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的哪些问题会导致孩子恋爱不顺利呢?

原生家庭的哪些问题会导致孩子恋爱不顺利呢?,第1张

你好!原生家庭影响着一个人太多方面,今天我们谈论恋爱关系中的影响

  第一种影响:你选择的另一半,要么和异性父母相似,要么完全相反。

  现在大多数的年轻男女都不会只谈过一次恋爱,或者说很少只谈过一次恋爱,如果你静下心来去觉察一下自己的几段恋爱,你会发现你的几任对象身上一定存在着共性的特点。有的人找的对象都是很老实的那种人,有的人找的对象都是“渣男”“拜金女”等,为什么你总是找相同类型的对象,一定是在你的潜意识里你需要他/她身上的那份特质,而这份特质就像无形的磁铁一样吸引着你,你也不知道为何,你就是吸引这种人靠近你。

  发展心理学中把3—6岁的儿童期成为俄狄浦斯期,这个时候我们会对异性父母产生特殊的情结,男孩有恋母情结,女孩有恋父情结,在心理上也会对异性父母产生认同,前提是父母关系良好,亲子关系也良好。于是在长大后找对象的潜意识模版就是异性父母的形象,你的另一半在某种特质上一定像极了你的爸爸或者妈妈。但如果是父母离异,或者父母一方在小时候教养方式不良,存在打骂、侮辱等家暴行为,会在你的心理产生阴影,长大后这种创伤时刻提醒着你不找和那个曾经伤害过你的人一样的人,于是就会寻找和异性父母相反的人。例如你的爸爸爱喝酒,喝完酒回到家会打妈妈和你,那么在以后找对象的时候,你很大可能的找不喝酒的男生,因为喝酒这种行为已经在幼年的心里留下了恐惧、伤害的阴影。

  第二种影响:依恋模式影响着你跟伴侣的亲密关系。

  幼儿在小时候会跟主要抚养人(一般是妈妈)之间建立一种特殊的情感连接,叫做依恋,依恋的类型有:

  1、安全型。

  当与母亲分离时他可能哭也可能不哭,哭是因为妈妈不在了,他喜欢妈妈胜过陌生人。当母亲回来时,他积极寻求接触,啼哭立即减少。

  2、回避型。

  和母亲在一块儿的时候,他似乎没有对母亲作出什么反应,而当母亲离开时,一般没有苦恼的表现。他对陌生人的反应好像对母亲的反应一样。当与母亲团聚时,他却回避母亲或很久才跟她打招呼。当母亲抱起他时,他也经常不去拥抱母亲。

  3、抗拒型。

  与母亲分离以前紧靠其母亲,不愿离开母亲一步,虽然母亲在跟前,也不主动探究环境中的事物。当与母亲团聚时,表现出非常生气的抗拒行为,甚至推开和搡打母亲。当母亲抱起他时,他仍然继续啼哭,很难安抚他。

  4、无组织的紊乱型

  当与母亲分离后再团聚时,儿童表现出各种混乱的矛盾行为。如当母亲抱起他的时候,他的目光却看到别的地方,或用一种茫然抑郁的眼神接近母亲;当母亲安慰他以后,他却出乎意料地哭起来,或表现出一种冷冰冰的姿态。

  依恋类型的差异主要是由母亲是否能够及时的觉察到孩子的需求并满足来决定的,例如年幼的孩子需要吃奶时母亲是否能及时喂奶,冷了热了是否能及时增添衣物,需要安抚时是否能给予拥抱、抚摸等。

  除了安全型依恋类型,其他三种类型都会在恋爱中产生问题,主要是从小没有获得被爱、值得爱的信念,以至于在恋爱中时刻怀疑自己是否是被爱的,缺乏爱的能力和信念,要通过其他方式不断验证自己的假设,证明被爱,寻求安全感。典型的行为就是:当你发现对方一天都没有给你打电话发短信时,你打电话对方没接时,你会发疯似的寻找对方,你担心对方不爱你、不在乎你、抛弃你,所以不顾一切的去找他问清楚原因。时间长了,这会给对方带来巨大的恋爱压力,导致分手。在夜深人静时,你也许也检讨过自己,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下次克制住,用合理的信念说服自己:他在忙没看见手机,他在开会手机没带等等诸如此类的理由,但是下次情况出现时,你依然按捺不住,发疯似的去追问、查个水落石出。

  究其根本原因,是在原生家庭的生活下,父母没有给到你安全型的依恋感觉,没有让你对自己产生价值感,你会把小时候需求的不被满足归结为自己不值得被爱、都是因为自己不好,进而否定自己,丧失爱别人也被人爱的能力。

幸福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福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原生家庭的情感空缺可以弥补,但很难弥补。

小时候你一直被母亲否定,于是长大后的你自卑敏感;

小时候的你是父母不偏爱的那个孩子,几乎没有得到父母太多的爱。于是你长大后也不爱自己一味通过讨好别人来换取别人不真实的爱;

小时候的你经历了父母的感情不和,于是长大后的你恐惧恋爱和婚姻,你不相信爱情也不相信有永远幸福的婚姻这就是原生家庭产生的影响。

一、原生家庭及原生家庭的情感空缺

原生家庭是指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家庭。这家庭的气氛,传统习惯,子女在家庭角色上的学效对象,家人互动的关系等,都影响子女日后在自己新家庭中的表现。人要认识自己原生家庭的影响,才不致将原生家庭一些负面的元素带到新家庭去。

看过无数个案例,很多在感情中不幸福的女孩子,大多都存在一个共点:原生家庭的情感空缺

《都挺好》中苏明玉,从小生长在重男轻女的家庭,母亲偏爱偏得过分,父亲不闻不问,就算读书上学都是奢侈,最后与原生家庭彻底隔断关系。长大后,苏明玉凭借出色的口才和销售能力自给自足,不仅开创公司实现人生巅峰,还一雪童年之屈,成为老苏家最有出息的孩子。就算心再硬,到底血溶于水,苏明玉终究狠不下心,割舍不清这亲情,又回到父亲身边照顾。

不止是电视剧,现实生活总类似案例何其多,就比如明星孙俪,从小在爸妈破碎的婚姻下长大,以至于让她不敢相信爱情,甚至打算长大后不结婚;还有张靓颖,很多人都说她找了一个不肯给她承诺的男人,不管不顾的。张靓颖的童年没有过父爱,15岁就一个人到酒吧赚钱,长大后遇见一个如父亲般关心爱护她的人,又怎能抵抗得住?

或父母不疼不爱,或父母早早离婚,原生家庭带来的后果,是孩子情感的缺失。

二、典型的原生家庭问题

如果一个人在家庭环境中能感觉到自己是无条件被爱的,那么,他的自尊水平往往比较高,安全感也更充足。而成长过程中,缺乏爱和安全感的人自我意识往往更脆弱。脆弱的自我也是现代人“缺爱”“没有安全感”的根源。

典型的原生家庭问题包括,在父母情绪不稳定和充满争吵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经常遭到家人的拒绝和情感忽视;父母离异,导致其中一方角色的缺失;遭受过家暴或者虐待等创伤经历;经常被亲人打击和嘲笑。

三、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

1、情绪不稳定

通常在父母的暴力情境下,长大的人会经历比较多的极端情绪,且很难平静下来。情绪随机爆发难以控制。

2、付出型人格

从未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会试图通过滋养别人的方式来弥补曾经的遗憾,所以会过度地为别人付出,而把自己搞得很累。

3、自我评价低

经常受到父母批评和贬低的孩子,长大后容易变得敏感、悲观、不自信,对自我评价较低,总觉得自己不够好。

4、总是压抑自己的情绪

小时候不被父母关注,或者每次表达自己的需求时,父母总说你不懂事。时间久了,孩子就不愿意给父母表达自己习惯了,变得小心翼翼了,也学会什么事都憋在心里。

5、悲观厌世

从小被父母贬低讽刺的孩子容易看不到自己的好,变得非常悲观,敏感不相信人生的美好,经常觉得人生没有什么意思。

四、如何弥补?

我们不能否认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父母对待彼此的方式,父母对待别人的方式,确实会影响我们看待自己和世界的方式,然而你怎样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看待世界这些其实都是可以改变的。

童年的经历早已于事无补,现在能做的是走出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而不是永远陷在原生家庭的泥泞中止步不走!

 比起抱怨更重要的是自我救赎,为什么说原生家庭欠你的,你得自己找回来?你可以抱怨也可以仇恨,只要你想,没人阻止你。只是这些情绪都是徒劳的、无畏的,为什么不去思考怎样停止这种循环的悲剧呢?

原生家庭的确会影响我们的过去、现在,但绝对决定不了我们的未来。面对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我们在未来还有两次机会可以抚平。

1、通过教育,不断地看书、学习

通过不断地学习、教育,给自己一个窥见广阔世界的机会,给自己内心强大的无尽力量,不再惧怕原生家庭的伤害。

2、一个好的婚姻和一个无条件爱你的人

往往有着原生家庭创伤的群体都伴随着高敏感人格,会不自觉地在感情里讨好对方。但是一段好的健康的感情能救赎一个人的内心。

3、保持独立、接纳自己

慢慢疗愈自己的同时,我大方承认自己受伤了,放下对自己的批判,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我从来不感谢童年的磨难让我更快的成长,如果可以,谁不想顺风顺水的过一辈子。但事情发生了,就选择直面它。努力提升自己,以此加固精神壁垒。

希望你可以默念“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天要斩断与原生家庭的羁绊,去独立生活或者组建属于自己的再生家庭。与其一直沉浸在原生家庭的悲伤,你不如转头看看现在,改变当下的心境,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困局。

                                    原生家庭对谈恋爱有哪些影响?

❗ ❗ ❗

 原生家庭对感情中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大部分人几乎一边倒地认为,原生家庭的不健康,对一个人的影响是致命的。

在原生家庭中获取不到足够的爱,会让一个人缺乏安全感。

 而在长大以后,这种缺乏安全感就会表现在极度地想要被认可,被接纳,被爱,但是往往事与愿违。不仅对爱情上面患得患失,在别的方面也是极其不好的影响的。

▌ 美国著名心理治疗机构门宁格基金会有这样一个观念:

在引发当下人际、情绪问题的诸多因素中,大概只有百分之十是跟现在的事件有关系的,百分之九十可能跟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和成长经历有关。

所以,我们婚姻乃至人际关系的很多死结大都跟人的原生家庭有关系。

《我家那闺女》播出后,很多人开始心疼演员王鸥,虽然她长相漂亮,演技也很不错,是个让人羡慕的美女明星,但是她却说自己恐婚,不敢恋爱。

原来在王鸥小的时候,父母总是吵吵闹闹,在她三岁那年就离婚了。父亲和母亲都不想带孩子,最后,母亲把王鸥寄养在楼下的一对老夫妻家里。王鸥每天站在在阳台,抬首仰望,寻找父母的身影,换来的却常常是失落。

长大后王鸥特别羡慕那些面对婚姻和事业时特别勇敢的女孩,因为她们有来自父母的支持和鼓励。

正是因为王鸥缺失父母的爱,所以特别自卑,害怕失败,不敢去争取属于自己的感情。

原生家庭给予我们的影响我们逃不开、躲不掉:或者想爱但爱而不得,或者委曲求全,费力讨好;或者总是被拒绝在爱的门外大千世界,找不到一舒适的生活的姿态。

张爱玲是一位民国走来的惊世才女,有着傲人的才情,她的作品里充满了浓厚的悲剧色彩。她常常以一种冷酷的悲剧感叙述一个个悲凉的传奇。情爱的虚假、无爱的婚姻、生命的残酷与脆弱,在其作品中处处可见。

其实,这和张爱玲的个人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她从未享受过家庭的温暖,父母离异,与弟弟也没有共同语言,母亲常年在国外奔走,只有常年与姑姑相伴。

缺乏爱的人生是孤独、凄冷的,她眼中的世界也就是也是孤独凄冷的。

心理学上有句话说“人最需要的是关系的链接”。

在亲情缺失的人生里,张爱玲轻易掉进了胡兰成的柔情蜜意里,纵然她满腹才情,因为幼年时爱的缺乏,使她在爱的世界里颠沛流离,到死都是自己一个人,没有找到幸福的港口。

▍既然逃不开,不如面对它。

萨提亚认为人的一生有三次出生。

第一次出生,是精子与卵子的结合,创造了一个生命。

第二次出生,是母亲把我们生下来,进入一个已经存在的家庭系统。

而第三次出生,就是我们成为自己的决定者。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必然存在的,我们无法选择原生家庭,但能否走出它的影响是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和付诸实践的。

我们的经历、学识;我们交到的朋友;遇到过的老师;都能教会我们如何面对原生家庭的伤害,都可以赋予我们能量去面对曾经的痛。这些都成为我们面对原生家庭的援军。

当我们携着满满的能量重新回到原生家庭,带着能量带着光,将学习到新的观点和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经历,跟自己的家人重新跳一支生命之舞。

总结:

一个人的原生家庭是伴随一生的,对我们恋爱和婚姻有极大的影响影响,所以我们在感情中要正视自己的原生家庭的问题,并积极地面对,以减少原生家庭带给我们感情的负面影响。

没有完美的父母,也难有完美的原生家庭,承认它,摆脱它,最终成为更好的自己。

其实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永远不能作为失败的借口,我们要勇敢地凝视深渊,不断地摆脱它,不断消解掉内心的黑暗。

原生家庭不好的经历可能对一个人的感情生活产生负面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失去了爱别人的能力。家庭环境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每个人都有内在的适应性和恢复力,即使在困难的环境中,也可以发展出爱别人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影响:

1 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如果原生家庭中的父母没有提供稳定和可预测的爱,孩子可能会对他人产生不信任感,这可能会影响他们与他人建立深入关系的能力。

2 情感表达的困难:如果孩子在原生家庭中没有学会如何表达和接受爱,他们可能在面对恋爱关系时感到困惑或不安。

3 对亲密关系的恐惧:如果原生家庭中存在冲突、暴力或忽视,孩子可能会对建立和维护亲密关系感到恐惧或担忧。

4 自我价值感的问题:在一个缺乏爱的原生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可能会对自己的价值产生疑惑,这可能会影响他们在恋爱关系中的自尊和自信。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孩子无法学会爱别人。实际上,他们可能会比其他人更努力地寻找和维护爱。在心理治疗和自我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逐渐发展出爱的能力,包括爱自己和爱他人。

总的来说,原生家庭的影响是复杂的,可能会对一个人的情感生活产生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失去了爱别人的能力。通过自我成长和心理治疗,许多人都能够克服这些困难,发展出健康的爱的能力。

好像,每个人都能把现在生活和感情上的不顺归结到原生家庭,网上还有一个组叫“父母皆祸害。”  那么原生家庭要不要背这个锅呢? 大家可能都听过一句流传已久的话:"幸福的童年能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去治愈。"  这句话不无道理,甚至有许多案例可以佐证。  比如恋爱中常见的「回避型依恋人格」,在恋爱中会自卑,对爱情既渴望又抗拒。  

回避型依恋大部分原因是原生家庭及过往恋爱经历导致了认知发生扭曲,认知扭曲导致无法正视自我正视他人,所以他们对自己与对别人的态度都是不太正确或者说不太客观的。  明明这世界是有爱的,他们感受不到,这世界明明有正能量他们也感受不到,明明你很优秀,各方面还可以,有时候你却觉得自己就是个垃圾。 

父母这面镜子是非常重要的。但很多人身边父母这面镜子往往都不怎么平整,它表面的凹凸不平无法映射出你真实的样子,但这面凹凸不平的镜子一照就是二三十年,这二三十年里,你觉得自己丑陋不堪,一无是处,自己十分讨厌自己。  这个一无是处的你就是客观世界里真实的你,所以你也以为并没有人会喜欢这样的你,所以你自卑,你只信任你自己,你拒绝一切善意,而时候,即使你身边再出现一些平整光滑的镜子,你却不会再相信平滑镜子照出来的你才是客观世界里真实存在的你。  你无法接受,对你来说,面对真实的你,反而是一种痛苦。  但是,这一切也并非绝对  影响有好有坏,为什么我们总是要揪着自己不喜欢的那一面来证明“不幸”呢?  

比如有人会说:单亲家庭的孩子就很惨呀!  说到这里,我也来蹭个热度,冰雪公主谷爱凌也成长在单亲家庭,你看她有因此而痛恨自己的家庭吗?有人因此而自暴自弃吗?不是照样成长成为了一个阳光、开朗、闪光的人。  那些宣扬都是原生家庭的错的人,只是不想承认自己的不幸有一部分是因为自己而已。很多人只是中了一种叫做“原生家庭影响”的毒罢了。

人总是会有些奇怪的惯性,在有些人、有些事情上,只要是被提及就会往不好的方向上想。  听到“影响”,第一反应就是往坏的影响上去靠的,其实影响无关对错,也不分好坏。  那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都在说原生家庭的错呢?

因为我们需要为自己的“不幸”找到一个出口。  这源自于我们自己内心对于自己原生家庭的否定,不认可和排斥。或许是因为有不好的回忆,或者只是因为羡慕别人的家庭……  不可否认,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巨大影响,有些错误的方式确实让成年后的我们过得非常艰辛。  但我们揭开伤疤来探讨原生家庭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讨伐”,而是为了修复,为了不再代际遗传,让我们和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幸福。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摆脱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呢? 

(1)承认原生家庭的影响  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是存在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对错”或是“好坏”的问题。  如果没有原生家庭,那么也就意味着不会有你的出现,有了你自己的出现,生命才是有无限种可能的,而这些可能是你自己说了算的。  你难道还不知道自己的本质上就是拥有独立思维的你自己吗?那你一听别人讲“关于自我”这个话题就难受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2)原生家庭无好坏  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那么在你的观念里,是不是你自己和其他人,都是度过了“对错”和“好坏”的问题而后存在的。  那么你自己和其他人真的就是这个样子的吗?其实你根本就没有看清楚。  比如:明明眼前是个渣男,在你的想法里他看着像个老实人。  如果你能真正地去用心思考,并对于自己思考后的结果有足够的自信,那么你也就不怕听别人谈论“自尊自爱”这个议题了。

(3)看到原生家庭的能量漏洞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经常什么都不想干,也不太想思考,无论大事小事,做什么都是有气无力的……包括:谈恋爱、结婚、陪父母、教孩子等等。  其实你没有动力的本质源于你对于“家人”或者“家”这个概念的怀疑和不认同,你不相信家人的爱是无条件的,而且是永恒的。  原生家庭是一个人诞生的地方,也是一个人的真爱和能量的供应来源,也是你的认知和思维方式的底层逻辑。  我们探讨原生家庭,也是为了找到能量缺乏的部分,补上这个漏洞。  

(4)弥补能量空缺  也许我们在原生家庭中没有习得爱或者正确爱的能力,你或许以为自己可能都失去了被爱的能力,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在成年后去学习。  在深度的意识形态里,情感、动力、能力、沟通等正能量,都可以归属于同一个东西——真爱。  这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探索。

原生家庭指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家庭,他塑造人的个性,影响人格成长、价值观,人际关系、培养管理情绪的能力,为个人成长后人际互动的模式定型。

人在原生家庭里形成的情感习惯和思维模式叫做“原生情结”。这种“原生情结”对待问题和处理事情的角度都会受到一定影响。

成年后谈恋爱时,总是不自觉看上某种特定类型的对象。

每个人都是带着原生家庭的心理烙印开始自己的成长历程的。例如:家中排行、成长背景、内在誓言。

成长背景无形中灌输我们很多信念,这些信念不但牢不可破,而且不断影响着我们。

很多看似伴侣的问题,实质不是伴侣问题,而是原生家庭(各自父母的家庭)带来的心理成长问题。

以前没有得到的满足,现在要加倍得到。过去的心理创伤,在与亲密的人互动关系中最常浮现。父母过得美满幸福的,孩子幸福感很强,将来也会很好的面对婚姻,如果一个家庭的风气都是和和气气的,温馨的,那么这种家庭环境会遗传的。

糟糕的原生家庭会导致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没有体会过良好的亲密关系。而缺爱带来最致命的问题是对爱的怀疑,他们越是渴望爱,也就越怀疑爱。他们越是缺乏爱,他们就越把爱想象成最好最好的东西,不能有任何瑕疵。

这种“想象中的爱”,会让他们变得挑剔,会去不断的对“爱情”进行考验,并极容易对爱情感到失望。认为在爱情中,只要有一个条件达不到,有了任何一点点瑕疵,就不是“真正的爱”了。并且缺爱导致的低自尊会再一次强化他们“我不值得被爱”的认知,使得他们更容易在行为上“破罐破摔”,让一段关系走向破裂。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原生家庭对婚恋常见的负面影响以下三种情况:

1、母亲强势,父亲懦弱

TFAMILY

,在这样的家庭长大,孩子的性格可能也会变得强势。在关系里特别想要占据主导权,让伴侣服从自己。

因为她们只见过这种相处模式,认为“父母的相处模式”是她所熟悉的,尽管从道理上她觉得太强势不好,但人总会觉得熟悉的就是安全感。于是,她会很强势地让伴侣听自己的,伴侣如果不像父亲那么懦弱,就会奋起反抗,两个人就会不断地吵架,攻击,感情就会变得越来越差,最终感情破裂。

2、父母很少爱自己

(或从小留守儿童或寄养在亲戚家)

FAMILY

,这样的家庭中,孩子可能会缺爱,因此变得特别想要爱,性格上很可能会变得敏感,因为爱的缺失而缺乏安全感,特别害怕被抛弃。

所以她们会表现出焦虑的特质,经常担心伴侣离开自己,每当伴侣不回应就会觉得天塌了,内心就会很恐慌,

这样的两个人相处会非常累,因为伴侣要时刻照顾你的情绪,要一直维系你内心的安全感,时间一久就会很疲惫,就会因为心累而想要离开你。

3、母亲情绪很敏感,

总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

FAMILY

,有很多母亲,她们的生活可能很不幸,如是经常对孩子说"如果不是为了你我就不会这样”,孩子的内心充满了很多的无力感和愧疚感。长大后性格也可能会很敏感,经常会发脾气,内心的无力感会让她们时常觉得愤怒,难以控制自己。

在感情里,会很缺乏安全感、特别渴望爱,但会因为脾气而推开伴侣,伴侣总会被TA的情绪刺痛,容易把伴侣越推越远,最终彼此分道扬镳。

我们在感情里呈现的很多特质,其实都是原生家庭影响的,而这些影响会干扰到我们的行为,做出破坏感情的举动,影响我们成年以后的幸福。

但是,我们谈原生家庭,归因不归罪,是为了找到原因去解决问题。重点是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把所有的情感问题都甩锅给原生家庭、父母。

问题客观存在,我们需要觉察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理性去解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401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