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花的内容简介

兰花花的内容简介,第1张

富农的女儿兰花花美若天仙,自小跟国军连长的儿子石有财订了娃娃亲。陕北闹红,负责监视姬家母女的红军战士魏国柱与兰花花产生了恋情。钱来喜挑起姬石矛盾,兰花花无奈嫁给了不务正业的钱小宝。有人告钱来喜破坏统一战线,姬石两家借此恢复婚约,兰花花再嫁石有财。迎亲路上,新娘被劫。兰花花和魏国柱在后九天山寨不期而遇。宜川国军围剿后九天,兰花花和魏国柱被俘。鲁艺副院长尚明祥出面斡旋,兰花花和魏国柱调往延安审讯,随后被吸收为鲁艺学员。尚明祥暗恋兰花花,借故把情敌魏国柱下放到临镇。兰花花的父亲以请假为由,硬把她领回家。石有财抓住了兰花花与魏国柱来往的把柄,强行占有了她。兰花花二进鲁艺,不料怀孕,只好再度回家。石有财发现尚明祥的来信,打死了兰花花。魏国柱思念兰花花,写了一首歌,这首歌就是陕北民歌“兰花花”。此歌迅速唱红了大江南北,也流传到了海外,给兰花花的亲人带来荣耀的同时,也带来了灾难……

  由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起,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和传承意识日益高涨。对于民歌的传承方式也有各种各样的探讨与措施。改编民歌其实就是作曲家对于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的一种方式。这种对于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在当下不失为一种较好的传承方式。因为这种方式让不为人知的民间歌曲或者民歌元素借着现代作曲家的智慧重新融入到当下的音乐文化建设中,而不是静止的停留在图书馆或者流落在民间。

中国民歌浩如烟海,作为中国音乐文化的基因库,民歌被千秋万代传唱,不仅仅是因为民歌本身的生命力,也是由于一代代的知识分子以及艺术家对于其不断的输入文化养份。而这种输入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对民歌的改编。改编民歌与原生民歌在艺术性上各有千秋,但是,改编民歌的表现力往往要胜于原生民歌。学者们努力的搜集、整理、记录、分析以及改编民歌,其目的在于将之作为创作具有中国民族气派的“新音乐”的基础,这种对“新音乐”的渴望是百年中国音乐界的一个历史命题,如同“宿命”般至今犹存。[1]

近年来,改编民歌中比较成功的典型代表作之一即王志信改编的《兰花花》。《兰花花》原民歌虽广为流传,但曲调太简短,太平淡,相对单调,且音域窄,难以充分地表现歌曲内容的张力。作曲家王志信改编后的《蓝花花》,对原歌作了生动的发挥,赋予了新的内容。扩大了歌曲篇幅,从曲调的结构、旋律的丰富、节奏的变化、调式的转换、音域的扩展、张驰有致的力度速度、感情丰富的表情力等等,都有了大幅度的发展,对原民歌的内涵有更深刻地渲染和表现,成为一首完整的、具有深厚技术技巧的、更具艺术魅力的、有一定难度的艺术歌曲,可以说它是民歌中的“咏叹调”。[2]传统民歌《蓝花花》的纯朴情感与改编后的《蓝花花》深刻表现有机地结合,成为一部艺术性更强的优秀作品。

一、改编《兰花花》的音乐审美特征

《兰花花》属于陕北信天游,是一种上、下句结构的山歌。具有陕北山歌的普遍特点,即节奏自由、柔美流畅、高亢有力,且以分节歌的形式多次反复,同时语言简练、生动,感情纯朴、真挚。八段歌词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正是因为故事的叙事性和完整性,才给改编提供了张力和可能。词中的兰花花是陕北固临县临镇某村有女子,长得很美,被地主周家娶去,也不满意,后和别的男子恋爱。这首民歌的歌词共有十七段,内容与民间传说大体相同,但在舞台上演出时,只保留其主要段落,一般为五六段。舞台演出是将叙事性与抒情性融为一体,大大加强了艺术感染力。

新编《兰花花》是作曲家王志信在不失原民歌风格的基础上,保持了原曲的旋律骨干,在曲式结构、调性布局、人声音域等方面进行了适当的改编和发展。改编曲在原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发展、扩充,曲式结构扩充为A+B(a+b+c)+ A",由于改编后的作品张力大,表现的更为深刻、细腻、完善,从而对演唱者的演唱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

A段基本保留了原民歌的旋律特点,主音la与其上下四度的音程跳进la-re形成了西北民歌特有的高亢、明亮的音乐风格,节奏保留了陕北民歌特有的强起、方整的特点。在A段的“蓝线线”、“蓝格英英”、“蓝花花”等字上巧妙地加上装饰音,更好地抒发了对蓝花花这位远近闻名的美丽少女的赞美,民歌韵味也显得愈发浓厚,改变后的曲调与原曲相比较我们就可以一目了然:

(改编)

(原曲)

改编后的B段是音乐发展变化的重点段落,犹如交响乐中的呈示部。将A段的美好逐步带入一个悲剧性的痛苦深渊。这个段落由a、b、c三个小段落组成,分别叙述了兰花花在三种情景之下的不同的情绪体现,从而将事件的戏剧性发展过程与人物的情感发展变化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a部分缓慢、悲伤地诉说了蓝花花被逼迫订亲,要强行抬进周家的不幸遭遇。后半段落节奏由慢渐快,加之两段旋律模进,形象地描绘出蓝花花仿佛被恶运步步逼近,将被抬进周家时惶恐不安的神态,对自己的情哥哥难以割舍的爱。作曲家继续在一些关键字如“说媒”“情哥哥”等上添加装饰音外,更为突出的是在前半部的订、大、迎字上,将陕北民歌特有的“苦音音阶”充分运用,进而更加深了蓝花花命运的凄惨、悲苦。其中重复的“撇下我的情哥哥”在演唱中一次比一次情绪失控,非常具有感染力。而原来的曲调不具有这样的张力和情感表现力度:

(改编)

(原曲)

b段描述了蓝花花被强行抬进周家后,对形似枯槁的周家猴老子的僧恶,以及由此产生的愤怒与抗争,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下个段落蓝花花的拼死反抗。作者借用了戏曲的跺板来营造出一种情绪激烈、戏剧性矛盾冲突的情景氛围,生动再现了一个美丽少女在不公正的命运面前所表现出的勇敢与真情。

c段运用了西北秦腔中摇板那富有特点的紧打慢唱的节奏,将蓝花花誓死不从,要逃出周家,割上性命也要见到自己的情哥哥的迫切心情极好地烘托出来:

A"段犹如交响乐古奏鸣曲的再现部,在速度不断加快的三连音的推动下,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情感高潮。在“情哥哥哟”“说不完的话”等字上添加的装饰音衬托下,气势恢弘壮美,充分表达了蓝花花见到日思夜想的情哥哥时那激动不已的心情。虽然A"与A段的旋律基本相似,但A"段音乐情感更加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由强到弱的不断重复的结束句,显现出蓝花花仿佛投身在情哥哥怀中,被爱情的幸福所陶醉的神态。

二、改编《兰花花》的表演特征

中国民歌在进行改编时,有些重新编曲 ,有些将几首小曲连缀,有一些是将近关系调的曲子编曲在一起。也有一些只是改变原作品的速度,增加快慢对比。另外一种方法就是改变伴奏方式和乐器,甚至加入乐电声。[3]但是,《兰花花》的改变将各种改编方法很好的结合运用。有原有的曲调,也有创作的旋律。节奏、力度、篇幅都有很大的变化 。

在演唱方面,改编民歌的演唱,作为民族声乐的一种形式,以其浓厚的民族性与时代内涵,不仅在声乐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传统音乐感受能力,提高其音乐修养,提高民族声乐技巧的运用方面。而且对于培养我国声乐学生了解、热爱我国民族音乐及传统文化方面具有特殊的意义。

改编民歌与传统民歌的曲调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点,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其演唱在发声、共鸣方面借鉴了西洋唱法,充分发挥了人声潜能的科学性,同时更好地继承了我国戏曲在用声、运气、运腔,以及咬字、吐字、收声、归韵等方面的优秀传统,从而使发声训练和我国语言紧密结合,对民族声乐的提高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改编民歌的这种创作方式,能够很好的影响当代歌曲的创作和传播,很大程度上丰富曲调的创作手法。同时,为作曲家提供了新的创作视野,为演唱家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改编曲《蓝花花》之所以被称为新时期民歌改编的典范,广受演唱者的青睐,成功之处还体现在为演唱者提供了一个更大的艺术迎新和发挥的空间,使其无论在思想情感还是演唱技巧方面,通过该声乐作品均可以更好地展示演唱者的艺术功力。

首先 ,演唱的速度、节奏、情绪变化更加多样性、复杂化。这就要求表演者的技术性和艺术性都要很到位。否则吃力不讨好。由于原民歌结构为一段体,上下两句结构简单,演唱的速度、节奏、情绪几乎没有太大变化。而改编曲《蓝花花》的曲式结构被改编为三段体后,演唱的节奏、速度、情绪在各个段落中均有较大的发展变化。开始A段的“中速、稍自由、激昂地,抒情地柔婉地唱出对蓝花花的赞美”到B段中的a的“缓慢、悲伤、渐快、慢而弱,描绘出一种哭咽的节奏和感情”,b段的“突快、愤怒、反抗的,表现蓝花花强烈的愤懑心情和向命运抗争的决心”,c段的“紧打慢唱、急迫地,突出了蓝花花强烈的反抗精神”,最后再到A"段的“开阔、无限激情、慢而弱”的细微复杂变化,使演唱者可以充分运用声音的力度强弱、音乐的明暗、结合演唱速度、节奏的各种变化,更加细腻深刻地刻画、体现出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和故事发展中的戏剧性矛盾冲突。把蓝花花对爱情的坚贞不渝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充分地表达出来。[4]

其次 ,故事的戏剧矛盾更加突出,演唱更具艺术张力。改编曲《蓝花花》的曲式结构由一段体拓展为三段体,同时为一些西北戏曲音乐元素(如秦腔中的垛板、摇板)吸收融合进来,加之调性(G-C-G)转换,使得演唱者将略显平淡的故事情节重新演绎、描述得更中富有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跌宕起伏,更加淋漓尽致地抒发人物内心复杂多变的思想情感,从而深层次揭示了作品深刻的思想主题,彰显作品卓而不群的艺术风貌。其强烈的艺术效果,更容易带给听从和观众一种听觉与视觉艺术上的震撼力和冲击力。

第三,改编后提升了原作品的地域性和艺术性。改编的《蓝花花》在许多段落的旋律中,富有创造性地在很多关键字上添加了一些极富西北地域音乐特色的装饰音,使得演唱者得以更加传神地表现人物情感,并展现出一种浓郁的西部民歌风韵。另外,作曲家大胆运用现代作曲技术理论,在曲式结构、段落布局、润腔装饰等方面加以改进、创新,巧妙地将一些极富西北戏曲风韵的素材和西部民歌特有的吐字发声装饰音都吸收融合进来,从而使改编曲在人物形象的描绘和思想情感的深度挖掘、彰显故事的戏剧性矛盾冲突及艺术张力等方面,显示其卓尔不群的艺术修养放风格,浓墨重彩地描绘出了黄土高原上蓝花花这样一位美丽坚强、敢于反抗封建包办婚姻、追求自由幸福爱情的刚烈女性的风采,塑造了具有鲜明地域民族特色的现实和浪漫主义艺术精品。

结语

改编《兰花花》,不仅仅是由于这首作品的内在张力,更是由于根植于黄土地中的那种独特的民歌风情。改变民歌其实就是作曲家对于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的一种方式。这种保护不会因为对于原生民歌的改编而失却隐匿在曲调中的那种古朴民风民情乡音乡情,只有这样,才会有歌不完的黄土情、唱不尽的《兰花花》。

注释

[1] 樊祖荫 赵晓楠:《20世纪汉族民歌研究》(二)《黄钟》2005第2期

[2] 顾娜 :《老歌新唱――王志信的民歌新编》 音乐天地2008

[3] 郭伟萍 孙圣广:《当代新民歌的改编手法及特征简析》研究与探索 2008

[4] 施敏:《解析新编民歌兰花花及演唱》 2002年第3卷第2期《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关欣:辽宁省渤海大学

责任编辑:张慧瑜

芭蕾舞剧《兰花花》对运用西洋芭蕾艺术形式来表现中国人形象又进行了一次新的探索。全剧结构完整、风格清新,把芭蕾舞、中国民间舞、现代舞融为一体,是一首优美的民歌式的作品。舒均均的探索得到芭蕾新秀王珊的全力支持。在第三场中,通过兰花花中毒临死前与杨五哥挣扎爬滚的现代舞动作与芭蕾双人舞相结合,表现出爱的幻灭,生的渴望。王珊塑造的这个勇于反抗封建恶势力、努力追求纯洁爱情的陕北农村姑娘的形象,富于激情和诗意,催人泪下。有的观众看一次哭一次。

不是。

1、《兰花花》是刘燕平演唱的陕北民歌,由周家洛采集和再创造而成属于信天游。

2、信天游”是陕北民歌中最富有特色的民歌,体现了黄土高原上人民的热情。

3、江南小调是指江苏南部和浙江西部以及上海在内的整个长江三角洲用吴语演唱的小调,和陕北民歌是两种不一样的题材。

兰花花原名叫做姬延玲,延安县临镇人。从小心灵手巧,长得俊美可爱。与当地一男子相好,偷吃禁果。1936年红军解放了临镇,该男子应征入伍打仗去了。兰花花的父母强把她嫁与某老恶棍。该恶棍不久横祸而死,父母遂把她嫁给一个麻脸的富人。兰花花日遭虐待,终于在1942年病故。5应当说,兰花花的事迹上演了一幕活生生的现世悲剧,它揭示了旧社会下层女子 6 悲惨的人生命运,反映了旧礼教戕害人性、阻挠人的自由情感生活的现实。在那个时代,像这样的事件经常发生。但人们追求自由、力谋幸福的心智尚存,则不免要付之于实际的行动,试图去冲破樊篱,实现超越。这种实际的行动往往是自发的、盲目的、鲁莽的,不免要走偏,酿成悲剧。(关于这方面的现象及理解,我在后面还将论及。)兰花花的悲剧从她一生下来就开始演绎了。7“青线线那个兰线线,兰个英英采”。这句歌词包含了十分浓厚的民俗意义。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小农经济社会,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正是在这种物质生活中孕育了中国人的意识形态。也许存在偶然的因素,迎接兰花花的确实是纲常制下的女贱现实,注定了她悲惨的命运。请容许我这样设想:兰花花是她妈在纺线织布的时候生的。这个孩子对生境的第一印象既是,长长的棉线,上下拉扯;黑黑的梭子,左右恍惚;人生的编织从此开始。兰花花倒是生下来了,除了不得不推卸的文化国度造就了她的悲剧外,另一个不容忽视的过错是,她“实实的爱死人”。有人会问:“漂亮也有错吗?”有,确实可能有。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文化氛围中,人性的任何方面都是可以判罪的。兰花花的人生轨迹即实践于这样的“原罪”。随着年岁的增大,兰花花可以参加生产劳动了,起兴物也由家里转到了田间。“玉谷子那个田苗子,数上高梁高”。劳动的性质之一是标志主体具备社会接受的素质。这里暗含的意思是,兰花花不仅长得好看,而且善于劳作,绝对是一个好的“家庭把式”。这在以劳动为美的意识形态看来,简直是尤物了。8 所以社会对兰花花的评价为: “一十三省的女儿呦,数上兰花花好。”这样好的人才,自然是社会的稀罕“物件”, 9 也就不能奇怪媒人的过度性兴奋了。婚事的安排是如此的紧凑,大概有文学构设的参与。这个姑且不管。我想关注的是,在诸多民俗意义上的婚事仪式所体现的价值认同和制度张力。在这里,我要重点说说媒人。中国传统有一种说法,社会上有六种女人碰不得,所谓“三姑六婆”是也。她们口尖舌长,说三道四,走街窜巷,搬弄是非,坑蒙拐骗,遗祸社会。媒人(一般指媒婆,事实上也是)就是这样类型的人。 10 我同样要强调,“三姑六婆”作为信息的传递者,所做的大量的无微不至的社会沟通工作。11 享有信息是人类的共性,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就可以粗略地视作从事信息的事业,男女老少,概莫能外。可惜在不短的时期里,男子享有的社交权益太多,女子享有的不足,恰恰为中国的“三姑六婆”的产生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契机。值得我们现代人悲哀的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这些现象,反倒表现了一种制度性的社会扭曲。12 而且,由于媒婆的历史性活动,竟至于产生格式化的媒俗,以及“明媒正娶”一类的词汇,这是不容忽视的价值民俗力量。歌词中有这样一句,“撇下我的情哥哥,抬进了周家门。”如果我们没有故事背景的交代,印象是不深刻的。实际上,其背后隐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单从信天游本身来说,很大数量的曲目都包含于这一内容中。从某种意义上说,民歌就是情歌,这已几乎成为共识(当然如果仅是这样处理的话,也太过鲁莽)。信天游也是这样。绝大多数的情歌都要反映未婚男女的纯情(注释中提到的“猥亵歌”可叫做已婚男女的“浊情歌”),人类非理智中性升华的大多数就贮藏在这些“真流露”的纯情男女身上。我同样可以想象,在旷远辽峻的山间地头,兰花花和她的“情哥哥”在劳作中凝结于田苗子的情感游丝,荟萃于土豆疙瘩的纯然灵犀,以及高粱穗头的心灵契合。 13另外需要交代是,在兰花花进“周家的门”之前,还有与情哥哥送别的一幕。歌词交待的不清楚,但这样的曲目简直是数不胜数,而且大多是历史浓缩的精华产物。中国人感情的细腻是举世闻名的,离愁别绪是最典型的表现方式。14 最具有代表性的反映这一主题的信天游应当是《走西口》。在这首九曲悲肠、摄人肺腑的信天游中,几乎包含了所有传统中国人的阴阳相济和“陌生化”心理。从这里,可以看到古代中国特有的审美“三棱镜”,以及置于太阳底下的七彩光芒。15“兰花花那个下轿来,东张西又照”。陌生的人,陌生的物,兰花花的人生航程将最终在这里抛下铁锚。“大姑娘坐轿——头一回哩”!那种新婚的焦虑、害羞、渴躁不安,是难以言表但可以想见的。在这种杂碎的心态下,有一重情感是最最放不下的,那就是她的情哥哥。“照见周家的猴老子,好象一座坟。”这是最现实的打击。那种恋情失却、人物两非、欲舍不能、悔恨交加的心情在一刹那间变作为宇宙间最恶毒的诅咒:“你要死来,你早早地死,前晌你死来,后晌我兰花花走。” 16后两句可以是实写,写兰花花借口回娘家,私奔到情哥哥家里,痛诉心迹,言呈心志,告以决心;也可以理解作虚写,即兰花花幻想作自己携带食物去会情哥哥,以叙幽情。事实上,我们知道,她的情哥哥已经当兵去了,理解作虚写更切合实际。 17 我这里想重点提及的,是那种男女之情所激发的强大的勇气。不论兰花花是仅有这样的意识,还是已经化作了一种实际的行动,都可以表明礼教在“性情的真表露”面前所暴露的致命弱点。18 这种现象在中国是最为典型的,理由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十分成熟的礼教制和自由人性之间张力的时时缺失。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兰花花去找她的情哥哥,本质上是一种“违禁行为”。如果她把这种行为持续下去的话,不外乎又将产生一首“打伙计”的“猥亵歌”。撇开价值因素不提,单是如此方式的“性情真表露”(或曰“自由追求”),算不得长久之计,为己也不心安,终是悲剧的结局。最理想的方案是提出婚姻自由的革命纲领,并矢志不移地追求之,笃行之。这在当时的历史力量储备中,已经具备了相当成熟的条件,并在事实上也终于汇入了中国***领导的土地革命的洪流中。我们知道,兰花花的情人入伍打仗去了,这本身就给我们一个信号,中国妇女的命运从此将揭开一页新的篇章。回过头来再看《兰花花》,恰值于历史大变动的转折点上。兰花花的死,代表了旧事物的终结,预告了新事物的创生。可以说,《兰花花》是中国历史上礼教婚姻妇女的最后一幕悲剧,其存在价值正在于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486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