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的词风格

温庭筠的词风格,第1张

温庭筠词的特色是变化没有温词那样繁多。

温词则首二句和下片都写相思,三四两句插入写回忆中的离别场面,结构上较韦词曲折。

两家不同,自是“疏”“密”之别,但情思之感人,词语与意境之美则是一致的。王国维曾将两人并举,称许“温、韦之精艳”(《人间词话附录》);陈廷焯说:“端己词艳入骨髓,飞卿之流亚也。”(《云韶集》卷一)王、陈二家尽管在他处曾有温、韦差别之论,但又一致指出他们共同具有的艳美,所见极是。

《花间集序》开宗明义宣称:“镂玉雕琼,拟化工而迥巧;裁花剪叶,夺春艳以争鲜。”鲜丽艳美无疑是该集选录编纂时的首要考虑,而在此前提下,则容许并实际上汇集了众多词家各具特色的作品。《花间集》正是以其风格的统一而并不单调,开辟了一种不算过于狭窄,有其持续发展余地的艺术领地。

温庭筠、冯延巳是著名的词人,其中温庭筠是花间派词人的典型代表,而冯延巳是一位介于花间派的词人。温庭筠的词总体上呈现出的特点是设色艳丽,组织绵密,其风格多为客观,虽有抒情但是比较含蓄,冯延巳的词风温婉含蓄,清新流畅。

温庭筠是晚唐文人词的开山祖,词之大家,其词作较好地吸收和借鉴了民间俗曲的创作枝巧和民间语言,其词在构思上包括联章、比兴、绘画、时空跳跃等手法;语言上浓艳纤细,又由于受到民间传统的白描手法的影响而清新可感。温庭筠被称为“花间鼻祖”,他的词多写思妇、青楼女子的感情,从其日常的梳妆打扮,容貌等进行肖像描写,将其内心的情感非常细腻非常流畅的表达出来,其词妩媚香艳。例如作品《菩萨蛮》,“鬓运欲度香腮雪”一句从女子的日常打扮以及容貌将其的相思之情表达出来,表现很细腻,是追求一种细节的描写,细节的表现,将女子的香艳的打扮融入到词的风格来,表现得很香艳,华贵。再如他的词《更漏子》中“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一句,也是采用细节的描写,很美地将妇人的相思情感刻

赠少年

唐代:温庭筠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诗人选择相逢又相别的瞬间场面来表现“客恨”,自然地流露出无限的离恨别情,给人以颇深的艺术感染。 客游他乡,忽遇友人,本当使人高兴,但由于彼此同有沦落江湖、政治失意之感,故觉颇多苦恨。“酒酣夜别淮阴市”句,正寓有以韩信的襟抱期待自己,向昨天的耻辱告别之意。所以最后在高楼对明月,他和少年知音放歌一曲,以壮志共勉,正表达了一种豪放不羁的情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84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