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璀璨的中华文化——戏曲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它不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如今的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中华文化也从几千年前的单调,发展到现在的辉煌。
中华文化,范围广阔。传统学科中的数学、医学、农学;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建筑中的万里长城、阿房宫;绘画中的中国国画;文学中的中国古典诗词、小说、神话、寓言;还有书法、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服饰、饮食、武术等等,这些绚丽的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变得丰富多彩,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之中。而在众多的传统文化中,戏剧,无疑是能够很好地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和特色的一项文化。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 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戏剧的发展可以说是随着文明的出现就出现了,虽然原始的戏剧很粗糙,也可能称不上是戏剧,但任何一项文明的发展都是要经历刚开始的粗糙,才能逐渐得趋于完善的。原始的戏剧为后来完美的戏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戏剧从原始社会发展代中国古代,经历了一个重大改革。中国古代戏剧因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所以称作“戏曲”。中国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戏和其他地方戏的传统剧目在内,它是中国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
正是从古代的戏剧开始,到如今,戏剧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完美的整体。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河北梆子、安庆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众多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戏剧的发展可以说是相当的成功的,有众多老一辈的艺术家和群众们热衷戏剧,希望将戏剧,这项中华的璀璨文化发扬光大。
然而,戏剧在现在的发展中却面临着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现代文化的冲击。随着老一辈艺术家的渐渐衰老,新一代的年轻人逐渐崛起,现代文化正和传统文化商讨着一个问题:我们两个,到底哪一个才能站得住脚呢?我曾经看过一个电视节目,记者到街上进行随机采访,对象都是一些年轻人,记者一些老艺术家的名字,问他们知不知道,而大多数被采访者都表示没有听过。现在,新一代的文化如浪潮般席卷而来,新一代的偶像受到众多粉丝的追捧,新一代的歌曲、舞蹈在人群之间流传。有许许多多的现代偶像的粉丝对中华传统文化不屑一顾,认为那样的艺术、文化不适合喜欢追赶潮流的自己;对老一辈艺术家和传统节目一无所知,认为父母那一代人知道,并不等于他们也应该去知道。这是多么令人心寒啊!
当然,我并不觉得追赶潮流不好,我也喜欢新生代的偶像,但是我觉得对于传统的文化也应该有一定的了解。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意识到,现代的文化需要发展,但传统的文化更需要发扬光大。于是,媒体开始越来越多地把传统文化向年轻的一代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进行发扬、宣传,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了中国传统的戏剧;新一代的影星、歌星也开始在自己的影片、歌曲中加入中国传统元素,利用他们自身的号召力,让更多的年轻一代对戏剧有更多地了解,为发扬传统戏剧献上自己的力量,毕竟,这些年轻的歌手的老师也是上一辈的老艺术家;而老艺术家们也开始在传统中融入新元素,是传统戏剧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吸引年轻人,使年轻人不仅追赶潮流也爱上传统,对戏剧有更加深入地了解。
现在,也有许多外国人喜欢上中国的戏剧,对中华文化也有深入地了解。戏剧,这一中华独特的文化,正在被更多的人所了解,所喜爱。璀璨的戏剧艺术将会在世界的东方放出光芒!
在剧本写作中,场景写作是用来进一步充实分场提纲的,它将涉及时间、空间、人物、行动以及与行动相关的事件丰满起来,从而帮助你设计出具体的台词。
场景写作
1
把场景叙事转化为微型故事
关于场景的写作,罗伯特·麦基的看法是:无论长度如何,一个场景必须统一在欲望、动作、冲突和变化周围,每一个场景即是一个微缩的故事。
罗伯特·麦基(Robert McKee),1941年1月30日出生于底特律,编剧。从小热爱戏剧,早年做过演员。1981年,麦基受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之邀,开设了“故事”培训班。25年以来,罗伯特·麦基先生的“故事”培训班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故事与写作机构,它曾面向6万余名学员,其中包括编剧,小说家,剧作家,**工作者,电视工作者,行业主管,演员,制片人以及导演。
在《卡萨布兰卡》中有一个发生在阿拉伯小贩摊前的场景——曾被抛弃的里克重遇昔日爱人伊尔莎,在醉后的苦涩中对她大加贬损,伊尔莎离开后,里克后悔了,于是在街上一个卖亚麻织品的摊前,他试图放下自尊,挽回爱情。那么里克的“挽回”之举究竟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展开?会遭遇什么波折?又会以什么样的结果告终呢?这一场景要解决的这一系列问题,包含了人物、行动、事件等要素,已然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只不过形制相对微小一些而已。而且这一场景中的事件虽小,但有始有终,有起有伏,有矛盾,有悬念,能充分保证场景写作富于发展变化,充满灵动的吸引力,无疑是一个微小但却精彩的故事。由此可见,将场景转化为微型故事是处理场景写作的有效策略。当然,场景中的微型故事是统摄于整个剧作故事的主脊椎之下的,离题的微型故事即便再精彩也是无益的,这是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2
把场景行动分解为节拍
每一个缩微故事都是由更微小的节拍构成的,所以缩微故事写好的关键就是巧妙地设计节拍。所谓的“节拍”,即人物行为中动作与反应的一种交流。只有动作没有反应,那就不是交流,自然也构不成节拍;如果节拍重复多次,没有进展,缺乏变化,那其实还是重复同一节拍。此外,动作节拍之后通常还蕴含着一个潜文本,即外在动作之后的潜在意图(实在动作)。例如,趴在她脚下的动作的潜文本可能意味着求饶,而置之不理的反应的潜文本则意味着拒绝饶恕,它们构成了一个包含潜文本的动作节拍。
因此,场景写作的关键就是形成动作节拍的变化,而且暗示出动作的潜文本。仍以《卡萨布兰卡》中阿拉伯小贩摊前的场景为例,在这一场景中,编剧是这样设计动作节拍的:
a走近她/不理他;
b保护她/拒绝他(和阿拉伯人);
c道歉/拒绝他;
d找借口/拒绝他(和阿拉伯人);
e试图把脚伸进门内/把门打开;
f跪地乞求/要求更多;
g让她自责/让他自责;
h道别/拒绝反应;
i指责她为懦夫/指责他为傻瓜;
j对他进行性挑逗/隐藏她的反应;
k指责她是婊子/摧毁他的希望。
这些动作/反应模式构成了一系列节奏很强的节拍,而且节拍间有丰富的变化,有生动的潜文本,是值得我们深入学习的范本。
3
综合利用各种视听手段进行造型表现
由于**是以画面声效来呈现的,这就要求进行场景写作时不能光想着攒台词,而要尽可能地利用各种有效的视听手段来进行造型,从而增强表现力。例如,在**《理智与情感》中,玛丽安与威洛比陷入热恋后,却意外地得知他要抛弃她和富有的盖**结婚,玛丽安悲痛欲绝。编剧是通过这样的造型艺术来表现玛丽安的悲痛的:
内景巴顿农舍埃莉诺和玛丽安的房间白天
玛丽安坐在窗边泪眼蒙地看着雨景。膝上放着威洛比的袖珍诗集。
玛丽安:
离开了你,日子多么像严冬,
你,飞逝的流年中唯一的欢乐!
天色多么阴暗!我又受尽了寒冻!
触目的是隆冬的一片萧索!
在这一场景中,编剧借助窗外的雨这一特殊的时空环境与氛围,借助玛丽安泪眼蒙地看着窗外的动作,借助膝上放着昔日情人诗集的事件,借助玛丽安诵读的昔日情人的诗作的特殊台词,利用这些生动的造型手段让读者“看到”了玛丽安失恋之痛。较之只是歇斯底里地哭喊失恋的痛苦的设计而言,这样的处理要高明多了,值得我们深入揣摩。
总之,由于场景写作所涉及的问题过于细致、微小,在有限的篇幅中无法面面俱到,因此要想提高剧本场景写作的能力,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扒片,即通过观影的方式来对照着将影片的相关场景描述下来。如此坚持练习,自然能形成较好的造型感,有了较好的造型感之后,设计场景自然也就比较顺手了。
做个练习吧
场景写作的造型训练
(1)他日复一日地做着无聊重复的工作。
(2)他第一次抢劫。
(3)他正在经历一次伤心的离别。
请参考《理智与情感》的场景写作,尝试使用不同的视听语言来进行造型表现。
文章摘自《大学创意写作·文学写作篇》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创意写作坊,你的私人写作教练!
写出鲜活有趣的作品,是写作者的主要任务。富有情感力量的故事会让读者深陷故事之中,任由故事带领读者担忧、紧张、愤怒。这样的故事也会让读者仿佛能看到或者听到故事的情节,继而激发他们的智慧、感觉和情感。显然,写出这样的富有情感的故事,是一个不会被轻易完成的任务。这就需要作者意识到,得要去寻找情感。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写作技巧,一起来看看吧!
最基本的情感类型有生气、厌恶、悲伤、鄙视、快乐、恐惧和惊讶,以及以上各种的变种。情绪的大潮会以不同的强度影响我们,有时候持续很久,有时候很快就过去了。情绪触发器会加快血流速度,并使那种情绪闪过我们的脸颊,这可能有助于我们的祖先在丛林里追赶晚餐时,快速地预警危险。
当你写作的时候,确保你也写到了这些基本情绪及其变化。这些情绪需要在人物行动,做决定,做选择,以及展现价值观的时候表现出来。换句话说,就是让人物有情感地活着。然而,情感是个人化的,是人物之所以迷人的原因,也是小丑之所以不讨人喜欢的原因(因为这些白脸小丑以漫画形式呈现的情绪是面具化的和夸张的)。
怎么样才可以不过分地传递情感呢新手作家通常陷入这样的陷阱,要么大喊大叫,要么傻乎乎的。还有一个问题是,怎么样才能保证你的读者既不是什么都感觉不到,又不会因为满纸闹剧而感到无聊呢有些故事之所以显得肤浅,是因为故事从来没能使读者主动去关心它的进展,去设想接下来可能发生什么。
1、强化情感
作为作者,你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想到一个情节或者回忆录的骨架,然后着手写出第一稿。一旦写完草稿(没人说这很容易),你就要去寻找故事中那些能够强化情感的地方,并且给读者充分的理由,使其体会到其中人物或某些真实人物所感受到的情感。
随后我希望你能够确保,在你的场景中,人物的欲求是明显的,因为正是这种欲求驱动着故事世界的运转。无论在单个场景还是整个故事中,主人公都迫切地想要得到某物。这些欲求推动小说向前发展,而读者关心人物的程度,与他们了解人物及其欲求的程度是成正比的。欲求可以是崇高的、疯狂的、不合常规的,或者是带来希望的。
你需要分析笔下人物的欲求,并且理解他们如何依此行动,做决定和做选择,然后根据他们内心的渴望,设计出后续结果。所以作为一个小说家,你的任务就是揭示这些欲望为何而来,及其对人物的重要性,然后为这些欲求的达成设置障碍。
2、要展示,不要描述
当书里出现害怕、恐惧、困惑和脆弱这类词的时候,读者通常很难融入故事。情感是有生命的,而不是一种判决。相反,你应该使用动作、想法和肢体语言来暗示人物心中的情感。可能人物想要拨打911,但是她的手颤抖得太厉害,以至于拨了三次才拨对号码。在戏剧性时刻,读者需要体会到和人物同样的情感,要与人物同悲同喜同哭泣。
为了在写作中传递出情感,试着回忆你自己的强烈情感,并在写作过程中流露出来。我希望你从来没有被跟踪过,但是你肯定害怕过——比如在高速公路上险些发生车祸的瞬间,或者在商场里突然找不到自家小孩的心情,或者是听到了朋友糟糕的诊断报告时。你需要从这些事件中进行借鉴,回忆这类使人震惊和颤抖的厄运中的所有细节。
3、情感需求
欲求通常都与情感需求相连——即那些由艰难生活造成的未完成的事和伤痛。有些人物想要被爱,而有些人则避免爱情。(通常这两类人物会在同一个故事中出现,或者有时候这种相反的欲求会出现在同一个人物身上。)有些人物想要获得认可,或者得到权力,或者是实施复仇。还有些人由于童年孤独,于是迫切想要成名或者得到爱情;而也有些人就是想要默默被人遗忘。
利用情感需求的诀窍是,迫使人物以身犯险。举个例子,如果人物自幼成长于贫困之中,那么他就会想要很多钱和大房子,相信财富是生活唯一的安全感来源,并且会不遗余力地去获取财富。但是由于人物不顾一切地想要外化自己的财富,就导致他可能会不择手段,或者由于只关注金钱目标,而变得无情无义。
最后还有一点:要展示人物对于自己无法达成欲求之事的恐惧,因为这种失败将引发重大后果。这一点很重要:即求索失败的话,接下去的所有可能都是糟糕和可怕的。
4、投稿禁忌
●走到哪,演到哪
有些故事中,人物霸占着舞台,好像每一幕都需要来一段莎士比亚式的独白,或者宣告自己激烈的情感。在这类故事中,人物过于狂热,装腔作势,笑中带泪,又悲又喜,而且还宣称自己心跳过速,呃,或者说,激动得不能自已。
●平铺直叙
我们大家都会一眼就认出那些写得平淡无奇的文章。不仅是因为其语言平铺直叙,而且我们的情绪也没有受到触动,感觉更像在读一篇备忘录,而不是一个故事。我注意到,很多新手作家总是忽略这样一件事,即故事中的过渡段落,或者某些小时刻也能够刺激读者和传递感情。
●前后矛盾
有一种我经常在稿件中发现,而作者却视而不见的情况是,人物表现得前后矛盾,或者在情绪反应上显得有些精神分裂。比如明明很聪明的人物受到一丁点儿压力就崩溃了;亢奋敏感的人物有时候却表现得平静和理智,而有时候又歇斯底里得要背过气去;又或者是恶狠狠的愤世嫉俗者突然开始播撒快乐和爱心。
●内省
要是故事大部分时间都发生在一个人物的脑海里,那我真的会很快失去兴趣,并且感觉不到任何东西。使用大量内省基本上就是自断后路。如果你的故事包含很大比例的人物内省,请在终稿阶段删减这些部分。读者会厌烦这样滔滔不绝的说明,因为这简直就是一潭死水。如果一个故事中,人物花了大量时间独自思考,那么故事就会变得封闭,而且缺少矛盾。好故事会包含一定的内在思考,但那并不是故事的主要构成。
●千篇一律
在我写给客户的审稿备忘录中,我多次建议他们一定要使用多样化和细致入微的情感,特别是当人物需要哭着面对挫折和危机的时候,以及在人物生气或大发雷霆的时候。如果人物的情感翻来覆去就那几种,很快就会让读者感到无聊。情感和反应的跨度越大,才越能为故事带来真实感。对于篇幅长的故事而言,这一点尤为重要。
●直击要害
写出激情和强烈的情感并不容易。你想让书中的人物表现出愤怒、心碎、懊悔,但他们好像只是在尖叫,或者是由于冲突来得很唐突,使这一切听上去根本不真实。
戏剧知识
一、戏剧定义: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我们把中国的戏剧按“现当代戏剧”和“古典戏剧”两种来讲。
戏剧是与诗歌、散文、小说并列的文学体裁,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定义要点:
1、我们说的“戏剧”实指剧本(戏剧文学)
2、在西方,戏剧,即指话剧。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
二、戏剧分类:
(1)、表现形式的不同:话剧、歌剧(《白毛女》、《蝴蝶夫人》)、舞剧(《红色娘子军》、《天鹅湖》《睡美人》)、诗剧、歌舞剧
(2)、剧情的繁简和结构不同:多幕剧、独幕剧
剧本中通常用“幕”和“场”来表示段落和情节。“幕”指情节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一幕”可分为几场,“一场”指一幕中发生空间变换或时间隔开的情节。剧本一般要求篇幅不能太长,人物不能太多,场景也不能过多地转换。初学改编短小的课本剧,最好是写成精短的独幕剧。
(3)、题材反映的时代不同:历史剧、现代剧
(4)、从情节主题的不同;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
(5)、地域色彩不同:京剧(北京)、沪剧(上海))、豫剧(河南)、吕剧(山东江苏)、川剧、汉剧(湖北)、楚剧(湖北江西)、晋剧(山西)、黄梅戏(浙江)等
(6)、演出场合的不同:舞台剧、广播剧、电视剧等
三、戏剧特点:
(1)、剧本必须适合舞台演出。戏剧本身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幕到另一幕,一场到另一场,也许一晃就是十年二十载,一个演员在舞台上转一圈,就可以表示他从福州来到了北京,他在舞台上把剑一挥,也可以表示他指挥了千军万马,尽管我们观看的时候什么也没有。)所以演出会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把发生在不同地点和较长时间里大事情集中在有限的舞台和两三个小时内的演出中表现出来。
(2)、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
戏剧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的,“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矛盾冲突它有一定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就构成了剧本的情节结构,因此,剧本的情节结构可分为:(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A、什么是戏剧冲突?
剧本中所展示的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其中主要体现为剧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冲突。(让学生从学过的剧本中举出各种例子)
性格冲突又因为人物个性、身份、地位、文化修养的不同,对社会的认识和采取的态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形成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
B、戏剧冲突与社会矛盾的联系和区别
戏剧冲突反映社会矛盾,又比社会矛盾更集中、更尖锐、更激烈。它们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激化和解决的过程。
鉴赏剧本,首先要了解剧本所展示的矛盾冲突,看看冲突是怎样造成的冲突的性质是什么,进而弄清冲突发展的过程,从而完整把握剧本的情节.
(3)、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鲜明生动的人物对话。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必须合乎各自的身份和特征)和舞台说明。
“没有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
(1)、舞台说明:包括人物表、舞台美术、环境、音响、人物上下场、人物对话的姿态、动作、表情等。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展开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这部分语言要求写得简练、扼要、明确。这部分内容一般出现在每一幕(场)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一般用括号(方招号或圆括号)括起来。
(2)、人物语言:包括独白、旁白、对白(独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剧中某个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剧本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是剧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展开情节、提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思想。
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平时的阅读和练笔。下面介绍初中生作文训练的五大方法,是一个从基础到提升的过程。
(一)素质训练,也叫基础训练
什么是快速作文,快速作文体现在一个“快”字上,这种写作模式是基于有一定的写作基础,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的基础上求“快”、求“好”的训练,如果写作水平不是很高,快速训练的效果会微乎其微。因此,我每接手一个班,第一步就是进行基础训练。通过基础训练,要求达到下列目的:
1、提高写作兴趣,培养写作情感
从心理学出发,兴趣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开发智力的动力。所以写作兴趣,会成为快速作司文训练的重要因素。心理学同时告诉我们,兴趣与当前的需要有关,因此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办法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其中重要的一条便是向学生进行快速写作目的教育,如果学生认识了快速作文的必要性,他就会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习趣。另外,出作文题要紧跟形势,与时代同步,要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命题要尽量新,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学生有话可写。
2积累写作材料
这一点要贯穿到整个快速作文训练的始终,但在基础训练阶段要重点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写作材料,再好的写作高手也难以完篇。因此,一定要求学生分专题记住;一些典型材料,譬如有关爱国主义,党的领导,尊重知识,改革开放,廉政建设,学雷锋等等,每个方面都要记住一两个典型材料。材料的积累,教师只能做指导,要让学生自己去找,不要全班统一,全班统一了,写作的论据就会雷同。所积累的材料要注意三点:一要典型,二要准确,三要记牢。要强调用脑记,要背,不能光靠笔记本。材料越充足,写作速度就越快。
3丰富写作语言
如果学生语言贫乏,写作时搜索枯肠也找不到一句恰当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往往写了涂,涂了又写,就无法提高写作速度。如果词汇不丰富,写到中途某个字不会写或者没有一个恰当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样写作就会“卡壳”,当然也就达不到快速作文的目的。因此,写作语言的训练和词汇的积累是十分重要的。丰富写作语言的方法之一是,背书和加强课外阅读,书读得越多,背得越熟,作文就会越通顺,语言就会有文采,不会老说口水话。再就是指导学生学习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克服学生腔。另外,要指导学生积累词汇,词汇丰富,写起作文来就能得心应手,速度也就快了。
4训练书写能力
书写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写作速度。因此进行快速作文教学,必须强化书写能力训练。作文不是书法竞赛,并不要求铁画银钩,但也不能龙飞凤舞,我们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把字写得清楚、规范、工整。具体做法主要是临摩字帖,每个学生应备有两本字帖,一本正楷,一本行书,先练正楷,后学行书,逐日临摩,坚持不懈,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总之,通过素质训练,要使学生想写作文,爱写作文,并且有东西可写,话写得通顺。
(二)思维训练
快速作文的关键是快速思维训练。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规律性的认识。快速思维则要求学生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的整个思维过程中,思维活动应具有广泛性、独立性、敏捷性和创造性。一见到作文题能立即做出反应,要求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的全过程不超过五分钟。
1加强抽象思维训练
议论文的构思过程,实际上就是抽象思维的过程,因此,必须教给学生分析、概括、综合、判断等基本逻辑方法和纵向思维、逆向思维、反向思维、辐射思维等思维方法。训练抽象思维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课堂讨论应允许学生和老师唱“对台戏”,要鼓励学生在课外争论问题,学生争得面红耳赤的时侯,也就是思维最活跃、最敏捷的时候。
2进行形象思维训练
写记叙文离不开想象、联想、幻想等形象思维活动。要求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写好一篇记叙文,没有扎实的形象思维训练是不行的。训练形象思维的方法之一是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观察事物的基本形象,牢记心头,并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要重视写回忆录,回忆录的写作过程实际就是训练形象思维的过程。
总之,通过这一步训练,要达到开拓学生思维的目的,使学生变得思维敏捷,对作文题反应迅速,想象力丰富,要改变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思维迟钝、思想涣散的不良习惯。
(三)写作速度训练
第一步素质训练是基础,第二步思维训练是关键,这第三步的速度训练则是目的。整个快速作文训练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快速写作。如果第一、二步训练都抓得扎实,速度训练就会见效。基本做法是严格要求,限时作文。为了提高速度,每次作文都只能安排一个课时,一定要严格要求,当堂完卷。要求学生做到快速审题,快速立意,快速布局谋篇,快速写作,快速修改。总之,一切都要立足于一个“快"字。40分钟的时间分配大致是这样的:审题、立意(确定中心思想)和谋篇布局(编写作提纲)不超过5分钟,写作30分钟,修改5分钟。通过训练,这个要求一般学生都能做到。另外,在班内开展快速作文竞赛也是个提高写作速度的好办法,一搞竞赛,学生的兴趣就来了。刚开始进行速度训练时,有些学生是跟不上的,40分钟怎么也写不完。怎么办呢二是多加鼓励,切忌指责;二是暂时迁就,但绝不放松要求。时间一到,一律收卷,没写完也要收卷。这样,学生下次写作文就有一种紧迫感和时间观念。有些学生,一讲快速作文,字就乱涂乱画。碰到这样的学生怎么办呢不能操之过急,分两步走,先要求写完800字,再要求字迹清楚。作文不是书法竞赛,不要求铁画银钩,只要字体工整,文字规范就行。个别字迹潦草的学生,要加强教育和书写指导。
(四)技巧训练
第三步训练要求解决写作速度问题,这一步训练便是"快”中求巧,同时,也是对速度训练成果的巩固和提高。基本方法是专题指导,讲练结合。如果前三步抓得扎实,这一步训练往往水到渠成。通过这一阶段的训练,不但要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各种文体的写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快速写作的技巧。比如快速审题、快速立意、快速谋篇布局、快速写作、快速修改等技巧,都要分专题进行归纳,总结和指导,还要能快速应付写作中随时出现的“卡壳”现象,诸如走题、空洞、松散、结构混乱、词不达意、字不会写等毛病的纠正和意外情况的应付办法。至于这些快速写作的具体技巧和方法,我在下面将作专门介绍,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五)综合训练
通过以上四步训练,学生基本掌握了快速写作的方式与技巧,具备了快速写作的基础。为了全面提高快速作文的能力,必须进行综合训练。训练内容有:
1各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快速综合运用;
2各个作文环节(审题、立意、构思、成文、修改)的快速综合训练;
3各类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的快速综合训练;
4各种作文形式(命题作文、选题作文、看图作文、给文字材料作文、自拟题目作文)的快速综合训练。
上述五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虽然有时在实际训练中可以穿插或同时进行,但必须有所侧重,按步训练,可形成一个序列,坚持到底,必然能达到快速作文的目的。最终必须说明,不论如何,动手去写,不论文章的字数多少,多练才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最好方法。
群众戏剧创作是群众文艺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运用广泛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把推动文化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那么创作演出先进的、弘扬主旋律的、多样化的、适应群众文化需求新变化、新要求的群众戏剧作品,就成为群众文艺工作者特别是群众戏剧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一份责任。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群众戏剧作品的导演创作,不仅使自己得到了很好的历练,也探索总结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言由己衷,以期交流。
一、群众戏剧作品中导演与编剧、演员的关系
如果把一部群众戏剧作品比作一列火车,那么编剧是车头,导演是车轨,演员是车身,三者之间是不可分割同等重要的三角架构。也就是说,一部完整的舞台作品不是靠个体能独立完成的,它需要一个团队协调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一部群众戏剧作品,首先决定于编剧对剧本的一度创作; 导演的二度创作是将剧本由平面文学文字转变为舞台立体形象的总调度、总指挥; 而演员则是戏剧作品舞台立体呈现的实施者、表现者,编剧和导演的创作意图只有通过演员的表演才能得到完美的体现,它们之间必须密切配合,扬长避短,方能达到珠联璧合的效果。
群众戏剧作品的排演过程是戏剧导演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其重点工作内容主要是与编剧和演员之间的协调合作:
1导演对剧本的选择与修改。
选择剧本对于群众戏剧导演完成一部好的戏剧作品尤为重要。没有好的剧本,再好的导演也不可能把朽木雕成精品,再好的演员也无法塑造出生动鲜活的艺术形象。导演在接受排导任务时,首先面临的问题是选择剧本,并通过和编剧的共同研究对剧本进行加工和修改,以使剧本达到合乎演出要求的标准。剧本确定了,方能进行演出框架的构思。由于参与演出的队伍是业余的群众艺术团体,因此导演在选择剧本时,必须充分考虑到群众性的特点。剧本应突出“简约”的特点,剧本的结构和篇幅也应以短小为主,避免矛盾冲突过于繁琐、人物性格塑造过于复杂、动作技巧要求难度过大,写身边的事,写真实的事,写有感情、有感悟的事,只有使剧本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群众才能喜闻乐见。导演不仅要深刻理解编剧的思想观点和创作理念,并且积极主动地对剧本进行修改,寻找编、导共同的契合点。
2导演对演员的排练手法。
作为群众戏剧作品的导演,应根据群众演员对象的不同特点,采用必要的手段来实现导演的创作意图。
一是以身释义。专业的戏剧导演最大的特点是解剖处理人物内心深层次的情感,戏剧冲突尖锐,表演技巧难度大,绝对的以导演为中心统揽全局,同时要熟通戏剧创作规律,而群众戏剧导演不仅需要具备以上特点,还要特别强调以身释义的作用,承担教师的职责。尤其对于那些没有训练基础的业余演员,由于他们对于人物内心的理解,舞台行动的组织,台词的抑扬顿挫的处理没有概念,表演起来比较随性、随意,因此要求导演必须“示范、示意”。
二是心理疏导。大禹治水的成功方法是疏,而不是堵。群众戏剧导演最重要的一点也是要做好演员的心理疏导。业余群众演员由于没有舞台经验,没有受过表演方面的专业训练,本能地表现为不自信,心虚顾面子怕演不好,因此表演时容易怯场,以至于无法进行正常的排练。这时要求导演必须因材施教,及时地进行心理疏导,帮助群众演员克服心理障碍,剖离自己,解放天性。这个过程就是心理疏导的过程。
三是价值取向。群众性、自娱性、倾向性和传承性是群众文化的本质特征,特别是自娱性是群众参与活动最直接的目的。群众参加群体活动是为了从中获得审美愉悦与自我满足,并未想要通过某种活动造势弄景,拿什么奖项,获得什么利益。群众戏剧团体的演出既不是商业演出,又不承担培养高、精、尖艺术人才的任务,对于参加群众戏剧演出的业余演员不要过多地在艺术水准上要求他们,要张弛有度,采用寓“导”于“诱”的方法,通过戏剧艺术的形式,培养他们参与的兴趣,陶冶他们的性情。要掌握普及与参与、提高与锻炼、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基础上普及,营造一个快乐参与、和谐共融的群众戏剧表演的良好氛围。
二、充分发挥群众戏剧导演二度创作的作用
曹禺先生曾说过:“戏与其他文学之不同,是在于叫人看,叫观众看。”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也说过:“戏,一要‘清楚’,二要‘兴趣’,三要‘统一’。这些要求,都是以观众来的”。因此导演能否把握好观演之间的关系,在完成导演作品过程中以观众为核心进行二度创作至关重要。一个戏剧作品对一个戏剧导演来说就像是在完成一份答卷,导演需要用智慧之眼,来审视剧本中人物动作之题。笔者认为:导演在二度创作过程中要本着对艺术高度负责的精神,形成以导演为主导,以演员为中心,以编剧为主轴的创作模式。
1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发挥创造力。
尊重原作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能动地做出职业反应。作为导演,在未排导之前必须先吃透剧本,既要尊重原作,又不拘泥原作。编剧的平面文学剧本经过导演立体形象思维创作时,他们之间必然是有差别的,因此导演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必须发挥二度创作的积极作用。
2在注重表演的基础上全面统筹。
演员的表演是一部舞台作品成功与否的直接反映。实践证明:没有好的演员就没有好的演出,没有好的导演再好的演员也发挥不出来,导演的二度创作、艺术构思都是要通过演员来实现的,因此从表演的角度讲,有两个环节是群众戏剧导演必须要抓好的:
一是要理顺台词。导演导戏时应对演员的表演进行构思,一般不在导演阐述时和盘托出,而是从对台词开始逐渐渗透,以求对演员的表演产生影响。理顺台词大体应分四个步骤:第一是了解剧情;第二是人物情感,即主抓情感;第三要细抠语句;第四要贯通全剧。掌握好台词艺术对于群众业余演员来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对语言表现技巧和台词基本功的要求不能过于苛刻,最重要的是要求他们理解人物、体验人物,真情实感地、本色地表现人物。
二是组织舞台行动。组织舞台行动是导演的一项重要的创作活动,是导演为了达到剧本欲想表达的思想内容,在具体规定情境的制约下创造出一系列的舞台活动。整个行动过程都要伴随着人物的情感、情节的发展而不断作出调整变化,并且要牢记行动的三个要素,组织好一系列符合生活逻辑要求、符合剧情发展和人物性格的舞台行动。
三是运用辅助的艺术手段。群众戏剧是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各种艺术手段为我所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把导演的二度创作比作“源”,那么隶属于舞台艺术的各个部门就是“渠”,要使水流得顺畅且流法多样,使“源”和所有的“渠”融为一体,建立的“渠”无论形式、方法、手段,既符合主题,又凸显个性,最终要汇成一股合力凝聚在一体。一个好的导演可以通过高超的艺术创作能力,凭借智慧和经验,借用辅助艺术手段来弥补剧本以及演员的诸多不足。
三、重视群众戏剧作品排练过程中的导演技巧
导演的任务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一个优秀的导演在排导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导演技巧,以调动演员的表演潜力。群众戏剧导演和专业戏剧导演所面对的演员群体不同,在运用导演技巧上是有些差别的。专业导演偏重技术,业余导演偏重心理。笔者认为:群众戏剧导演在排导技巧上更多地应当做到“四要”,避免“三忌”。
一要交朋友。即要主动与演员交朋友,善于同演员心对心地进行交流,多站在角色、演员的位置上换位思考问题。
二要做游戏。即通过一些游戏化的练习手段向演员传授一些简单的舞台表演知识。对业余的演员群体而言,做游戏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放松身心,逐渐引导演员认识什么是表演,消除紧张情绪,多以鼓励为主。
三要化解矛盾。排练中常常会出现导演情绪急躁或与演员意见不一致的情况,如导演对群众演员的表演状态不满意而失去耐心,或演员与导演意见相左,这时切忌严厉批评和讽刺,应多用和蔼、明晰、形象的语言启发诱导演员进入角色,并设计出多种意图不变的表演套路让演员们尝试,引导演员认识导演对 “要做什么”负责,演员要对“如何做”负责的道理。
四要营造气氛。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排练氛围对完成整个戏剧的排演任务十分重要。所谓“安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不宜设计高难度的形体动作;二是排演时最好不要让陌生人在场。所谓“和谐”指导演要与各部门加强沟通、探讨,协调演出中的各种环节,充分发挥各部门独特的艺术职能。导演必须做到敢于承担责任,精心保护各部门的创作积极性,从而营造出积极热情、和谐快乐的排练氛围。
此外还要避免“三忌”:
一忌随心所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排练必须有纪律,如果没有严明的作风,周密的计划,那么酿成的结果必然是失败。业余群众团体本身专业素质不高,纪律松散,必须有严密的排练计划,有严格适度的制度来制约,要保证各部门都能做到井井有条,内紧外松,不能天马行空,随心所欲,否则排演出来的作品一定是不严谨的。
二忌死板教条。导演艺术是创造性的艺术,既重规律又重经验,特别是对群众戏剧群体而言,要更加注重实践经验。排练场中的许多情况都有不可预知性,都要根据排练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因此在排练中不能按照一般的艺术规律按部就班地进行,要灵活掌握,以丰富的导演手法和想象力,弥补表演的不足。如果呆板地追求案头工作的严谨、风格的完美、艺术的品位而忽视群众团体的综合性特征,就会违背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规律。
三忌自吹自擂。群众戏剧群体是最基层的戏剧群体,朴实、自然是他们的特点。面对这样一个演出水平有限的群体,导演虽然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领导力,但切忌自吹自擂。导演的道德修养、专业技能修养、群众戏剧的创作经验,乃至于一言一行都备受人们的关注。要用高水准的艺术水平让人们信服,以谦虚的态度与人和谐共处, “要做事先做人”,这是做好一个导演的基本素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的生命力在于艺术的原动力。导演从接到剧本到树立起完美的艺术形象,这是一个极其艰苦的创作过程。群众戏剧创作在理论研究方面更是一个亟待完善的课题。一个戏剧作品的主题是否新颖、鲜明、深刻,立意是否高远、别致、别具一格,人物形象是否深入人心,导演占据着承编启演、事关成败的重要地位。因此,群众戏剧导演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的激流之中,以睿智的视角、艺术的灵感、饱满的激情,感受生活、贴近生活、服务于群众生活中,尊重艺术规律,创新艺术观念,在厚积现实生活的同时蓄养群众戏剧创作的方法,创作出有新意、高质量、深受群众喜爱、能给人们带来精神食粮的好作品!
(作者系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委员会编导、艺术硕士)
1关于戏剧的文学常识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通过具体的舞台形象再现社会的斗争生活,能激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反映,达到社会教育的目的。
戏剧是由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因而它要受舞台的制约,要适合演出的需要。这就决定了它的一些特征:
第一、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的冲突和斗争。
第二、故事情节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往往很集中,登场人物也有一定数量的限制。
第三,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主要是通过登场人物的语言来表现。
第四,故事情节的发展往往分幕分场
2戏剧的基本文学常识
又戏剧的基本文学常识有“案头本”与“演出本”之分,前者一般文学性较强而 戏剧文学
可演出性较差;后者一般文学性和可演出性兼而有之。无论是“案头本”还是“演出本”,都要受到戏剧的三个基本特征的制约。这三个特征:一是完整的综合性。即文学(剧本)、音乐、舞蹈、美术等各文学艺术门类的综合统一;二是形象的直观性。戏剧艺术是“活人当众演给活人看”的艺术。它的人物、环境和情节发展都是直观再现,而不像其它文学作品那样必须阅读和想象,才能在脑海中间呈现出来;三是高度集中性。戏剧演出时间一般在三小时以内,演出在舞台上进行,所以戏剧的时间、空间和人物必须高度集中,既不能像小说那样全方位展现,也不能像**那样自由驰骋。 与戏剧艺术基本特征相统一的戏剧文学——剧本,其基本特点是突出的舞台性。舞台性,一指时间、场景和人物的高度集中性;二指人物形象的行动性。戏剧艺术是行动的艺术,是摹仿行动中的人的艺术。剧本中的人物必须具有强烈的直观的内心动作性和外部动作性;三指人物的台词必须简洁精炼,又通俗易懂。人物语言必须口语化、动作化、性格化。你不会将依据法规和监管法规和加快改革后尽快发放过后其次 ,戏剧文学必须有强烈的戏剧性。戏剧性是剧作艺术的主要特点。戏剧性包含多方面要求,如偶然性、突变性、传奇性、震撼性等等,但主要指戏剧冲突而言。“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这是戏剧文学和戏剧艺术的神圣法典。事物之间存在差异,差异构成事物之间的矛盾,矛盾发展到极点,形成对抗性斗争,便形成冲突。小说或散文、诗歌,可以只写差异,写矛盾而不写冲突。但戏剧文学必须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社会冲突和内心冲突中来表现。冲突本身是生活矛盾和本质的集中反映,最具有艺术吸引力和震撼力。如果把诗歌比喻为冰上芭蕾,把散文比喻为自由体操,把小说比喻为十项全能,那么,戏剧文学或戏剧艺术就是扣人心弦的斗牛、拳击和足球赛。
再次
戏剧文学是代言体而不是旁叙体。旁叙体指作者可以直接叙述的文体。小说、散文等都是旁叙体。代言体指靠作品中人物自身的语言塑造人物、描绘环境、展开情节的文体。戏剧文学用的是代言体,代言体决定剧本语言特殊化和剧本创作的高难度,高尔基说,“剧本(悲剧和喜剧)是最难运用的一种文学形式。其所以难,是因为剧本要求每个剧中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表现自己的特征,而不用作者提示。”“剧本的登场人物的产生,特别依靠而且只有依靠他们的语言。”语言对戏剧就是一切。诸如人物、人物关系和事件原委的交代介绍,人物性格的刻画,心理的揭示,故事情节的展开,以至人物活动的环境(这主要体现在戏曲文学中),都只能靠剧中人物的语言来实现。 戏剧文学一般根据戏剧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根据艺术形式的不同分为话剧、诗剧、歌剧。可划归诗剧的中国戏曲文学,又称“剧诗”,是中华民族文学的瑰宝。
台词
台词(part/dialog/line)是戏剧表演中角色所说的话语。是剧作者用以展示剧情,刻画人物,体现主题的主要手段。也是剧本构成的基本成分。 世界上早期戏剧剧本的台词都是诗体的。17世纪,散文体的台词开始在喜剧剧本中确立稳固的地位;18世纪,悲剧台词也逐渐使用散文体;19世纪中叶以后,散文体最终替代诗体成为剧本台词的基本形式。 戏剧的台词一般包括对白、独白和旁白。西洋歌剧中的台词以诗体唱词为主;在中国戏曲中,则是韵文体的唱词和散文体的念白的综合运用。戏曲的念白是一种富有音乐性的艺术语言,分为散白、韵白等多种念白形式。对白,是剧本中角色间相互的对话,也是戏剧台词的主要形式。独白,是角色在舞台上独自说出的台词,它从古典悲剧发展而来,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中使用十分广泛,是把人物的内心感情和思想直接倾诉给观众的一种艺术手段,往往用于人物内心活动最剧烈最复杂的场面。旁白,是角色在舞台上直接说给观众听,而假设不为同台其他人物听见的台词。内容主要是对对方的评价和本人内心活动的披露。中国戏曲中的“打背供”是旁白的一种。 在剧本创作中,台词是决定戏剧作品艺术性的重要因素。由于戏剧不像小说等文学样式那样由作者出面向读者叙述,只能依靠人物自身的语言与动作来表达一切,因此台词是戏剧舞台上唯一可以运用的语言手段,台词的写作与安排成为剧作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资料:
3戏剧文学必知的常识有哪些
一、表演专业考什么内容。
表演专业呢,总得来说呢,考试内容就是声、台、行、表,通常的表演专业,都会有初试和复试。初试和复试的内容,一般初试的考试内容都是自我介绍、自选作品朗读、集体小品的的表演还有就是考官的问了呢。
这几项考试内容还是比较有难度的呢,在自我介绍中就是要考生自己去琢磨一年怎样的让自己的自我介绍变得特别一点了。还有其他项目中的闪光点都是需要考生自己去挖掘了。
在这一部分不管是哪个项目,都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或者是内容。复试的时候分为二试和三试,通过二试的考生,在参加三试的时候。
复试的考察项目是比较综合的。坑你考场的方面比较全面的。
所以进入三试的你要提前做好准备的哟。二、在考官面前真实和真诚最重要。
有的考生在参加考试的时候,怎么说有一种端着的架子或者是一直在装,想让考官跟家注意到自己,但其实并不用这样的,在考官眼里最能够吸引到他们的往往是那些很真实的考生呢。就将你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考官老师看,这样的话反而会得到老师的关注或者注意呢。
4关于戏剧的文学常识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通过具体的舞台形象再现社会的斗争生活,能激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反映,达到社会教育的目的。
戏剧是由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因而它要受舞台的制约,要适合演出的需要。这就决定了它的一些特征:第一、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的冲突和斗争。
第二、故事情节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往往很集中,登场人物也有一定数量的限制。第三,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主要是通过登场人物的语言来表现。
第四,故事情节的发展往往分幕分场。
5戏剧的体裁主要有哪几种
按容量大小,戏剧文学可分为多幕剧、独幕剧和小品;
按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诗剧、舞剧、戏曲等;
按题材,可分为神话剧、历史剧、传奇剧、市民剧、社会剧、家庭剧、科学幻想剧等;
按戏剧冲突的性质及效果,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不过最基本、使用最多的分类是悲剧、喜剧和正剧,其中悲剧出现的时间早于喜剧,正剧也称为悲喜剧。
悲剧:冲突的实质:“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悲剧的审美价值:“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喜剧:审美价值:“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正剧:将悲剧和喜剧“调解成为一个新的整体的较深刻的方式”。
6戏剧常识有哪些
戏剧的定义戏剧,是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
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戏曲、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
剧本剧本是一种文学形式,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编导与演员根据剧本进行演出。与剧本类似的词汇还包括脚本、剧作等。
在文学领域里,它是一种独特的文体;在艺术领域里,它又接近文学;在戏剧领域里,它是一切戏剧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剧本主要由剧中人物的对话、独白、旁白和舞台指示组成。
对话、独白、旁白都采用代言体,在戏曲、歌剧中则常用唱词来表现。剧本中的舞台指示是以剧作者的口气来写的叙述性的文字说明,包括对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的交代,对剧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形体动作及内心活动的描述,对场景、气氛的说明,以及对布景、灯光、音响效果等方面的要求。
剧本的特点创作剧本主要是为了演出,不但要注意从布局、构思到每个细节的安排和处理,而且在直观性和舞台性方面,也要考虑到戏剧艺术的特征。戏剧文学有如下特点:①有强烈的戏剧冲突。
没有冲突也就没有戏剧,它要求人物、时间、场景都要高度集中,即在有限的舞台空间和时间内,展开激烈的矛盾冲突,通过这种冲突来刻画人物、发展剧情。②剧本中只有人物语言,而没有叙述人的语言。
作者的思想倾向、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发展,要依靠剧中人的语言和动作来表达。剧中人物的语言(即台词)是高度凝练的、能充分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语言,而且要富于个性化、口语化。
③剧中人物、时间、地点、情节、场景高度集中,所以篇幅不宜太长,人物不能过多,情节不宜太复杂,线索不宜太繁杂。悲剧悲剧是剧本的一种,指描写主人公因和人、和环境、和自身的冲突而失败、受难以至毁灭的戏剧作品。
悲剧(剧本)的戏剧冲突表现为英雄主人公所追求的进步理想,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为强大的社会势力所阻挠而不能实现,最终以其失败、受难以至毁灭而告结束;或者主人公虽非英雄人物,甚至有严重缺点,但他的理智具有某种合理性,社会恶势力利用其性格缺陷加以打击,最后使主人公不得不归于失败、受难以至毁灭。恩格斯说:“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致斐· 尔》)。”
鲁迅也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再论雷峰塔的倒掉》)。这两段话是对悲剧冲突的经典性概括。
世界上最早的悲剧是希腊悲剧。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等,是希腊悲剧的代表作家。
我国古典悲剧与西方悲剧相比,有自己的民族特点。如元杂剧中的《窦娥冤》、《赵氏孤儿》等。
它们虽然也描写主人公的失败、受难以及毁灭,但在最后却往往以恶人受到应有的惩罚而告结束。喜剧喜剧是剧本的一种,通常以讽刺、嘲笑社会生活中的丑恶现象为主要内容。
贯穿在其中的喜剧冲突,或是由作为社会恶势力代表的主人公的错谬和荒诞的行为引起,或是由作为有缺点的好人的主人公的某种性格弊端造成。作家通过对主人公的冷嘲或者热讽,让观众在笑声中达到对丑的否定和对美的肯定。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丑恶的东西,只有在它力求自炫为美的时候,才是可笑的。鲁迅也说,喜剧是“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他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喜剧冲突的本质。喜剧常常以夸张的手段、奇巧的结构、诙谐的语言,来展示主人公的喜剧性格,描写由此产生的喜剧冲突。
引人发笑是喜剧的特点。但对于喜剧来说,笑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它的目的在于通过笑化丑为美。
喜剧根据描写对象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可以分为讽刺喜剧、幽默喜剧和闹剧等。讽刺喜剧以对品质恶劣、行为乖谬的反面角色的冷嘲为特点,它引发的笑是带着敌意和鄙视、讽刺的笑。
果戈理的《钦差大臣》、莫里哀的《伪君子》等,即属此例。幽默喜剧的嘲讽对象是有缺点的人,它的笑更多地含有与人为善的幽默意味。
如《满意不满意》等,便是这样的幽默喜剧。闹剧是一种比普通喜剧更滑稽,也更夸张的喜剧,流行于15世纪的欧洲,以描写当时的市民生活为主。
正剧正剧是剧本的一种,又叫悲喜剧,是把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糅合在一起的戏剧文学作品。如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契诃夫的《樱桃园》,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白毛女》、《丹心谱》等,都是正剧的代表作品。
正剧表现的冲突主要是社会生活里正面力量与反面力量的冲突。这种冲突,最终按历史的必然要求加以解决,以正面力量战胜反面力量而告结束。
话剧话剧是剧本的一种,是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手段的戏剧文学作品。人物的对话在话剧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揭示冲突、刻画人物、交代情节和环境,主要都是靠对话来完成。话剧的对话,必须是规范化的文学语言,要通俗易懂,富于表现力。
话剧在中国是一种年轻的戏剧文学样式,由欧洲传入,最早出现于辛亥革命前夕,当时称“新剧”或“文明戏”。“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现代话剧兴起,并且逐渐发展,涌现出如曹禺的《雷雨》、郭沫若的《屈原》、老舍的《茶。
7文学体裁常识
中国古代文学史体裁分类归纳大纲(转) 1、诗歌 关于诗经:结构,分类及标准,流传时间及作者,诗的起源,孔子删诗说,六义说,变风变雅,四始说,汉诗四家 国风:大致内容分类,代表性诗章,艺术特色 雅颂:大致内容分类,周民族史诗的篇章,大致内容 诗经的艺术成就及对后代文学的影响:内容,形式 楚辞:新诗体,社会文化渊源,代表作家及篇章 离骚:时代背景,情志内容,艺术特点 屈原的其他作品:九歌,九章,天问,招魂的艺术特色 屈原的文学史地位及影响 宋玉的九辫:艺术独创性, 悲秋母题 乐府:源流,演变及对后世的影响:思想内容,时代精神,艺术特色,名篇分析 孔雀东南飞:人物形象分析 五言诗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古诗十九首: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名篇分析,后世批评 文人诗与民间乐府诗的承继关系和异同 概述建安风骨:时代北京,代表作家,基本特征,后世影响 曹植艺术成就:继承与开拓,艺术特色,后世批评 嵇志清俊,阮旨遥深,左思风力 陶渊明:诗风特色,名篇分析,后世影响 谢灵运:艺术风格及其得失 鲍照:艺术风格及成就 永明体:代表作家,艺术上的得失 宫体:代表作家及其得失 庾信人生两阶段诗风转变及其文学史地位 南北朝乐府民歌产生的社会背景:南北之异,艺术特色,对唐诗的影响 分析西洲曲和木兰辞 唐诗繁荣的时代背景,兴盛原因 初唐四杰的诗风,贡献,后世评价 沈宋与律诗的确立 山水田园诗派之王孟: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异同,名篇分析 盛唐边塞诗派之高岑:时代背景,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异同,名篇分析 概述诗家天子(七绝圣手) 李白和杜甫:思想内容,艺术成就,文学史地位,后世评价 李杜之争:褒贬,得失,学李和学杜 新乐府运动:代表作家,文学主张,创作实践,历史意义 白居易艺术成就 概述大历十才子及其创作得失 刘禹锡与柳宗元 韩孟中唐奇险诗派作品形式,风格特色 郊寒岛瘦,诗鬼 小李杜:西昆体的得失及其后世影响 欧阳修和王安石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文学主张,创作实践,文学史意义 苏轼的诗 南宋四大家,永嘉四灵,江湖诗人 陆游:思想内容,艺术成就,时代意义,后世影响 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 明代诗:台阁三杨,茶陵派,前后七子,李贽,公安派,竟陵派 清代诗:江左三大家,南施北宋,神韵论,格调说,肌理说,性灵说,宗唐宗宋,黄遵宪新体诗,梁启超诗界革命 2、赋 赋作为文体的源流演变情况 主要赋家及其作品:贾谊,枚乘,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骈赋与骈文概况 3、词 概述词体的别名,结构,体式,历史嬗变等基本知识 花间词与李煜:代表作品,名篇分析,文学史地位 概述敦煌曲子词 柳永的意义:慢词 周邦彦的意义:以赋为词 苏轼的词:以诗为词 李清照:女性词家,词别是一家 姜夔于与吴文英 辛弃疾的意义:以文为词 对比分析:柳与周,苏辛,姜吴,秦观与李清照,婉约与豪放 清词:清初三大家,阳羡派,浙西派,常州派 4、曲 散曲的兴起及其体制:结构,体制,形式,体裁,概念名词分析 元代散曲作家:关马,酸甜乐府,张可久,张养浩 明清散曲:成就不高,可以略 5、散文 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典籍,简单分类,主要内容,艺术特色 历史散文:左传,国语,战国策,思想内容,风格,艺术特色 诸子散文:论语,墨子,老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 司马迁与史记:作家简介,写作背景,结构分类,纪传体,互见法 史记的文学史地位及影响 汉书的成就及其影响 骈文的特点与形成,篇目 唐代古文运动:领袖,主要文学主张,创作实践,文学史意义 晚唐小品文:作家,时代背景,主要内容 宋代诗文运动:领袖,文学主张,文学史意义 苏轼的文:兼及文学主张 明文:兼诗,前后七子,李贽童心说,公安派,唐宋派 清文:清初三大家(与诗那三大家不一样)桐城派,阳湖派 6、戏剧 中国传统戏曲的艺术特征 中国戏曲的形成(源流演变)及元杂剧的兴起(时代背景) 元杂剧的体制及形式特点:重点在概念名词解释 元杂剧的发展概况 关汉卿的窦娥冤:人物形象分析,主要内容,艺术特色,时代精神 其他关剧提要 关马郑白代表作 西厢故事的承继和演进 西厢记的艺术成就:爱情理想,人物形象分析,时代精神 其他作品提要:历史剧,水浒剧,公案剧,爱情剧,社会剧 南戏:形成,发展,体制 四大传奇及琵琶记 明传奇概况 汤显祖:临川派与吴 之争,临川四梦提要 牡丹亭: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分析,故事渊源,时代精神 苏州派简介:李玉 李渔的创作及理论成就 南洪北孔:故事来源,思想内容,艺术成就,人物形象分析,时代精神 花部和雅部 清代讲唱文学:弹词,鼓词,子弟书 7、小说 小说溯源 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 唐传奇:兴起与发展,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名篇分析,文学史地位,后世影响 话本:产生与体制,篇目提要,侧重名词解释 明代四大小说:章回小说的产生体制,成书,作者,版本,思想内容,故事梗概,人物形象分析,艺术成就,小说批评分析 明代其他小说:历史,神魔,世情 三言二拍简介 聊斋和阅微 儒林外史:作者,思想内容,结构,人物形象分析,艺术成就 红楼梦:思想内容,主要典型,对传统写法。
8戏剧的体裁主要有哪几种
按容量大小,戏剧文学可分为多幕剧、独幕剧和小品;按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诗剧、舞剧、戏曲等;按题材,可分为神话剧、历史剧、传奇剧、市民剧、社会剧、家庭剧、科学幻想剧等;按戏剧冲突的性质及效果,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不过最基本、使用最多的分类是悲剧、喜剧和正剧,其中悲剧出现的时间早于喜剧,正剧也称为悲喜剧。悲剧:冲突的实质:“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
悲剧的审美价值:“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审美价值:“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正剧:将悲剧和喜剧“调解成为一个新的整体的较深刻的方式”。
9关于一些戏剧的知识
1、戏剧的概念: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2、戏剧的种类:
从表演形式上,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诗剧、广播剧、电视剧、街头剧、活报剧等;从作品内容的性质上,可分悲剧、喜剧、正剧等;从故事情节上,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等。从时代分,可以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
3、戏剧的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1 戏剧文学(剧本)常识
戏剧文学(剧本)常识 1关于戏剧的文学常识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通过具体的舞台形象再现社会的斗争生活,能激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反映,达到社会教育的目的。
戏剧是由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因而它要受舞台的制约,要适合演出的需要。这就决定了它的一些特征:
第一、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的冲突和斗争。
第二、故事情节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往往很集中,登场人物也有一定数量的限制。
第三,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主要是通过登场人物的语言来表现。
第四,故事情节的发展往往分幕分场
2戏剧的基本文学常识
又戏剧的基本文学常识有“案头本”与“演出本”之分,前者一般文学性较强而 戏剧文学
可演出性较差;后者一般文学性和可演出性兼而有之。无论是“案头本”还是“演出本”,都要受到戏剧的三个基本特征的制约。这三个特征:一是完整的综合性。即文学(剧本)、音乐、舞蹈、美术等各文学艺术门类的综合统一;二是形象的直观性。戏剧艺术是“活人当众演给活人看”的艺术。它的人物、环境和情节发展都是直观再现,而不像其它文学作品那样必须阅读和想象,才能在脑海中间呈现出来;三是高度集中性。戏剧演出时间一般在三小时以内,演出在舞台上进行,所以戏剧的时间、空间和人物必须高度集中,既不能像小说那样全方位展现,也不能像**那样自由驰骋。 与戏剧艺术基本特征相统一的戏剧文学——剧本,其基本特点是突出的舞台性。舞台性,一指时间、场景和人物的高度集中性;二指人物形象的行动性。戏剧艺术是行动的艺术,是摹仿行动中的人的艺术。剧本中的人物必须具有强烈的直观的内心动作性和外部动作性;三指人物的台词必须简洁精炼,又通俗易懂。人物语言必须口语化、动作化、性格化。你不会将依据法规和监管法规和加快改革后尽快发放过后其次 ,戏剧文学必须有强烈的戏剧性。戏剧性是剧作艺术的主要特点。戏剧性包含多方面要求,如偶然性、突变性、传奇性、震撼性等等,但主要指戏剧冲突而言。“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这是戏剧文学和戏剧艺术的神圣法典。事物之间存在差异,差异构成事物之间的矛盾,矛盾发展到极点,形成对抗性斗争,便形成冲突。小说或散文、诗歌,可以只写差异,写矛盾而不写冲突。但戏剧文学必须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社会冲突和内心冲突中来表现。冲突本身是生活矛盾和本质的集中反映,最具有艺术吸引力和震撼力。如果把诗歌比喻为冰上芭蕾,把散文比喻为自由体操,把小说比喻为十项全能,那么,戏剧文学或戏剧艺术就是扣人心弦的斗牛、拳击和足球赛。
再次
戏剧文学是代言体而不是旁叙体。旁叙体指作者可以直接叙述的文体。小说、散文等都是旁叙体。代言体指靠作品中人物自身的语言塑造人物、描绘环境、展开情节的文体。戏剧文学用的是代言体,代言体决定剧本语言特殊化和剧本创作的高难度,高尔基说,“剧本(悲剧和喜剧)是最难运用的一种文学形式。其所以难,是因为剧本要求每个剧中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表现自己的特征,而不用作者提示。”“剧本的登场人物的产生,特别依靠而且只有依靠他们的语言。”语言对戏剧就是一切。诸如人物、人物关系和事件原委的交代介绍,人物性格的刻画,心理的揭示,故事情节的展开,以至人物活动的环境(这主要体现在戏曲文学中),都只能靠剧中人物的语言来实现。 戏剧文学一般根据戏剧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根据艺术形式的不同分为话剧、诗剧、歌剧。可划归诗剧的中国戏曲文学,又称“剧诗”,是中华民族文学的瑰宝。
台词
台词(part/dialog/line)是戏剧表演中角色所说的话语。是剧作者用以展示剧情,刻画人物,体现主题的主要手段。也是剧本构成的基本成分。 世界上早期戏剧剧本的台词都是诗体的。17世纪,散文体的台词开始在喜剧剧本中确立稳固的地位;18世纪,悲剧台词也逐渐使用散文体;19世纪中叶以后,散文体最终替代诗体成为剧本台词的基本形式。 戏剧的台词一般包括对白、独白和旁白。西洋歌剧中的台词以诗体唱词为主;在中国戏曲中,则是韵文体的唱词和散文体的念白的综合运用。戏曲的念白是一种富有音乐性的艺术语言,分为散白、韵白等多种念白形式。对白,是剧本中角色间相互的对话,也是戏剧台词的主要形式。独白,是角色在舞台上独自说出的台词,它从古典悲剧发展而来,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中使用十分广泛,是把人物的内心感情和思想直接倾诉给观众的一种艺术手段,往往用于人物内心活动最剧烈最复杂的场面。旁白,是角色在舞台上直接说给观众听,而假设不为同台其他人物听见的台词。内容主要是对对方的评价和本人内心活动的披露。中国戏曲中的“打背供”是旁白的一种。 在剧本创作中,台词是决定戏剧作品艺术性的重要因素。由于戏剧不像小说等文学样式那样由作者出面向读者叙述,只能依靠人物自身的语言与动作来表达一切,因此台词是戏剧舞台上唯一可以运用的语言手段,台词的写作与安排成为剧作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资料:
3戏剧文学必知的常识有哪些
一、表演专业考什么内容。
表演专业呢,总得来说呢,考试内容就是声、台、行、表,通常的表演专业,都会有初试和复试。初试和复试的内容,一般初试的考试内容都是自我介绍、自选作品朗读、集体小品的的表演还有就是考官的问了呢。
这几项考试内容还是比较有难度的呢,在自我介绍中就是要考生自己去琢磨一年怎样的让自己的自我介绍变得特别一点了。还有其他项目中的闪光点都是需要考生自己去挖掘了。
在这一部分不管是哪个项目,都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或者是内容。复试的时候分为二试和三试,通过二试的考生,在参加三试的时候。
复试的考察项目是比较综合的。坑你考场的方面比较全面的。
所以进入三试的你要提前做好准备的哟。二、在考官面前真实和真诚最重要。
有的考生在参加考试的时候,怎么说有一种端着的架子或者是一直在装,想让考官跟家注意到自己,但其实并不用这样的,在考官眼里最能够吸引到他们的往往是那些很真实的考生呢。就将你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考官老师看,这样的话反而会得到老师的关注或者注意呢。
4关于戏剧的文学常识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通过具体的舞台形象再现社会的斗争生活,能激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反映,达到社会教育的目的。
戏剧是由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因而它要受舞台的制约,要适合演出的需要。这就决定了它的一些特征:第一、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的冲突和斗争。
第二、故事情节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往往很集中,登场人物也有一定数量的限制。第三,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主要是通过登场人物的语言来表现。
第四,故事情节的发展往往分幕分场。
5戏剧的常识有哪些
戏剧(drama) [drama;play] 旧时专指戏曲,后用为戏曲、话剧、歌剧、舞剧、诗剧等的总称。
希腊戏剧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
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具体含义综合艺术的一种。
有两种含义:狭义专指以古希腊悲剧和喜剧为开端,首先在欧洲各国发展起来继而在世界广泛流行的舞台演出形式 ,英文为drama ,中国称之为话剧。广义还包括东方一些国家、民族的传统舞台演出形式,如中国的戏曲、日本的歌舞伎、印度的古典戏剧、朝鲜的唱剧等。
戏剧本质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已经表述了对戏剧本质的认识。他认为:一切艺术都是模仿,戏剧是对人的行动的模仿 。
2个世纪以后 ,印度的第一部戏剧理论著作《舞论》也指明:“戏剧就是模仿。”19世纪以后,对戏剧本质的研讨出现了众说纷纭的局面,主要有观众说,冲突说,激变说,情境、实验室说等。
观众说:认定观众是戏剧的必要条件 ,也是戏剧的本质所在。法国戏剧理论家F萨赛是这种观念的代表,他断言 :不管是什么样的戏剧作品,都是为了给观众看的。
“没有观众,就没有戏剧”,因而,戏剧的一切器官都必须与观众的欣赏相适应。 冲突说:以法国戏剧理论家布伦退尔为代表。
19世纪末,布伦退尔指出:舞台乃是人的自觉意志发挥的场所,人物的自觉意志的发挥必定会遇到阻碍,主体为克服阻碍就要与之斗争,这就构成“意志冲突”,戏剧的本质就在于此。美国戏剧理论家JH劳森则把戏剧的本质归之为“自觉意志在其中发挥作用的社会性冲突”。
他认为:由于戏剧是处理社会关系的,而人的自觉意志又必须受社会必然性的制约,因而,真正的戏剧性冲突必须是社会性冲突。这种观念可以一句话来表述:“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
激变说:英国戏剧理论家W阿契尔否定布伦退尔的“冲突”说,他把小说与戏剧相比较,认为小说是“渐变”的艺术,而戏剧是“激变”( crisis ,又译危机 )的艺术,戏剧所处理的是人的命运和环境的一次激变,这就是戏剧本质的所在。 情境、实验室说:早在18世纪,法国哲学家D狄德罗就曾把“情境”看作戏剧作品的基础。
黑格尔在谈到戏剧的特性时,也曾把“情境”与“冲突”联系在一起,并强调情境的本体意义。存在主义哲学家 、剧作家J-P萨特把自己的剧本称为“情境剧”,并把戏剧的对象说成是人在情境中的选择行为。
B布莱希特则把戏剧看作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认为:剧院乃是检验人类在特定情境中行为的实验室。这种观念也从一个特定的角度界定了戏剧的本质。
戏剧起源一、歌舞说,此说又可析为两种:(1)宫廷乐舞说,清代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云:“梁时大云之乐,作一老翁演述西域神仙变化之事,优伶实始于此。”刘始培在《原戏》中根据古代乐舞多有妆扮人物之事实,认为“戏曲者,导源于古代乐舞者也……则固与后世戏曲相近者也。”
常任侠在《在国原始的音乐舞蹈与戏剧》中,较为系统的考察了原始音乐舞蹈的戏剧因素后认为“原始社会中的简单的音乐舞蹈,便是后来做成完美戏剧的前躯”。周贻白的《中国戏剧史长编》将中国戏剧的最早源头溯至“周秦的乐舞”。
(2)上古歌舞说,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开篇首句云:“中国戏曲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原始时代的歌舞。”我们知道一切艺术起源于劳动,中国的歌舞也不例外。
《书经舜典》上说:“予击石附石,百兽率舞。”所谓百兽率舞,并不是像后来的儒家所神秘化的那样,说是在圣人当世连百兽都来朝拜舞蹈了,这种舞是用石相击或用手击石来打出节秦的,那时连鼓也没有,可见是很原始的。
到后来才有了鼓,所谓“鼓之舞之,”这就进一步了。这种舞可能是出去打猎以前的一种原始宗教仪式,也可能是打猎回来之后的一种庆祝仪式,《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说:“帝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乃以鏖革置缶而鼓之,乃拊石击石以像上帝玉磬之音,以致舞百兽。”
这是战国时代关于古代乐舞的一种传说。可以透过这段歌舞的描写看出一幅原始猎人在山林中打猎的景象:“一面呼啸,一面打着、各种陶器、石器发响去恐吓野兽,于是野兽们就狼奔豸突地逃走而终于落网了,这位原始时代的艺术家“质”(其实并不是一个人,而是当时全体人民)就是按生活中的实际来创造了狩猎舞,这时所谓的“百兽”实际是人披兽皮而“舞”的场景,不过是对于狩猎生活的愉快和兴奋的回忆罢了。
当然,这时的场景都是已经艺术化了,音乐、舞蹈都是已经节奏化了的,这种舞蹈带着浓厚的仪式性,它是响氏族的保护神或始祖祈祷,以求这次出去打猎获得丰收,或者是打猎回来为了酬谢神祗而举行的。但不管它是什么仪式,也不管它披着多厚的原始宗教的外衣,其实际意义,乃是一种对于劳动的演习、锻炼,这不光是锻炼了猎人们的熟练程度,而且也培养了年轻的猎人,《书经舜典》中有命夔“典乐教胄子”的记载。
“胄子”的注解是贵族子弟,但原始社会没。
6戏剧常识有哪些
戏剧的定义戏剧,是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
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戏曲、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
剧本剧本是一种文学形式,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编导与演员根据剧本进行演出。与剧本类似的词汇还包括脚本、剧作等。
在文学领域里,它是一种独特的文体;在艺术领域里,它又接近文学;在戏剧领域里,它是一切戏剧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剧本主要由剧中人物的对话、独白、旁白和舞台指示组成。
对话、独白、旁白都采用代言体,在戏曲、歌剧中则常用唱词来表现。剧本中的舞台指示是以剧作者的口气来写的叙述性的文字说明,包括对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的交代,对剧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形体动作及内心活动的描述,对场景、气氛的说明,以及对布景、灯光、音响效果等方面的要求。
剧本的特点创作剧本主要是为了演出,不但要注意从布局、构思到每个细节的安排和处理,而且在直观性和舞台性方面,也要考虑到戏剧艺术的特征。戏剧文学有如下特点:①有强烈的戏剧冲突。
没有冲突也就没有戏剧,它要求人物、时间、场景都要高度集中,即在有限的舞台空间和时间内,展开激烈的矛盾冲突,通过这种冲突来刻画人物、发展剧情。②剧本中只有人物语言,而没有叙述人的语言。
作者的思想倾向、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发展,要依靠剧中人的语言和动作来表达。剧中人物的语言(即台词)是高度凝练的、能充分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语言,而且要富于个性化、口语化。
③剧中人物、时间、地点、情节、场景高度集中,所以篇幅不宜太长,人物不能过多,情节不宜太复杂,线索不宜太繁杂。悲剧悲剧是剧本的一种,指描写主人公因和人、和环境、和自身的冲突而失败、受难以至毁灭的戏剧作品。
悲剧(剧本)的戏剧冲突表现为英雄主人公所追求的进步理想,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为强大的社会势力所阻挠而不能实现,最终以其失败、受难以至毁灭而告结束;或者主人公虽非英雄人物,甚至有严重缺点,但他的理智具有某种合理性,社会恶势力利用其性格缺陷加以打击,最后使主人公不得不归于失败、受难以至毁灭。恩格斯说:“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致斐· 尔》)。”
鲁迅也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再论雷峰塔的倒掉》)。这两段话是对悲剧冲突的经典性概括。
世界上最早的悲剧是希腊悲剧。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等,是希腊悲剧的代表作家。
我国古典悲剧与西方悲剧相比,有自己的民族特点。如元杂剧中的《窦娥冤》、《赵氏孤儿》等。
它们虽然也描写主人公的失败、受难以及毁灭,但在最后却往往以恶人受到应有的惩罚而告结束。喜剧喜剧是剧本的一种,通常以讽刺、嘲笑社会生活中的丑恶现象为主要内容。
贯穿在其中的喜剧冲突,或是由作为社会恶势力代表的主人公的错谬和荒诞的行为引起,或是由作为有缺点的好人的主人公的某种性格弊端造成。作家通过对主人公的冷嘲或者热讽,让观众在笑声中达到对丑的否定和对美的肯定。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丑恶的东西,只有在它力求自炫为美的时候,才是可笑的。鲁迅也说,喜剧是“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他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喜剧冲突的本质。喜剧常常以夸张的手段、奇巧的结构、诙谐的语言,来展示主人公的喜剧性格,描写由此产生的喜剧冲突。
引人发笑是喜剧的特点。但对于喜剧来说,笑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它的目的在于通过笑化丑为美。
喜剧根据描写对象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可以分为讽刺喜剧、幽默喜剧和闹剧等。讽刺喜剧以对品质恶劣、行为乖谬的反面角色的冷嘲为特点,它引发的笑是带着敌意和鄙视、讽刺的笑。
果戈理的《钦差大臣》、莫里哀的《伪君子》等,即属此例。幽默喜剧的嘲讽对象是有缺点的人,它的笑更多地含有与人为善的幽默意味。
如《满意不满意》等,便是这样的幽默喜剧。闹剧是一种比普通喜剧更滑稽,也更夸张的喜剧,流行于15世纪的欧洲,以描写当时的市民生活为主。
正剧正剧是剧本的一种,又叫悲喜剧,是把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糅合在一起的戏剧文学作品。如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契诃夫的《樱桃园》,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白毛女》、《丹心谱》等,都是正剧的代表作品。
正剧表现的冲突主要是社会生活里正面力量与反面力量的冲突。这种冲突,最终按历史的必然要求加以解决,以正面力量战胜反面力量而告结束。
话剧话剧是剧本的一种,是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手段的戏剧文学作品。人物的对话在话剧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揭示冲突、刻画人物、交代情节和环境,主要都是靠对话来完成。话剧的对话,必须是规范化的文学语言,要通俗易懂,富于表现力。
话剧在中国是一种年轻的戏剧文学样式,由欧洲传入,最早出现于辛亥革命前夕,当时称“新剧”或“文明戏”。“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现代话剧兴起,并且逐渐发展,涌现出如曹禺的《雷雨》、郭沫若的《屈原》、老舍的《茶。
7戏剧常识有哪些
戏剧的定义戏剧,是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
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戏曲、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
剧本剧本是一种文学形式,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编导与演员根据剧本进行演出。与剧本类似的词汇还包括脚本、剧作等。
在文学领域里,它是一种独特的文体;在艺术领域里,它又接近文学;在戏剧领域里,它是一切戏剧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剧本主要由剧中人物的对话、独白、旁白和舞台指示组成。
对话、独白、旁白都采用代言体,在戏曲、歌剧中则常用唱词来表现。剧本中的舞台指示是以剧作者的口气来写的叙述性的文字说明,包括对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的交代,对剧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形体动作及内心活动的描述,对场景、气氛的说明,以及对布景、灯光、音响效果等方面的要求。
剧本的特点创作剧本主要是为了演出,不但要注意从布局、构思到每个细节的安排和处理,而且在直观性和舞台性方面,也要考虑到戏剧艺术的特征。戏剧文学有如下特点:①有强烈的戏剧冲突。
没有冲突也就没有戏剧,它要求人物、时间、场景都要高度集中,即在有限的舞台空间和时间内,展开激烈的矛盾冲突,通过这种冲突来刻画人物、发展剧情。②剧本中只有人物语言,而没有叙述人的语言。
作者的思想倾向、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发展,要依靠剧中人的语言和动作来表达。剧中人物的语言(即台词)是高度凝练的、能充分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语言,而且要富于个性化、口语化。
③剧中人物、时间、地点、情节、场景高度集中,所以篇幅不宜太长,人物不能过多,情节不宜太复杂,线索不宜太繁杂。悲剧悲剧是剧本的一种,指描写主人公因和人、和环境、和自身的冲突而失败、受难以至毁灭的戏剧作品。
悲剧(剧本)的戏剧冲突表现为英雄主人公所追求的进步理想,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为强大的社会势力所阻挠而不能实现,最终以其失败、受难以至毁灭而告结束;或者主人公虽非英雄人物,甚至有严重缺点,但他的理智具有某种合理性,社会恶势力利用其性格缺陷加以打击,最后使主人公不得不归于失败、受难以至毁灭。恩格斯说:“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致斐· 尔》)。”
鲁迅也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再论雷峰塔的倒掉》)。这两段话是对悲剧冲突的经典性概括。
世界上最早的悲剧是希腊悲剧。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等,是希腊悲剧的代表作家。
我国古典悲剧与西方悲剧相比,有自己的民族特点。如元杂剧中的《窦娥冤》、《赵氏孤儿》等。
它们虽然也描写主人公的失败、受难以及毁灭,但在最后却往往以恶人受到应有的惩罚而告结束。喜剧喜剧是剧本的一种,通常以讽刺、嘲笑社会生活中的丑恶现象为主要内容。
贯穿在其中的喜剧冲突,或是由作为社会恶势力代表的主人公的错谬和荒诞的行为引起,或是由作为有缺点的好人的主人公的某种性格弊端造成。作家通过对主人公的冷嘲或者热讽,让观众在笑声中达到对丑的否定和对美的肯定。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丑恶的东西,只有在它力求自炫为美的时候,才是可笑的。鲁迅也说,喜剧是“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他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喜剧冲突的本质。喜剧常常以夸张的手段、奇巧的结构、诙谐的语言,来展示主人公的喜剧性格,描写由此产生的喜剧冲突。
引人发笑是喜剧的特点。但对于喜剧来说,笑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它的目的在于通过笑化丑为美。
喜剧根据描写对象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可以分为讽刺喜剧、幽默喜剧和闹剧等。讽刺喜剧以对品质恶劣、行为乖谬的反面角色的冷嘲为特点,它引发的笑是带着敌意和鄙视、讽刺的笑。
果戈理的《钦差大臣》、莫里哀的《伪君子》等,即属此例。幽默喜剧的嘲讽对象是有缺点的人,它的笑更多地含有与人为善的幽默意味。
如《满意不满意》等,便是这样的幽默喜剧。闹剧是一种比普通喜剧更滑稽,也更夸张的喜剧,流行于15世纪的欧洲,以描写当时的市民生活为主。
正剧正剧是剧本的一种,又叫悲喜剧,是把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糅合在一起的戏剧文学作品。如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契诃夫的《樱桃园》,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白毛女》、《丹心谱》等,都是正剧的代表作品。
正剧表现的冲突主要是社会生活里正面力量与反面力量的冲突。这种冲突,最终按历史的必然要求加以解决,以正面力量战胜反面力量而告结束。
话剧话剧是剧本的一种,是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手段的戏剧文学作品。人物的对话在话剧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揭示冲突、刻画人物、交代情节和环境,主要都是靠对话来完成。话剧的对话,必须是规范化的文学语言,要通俗易懂,富于表现力。
话剧在中国是一种年轻的戏剧文学样式,由欧洲传入,最早出现于辛亥革命前夕,当时称“新剧”或“文明戏”。“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现代话剧兴起,并且逐渐发展,涌现出如曹禺的《雷雨》、郭沫若的《屈原》、老舍的《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