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语言与认知发展目标包括倾听、理解、表达等方面。
一、倾听:
1、能听懂普通话。
2、能安静、专心地听成人和同伴讲话。
二、理解:
1、能理解常用的名词、动词、人称代词和量词。
2、能理解成人的要求,并按要求办事。
3、能理解简短故事的情节和儿歌内容。
三、表达:
1、逐步发准容易出错和感到困难的音。
2、能用普通话提出请求和愿望,回答简单的问题。
3、愿意用普通话与人交谈,说话态度自然。
4、喜欢并能清楚地朗诵儿歌,讲述简短的故事。
小班幼儿语言特点:
随着幼儿发音器官的成熟,语音听觉系统的发展及大脑机能的发展,幼儿发音能力迅速地加强,到了3~4岁语音发展到一个大的飞跃期。
1、大多数3岁以上幼儿对声母发音不感到困难,部分3岁幼儿对辅音感到困难;在词汇方面,3~4岁也是词汇飞跃发展的时期之一,实词在3~4岁时增长的速度比4~5岁迅速;所说句子的复杂性也逐渐发展,3岁时幼儿词汇量猛增,句子的修饰语显著增加,并具一定的语法规则。
2、语言中仍以简单句为主,复合句在简单句的发展过程中同时并行地发展起来。
3、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3~4岁幼儿虽已能讲述自己生活中的事情,但由于词汇贫乏,表达显得不流畅,常常带有一些多余的口头语,还有少数幼儿甚至显得口吃。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爱护动植物,关系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2、年龄阶段目标:小班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情感目标;中班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情感目标;大班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情感目标。
一、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的结构
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以有序的结构组织起来的系统。从纵向的角度来看,它一般可以分为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数学教育活动目标三个层级;从横向的角度来看,它一般可以分为认知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操作技能目标三类。在制定不同层次和类型的目标时,幼儿发展的已有基础、幼儿数学学习的特点与规律以及数学学科本身的逻辑体系与特点都是目标制定者需要把握的因素。
1.总目标(一级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幼儿学习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帮助幼儿获得有关物体形状、数量以及空间、时间等方面的感性经验,使幼儿逐步形成一些初步的数学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幼儿的数学思维活动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以及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独立性;逐渐培养幼儿爱思考的习惯。
(3)操作技能目标:让幼儿学会正确操作和使用材料,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有关数学概念的感性经验,培养幼儿做事认真、仔细、有条理、不怕困难等良好习惯。
2.各年龄阶段目标(二级目标)
二级目标是根据一级目标提出的,它是从认知能力、情感与态度、操作技能三个范畴,根据小、中、大班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确立的,操作性较强(详见下页表格)。
3.数学教育活动目标(三级目标)
在数学教育实践中,各年龄阶段目标必须层层分解为具体的、可操作的目标,即分解成可以在一次数学活动中实现的目标或需要通过若干数学活动实现的目标。这一级目标应与一、二级目标相一致,使之相互衔接,以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爱护动植物,关系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2、年龄阶段目标:小班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情感目标;中班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情感目标;大班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情感目标。
3、单元目标
4、活动目标
扩展资料:
学前儿童认知水平低,思维以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前儿童只有通过感官体验,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才能真正获得科学知识。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灵活地渗透于一日生活。科学教育除了专门组织的教育活动之外,更多的是在一日生活中的随机教育。教师只要具备解读学前儿童科学行为的能力,儿童的不经意的一个举动、一句自言自语都可能挖掘生成一个精彩的科学探究活动。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