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障碍能和精神分裂的区别

情感障碍能和精神分裂的区别,第1张

双相情感障碍(又称:双相障碍 或 双相心境障碍)是心境(情感)障碍的一种类型,是指发病以来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种心境障碍。躁狂发作需持续一周以上(轻躁狂发作也需要满足持续4天以上的标准),抑郁发作需持续两周以上(注:无论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都要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满足诊断标准条件),躁狂和抑郁交替或循环出现,也可以混合方式(较少见)同时出现。一般呈发作性病程,每次发作后进入精神状态正常的间歇缓解期,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的倾向。而精神分裂症则是多起病于青壮年,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障碍,精神活动与周围环境和内心体验不协调,脱离现实。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明显的智能障碍,随着病程进展可有注意、工作记忆、抽象思维和信息整合等方面认知功能损害。病程多迁延,反复发作,部分患者发生精神活动衰退和不同程度社会功能缺损。

基本鉴别要点:①躁狂发作是在情感高涨基础上出现的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情绪愉快、高涨,有感染力。②精神分裂症病程中可出现抑郁症状,而双相障碍可伴随精神病性症状,应注意鉴别。双相障碍是以情感障碍表现为主导症状并贯穿于整个病程,情感高涨或低落,伴随思维和行为改变,发作间歇期正常。而精神分裂症表现是以幻觉、妄想、思维逻辑障碍等为主要表现,与内心体验和周围环境不协调,发作间歇期多残留不同程度社会功能缺损。③如果在不符合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的心境下出现了幻觉、妄想、思维逻辑障碍等表现(即:出现独立于情感症状之外的精神病性症状情况),一般不单纯考虑双相障碍的诊断,应考虑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临床诊断方向。

双相障碍指发病以来,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无论处于那种发作,必须分别都符合连续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有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的表现才可以算,不能问到一点就算,那是违背疾病诊断标准原意界定的。其详细标准如下:

躁狂发作的诊断标准

躁狂发作以心境高涨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高兴愉快到欣喜若狂,某些病例仅以易激惹为主。病情轻者社会功能无损害或仅有轻度损害,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1 症状标准以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为主,并至少有下列三项(若仅为易激惹,至少需四项):

① 注意力不集中或随境转移;

② 语量增多;

③ 思维奔逸(语速增快、言语迫促等)、联想加快或意念飘忽的体验;

④ 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

⑤ 精力充沛、不感疲乏、活动增多、难以安静,或不断改变计划和活动;

⑥ 鲁莽行为(如挥霍、不负责任、或不计后果的行为等);

⑦ 睡眠需要减少;

⑧ 性欲亢进。

2 严重程度标准 严重损害社会功能,或给别人造成危险或不良后果。

3 病程标准① 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程度标准至少已持续一周;② 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标准。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在分裂症状缓解后,满足躁狂发作标准至少一周。

4 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躁狂。

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

抑郁发作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某些病例的焦虑与运动性激越很显著。

1 症状标准以心境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列四项:

① 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② 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③ 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④ 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⑤ 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⑥ 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自杀、自伤行为;

⑦ 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⑧ 食欲减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⑨ 性欲减退。

2 严重度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3 病程标准① 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二周;② 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在分裂症状缓解后,满足抑郁发作标准至少二周。

4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抑郁。

鉴别诊断要点:

1.精神分裂症所出现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郁症状并非原发性的症状,而以幻觉、妄想、思维逻辑障碍为原发症状;心境障碍则以心境高涨或低落为原发症状,精神病性症状仅出现于情感症状之内的严重阶段,多数不出现明显的精神病性的幻觉或妄想症状,即使出现也多是与心境相关或协调的症状。

2.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多是不协调的,常表现为言语凌乱、思维散漫(给听者以说话东拉西扯的感觉)、情感不协调,行为怪异。而双相障碍患者的情感反应与外界环境和内心体验是协调的。

3.精神分裂症的病程多数为发作进展或持续进展,缓解期常功能水平多不如发病前功能状态;而双相障碍是间歇发作性病程,间歇期基本正常。

4.病前性格、家族遗传史、预后和药物治疗的反应均有助于鉴别。个别病人可能需要结合既往病史、病程、症状持续的时间及疾病转归等因素做出判断。双相障碍对情感稳定剂疗效反应较好,而精神分裂症仅对抗精神病药物疗效反应好。如果单纯以碳酸锂、丙戊酸或拉莫三嗪这些相对单纯的情感稳定剂能够长期维持治疗者,反过来也更支持双相障碍的临床诊断。

5 双相障碍无论是在躁狂状态还是在抑郁状态,都可能伴有精神病性症状,但精神病性症状是在情感高涨或低落的背景下产生的,与患者的心境相协调。如果在不符合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的心境下出现了幻觉、妄想、思维逻辑障碍等表现(即:出现独立于情感症状之外的精神病性症状情况),一般不单纯考虑双相障碍的诊断,应考虑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临床诊断方向。

6 双相障碍中,躁狂期病人可出现夸大妄想及幻听,抑郁患者可出现贫穷或自罪妄想及幻听,但内容不像精神分裂症患者那么荒谬,逻辑推理过程基本正常。如出现逻辑推理障碍、原发性妄想、荒谬离奇的被动妄想、追踪性评论性幻听,或幻觉妄想思维逻辑障碍等症状并非出现在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期内应考虑不支持双相障碍的诊断。

7 抑郁性木僵与紧张性木僵两者的情感障碍和与环境的接触有本质的不同。抑郁病人的情感是低沉而不是淡漠,耐心的询问可以的到一些应答,病人的表情动作虽然缓慢困难,但流露出忧心忡忡的眼神和欲语而难以表达的表情,说明病人与周围仍有情感上的交流。而紧张性木僵病人则淡漠缺乏情感交流,无论医生多么努力,病人却常常是无动于衷,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 8 急性发作的躁狂病人也会出现不协调的精神运动性兴奋,但当行为症状控制之后,病人仍会暴露出高涨的情绪体验或兴趣及意志活动过多等躁狂发作条目表现,而有别于精神分裂症。 9 躁狂和抑郁的病人也偶尔会出现一些与当前心境不协调的幻觉和/或妄想症状,但这些症状往往不是疾病的主要临床相,持续的时间一般不长,常缺乏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而且都发生在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的期间内,发作间歇期则消失。

最后总结一下,这两种疾病其实有着非常明显的本质区别: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整个病程中的主要问题和症状基调是“思维障碍”(即:各种妄想奇怪想法或逻辑推理障碍或思维结构松散,当然幻听、瓦解性紊乱行为和紧张性行为也固然是重要的)方面的问题(情绪低落可以是在疾病发展或治疗过程中一段时间发生或由病态症状影响继发来的,但并不是疾病全过程的主线和基调);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整个病程中的主要问题和症状基调是“情感问题”(即:情绪过分低落或过分高涨和由此带来的活动过度减少或增多,对周围旁观者有一定的感染力,是与环境和内心体验协调的情感涨落表现),如果情感高涨和低落这样的情感障碍问题已经不明显或消失了病人还有“妄想”或者“幻觉”或者“怪异紊乱瓦解行为”症状这三个主要症状之一的持续存在,那么就多不应该再考虑双相障碍这个诊断了。其实,如果没有药厂的鼓吹、科研、经济利益误导,这两种疾病的鉴别就根本不是难事,当这一不严谨、不科学的精神科诊断学思潮蔚然成风的时候,而由此带来了不必要的合并用药治疗(丙戊酸镁、丙戊酸钠、德巴金、碳酸锂、拉莫三嗪等,如果对症下药了就是良药救命药,没有对症对准诊断下药的话对病人来说以上药物可能就只剩下一堆没必要的不良反应让病人承受),最终受害的就只有病人和家属了(即承受没必要的经济负担和不良反应)。

还有一点就是很多精神科医生对精神病理学理解不够,临床症状学把握很模糊,就会导致症状判断方面的张冠李戴或具有医生个人的感情色彩,这时再去对病人诊断评估,就会失去了对诊断评估的理性和科学的判断方向。

专业优秀的精神科医生应该对精神症状学和诊断标准严格把握,不可随意拼凑诊断,例如:有点儿兴奋易、激惹、冲动或话多就说病人存在躁狂相或轻易地判断混合相,再如:有个被害妄想就去拼凑个其他的并不确切的症状硬说是精神分裂症。我主张严格把握双相障碍的诊断标准不可主观臆断,但我们也应该更加严格把握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不可扩大化诊断。本文将在DSM-5诊断系统和国际ICD-11诊断系统发布中文版后随时更新内容,以防本文内容落伍。

仅希望以上内容有助于病家作为对自家亲人病情的自我鉴别诊断参考,以澄清当前该两种疾病诊断混乱导致耽误病家病情的一些问题。

1、认知,是指人们获得只是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等

2、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的主观体验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其中亲情不在其中

3、意志,是指人们自觉的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认识过程是意志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协助意志确定目的、制定计划、采取克服困难的合理办法,而情感对对意志具有动力作用,表现为情绪情感既能激发又能阻碍人的意志行动;另一方面意志还可以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入,同时意志对情绪情感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三者都是人的心理基础————————————————————————-——————————————《医学心理学》第五版教材

品质,精神,情操有什么不同?

品质:指人的行为和作风所显示的思想、品性、认识等实质

精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

情操:指感情与操守

[还是希望能够帮到你啦~~~呼呼= =]

品质和品格有什么不同

品质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中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包括情感、意志、兴趣、能力、性格等举例:这个人品质太恶劣了,就喜欢占小便宜!

品格是指人的道德素质的核心,与性格及人格相近,却又不完全相同,它更多指向正面的人格,如公义、慈爱、怜悯、饶恕、谦卑、圣洁、无私、和平、良善、温柔等举例:高尚的品格

品质是用来形容物体的,品格是用来形容人

品味和品质 有什么不同

品味是一个人的观点,一个能显示人素养的出发点,而品质指一个东西的好坏、质量

品质游和半品有有什么不同

品质游一般都是比较好的行程,基本上是很少加点和购物的,就算有的话也是很少的,行程的安排啊服务啊一般也都是比较好的 ,吃的住的也是很好的,所以价格会稍贵一点,而半品的话就是介于品质和常规之间,住的会比常规好一些,进2-3个购物店,不强迫自费的。给你推荐一个网站吧,全景假期,365jing,你大概的对照一下就知道了

品质和人格有什么不同?

人格包含品质 人格也包含能力

人格:

①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是个人的尊严、名誉、价值的总和。在社会主义国家,每个公民人格平等,人格尊严受到法律保护。 ②在心理学上,即“个性”。 ③人的道德品质:人格卑下|高尚的人格。

人格比较抽象 升华

神经和精神有什么不同

“神经”和“精神”似乎只是读音颠倒的两个词,其实这是具有不同词义的两个词。神经是人体结构中一部分,主要起调节和传导资讯的作用,神经的“经”有路径的意思,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脑与脊髓)和外周神经,脑、脊髓和外周神经因感染、肿瘤、血病变、变性和外伤引起的疾病,称为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癫痫、脑肿瘤和脑血管病等。这些疾病是神经科诊治的范围。这些疾病常出现麻木、疼痛、瘫痪、抽搐、昏迷等症状,神经疾病大都有神经系统的病理形态学改变,也就是说,通过对病变部位进行解剖,用肉眼或显微镜,可以见到神经组织发生了病理性的异常变化。 精神是指人脑最高阶的活动,是人脑在反映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复杂的功能活动。精神疾病是精神科诊治的范围。精神疾病表现为精神活动失调、紊乱或异常, 精神分裂症是最常见的一类精神疾病。精神疾病一般没有大脑组织明显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如果有,则主要是神经系统功能受损的特殊表现形式,例如,严重脑外伤引起的精神障碍、脑肿瘤引起的精神障碍和脑血管病引起的精神障碍等,在这些情况中,精神异常是脑外伤、脑肿瘤或脑血管病等疾病的特殊临床表现。 神经是物质的,精神则是人脑的高阶功能,具体表现为思维、情感、意志的心理活动或外在的行为活动。神经是结构,精神是人类高阶神经的功能表现。神经与精神,有如电脑里的硬体和软体,在电脑中,硬体和软体的区别问题,有时也是难以搞清楚的。 当然,精神活动是有物质基础的,实现精神活动的物质是高阶神经中枢,即大脑。引起精神疾病的物质基础是高阶神经中枢出现功能障碍,精神疾病只是神经中枢功能失调或紊乱的具体表现。由于是中枢神经的特殊问题,精神疾病一般没有瘫痪、昏迷等症状。神经科医生与精神科医生的工作物件不同,各自的知识结构以及处理问题的方法也不一样。明确“精神”和“神经”的区别,是为了区别医院里的精神科和神经科。只有这样,患者家属才可能帮助患者找到恰当的就诊医院和科室,这是正确寻求医学帮助的方向性问题。 有人认为言语紊乱、行为怪异才是精神疾病。其实,精神疾病的表现多种多样,此外,失眠、神经衰弱也属于精神障碍的范畴。在严重的精神疾病中,与言语紊乱、行为怪异的患者相比,那些情感淡漠,离群索居,不愿与人接触,表现出明显社会性退缩的患者,是一些以阴性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其精神障碍的危害程度往往更为严重,对他们的治疗往往更加困难。认识这个问题,将有助于认识和发现以阴性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社会上有人歧视性地叫精神病患者为“神经病”,这种叫法有双重错误。首先,把精神和神经混为一谈是常识性错误;第二,歧视性地用挖苦、讽刺的口吻对待精神障碍者,是道德性错误。 有一个容易被误解的问题:精神疾病的表现有损患者形象,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医务人员也不例外。为患者保守秘密,是医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保守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秘密是医务人员的基本工作责任。

绅士精神与骑士精神有什么不同?

绅士精神气质:精神上的自由、儒雅、自然;

举止上的彬彬有礼;

言谈的高雅、不俗而幽默,稳重和不骄傲

自制的,谨慎的,保守的。

绅士与英国的某种文化和英国的公立学校制度有关,是上层社会的一种时尚,目标是培养出一种全世界欣赏的“人生的风采”。

骑士精神:谦卑(Hamility)、荣誉(Honor)、牺牲(Sacrifice)、英勇(Valor)、怜悯(Compassion)、 精神(Spirituality)、 诚实(Honesty)、 公正(Justice)

对比之下,二者也有相融之处,不过相信骑士精神更早出现,并且要比绅士意义广泛和更难做到

“神经病”和“精神病”有什么不同?

“神经病”是神经系统组织病变,或机能障碍:麻木、瘫痪、抽搐、昏迷等。 “精神病”是大脑功能紊乱,精神失常:感觉、记忆、行为等发生异常。 呵呵,神经病是精神病的俗称,现在都混了。

通俗说,意识就如一部机器(计算机)中所有的软件或者程序。程序对于人脑,可以表述为人脑对客观事物反映的信号形式。意识包含思维。思维则是信号在机器中的活动,无论是会不会运用分析、比较、判断、归纳、推理、综合、总结。瞎想也叫思维。思维是头脑中信号的活动过程。思维是信号的活动状态,思想则是依照特定要求进行思维并达到一种高度。精神可以理解为思维运动按照一定的目标进行思维,及其形成被社会推崇的观念。举例说就是工厂加工就是思维,加工“按照”来样就是思想,“来样”就是客户的精神要求。说你要按我的要求加工,就是这种含义。也可换言之,精神是按照客户要求做加工。这里注意,如果这种加工技术达到了一流的水准,就认为是一种有境界思维——思想。心灵可以分析一下它的字面,心是什么,人的愿望。灵,通灵活、灵气、聪明、灵窍。心灵就是心中的愿望够通窍,动词化的理解就是知心达明的境界,名词化的理解就是指能够达到这种知心达明的状态。知觉,要对比感觉这个概念,苹果是甜的,这是味觉,是感觉。而感觉到甜,或者看见苹果就知道是苹果脆、甜、营养、可口就是知觉,定义上说知觉是感觉器官的综合,实际上这样表达不够精确,知觉应该是有思维意识综合感觉的感受,就是有意识的参与,而前面的定义对意识参与是忽略的。意志,就是内心意向,志通向。意向在意识中就是意志。意志外化就是意向。供参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729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