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妙人儿
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感问题。
当你的情感陷入困境,你需要什么?当然是需要有人来听你倾诉,最重要的是有人来帮你解决问题。
陷入感情泥淖的人,如“失恋”“被离婚”“第三者介入”,就像落入沼泽的人,如果有人及时地向他们伸出“援手”,他们就会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深信不疑。
市场上真有这么一家机构,是专门“拯救”有感情问题的人的,美其名曰“在线情感挽救”。
这样的在线对话在这家机构的“心理咨询师”“情感大师”和服务的客户之间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客户说出自己的情感问题,“情感大师”告诉他解决方案,客户照做了,但没有收效,甚至比以前的状况更差了。
“情感大师”脸不红心不跳地自圆其说:“这就是现在的效果呀,这证明他的心中有你呀。现在分离还属于初期,虽然说只是初期,但是也有了非常大的效果了。”
“情感大师”说了什么,恐怕连他自己都不知所云,但是客户既付了钱,又处于情感的绝望之中,只能听信“情感大师”的话,撞了南墙也不回头了。
比这更荒唐的是,这家机构竟然敢承诺“21天修复感情”。
无论客户的对象处在什么样的情感状况,哪怕是对象已经开始了一段新的感情,这家机构都敢拍着胸脯说:“这个我们能帮你修复!”
局外人自是能清醒地认识到:这怎么可能,感情都是你情我愿的事儿,人家不愿意了,开始新的恋情了,你修复能力再强也没用啊。
可身处其中的人很难这样的理智清醒,他们会在机构的牵引下,看似“步步为营”地开展挽回感情的行动,实则是一步一步地升级服务,投入一笔又一笔的金钱。
在跟客户接触的过程中,这家机构表现得无所不能。
机构表示,如果客户的对象已经开始了一段新的感情,他们也有技术部门,可看到对方的微信后台,通话记录,还可以通过入侵的方式加到对方的微信好友,对其进行心理疏导。
在下单的客户心里,自己只需要花费几千元到上万元的费用,就可以挽回一段感情, 当时客户不会想到,这笔性价比颇高的“买卖”,竟是一个有组织、有策划的骗局。
一、“情感大师”如何拯救失败情感
2021年3月,林女士失恋了,成天成天地打不起精神来,在心里还是不愿意接受失恋的事实,想要挽回男友。
一个偶然的机会,林女士看到了一家专注于“情感挽回”的机构,机构的广告词是“让爱没有遗憾”,深深打动了林女士。
林女士当即跟这家机构联系上了,一位心理导师负责跟林女士对接。
这位心理导师不仅给林女士看了过往客户的成功案例记录,还给林女士看到了客户送给机构的面面锦旗。
这位心理导师跟林女士说:“你这种案例我们这边有很多,很容易挽回的。”给林女士营造一种“解决你这点事儿对于我们来讲就是小菜一碟”的心理暗示。
林女士对此十分心动,但还是抱着谨慎的态度上网查询了该机构的资质,又在心理导师的朋友圈中看了很多其他客户的成功案例,也看了很多客户的留言回复。
林女士方才接受了服务,并缴纳了3888元的费用。
3888元的费用的服务内容包括,为林女士个人定制一套挽回前男友的方案。
心理导师告诫林女士,“千万不要跟前男友有任何联系,如果前男友联系你,一定要把联系的内容告知我。”
林女士问及如何和前男友联系,心理导师说,一定要在她的指导下完成。
在开始定制服务到接下来的20天里,林女士依照心理导师的指导,没有跟前男友有任何联系。
林女士对机构非常信任,把之前和前男友的聊天记录全部发给了心理导师。
心理导师也跟林女士反馈一些听上去很有道理的话,诸如“无论是婚姻还是感情,都是需要双方一起经营的。”
这些话是处于失恋状态的林女士最想听的,她俨然把心理导师当做了自己的知心朋友。
虽然如此,林女士的核心问题并没有解决。她非但没有等到前男友的回心转意,反而等到了前男友已经有了新女朋友的信息。
林女士十分崩溃,当即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心理导师。
心理导师不咸不淡地说:“哦,如果他们已经确认了关系,你这个案子就变得复杂了。你需要再购买13888元的服务,快速达到挽回情感的效果。”
林女士出于挽回前男友的迫切,和对心理导师的信任,支付了13888元,升级了服务。
升级了服务之后,林女士被拉入了一个咨询服务群,这个咨询服务群被称为“专业团队”。
专业团队综合各种信息得出了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分离。
如何分离?就是给林女士前男友的现任女友找一个虚拟的男朋友,促成林女士前男友其现女士的分离。
如何达到这一步呢?专业团队说,要借助技术手段,以获取林女士前男友的聊天记录等信息,再以虚拟“第三者”身份,添加林女士前男友的现女友为好友,破坏两人的关系,促成两人分手。
林女士觉得这种方案十分的不妥,表示拒绝。
专业团队很快有出具了第二种方案,就是介入。即由专业团队跟林女士的前男友沟通,促使其回心转意。
林女士觉得这种方案她能够接受,便同意了。
然而,二十天的服务期匆匆过去,林女士的前男友丝毫没有回心转意的迹象。
林女士委婉地试探过前男友。前男友说,根本没有任何人来找他聊过有关于他和林女士的话题。
林女士心中疑窦重生。她要求机构出具他们和她前男友的聊天记录。
机构以“保护个人隐私”为由,拒绝了。所谓的“挽回情感”好像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跟林女士遭遇相仿的还有文先生。
文先生跟前女友分手后,被前女友拉黑了,联系不上,文先生求救无门时,看到了该机构的广告语说:“爱情‘生病’时我们恰好专业”。
文先生被广告语和机构的预期目标打动了,购买了最基础的服务,并依照机构劝导的那样,不盲目行动,一切按照机构的指导来就行。
没多久,心理导师告诉文先生,他的前女友有新的男朋友了,要他购买升级服务才可以挽回感情。
就在文先生犹豫之际,心理导师帮他下了决心:“那个男的跟你比差远了,而且在外面拈花惹草,你前女友要是跟了他就惨了。”
文先生对前女友仍有爱意,怕前女友受骗,马上花18888元购买了升级服务。
交了这笔钱之后,心理导师给了文先生吃了“定心丸”。她说机构会安排人以“第三者”的身份介入到文先生前女友和其现任男友的感情中,伺机拆散他们。
还跟文先生说:“这个事情你就不用管了,好好上你的班就行了。”
文先生也是出于对机构的信任,照做了。
可是没多久,心理导师又找文先生,对他说,你前女友思想有点问题,需要专业的开导,你还需要升级服务。
彼时的文先生被爱情冲昏了头脑,因为太担心前女友,来不及细想,就又缴纳了15000元购买“开导前女友”的升级服务。
让文先生万万没想到的是,交完这笔钱之后,心理导师对他的态度有了180度大转弯,聊天不回,语音不接,仿佛“人间蒸发”了一样。
文先生愤然要求退款,机构表示不可能。因为“分离第三者”时花了大量的演员费、差旅费、服装费等,这些钱都是退不回来的了。
最后,这家机构对文先生完完全全的置之不理。
为了挽回爱情,林女士和文先生因为听信这家“情感挽回”机构的“骗术”,付出了大量的精力成本、时间成本、机会成本和金钱,最终得不偿失。
二、“挽救爱情”实为骗局
林女士和文先生并非个例。
从2018年开始,这家机构就打着“挽救爱情”“挽回婚姻”的幌子,吸引了大量的客户。
警方苦于缺乏证据支撑,一直没有立案。
这种事情报案的不多,即便知道被骗了也通常不报案。
但是循着仅有的几个报案人提供的线索,警方对这家机构展开侦查。
经过调查,警方了解到,这家机构主要由客服部、分析部、咨询部和后勤部四个部门组成。
客服部的主要职责是引流,吸引感情受挫的群体,主动加客服的微信,和他们沟通。
通过客服部获取的信息,这家机构可以获取有情感挽回需求的客户信息。
只要客服部确认该客户具有情感挽回的需求,就会将客户信息推送给分析部,分析部的人员就是心理导师。
心理导师跟客户建立沟通渠道之后,先会大致了解客户的基本情况,如干什么职业,收入如何等。
表面上心理导师会告诉客户,他们会根据挽回情感的难易程度,收取2888元至4888元不等的费用。
实际上,收取多少费用,是根据客户的收入情况来定的。
本来是一个挽回情感的服务,但心理导师在与客户的前期沟通中,必须要问的居然是客户的收入。
如果客户表现出犹豫,心理导师就会“逼单”,跟客户“危言耸听”,加剧客户挽回情感的迫切心理。
在跟客户的前期沟通过程中,心理导师会给予十分肯定的虚假承诺。告诉客户,只要跟我们机构合作,你的情感100%可以挽回。
还会在微信上每天跟客户沟通,这就是所谓的“汇报工作进度”。
心理导师通过自己积极的态度和给予客户虚假的希望赢得客户的信任,这是他们“成事”的基础。
在客户的信任之上,他们就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对策,终极目的是让客户加钱升级服务。
当客户同意升级服务后,就会被推给拥有“专业团队”和更资深心理导师的咨询部。
咨询部跟客户承诺的是,不仅有专业团队提供方案,而且有相应的技术手段来支撑方案的实施。
咨询部给客户留下的印象是高明的。
如果联系不上前男友和前女友,他们可以采取技术手段,通过定位找到前任,可以看前任的聊天记录,可以获取前任的活动轨迹。
就算前任开始了新的感情,他们也可以通过“第三方介入”的方式破坏其感情。
升级服务价值不菲,通常金额在1万至3万元不等。机构会根据客户的收入水平来确定价格。
如此虚假的服务,客户会不满甚至怀疑被骗也是常事。
机构也早就想好了对策。
当客户对服务不满的时候,就会被推给第四个部门,即后勤部。
后勤部也有一套成熟的说辞。
如,“两个月以来,我们为了你这个事情,也花了很多钱,所以退钱是不可能的了。如果确实没能挽救到你的感情,我们也感到非常遗憾,我们可以在能力范围之内给你一些补偿。”
这笔补偿的费用通常在2000至3000元不等。这笔钱跟客户支付的总额相比,实在是九牛一毛。
客户本就情感失意,又加上客户的说辞,很多客户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最终都打消了继续追责的念头。
客户认栽,便会有更多的客户卷入这个策划周密完备的诈骗圈套当中。
三、被骗之后仍不知
表面上看,客户都是“自愿”接受“情感挽回”服务的,也是“自愿”缴纳各种费用的,但实际上,客户是落入了机构设置的重重圈套之中。
这是一家打着“情感挽回”招牌的机构,实际上,他们骗人的伎俩更加专业。
他们有专业的“话术本”,对什么样的客户说什么样的话才能引其上钩,被这家机构整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话术本中明目张胆地出现了“堵路”“逼单”这类刺目的字眼。
他们精准地掌握了处于情感低谷期的客户心理。容易轻信别人,并且有强烈的情感倾诉需要,并且,不想让自己的情感问题被别人知道,所以,就算被骗了也不会真的去报案。
他们把自己的机构包装得冠冕堂皇。假锦旗、假案例、假资质一应俱全。而且装备特别齐全,每个客服都有十几部手机。
而所谓的“第三方”科技手段介入,也就是装模作样地拿自己的小号和自己的大号聊天,把自己的小号头像换成客户前任的头像。
或者尝试性地加一加客户前任的****。如果侥幸通过了,他们不会做任何“挽回”的动作,只会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如“你的快递到了”。
这家机构在如何骗人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但在“心理咨询”方面却丝毫不肯费力气。
他们的员工,都不是心理学专业的,也没有获取相应的资格证书。入职培训是“话术培训”,而非心理咨询培训。
机构中穿着端庄的高级心理咨询师,资深情感顾问,实则都是些“挂羊头卖狗肉”的骗子。
机构的员工也不是奔着给客户解决问题来的,而是奔着钱来的。
他们工作的目的特别单一,就是骗取客户不断付钱升级服务。
老员工做久了也觉出这是诈骗,但囿于高工资的诱惑,就打着“做一段时间就好”的打算继续做下去。
就是这样一家以“情感挽回”为名,以“诈骗”为实的机构,几年来拥有的客户遍布全国,多达5000余人。
当警方联系他们时,部分客户出于“面子问题”或者其他顾虑,还不愿意承认自己被骗了的事实。
正是被骗子掌握了客户的心理,所以客户才会一次又一次的上当受骗,甚至受骗之后还不自知,或者不敢承认。
这也提醒我们遇事一定要冷静,用理智思考问题,不要轻易相信虚假的、不切实际的承诺。
人的情感经营,永远都是双向奔赴,能够决定情感走向的,只有两个当事人。
想挽回一段感情,要靠自己真情真心,靠一些所谓的“专业”技能,科技手段,只会南辕北辙,加剧感情的丧失。
来源网络 侵删
高考志愿填报咨询师话术可参考如下:
1、说服是一个感性的对话场景:
很多人以为,说服就是你用你的道理打败了对方的道理,说服是一个理性的过程,但事实上,哪怕你有理,你说的都对,也不能保证就能说服对方。相比理性,说服更是一个感性的过程。
说服的关键,是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让对方心悦诚服地接受你希望他接受的观点。想要说服对方,让对方和你说心里话,你要把他带入瞬时思维。 真正的说服,是要把“我说服了你”,变成了“你说服了你自己”。光有道理是不够的,还要运用情感。
2、用道理和他们沟通:
如果父母不同意你的想法,那么你可以仔细的和他们进行沟通说服他们,因为没有沟通的话肯定两个人就没有更好的一个相处的方式,他也不会同意。
3、让亲戚劝说或者我们让身边的亲戚朋友劝说一下父母:
因为有的时候可能自己的力量太单薄了。所以让亲戚朋友们劝说,还有可能让父母同意。
4、坚持自己的方式让他们让步:
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去坚持,虽然可能父母表面上不同意,但是他看到你日复一日的坚持,他们有可能也会退步让步。
1首先想好开场白。一些咨询者看到心理咨询师后情绪反应很大,不知从哪里说起,浪费了许多时间。应该事先想好“开场白”,然后几句话就能进入到主题,这样才可以节省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要把心理咨询师看做是一个特殊的亲密的朋友。心理问题大多要有情感上的倾诉,这是来访者和心理咨询师的共同愿望,且心理咨询师会对你的隐私绝对保密。因此,面对心理咨询师,要尽可能敞开心扉。
3“有问必答”比“拐弯抹角”更利于沟通。一些来访者存在种种顾虑,话说到一半时忽然又后悔了,改变了主题;有些人因怕露丑、害羞等原因不肯说关键的问题。这都不利于达到医治心病的目的。对心理咨询师的提问最好是有问必答,使心理咨询师的分析、判断更准确。
4不必过分地关注自我的表现与形象。心理咨询师并不太关心你表层的东西,而是更注重解决你的心理问题。在与心理咨询师的谈话中,你要尽可能地放松一些,不要在说话中过多考虑方式方法和技巧。有话直说,“开门见山”为最好。
5防止就事论事地纠缠于细节之中。有些人生怕心理咨询师不了解自己的经历与问题的发生、发展和现状,用大量时间去讲述一件事的细节。其实这是不必要的。心理咨询师更关注你的思想观念及对问题的认识。对于事情的叙述,先可大致讲一讲,然后等心理咨询师提问再说。
br>
6不要期望由心理咨询师给你“决策”。比如说转不转学,与某位同学是否继续保持关系等问题。不少来访者希望心理咨询师给一个明确的答复。而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准则恰恰是避免这种不能完全负责的“硬性指导”。他们只能给你讲一些观点和道理,启发、疏导你的“症结”,最后的“大主意”还得由你自己拿。
7不要希望一次咨询就“根治”。解决心理问题往往要有一个过程,那种希望“一点通”、“仙人指路”的走捷径想法是不现实的。如果与心理咨询师面谈不便,还可以电话交流或通过网络。
心理问题不要等成了“心病”时才去疏导。现实中,心病不算病的观念还很有市场,不到万不得已,人们似乎还不愿与心理咨询师打交道。其实预防心理疾病与心理疾病的及早疏导、治疗更为重要,在“心理才感冒,还未发高烧”时就应该去找心理咨询师了。
最重要的准备,就是必须准备好承受咨询和改变过程中的痛苦。在咨询过程中,患者一般都要承受一些焦虑和痛苦,面对、接受、承受自己的内心冲突,这是无论任何心理咨询都无法避免的。它相当于外科手术中,不可避免的疼痛和失血。这些痛苦在咨询的一定阶段,甚至会超过心理疾病本身给患者造成的痛苦。伴随痛苦和改变的心理咨询,才是真正的心理咨询。没有勇气承受咨询痛苦的来访者,是无法从真正的心理咨询中获益的。
在上述的准备比较充分之后,就可以请心理咨询师进行咨询了。咨询中的配合包括多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在咨询中尽可能做到真实,真实地表达和表现自己。其实,通常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几乎没有过多的要求,只要能按时与心理咨询师接触,一切就都可以听其自然了。
心理咨询是一个给咨询者以安全感、让他可以开放之际、正视自己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心理咨询师要认真倾听咨询者讲话,积极响应话中内容,并通过适时的讲些自己的相关经历来与咨询者拉近距离。在进行心理咨询时一般要注意8个问题。
1全神贯注。这一点是心理咨询的首要条件之一。它要求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全神贯注地聆听当事人讲话,认真观察其细微的情绪与本能的变化,并做出积极的回应。它还要求心理咨询师运用其言语与体语来表现对当事人主述内容的关注与理解,以使当事人感到他讲的每一句话,表露的每一情感都受到了心理咨询师的充分重视。
2倾听。倾听是贯注的关键,也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基伯森曾说:学会倾听是心理咨询的先决条件。心理咨询条件下的倾听不同于一般社交谈话中的聆听,它要求心理咨询师认真地听对方讲话,认同其内心体验,接受其思维方式,以求设身处地之功。
3沉默。心理咨询既是听与说的艺术,也是沉默的艺术。沉默可以是尊重与接纳的表示,也可以是自我反省的需要。由此,沉默的意义在于给当事人提供充分的时间与空间来反省,思考其个人成长的过程。
4宣泄。在心理咨询中,宣泄是使当事人自我认识与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它需要心理咨询师以贯注、倾听、沉默等手段来促进、强化当事人的情绪宣泄过程,以增进心理咨询师对当事人的同感及后者对前者的信任,并建立起有效的情合。
5探讨。探讨指心理咨询师帮助当事人积极认识、思考其成长中的挫折与障碍的过程。它是心理咨询的重要环节。事实上,心理咨询的过程也是探讨的过程。其意义在于帮助当事人在解决困难当中认清个人的愿望及克服困难的方法。
6质问。质问指心理咨询师对当事人的认知方式与思维方法提出挑战与异议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推动当事人重新审视其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克服其认知方式中的某些片面性与主观性,以进一步认识自我,开发自我。
7行为操纵。行为操纵指心理咨询师对当事人自我发展与自我向善的努力与否所予以的奖励与惩罚措施。其目的在于帮助当事人消除其成长中的不良意向与不妥行为,学习与模仿有助于个人成长的行为,藉以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8自我披露。自我披露指心理咨询师通过与当事人分享其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经历来推动当事人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努力。
挽回过程中,重建信任是很重要的点,但往往被大多数人忽视。
信任感缺失,导致对方不信你真的改变、也不信你们之间的问题能够被解决。你不断跟对方说:“我会改” “我能改”之类的话术,多半遭到对方的质疑与排斥。
信任感的官方解释:个体对周围的人、事、物感到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情感体验。
可见,你们建立亲密关系时,双方对彼此的信任感是足够的,即使对方有缺点,但在信任感的驱使下,能彼此包容。不难推测,分手是信任感消逝的最终结果。
比如,A和B是一对恋人,起初他们的感情不错,相处一段时间后,A觉得B不怎么愿意花时间陪她。她要求B花更多的时间在她身上,B却表示自己需要个人空间,陪伴的同时,希望A不要过多占用空闲时间。
客观角度看,双方的需求均合理。但在A的眼里,她认为陪伴的诉求理所应当,B没能满足,引起她的不满。同样,B跟A的想法相似。于是,两人进行自我行动,形成博弈状态。
这其实就是不信任的结果。A不信B能陪她,B亦不信A能理解他的需求,于是希望改变对方来达到个人目的。A希望B陪伴,B希望A不过多干涉,说到底,就是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不信任伴侣可共同解决问题。
假如你们之间确实有摩擦,需要双方调和,首先的反应应该是相信对方能与你解决问题,而非提出对方需改变的诉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