好莱坞编织的这个幽暗的爱情故事,也许更适合观众的猎奇心理。我只能说,这样的改编,太好莱坞了,太不德国了。

  

  

    IV"欢乐,好象太阳运行在那壮丽的天空"---贝多芬的大空之爱

  

    其实,在本片涉及的几位女子之外,史学家们对"不朽的爱人"还有其他的猜测。比如著名"爱丽思"---特丽莎马尔法蒂。她在1851年去世时还保存着贝多芬那首著名的钢琴小曲手稿,上面写着"致爱丽思",而爱丽思是贝多芬对特丽莎的昵称。还有曾经获赠贝多芬最后三首钢琴奏鸣曲的安东妮布兰塔诺。以及贝多芬曾向朋友提到过的爱米莉赛伯德。其实,贝多芬一生爱过的女人不胜枚举。正因为他有着诗人一般的细腻和音乐家一般的激情,他对情感的需求也就特别旺盛。正如赵鑫珊所言,贝多芬是一个"力比多"特别充沛的人。更有学者认为,这个"不朽的爱人",不是某位具体的女性,而是贝多芬内心理想女性的一个综合体,是超脱红尘俗世肉体吸引的精神上与他高度契合的精神伴侣。贝多芬的情感变迁,就如同他在音乐创作上的变迁一样,从早期的音乐格守形式,具有古典主义风格,到中期的个人独创与古典主义并举,转向浪漫主义风格,直至晚期的打破传统形式的束缚,完全进入浪漫主义风格。

  

  

    当然,在这部**里我们看到的不止是贝多芬,还有也许要多年以后蓦然回首才能见到的他——加里·奥德曼。他看着这个嘈杂的世界,一如他作为演员本身冷漠地看着好莱坞。所谓熙熙攘攘,所谓起伏跌宕,何尝不是被排演的,何尝不是被规定的。他一眼看穿了这一切,而那冷冷的一眼使我终于记起了他。奥德曼是那种撕碎剧本的演员。他安静地坐在一边,**属于他的部分缓缓流过;他猛地站起来,**的架构马上就颠簸起来:镜头,音乐,还有对白。这一切只剩下残骸,我们也许会意识到曲终人散,但我们首先想到的还是,这个疯子总算给摆脱了。这个象雄狮一样的贝多芬,这个和自己和世界和所有的一切搏斗了一生的男子,为了上苍赋予他的才华,为了上苍又不舍得让他泄漏所有机密的吝啬,为了他清晰地了解这一切。贝多芬是如此的灼热,奥德曼没有滥用这种灼热,他又一次深深把自己包裹起来,纵然鲜血淋漓,纵然呼风唤雨,他淡淡看着这个世界,一如看着自己早已枯干的残骸。 贝多芬的天才是由他的性格是密不可分的,一部《谈艺哲学》都比不上他这么个活例子能证明人的命运首先决定于他的性格,而其次服从于由于性格而派生出来的选择。就像劳逊在他的《戏剧与**的剧作理论与技巧》里说得那样:戏剧处理的是人的性格的特征。这部**犹如一副油画,缓缓打开,奥德曼用他的演技勾勒出一个充满张力的贝多芬,一笔一笔,又是一笔。当影片接近尾声,耳聋的贝多芬(奥德曼)缓缓转向掌声雷动的观众,他惊呆了,随即轻轻一笑:总算上苍这次疲倦了。

  

    影片行将结束,编导也着意突出贝多芬在创作上的革新和个人情感上的升华。当垂暮的贝多芬指挥《第九交响曲》时,他仿佛回到了伤痕累累的童年:鳏居且不得志的父亲每天醉醺醺地回到家中,对贝多芬就是一顿毒打。父亲要他练琴,要他像莫扎特那样做一个光耀门楣的音乐神童。被暴打之后,贝多芬悄悄爬上阁楼仰望星空。他在月色下向森林奔去,在一个倒映着星空的池塘里,他仰躺在水面上,镜头不断上拉,水面和星空融为一体,在《欢乐颂》的映衬下,小贝多芬融化进整个星空里。这段是整个影片的神来之笔,将《欢乐颂》那种无与伦比,超出银河,超出宇宙,驾凌于一切物质与精神至上的大彻大悟的境界发挥得淋漓尽致。此时的贝多芬,已经没有了"扼住命运咽喉"的剑拔弩张,也没有了悲怆哀恸的桀骜不羁。他在生命接近终结的时候,传达了对整个人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是超越所有世俗的桎梏,达到精神上永恒宁静的大空之爱。他的音乐为人类的终极命运指明了方向,就像《欢乐颂》里唱的那样"啊,越过星空寻找他,上帝就在那天空上!"

  

    虚构和真实,终于又一次在人生的地图上经纬而过。我们手执地图,又真的知道自己要去向何方?

1 草房子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的好词好句及感悟

草房子中的好词:摩挲 挥霍 流火 迷离 恍惚 韧性 纯净 古朴 鼓舞火辣辣 轰隆隆 红艳艳 绿晶晶 汗淋淋 水淋淋 齐刷刷结结实实 昏昏欲睡 大模大样 乌溜溜 金泽闪闪 莫名其妙如痴如狂 龇牙咧嘴 秋风乍起 朝夕相伴 忽明忽暗 绘声绘色自作多情 隐隐约约 无恶不作 波光粼粼 如梦如幻草房子中的好句:1、白雀还是那个样子,只是好像清瘦了一些。

她一出现在桑桑的视野里,桑桑就觉得天地间忽然地亮了许多。白雀走着,依然还是那样轻盈的步伐。

她用双手轻轻抓着被放到了胸前的那根又黑又长的辫子,一方头巾被村巷里的风吹得飞扬了起来。2、当时,那纯洁的白色将孩子们全都镇住了。

加上秃鹤一副自信的样子,孩子们别无心思,只是一味默默地注视着。但在仅仅过了两天之后,他们就不再愿意恭敬地看秃鹤了,心里老有将那顶帽子摘下来看一看和摘下那顶帽子再看一看秃鹤的脑袋的欲望。

几天看不见秃鹤的脑袋,他们还有点不习惯,觉得那是他们日子里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点。3、冬天过去,细马已基本上能听得懂油麻地人“难听的”话了。

但,细马依然没有去学校上学。一是因为,邱二妈并未提出让他再去读书,二是细马觉得,自己拉了一个学期的课,跟是不可能再跟上了,除非留级,而细马不愿意这样丢人。

细马还是放他的羊。虽然细马心里并不喜欢放羊。

4、没过多少天,谏树苗就怯生生地探出头来,在还带着凉意的风中,欢欢喜喜地摇摆。这个形象使秦大奶奶想起了当年也是在这个季节里也是同样欢欢喜喜摇摆着的麦苗。

她就很想用她的拐棍去鞭打这些长在她地上的辣树苗—她觉得那些树苗在挤眉弄眼地嘲弄她。5、那是一九六一年八月的一个上午,秋风乍起,暑气已去,十四岁的男孩桑桑,登上了油麻地小学那一片草房子中间最高一幢的房顶。

他坐在屋脊上,油麻地小学第一次一下就全都扑进了他的眼底。秋天的白云,温柔如絮,悠悠远去,梧桐的枯叶,正在秋风里忽闪忽闪地飘落。

这个男孩桑桑,忽然地觉得自己想哭,于是就小声地呜咽起来。22、雨沙沙沙打在竹叶上,然后从缝隙中滴落到他的秃头上。

他用手摸了摸头,一脸沮丧地朝河上望着。水面上,两三只羽毛丰满的鸭子,正在雨中游着,一副很快乐的样子。

一个叫作油麻地的乡村小学校给男孩桑桑留下了快乐又难忘的童年记忆--天生秃顶的秃鹤出于对尊严的执著坚守,而演出的令人发笑又令人心酸的悲喜剧;在孩子眼中显得扑朔迷离的少女纸月的身世之谜;令桑桑自疚不已而实际上注定难成正果的蒋老师与白雀姐的短暂爱情;从精神与物质的顶峰,猝然跌落到最底层的不幸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的艰难历程;当校长的严父终于流露出来的舐犊之情和初涉人生的桑桑对生与死的最初体验…父子师生间脉脉的真爱,同学间天真的友情……他从这些故事中明白了:善良,尊严,顽强……这一切的一切在他的心田里埋下了“爱”的种子(若可以,请采纳,谢谢!)。

2 草房子第三章白雀好词好段好句

1白鸽在天上盘旋着,当时正是一番最好的秋天的阳光,鸽群从天空滑过时,满空中泛着迷人的白光。这些小家伙,居然在见了陌生人之后,产生了表演的欲望,在空中潇洒而优美地展翅、滑翔或做集体性的俯冲、拔高与穿梭。

2他朝天空望去,天空干净得如水洗刷过一般。月亮像是静止的,又像是飘动的……月光下,桑桑远远地看到了蒋一轮和白雀。蒋一轮倚在一棵谏树上,用的还是那个最优美的姿势。白雀却是坐在那儿。白雀并没有看着蒋一轮,用双手托着下巴,微微仰着头,朝天空望着。月亮照得芦花的顶端银泽闪闪,仿佛把蒋一轮与白雀温柔地围在了一个梦幻的世界里。

3当桑乔背着桑桑踏过松软的稻草走进校园里,桑桑看到了站在梧桐树下的纸月:她的头发已被雨水打湿,其中几丝被雨水贴在了额头上,瘦圆的下巴上,正滴着亮晶晶的雨珠。

4窗外就是河。桑桑坐在窗口,一边继续吃烀藕,一边朝窗外望着。岸边有根电线杆,电线杆上有盏灯。桑桑看到了灯光下的雨丝,斜斜地落到了河里,并看到了被灯光照着的那一小片水面上,让雨水打出来的一个个半明半暗的小水泡泡。他好像在吃藕,但吃了半天,那段藕还是那段藕。

5温幼菊会唱歌,声音柔和而又悠远,既含着一份伤感,又含着一份让人心灵颤抖的骨气与韧性。。这是一只红泥小炉,样子很小巧。此时,炭正烧得很旺,从药罐下的空隙看去,可以看到一粒粒炭球,像一枚枚蛋黄一样鲜艳,炉壁似乎被烧得快要溶化成金**的流动的泥糊了。

6立在炉上的那只黑色的瓦罐,造型土气,但似乎又十分讲究,粗朴的身子,配了一只弯曲得很优稚的壶嘴和一个很别致的壶把。药已经煮开。壶盖半敞,蒸气推动着壶盖,使它有节奏地在壶口上弹跳着。蒸气一缕一缕地升腾到空中,然后淡化在整个小屋里,使小屋里洋溢着一种让人头脑清醒的药香。

7一块很大很大的桑田。一望无际的桑树,棵棵枝叶繁茂,还未走进,就远远地闻到了桑叶所特有的清香。没有一丝风,一株株桑树,好像是静止的。

8桑桑望着这一幢一幢草房子,泪水朦胧之中,它们连成了一大片金色。

鸽子们似乎知道了它们的主人将于明天一早丢下它们永远地离去,而在空中盘旋不止。最后,它们首尾相衔,仿佛组成了一只巨大的白色花环,围绕着桑桑忽高忽低地旋转着。

桑桑的耳边,是好听的鸽羽划过空气发出的声响。他的眼前不住地闪现着金属一样的白光。

一九六一年八月的这个上午,油麻地的许多大人和小孩,都看到了空中那只巨大的旋转着的白色花环…

看到后面止不住地哭了。像看《青铜葵花》那样。真高兴越来越多像我们这样的孩子喜欢上这些作品,追随美,追随永恒。

手不释卷 如饥似渴 彪焊体壮 结实匀称 平易近人

专心致志 巧夺天工 从容不迫 发奋苦读

失魂落魄 神气十足 钢筋铁骨 秀美标致 轻盈窈窕 光明磊落

掩卷沉思 神情专注 英姿飒爽

所向披靡 泰然自若 如饥似渴 如胶似漆 有条不紊 有目共睹 语重心长

玉石俱焚 语惊四座 同床异梦 同甘共苦 声泪俱下 声名大振 声势浩大 震撼人心

3 草房子第四章好词好句

秋风乍起 朝夕相伴 摩挲 挥霍 忽明忽暗火辣辣 韧性 纯净 古朴 金泽闪闪结结实实 昏昏欲睡 轰隆隆 红艳艳 绿晶晶汗淋淋 水淋淋 大模大样 乌溜溜 鼓舞 秋天的白云,温柔如絮,悠悠远去,梧桐的枯叶,正在秋风里忽闪忽闪地飘落。

这个男孩桑桑,忽然地觉得自己想哭,于是就小声地呜咽起来。 纸月戴了一顶很好看的凉帽,一路走,一路轻轻地用手抚摸着路边的玉米叶子。

那时,玉米正吐着红艳艳的或绿晶晶的穗子。纸月不太像乡下的小女孩,在这样的夏天,她居然还是那么白。

她的脸以及被短袖衫和短裤留在外面的胳膊与腿,在玉米丛里一晃一晃地闪着白光。 。

4 《草房子》第四章中有哪些好词好句

秋风乍起 朝夕相伴 摩挲 挥霍 忽明忽暗

火辣辣 韧性 纯净 古朴 金泽闪闪

结结实实 昏昏欲睡 轰隆隆 红艳艳 绿晶晶

汗淋淋 水淋淋 大模大样 乌溜溜 鼓舞

秋天的白云,温柔如絮,悠悠远去,梧桐的枯叶,正在秋风里忽闪忽闪地飘落。这个男孩桑桑,忽然地觉得自己想哭,于是就小声地呜咽起来。

纸月戴了一顶很好看的凉帽,一路走,一路轻轻地用手抚摸着路边的玉米叶子。那时,玉米正吐着红艳艳的或绿晶晶的穗子。纸月不太像乡下的小女孩,在这样的夏天,她居然还是那么白。她的脸以及被短袖衫和短裤留在外面的胳膊与腿,在玉米丛里一晃一晃地闪着白光。

5 草房子第三章好句

《草房子》是作家曹文轩创作的一部讲究品位、曾获得过公认性奖项的少年长篇小说。

《草房子》是曹文轩的一部讲究品位、曾获得过公认性奖项的少年长篇小说。作品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

六年中,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这一切,既清楚又朦胧地展现在少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1333365646261年桑桑的世界里。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

《草房子》第三章好句有: 桑乔的导演不入流,但却很有情趣。他不会去自己做动作,然后让人学着做。

因为他的动作总不能做到位,他嘴里对人说:“瞧着我,右手这么高高地举起来。”但实际上他的右手却并未高高地举起来,倒象被鹰击断了的鸡翅膀那么聋拉着。

白雀还有一副好嗓子。不宏亮,不宽阔,但银子样清脆。

微风翻卷着荷叶,又把清香吹得四处飘散。 夜色下的笛子声不太像白天的笛子声,少了许多明亮和活跃,却多了些忧伤与神秘。

夜越深越是这样 两盏汽油灯打足了气,“璞璞璞”地燃烧着,一旦高悬,立即将舞台照得一片光明。一个女演员做着花样,一摇一晃,风吹杨柳似地走上台来。

她一直走到了台口,让人觉得她马上就要走下台来了。下面一个动作,是她远眺大河上有一叶白帆飘过来。

船出了大河口,水面忽然一下开阔了。月亮从东边的树林里升上来了,水面上就有了一条晃动不定的银色的路。

6 草房孑第三章好词好句

◆谁是谁生命中的过客,谁是谁生命的转轮,前世的尘,今世的风,无穷无尽的哀伤的精魂最终谁都不是谁的谁◆这个城市没有草长莺飞的传说,它永远活在现实里面,快速的鼓点,匆忙的身影,麻木的眼神,虚假的笑容,而我正在被同化◆时光没有教会我任何东西,却教会了我不要轻易去相信神话◆离去,让事情变得简单,人们变得善良,像个孩子一样,我们重新开始。

◆一只野兽受了伤,它可以自己跑到一个山洞躲起来,然后自己舔舔伤口,自己坚持,可是一旦被嘘寒问暖,它就受不了◆伤口就像我一样,是个倔强的孩子,不肯愈合,因为内心是温暖潮湿的地方,适合任何东西生长。◆因为我知道你是个容易担心的小孩,所以我将线交你手中却也不敢飞得太远。

◆总有一天我会从你身边默默地走开,不带任何声响我错过了很多,我总是一个人难过◆我就像现在一样看着你微笑,沉默,得意,失落,于是我跟着你开心也跟着你难过,只是我一直站在现在而你却永远停留过去◆如果我们都是孩子,就可以留在时光的原地,坐在一起一边听那些永不老去的故事一边慢慢皓首◆当你真正爱一样东西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语言多么的脆弱和无力。文字与感觉永远有隔阂。

◆遗忘是我们不可更改的宿命所有的一切都像是没有对齐的图纸从前的一切回不到过去就这样慢慢延伸一点一点的错开来也许错开了的东西我们真的应该遗忘了◆什么叫快乐?就是掩饰自己的悲伤对每个人微笑。◆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

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你给我一滴眼泪,我就看到了你心中全部的海洋◆你笑一次,我就可以高兴好几天;可看你哭一次,我就难过了好几年。

◆寂寞的人总是会用心的记住他生命中出现过的每一个人,于是我总是意犹未尽地想起你在每个星光陨落的晚上一遍一遍数我的寂寞◆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是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那么忘记了。◆幸福,不是长生不老,不是大鱼大肉,不是权倾朝野。

幸福是每一个微小的生活愿望达成。当你想吃的时候有得吃,想被爱的时候有人来爱你。

◆爱情是灯,友情是影子,当灯灭了,你会发现你的周围都是影子。朋友,是在最后可以给你力量的人。

◆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谁,而是我在你面前可以是谁。

7 《草房子》的各章好词好句有哪些

大模大样 红艳艳 兴高采烈 汗淋淋 不得安宁 迷迷糊糊 小心翼翼 乌黑乌黑 轻手轻脚 吃惊 黑糊糊 那是一九六一年八月的一个上午,秋风乍起,暑气已去,十四岁的男孩桑桑,登上了油麻地小学那一片草房子中间最高一幢的房顶。

他坐在屋脊上,油麻地小学第一次一下子就全都扑进了他的眼底。秋天的白云,温柔如絮,悠悠远去,梧桐的枯叶,正在秋风里忽闪忽闪地飘落。

这个男孩桑桑,忽然地觉得自己想哭,于是就小声地呜咽起来。 明天一大早,一只大木船,在油麻地还未醒来时,就将载着他和他的家,远远地离开这里——他将永远地告别与他朝夕相伴的这片金色的草房子…… 第一章里描写草房子的用处的句子里有许多好词好句。

8 草房子第三章1~3节好句赏析

草房子好词:摩挲 挥霍 流火 迷离 恍惚 韧性 纯净 古朴 鼓舞火辣辣 轰隆隆 红艳艳 绿晶晶 汗淋淋 水淋淋 齐刷刷自作多情 隐隐约约 无恶不作 波光粼粼 如梦如幻如痴如狂 龇牙咧嘴 秋风乍起 朝夕相伴 忽明忽暗 绘声绘色结结实实 昏昏欲睡 大模大样 乌溜溜 金泽闪闪 莫名其妙草房子好句: 1、白鸽在天上盘旋着,当时正是一番最好的秋天的阳光,鸽群从天空滑过时,满空中泛着迷人的白光。

这些小家伙,居然在见了陌生人之后,产生了表演的欲望,在空中潇洒而优美地展翅、滑翔或做集体性的俯冲、拔高与穿梭。 2、他朝天空望去,天空干净得如水洗刷过一般。

月亮像是静止的,又像是飘动的……月光下,桑桑远远地看到了蒋一轮和白雀。蒋一轮倚在一棵树上,用的还是那个最优美的姿势。

白雀却是坐在那儿。白雀并没有看着蒋一轮,用双手托着下巴,微微仰着头,朝天空望着。

月亮照得芦花的顶端银泽闪闪,仿佛把蒋一轮与白雀温柔地围在了一个梦幻的世界里。 3、当桑乔背着桑桑踏过松软的稻草走进校园里,桑桑看到了站在梧桐树下的纸月:她的头发已被雨水打湿,其中几丝被雨水贴在了额头上,瘦圆的下巴上,正滴着亮晶晶的雨珠。

4、窗外就是河。桑桑坐在窗口,一边继续吃烀藕,一边朝窗外望着。

岸边有根电线杆,电线杆上有盏灯。桑桑看到了灯光下的雨丝,斜斜地落到了河里,并看到了被灯光照着的那一小片水面上,让雨水打出来的一个个半明半暗的小水泡泡。

他好像在吃藕,但吃了半天,那段藕还是那段藕。 5、温幼菊会唱歌,声音柔和而又悠远,既含着一份伤感,又含着一份让人心灵颤抖的骨气与韧性……这是一只红泥小炉,样子很小巧。

此时,炭正烧得很旺,从药罐下的空隙看去,可以看到一粒粒炭球,像一枚枚蛋黄一样鲜艳,炉壁似乎被烧得快要溶化成金**的流动的泥糊了。 6、立在炉上的那只黑色的瓦罐,造型土气,但似乎又十分讲究,粗朴的身子,配了一只弯曲得很优雅的壶嘴和一个很别致的壶把。

7、没有一丝风,一株株桑树,好像是静止的。8、最后,它们首尾相衔,仿佛组成了一只巨大的白色花环,围绕着桑桑忽高忽低地旋转着。

桑桑的耳边,是好听的鸽羽划过空气发出的声响。他的眼前不住地闪现着金属一样的白光。

一九六二年八月的这个上午,油麻地的许多大人和小孩,都看到了空中那只巨大的旋转着的白色花环… 9、秦大奶奶的那幢小草房,在西北角上龟缩着,仿佛是被挤到这儿的,并且,仿佛还正在被挤着,再坚持不住,就会被挤到河里。这幢小草房,是油麻地小学最矮小的草房,样子很寒伧。

它简直是个赘瘤,是个污点,破坏了油麻地小学的和谐与那番好格调。 10、桑桑看到,白雀走到岸边时,眼睛朝刚才发出笛音的那棵谏树下看了一眼。

当她看到了谏树下已空无人影时,她向对岸到处张望了一下。而当她终于还是没有看到人影时,不免露出怅然若失的样子。

11、冬天过去,细马已基本上能听得懂油麻地人”难听的“话了。但,细马依然没有去学校上学。

一是因为,邱二妈并未提出让他再去读书,二是细马觉得,自己拉了一个学期的课,跟是不可能再跟上了,除非留级,而细马不愿意这样丢人。细马还是放他的羊。

虽然细马心里并不喜欢放羊。 12、桑桑在校园里随便走走,就走到了小屋前。

这时,桑桑被一股浓烈的苦艾味包围了。他的眼前是一片艾。

艾前后左右地包围了小屋。当风吹过时,艾叶哗啦哗啦地翻卷着。

艾叶的正面与反面的颜色是两样的,正面是一般的绿色,而反面是淡绿色,加上茸茸的细毛,几乎呈灰白色。因此,当艾叶翻卷时,就像不同颜色的碎片混杂在一起,闪闪烁烁。

艾虽然长不很高,但杆都长得像毛笔的笔杆一样,不知是因为人工的原因,还是艾的习性,艾与艾之间,总是适当地保持着距离,既不过于稠密,却又不过于疏远。 13、雨沙沙沙打在竹叶上,然后从缝隙中滴落到他的秃头上。

他用手摸了摸头,一脸沮丧地朝河上望着。水面上,两三只羽毛丰满的鸭子,正在雨中游着,一副很快乐的样子。

14、桑乔却一开始就对秦大奶奶感到不快。那天,他视察他的校园,来到这片艾地,见到那个低矮的小屋,从心底里觉得别扭。

加上听了老师们所说的那些关于秦大奶奶的支离破碎的话,就觉得油麻地小学居然让一个与油麻地小学毫无关系的老太婆住在校园里,简直是毫无道理、不成体统。他看着那个小屋,越看越觉得这屋子留在校园里,实在是不伦不类。

他穿过艾地走到了小屋跟前。那时,秦大奶奶正坐在门口晒太阳。

15、贫穷的油麻地在新鲜的阳光下,生发着各种各样的心思。其中最大的一个心思就是办学,让孩子们读书。

而在选择校址时,从上到下,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将目光投到了这个四面环水的宝地。于是,人们一面派人到海滩上割茅草,一面派人去让秦大奶奶搬家。

然而,当十几船堆得高高的茅草已经令人欢欣鼓舞地停泊在油麻地的大河边上时,秦大奶奶却就是不肯离开这片土地。 16、同桌等秃鹤快要追上时,将帽子一甩,就见那帽子象只展翅的白鸽飞在了空中,未等秃鹤抢住,早有一个同学爬上课桌先抓住了,秃鹤又去追那个同学,等秃鹤快要追上了,那个同学如法炮制,又。

贾乃亮,自从离婚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一头扎进了事业里,在外界看来,就像脱胎换骨。

凭借着《声临其境》,贾乃亮多次模仿角色,通过神似的配音,屡上热搜,让网友惊叹:“贾乃亮终于亮了。离开李小璐后,人生步上了正轨。”

在《声临其境》中配的四段音中,就像他给自己起的昵称“一颗夜明珠”一样,闪闪发光。

第一段:《延禧攻略》里饰袁春望,愤懑不平

袁春望是乾隆皇帝同父异母的弟弟,也可以说是私生子,因为命途多舛,成了太监,从此过上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

袁春望将内心的所有愤懑和怨恨都发泄在弘历身上,不吐不快。

贾乃亮不仅还原袁春望太监身份的声音,甚至加进了自己的艺术创作在里面。获得了《国家档案》任志宏老师的高度称赞。

第二段:《西游记》偷吃人参果,一人饰三角,声音自由切换

当孙悟空的声音一出来时,我还以为这是原声。接着又迅速切换到猪八戒的声音,还有重重的吸气声,又能平稳地切换到沙僧沉稳低沉的声音。

三种不同声音的自由切换,可见功力,若不是下了一番功夫,又怎么能完美表演。

第三段:《哪吒之魔童降世》饰申公豹,怨恨犀利

在这一段里,贾乃亮将申公豹怨恨师尊不重用他,对待他不公平的那份哀怨、犀利和咆哮真实地再现出来。

当这三段声音配完,在场的嘉宾中胡军跟韩雪在线抢人,甚至怼了起来。当贾乃亮走到台前时,观众们全场爆燃,大声欢呼。人们更喜欢看到一个积极向上,蓬勃发展的演员。

在一场“抢人”活动中,贾乃亮顺利和韩雪组队,迎来了第四段配音。贾乃亮变身“苏大强”,再一次解锁自己的潜能。

第四段:《都挺好》饰苏大强,韩雪饰苏明玉,强强联手

苏大强得了阿尔兹海默症,忘记了以前的事,连自己的亲生女儿都无法认出,唯独记得明玉15岁那年要中考,没有复习集,妻子不给钱,自己偷偷攒了30块钱给明玉买书。

明玉“责备”爸爸大年三十晚出去,找不到人,于是两人在争执中不小心将复习本撕烂了,苏大强责怪明玉,明玉痛哭流泪。接着苏大强又心疼这个女孩是不是迷路了,要带她回家。

这一段演绎,赚足观众的眼泪。贾乃亮演的苏大强,不仅声音神似,连眼神和表情都十分到位,将苏大强那种得了病,却不知道自己有病的神情,精彩呈现。

贾乃亮通过这四段配音,将自己的实力展现给大家,让观众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亮哥”。

离婚后的贾乃亮,逐渐走出离婚阴霾,活出了自己,不再为了取悦别人,将自己变成另外一个非真实的自己。

曾经,贾乃亮为了讨前妻李小璐开心,会各种搞笑逗比,会穿着嘻哈风格的衣服,迎娶妻子时,会爱到深处不自知,亲吻她的脚。

上节目三句不离李小璐,不离孩子,让人误以为,原来贾乃亮是个这么“没出息”的男人。就连李小璐都会喊贾乃亮为“神经亮”。

可是走出离婚风波的贾乃亮,却成了一颗夜明珠,活成最亮最耀眼的那颗星,只想照亮自己的人生。

离婚就像一场手术,有的人勇敢面对,越过高峰,迎来了新生活,有的人恐惧手术,无法超越自己,最终活在离婚的阴影之中,迟迟走不出来。

心理学家布鲁斯·费希尔和罗伯特·艾伯蒂在《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一书中说:“人们在离婚之际以及离婚之后的情感经历非常类似于面对死亡时的经历。

最开始,人们会经历否定期,拒绝承认已经发生的事情,接下来就想要逃离所处的环境。然后就是愤怒,责备别人让自己深陷困境。

第三个层面是斤斤计较,处于这个阶段的人们想要拿出账本,把什么都算个清楚。

接踵而来的就是抑郁期,在这个阶段人们会自怨自艾并产生很强的失败感。经历了所有的阶段后。人们才会最终接受现实,接受自我。之后,才会对未来产生希望。心理重建需要时间,人们要给自己时间来唤醒心中麻痹、压抑或未知的部分。”

布鲁斯·费希尔是教育学博士,从业30多年,开创了“离婚后心理重建模型”,与心理学家,婚姻与家庭治疗师的罗伯特·艾伯蒂博士共同合著了这本《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书中通过19个模块详细介绍了如何进行心理重建,被誉为家庭治疗先驱和情感疗愈指南,销量过百万。

那么,离婚后如何进行心理重建呢?

第一:勇敢面对孤独

离婚后,人们可能会面临从所未有的孤独,这种孤独感就像抽丝剥茧的感觉,从前夫妻两人如胶似漆,形影不离,好像一对共同体,形同一人。

现在,配偶突然离开了,就好像从你的灵魂中抽离出来一样,你的内心,不仅会痛,还会感觉被掏空了一样。

当面临所熟悉的环境,所熟悉的物件,难免睹物思人,触景伤情,可却早已物是人非,所以,内心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离婚后,你要做的首先就是勇敢面对孤独,将它当成一件客观存在的事物对待它,接受它,万万不可逃避消极对待,借酒消愁,那样只会让你更痛更孤独。所谓借酒消愁愁更愁。

1 孤独的第一阶段:退缩

这个阶段的人往往会逃避,或是开始幻想,总觉得伴侣离开了,自己很可怜,希望有人来同情他。

2 孤独的第二阶段:成为工作狂

当离婚的人度过了第一个孤独的阶段后,就开始不再退缩,会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成为一个“工作狂”。他们努力地拼命地工作,将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不过是为了掩盖自己孤独的处境。他们这么做,归根到底还是不敢直面自己。

就像贾乃亮,离婚后疯狂工作,让外人看起来,他过得很好,很忙碌,很充实,但他现在却依然处在孤独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很长时间调整心态。

布鲁斯·费希尔研究发现:完全走出“离婚期”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在现实世界里,人们不可能在几周或是几个月的时间就完全从已婚人士到离婚人士,完成转变。

3 孤独的第三阶段:学会独处

当离婚人士逐渐接受了孤独,意识到现实已经发生,也接受了伴侣离开的现实时,就不再挣扎,不再用疯狂工作来掩盖自己内心的创伤,学会独处。

当一个人独处时,也不再觉得自己很可怜。心理健康的人,无论是独处还是与他人相处时,心态都能处于平衡的状态。

前不久,离婚后的马伊琍,被拍到倚靠在墙上,手上拿着烟,一边玩手机一边时不时地露出笑容,看来很享受当下的单身生活。虽然身处独处,但内心却相当丰富,离婚后的生活过得滋滋有味。

第二:放下执念,自我解脱

很多人嘴里总说自己早就对前任放下了,不爱他也不恨他。可是,嘴巴虽然会骗人,但行为不会骗人。手上依然戴着结婚戒指,房里依然摆着婚纱照,嘴里依然滔滔不绝地谈论前任。不管是说前任的好话还是坏话,不管是回忆曾经的甜蜜时刻,还是对前任愤懑不已,这都证明没有放下。

什么是放下?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你十指交叉,突然张开时,那一瞬间就是“解脱”,放下的感觉。

如何证明你有没有放下?

当你谈论前任,可以不带任何情绪,不管是开心的,痛苦的,还是愤怒的也好,就好像在谈论一个跟自己无关的人一样时,就说明你已经放下了,不在乎了,自我解脱了。

真正做到放下,要做两件事:

1 放下自己的恐惧

人们在离婚期会感到害怕,是因为对自己不信任,对未来恐惧,担心自己无法面对未知的世界,不敢一个人生活,更担心会孤独终老,不会再有人爱上她,不会再结婚。

首先,你可以清理掉前任的东西,以免睹物思人,可以将家具换一个摆设,将大床和床上用品都换成新的,将一切都布置得看起来没有前任的痕迹。

其次,尝试搬个家,换个新的环境,接受新鲜的空气,面对新的人群,他们并不知道你的过往,也不会八卦你糟糕的离婚史。

再者,尝试换个工作吧,将自己投入到新的工作环境中,可以忘掉生活中的琐事和烦恼。

2 投资自己

前任已经成了过去式,别再情感上继续投入,离婚人士要学会投资自己,让自己快速成长起来。当你成长起来,成了一个全新的自我时,才会拥有让自己满意的生活。

民国大才子徐志摩在英国留学期间,疯狂追求林徽因,几近失去理智的程度。为了迎娶林徽因,逼迫自己的妻子张幼仪流产。

张幼仪很痛苦,但也很无奈,在兄长的帮助下生下孩子,徐志摩出现时并不是看望虚弱的妻子,而是带着离婚协议跟张幼仪离婚。

张幼仪含泪签了字,后来徐志摩却没有成功娶到林徽因,但张幼仪却活成最好的自我。

张幼仪离婚后努力学习德文,还考上了德国裴斯塔洛齐学院,回国后又担任服装公司总经理,银行副总裁,移民香港后又与苏纪之医师结婚,下半生备受丈夫宠爱,子女贤孝。可谓活出了最好的自己,就像行走的励志姐一样。

离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会投资自己。

第三:重获自由,破茧成蝶

《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中提到:自由是心理重建模块中的最后一个模块,也是顶峰。

当离婚人士到达“自由”这个境界时,就已经说明,走出离婚阴霾,活出自我了。

自由有两个层面:

一个是选择的自由,也就是说你可以自由的选择当单身贵族,享受自由自在的单身生活,也可以进入到下一段恋情中,享受恋爱的美好。

一个是成为自己的自由。还是拿贾乃亮来当例子,在婚姻期内,李小璐嫁给贾乃亮有种下嫁的感觉,各种看不上贾,而贾也知道李不是真心喜欢自己,所以不断地迎合妻子的趣味。李小璐喜欢什么,他就做什么。

在婚姻中失去了自我,活成了另一个陌生的自己,其实自己的内心是抗拒的,别扭的。

当离婚人士选择做回自己时,便可以想唱就唱,想吃就吃,你不再需要刻意压抑自己的悲伤、愤怒、孤独、被抛弃感等负面情绪。

你感觉做自己真好,能够自由地控制自己的生活。

你曾经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如今你已经成功摆脱这个恶魔。

那么恭喜你,已经重获自由,破茧成蝶,开启了新的人生旅程了。

-end-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36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