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出塞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第1张

出塞》与多数边塞诗尽力描写战争生活的艰苦险恶不同,这首诗着重表现的,是对敌人的蔑视,是对国家的忠诚,是一种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英雄主义气概

前两句写皎洁的明月和雄伟的城关,既引起了人们对历史上无数次反侵略战争的回忆,又是今天将士们驰骋万里、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后两句用汉代的名将李广比喻唐代出征守边的英勇将士,歌颂他们决心奋勇杀敌、不惜为国捐躯的战斗精神

这首诗由古到今,有深沉的历史感;场面辽阔,有宏大的空间感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

表达了作者对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用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

《出塞》着重表现了诗人对家国的爱重和维护、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与期盼以及对良将的信心,也抒发了边防士卒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这首诗意境雄浑,格调昂扬,语言凝炼明快。

作品原文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翻译:秦汉以来,明月就是这样照耀着边塞,离家万里的士卒始终没能回还如果有李广这样的将军立马阵前,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跨过阴山。

赏析

《出塞》的作者是王昌龄,这是一首慨叹千古边塞变迁,没有永久的和平,思念传说中的名将威名的边塞诗。此诗内容主要是慨叹远征之苦,良将之苦,体现出了诗人对家国的爱重和维护、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与期盼以及对良将的信心。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表现的内容是厚重和复杂的。既有对远征士卒的浓厚同情,对朝廷好大喜功和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家国的荣誉和战争的正义性,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表达了作者对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用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

《出塞》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这首诗反映了兵士们共同的愿望:在一个英勇机智的将军领导下,保卫祖国,不让敌人侵入国境。诗人今昔对比地说,明月啊,你曾照过秦汉时代的边关,那是胜利的边关;今天明月依旧,可边关战争一直不断,使得征人远戎万里,不能回家。如果有李广那样的名将率兵守关,决不会让敌人越过阴山来侵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466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