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情感的诗词

表达情感的诗词,第1张

1、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刘禹锡《杨柳枝》

2、尽日相思罗带缓。——严仁《玉楼春·春思》

3、春闺月,红袖不须啼。——元好问《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4、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5、而我爱夫子,淹留未忍归。——李白《赠秋浦柳少府》

6、顾谓戚夫人,彼翁羽翼成。——李白《山人劝酒》

7、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秦风·小戎》

8、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

9、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苏轼《贺新郎·夏景》

10、屏却相思,近来知道都无益。——王国维《点绛唇·屏却相思》

11、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12、一寸相思千万绪。——李冠《蝶恋花·春暮》

1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14、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15、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王《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16、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17、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18、占得杏梁安稳处,体轻唯有主人怜,堪羡好因缘。——牛峤《忆江南·衔泥燕》

19、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四首其二》

20、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

21、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22、算遗踪、犹有枕囊留,相思物。——吴文英《满江红·刘朔斋赋菊和韵》

23、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24、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陆游《金错刀行》

25、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26、寒苦不忍言,为君奏丝桐。——李白《怨歌行》

27、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

28、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29、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30、几次细思量,情愿相思苦!——胡适《生查子》

3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淑女,君子好逑。——佚名《诗经·周南·关雎》

32、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纳兰性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33、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平乐二首其二》

34、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35、明月照相思,也得娥念我痴。——高鹗《南乡子·戊申秋隽喜晤故人》

36、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37、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一》

38、绮席凝尘,香闺掩雾。——晏殊《踏莎行·碧海无波》

39、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40、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击鼓》

41、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江淹《古离别》

42、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43、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

44、同穴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45、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韦应物《送杨氏女》

46、春朝秋夜思君甚,愁见绣屏孤枕。——魏承班《满宫花·雪霏霏》

47、相思不作勤书礼,别后吾言在订顽。——王守仁《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

48、扪萝正意我,折桂方思君。——范云《送沈记室夜别》

49、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50、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曹丕《燕歌行》

5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李商隐《无题》

52、宝奁明月不欺人,明日归来君试看。——严仁《玉楼春·春思》

53、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春恨》

54、一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春情》

55、写不了相思,又蘸凉波飞去。——朱彝尊《长亭怨慢·雁》

5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57、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李煜《更漏子金雀钗》

58、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卓文君《白头吟》

59、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鹊踏枝》

60、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张籍《征妇怨》

61、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王昌龄《闺怨》

62、美人图子阿谁留。——元好问《虞美人·槐阴别院宜清昼》

63、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64、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65、薄幸郎君何日到,想自当初,莫要相逢好。——施耐庵《蝶恋花·一别家山音信杳》

66、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元好问《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

67、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张继《闾门即事》

68、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陈端生《寄外》

69、怀春情不断,犹带相思旧子。——吴文英《丁香结·夷则商秋日海棠》

70、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71、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吴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72、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李白《长相思三首·其二》

73、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武则天《如意娘》

74、掩妾泪,听君歌。——李白《夜坐吟》

75、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黄《集杭州俗语诗》

76、君安游兮西入秦,愿为影兮随君身。——傅玄《车遥遥篇》

77、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78、问相思、他日镜中看,萧萧发。——严羽《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

79、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80、对菱花、与说相思,看谁瘦损。——陆《瑞鹤仙·梅》

81、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云案·元夕》

82、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鹧鸪天》

8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84、白头空负雪边春,着意问春春不语。——刘镇《玉楼春·东山探梅》

85、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曹植《明月上高楼》

86、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朱庆馀《宫词》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6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是: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这句话常用于表达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出自

宋·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自安史叛乱以来,而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

表达了诗人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思想感情

3夕阳渐渐落山了,但是在外的游子,何处是归宿?家乡在何方?念及此,天涯漂泊的游子怎不愁肠寸断!收束中有景生情,表现了游子思乡的悲凉情感,一气呵成。夕阳更生离愁,三个字“断肠人”总结全诗,直抒游子心中那无言的悲戚。

4给家乡捎的书信怎样才能转达呢?北归的大雁啊,烦劳你替我捎回家乡洛阳吧。

5意思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

6“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于北宋大诗人王安石的笔下。当时,王安石接到朝廷的旨令,离开定居的南京,北上进京,第二次出任宰相,在路上才写下了《泊船瓜洲》这首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意思是:钟山很近,只隔着一条长江和几处青山,可我正一路北上,离家却要越来越远。现在正是早春二月,春风吹拂,春草萌生,过不了多久,就会绿透江南岸边。美好的春光唤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他遥望明月,深情地问道:你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重归故里?

古诗词中所抒写的思想感情非常宽广常宽广,涉及最多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1.忧国忧民 指诗人通过诗歌表现山的为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而担忧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民的感情包括:

(1)战乱离散的痛苦,如杜甫的《春望》;

(2)同情人民的疾苦,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者腐朽,如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儿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抒写山河沦落、国破家亡的痛楚,如陆游的《示儿》、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6)揭露统治者的横征暴敛、穷兵黩武,如杜甫的《兵车行》。

2.建功报国 指诗人通过诗歌表现出的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建功报国的感情包括:

(1)保家卫圉的决心,建功立业的豪情,知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陆游的《书愤》;

(2)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的《琵琶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怀才不遇的寂寞,报国无门的愤慨,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同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4)年华易逝的感慨,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3思乡怀人 指诗人通过诗歌表现出的思念家乡、牵挂亲朋的思想感情。思乡怀人的感情包括:

(1)天涯羁旅的愁思,如温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需。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同塘”;

(2)思亲念友的孤独,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3)边关征夫的思乡之情,如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4)闺中怨妇的怀人之情,如王昌龄的《闺怨》、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

4 淡远高雅 指诗人通过诗歌表现出的摆脱世俗、境界高雅的思想感情。淡远高雅的感情包括:(1)寄情山水的悠闲,退隐田同的淡远,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盂浩然的《过故人庄》; (2)远离官场的险恶,归耕隐居的自在,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5感时伤逝 指诗人通过诗歌表现出的世事变迁、昔盛今衰的思想感情。感时伤逝的感情包括:

(1)昔盛今衰的沧桑,世事变迁的感慨,如姜夔的《扬州慢》、刘禹锡的《乌衣巷》;

(2)青春易逝的伤感,时不我予的焦虑,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6.儿女情长 指诗人通过诗歌表现山的闺怨挚爱、追求幸幅的思想感情。儿女情长的感情包括:

(1)恋人的挚爱,如《诗经·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变,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2)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如韦庄《思帝乡》:“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3)对负心者的不满,如《诗经·氓》;

(4)揭露扼杀爱情的罪恶,如《孔雀东南飞》。

7.离愁别绪 指诗人通过诗歌表现出的依依难舍及别后忧愁的思想感情。离愁别绪的感情包括:

(1)依依小舍的感情.如柳永的《雨霖铃》;

(2)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陈述心志,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1、赠从弟(其二)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如果说前面四句主要写松上形象的话,那么后面四句则主要写松树的品质。它雄伟挺拔,不惧怕任何恶劣严酷的环境。这样,松树的形象才得到完整的表现。

全诗以简练的语言、劲挺的风格写出了松树的鲜明形象,其实是以比兴手法象征诗人自己的性格与抱负,诗中因此融入了对松树赞颂的深厚感情。

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别的诗,绝大部分是诉说难分难舍的心情,是忧愁悲苦的。"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徘徊蹊路侧,悢悢不能辞!"②可以代表这类诗的基调。有没有人把离别这件事看得很超脱,唱出豪迈的歌声呢有,不多。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要算是其中很出色的一首。

登幽州台歌 (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前代的贤王见不着,后代的贤君等不到,空有治国安民的理想,终一生不得实现,这该是多么令人忧郁的事情啊!

前三句写诗人登高时的心理活动,最后一句才写外部表情。内心是表情的依赖,表情是内心的反映,两者恰当结合,勾画出一个胸怀大志而又不逢其时、独立悲叹的动人形象。

全诗的语句长短不齐,音调富于变化,更有助于表达诗人起伏强烈的慨叹之情。

3《观沧海》 曹操

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宏伟的政治抱负,即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胸心和多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

4《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5《龟虽寿》 曹操

体现了作者对伟大理想的追求永不停止的豪迈情怀。

6《过故人庄》 孟浩然

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和回顾自

然的情怀。

7《题破山寺后院》 常建

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记》 李白

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关切和同情。

9《夜雨寄北》 李商隐

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或妻子)的思念之情。

10《泊秦淮》 杜牧

诗人借古讽今,深切的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民众的同情及对统治者贪图享乐的鞭挞。

11《浣溪沙》 晏殊

表达了作者对年华流逝、好景不长的感伤。

12《过松园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

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6162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