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的真实性与应用写作的真实性有哪些

文学创作的真实性与应用写作的真实性有哪些,第1张

内容: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

无论文学创作还是应用写作都要求真实,杜绝虚假。不过,在真实的意义上两者所追求的却不相同,如果说文学创作要求的是艺术真实,那么应用写作则要求符合历史真实,所涉及的人与事,一定要确有其人其事,情节、数字、细节都不能虚构,否则就不能达到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目的,还会影响党和政府的威信,给工作造成很大的损失,还会涉及到作者的道德品质,影响其声誉,作者本人还可能因此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比如定一个计划,如果不从现实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其他条件出发,仅凭某种愿望乱提指标,这计划是不能实施的。应用文章要决解实际问题,有实用价值,绝不能离开真实确凿的现实情况,不允许浮夸与虚构,这是应用文章和普通文章、文学作品的重要区别之处。

文学作品不仅容许而且大力提倡虚构和想象。没有虚构和想象,文学作品则黯然失色,缺少光彩,这是因为文学创作是以艺术真实为基础。文学作品可以不受历史真实的束缚,它讲究的是思想、情感和心灵的真实。因而我们不能以历史真实和生活真实对待文学创作,切不可对号入座。文学写作要求作者以真挚的情感、真诚的态度对待写作,真诚地对待生活,真诚地爱与恨,没有无病呻吟之状,不做装腔作调之态,对写作对象要真切、真实、实在。文学写作要求艺术的真实,应用文写作要求事实的真实。这样才能得到读者的信赖。

做人要有素质,一分回答一分收获。

回答完毕,请选择采纳。

如何看待文学作品的真实性

文学作品都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一部好的文学作品都需要很多现实生活中的知识来铺垫和修饰。不管它们描写的是什么,或者说它们意欲向读者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文学目的。总之,它们出自现实,必定也将反映现实。就像现在的一些网文或一些娱乐目的的文学类别,从它们的构思和所描写的内容上看,往往好像凌驾于现实之上。都带了很多虚拟的、想象的甚至于不可思议的东西。但是它们的结构、逻辑以及所要表达的一些人文精神和文学作用,又都取材于现实生活,包括里面所提到的一些知识。因此我们说,不管一部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是什么,但是它都有其真实性。而如何看待文学作品的真实性,就需要我们在情感上做出必要的区分。就好像那句老话:“人生如戏,戏说人生。”那么,戏和人生原本就有本质的区别。一个归于艺术,而另一个却是真实。但两者间又具备一种映射的关系。因此,我们在看待文学作品真实性的问题上,应谨慎提取里面所表达的现实意义(如人文精神、哲学内涵、娱乐教学等),但必须分清一些虚拟的东西,以免形成错误理解,从而做出一些有违于现实的做法,避免被文学作品的一些艺术因素搞得“走火入魔。”

如何看待历史体裁文学作品的真实性

相互促进:文艺作品取材于真实历史,增加了文艺作品的题材,丰富了文艺作品的内容。

真实历史借文艺作品宣传了自己,使得普通百姓得以了解。

相互包容:中国的考古学的一个方法是:“证经补史”证明经典文学中的真实历史成分。经典文学中往往包含真实历史。

区别:历史以真为贵;文学在于生动形象。必须严格区分。

如何看待美术作品的“真实性”

具有艺术性的,不管是真是假都是好的。

如何看待小说的真实性

小说真实性很小,不过要看读者自己的意愿,如果读者喜欢,愿意相信小说写的都是真的,那读者一样会在小说里得到满足!

如何看待档案的真实性

目前的学历查询,不过两条路:

1去教育网查询,应届毕业生免费。

2去你当地的学历鉴定中心,做一个学历认证,一般一个星期,加急三天,当然也要收费。

PS:现在的成人学历水分很大,以上两条你就是都做了,也无法知道他是办的学历还是自己考。因为就是办的学历也是学校里出来的,成考,电大,网络教育,多是如此。

《如何判断摄影作品的真实性》

译者的话 摄影收藏在中国才刚刚起步,随着收藏队伍的不断扩大,摄影作品的真伪甄别问题逐渐得到重视。因为历史上很多功课的缺失,目前国内尚没有任何机构从 常识角度对摄影作品各种工艺的技术特征进行总结和普及,进而形成对摄影作品真伪判别的常识性教育。所以翻译引进和出版这类书籍对当下中国的摄影收藏具有至 关重要的意义。 本书作者虽然仅仅从美国的摄影作品以及棒球照片入手,但是对各种摄影工艺的技术特征、辨别方法作了浅显的介绍。有心的读者在这些提示的指导下可以逐步扩大范围,通过不断的实践,积累起判别作品真实性的经验。 ------------------------------------- 前言 本书是针对19世纪至今的照片如何辨别、确定年代以及如何判断真实性的介绍和指南。虽然一本小书无法让初学者成为博物馆策展人或下一位苏富比拍卖行的专家,但它涵括了形成明智判断的基础知识和要领。 本指南是个人经验的补充,也是继续教育的跳板。这类经验和教育包括接触和观看各种照片,阅读书籍文章,咨询经纪人、专家以及收藏家。随实践的推移,收藏者对于年代、稀有性、原作特性以及真实性会获得某种感觉。

如何看待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

可以从几个角度看,第一,受众面,第二,语言艺术与影视艺术的区别

影视作品受众面肯定比语言文学作品要广,雅俗共赏,老幼兼益,而文学读者需要鉴赏力等水平要求,因此受众较小。

语言艺术有其独特魅力,通过文字塑造形象,有着无比的想想空间,而影视却可看可听,更直观可感,但缺少了无限想象的空间,俗话说,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林黛玉。

影视文学也能促进人们读文学作品的积极性,两者都有其优缺点,应辩证看待。但影视文学也应遵循原著或者历史剧要尊重历史,不能胡乱改编。

如何看待绘画与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

这方面并非我的专长,我就简单说一下我的理解吧。我认为绘画和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第一,我们可以通过对原来的绘画和文学作品的进行研究来获得当时人们思想、生活甚至于说话习惯等方面的各种信息,每个时代都自有其特点,人们欣赏的主流作品各有不同,这些对无论是对历史研究还是对画家或作者的生平研究都会有很大帮助;第二,我们可以从绘画及文学作品中学习到很多独特的绘画技法或是写作特点,这对继承和发扬过去的优秀文化有着很大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当代绘画和文学作品的进步和发展。目前就想到这些,希望可以帮到你。

如何看待文学作品中的性描写

这也是一种文学表达,主要就要自身,自己是不是能够接受,如果自己很讨厌文学中有性描写,那你可以跳过那段,如果自身不讨厌那就可以看下去,这样也是一种性教育的学习方式,我认为应该放松心态去看待它。

孔子说:“同学们为什么不学《诗》呢?学《诗》的时候,可以引发真诚的心意,可以观察个人的志节,可以感知群众的情感,可以疏解委屈怨恨。

学了《诗》,以近的来说,可以懂得如何侍奉父母;以远的来说,可以懂得如何侍奉君主。此外,还能广泛认识草木鸟兽的名称。”

1 真实的情感

孔子多次提到《诗经》。

最早的一段是用一句话来概括《诗经》,就是“思无邪”。

“思无邪”意思是,无不出于真实的情感。

有种解释说“思无邪”是思想纯正无邪,《诗经》不是谈思想的,这样理解显然有些文不对题。

《诗经》是文学作品,最重视真实的情感,不能扭曲,不能矫揉造作,更不能单纯地堆砌一些辞章而已。

对文学而言,无病呻吟最是不可取。

2 《诗》可以兴,可以观

再来就是开头提到的这段话。

孔子提到《诗经》时,多次用到“兴”字。

其字面意思是振作,引申为引发真诚的情感。

所以孔子上来第一句先说“可以兴”。

《诗经》的内容都是真诚情感的表现,只有真诚才能引发真诚。

我们在社会上待久了,难免变得有些世故。见面很客气,有没有真感情呢?那就不一定了。时间长了,连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都忘记了。

一读《诗经》,内容有许多直接描写人在各种遭遇下的情感,发现自己也有类似的情感。

引发真诚的情感,就是“兴”。

第二,是“可以观”,意即观察自己。

人在年轻的时候都很有理想。

“只要有我在,中国一定强”,这话好多人都说过。

但是,为什么后来只顾自己谋生活,慢慢忘记了国家、社会呢?

“观”就是在引发真诚的心意之后,观察自己。

所以,读好的文学作品,真正展现出来的是内心对自我的一种期许。

3 《诗》可以群,可以怨

第三,是“可以群”。

不管你身处何地,背景如何,我们同是中国人,读的是一样的《诗经》,有共识,听到别人一念《诗经》,立刻引发情感,甚至与之唱和。

这就是群体情感,只有它才能凝聚一群人的共识。

第四,是“可以怨”。

人生难免会有抱怨,通常是觉得自己受委屈了,没有受到公平的待遇。

可是,这个世界上有谁不委屈呢?

读了《诗经》才发现,比我们委屈的人多得是。多少有才华的人受委屈啊!

《诗经》中甚至有这样的词“视天梦梦”,看到天就觉得它在做梦,好人倒楣,坏人得意。

换句话说,自古以来,很少有人认为自己这一生无须抱怨,怨是很自然的情绪,读《诗经》即可化解。

齐帆齐微课

三月十七日齐帆齐微课课题为《如何写出有主题和立意的文章》。这节课齐老师举了自己和其他人的写作实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写作确立主题立意的重要性。听了这节课,对于写作,我产生了三点感悟,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深,新,真。具体来说,那就是主题立意深,内容表达新,思想情感真。

一,主题立意深。

大部分人初写作只求自己开心,写自己的碎碎念,他是站在一个小我的角度。写作前期常常如此,都是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情,看到的,听到的,这样写上个半年,如果想让写作再上一个台阶,慢慢的后期就要站在高的角度去看问题, 要从小我跃升到大我,因为,大我,显得立意更高,格局大。

主题立意深,来源于作者思考得深入。思想的深度,都是在日积月累中形成的。我们首先心里要有这个意识:动笔之前打好腹稿,我今天这篇文章想突出什么主题呢?如何拔高它呢?

齐老师写过一篇文章《妈妈的腌豇豆》,看似是在写腌豇豆的生活小事,但是实质是在写思念写亲情,这就是立意。

“这些年我去过无数个城市,见过超市,商场上有各种各样包装精美的腌菜,而再也没有吃到母亲亲手做的腌豇豆……

那是家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亲情的味道,爱的味道……”

结尾点题文字,突出“腌豇豆”背后爱与亲情的主题立意,这就是一种升华。

从小事入手,以小见大,以使主题立意深刻起来,文章因此就有了灵魂。

二,内容表达新。

同样的主题,不同的人会写出不同的水平。不同的角度,见解不同,给读者的阅读体验是新颖独特的。

余光中擅长写乡愁文章 。阿勒泰的李娟,她写的内容体现她所生活的地区特色,有特点。要做到内容表达新,少数民族作家反而有优势,因为他们写的东西会引起人的好奇,有亮点。

齐老师说,之前上有一个作者就生活在边疆地区,文章里写他的生活,喝羊奶,吃的也比较特别,住的更是和别处不一样。这样的人写的文章很容易出书,很容易成名。和大众不一样。

再如阿来写的《尘埃落定》,内容表达有特点,让人耳目一新,值得一看。

再比如,本身工作比较特别的,比如船员,写一些海上的故事,如果生活在一些边疆地区,也非常好,更容易得到出版的机会。

三,思想情感真。

写文章最高级的技巧就是一定要真实、真诚。哪怕故事是虚构的,情感一定要真实的。

好的文学作品有真情实感,能走进别人内心的深处,同时给人带来一个触动与思考。

如果是写干货的,你就要写出一些知识点,让别人有收获。

例如《红楼梦》之所以能成为经典,他融入了曹雪芹全部的热情,“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作者将自己平生经历,烈火烹油的贵族一落千丈成为瓦灶绳床的贫寒人,乃至“举家食粥酒常赊”,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让作者对炎凉世态有更深的体悟,情感自是更深一层,这些都在小说里得到体现。另外,曹雪芹本身就是一个奇才怪才,他是大思想家,大诗人,大词曲家,大文豪,大美学家,大社会学家,大心理学家,大民俗学家,大典章制度学家,大园林建筑学家,大服装陈设专家,大音乐家,大医药学家……这样一个人写出来的小说,就如“百科全书”一般,干货满满,难怪让人爱不释手。读《红楼梦》,收获多多。

齐帆齐微课第二期28天  (14)篇    1262字

《牡丹亭》和《哈姆雷特》是两部具有可比性的文学作品,它们都是伟大的艺术杰作,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智慧。但是,为什么在此后的400多年里,它们却遭遇了不同的命运呢?

明朝时期,由于封建社会的解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风气逐渐宽松,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得到了一定的解放。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汤显祖等一批文学家提出了“人情物理,不翅如面”的文学主张,即文学作品应该反映人情的真实面貌。这种主张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创作,使得文学作品更加关注人类内心的表达和情感的抒发;丽娘和柳生的爱情故事,以浓郁的浪漫情调和深刻的哲学思考,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牡丹亭》还具有精湛的文学技巧和卓越的艺术表现力,它运用诗词、戏曲、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深入挖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的表达。在这样的背景下,《牡丹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传播,成为明代戏曲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但是明朝之后,异族入侵,大清朝将近300年,清政府十分重视从意识形态上加强对汉人的统治,很多优秀的汉文化被禁止传播,一些优秀的文艺作品被销毁,汉人文化被边缘化甚至有文字狱风险。300年后世事变迁,战乱连连,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新兴知识分子试图在西化道路上寻求民族中兴,《牡丹亭》作为封建社会的优秀作品,不管是内容或表现形式,都不太合时宜,新兴的表达正在雨后春笋般涌现,比如**、话剧等。

与此相比,《哈姆雷特》在西方世界的传播和认可却要早于中国。在17世纪初期,《哈姆雷特》就已经成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它以深刻的人性思考和卓越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现代戏剧。

其次,《哈姆雷特》是一部思考人类存在和价值的哲学作品,它以深刻的思想和复杂的情节,展现了人类内心的多样性和人性的复杂性。这种思考方式和情节安排与中国传统文学的审美观有所不同,因此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度相对较低。《哈姆雷特》在中国的传播和认可相对较晚,直到20世纪初期,中国知识分子寻求西方思想的启迪,才开始被中国文学界和思想界所重视。

综上所述,《牡丹亭》和《哈姆雷特》虽然都是杰出的艺术成就,但它们遭遇了不同的命运,《牡丹亭》淡出国人视线的时候,《哈姆雷特》却向一树火凤凰展现在国人眼前。这与它们所处的历史背景、文化环境和审美观等因素密切相关。通过对这两部文学作品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了解不同文化的重要性,同时也应该珍视和传承自身的文化遗产,以推动文化的繁荣发展。

①文学创造既以艺术真实反应神火又以伦理情感的态度观察和评判生活,实现其价值功能。而在文学中,善恶的探索和表现常常伴随着强烈而丰富的情感,是感性的和主观的。情感源自善恶的判断,而且常常左右着判断,文学中的忧伤、欢喜、悲愤等情感总是与作品中人物的或善或恶的行为和形象联系在一起。善恶的形象会引发不同的情感,而创造艺术形象永远是文学创造的中心课题。 ②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可以从所谓的形象性问题上得到印证。情感评价是文学的本质属性性和文学创造的必然要求,它作为一定的价值取向,隐含着人的政治、文化、伦理、宗教和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与态度,以及由此诸多因素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心理体验和判断。文学创造正是以这样的属性,在向人们展现真理的同时也向人们呈示着意义,并以审美情感数珠人们的心灵和激发人们的情绪的方式,发挥着它的审美意识形态作用。 ③情感是基于人的需要、观念等思想意识而对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评价。文学在创造艺术真实时运用“内在的尺度”,实际已把情感评价融入其中,因此,艺术形象都是理智与情感的统一,情感评价是文学创造的本质属性。文学创造正是以这一本质属性,在向人们展现真理的同时,也向人们呈示着意义——尚“善”的审美价值追求。

④情感评价中的价值取向,体现为真、善、美。高尚品格与功利取向就是善的价值追求。文学作品对表现对象的情感态度高尚与否,归根到底是以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与人生幸福为价值标准的。只有有了高尚品格与正确的功利取向的文学作品才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诗歌、小说、剧本、剧小说、散文。

1、诗歌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它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虞舜时期就有相关文献记载。《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整理,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尚有争论。中国古代诗歌历经汉魏六朝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之发展。

2、小说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小小说)。按照表现的内容可分为神话、仙侠、武侠、古传、当代等。

按照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3、剧本

剧本主要由台词和舞台指示组成。对话、独白、旁白都采用代言体,在戏曲、歌剧中则常用唱词来表现。剧本中的舞台指示是以剧作者的口气来写的叙述性的文字说明。

包括对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的交代,对剧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形体动作及内心活动的描述,对场景、气氛的说明,以及对布景、灯光、音响效果等方面的要求。

在戏剧发展史上,剧本的出现,大致在戏剧正式形成并成熟之际。古希腊悲剧从原始的酒神祭礼发展为一种完整的表演艺术,就是以一批悲剧剧本的出现为根本标志的。

中国的宋元戏文和杂剧剧本,是中国戏剧成熟的最确实的证据;印度和日本古典戏剧的成熟,也是以一批传世的剧本来标明的。

但是,也有一些比较成熟的戏剧形态是没有剧本的,例如古代希腊、罗马的某些滑稽剧,意大利的初期即兴喜剧,日本歌舞伎中的一些口头剧目,中国唐代的歌舞小戏和滑稽短剧,以及现代的哑剧等等。

4、剧小说

剧小说,它结合了小说的自由叙述和剧本的排布严谨,两者的结合,长短互补,使得该文学体裁的内容,既自由度高,又剧情严谨简便明了,具有庞大的世界观,可推广出一系列的作品。

作正传(时间逻辑的正向),也可作别传(时间逻辑的反向、个别角色传记、几集剧情的衍生等等),都可改编成电视剧、**、动漫、游戏等,正体现了21世纪之后,文学市场的IP价值。

5、散文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976年12月-984年11月)时期。

《辞海》认为: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别韵文与骈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统称“散文”。后又泛指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体裁。

随着时代的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五分法

文学作品鉴赏是以审美活动为主导的综合活动,读者通过注意、期待、知觉、想象、领悟、情感、回味等心理活动,并使之互相关联、互相渗透的心理活动,实现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和其他价值。读者在鉴赏文学作品时须遵循以下要求。

一、 综合活动,审美主导

文学作品鉴赏活动是审美活动。读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读歌德的《浮士德》、读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我们会情不自禁地为其中生动的人物形象而陶醉,获得沁人心脾的美感享受。

当然,文学作品鉴赏不是纯粹的审美活动,它是以实现审美价值为主、包括实现其他价值在内的综合活动。“艺术具有一种二重特征;它既是一个摆脱经验现实及其社会效果联系而超乎其上的独立物,然而它同时又落入经验的现实中,落入社会的种种效果联系中。于是显示出这种审美现象,它是双重的,既是审美的,又是社会现象的(faitssociaux)。”

文学作品鉴赏活动除实现审美价值外,还有许多价值成分,诸如认识价值,道德伦理教育价值,政治价值等等。

例如,在认识价值方面,恩格斯就曾称赞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还称赞读《人间喜剧》比从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例如《复活》中的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道德上的自我完善表现出的伦理道德教育价值,《最后一课》表现出反对外族侵略的政治价值等等。

文学作品鉴赏活动是以实现审美价值为核心而融汇了其他价值的有机活动,其中融汇的认识价值、政治价值、教育价值等等同审美价值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密不可分。而且,其他价值的实现,都是在审美价值的实现中实现的。

所以,“文学作品鉴赏是以审美活动为主导的综合活动”。

二、 关注局部,顾及整体

文学作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文学作品中的各个部分都是整体中的一个有机单元。朱光潜先生把一篇作品的整体布局比作兵家所谓的“常山蛇阵”。它的特点是: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腹则首尾俱应。就是说,文学作品中的各个部分共同组成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这就要求鉴赏者在鉴赏文学作品的时候,要整体把握作品,不能仅把作品中的某些场面、某些情节、某些细节孤立起来进行鉴赏,并以此去评判作品的优劣。

比如“我来迟了”,作为一句完整的话来看,无所谓优劣。日常生活中,它表述的是言说者的一种行为,没有什么更深的含义。但同样的话置于《红楼梦》中,让它由王熙凤的口中说出,其含义就不一样了: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在这里,“我来迟了”就不仅是王熙凤的一个简单的行为动作。联系上下文,考虑王熙凤在整个贾府中的身份和地位,我们知道,这句普普通通的话语背后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我们既可以从中感觉到王熙凤风风火火、泼泼辣辣的性格,也可以体会到王熙凤在贾府中非同一般的地位和身份,还可以领略到王熙凤放肆的语气中所包含的炫耀和盛气凌人的气势,认识到王熙凤“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的独特气质。在那种场合,这样的语言只能从王熙凤的口中说出。

再比如“绿”、“过”、“到”、“入”、“满”这些字,从语义的角度来比较,我们很难说哪一个字更好一些。但在作者感情的参与之下,经过作者的巧妙安排,毫无感情的文字就传达出了作者非同一般的审美感受。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容斋随笔》卷八云:“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为什么“绿”好呢?从科学的角度讲,风一般只能以听觉、触觉来感知,但春天却是惠风和畅、吹面不寒、过耳无声的。现在诗人用“绿”去描写它,化不易传达的听觉、触觉而为触目成色的视觉,既见春风的到来,又惊异于春风到来后江南水乡的变化,形象生动,一举两得,这就是诗歌创作中通感的妙用。就整首诗而言,“绿”字与其它几个字相比,更能强化诗意:青山绿水,碧野春风、明月孤舟,多么富有诗意的画图啊!

孤立地来看,下面的这段语言是非常罗唆的:

┅┅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三个互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然而叫天竟还没有来。

当鲁迅把它放在《社戏》中,用来表现“我”盼望小叫天出场的急切心情的时候,它却是传“情”妙笔。

在文学作品中,某些场面、情节、细节孤立地来看可能是丑陋的、恶俗的、不健康的,但从整体来看,它们有时却是作品的必需。鲁迅先生早就批评过那种不顾整体,单纯寻章摘句的鉴赏方式,“还有一样最能引读者入于迷途的,是‘摘句’。它往往是衣裳上撕下来的一块绣花,经摘取者一吹嘘或附合,说是怎样超然物外,与尘浊无干,读者没有见过全体,便也被他弄得迷离惝恍。” 所以鲁迅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 只有顾及全篇,把部分放在整体中去品味、去鉴赏,才是正确的鉴赏方法。

三、 联想想象,虚实相间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文本留有许多空白。接受美学把没有经过读者阅读的作品称为“文本”,只有经过读者阅读,把文本中的符号、概念变成具体的形象的时候,文本才成为作品。那么如何填补文本留下的空白?如何使一般的语言符号变为生动的形象呢?接受美学认为:必须用联想和想象。接受美学的这种观点对我们谈论文学鉴赏的要求很有启发。文学作品对艺术形象的描述都是虚实相间、留有很多空白的,这些虚的空白的地方就需要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想象去填补,否则,文学鉴赏就无法进行。我们看两段描写:

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上了霜。

┅┅寡妇出现了,网纱做的便帽下面,露出一圈歪歪斜斜的假头发,懒洋洋的趿着愁眉苦脸的软鞋。她的憔悴而多肉的脸,中央耸起一个鹦鹉般的鼻子,滚圆的小手,像教堂的耗子一般胖胖的身材,膨脝饱满而颠颠耸耸的乳房,一切都跟这寒酸十足而暗里蹲着冒险家的饭厅调和。她闻着室内暖烘烘的臭味,一点不觉得难受。她的面貌像秋季初霜一样新鲜,眼睛四周布满皱纹,表情可以从舞女那样的满面笑容,一变而为债主那样的竖起眉毛,板起脸孔。总之她整个的人品足以说明公寓的内容,正如公寓可以暗无示她的人品。┅┅罩裙底下露出毛线编成的衬裙,罩裙又是用旧衣衫改的,棉絮从开裂的布缝中钻出来;这些衣衫就是客室,饭厅,和小园的缩影,同时也泄露了厨房的内客与房客的流品。她一出场,舞台面就完全了。50岁左右的伏盖太太跟一切经过忧患的女人一样。无精打采的眼睛,假惺惺的神气像一个会假装恼怒,以便敲竹杠的媒婆,而且她也存心不择手段的讨便宜┅┅。

第一段见于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第二段见于巴尔扎克的《高老头》。第一段的空白是作家采用白描的缘故,第二段描写,作家采用的是细描,两段都有诸多空白。通过描写我们知道了伏盖太太有一幅憔悴而多肉的脸,但脸的形状呢?脸的黑白呢?通过描写我们知道了伏盖太太有着一个像耗子一般胖胖的身材,但到底有多胖呢?通过描写我们知道了伏盖太太有一双四周布满皱纹、无精打采的眼睛,但眼睛的大小呢?是豹子眼还是丹凤眼呢?眉毛呢?是浓浓的八字眉还是细细的柳叶眉?……总之,仅靠这些实的描写,不能够构成一个可以用视觉感知的完整图像,这就需要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形象进行补充和想象。只有这样,作品中的人物、景物、场面才可能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的脑海中,从而使我们得到艺术的享受。因此,鉴赏者在鉴赏文学作品的时候,不去调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力,根本无法鉴赏文学作品。夏丏尊、叶圣陶说:“文章是无形的东西,只是白纸上的黑字,我们读了这白纸上的黑字,所以会感到悲欢觉得人物如画者,全是想象的结果。作者把经验或想象所得的具体的事物翻译成白纸上的黑字,我们读者都要倒翻过去,把白纸上的黑字再依旧翻译为具体的事物。这工作完全要靠想象来帮助。譬如说吧,‘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好句子,但这八个字的所以好,并非白纸上写着的这八个字特有好处,乃是它所表托的景色好的缘故。我们读这八个字的时候,如果同时不在头脑里描出它所表托的景色,就根本不会感到它的好处了。”

四、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文学创作需要感情的投入,文学鉴赏一样需要感情的入乎其内,进入角色,与作品描绘的对象融为一体。文学鉴赏者不是无动于衷的旁观者, 而应当把自己化入作品中,想人物之所想,急人物之所急,爱人物之所爱,怒人物之所怒,只有这样才会真正地理解作品,获得审美愉悦。否则就无法感受到其中的魅力。《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里有这样一段描写:

这里黛玉见宝玉去了,听见众姐妹也不在房中,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外,只听见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虽未留心去听,偶然两句吹到耳朵的,明明白白一字不落道:“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步侧耳细听,又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再听时,恰唱到:“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到:“你在幽闰自怜┅┅”等句,越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词中又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

这段描写说明,在文学鉴赏中感情专注与浮光掠影所获得的审美效果是不一样的。林黛玉开始由于“未留心去听”,所以偶尔听到一句两句,她只感到“倒也十分感慨缠绵”。当她被戏里的妙词所吸引而侧耳细听的时候,她的感觉就不一样了:先是“不觉点头自叹”,继而“不觉心动神摇”,后来“越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随着她感情投入程度的加深,她所受到的感染也越来越强,获得的审美愉悦也越来越强烈。

需要说明的是,文学鉴赏既需要鉴赏者入乎其内,也要鉴赏者能出乎其外。如果鉴赏者一直沉浸在作品所描写的世界里出不来,就不可能对作品作出客观的深刻的分析和评介。应当说,这种看法是很有道理的。不能说读了李后主的词就闲愁万种,读了琼瑶的小说就想入非非,把自己想象成其中的某一人物。读了《少年维特之烦恼》就要自杀,看了《少林寺》就想出家……我们看一下吴俊忠先生对崔颢《黄鹤楼》诗的鉴赏和分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已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鉴赏者初读这首被誉为‘绝唱’的七言律诗,很自然地会被诗中所表现的那种旅思乡愁,以及感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情绪所感染,甚至会驱动自身的人生和情感体验,或遗憾‘空有大志,人生无成’,或感叹‘江山依旧,人事全非’,渐入诗中之境而流连忘返。但鉴赏者不能沉湎于此‘诗境’,必须反复吟诵,调整视点,跳出境外,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理解诗的意蕴和内涵。读着、读着,鉴赏者把此诗放到当下的文化视野中来‘解读’,若有所悟,忽生新感:自然万物均在变与不变之中,有其自身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触景生情,见物思事,乃人之常情,然而生何种情,思哪些事,乃取决于人的精神境界和情绪心境,与其感叹山河不变人事非,倒不如睹物思人,更上层楼。黄鹤楼巍然屹立,白云悠悠缭绕,并不因黄鹤已去而失色,阳光下树木葱郁,青草碧绿,江上烟波迷茫,好一派自然风光,即使因天晚而望不到故乡,有此自然美景,足以慰思乡之情,又何必触景生愁。山河不变人事变,有志者当珍惜时光,努力奋发,不应在无为的忧愁中虚掷时光。”

这样分析,就跳出了诗外,而不至于使自己沉迷在诗歌的愁绪中。空灵的艺术需要空灵的心境去领会其中的美好,优秀的文学作品也需要鉴赏者的慧眼。

五、 逐层深入,体味深意

优秀的作品一般都有言外之意,题外之旨,弦外之音。文字传达给读者的字面意义几乎没有差别,为什么不同的鉴赏者对同一作品会有着不同的理解呢,原因是不同的鉴赏者面对文字叙述有着不同的心理体验。林兴宅先生把文艺作品的审美层次分为三层:①各种形式因素唤起的意象;②意象所指示的历史内容;③象证意蕴。 其意思就是说,文学作品的意义是相当复杂的,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表面的意义上。比如《蝇子透窗偈》这首诗:

为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般。

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平生被眼瞒。

表面上看,它是写蝇子从来路钻出窗外的事,没有什么意思。而实事上并非如此,这首诗的象征意义在于:通过蝇子钻窗的过程,告诉人们,在追求自己的理想的过程中若用眼而不用心,就会被假象所误导,也就是说,眼看不如心悟。很多读者在阅读叙事性作品的时候,总是追求情节的生动性、趣味性,对作品所表现的时代色彩、社会意义、作家意图、文化意蕴……视而不见,岂不知这些才是作家的真正用心和作品的真正价值所在。因此,对文学作品的鉴赏不仅要用眼,而且更要用心,只有这样深入体会,才会领悟到作品的题外之旨、弦外之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52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