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第1张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本诗写于唐玄宗开元十八年春,当时李白正游历于襄阳、汉口一带。孟浩然刚于前一年应试落第而归,于这年春孟浩然东游吴越,李白于汉口为之送行。在长江旁边黄鹤楼之前,诗人送别友人。友人乘舟已经逐渐远去,诗人依然恋恋不舍,伫立在江边,目送着孤帆消失在天际的尽头。这一伫立凝望,是诗人对友人的无限牵挂,是深厚友情的流露。

这首送别诗有它自己特殊的情味,它不是少年断肠的离别,也不是深情体贴的离别,而是一种诗意的离别。它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的向往,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题解

选自《李太白全集》。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出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今属俄罗斯)。五岁,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由县)青莲乡。少时“通诗书,观百家”,吟诗作赋,轻财任侠。25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历江陵、洞庭、庐山、金陵、扬州。后西上,漫游云梦,寓居安陆,与宰相许园师孙女结婚。北上太原,东至齐鲁,游踪遍及大半中国,对社会生活颇有体验。天宝元年,经吴筠等推荐,应玄宗诏征赴长安,为翰林供奉。因抱负不得施展,且遭权贵谗毁,天宝三年春求去,作第二次漫游。同年,在洛阳与杜甫相识,结为至交。此后,辗转于河北、东鲁、梁宋等地。62岁,病逝于当涂县。一生坎坷漂泊,涉历甚广,所受(纵横家、儒家、道家)思想影响庞杂。加之游侠精神,铸成傲岸不驯的性格。其诗猛烈抨击黑暗现实,藐视权贵,揭露统治集团的腐朽,为人民苦难大声疾呼;不倦地追求自由,热情地赞美祖国大好河山。诗想象丰富,感情奔放,意境波澜壮阔,语言明净华美,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美。善于从民歌和神话中汲取营养,结合运用神话、幻想和夸张等表现手法,开拓出瑰丽多彩的形象领域,把我国浪漫主义诗歌推向高峰。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又有“谪仙”、“诗仙”之称。对诗歌体裁,能众体兼备,尤擅长七古和七绝。《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庐山瀑布》、《丁都护歌》、《静夜思》、《早发白帝城》、《梁甫吟》等,均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有《李太白集》。

李白大约在开元十三年,他乘船出峡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开始了以安陆为中心的为期十年的漫游。在这期间,他结识了隐居襄阳鹿门的诗人孟浩然,他们磋商学问,论评时政,登临黄鹤楼赋诗作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孟浩然下过两次扬州,都在开元十六年进京求仕之前。《送孟浩然之广陵》写于浩然第一次去扬州,表达了李白对好友孟浩然的深情厚谊。

解读

全诗四句,诗意发展分两层。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老朋友孟浩然和我在名闻遐迩的黄鹤楼分别,他在花团锦簇烟波浩渺的阳春三月,乘船顺流直下,去到扬州。〕

第一层,交代了辞别的地点是“黄鹤楼”,时间是“烟花三月”,所去之地是天下最繁华的都市“扬州”。诗用多彩的笔描绘出了一派南国明媚的春光。

第一句,突出了辞别的地点“黄鹤楼”,给送别染上了一层深沉的文化色彩。

“故人”,指诗人的挚友孟浩然。“故”字,表明了李、孟交往时间之久,结下的友情之深。李白出峡后在长江中下游的广阔区域内漫游了十年,结识了颇负盛名的诗人孟浩然。年轻的诗人李白对比他大十二岁的孟浩然倾心敬慕。“故”字,洋溢着李白对孟浩然的无比亲昵与深厚情谊。“西辞”与题中的“送”字相照应,写出了“故人”的告别与诗人的送别之意。“辞”前“西”字,交代了送别之地的方位,长江中游蛇山上的“黄鹤楼”;所去之地的方向,长江下游的“扬州”。这样的诗句似信手拈来,毫无雕饰,令人颇有天然自成之感。故人辞“黄鹤楼”而去,这使得两位诗人的“告别”和“黄鹤楼”紧紧联系在一起。相传黄鹤楼是仙人乘鹤升天之地,在这样一个有着浓厚神话色彩的地方送别,就有了特别美的内含与情味。“黄鹤楼”历尽人间沧桑,饱经风云变幻,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它是炎黄子孙勤劳智慧的结晶,它是灿烂文化的象征。两位诗人在这一特定情景中告别,使“送”与“辞”的含义更为丰富深沉,感 彩更为清丽明快;同时,也赋予了“送”与“辞”历史的和文化的色彩。

第二句,极为形象地描绘了阳春三月柳如烟花似锦的明媚春光;交代了“下”的时间、地点、背景及其丰富的蕴含。

“三月”,是一个很美的字眼,大自然赐予了它美的情彩;“三月”,是一个明媚的时节。“三月”前冠以“烟花”,更增添了秀丽的美色。“烟”,映着杨柳婀娜的醉态;“烟”,有着清淡缥缈的意象。“烟”与“花”相融合,呈现出了“烟花”浩渺无垠的景象。缥缈柔和的“烟”又衬出了“花”的艳姿丽色,使“花”的形象更为感人。“三月”,从整个空间写出了春花烂漫春烟弥漫日煦风和的一派春光,描绘出了南国阳春神话般美妙的境界。在这样的背景之中“下扬州”,其情味更浓,韵致更美。“下”紧承“西辞”,颇含“一帆风顺”之意,形象地写出了江流的奔涌,船行的疾速,一发不可遏止的气势。“下”的感 彩极为强烈,它映照出了诗人对“扬州”的向往之情,更表达了诗人对密友乘船东去的思念。时人有“扬一益(成都)二”之说,扬州是天下第一繁华都市。孟浩然是在“烟花三月”的时节而“下”,沿途是“烟花”浩渺的美妙风光,“下”的是十里烟花的名都“扬州”。这对年轻的诗人李白来说,是百倍企盼千倍憧憬的。因而,诗人虽也有些许的惆怅,但毫无忧伤,精神振奋昂扬, 澎湃,富有美妙的遐想。据有关专家考辨,孟浩然曾两度下扬州,这首诗为孟浩然第一次去扬州时送别之作。孟浩然为了实现自己的宏愿而东下扬州,其心境与“烟花三月”的春色极为协调。“烟花三月下扬州”,写出了美好的时令,美好的旅程,美好的扬州;写出了诗人美好的遐想,美好的追求;映照出了两位诗人之间纯真的情,笃厚的谊。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友人的乘船越行越远,望去愈远愈小,好像消失在明朗的天空中。只见那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向遥遥的天边流去。〕

第二层,写出了“帆影”、“孤远”、“尽”的悠远缥缈的境界;写出了“天际流”的非凡气势,与悠悠满江情。

第三句,形象地写出了“帆影”渐远,“尽”于“碧空”的动态景象。“尽”字洋溢着美好的诗意,美好的遐想。

“孤帆”,形容只舟独帆。孟浩然登舟扬帆启程东下,在波翻浪涌的江流中,“孤帆”行进,固然有远离挚友孤身奋斗的惆怅,但更有奋然向上的精神。“远影”,映照出了“孤帆”悠远迷蒙的意象。“帆”“影”相承,“孤”“远”相衔,刻画出了船帆急流直下,而不可挡的势头。同时,也极为细腻地描绘出了伫立楼头昂首凝望的李白的神态,诗人的心神随“影”而“远”,直至“帆影”“尽”于“碧空”。“碧空”,湛蓝,深沉,无际。“空”前用一“碧”字,使天空变得晶莹透明,下面是清澈碧透的江水,上下辉映,幻化出一个阔大美妙的境界,自然地唤出了后文的“尽”字。“尽”字,意境极深,蓝的天,清的水,溶进远去的“帆”,化进逝去的“影”。这一美妙的境界,令人寻味,思悟。“碧空尽”紧承“下扬州”,“碧空”“烟花”上下辉映,整个空间美妙无比,整个境界烟花迷蒙。“孤帆远影”“下扬州”,又是一串美好的形象,十里烟花的扬州与“孤帆远影”融合在一起,境界更美,不但没有别离的“孤远”之感,而且使“帆影”充满了美好的理想与美好的憧憬。诗人李白感到挚友孟浩然东“下扬州”,虽是孑然一身,但是为了追求美好的未来,迎接美好的明天,一切别恨离愁都不复存在了。“下扬州”与“碧空尽”暗合,“尽”含着“下”,东下而“尽”于“碧空”,这里有难以尽言的意境美,韵致美。“下”映带出“尽”,“帆影”虽“尽”而友谊的潮水却奔腾不息。“孤帆远影碧空尽”,确实达到了言有尽意无穷的纯青的艺术境界。

第四句,通过“天际流”的宏观描绘,烘托出了李、孟的滔滔长江载不动,满江春水溶不下的情谊。

“天际”,意境远而邈。“天际”上接广漠的碧空,下衔流阔浪涌的大江。诗人伫立楼头,翘首望远,只见“孤帆”由近及“远”,由远及“尽”,只剩下向“天”之尽头滚滚而去的“流”。“流”,所描绘的是一派汹涌澎湃的动态景象。浩荡的长江波涌浪飞,一泻千里,涌向天际,奔向苍穹,万千的气象,磅礴的气势,壮观雄奇。孟浩然东下扬州,在浩瀚的“碧空”之中消逝了。“碧空尽”导出“天际流”,“帆”“尽”唯有“流”。“碧空尽”,饱含着送行人的“情”。“尽”字,映出了李白目送浩然时间之久,留恋之切。“唯见”,是对“天际流”的强调,它具有选择性,它把长江天际之“流”的放大镜头拉到了读者眼前,令人幻化出诗人面对“天际流”异常专注的神情。长江的水融进了诗人的友情,诗人的思念化进了“天际流”。滔滔的江水啊,几多悠悠的别情!

综述

此诗是写李白在黄鹤楼送别挚友孟浩然时的情景,表现了两位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是一首著名的送别诗,写得情景交融,情寓景中。前二句叙事,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以“烟花三月”的乐景,反衬送别的愁情。后二句,写“孤帆”在浩荡的“长江”上“尽”于“碧空”,表达了诗人对老朋友离去的无限眷恋,显示出诗人与孟浩然交往之密,友情之深。

送孟八浩然归襄阳二首(下篇一作王维诗)

[作者] 张子容   [朝代] 唐代

东越相逢地,西亭送别津。

风潮看解缆,云海去愁人。

乡在桃林岸,山连枫树春。

因怀故园意,归与孟家邻。

杜门不欲出,久与世情疏。

以此为长策,劝君归旧庐。

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

好是一生事,无劳献子虚。

《送孟八浩然归襄阳二首(下篇一作王维诗)》作者张子容简介

襄阳人(今属湖北),又名张五。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前后在世。先天元年(712)举进士,仕为乐城令,开元中谪为东城尉。又曾官晋陵尉。初,与孟浩然同隐鹿门山,为死生交,诗篇唱答颇多。复值乱离,流寓江表。后竟弃官归旧业以终。子容为诗兴趣高远,为当时文士所称,有诗集传于世。

张子容的其它作品

○ 春江花月夜二首

○ 相和歌辞·春江花月夜二首

○ 除夜乐城逢孟浩然

○ 乐城岁日赠孟浩然(一作王维诗)

○ 除日

○ 张子容更多作品

该诗首联山水相对,第二联接前联之笔,由描写山水转入对孟氏诗文进行赞誉。第三联写明白氏来襄阳的原因,第四联描写了故居的坏境,末二联承接第四联的情绪,将诗人内心的情感传达下来。全诗前半部分写景叙事较为理性,后半部分毫无过渡地陡然转入感性的喟叹,表达了诗人内心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首联山水相对,“楚山”与“汉水”扣题,点明了作者描写的地方不是别处,而是位于楚地的“襄阳”。二句皆以“碧”字来形容当地山水之色泽,初看觉得重复,但当细品后文内容,这一反复出现的“碧”字却有着强调的意味,它体现出天地间一片青绿的美景,令人遥想到孟氏诗歌的景物色彩.以及能由此体味到他那清丽的诗风。而其后以“岩岩”突出山之险峻,“汤汤”展现水之奔流浩荡,铺绘出颇具气势的襄阳山水。此联二句描写清秀壮阔的景色,“赋”中带“兴”,不仅向读者展现出当地的秀丽美景,亦对后文赞誉孟氏涛文奠定气氛,可谓是一举两得。

居其境,怀其人。诗歌第二联接前联之笔,由描写山水转入对孟氏诗文进行赞誉;如此壮丽的山水聚结而成的气象.正是孟氏诗文所散发出来的气势与风格。

前二联由彼及此,由景及人,衔接过渡极为自然,在景物的画卷中体味孟氏之作;虽未能多读孟氏诗作之人,亦能经由此景联想到其作品之风味。

第三联似有说明白氏来襄阳的原因:因诵读他留下来的作品而思念他,来到他的故乡。能令一个人由读其文而产生“至其乡”的想法的,其涛文必是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此二句文辞平白,直书其事,却在字句间深蕴了对孟氏的景仰,而且。亦可从侧面使人感受到孟氏涛文所具有的魅力。

然而,来到孟氏故里的白居易所生发的极大感触又是什么,白氏在第四联中对孟氏之后再继无人的现状怅惘愁叹。再也没有谁的作品能如孟氏的诗文那般。散发出清淡畅逸之气。这样的心境有些苍凉和无望,就像日暮时分所带给人的感觉一般;而这样的诗坛。也像夕阳中空荡的襄阳城那样清冷。前句书写感想,后句以带有空凉之气的日暮景色烘托心境,作者的情绪,顿时由前三联对孟氏的高誉跌入了对后继无人的慨叹之中。

末二联承接第四联的情绪而有所平缓。襄阳城东南面的鹿门山曾是孟浩然隐居的地方。于今当白氏南望此山之时,草木郁郁葱葱,好像还有当年留下来的芳草树木,好像还有当时隐者留下来的余韵。但这一切都只是好像。事实是,旧时的隐者已寻不到踪迹。只留下望不到边的苍郁林木。寻隐者之踪影不见,是令人失落之事;但对于白氏来说,真正的失落是在这世上,再也寻不到如“旧隐”孟浩然一样,能创作出那般清逸诗篇的人。惟留下一片苍茫。末句“云深树苍苍”颇有些以实写虚之笔;虽然触目所见的是林木莽莽,但心中所感受到的,实则是“旧隐不知处”而“清风无人继”的空空荡荡。

全诗可以对半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写景叙事较为理性,对孟氏诗文进行了类比和高度赞誉.字里行间令人能够想见孟氏诗文的风格与成就,感受到白氏对孟氏深深的景仰。而后半部分毫无过渡地陡然转入感性的喟叹之中。景物从壮阔清丽变为苍茫空旷;情绪从赞誉落人无人继之的伤感中。虽只是欲借诗抒发个人情绪,但这一前一后的截然变化和情绪一高一低的对比,却使得无论是赞誉仰慕还是伤感慨叹,都抒发有力,情绪随之跌宕,对诗作者所表达的赞与叹皆感受深刻。

赠孟浩然原文: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赠孟浩然翻译及注释

翻译 我敬重孟先生的庄重潇洒,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凡高雅,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只在此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华!

注释 1孟夫子:指孟浩然。夫子,一般的尊称。2风流:古人以风流赞美文人,主要是指有文采,善词章,风度潇洒,不钻营苟且等。王士源《孟浩然集序》说孟「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3红颜句:意谓从青年时代起就对轩冕荣华(仕宦)不感兴趣。4白首:白头,指老年。5醉月句:月下醉饮。中圣:「中圣人」的简称,即醉酒。曹魏时徐邈喜欢喝酒,称酒清者为圣人,酒浊者为贤人。中:读去声,动词,「中暑」、「中毒」之「中」,此为饮清酒而醉,故曰中圣。释源:《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也。……魏国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沈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达白之太祖,太祖甚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说解:曹操严禁饮酒。徐邈身为尚书郎,私自饮酒,违犯禁令。当下属问询官署事务时,他竟说「中圣人」,意思是自己饮中了酒。因当时人讳说酒字,把清酒叫圣人,浊酒叫贤人。关于「酒」与「圣人」之关系,最早的记载出现于《春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传二十二年春,臧武仲如晋,雨,过御叔。御叔在其邑,将饮酒,曰:「焉用圣人!我将饮酒而己,雨行,何以圣为?」穆叔闻之曰:「不可使也,而傲使人,国之蠹也。」令倍其赋。后世遂以「中圣人」或「中圣」指饮酒而醉6迷花:迷恋花草,此指陶醉于自然美景。事君:侍奉皇帝。7高山:言孟品格高尚,令人敬仰。《诗经·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8徒此揖清芬:只有在此向您清高的人品致敬了。李白出蜀后,游江陵、潇湘、庐山、金陵、扬州、姑苏等地,然后回头又到了江夏。他专程去襄阳拜访孟浩然,不巧孟已外游,李白不无遗憾地写了这首诗,表达敬仰和遗憾之情。「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二句,即透出仰慕而未能一见之意。

赠孟浩然鉴赏

 李白的律诗,不屑为格律所拘束,而是追求古体的自然流走之势,直抒胸臆,透出一股飘逸之气。李白与孟浩然的友谊是诗坛上的一段佳话。二人彼此结识,固然不乏饮酒唱和、携手邀游的乐趣,但是至为重要的,则是在追求情感的和谐一致,寻求灵性飘逸的同伴和知音。史载孟浩然曾隐鹿门山,年四十余客游京师,终以「当路无人」,还归故园。而李白竟亦有类似的经历。他少隐岷山,又隐徂徕山后被玄宗召至京师,供奉翰林。终因小人谗毁,被赐金放还。的确,笑傲王侯,宏放飘然,邈然有超世之心,这便是两位著名诗人成为知交的根本原因。这首诗就是二人友谊的见证。

 首先看其章法结构。首联即点题,揭出「吾爱」二字,亲切挚恳,言由心出,一片真情掩蔽全篇,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敬爱慕之情。「孟夫子」,点出所爱之人,扣紧题目。孟浩然比李白长十二岁,年岁既长,襟怀磊落,生性潇洒,诗才又特出,自然令李白仰慕钦敬,所以才以「夫子」相称。「夫子」非章句腐儒,那是作者鄙夷不耻的。这是对孟浩然倜傥旷放生涯的赞誉,果然,下面使补充道:「风流天下闻」。一个「爱」字是贯串全诗的抒情线索。「风流」指浩然潇洒清远的风度人品和超然不凡的文学才华。这一联提纲挈领,总摄全诗。到底如何风流,就要看中间二联的笔墨了。

 中二联好似一幅高人隐逸图,勾勒出一个高卧林泉、风流自赏的诗人形象。作者集中笔墨刻画这位儒雅悠闲的「孟夫子」形象:「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红颜」对「白首」,当是概括了孟浩然漫长的人生旅程,「轩冕」对「松云」,则象征著仕途与隐遁,象征著富贵与淡泊前者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一边是达官贵人的车马冠服,一边是高人隐士的松风白云,浩然宁弃仕途而取隐遁,通过这一弃一取的对比,突出了他的高风亮节。「白首」句著一「卧」字,活画出人物风神散朗、寄情山水的高致。如果说颔联是从纵的方面写浩然的生平,那么颈联则是在横的方面写他的隐居生活。在皓月当空的清宵,他把酒临风,往往至于沉醉,有时则于繁花丛中,流连忘返。颔联采取由反而正的写法,即由弃而取,颈联则自正及反,由隐居写到不事君。纵横正反,笔姿灵活。

 中二联是在形象描写中蕴含敬爱之情,尾联则又回到了直接抒情,感情进一步升华。浩然不慕荣利、自甘淡泊的品格已写得如此充分,在此基础上将抒情加深加浓,推向 ,就十分自然,如水到渠成。仰望高山的形象使敬慕之情具体化了,但这座山太巍峨了,因而有「安可仰」之叹,只能在此向他纯洁芳馨的品格拜揖。这样写比一般地写仰望又翻进了一层,是更高意义上的崇仰,诗就在这样的赞语中结束。

 其次诗在语言上也有自然古朴的特色。首联看似平常,但格调高古,萧散简远。它以一种舒展的唱叹语调来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自有一种风神飘逸之致,疏朗古朴之风。尾联也具有同样风调。中二联不斤斤于对偶声律,对偶自然流走,全无板滞之病。谢榛《四溟诗话》曾谓,「红颜」句与「迷花」句,「两联意颇相似」,其中运用「互体」,耐人寻味:「弃轩冕」、「卧松云」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这样写,在自然流走之中又增加了摇曳错落之美。诗中用典,融化自然,不见斧凿痕迹。如「中圣」用曹魏时徐邈的故事,他喜欢喝酒,将清酒叫作圣人,浊酒叫作贤人,「中圣」就是喝醉酒之意,与「事君」构成巧妙的对偶。「高山」一句用了《诗经·小雅·车舝》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典故,后来司马迁又在《孔子世家》中用来赞美孔子。这里既是用典,又是形象描写,即使不知其出处,也仍能欣赏其形象与诗情之美。而整个诗的结构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开头提出「吾爱」之意,自然地过渡到描写,揭出「可爱」之处,最后归结到「敬爱」。依感情的自然流淌结撰成篇,所以像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表现出诗人率真自然的感情。

赠孟浩然创作背景

 此诗大致写在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736),此时他常往来于襄汉一带,与比他长十二岁的孟浩然结下了深厚友谊。 诗词作品: 赠孟浩然 诗词作者: 唐代 李白 诗词归类: 唐诗三百首、赠别、敬爱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轻的李白从四川出峡,在湖北安陆住了十年,认识了隐居在襄阳鹿门山的孟浩然。孟浩然是李白非常称赏的诗界名士,李白曾有“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赠诗称誉之,故诗中称之为故人。 黄鹤楼在武汉武昌区的江边,历来是游览胜地。广陵及扬州,唐代最繁华的都市之一,有“扬一益二”之称。(当时的繁华都市,扬州第一成都第二。)诗的开头一,二句交待送别的时间,地点。武汉在西扬州在东,从武汉去扬州,顺流东下,自然是向西告别了黄鹤楼。这样的句子,信手拈来,毫无掩饰。第二句接得很好。他向哪里去呢?去扬州。“烟花三月”用得非常巧妙。它不仅指出了离别的时节,也表达了当时的心情。“烟花”指春天笼罩在蒙蒙雾气中的绚丽景色。江南三月风光明媚,孟浩然将去的又是繁花似锦,绣户珠帘的江南名都,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这两句表面上只写了送别的人物,地点,时间,和目的地,但透过字面可以清晰地感觉到诗人对作为三都吴会的扬州的无限神往。前人 称此句为“千古丽句”。 后二句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送别场景的描写很巧妙地表达了依依惜别的情感。楼头话别,孟浩然登船启程了。诗人依然伫立江边,目送故人所乘船只远去渐渐消失于白云碧水之间。明丽的天空下顺流行进的“孤帆远影”,本身就有一种孤独感和凄凉感。别情如流水,诗人凝望着天际远流,这时只有一江汹涌的波涛,奔向碧空尽处,仿佛依依不舍去追赶远行的朋友。整幅画面情景交融给人苍茫空阔的感觉。诗人对朋友远行的惜别深情,对于不能同游的惋惜,以及对扬州胜景的无限神往,尽在江边送别的景象之中了。 (以上是我在唐诗宋词鉴赏词典中找到的,也许对你有所帮助。)

1、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感情色调,表达了诗人对有人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

2、出处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译文

老朋友孟浩然向我频频挥手,一起在那告别了黄鹤楼,他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将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着天边奔流。

注释

⑴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达。广陵:即扬州。

⑵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辞:辞别。

⑶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下:顺流向下而行。

⑷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尽头,消失了。碧空:一座“碧山”。

⑸唯见:只看见。天际流:流向天边 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4、创作背景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公元727年(唐玄宗开元十五年),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二十七岁。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379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