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呈吴郎古诗词赏析

又呈吴郎古诗词赏析,第1张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又呈吴郎古诗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又呈吴郎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究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

一、

注:①吴郎:系杜甫吴姓亲戚,即后文的“远客”。杜甫将草堂让给他住。这位亲戚住下后,即有筑“篱”,护“枣”之举,杜甫为此写诗劝阻。

1.颈联中诗人是如何批评劝阻吴郎的?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分析。(5分)

2.诗人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放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其精神情怀与本诗异曲同工,请结合本诗就此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措辞非常委婉,极具艺术性。“防”的主语是寡妇,下句“插”字的主语是吴郎。表面上看似批评那个寡妇,说她无端猜疑,实属“多事”,实际上却是批判吴郎未免太小气了些,太不会体贴穷人,将对穷人悲苦命运的怜悯同情深植其间。(5分)

2.都表现了诗人心系黎民、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情怀。(1)亲善显情怀。一个“任”字开门见山地说明昔日诗人对西邻打枣的态度,“无食无儿”“困穷”分析了西邻“扑”别家枣的原因,借此表达了作为枣树的主人应对她表示亲善之意。(2)劝诫显情怀。五六句是劝诫枣树的'新主人吴郎不要一搬进草堂就插上篱笆,使西邻多心、“恐惧”。(3)揭露显情怀。七八句用“征求”意指官吏们的盘剥、用“戎马”代指战乱,进一步揭露了西邻扑枣的根源是官吏们的盘剥和持续上的战乱。寥寥数语,塑造了一个“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悲天悯人的诗人形象。(6分,总体分析2分,情感体现点4分,任答到一处给2分)

二、

注:远客:指吴郎。征求:苛捐杂税,各种摊派。

①这首诗揭示了当时怎样的一种社会现实表现出诗人一种什么样的精神(4分)

②诗人在批评吴郎时措辞非常委婉,极具艺术性,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分析。(3分)

参考答案

①揭示了战乱和苛捐杂税给人民带来了双重的灾祸,表现出诗人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②表面上批评那个寡妇,说她无端猜疑,实属“多事”,实际上却是批判吴郎未免太小气了些,太不会体贴穷人。

又呈吴郎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这两句上下一气,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相互补充,要联系起来看。“防”的主语是寡妇。下句“插”字的主语是吴郎。这两句诗言外之意是:这不能怪她多心,倒是吴郎有点太不体贴人。她本来就是提心吊胆的,吴郎不特别表示亲善,也就够了,却不该还要插上篱笆。这两句诗,措词十分委婉含蓄。这是因为怕话说得太直、太生硬,教训意味太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反而不容易接受劝告。

《又呈吴郎》杜甫(唐代)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译文:之前任随西邻来堂前打枣我从不阻拦,因为她是一个五食无儿的老妇人。

若不是由于穷困怎会做这样的事?正因她心存恐惧反更该与她相亲。

见你来就防着你虽然是多此一举,但你一来就插上篱笆却太像认真。

她说官府征租逼税已经一贫如洗,想起时局兵荒马乱不禁涕泪满巾。

诗中虽然说的是琐事,其中蕴含的社会意义就是:人到陌生的生活环境后如何与邻里相处,甚至是人生在世如何与周围的人相处,头两句是说我之前是怎么对待西边的邻居也就是这位寡居的老妇人,以及我为什么任凭她打枣,还有别人害怕你的时候你更应该表现的和善些,第三句即是对吴郎劝解:你新来人家对你有戒心是她过于多心,但你插上篱笆却像是你把这种多心看得太过认真,也就是如果周围的人对你有戒心,正确的做法是尽量敞开心扉与人交往,而不是别人警惕你,你也去警惕别人,树立有形的屏障,加深这种隔阂。

又呈吴郎

杜甫(唐)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注释:

呈:呈送。

吴郎:杜甫的一个亲戚,辈分比作者小,在此作者却用了平辈之间的“呈”让人更易接收。郎是对人的爱称。

扑:打。任:放任,听任。

不为:要不是因为。宁有:怎有,哪会有。

恐惧:害怕。指老妇害怕被人看破。转:转变态度。亲:待人和蔼。

即:立即,马上。防:防备。远客:这里指吴郎。

多事:多心,过虑。篱:篱笆。便:就。

甚:太。征求:指赋税征敛。贫到骨:一无所有,一贫如洗。

戎马:指战乱。

译文:

任由西邻在草堂前打枣,她是一个没有饭吃没有儿子的妇人。

不是因为穷困,怎会有这样的事情呢?只因怕她恐惧,对她的态度更需和蔼。

她立即防着你虽属多事,而你插上稀篱却又显得太认真了。

贫困的妇人已对我诉说了因为横征暴敛,已是一无所有,我正想到战乱带给百姓的灾难而悲哀流泪。

赏析:

       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秋夔州。时诗人一位亲戚吴郎从忠州搬来夔州,杜甫就将原住的草堂让给吴郎住。先前杜甫住时任由老妇打枣,而吴郎来后却插上篱笆防人打枣,杜甫便写诗劝吴郎不这样做。因先前给吴郎写过一首,故题为“又呈”。

        首联:“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诗人用朴实的语言简单清楚地说明了事情的原因,只因先前诗人是任由西邻打枣的,下半句写只因她是一位无儿无食的老妇。“扑”字极为贴切,一方面是为了音韵的和谐,另一方面这一动作极符合妇人的年龄及害怕发现的心理,而“打”字力度要大许多。“任”字体现了诗人的宽厚,仁慈。两个“无”字连用,听来亲切,如诉家常,而言辞又极为恳切。

        颔联:“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诗人换位思考,站在妇人的立场,娓娓陈述事实,“宁”表反问,表达了否定的语气,怎会有这样的事呢?下半句写诗人对待妇人的态度“亲“,希望吴郎也如此。读到此,只觉得诗人的情感如此细腻,心地如此仁慈,杜甫始终将自己与广大老百姓放在同一位置,这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是多么难得而可贵。

       颈联:“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诗人继续耐心而委婉地劝解,希望吴郎将疏篱撤除,一道篱笆,就是一道心墙。体现了诗人的亲民思想。

       尾联:“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诗人最终点明贫到一无所有的原因,是因为官府的横征暴敛,最后想到国家战乱不断,而泪落衣襟。“贫到骨”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无比痛恨,诗人忧国忧民,泪十有八九为国为民而流。

        仇兆鳌在《杜诗详注》评:“此诗是直写真情至性,唐人无此格调,然语淡而意厚,蔼然仁者痌瘝一体之心,真得《三百篇》神理者。”

参考书目:《杜甫集》杜甫著 张忠纲解读 袁行霈 主编

参考网站:古诗文网

1 “长恨”是诗歌的主题。《长恨歌》一出,关于其主题,便成为历来读者争论的焦点。观点也颇具分歧。大抵分三种:其一为爱情主题。是颂扬李杨的爱情诗作。并肯定他们对爱情的真挚与执著;其二为政治主题说。认为诗的重点在于讽喻,在于揭露“汉皇重色思倾国”必然带来的“绵绵长恨”,谴责唐明皇荒*导致安史之乱以垂诫后世君主;其三为双重主题说。认为它是揭露与歌颂统一,讽谕和同情交织,既洒一掬同情泪,又责失政遗恨。究竟如何,还需从作品本身去分析。

2 关爱弱者。

3 泛舟而游之乐——饮酒放歌的欢乐——悲凉——感叹——转悲为喜

赋是介于诗、文之间的边缘文体,在两者之间,赋又更近于诗体。从汉至唐初这段时期,赋近于诗而远于文,从主题上看,楚辞体作品主题较为单一,多为“悲士不遇”。而其形式也比较固定,都是仿效屈原作品体式,象屈原那样书写自己的不幸与愁思。 屈原的《招魂》全篇的铺张夸饰,对汉大赋的影响不言而喻。赋自诞生之日便 带有浓厚的文人气息,这就是受楚辞影响极深的原因。骚体赋,多采用楚辞的“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也常继用了楚辞的“引类譬喻” 手法。

赋的特点

一、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句式错落有致并追求骈偶;

二、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

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四:内容上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排偶和藻饰是汉赋的一大特征。经历长期的演变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的影响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

诗的第一句开门见山,从诗人自己过去怎样对待邻妇扑枣说起。“扑枣”就是打枣。这里不用那个猛烈的上声字“打”,而用这个短促的、沉着的入声字“扑”,是为了取得声调和情调的一致。“任”就是放任。之所以要放任,第二句说:“无食无儿一妇人。”原来这位西邻竟是一个没有吃的、没有儿女的老寡妇。诗人等于是在对吴郎说:“对于这样一个无依无靠的穷苦妇人,我们能不让她打点枣儿吗?”

三四两句紧接一二句:“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困穷”,承上第二句;“此”,指扑枣一事。这里说明杜甫十分同情体谅穷苦人的处境。陕西民歌中唱道:“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说的正是杜甫。以上四句,一气贯串,是杜甫自叙以前的事情,目的是为了启发吴郎。

五六两句才落到吴郎身上。“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这两句上下一气,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相互补充,要联系起来看。“防”的主语是寡妇。下句“插”字的主语是吴郎。这两句诗言外之意是:这不能怪她多心,倒是吴郎有点太不体贴人。她本来就是提心吊胆的,吴郎不特别表示亲善,也就够了,却不该还要插上篱笆。这两句诗,措词十分委婉含蓄。这是因为怕话说得太直、太生硬,教训意味太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反而不容易接受劝告。

最后两句“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是全诗结穴,也是全诗的顶点。表面上是对偶句,其实并非平列的句子,因为上下句之间由近及远,由小到大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上句,杜甫借寡妇的诉苦,指出了寡妇的、同时也是当时广大人民困穷的社会根源。这就是官吏们的剥削,也就是诗中所谓“征求”,使她穷到了极点。这也就为寡妇扑枣行为作了进一步的解脱。下句说得更远、更大、更深刻,指出了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又一社会根源。这就是“安史之乱”以来持续了十多年的战乱,即所谓“戎马”。由一个穷苦的寡妇,由一件扑枣的小事,杜甫竟联想到整个国家大局,以至于流泪。这一方面固然是他那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另一方面,也是点醒、开导吴郎的应有的文章。让他知道:“在这兵荒马乱的情况下,苦难的人还有的是,决不止寡妇一个;战乱的局面不改变,就连我们自己的生活也不见得有保障,我们现在不正是因为战乱而同在远方作客,而你不是还住着我的草堂吗?”最后一句诗,好像扯得太远,好像和劝阻吴郎插篱笆的主题无关,其实是大有关系,大有作用的。希望他由此能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想得开一点,他自然就不会在几颗枣子上斤斤计较了。读者正是要从这种地方看出诗人的“苦用心”和他对待人民的态度。

这首诗的人民性是强烈而鲜明的,在通常用来歌功颂德以“高华典雅”为特征的七言律诗中,尤其值得重视。诗的艺术表现方面也很有特点。首先是现身说法,用诗人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启发对方,用颠扑不破的道理来点醒对方,最后还用诗人自己的眼泪来感动对方,尽可能地避免抽象的说教,措词委婉,入情入理。其次是,运用散文中常用的虚字来作转接。像“不为”、“只缘”、“已诉”、“正思”,以及“即”、“便”、“虽”、“却”等,因而能化呆板为活泼,既有律诗的形式美、音乐美,又有散文的灵活性,抑扬顿挫,耐人寻味。

清人卢德水说:“杜诗温柔敦厚,其慈祥恺悌之衷,往往溢于言表。如此章,极煦育邻妇,又出脱邻妇;欲开导吴郎,又回护吴郎。八句中,百种千层,莫非仁音,所谓仁义之人其音蔼如也”(《读杜私言》)。全诗正是在这种委婉曲折的夹叙夹议中来展现诗人的心理和品质的。诗作表达了杜甫对穷困人民的深切同情。

此诗语淡显而易见,全诗无一处用典,无一处造作,说的都是平常话,极为朴实自然。但是,却情感浓烈。首先是对老妇人那样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热爱的真情;其次对吴郎苦口婆心相劝又怕伤害他,表现出对人平易尊重的挚情;更表现出关心祖国命运以至泪满衣巾的炽情。从而折射出诗中高度的人民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815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