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价值观问题。由于社会的复杂性,中职生的审美观、价值观、认识、辨别事物规律的能力还不够成熟、全面,长期受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不能进行有效的甄别和抵制,加上社会对中职生的偏见和歧视,使得中职生出现了许多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并由此形成偏激的甚至错误的社会价值观。
2、家庭教育问题。家庭父母关系不和,个别家庭由于父母离异或双亡,孩子从幼小就缺少温暖和关爱,使学生的心理不同程度的受到伤害,导致性格扭曲,个性偏激,家庭教育方法、经济状况差异也会对学生心理产生影响,一是有的对子女前途甚为关切,望子成龙心切,期望值很高,但对子女的实际能力、兴趣需要及心理状态缺乏理解与沟通,常常用命令、指责的态度强迫孩子去学习,在这种无可奈何的境况下导致学生产生要么“屈从”,要么“反感”的不良心理反应。二是有的过分的满足孩子需要,唯恐孩子受到什么挫折,对孩子过去过于溺爱,过于呵护,即使学生在校犯了错误或有不良行为,也责怪老师教育不当,这种行为助长了学生产生依赖、孤僻等不良心理素质。三是有的父母对子女“恨铁不成钢”因而丧失信心,放任自流,从而导致学生骄横跋扈,唯我独尊的任性个性,心理和行为得不到和谐发展。
3、学习心理问题
职校生最普遍、最常见、最突出的学习心理心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动机层次不高,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学习的认知能力水平较低,学习焦虑等现象比较普遍。
4、情感心理问题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是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职校生的内心世界是五彩缤纷、各具特色的,而情绪情感最能体现他们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和复杂多变。情感问题主要为情绪不稳定,情绪自控能力较弱,社会性情感表现冷漠,感情容易遭受挫折,挫折容忍力弱,情感严重压抑,情绪体验消极。
5、个性心理问题
个性是个体经常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的基本的精神面貌。职校生中“落水者”的心态,“失败者”的心态,“多余人”的心态比较普遍,使得他们难以拥有一个健康健全的人格和振奋向上的个性面貌。主要表现为缺乏应有的积极理想和追求,社会适应能力较弱,人格尊严受到严重损害,不良性格特征普遍存在。从当前职校生个性塑造的实际情况看,狭隘、妒忌、暴躁、敌对、依赖、孤僻、抑郁、怯懦、神经质、偏执性、攻击性等不良的性格倾向已经成为部分职校生的个性心理特征。
6、人际心理问题
职校生的人际交往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人际交往萎缩,不愿意与过去熟悉的人打交道,不愿意暴露自己职校生的身份;异性交往上的行为偏差,早恋现象比较普遍,由此而引发的职校生品德心理问题和性行为过错等违纪现象比较多见;师生间交往缺乏信任感,代际交往的隔阂明显,交往失度失范。一些职校生偏重于“人机”对话式的网上人际交往,有一种“特别自由”的感觉和“为所欲为”的冲动,自我约束力不足和道德自律意识不强,使得人际关系更加冷漠,造成人际情感的逐渐萎缩,产生严重的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职校学生正处于生理的性成熟、心理的性意识萌生时期,对异性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神秘感,偶尔会产生相互接触的冲动。尤其是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压力不大,闲暇时间较多,同学间交往频繁,过多的空余时间是滋生早恋的温床,很多学生不自觉地加入恋爱大军。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中职学生恋爱是一个现实无法回避的教育问题。虽然无法回避,也不能放任自流。但如果处理不当,就会给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留下心理阴影,甚至酿成悲剧。众多事实表明:中职学生的早恋问题,班主任简单地禁止并不是上策,只有分析其早恋的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才是良策。
扩展资料:
早恋危害:
1、对学习的影响。青少年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早恋了孩子大都会因为早恋,早恋对象的音容笑貌会不时地浮现在早恋者的脑海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上课走神,精神恍惚,学习精力不济,学习成绩下降。
2、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因为早恋难以自拨,对方的一颦一笑、一喜一悲均会影响孩子的情绪,脑子经常被早恋所累。由中医七情致病的原理可知:思虑过度会损伤人体的脾胃,脾胃为人体后天生化之源,生化之源匮乏必将引起躯体疾病,特别是单相思者更甚。
家长禁忌:对孩子冷嘲热讽,说一些过激的语言;以粗暴的态度训斥孩子,只禁不引导,限制孩子的交往活动和范围;体罚、压制孩子。
-早恋
中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中职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高中阶段的教育包含了两个大的方面: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是当前职业教育工作的重点。根据中国教育体系的分类标准,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主要针对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毕业生和一部分高中毕业生,就某一社会技能进行专门学习,学制两年至四年的中等学历正规教育。一般情况下,中等职业教育机构包括职前教育中等学校和职后教育中等学校两种,本文以职前教育中等学校为研究对象。中等职业教育,由普通中专学校(含中等师范学校)、职业高中学校(含职业中专学校)、技工学校和成人中专学校在初级中等普通教育基础之上实施的职业教育。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厌学成因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厌学是在个体因素与外部环境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学校环境的影响。环境的好坏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尽管内因是决定因素,但对一个学生来说,外因也是至关重要的。
1学生自身基础差
由于中职生文化基础较差,造成现在普遍存在“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现象。中职教师普遍反映学生难教,难以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如英语教学还得从认字母、识音标开始,很难完成 教学计划 。
2学生自卑心理严重
由于受普高热的影响,很多中职生认为只有升入普通高中,才是优秀学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就是“末等公民”。消极的自我暗示使学生的自卑心理深入内心,并不断扩大,以致丧失信心和勇气。
3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困难的存在,使其在招生时不加选择,进门都欢迎。因此,生源广杂,素质低。学校存在“三多三差”现象,三多即专业多、班级多、学生多;三差即思想素质差、学生成绩差、组织纪律观念差。甚至一些人在学校无视校纪校规,在同学中称王称霸,影响极坏,这部分学生自己不认真读书,反而妨碍他人学习。
4家庭环境
现代研究表明,子女学业成就的高低与父母对孩子成就的期望值及父母经常参与子女的学业活动程度有直接关系。孩子能力的发展、学业成就高低与父母的期望值成正比。父母对子女要求或期望值较高,同时在子女成功时给予鼓励,失败时给予惩罚,则子女的成就动机就较高;反之父母对子女要求较低,期望值较低,则子女的成就动机相对也低。
5学校环境
从调查结果看,有218%老师不太关心厌学生,认为他们咎由自取。在回答有机会是否调换工种时,474%的教师表示如果有机会会考虑调换工种,385%的教师表示无所谓,149%的教师表示喜欢这一职业,愿意终身从事教师职业;教师填写在工作中感觉最不满意的是“教师职称评定困难”“学生难教难管”和“没有成就感”等。
6社会环境
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差,建设和发展规模相对滞后。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布局分散、规模小、质量差、效益低。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相比,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职业高中大多由规模较小、办学有困难的“麻雀学校”改办而成,中等职教经费投入不足是制约中职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厌学问题的对策
纠正和克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厌学现象,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这项工作涉及面很多,需要学校、社会有关部门、学生本人及其家庭的共同努力。
1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实践理论循环的教学模式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更多沿袭了普通中学学历教育的模式,过分注重理论的系统掌握,忽视了知识的实际应用。印度软件人才“做中学”的培养模式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面,他们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不是按照从基础理论到专业理论再到实习的路径来展开教学的,而是把教学顺序完全颠倒过来,先从“做”开始,在做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问题,再以这些问题为基点去学习专业理论。笔者认为,应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实践理论循环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育中先理论知识后应用能力的做法,将实践操作训练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中,采取实践与理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融合、螺旋式交替上升的“整合教育”模式。由原来的2+1(即在校学习两年,到企业实习一年),改变为05+15+05+05(即在实习基地实践操作半年,回到学校学习一年半,到企业实习与半年,再回到学校学习半年)。
2认真开展构建“和谐校园”的活动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校园文化是指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是学校物质文化形态、制度文化形态、观念文化形态的总和。中职学生能力有别,兴趣各异,注意通过开发隐形课程,积极开展有益于中职生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健康、轻松的学习环境。实践表明,一个在集体中得到老师肯定的学生,往往积极乐观,充满信心,容易产生与社会、集体一致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反之,则会在学习、生活上心灰意冷,产生与社会、集体格格不入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3)引导学生合理归因。
3克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心理
随着文化交流日益的深入,港台文化大量涌入。在港台文化中,对校园文化影响最大、流行最广的莫过于影视作品、流行音乐、服饰、语言等等。这些新鲜事物极易造成青年学生对偶像的模仿与崇拜,而且这种摹仿与崇拜达到了过激的程度。这虽然有助于青年学生的自我实现、人格发展;有助于满足求异需要,使生活快乐;但由于这种崇拜是在幻想、虚构的心理作用下实现的,是对崇拜对象的过分认同与依恋。崇拜对象的言行、思想以及生活观念和方式成为青年学生学习和追求的模式,一些消极、颓废的思想和情绪,以及一些宿命论和唯心主义的观念也导致了青年学生自我的迷失和个性的丧失。这对于鉴别能力尚低、可塑性极强的青年学生,危害是非常大的。
4实施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模式
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在于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保持这一特色,课程设置是根本。所以,必须改革传统课程设置模式,应实施“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模式,即集群式模块课程(KH模式),进行专业整合,设置不同的学习模块。“宽基础”是职业基础教育阶段,是指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并不针对某一特定工种,而是集合了一系列相关职业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包括政治文化类、工具类、职通类及专业基础类职业群专业类四大板块;“活模块”是职业专门化教育阶段,其课程内容是针对某一特定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见图1所示。
三、结论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厌学现象是普遍而严重的。分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厌学现象的形成原因,探索解决中职学校学生厌学问题的可行办法,有助于中职学生满足学习化社会的需要,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有利于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功能。纠正和克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厌学现象,需要学校、社会有关部门、学生本人及其家庭共同努力。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做起:
1建立实践理论循环的教学模式,是解决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厌学问题的基础
依据职业教育心理学理论,借鉴印度的软件人才“做中学”培养模式,改变传统教育中先理论知识后应用能力的做法,将实践操作训练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中,采取实践与理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融合、螺旋式交替上升的“整合教育”模式。由原来的2+1(即在校学习两年,到企业实习一年),改变为05+15+05+05(即在实习基地实践操作半年,回到学校学习一年半,到企业实习半年,再回到学校学习半年)。这种学习安排使学生能把实习遇到的问题回到学校后又进行回炉,达到继续学习的目的。
2克服教师职业倦怠心理,是消除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厌学现象的关键
(1)通过职称政策的引导和服务,调动中职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转变观念。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和人事主管部门研究改进中职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办法,制定一套适应中职教育教学实际情况的职称评定标准和办法。单独成立中职教师评审机构,与普通教育学校分开评审。职称评聘应向专业教师倾斜,对于非对口任教的教师,不能把第一学历与第二学历是否对口,已有学历与现任教学科是否对口作为评定标准,只要取得了相应层次的学历,不论现在讲授哪门课程,都应该认定为有效。
(2)转变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仅要加强系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知识,全面把握中职学生管理的特点和规律,而且要避免只注重知识学历教育缺忽略应用技术的教育与培训。最后,增强自我效能感,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待遇水平。通过跨区域统筹专业和实现区域师资共享等途径,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的作用,做到人尽其才。
(作者单位:四川省公路职业技术学校)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对其身心发展及学业的影响弊远远大于利,中学生处于生理发育的旺盛期,并未完全成熟。中学生恋爱常把握不住自己的情感,起伏波动大。易产生些莫名的烦恼,导致精神不佳,心悸、头痛、失眠等,从而影响身体健康发育。如果有越轨行为,会直接伤害身体,正如在成长的果子上划了一刀,会留下创痕。
青春期心理发展最旺盛又最脆弱,这时期想象力加速发展,性激素产生和加强,脑和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得到加强,因此情绪容易激动,对自己喜爱的对象和活动表现出狂热,但缺乏冷静思考,又容易受伤害。自己稚嫩的心灵都常因风云突变而不堪重负,怎有余力承受感情的悲欢离合。因此中学生的恋爱极不稳定,常以失败而告终。他们恋爱时或乐不可支,或痛不欲生。一遇风吹草动就心事重重,愁眉难展,食不甘味,夜不成眠。有的处于欲罢不能,欲罢不忍的境地,结果越陷越深。对彼此造成更大的伤害。甚至出现人格障碍,给以后的婚姻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中学生恋爱还可能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因为爱情是自私的,尤其是中学生对爱情的理解尚不全面,自制力差,一旦与某人建立了恋爱关系,可能就觉得对方只能与我一个人交往,当看到与别人交往时,甚至有时感到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就血往上涌,控制不住情绪,易做出伤害对方及他人之事,自己也受到极大伤害。还有的同学一遇到点委曲就求救于对方,尤其是女生,而此时的男生常要表现出“英雄救美”的气概,不问事情的来龙去脉。这些实际上是划地为牢,使双方都失去了许多真诚的朋友和纯洁的友谊。
2初中生谈恋爱危害:影响学习生活
据调查表明,中学生谈恋爱对学习起促进作用的仅占1~2%。绝大多数都会给学习造成干扰,因为恋爱会使之精力分散,注意力不集中,兴趣转移,情绪不稳定。而且也因学校明文规定不允许谈恋爱,因此,早恋的同学时常处于担心因违纪被学校处罚和感情的发展不能自控的矛盾冲突中,行为也总是偷偷摸摸,躲躲闪闪,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怎还有心思学习,常人在教室,心在天外。有的同学一旦陷入早恋之中,常因见到对方而兴奋,见不到而失落。尤其是女生,情感细腻敏感,不要说感情出现危机,就是正常发展都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中。有的单相思者整天想入非非,甚至出现“白日梦”,其危害之大,自不待言。还有的学生在恋爱中有强烈的幸福感,常去幻想、去规划、希望一次成功,因此非常投入,不惜以牺牲学业,违反校规为代价,结果顾此失彼,最后导致两头成空。有的学生未认清主导需要,把精力花在了早恋上。人一生要做的事很多,但一定要分清主次,轻重缓急。因为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在每个年龄阶段有要做的重要事,正如古人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什么时期最适宜做什么事,若把握了这一黄金时间就最有成效。一旦让机会溜走,失之交臂,就难以弥补,有的甚至是终生不能弥补的。有的同学未认识到现在的重要任务是学习,青少年时期精力旺盛,记忆力好,思维敏捷,易于接受新事物,且基本无衣食住行之忧,是创业的大好年华,是积累知识,开扩视野,培养能力,拓展才华的最佳年代。
因此,我想提醒我们的同学:此时此刻,学习与爱情不可兼得,切不可轻言爱。
一、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高职学生出现的主要心理问题有:大学生活适应问题、学业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情感问题、网络成瘾问题。
(一)大学生活适应问题
学生来到全新的大学校园,在自然环境、自我认知、社交活动等方面都面临着重新调整和适应。高职学生远离家乡和亲人,在大学中凡事都需要自己做主,他们由于自理能力、适应能力和接受挫折的能力普遍较弱,所以不能很好的实现角色转换,进而出现消极、忧虑等不良情绪。
(二)学业问题
高职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培养,强调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学过程中会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与高中的教学模式完全不同。学生由于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学习适应能力较差,不能较快进入到大学学习的情景之中,就会导致学习动机不强,成绩不理想进而产生自卑乃至厌学情绪。
(三)人际关系问题
在一个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中,高职学生更加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怀和真诚的友谊,特别需要别人的理解和帮助,从而表现出非常强烈的人际交往的愿望。但由于学生“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比较严重又缺乏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所以在人际交往中通常会表现出唯我独尊,猜疑心理重,嫉妒心强,不愿或害怕与他人交往等特点,从而出现沟通不良、人际关系失调、交际恐惧等问题,进而产生孤独、自卑、恐惧、不满、烦恼、焦躁等不良情绪。
(四)情感问题
高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发育逐渐成熟,接近异性的愿望更加强烈。在校高职学生谈恋爱的动机各不相同,有的学生谈恋爱仅是因为“大学生活空虚无聊”,把爱情当作生活的调味品;有的学生谈恋爱是为了“体验爱情幸福”;仅有极少数的学生把恋爱动机指向“将来结婚成家”。大学生在恋爱的过程中只强调爱的权利,而忽视爱的责任,表现出自主性强、约束性差;情感性强、理智性弱等特点,由于不能正确处理学业与恋爱的关系,导致个别学生整日沉溺于爱情的漩涡,不思进取,最后荒废了学业。与此同时,因为学生情感心智不够成熟,所以往往不能理性地对待恋爱中的挫折,在遇到问题时表现的难以把握自己的情感,易冲动,好走极端。
(五)网络成瘾问题
网络的高度发展在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便利的同时,其危害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的主要群体,他们的心理行为发展己经深深地打上了网络的烙印。学生使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比例远远少于进行诸如打游戏、上网聊天、看**等娱乐项目的比例。特别是有些学生由于过分沉迷于网络,从而偏离了正常的生活轨道:日常时间管理混乱、人际交往范围缩小、同学关系淡漠、社会适应性较差,导致在学业及个人发展问题上出现障碍。网络成瘾不仅影响其学习、工作和生活,而且严重损害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高职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更应受到关注和重视。在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需要、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提高大学生社会竞争力的需要。
(一)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高职院校中如果有心理学方面的专业教师, 就应该开设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不仅可以掌握心理学的知识,了解自身心理发展、变化的特点与规律, 而且还可以缩短适应大学生活的心理周期, 加快人格的发展与成熟。因此, 在高职院校中, 应积极创造条件, 开设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把心理知识的传授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相结合,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要求。
(二)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目前我国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主要由思想政治教师、辅导员、心理学专业教师、学校医务人员四部分组成。﹝1﹞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是系统性的教育工程,应鼓励全体教师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形成完备的心理辅导系统。在选拔新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时要严格把关,教师必须具备敬业精神,自助及助人的职业操守和奉献精神,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责任心,从内心切实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此同时,应加强高职院校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使学生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遇到困难的时候,都能得到心理辅导和有效疏导。
(三)开展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活动
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可以给学生们带来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才艺大赛”、“演讲比赛”、“街舞大赛”、社团活动等,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其中,体会团队的力量和同学协作的快乐,感受付出所带来的收获,享受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从而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健康愉快的情绪、勇于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和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在组织社会活动及比赛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网络、校刊、板报、橱窗等宣传媒介,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正面宣传,在校园里营造关心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良好氛围。
(四)开展切实有效的校园心理咨询工作
校园心理咨询是增进师生心灵交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能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的矛盾冲突、排解心中苦闷、开发身心潜能,又能帮助学生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积极主动地适应外界环境。因此,高职院校应建立健全系统的校园心理咨询机构,引进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增强心理咨询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通过构建面谈咨询、电话咨询、书信咨询与网络咨询相结合的多样化心理咨询与辅导体系,拓宽心理咨询渠道,以方便学生及时与心理咨询老师沟通交流、解决心理困惑,充分发挥心理咨询中心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骨干作用。
(五)拓宽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交流的渠道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只有学校与家庭紧密配合、协调一致,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可以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学校在及时了解掌握高职学生家庭情况的同时,积极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并及时通报学生的心理状况,与家长保持长期稳定的联系,使家长科学合理地了解学生,协助学校帮助子女学会心理调试,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职生恋爱的原因就是他们自身的各方面需要,具体的说主要受如下因素的影响:
21 青春期因素
由于学校对学生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教育不够,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随着其生理、心理的日渐成熟,渴望与异性交往,产生恋爱需求,这是必然的。作为教育者,关键是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但长期以来,教育者在管理中,一味地进行严肃批评,从严处理。与此同时,学生家长又把处在学习期间的子女恋爱看作是洪水猛兽。学生从教师、家长那里得不到正确的指导和帮助,便如饥似渴地从**、小说、网络中吸取这方面的知识,并渴望进行实践。因此,在校学生谈恋爱现象较为普遍就不足为奇了。
22 社交和群体因素
学生受社会形形色色文化媒体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而本身又缺乏分辨莨莠的能力。学生面对的文化媒体及环境中,关于爱情的话题比比皆是,各种恋爱观夹杂其中,由于学生本身正确的恋爱观又没有形成,分辨能力差,缺乏自控力,因此,很容易受到影响,使得学生纷纷加人恋爱的行列。
23 此外,中职生的性别、年级、学习成绩、家庭住址、家庭经济状况等差异也对其恋爱现状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何帮助学生调节情绪
这段时间,家庭中尽量保持和谐的氛围,如果家长忍不住要发脾气,要吵架,建议避开孩子。安定的家庭环境能带给孩子安全感,有利于建立平和的心态。同时因为考前焦虑、气温升高,孩子容易表现出脾气较大、说话急躁、或者不搭理家长等情况,建议家长先顺着孩子的情绪,不和他起冲突。如果孩子愿意说,家长就倾听;如果孩子不愿意说,家长就少问;如果孩子发火,家长就忍着。
注意力放在考试本身这件事情上。家长自己往往也有紧张、焦虑的情绪,无论说话做事就会变得有些刻意。比如有些家长会说:“别紧张,都那么多次模拟考试了,就把它当做平时的模拟考试就行。”或者说:“没事。考好考坏爸妈都不会怪你的。”或者说:“咱们家孩子这么坚强,爸妈相信你。这点压力你没问题的。”听上去都是“对”的。但对于孩子缓解紧张焦虑情绪帮助不大。
这个时候家长可以有意识地把注意力关注在考试本身这件事情上。引发思考过去“过去三年学成啥样就考成啥样呗”,或者将来“如果考好了,去了什么什么大学,将来就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万一没考好,是复读呢还是去第二志愿呢”“万一没考好也没关系,将来还有很多的机会,不会是一考定终身。”都不可取。尤其过多的考虑这件事情对将来的影响会让加紧张焦虑情绪。先考试,考虑未来不急在这两天。
怎样帮学生学会积极的情绪调节
情绪是影响人们日常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我校的学生大都是优秀初中毕业生,他们在初中阶段有较强的自信心和优越感。但进入高中后,由于高中的学业压力增大、人际间竞争加剧以及学生们在自我探索等方面存在困惑等原因,许多高中生经常产生一些情绪上的困扰。
因此,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不仅是高中心理辅导课的重要教学内容和任务,也是满足高中生情绪情感健康发展和成长的迫切需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