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操控这个名词一度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PUA。这个词汇最初广泛地进入到大众的视野,就是在北大女孩被男友情感操控事件的报道之中,让我们开始逐渐开始认识到情感操控的可怕之处。那接下来就结合我所知道的一个善于运用PUA的人,来盘点一下,哪些行为就是情感操控呢?也让大家可以赶紧避雷!
1、搭讪高手 | 搭讪艺术家
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你作为旁观者并没有感觉到他或者她有何魅力,但是就是男女朋友众多,他们对另一半并不算很好,但是就是对方还都无论如何都离不开这个人。这种人就要提高警惕了,很有可能对方就是传说中的搭讪高手,也就是PUA高手。我大学时期有一个同学,其貌不扬,但是他女朋友就是一心一意的崇拜他,离不开他,后来被伤得很深,据女孩子讲述,她就是很有可能被PUA了!但是当局者迷,她被男生的口若悬河迷惑住了,甚至在潜意识里就认为是自己没配不上他。为他人为的加了一层”滤镜“。
2、手法以诱骗洗脑为主
这样的人往往营造出一个人设,在这个过程中口才一定要非比寻常,比如我那位大学同学就是一个辩论高手。在旁观者看来普信的样子真的无聊恶很,但是对于他锁定的”猎物“来说,他就是优秀又迷人,真的是很神奇了。他就是营造了一个成功学大师的人设,每天口若悬河,讲真,一般来说上套的都是脾气好有耐心的小姑娘,这要是我这个暴脾气,真的很难忍受一个人在我耳边不断故弄玄虚的念念有词。
3、对你提出非分要求
这种人往往为了验证自己PUA有没有成功,会对另一半提出非分要求,比如为他打胎,或者是把钱都给他。遇到这种情况,家人们要果断拒绝啊!千万不要为了一个渣男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来!我那个大学同学后来是自己劈腿了,然后甩了这个女孩,还好没造成太大损失,不然后果真是不敢想象!
我们每一个人在感情生活中都要给自己设立一个底线,突破底线的事情对方再怎么胡说八道都不能去做,尤其是不要妄自菲薄,自信的人,尤其是自信的女孩子,才是无坚不摧的!
“重庆姐弟坠亡案”上诉期结束了,导致这场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1、这场悲剧源于女方对于男方的情感操控,曾经有个心理学家对于情感操控这件事情写了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做煤气灯效应。
2、这件事情发生在重庆南岸区,姐姐2岁,弟弟1岁,姐弟俩坠楼以后身亡了。本以为这是一场意外,结果没有想到却是蓄谋已久。
3、重庆姐弟坠亡埋在重庆天台寺。2020年11月2日下午3点左右,重庆市南岸区弹子石锦江华府小区发生一件惨案,两名幼童从15层高楼坠亡。
4、“重庆姐弟被生父扔下楼坠亡”案宣判,当初涉事嫌疑人的作案动机是因为怕两个孩子影响到两个人以后的感情,所以就残忍的把两个年幼的孩子从楼上扔了下来导致两个孩子当场身亡。
5、事情的真相出来之后,网友都震惊于一个父亲为什么能够如此狠心。
重庆姐弟坠亡案宣判,两被告聊天记录释出,你看到了怎样的人性_百度
张波和叶诚尘,两人觉得两个孩子是累赘,通过八个月的谋划,将姐弟俩从15层楼抛下,导致两人死亡。亲生父亲,如同恶魔。张波作为姐弟俩的亲生父亲,一直对两人不闻不问。
重庆姐弟坠亡案件引起了很多网友的重视,而且两个被告人的聊天记录也已经被曝光了,所以很多人都说这两个人真的是不配为人,而且从这背后也反映出了人性的问题,大家都说这个父亲真的非常的自私。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孩子就是这个家庭幸福的新起点,同样也是家里的小天使。
重庆两幼童坠楼案生父和女友均判死刑,从这起案件中你看到了怎样的人性
而我认为除了这两个人都要被判死刑之外,还要进行民事赔偿,用以弥补这两个孩子的母亲。在这起案件当中,这位父亲是自私的,同样也是非常愚蠢的,一段肮脏的感情和两条生命以及亲情相比,这位愚蠢的父亲果断选择了前者。
重庆幼童坠楼案两被告人一审被判死刑,通过这起案件我们该反思些什么?我认为我们要反思,是自己的儿子闺女重要,还是自己的情人重要,我们怎么能下这么狠的毒手,把自己的亲骨肉杀害;毕竟,虎毒不食子啊;简直是禽兽不如啊。
对于该孩子的生父和他的女友,通过制造意外手段来非法剥夺两名孩子的生命,其实已经构成了故意杀人罪。对于生父和女友的行为给这个社会造成了极大影响,而且他们的手段和行为极为恶劣,目前已经被当地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死刑。
同时,本案两名未成年被害人没有过错,加上被害人亲属情绪激烈,社会关系无法修复。本案舆论关注度较高,造成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依规对被告张波、叶诚尘故意伤害罪及刑事附带民事起诉一案开展一审公布判决,以故意伤害罪被判张波、叶诚尘死罪,剥夺政治权利终生。对刑事附带民事起诉原告人陈某某的撤诉申请,依规判决准予。
每个人的原生家庭环境不一样,所以每个人的性格特点也不一样,一个人的为人处事方式和性格都是原生家庭带给他的,每个家庭都有系统排列。
原生家庭问题是指什么
在社会学的定义上,原生家庭指的是儿女还未成婚,仍和父母在一起生活的家庭。一个温馨、充满爱和关怀的原生家庭,对子女的性格塑造有着至关重要的正面引导作用;反之,缺乏爱和温暖的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则会带来严重的伤害。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过这样的一句名言:“幸福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自己的童年。”他这句话,将原生家庭对孩子心理抚慰的影响力,深刻地揭露了出来。一个原生家庭中,父母的漠视,会对孩子的身心成长,造成深深的伤害。孩子在这样的一个家庭中长大成人,自我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都会受到负面的影响。最典型的一个表现,就是会使得孩子的性格变得更孤僻自闭,不愿敞开心扉和他人坦诚交流,疏远了身边人,也就会让孩子疏远了这个世界,也将会极大地缺乏阳光、积极、乐观的心态。尤其是这种只注重偏爱一个孩子,而忽略另一个孩子心理感受的亲子关系。
原生家庭问题都有哪些问题
孩子在混乱和充满冲突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或有一个经常暴怒的父母,这样的孩子往往会认为,大声争吵和辱骂是正常的沟通方式。因此,在他们成年后,往往也会用这种沟通方式去和他人相处,这很容易伤害亲密关系。另外,在一个父母双方都经常情绪低落、互相争吵的环境中长大,会大大提高孩子的焦虑水平。他们可能会产生信任问题,认为家庭生活是不稳固的,所有的关系都是脆弱和不可靠的。
1、孩子经常遭到父母的拒绝和忽视
孩子需要父母“看到”并接受他们真实的样子。如果父母不能看到孩子真实的性格,而一味用自己理想中的样子去要求孩子,孩子就会很容易情绪低落、缺乏自信、没有主见――经常需要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让别人告诉自己应该怎么做。就比如说,一个生性羞涩的孩子,但父母却总让他应对各种社交场合,孩子并不会真的如父母期望的那样发生改变,反而他们会因此不能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弱点。他们可能会发展出冲突的自我认知,经常会这样想:“我现在是这样,但我本应是另外的样子。”父母忽视孩子真实的样子,拒绝接受孩子的本性,一方面会导致孩子一直到成年都总觉得自己不够好,另一方面,他们中的很多人也变成了吹毛求疵的人,经常用不合理的标准来要求他人。
2、是受过情感/身体/性虐待等创伤经历的幸存者
虐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对孩子造成的影响用好几篇论文也说不完。一般来说,受到虐待往往会造成这些后果:低自尊、焦虑、抑郁、信任问题、自我评价过低、好斗、亲密关系和两性关系上的问题等等。
3、父母中的一方角色缺失或在情感上遭到父母中某一方的抛弃
很多孩子是缺爱的,他们并不缺衣少食,却从来都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和父母之间有强烈的距离感。事实上,往往这些父母自身存在很严重的问题(他们也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使他们无法对孩子表达出温暖和爱。孩子往往会觉得,他们之所以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是因为不够“好”或“完美”。他们可能会变成完美主义者,以离谱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以及自己身边的人。而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不够好,也就会很难对自己的伴侣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的感觉和想法。因为他们总是担心,一旦对方知道了自己真实的样子,就会失去对方的尊重和爱。另一个极端的可能是,他们也有可能会极端依赖自己的伴侣,希望伴侣能够给他们那些没有从父母身上获取的、无穷无尽的爱。
原生家庭为什么对一个人影响很大
早年的情感会决定你的言语,言语会决定你的社会性,社会性就是社会交往的能力,而社会性,又会影响到你后边的认知方式。当你尚不具备判断能力时,你最基本的认知来自你的家庭。不仅仅是你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它的强烈影响,而且你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你思考问题的方式都会受到家庭、最亲近的人的影响。良好的家风、教育和财力为个人的长进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和条件,如果你有幸生在这样的家庭里面,是值得庆幸的事情。原生家庭对你的影响程度高低来自于你个体独立的力量和家庭影响的力量对比:如果你个体独立的力量越大,那他们的影响越小;反之,如果你个体独立的力量越小,那家庭的影响越大。
1、缺爱
缺爱从成因上可以分为“情感忽视型”、“情感虐待型”和“情感混乱型”。情感忽视型指的是父母对孩子关爱太少,容易让孩子通过讨好来获得爱,觉得自己不配被爱,渐渐发展为依赖类型中的焦虑型。情感虐待型指的是孩子的父母惯用打骂和贬低的方式教育孩子,这容易让孩子开始自我否定,对他人抱有敌意和惧意,发展为依恋类型中的隔离型。情感混乱型指的是父母自身有严重的心理问题,情绪不稳定,常常给孩子造成巨大创伤,事后又极力弥补或者道歉。容易让孩子辨别不出好坏情绪,发展为依恋类型中的混乱型。
2、指责
经常指责别人的人,往往看到的是别人的错误、缺点和不足,并且会把结果的糟糕和自己不好的感受,都归结给对方。面对喜欢指责的人,他人的感受会非常糟糕,就像一无是处的人,不论怎么做都无法满足这类人的要求。指责是一个代际传承的问题,喜欢指责别人的人,往往有个喜欢指责他们的父母,在他们的父母看来,他们没有优点,不应该犯错,在“都是你不好、都是你的错、都是因为你”的批评中长大。因此,他们非但不会变得宽容理解,反而会内化他们的父母的形象,在内心塑造一个无比严厉的批评者,对自己和对他人都十分挑剔。被指责长大的人活成了他们父母的模样,用指责来诱导他人,来验证早年经验的正确性。如果你想要改善和这类人之间的关系,就不能受其潜意识诱导,而要在他每一次指责的时候肯定他。
3、控制
双方的关系越亲密,就越容易发生情感操控的情况。全球反情感暴力专家、美国著名心理学博士丽莎·阿伦森·方特斯在她的书《情感操纵》中,认为亲密关系中的情感操纵,指的是运用情感成为伤害对方的武器,支配、胁迫他人,从而使自己的目的得以达成。电视剧《小欢喜》中乔英子和妈妈宋倩的关系便可以体现这一点,宋倩对英子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英子,你可是妈的一切呀!”、“你是妈妈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妈是和你最亲的人了,还能害你呀!”这样的缺乏边界的情感关系,会让人变得窒息,英子最后得抑郁症也证实了这一点。
原生家庭缺爱的人如何自救
1、你身上的所有特质,一定在某个时候帮过你
无论是你的谨慎、焦虑、共情能力、观察能力、适应能力等等。缺爱的孩子,经历的童年肯定有特别不容易的一面,但也有特别强大的一面。如果你小时候很孤单,少有人陪伴和照顾。那你为了活下来,往往会更加独立,有超过同龄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如果你父母情绪比较暴躁,那你为了家庭和睦,让父母少生气,就会不知不觉练就超过同龄人的情绪观察能力和共情能力,时间长了就像有情绪读心术一样,能准确把握别人此时此刻的情绪,更知道别人想听的话和希望你做的事;如果你的父母把你交给亲戚朋友老师轮流带,那你就会练就很强的适应能力,甭管跟谁都能相处,不怕陌生的环境。苦涩的背后,你也被赋予了特殊力量。这些力量在你的过去帮助过你,在未来依然会在某个角度帮助你。你该做的不是嫌弃它们,而是感谢它们,拥抱它们,善用它们。它们其实早就成为了你的一部分。经历了种种苦涩后,你值得被爱,你身上附加的种种力量也值得被爱。
2、让成年的你,重新抚养内心里那个孤独的内在小孩长大
你想要自愈,意味着你已经意识到自己心里有需要被疗愈的地方。而那个地方藏着的,其实就是你内心深处那个弱小的孩子。这个孩子是你潜意识里童年的缩影。曾经,那是个无助的孩子,但现在,这个孩子有了依靠。那个依靠,就是如今成年的你。你可以重新接纳他,给他无条件的爱,把他抚养长大。当你的内心小孩成长了,觉醒了,放开了,不再恐惧了,再加上帮助过你的特质加持,你甚至会比从小一帆风顺的孩子,更加有力量。尼采曾说:杀不死我的,会使我更强大。大成就者,往往都曾经历常人所不能承受之痛。你经历过的伤痛,不只是伤痛,更是潜在的能量。接纳真实的自己,善用你特殊经历赋予你的特质,发挥出更大的潜能。
3、用该怎么做代替为什么
艾利希·弗洛姆告诉我们:“大多数人认为爱仅仅是一种心神荡漾的情感,体验爱全靠偶然并且只有幸运才能坠入爱的情网。他们将爱情问题首先看做是一个被爱的问题,而不是去爱和有没有能力去爱的问题。但是,爱其实是一门艺术,需要人们有相关的知识并付出相应的努力。”非安全型人格其实,是没有爱的能力的,因为缺爱,他们在两性关系中,更多的是索取。依据艾利希·弗洛姆的理论,其实爱的能力,应该是有勇气不计回报的去爱一个人,全心全意的为对方好。在爱的过程中,促使我们成长,让我们得到幸福。在我们年幼的时候,如果你感觉到被你妈妈忽略。长大之后,你需要有意识的知道,你妈妈那时候需要工作,保证你的生活。你爱着你的母亲,其实就更不应该去记恨她那么久,那么多年。你需要与自己和解,你欠你母亲一句原谅。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是彼此肩并肩成长。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和家庭对他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甚至是一生的。父亲的格局,母亲的情绪,家庭的氛围,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极大的影响。
父母对待生活认真而努力,孩子就能获得更多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力量;父母对待生活有趣而自然,孩子就能养成热爱生命的态度和习惯;父母对待生活豁达而乐观,孩子就能形成更大的格局和世界观。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是在教育自己。因为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所以我们要谨言慎行;因为我们的格局和情绪都在影响着孩子,所以我们要自我修炼。要知道,父母的成长,也是孩子的进步。
所谓格局,“格”就是人格,“局”就是眼界、胸怀。
斤斤计较的家庭走不出胸怀博大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
杨绛说:“好的教育不是被动受教、受到管教,而是启发学习的兴趣和自觉,在不知不觉中受教。”
不为名利所累,不为世俗眼光所动,不问值不值得,只是跟随自己的本心,去做让自己内心充实的事情,做有价值的事情,不忘初心。
不为名利所累,不为世俗眼光所动,不问值不值得,只是跟随自己的本心,去做让自己内心充实的事情,做有价值的事情,不忘初心。
立定脚跟做事,咬紧牙关做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父亲,在教育孩子时切不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
为人父母,你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你孝顺父母,你的孩子以后也会孝顺你;你对家庭负责,你的孩子以后也会爱家顾家;你遇事冷静沉着,你的孩子也会形成稳重从容的性格;你脾气暴躁,你的孩子也会变成一个脾气暴躁的人。你就是孩子的表率,你的言行决定了孩子今后的性格发展。
对孩子来说,真正重要的是能被自己的父母接受。人类对消极事件的反应更为强烈,父母的拒绝会给孩子带来消极的感受,从而使其容易产生敌对、自尊心受伤等消极情绪,进而影响到其性格的形成。
父亲做家务的态度,将会影响孩子的职业选择,尤其是对女儿的择业影响更大。
结果显示,如果父亲在家中和母亲一样承担家务,女儿在择业时轻易不会受到性别束缚,更有勇气选择CEO(首席执行官)、军官等传统男性职业;而如果父亲在家中不做家务或很少做家务,女儿在择业时更倾向于选择教师、护士,甚至是家庭主妇等传统女性职业。
父亲们不要再以为做家务和自己无关,也不要认为自己只要事业有成,就能给孩子传递成功的正能量。殊不知,在你口口声声说自己尊重女性,支持男女平等,并鼓励女儿去挑战更高的职位时,你端坐在沙发上看妻子处理家务的姿态就已经让女儿失去择业的信心。
盖茨也积极响应妻子的这一号召,并身体力行,与妻子约定每周花两天时间去接送孩子上学。学校里其他的母亲们看见后,纷纷向自己的丈夫抱怨:“连比尔·盖茨都有时间接送孩子,你能比比尔·盖茨还忙吗?”
一个好父亲,不一定要像母亲一样对孩子事无巨细地体贴照顾,但一定要在格局上为孩子做好榜样,以身作则,为孩子指引立志方向,这将决定孩子未来所能达到的上限。
有人说,孩子的智慧来自母亲,孩子的毅力来自父亲。父亲对孩子自信、勇敢、坚毅等优秀品质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对男孩来说影响更为深远。
一个好父亲,一定是一个有趣的父亲。因为有趣,才能保持一颗童心和些许孩子气,才能发现琐碎生活中的美好,才能有一个乐观豁达的心胸,才能用顽童的赤子之心和孩子处成朋友教导孩子时,严厉不如有趣,严父不如朋友。
不需要多费口舌,只需要用有趣的方法引导孩子,就可以在孩子的心里种下精神食粮的种子。除了读书,一个有趣的父亲更能丰富孩子的童年,更能带给孩子良好的心态。
果说父亲对男孩的最大影响是性格品质方面,那么父亲对女孩最大的影响就是择偶方面。有数据统计显示,超过65%的女孩在择偶时会以父亲的外貌、脾气和性格来挑选伴侣。即便是一些对父亲不是很认同的女孩,最终嫁给一个与父亲秉性相似的男人的概率也是非常大的。
作为父亲,你的样子,就是女儿未来老公的样子,这是很多女人都逃脱不了的“命运”。所以,一个父亲能为女儿做的最好的事,不是帮她挣多少嫁妆,而是好好地爱妻子,对家庭负责。一个男人,一生最骄傲的事,不是做了多成功的事业,而是他的女儿未来想嫁给一个像他一样的男人。
洪兰教授在演讲中还指出:当你教育一个男童,你教育的只是一个男童;但是当你教育一个女童,你教育的是整个家庭和下一代。可以说,母亲的文化水准决定民族的未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更加注重女性教育的原因。洪兰教授甚至还幽默地说:“与其花钱教育儿子,不如栽培你的媳妇!”
有种说法认为,一个母亲可以影响三代人。虽然三代人有些夸张,但一个母亲的性格、语言和行为会影响两代人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如果一个母亲在孩子面前时时表现出不高兴的情绪,那么这样的孩子就非常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他会压抑自己的需求,不敢表达自己的需要,也不敢拒绝别人的请求。他会变得小心翼翼,察言观色,会对别人的情绪极度敏感,生怕自己惹别人不高兴。这样的讨好型人格会让孩子一生都活得很累,很不开心。而要避免这一切,只需要母亲保持一个良好的情绪即可。
母亲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后盾,只有母亲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安全感,孩子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外部世界,健康成长。
高尔基说:“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母亲是一个家庭的核心,母亲的情趣也影响着家庭的氛围和运势。试想,每天面对一个有趣的妻子、有趣的母亲,家庭该是多么其乐融融啊。
虽然母性是本能,但是没有哪个母亲天生就懂得如何去爱孩子。事实上,一个女性初为人母,她会如何与孩子相处,最终会和孩子发展成什么样的关系,其实都和她自己小时候的成长环境与经历有直接关系。如果一个女性在童年和成长期受到过伤害,或者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那么当她为人母后,极有可能与自己的孩子发展出一段“有毒”的亲子关系。
这里所说的“有毒”的亲子关系,是指母亲与孩子之间充斥着愤怒、伤害和情感操控,然而彼此却不能给对方任何支持。一般以下七种母亲更易成为“有毒”的母亲。
第一种是轻视型母亲。这种母亲一般在孩子的物质生活需求上都能给予满足,但是却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求。
第二种是控制型母亲。这种母亲对孩子有极强的控制欲。规划孩子的人生,却从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当孩子反抗时,她会用“我都是为你好”这句话压制孩子。
第三种是冷漠型母亲。这类母亲会在孩子需要得到她的爱时,选择退缩或回避,甚至不与孩子有身体接触。
第四种是纠缠型母亲。与冷漠型母亲相反,纠缠型母亲会强势地占据孩子的所有私密空间,会不停地破坏与孩子之间的界限,使得孩子无法获得身份认同。这样的孩子极易丧失自我,只为母亲的期望而活。
第五种是不可靠型母亲。孩子与这种母亲相处时,会感到十分迷茫。因为这种母亲总是对孩子持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价,有时候会对孩子关爱有加,鼓励赞赏,有时候又会对孩子恶言相向,批评贬低。这让孩子觉得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才能获得母亲的好感。
第六种是炫耀型母亲。这种母亲往往拥有较好的外表,有魅力,有好人缘,会照顾家庭,而且还事业有成,算得上是一个成功的女人。在与孩子相处时,她会认为自己的孩子也应该像自己一样优秀,所以会操控孩子的生活与学习,希望孩子能够按照自己的期望行事,因为如果孩子优秀了,她们就多了一项炫耀自己的资本。
第七种是角色颠倒型母亲。
母亲可以引导儿子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如果一个母亲觉得自己重要,但又不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儿子也会感到自己是最重要的,是值得被爱的。
相较于父亲,母亲更能帮助儿子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而阅读能力是学习其他一切知识的基础。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情绪依恋的发展,会受到他在0~6岁期间的主要照顾者(一般是父母)的重大影响,孩子与主要照顾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如果出现混乱,那么孩子未来的生活中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
父母相处是否和谐,会间接决定孩子是否会尊重自己今后的伴侣。因为一个人与伴侣的相处方式,80%都是从父母相处模式中学习到的。
只有夫妻恩爱和睦,家庭环境的氛围才温馨安全,孩子才能更健康地发展。如果孩子生活在乌烟瘴气、冷战暴力的家庭中,身心很难得到健康发展。可以说,如果夫妻和睦,儿女自然良善;如果夫妻有隔阂,儿女也必将敏感。
夫妻关系是孩子认识世界、了解爱情、理解婚姻的第一通道,夫妻关系才是家庭的核心。一个人的父母关系如何,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子女会怎样对待伴侣,而这也逐渐成为择偶标准之一。
在一个家庭中,如果亲子关系超过夫妻关系,就会给这个家庭带来极大的破坏。例如,当男孩看到父母的关系不是很好,他可能会同情妈妈,那么他和妈妈的关系就会变得很好,会把自己妄想成是妈妈的配偶,承担虚拟父亲的角色。这样一来孩子就容易形成恋母情结,最终变成一个“妈宝男”。和这样的男人结婚,将会面临糟糕的婆媳关系,作为丈夫,这个男人不会帮妻子说话,反而会用一句“我妈多么不容易!”来反击妻子。这样的夫妻关系将会恶化,甚至会演变成悲剧。
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什么?不是买学区房,不是请家教,而是夫妻恩爱互敬。只有父母相爱,孩子才会有安全感,才能更专心地学习成长,才能学会如何爱自己,如何爱他人。
所谓教养,并不是指有多高的文化修养,而是基本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与文化教育程度无关。孩子有没有教养,和父母本身的道德修养有直接关系。父母缺乏修养,孩子长久模仿后,会逐渐内化为不良品行,而品德高尚、有修养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人格发展更健全,处事更得当。
父母的修养,就是孩子的教养。要想让孩子变成高尚的人,首先,你自己要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原则的约束要比无条件的纵容更能培养出有教养的孩子。
所谓有原则,就是守规矩。当孩子做错了事,做父母的不能纵容他,不能为他找借口开脱,更不能为他破坏现有的规则。
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让孩子知道,自己做的事情要自己承担后果,出了问题要自己想办法解决。
有四条规矩,父母应该从小就给孩子立起来。第一,不能有粗野、粗俗的行为;第二,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随便拿;第三,不能随意打扰别人;第四,做错了事情要道歉,且有权利要求别人道歉。
父母应当理性地对待教育,要坚守道德底线和做人原则,并将这些传递给下一代,这样才能教育出有纪律、懂规矩的孩子。
要知道,旅行真正的意义从来都不是去看没有看过的美景这么简单,而是在旅行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人,所经历的事,所看到的风景,以及你的点滴成长。对孩子来讲,这是从书本上无法获得的知识和阅历,是他一生无比珍贵的财富。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往往需要用到很多的工作记忆,也就是短时记忆。但焦虑会消耗很多工作记忆的资源,这就会让患有数学焦虑的人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解决他原本可以解决的问题。
只有内心平静,才有可能沉淀和吸收对教育的理性认知”,父母内心平静,对孩子的教育才会更清晰,才能将对教育的理性认知沉淀为自己的底蕴。
如何给孩子打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呢?
第一,和孩子多说一些与数字有关的词语,比如一、二、三……在表达数字时,要准确,包括你以为孩子根本听不懂的十、百、千、万等,这能够提升孩子的数学能力。
第二,和孩子多说一些与空间有关的词语,比如物体的大小、形状、距离、重量等,这能够帮助孩子提升空间感知能力,有助于物理、科学、工程学的学习。
第三,多给孩子讲一些鼓励的话,培养孩子的毅力。孩子听到越多表扬自己毅力的话,就越能提高毅力。另外,还可以多讲一些有助于培养孩子自律性的话,父母的语言会对孩子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产生很大影响。另外,还可以采用“3T”法则,即接收(Tune In)、多说(Talk More)、轮流(Take Turns)。要注意接收孩子想向你表达的讯息,用大量描述性的词语和孩子沟通,鼓励孩子与自己进行语言互动。
比如,孩子抓起一个东西玩,还会拿来给你。此时他可能还不会说话,但他已经在用行动和你交流。如果你敷衍或无视,就失去了孩子要向你表达的讯息。按照“3T”法则,你应该和孩子沟通交流,给孩子讲这个东西的颜色、大小、形状、重量。此时,你与孩子的互动是在帮助他建立和连接大脑神经元。
隔代抚养孩子不可不知的育儿经
“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是当下中国一个常见的社会现象,越是经济落后的偏远地区,这种现象发生的概率就越高。为了维持生计,年轻力壮的人纷纷外出打工,将孩子留给老人抚养。可是,隔代抚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状况是不利的。
密歇根大学教授菲考斯卡和康纳尔大学教授丹尔丰经过研究发现,那些由祖父母抚养长大的孩子,学习成绩、社交能力、情绪控制等方面都要比由父母抚养长大的孩子差。即便是祖父母的经济条件、教育背景、婚姻情况比孩子的亲生父母要好,抚养方式也和孩子父母的抚养方式相似,结果依然是如此。
比如,祖父母抚养大的孩子数学较差、情绪控制能力较差、往往缺乏爱心,易出现发怒、叛逆、悲伤等情绪;与父母抚养长大的孩子相比,他们身体状况并不差,但却更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症的情况。
父母不能陪伴孩子成长,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创伤,对祖父母来说也可能是一种创伤。本来孩子缺乏父爱、母爱的这一创伤就很难修复,再加上与同样有着创伤的抚养者一起生活,如果说不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影响,那是不可能的。
如果父母有条件能够直接抚养孩子,最好还是将孩子带在身边由自己抚养。除非孩子的父母去世或无力抚养孩子,或者因为婚姻关系破裂,孩子的父母都不想抚养孩子。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当祖父母不得不承担起孙辈的抚养责任时,孩子将在父爱和母爱缺失的家庭环境下长大已经是不可更改的事实。那么,我们此时只能考虑如何将隔代育儿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首先,祖父母在抚养孩子时,应当清楚自己抚养孙辈的感受。我们常讲“隔代亲”,就是指祖父母在看到孙辈孩子时总是充满了无限的爱意。但与单纯享受作为祖父母的乐趣不同,他们还肩负着抚育孩子的重任,此时他们可能就会生出一些负面情绪,如怕自己照顾不好孩子而产生的压力、万一自己发生不测孩子怎么办的担心、对不负责任的孩子父母的愤怒、对孩子打扰自己退休后快乐生活的怨恨、对自己没能将孩子的父母培养成合格父母的内疚、对自己不得不照顾孙辈而失去自由的遗憾等。如果祖父母被这些负面情绪包围,敏感的孩子是会察觉到的,这对他们来说,将是又一次的伤害。所以,祖父母应当从自己丰富的人生经验和以前的教育经验中吸取教训,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尽力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成长环境。
其次,祖父母要照顾好自己。照顾孩子是一件耗费精力的事情,即便是年轻人,有时候也会感到力不从心。祖父母在照顾孩子时,应当要注意照顾好自己。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如果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感到吃力,负面情绪较多时,要注意寻求帮助或自我调节。只有拥有好身体和健康的心态,才能更好地抚养孩子。
再次,与孩子交流时一定要开诚布公。孩子可能会问:“爸爸妈妈什么时候回来?”祖父母不要随便说个时间来欺骗孩子,如果无法回答,就说不知道。不要给孩子希望,又让他失望,最后还会对你失去信任。在和孩子沟通时,要注意说话的尺度。有些事情孩子在这个年龄段还不适合知道太多,如果说得太多,孩子无法分辨和理解,可能会产生迷茫、害怕、痛苦等情绪。但也不能什么都不说,孩子其实很聪明,也很敏感,你不说的事情,他自己会从生活中、别人的言语中感受出来,如果真相是从别人那里知道的,孩子会更受伤,可能以后也不会和你交流,因为他会觉得那是你的禁忌。在告诉孩子真相时,不要扭曲事实,也不要欺骗孩子,因为孩子早晚会知道真相,那时对他的打击会更大。最好的方法是根据孩子年龄和成长的情况,一点点告诉他该知道的事情,并且实事求是。这样有助于孩子学会诚实可靠地维持一段关系。
最后,如果可以,祖父母应当鼓励孩子与自己的父母联系,即便父母不能陪在身边,如果能够时常与父母保持沟通联系,对孩子的成长也是大有益处的。
目录方法1:与家人的相处1、仔细研究相互依赖的行为。2、要知道你没法治愈家人的相互依赖症。3、留意一下相互依赖症的起因。4、想一想你是否在影响相互依赖行为。5、疏远那个家人。6、设定个人界限。方法2:主动脱离相互依赖的情况1、找到正确的方法拒绝家人。2、练习非暴力沟通。3、疏远更长一段时间。方法3:维持健康的关系1、做好心理准备,因为转变可能很慢。2、把注意力放在你自己的健康和幸福上。3、要把其他家庭成员当作心智成熟的人来对待。相互依赖症是一种习得行为,常见于家庭成员之间。这种后天习得行为很容易传给后代。相互依赖症在本质上是一种心理行为疾病,会影响当事人建立健康互利关系的能力。如果你身边有一个患有相互依赖症的家人,你可能会有窒息或受到操控的感觉。你可能会觉得要打破这个怪圈很难,但是实际上只要懂得识别问题,并远离相互依赖的行为,就可以克服它。
方法1:与家人的相处
1、仔细研究相互依赖的行为。要学会识别相互依赖症,你必须先了解它。花点时间去了解,不仅可以让你知道你的家人是否符合相关描述,还可以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虽然只有心理健康专家才能诊断相互依赖症,但是以下这些症状也会透露出一些蛛丝马迹。低自尊
经常取悦别人
没有或几乎没有界限感
把照顾他人当作一种控制手段
痛苦的情绪
2、要知道你没法治愈家人的相互依赖症。这是一种心理疾病。就像许多其它的心理健康问题一样,你无法为家人治愈或消除这个病症。他们甚至不认为这是个问题,反而觉得自己跟你或者其它家庭成员都相处得很好。如果那个家庭成员自己没有得出结论,你就不要指望他会把自己的行为看作是相互依赖症。强迫家人认同你的立场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
这个疾病可以进行心理治疗。但是你的家人可能不会主动去接受心理治疗,除非他自己觉得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了。
3、留意一下相互依赖症的起因。你不要觉得自己有任何义务去忍受他的情感操控。但是你也要明白,一个有相互依赖症的人可能意识不到自己在操控你。在他们心中,他们是很支持你的,做出的选择也是对你最好的。了解一个人是不是故意要操控你,你就会知道如何与他相处。不要在心里用这一点来合理化他们的行为。记住,一个有相互依赖症的人跟你的思维方式不一样。他们的行为是由心理疾病引发的。
4、想一想你是否在影响相互依赖行为。在某些情况下,相互依赖症是对他人行为的过度补偿反应。诚实地想一想你参与的某些活动或你的某些行为,是否助长了那个家庭成员的相互依赖症。举个例子,相互依赖症常见于瘾君子的父母和伴侣。相互依赖症患者会觉得自己有无尽的义务去照顾那个瘾君子,如果不这样做,就担心那个人会出什么事。
诚实地想一想,你是否有哪些行为和倾向有可能助长相互依赖症行为。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可能正处于一段相互依赖的关系当中。
5、疏远那个家人。疏远不代表你再也不见他或者不跟他说话,而是说你要区别对待那个家人和他的控制性行为。你可以有选择地回应他的生活或性格,但不要理会他相互依赖症的表现。举个例子,你妈妈问你关于鞋子的建议,这是一种很正常、很健康的交流。但是如果她到你家把你所有的鞋统统换掉了,仅仅为了让你的脚获得最好的支撑,那么这就是一种相互依赖的行为。
6、设定个人界限。你可以告诉家人你的界限在哪里,也可以不说。但是你应该花点时间设定一些让你感到自在的界限。考虑一下你的健康状况,问问自己怎样才能每天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以此划定你的个人界限。举个例子,如果每晚花点时间放松一下,放下白天的事务对你来说很重要,你就可以定个规矩:过了某个时间,你就不再接电话、回消息或者用社交媒体了。
如果你决定让家人了解你的界限,直接当作事实来宣布就可以。你不需要解释太多,只要告诉家人:“我已经决定了,晚上7点以后我就不看手机,不开电脑了。”之后就算他们吵闹或反对,你都要坚决执行新规矩。
方法2:主动脱离相互依赖的情况
1、找到正确的方法拒绝家人。太过熟悉和刻意挑拨是相互依赖关系的一部分。所以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比较有效的做法是直接说不,然后跟那个有相互依赖症的家人保持距离,至少暂时保持距离。如何拒绝取决于当时的情况,但是当情况变得比较麻烦时,你可以鼓起勇气直接离开。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相互依赖行为尚未出现,或者还没有威胁到你的自我意识,你可以采取比较平和的方式来回应。比方说:“对不起,那样会让我觉得不舒服”,或者是“对,我知道你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先不聊了吧”。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你觉得有必要赶紧抽身,可以直截了当说“不”,或者是“我不能那样做”。你不欠任何人一个解释。你的家人可能会情绪激动地回应,但是你没有义务迎合他的情绪。
2、练习非暴力沟通。暴力沟通是一种常常会给人造成伤害的沟通方式,主要是使用胁迫性或操控性语言。你可以练习非暴力沟通,让自己逐渐脱离相互依赖的环境。这样会让暴力沟通失去威力,也可以让你远离相互依赖关系的控制。非暴力沟通是指在表达自我感受时不责备或批评别人,表达自我需求时也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举个例子,不要说:“你总是想控制我!省省吧!”你可以说:“每次你那样跟我说话的时候,我都觉得自己没有任何自主权。我想自己做那样的决定,我很在意这件事。你愿意成全我吗?”用“我”开头的语句,可以让你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不指责别人,也不会让你的家人产生防备心理。
3、疏远更长一段时间。如果你的家人因为相互依赖症在主导你的生活,有选择性地疏远可能还不够。你会发现彻底疏远他更长一段时间是更有效的做法。可以是一天,也可以是几个月,具体要看他们的行为和你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想清楚你要疏远到什么程度。比方说你是不想跟他独处,还是你压根就不想跟他有任何来往。
一定要远离那些你觉得可能有危险的情况。
方法3:维持健康的关系
1、做好心理准备,因为转变可能很慢。改变相互依赖的行为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是你要相信你的态度是可以促进改变的。同时要记住,改变也意味着你要面对强烈的情绪反应,要克服巨大的心理恐惧。这些都不容易做到,也需要时间。一开始,有相互依赖症的人可能会非常愤怒,或者爆发一些激进的反应。你尽量不要回应。这些都是出于恐惧,你不该卷进去,也不要让它影响你。
如果某些时候你感到很沮丧,尽量不要生气。做个深呼吸,在你开口之前想一想你要说的话。如果有必要,你甚至可以暂时离开一分钟,直到你觉得足够冷静了再回去。
2、把注意力放在你自己的健康和幸福上。面对一个有相互依赖症的家人,有时候很容易忽略你自己的幸福。尽量不要因为家人的行为,忽略了你自己的工作和学习等日常事务。除了日常事务之外,每天为自己做几件事,长期坚持下去。比如你可以每晚出去跑跑步,然后洗个热水澡。找一找有哪些事有助于你的健康,还能让你放松并缓解有相互依赖症的家人带来的压力。
这些都是好好照顾自己的手段,在你处理和克服相互依赖关系的过程中,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要把其他家庭成员当作心智成熟的人来对待。仅仅因为一个家人有相互依赖症,不能说明你家人人都有这种问题。尽量不要让一个人的相互依赖行为,影响你跟其他家庭成员的相处。把他们当成心智成熟的人来对待,除非他们的表现让你有理由不这样做。你可以直接了当地表达你的诉求,而不是刻意疏远对方一段时间,以免被他操控。
为了让别人接纳及喜欢,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努力了。若幼年一直处于被人否定、任意对待的低自尊状态,容易成为他人任意发泄情绪、甚至情感勒索的对象。
我们对自己的家人总特别无能为力,特别是对自己的父母。
身为孩子的我们,总在还弄不清楚大人现实世界的复杂时,就开始被扯进纠结难解的人际关系中。虽然我们还无法清楚地理解周围大人世界的全貌,但约八岁左右,我们就已拥有一个完整的自我心理意识,形成了我们看待自己的眼光,也奠定了日后的自尊基础。
从三、四岁开始,身为孩子的我们,就会开始关注自己是否会被别人接纳及喜欢,如果遇过自己不那么被人喜欢,或被取笑、漠不关心的经验,都会感到自己是不被看重的,而产生沮丧或愤怒的反应。
对于低自尊的人来说,他们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中,都有着自己被任意对待的大量经验,不论是成为他人任意发泄情绪,或视为可被情感操控的对象都有可能。
生活中,他们必须仰赖某个重要的亲人维生,若是被这个重要的亲人抛弃或是置之不理,都是很可怕的遭遇,因此令他们内心充满不安及焦虑。
曾感受到自己是父母的「累赘」
其实,从小就是一个「懂事」的女孩。子其的爸爸不常回家,但回家时总会弥补似地满足她的要求。虽然子其对于爸爸赠予的礼物、玩具非常喜欢,但她更希望爸爸能常待在家里。
因为每次爸爸太久没回家,或是回家后又跟妈妈吵架、甩门离去时,妈妈就会告诉子其,都是因为子其不懂得体贴她爸爸,所以才留不住他。
其实不知道的实情是,她的爸爸其实拥有另一个家庭,那才是他名正言顺的家。子其和妈妈是不能曝光的第三者家庭。但她当然不懂这一些大人世界的复杂,她只知道自己只能依靠妈妈。
如果其实让妈妈不高兴,让妈妈不满意了,妈妈就会又打又骂地对她咆哮:「那么辛苦生下你,到底有什么好处?你爸爸也没有对我们好一些,也没有多照顾我们一些,只有我一个人辛苦地照顾你,你如果不听我的话,不如就滚去别人家,不要做我的小孩算了。」
其实每次听到这些反覆出现的话,都觉得心里一阵痛一阵酸,她不知道自己究竟做错什么?做了什么罪大恶极的事?为什么妈妈好像把自己当仇人一样?
她其实心里很爱妈妈,也很在乎妈妈,只要能让妈妈每天都开心快乐,她什么都愿意做,但她就是不懂,为什么妈妈总是任意地对她发脾气,又那么轻易地说出不要她的话?
她很想问妈妈:妈妈,到底我怎么做你才会满意?怎么做你才会快乐?为什么有我的你,一点都不快乐?这一切难道都是因为你有我这个累赘、这个麻烦,才会这么不幸吗?
幼年的否定,不代表全部是事实
任何孩子,都想为了让别人看重而努力,而且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努力了。
所以,当我们积极表现,努力讨好,或是不断地表现出大人想要看到的样子,希望得到大人的赞赏及看重时,却发现无论自己怎么努力,或怎么配合,在大人眼里,我们仍然无足轻重,或是所思所想都不被在乎。
仿佛我们具有的一切,都是不重要的,是可以被视而不见的,那么无疑就在幼时的心理,埋下了自己一无是处、什么也改变不了的深切无力感,只能任由他人轻蔑对待。
当然,这不是事实,我们可以影响的、可以改变的还有许多部分。但由于我们自小的经验,所以对自己的家人总特别无能为力,特别是对自己的父母。于是,我们产生了心理障碍,不仅和父母的情感无法交流,也无法进行沟通。
对父母而言,我们什么分量都没有,只能任由他们处置和对待,这些种种经验加总之下,我们如何相信自己有力量改变情况,或是进一步影响环境及改变他人呢?
给自己力量:选择正确的人事物,来到你的生命
或许,过去经历的许多经验,让我们更加深信自己是卑微的、可以任意被人欺负的念头。但这些负面的自我设定,才是我们不断被轻蔑、贬抑及漠视的真正来源,好像自己被这样对待了,才合理。
如果你开始重视自己,也开始尊重自己,会以尊重自己的态度和他人互动,也会开始辨识出何谓被尊重、何谓不尊重的对待。
除非你允许这一些事情不断重演,不然没有人有权利强迫你必须要一直忍受,以及遭受别人任意地情绪发泄或情感操控。被夺走守护自己力量的你,才会使得那些不对的人事物不停地出现在你身旁。
让我们开始学习、选择正确的人事物来到生命中,不再对自己「被别人任意对待」习以为常。
感情法术当中,以心为首要,以魂为依托,以法为辅助。
和合法,就是合心合魂合法的方法,可以借助心灵、魂魄、法术的力量来催和感情,化解和调和夫妻感情,增进恋爱关系,亦能调控桃花,增旺感情运势。
只要处理得当,则桃花兴旺,感情和美,有情人终成眷属。
感情的方法,不得不去重视,感情当中,不是一人输,就是另外一人输。
如果你输了,将面临挽回的困难,只有掌控了感情局势,你才能幸福美满。
一份真正的爱,是需要两个部分的。
一个部分是真心,一个部分是操控。
一个男生喜欢一个女生,就直接走过去表白,这是真心多于操控。
一个男人喜欢一个女生,开始挖空心思取悦于女生,让这个女生逐渐喜欢自己,时间久了,觉得厌倦了,又像口香糖一样扔掉。这是操控多于真心。
婴儿就是操控大师,他(她)可以让妈妈一孕傻三年,在这三年里,他(她)会让一个成年人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对这个婴儿来说,妈妈就是食物,他(她)不会有兴趣对妈妈这个人感兴趣,他的所思所想就是自己如何吃好喝好玩好。
从本质来说,人都是自私自利的,只是因为这种蝗虫式的生存方式不利于我们长期的存活,文明才会发展出来。
我们文明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同理心。
也就是说我有一种能力可以设身处地地体会到别人的感受。
第二个标志就是可以脆弱相对。
因为只有一个人不用忙于生存,有足够的安全感,才会可以暴露出自己的脆弱,而不用担心被天敌所灭。当我们脆弱相对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摆脱内在的黑洞——缺失感的蛊惑。
如果我是大雄,那么我的缺失感就是做一个强者的恐惧,因为缺少家里人对自己的肯定,甚至爸爸还找了一个机器猫保姆来保护自己,但就是有了这个外挂,大雄的人生依然悲催,他生命中最缺少的就是被肯定的体验,所以他要一直做一个小孩,这样就可以回避成人世界对他的苛责。
如果我是静香,我的缺失感受是做一个loser的恐惧:我必须时刻做一个完美优雅的女生,就像是花瓶一样的存在,我不能脏乱差,不能像一滩烂泥一样地活着,那样她会羞耻到死。
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bug,为了解决这个缺损,我们发展了一身防御体系,但这却让我们离真正的自己越发遥远。
大雄没有机会体验做一个牛逼闪闪的男人的感觉;静香没有机会发展一个上房揭瓦满地乱跑的小姑娘的生活。因为他们的环境都不允许,环境操控他们,他们也就学会了操控其他人。
现在我将讲述五大情感操控术,可能每个人都会有所侧重,但如果有人会把五个情感操控的方法结合起来用,那就是一个典型的情感操控专家。
感情这个江湖水很深,如果你不想要那么痛的领悟,最好先了解一下老司机们总结出来的那些套路,免得成为别人的猎物。让自己沉湎于痛苦中,到处自卑的祈求,人终须成长,成为那个幸福的人。便不可缺少感情和合法,情感控制术。
一、情感陷阱第一坑:好奇陷阱
男人也好,女人也好,总是闪闪发光的才会吸引人,大众口味一般都是喜欢牛逼一些的。有研究表明,自恋型人格和偏执型人格在情感中格外受喜欢。因为他们都可以展现出超强的自我。就男人来说,有三种男人最有人格魅力。
1帝王男:这样的男人事业有成,立场坚定,有大哥风采,气场强大,自然为人侧目。
2浪子男:他的气场更多的是让人想入非非的。前者会让人觉得可靠,后者是让人觉得诱惑。前者想让人依靠,后者会让你产生想要发生什么浪漫的事情的需要。
3游吟诗人:抑郁,文艺男青年,有一种心碎总会让你疯狂。
帝王男靠外在的成就吸引人;浪子男靠外在的姿色吸引人;游吟诗人靠才华吸引人。
同样,就女人而言,也有三种女人最具有人格魅力。
1、女神女:她一定是独立自主、有主见的女人。就像女神一样的存在,高冷、气质、威望,让人似乎只想服从,只能远观不能亵玩。
2、公主女:她一定是自尊自爱、洁身自好的女人。纯洁的公主,受尽万千的宠爱,慈祥的父亲,和睦的闺蜜,干净的朋友圈,让人只想也守护她。
3、丫鬟女:她一定是乐观向上、爱笑的女人。善良可爱的丫鬟,脸上永远有着欢笑,生活的波折和苦难从来无法折倒她,和她在一起,让你的生活永远充满着阳光。
女神靠外在的气质、成就吸引人;公主靠外在的姿色吸引人;丫鬟靠可爱善良的才能,乐观的全能贴身伺候吸引人。
力量、外表和才华是男人吸引女人的必杀技。
但光有这些是不足够的,重要的是,这些人都会保持神秘感。他们往往是非常擅长推销自己的品牌的。他们是要在交谈中,把自己所有光辉的一面展现出来。他们往往会和你进行三个层次的交谈。
第一个层次:有趣的话题:比如旅游的见闻,比如在北极被爱斯基摩人的姑娘抢婚这样奇葩搞笑的事情,这样的故事既有趣又展现他的高价值——我有钱也有品味。
第二个层次:神秘曲折的个人经历:比如他和一个法国姑娘,然后被身边的兄弟,因为嫉妒而陷害的曲折爱情故事,但此时他是很有节制的,展现出他深情的一面,同时又好像在说过眼云烟。
第三个层面:展现正能量的价值观:比如他会说,我现在退休了,因为我厌倦了为父母而活,我拥有了高学历,高收入,但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花一段时间思考人生。这就是展现他有独立人性的价值观。
总之他告诉你,我很强大,很牛逼!
这样有趣又深情又正能量的男人,哪个女人不会感兴趣?而且,他根本没有表现出任何对你的强烈兴趣。如果你是一个高分的姑娘,一定会对如此自重的男人所吸引,他居然没有对我跪舔,这是什么样的男人啊。
有句烂俗的歌词叫:男人的心思,女人你别猜,你猜来猜去,就会把他爱。一旦你对他产生了好奇心,就意味着你的生活实在太单调了。
因为你没见过世面,所以你就需要有个男人带着你去阅尽世间繁华。如果你是个有阅历的女孩,他的这三板斧不会唬住你,但也不会让你生厌。
这第一步当中,就是建立人设的部分,研究对方,给对方分类。建立人设,对男生女生分类,进行冷读,淡联系,进一步挪近距离,慢慢发酵。
聊天三步曲:1、小时候的经历,2,兴趣爱好,3,对未来的憧憬。
二、情感陷阱第二坑:探索陷阱
一段好的感情往往就像是悬疑剧,我们都不喜欢一览无余的人生。
情感其实就是两个元素:吸引和排斥,或者说就是顺应和挑战了。
一个人魅力不在于他一直牛逼下去,而在于他忽而牛逼,忽而傻逼,牛逼可以唤起你的崇拜,而一个强大的人的脆弱一旦暴露出来,那么你的圣母心就容易出来。
同样是怜悯,我们可以怜悯一个乞丐,也会怜悯一个英雄面具后面的脆弱小孩,同样都是怜悯,前者不会产生喜欢,后者却会。因为后者的怜悯是掺杂了尊敬的基础,我们更乐于见到强者展现出人性的一面,这是另一种吸引,在第一个坑里面,我们被吸引的是他的强大;第二个坑里,我们被吸引的是他的弱小。
男人会展现出三大“呻吟信号”。
疲惫:你看到无所不能的帝王型的人,在一瞬间有了一种疲惫。
善良:你看到游戏人间,似乎混不吝的浪子型的人,忽然有了一丝柔情。
易碎:你看到似乎总是那么优雅的游吟诗人身上有那么脆弱的部分。
当然,三种人和三种特质可以反复有9种组合,这些组合都是反差,这些反差,让女人有了一种幻觉:没有人知道,其实他还有这一面,我是最独特的,尤其当他们说,我只跟你说啊……女人的自恋更容易爆棚,她们更容易相信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的,这时候,她们就开始动心了。
如果此时女人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说三句话,说明她已心动,上钩了:
1、我知道其实你一直在伪装自己(这意味着女人发现了对方的隐藏属性——面具下的真我……对他的形象颠覆成功。)
2、全世界不懂你,但我懂你(女人感觉到自己在爱中的唯一特殊性,自恋的全能感开始启动。)
3、你真是一个让人心疼的~傻孩子(女人的心疼指数大幅度提升,意味着圣母心在积累,一般来说,当有五六次这样的说法以后,女人就陷入“喂奶”模式了。)
这一个环节,就是要颠覆你的形象,展现脆弱一面,让人生出怜悯之心,生出同理心同情心的部分。要去收集别人对你的心疼指数,要展现唯一的特殊性。激发对方的圣母心和同理心。
女神的背后,常常感觉孤独,疲劳,连知心说话的人都没有,女神也是王者,所谓王者寂寞。女神就要展示自己脆弱的这一面,让人来心疼你。
公主的背后,我拥有了父爱,闺蜜,好友,我很安逸的长大,但我从来没离开过,我想去远方,不想被困宫殿里,我想像平凡人一样。公主展示了自己脆弱的一面,才会博得他的心疼,想带你走遍千山万水的心。
丫鬟的背后,可爱微笑的背后,常被领导欺负,被同事压制,因为繁杂的工作手指受伤,从来不敢给自己休息一下,不敢给自己买一点东西。辛苦积攒的工资,也被爸妈给了弟弟买房。这些脆弱的点,才能让他心疼你,想带你逃离这个地方。
三、情感陷阱第三坑:入迷陷阱
当男人用闪光吸引女人靠近,用呻吟拨动女人圣母的心弦,此时老司机就开始收网了。他们要女人确定他们的关系。这时候,男人绝不表白,他们会说三句话。
✓第一个坎:明确关系
1、我们是什么关系?
2、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3、我没碰到过你这样的女人,我们该怎么办?
所有的话,都是诱导你来表白,这会给女人新鲜的刺激感,因为在女人的习惯思维里,男人才是追求的一方,但老司机们往往会创造各种机会,让女人来追自己。
“所谓表白死”,就是因为表白了,就意味着一个人把选择权交给对方,把说不的权力拱手想让。但其实这只是最表浅的心理游戏,真正自信的人,就算是被拒绝,也不会因此受创,但总的来说,当你主动表白的时候,其实就在局面上有些被动了。
这一个层面,就是建立契约,压迫对方表白的部分。
作为女人,坦白的表爱,但不能直接,她们会说三局话。
1、我已经把你当做最亲近的人。
2、我心里总会不自觉的想你。
3、我没碰到过你这样的男人,我们该怎么办?
所有的话,都是诱导男人来表白、暗定决心,产生爱慕,这会给男人新鲜的刺激感,因为在男人的习惯思维里,男人才是追求的一方,但老司机们往往会创造各种机会,主动的展示自己的坦白,但绝不能直接。
✓第二个坎:创造期待
男人会开始诱导
1男人问:你觉得我喜欢你么?
(这是一个很暧昧的说法,这是一种强行植入的催眠,不论你喜欢与否,你都会头脑里想一遍。这也是一种挑战,你敢不敢说你的想象,如果女人开始接招,她就开始落入男人的套路。)
2男人开始第二步挑战:了解她想要什么?
(如:说了这么多,你想要从我这边得到什么呢?)
如果女人不说,男人就可以用激将法的方式说,其实你还是个很羞涩的小姑娘啊,没出息;或者表现出对女人没有兴趣,于是女人或者为了证明自己是个女人或者害怕对方离开,而开始和盘托出自己的需要。
3驯服女人:男人开始要制造一个障碍,让她克服。克服后,满怀期待,以为能获得奖励,没想到男人再次打压女人。(如:我:你亲口说句喜欢我好么?说句你爱我,看着眼睛跟我说。我:原来你这么轻易把爱说出口。)
男人的套路就是创造正面吸引→展现弱小创造负面吸引→开始挑战女人→再给满足→再打压……这样几轮下来,定力稍差的女人就会开始被晃晕了。
女人的诱导则是如下进行:
1、女人说:如果我们在一起会幸福吗?
(这是一个很暧昧的说法,这是一种强行植入的催眠,不论你喜欢与否,你都会头脑里想一遍。这也是一种挑战,你敢不敢说你的想象,如果男人开始接招,男人就开始落入女人的套路。)
2、女人第二次挑战:了解他想要什么,这个问题一般很明显。
(比如说:你想不想和我一起去旅游,其实就是暗示开房之类的话语,想什么时候去,去哪里旅游之类。)
3、驯服男人:女人开始要制造一个障碍,让他克服。克服后,满怀期待,以为能获得奖励,没想到女人再次打压男人。
(比如:你计划一下,我们要去哪里旅游呢?你要好好的计划哟?你只想定一个房间,原来你不是真的喜欢我,只是想和我那啥!)
四、情感陷阱第四坑:自尊摧毁陷阱
这个时候,男人可能已经得手,如果此人是标准的花花公子的话,那么他就开始想要怎么把你甩掉。如果此人是典型的渣男,他们在意识层面还是想和你在一起的,但他们的情商已经不足以和你继续比较稳定的关系了。
此时,他们容易玩的游戏,就是三步曲:
第一步就先自我定义是纯情的,脆弱的,好不容易相信爱的人,也就是把自己红化;
第二步他们会定义你的行为,哪些行为是他绝对不可以接受:比如是否迟到,是否瞒着他和其他男人交往,是否会及时接他电话,是否在他想要做ai的时候随时准备好……这些都被他披上“纯爱”的外衣。
第三步就是找一个“摧毁点”黑化你。
黑化流程如下:
1、摧毁点:我的好朋友遭遇了车祸,我精神崩溃了,晚上我给你打电话,结果无法接通,我们说好了,我们都要24小时在线的,我做到了,可是你却没有。
2、对方往往想要解释,寻求认同。
3、放大镜:就是现在,当我这么伤心说自己的痛苦的时候,你还在辩解,其实这才是最让我伤心的,你只喜欢那个阳光快乐的我,当我需要你的时候,当我脆弱的时候,你就会袖手旁观。我不能容忍的不是你不接我电话,而是你对我情感的漠视。
4、负面标签:你就是一个自私的人,你根本不爱我,你根本不爱任何人,你就是一个情感吸血鬼!
5、黑化指控:
(1)、列出自己的付出清单(我为你做过什么)在你被老板辞退的时候,你晚上4点给我打电话,我那时已经三天没睡觉了,好不容易睡着,被你吵醒,可是我还是跑过去陪着你到第二天。
(2)、付出的目的(我为什么这么做)因为我爱你,因为我看到了你内心那么脆弱的小孩子的部分,我想照顾她,我想和你走到生命的尽头,我想把我所有的都给你,只是为了换回一个同样的真心。
(3)、表达自己的爱(我爱上你了)我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我120%的爱你。
(4)、内疚的最后一锤:但是,是你毁掉了一切,我已经爱上你了,可是你却只是利用我的真心而已。我们不要聊了,以后不要联系了,我们结束了,你继续玩吧,我不陪你受虐下去了。再见。
此时很多女人就会有两种情绪。
第一种是委屈心碎,觉得自己没有做错什么,一切都是误会,她拼命想要挽回。
第二种是自责心碎,她已经被洗脑,真的会认为这是自己的错,想要做一切来挽回。这些都是落入四号坑底的标志。
此时,如果他还想继续和你玩,就再和你纠缠一段时间,但此时他已经可以完全操控你了。如果他想要“甩尾”,也可以理直气壮地拉黑你,只留下痛苦的你在坑底呻吟。
这一步当中,便是使用放大镜,放大对方的错误,使用负面头衔,假性误解,例举付出清单,情感指责,血心抛锚,等等各种方式来制造摧毁陷阱。
五、情感陷阱第五坑:情感虐待陷阱
到了这一步,其实女方(或者男方)已经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而等待她(他)的,将是无穷无尽的心理摧残和情感折磨。
这里包括两方面,情感虐待和价值榨取。
比如,诱导对方为“爱”自伤、自虐、哭泣、暴躁、酗酒、迷醉,纹身,纹上你的名字,剪掉留了多年的头发,私密处的毛发,等等各种方式方法,但要记住,安全第一,必须是适当的方式,不能过激过励。
让对方用各种方式来证明对你的爱,让对方无数第一次都发生在为你的“爱”上面。为爱而醉,为爱而打。为了证明对方对你的爱,要一步步诱导对方去为爱证明,用各种方式为爱证明。
进行价值的榨取和诱导。购买礼物、发红包,诱导对方有物质来证明爱。用物质来为了一点的小错误去证明,扩大小错误,诱导小错误,诱导证明。
诱导对方为了证明爱,房本写你的名字,车副座只能坐你。诱导对方老板和工作之间,只能选你,诱导对方为了证明爱,可以辞职,诱导对方为了证明爱,可以对让你生气的人或物施加暴力,对欺负你的人大打出手。
说了这么多,你会有一种倒吸一口冷气的感觉吗?
其实,很多女人也对男人玩这一套。因为情感操控的最早的老师,不是渣男或者心机婊,而是我们的父母。所有的操控的核心都是单方面创造规则,让你必须服从。只不过巧妙的操控是利用你的弱点,利用你内在贪婪的需要,成功进入到你的核心程序,种上木马病毒,在你不知不觉中实现对你的操控。
什么是我们的人性弱点?
只有一条:那就是我们对“小我”的恐惧以及排斥以及对“大我”的追求。
所谓“小我”是说:我很丑陋,我很平庸,我很愚蠢,我很弱小,我很无能,我很可笑,我很幼稚……所谓“大我”是说:我很强大,我很独特,我很有趣,我很美,我很有魅力,我很被欢迎和喜欢,我很聪明……
如果我们小时候,在作为“小我”的时候,很少得到安抚和肯定,那么我们就会极为趋向“大我”,试图用华丽的袍子遮掩住充满虱子的贫弱之躯。所以如果我们很难接受自己的“小我”,就会成为“大我”成瘾者,就会成为情感操控者的食物链下线,他们的迷魂汤就会对这样的人最管用。
不幸的是,这样的人往往是条件比较好,天资比较优秀的女生,她们往往自命不凡,身边有一定的追求者,她们甚至可能貌似一路顺风,罕遇敌手,这样的人,其实内心有一个“小我”的大窟窿,因为她们的优秀有相当一部分是为了弥补内在的空洞的。
情感操控者先是用“大我”的外壳让你感觉到,我们是同类;然后又用“小我”的内在让你感觉到我们是更深的同类;你还可以充当“无所不能”的圣母去拯救一个人,最后他还会指责你做的不够……
所有的逻辑都是“母婴游戏”,那就是说:你是我的唯一,你是我的所有,你是我的一切,反之亦然。只有内心非常渴望母爱的女人才会成为情感操控者的禁脔,因为她们会迷恋于做别人的孩子或者做别人的妈妈。
而“母婴游戏”的核心就是牺牲,这就成为情感操控者的入口。
如果你内在没有这个窟窿,那么你就不会为各种以爱的名义闯入你内心的人开门,因为你的世界,玩的是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的逻辑。你就会得到最幸福的感情生活,否则,就轮陷入陷阱中,成为被抛弃的对象,你会因为感情被抛弃而伤心崩溃,四处寻求和合。
其实真正的和合之,乃在于心,心道之术,才是感情和合法的真谛。
那么,如何鉴别你陷入了感情陷阱当中呢?
以下的几点表现,便可证明对方在对你施展感情控制术,这样的情况,你就需要回复理智,反攻对方,对他人进行情感反控制术,只有这样,才能感情美满,家庭幸福。
被情感控制的五种迹象:
1、孤立:试图切断你与外界的一切联系。
TA会调拨你和家人,以及朋友之间的关系,减少,甚至切断你原有的关系网络,让你逐渐陷入到孤立的状态中。
最终的目的,是让你不得不依赖TA,将TA视为你唯一的生活重心。
同时,TA还通过剥夺你的独处时间,来达到孤立你的目的。
比如,当你要外出购物,或者参加一些社交活动时,TA会找各种理由参与进来,全程陪伴,并在参与的过程中禁止他人,尤其是异性接近你。
总之,如果你发现和TA在一起后,自己原来的社交圈子越来越小,尤其与父母亲友的关系也不断被干扰,甚至是打压,就要小心了。
因为,你已经被TA有意识地孤立了。
2、规则:如果你不顺从我,就是不爱我。
TA会通过干涉和管理你的日常生活的细节,来强化对你的支配地位。
比如,TA会打着“为你好”的旗号,规定你应该吃什么,必须几点睡觉,几点起床,甚至连你应该穿什么衣服,看什么剧,与什么样的人交往都有严格的要求。
其实制定规则并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传递这样一个潜台词:
如果你不顺从TA,就是不爱TA。你为了证明自己是爱TA的,或是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冲突,你只能遵从这些“规则”。
间久了,你会完全把TA的意志当成不可违背的“律条”,从而迷失自我。
3、跟踪:像一条看不见的锁链,牢牢锁住你。
不要以为跟踪这样的事只发生在影视剧中,在现实的亲密关系中,跟踪的行为并不少见。跟踪的手段有很多:
它可以是监视你的行踪、也可以是查看你的手机、电脑和社交账号的动态信息。
在这种跟踪和监控之下,你连进行正常的社交活动都会心有疑虑,会担心TA会不会因此而生气,害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长此以往,你会变得越来越焦虑,甚至像惊弓之鸟一般,而这种担心在原来是不存在的。
4、贬低:通过伤害你的自尊来建立自己优越感。
贬低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的是贬低你的长处。
比如,如果你长的很好看,TA就故意说你长的一般,不如谁谁谁;
如果你做的饭很好吃,就故意批评你的厨艺不精,连饭都做不好。
还有一种贬低方式是攻击你的短处。
比如,如果你长的偏胖,TA就讽刺你长得像球或者猪一样;
如果你在某一件事上没做好,TA就骂你蠢,骂你没脑子。
此外,TA还可能会在公开场合大声地批评和贬低你,伤害你的自尊。
这一切都是有意为之的,TA就是通过这样的做法,来证明你是多么地糟糕,只有顺从和听从TA的号令,你才能让生活变好。
你一旦认同了TA的贬低,觉得自己真的不够好,就会慢慢的丧失自我,任由TA来摆布。
5、虐待:摧毁你的身体和意志。
面对不合理的要求,如果你不顺从,TA会用身体暴力的方式迫使你屈服。
当然,一开始的时候,TA不会这么露骨,而是用一种低强度的暴力来迷惑你。
所谓的低强度暴力,就是用拍、打、抓、拉扯、推搡等方式来攻击你。
比如TA可能会在床上将你粗暴地推开;生气的时候猛地摔门,或者用力地扔东西;抓住你的手腕不让你走开;将你逼到角落里动弹不得;用不大不小的力气掐对方的脖子;等等。
这些小动作都会让你感到威胁,但因为没有明显的身体伤害,所以很多时候你也不确定这是不是虐待。
等你慢慢适应了TA对你的这些虐待方式,并感到麻木时,更严重的暴力方式比如打耳光,脚踹就会在你身上上演。
而这个时候,你可能已经连反抗的意识都没有了。
当发生这些情感操控的问题时,当你陷入一段感情无法自拔时,请审视自己。
这个时候,你要审视一下你们之间的关系,灵异鬼话圈秋玄然后问自己一个问题:自从你和TA在一起后,你是变得越来越好了,还是变得越来越不自信,越来虚弱了?
我们常说,一段好的关系,是让两个人都舒服,都找到最好的自我的。
相反,如果一段关系让越来越没有自我,那么就要警醒了。
这时,你不妨问问自己,究竟真的是因为你不够好,还是因为你遇见了一个不够好的人?如果遇到这样的渣男渣女,要尽快远离他们,才是让自己变好最好的方式。
因为在这样的感情中,你根本是不爱他们的。
你只是落入陷阱,被对方催眠操控了你的情感。
你若是被情感控制而活的越来越痛苦的时候,一定要醒悟。
陈奕迅有一句歌词: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宠爱的都有恃无恐。感动、打动姑娘的绝对不是好,而是好奇、稀缺、投入比。
让姑娘开心,比让姑娘难过更会印象深刻。
让姑娘难过,比让姑娘为你哭泣则是更上一层楼。
见惯了太多的好,突然也就对某种意义上的不屑一顾好奇了,这个道理你得懂。还有一点就是,人在某种事物上投入的精力多,潜意识就会要求回报成本,以平衡之前的付出。
所以追女孩,不要总想着为她做点什么,而是要多让人家姑娘为你做点什么。她为你付出的越多,也就越是离不开你了。
情感之术不光是谈恋爱,赚钱同样是这样的,善于运用之人,则无往不利。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卖茶小妹的套路,这里不提太多,反正套路就是利用情感。任何事物加入情感,都会产生非同一般的效果。啥叫情感?也就是心理话术。
学会如何让别人印象深刻,你只要多与他发生关系就好,无论是好关系还是坏关系,人永远都只记得对他最好的,或者是伤害他最多的人。
如何让别人感动?
把谢谢改成谢谢你;把随便改成听你的;把我不会改成我可以学。
古代总是说男儿膝下有黄金,这句话千百年来深深影响着无数直男,总是将面子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其实简单一句道歉死不了人的。
欺负别人,占了别人便宜,被发现了怎么办?
诚恳的道歉就是了,反正道歉也就一句话,动动嘴皮子而已,不损什么大碍,你说的越是诚恳,别人越快原谅你。
你知道人们都喜欢跟什么人交朋友吗?
大家都喜欢跟那些能凸显自己的人交朋友,比如美女身边一般都会有一个丑的闺蜜,相反两个美女绝对不会成为好朋友,因为他们是竞争关系。人人都讲忠言逆耳,但人人都喜欢听好话,谁都不喜欢身边有个人,天天逼逼你这不好,那不好的。
若是你学会了表扬别人,你身边一定很多朋友的。
有些人,不喜欢色、不喜欢钱,但喜欢虚名,也就是希望所有人都尊重他们。
所以无论你是否尊重这些人,但一定要表现出特别尊重的意思。士为知己者死?啥意思?别人觉得你看得起他,就会为你付出。尤其是生活中的小人物,自尊心最是强烈,因为一辈子没有被人尊重过,若是你表现一丝尊重他们的意思。
他们一辈子都认为你是朋友,为你付出一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