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煜、陈叔宝和赵佶:治国无道,但艺术细胞比较发达。深通音律,长于诗词,大家都知道,不多说!2、杨广、商纣和夏桀:有名的暴君,却都精于领兵。尤其是杨广,平定陈国,对隋朝的统一立下了大功。3、朱由校:有名的木匠皇帝,传说他做的木雕可以乱真!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科隆选侯国的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
贝多芬在父亲严厉苛刻的教育下度过了童年,造就了他倔强、敏感激动的性格。22岁开始终生定居于维也纳,创作于1803年至1804年间的《第三交响曲》标志着其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此后20余年间,他数量众多的音乐作品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宏伟气魄,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高峰,并预示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到来。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于维也纳逝世,享年57岁[1]。
贝多芬一生创作题材广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1部歌剧、32首钢琴奏鸣曲、5首钢琴协奏曲、多首管弦乐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等。因其对古典音乐的重大贡献,对奏鸣曲式和交响曲套曲结构的发展和创新,而被后世尊称为“乐圣”、“交响乐之王”[2]。
中文名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外文名
Ludwig van Beethoven
国籍
神圣罗马帝国
民族
日耳曼
出生地
科隆选侯国-波恩
人物关系
卡尔·车尔尼
学生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
老师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770年12月16日,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1]1775年左右,4岁的贝多芬被父亲逼着学习钢琴、小提琴,其父愚蠢地想用强制性手段将他培养成莫扎特式的神童[3]。
贝多芬13岁时的肖像画
1778年,8岁的贝多芬师从宫廷老管风琴师H·伊登学习音乐基础理论及管风琴,同年8月26日第一次登台演出[1]。
1781年,11岁的贝多芬辍学,进入波恩剧院乐队当小乐师,有机会师从选帝侯宫廷管风琴师、指挥家和作曲家克里斯蒂安·戈特洛布·聂弗[3],聂弗是位启蒙运动的参与者,对贝多芬一生影响很大[1]。
1783年,13岁的贝多芬担任宫廷乐队的古钢琴独奏与伴奏,但无薪俸;同年根据德雷斯勒的进行曲改编为《钢琴变奏曲》(woO63),这是他正式发表的第一首作品,由德国音乐出版家J·M·格茨予以出版[1]。
1785年至1786年,贝多芬转向弗兰兹·安东·里斯学习小提琴,完成《三首钢琴奏鸣曲》(woO36)[1]。
1787年春天,贝多芬第一次访问维也纳,见到31岁的莫扎特,其弹奏技术受到莫扎特的赞赏;同年结识比自己大9岁的华尔斯坦伯爵,他是贝多芬在艺术事业与经济上的重要支持者[1]。
贝多芬青年时期的画像
1790年,作曲家海顿去伦敦途经波恩,贝多芬结识海顿;同年受委托完成了两部清唱剧:《为约瑟夫二世逝世所作的悼念清唱剧》(woO87),这也是贝多芬第一部与政治沾上边的作品;以及《为利奥波德二世登基而作的清唱剧》(woO88)[1]。
1792年11月,22岁的贝多芬在海顿等人的鼓励支持下离开故乡,开始拜海顿为师学习作曲,定居于维也纳[4]。
维也纳初期
1793年,贝多芬改向莫扎特挚友,作曲家与教师J·B·申克学习对位法及音乐理论[1]。1794年,开始师从圣斯蒂芬大教堂阿尔布莱兹贝格学习对位法,向宫廷音乐总监安东尼奥·萨列里免费学习作曲;由于海顿忙于作第二次赴英演出的创作准备,师生两人性格不同又有音乐思想上的分歧,贝多芬向海顿的学习终于1794年中止[3]。
1796年8月,在《维也纳杂志》上发表了贝多芬赠送给海顿的三首钢琴奏鸣曲(Op2);同年开始出现耳聋现象[1]。
1796至1797年创作完成《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Op15),并于1798年在捷克布拉格首演[1]。1799年,霍夫敏斯托于年底将贝多芬的《c小调第八(悲怆)钢琴奏鸣曲》(Op13)予以出版[1]。
贝多芬画像,作于1803年
1800年4月,《第一交响曲》(Op21)、《降E大调七重奏》(Op20)在维也纳皇家宫廷音乐会首演[1]。
1801年,创作完成《升c小调第十四(月光)钢琴奏鸣曲》(Op27 no2),题献给朱丽塔·吉米尔茨伯爵夫人;同年还完成了《弦乐五重奏》(Op29)、《弦乐四重奏》(Op18)[1]。
1802年,到海利根施塔特度夏,贝多芬已完全听不见声音,同年10月初给自己的兄弟写下著名的《海利根施塔特遗嘱》;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完成《第二交响曲》,并重返维也纳。
成熟时期
1803年,神剧《基督在橄榄山》、《A大调克鲁采小提琴奏鸣曲》首演;同年完成《第三钢琴协奏曲》[1]。
贝多芬画像,作于1804-1805年
1805年4月,《第三(英雄)交响曲》首演,贝多芬亲自担任指挥,此作是贝多芬进入创作成熟时期的重要标志[1];同年11月20日,歌剧《费德里奥》在维也纳皇家剧院首演[3]。
1806年,创作完成《拉兹莫夫斯基弦乐四重奏》、《第四钢琴协奏曲》、《第四交响曲》,以及小提琴协奏曲[1]。
1808年12月,《第六(田园)交响曲》在维也纳剧院举行了首演。1809年,《科里奥兰序曲》、《第五(命运)交响曲》、《C大调弥撒》相继问世[1]。
1810年11月,《第五钢琴协奏曲》在莱比锡首演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同时贝多芬因耳聋已与许多亲友疏远[1]。
1812年,创作完成《第七交响曲》与《第八交响曲》;翌年夏天创作完成《战争交响曲》[1]。
创作晚期
1814年2月—3月,《第七交响曲》、《战争交响曲》相继再度上演,成为维也纳狂热事件[1]。
1823年53岁的贝多芬画像
1824至1825年,首次公演《第九交响曲》及其合唱;1825年3月,创作完成《庄严弥撒曲》[1]。
1826年,《降B大调弦乐四重奏》完成并公演,歌剧《费德里奥》最后版本予以发行[1]。
1827年,伦敦爱乐乐团赠予贝多芬100英镑,邀请他为乐团谱写《第十交响曲》,未及完成,贝多芬于同年3月26日与世长辞,终年57岁[1]。
个人生活
家世背景
他的父亲约翰·范·贝多芬是科隆选帝侯宫廷的男高音歌手,兼钢琴与唱歌教师,因嗜酒影响全家生活。其母玛丽亚·玛格达琳娜只活了41岁。贝多芬是家中的第2个孩子(第一个早夭只活了6天),此后其母玛格达琳娜还相继诞下5个孩子,但只有两个男孩卡斯帕尔·安东·卡尔、尼古拉斯·约翰长大成人,他们在贝多芬的音乐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
感情生活
贝多芬始终没有找到终生伴侣,终生未娶,但是其情感经历是相当丰富的。[5]
1800年,贝多芬被16岁的贵族**琪丽爱泰迷住。由于出身的天壤之别,最终使他们劳燕分飞,使得当时深受耳疾扰的贝多芬差点为她自杀,并为她创作了《C小调月光奏鸣曲》[1]。
1804年贝多芬与寡妇约瑟芬产生了感情,但二人最终因身份地位相差悬殊,失之交臂[1]。
主要作品
世界著名音乐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经典作品赏析
6个视频 | 3万次播放
精选
片单
贝多芬的一生创作体裁广泛,数量众多。在器乐领域,包括9部交响曲、11首管弦乐曲和戏剧配乐、5首钢琴协奏曲、1首小提琴协奏曲、16首弦乐四重奏和其他形式的重奏曲、32首钢琴奏鸣曲以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变奏曲等;在声乐领域,涉及歌剧、清唱剧、弥撒、康塔塔、合唱幻想曲和大量的艺术歌曲,声乐领域的代表作品包括歌剧《费德里奥》、《D大调弥撒》、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等[6]。
交响曲、钢琴协奏曲等
交响曲 第一交响曲(C大调 Op21) 1796
第二交响曲(D大调 Op36) 1802
第三交响曲(降E大调 Op55 “英雄”) 1804
第四交响曲(降B大调 Op60) 1806
童话般的新天鹅堡
怀着对大音乐家瓦格纳的敬慕之情,我来到德国的新天鹅堡。而对于每一个瓦格纳迷来说,游新天鹅堡都应该是个美梦成真的经历。堡垒其实就是路德维希皇帝所织的一个梦。他把这个美梦变成真实,献给他至爱的歌剧,至爱的人。
古堡诠释下的瓦格纳
堡垒虽建于19世纪,但式样与装饰都属于中古时代。瓦格纳歌剧中,骑士、淑女、朝圣者、游唱诗人漫行的久远世界,仿佛一下子来到你面前。歌剧中的人物和场景,都被绘成壁画,作为装饰。如果你熟悉瓦格纳的作品,你不用任何向导讲解,就会看出那一位是被维纳斯迷惑的汤豪塞,哪一位是凭美妙歌声成为歌唱大师而赢得美人归的华尔特,哪一位又是那仗义行侠,坐着由天鹅牵引的贝壳船,来去自如的罗恩格林……
路德威格二世把毕生精力都倾注在自己的梦想中。因担心新城堡会破坏周围的自然景观,每添一个角楼他都要亲自过问。整个城堡外形,是根据他的好友瓦格纳的歌剧《天鹅骑士》中的舞台背景设计的,将路德威格的浪漫发挥到极致。精心雕琢的新天鹅堡犹如镶在湖光山色中的一颗钻石:背靠终年积雪的阿尔卑斯山,脚踩深不见底的天鹅湖,身边苍松翠柏……幽静的自然景色与城堡梦幻般的外形交相辉映。
新天鹅堡全部用石头建成,坐落在天鹅湖边的高山上,共7层。顺着二楼的“红色回廊”,我走进城堡。堡内设计精美,富丽堂皇,散发着自由和浪漫气息,随处可见罗马式拱顶和哥特式的建筑,大理石铺就的地面充满艺术感。由于主人对天鹅情有独钟,城堡内到处是天鹅装饰:幔帐、壁画、门把手,甚至连水龙头都装饰着优美的天鹅造型,用白色大理石雕刻而成的天鹅更是栩栩如生,城堡似乎就是一只忧郁的天鹅精灵。
城堡最大的房间是顶层音乐厅。从这个豪华大厅的每个窗口,都能看到城堡后壮丽的阿尔卑斯山。直到现在,这里每晚都举行古典音乐会。大厅正下方有个人工岩洞,里面有人造钟乳岩和瀑布。酷爱艺术却怕见生人的路德威格二世常独自坐在这里“偷听”上面的演奏。
毗邻奥地利边境的天鹅峡谷山清水秀。夏季绿树成荫,冬天白雪皑皑。到比堡垒还要高的山头,先在那儿的一座铁桥远眺堡垒以及它四周的景色。
果然是动人心魄的景致!铁桥的一边,飞落千丈山崖的瀑布,发出雷鸣声响,另一边,则只见雄伟的古堡耸立在巍巍的山头。堡垒后头,是广大的平原和湖泊,环绕这一切的,是连绵不绝的群山。风很大,吹得人频频打颤,桥不太稳,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这幅浪漫的图画,就如瓦格纳浪漫的音乐,壮美、浓烈,包含了大自然的呼吸,远古年代的脉拍,一直闯入你灵魂的深处,让你入产生眷恋、痴迷、渴望、缠绵的万种情思。
关于新老天鹅堡
在新天鹅堡的山脚下有一座**的城堡,它就是路德维希二世的父亲修建的老天鹅堡。
路德维希二世与瓦格纳
1861年,年仅15岁的路德维希二世第一次听见了瓦格纳的歌剧,就被那充满浪漫主义、英雄主义的旋律征服,从此,瓦格那的歌剧伴随了他的一生,他的心愿是把这飞扬的旋律变成物质的现实。1869年他写信给瓦格纳说:“我计划按照古代德国骑士城堡的原来风格,在波拉特瀑布附近的高地上重建城堡,我必须告诉你,在那里生活的念头使我多么激动。”同年,新天鹅堡动工。
名字的由来
路德维希二世就是国人熟知的希茜公主的表弟,据说,他一直暗恋希茜公主,在他入住尚未完工的新城堡时,希茜公主送了一只瓷制的天鹅祝贺,于是路德维希二世就将此城堡命名为新天鹅堡。
世事沧桑,如今德国人把路德维希二世的梦变成了现实,耗费巨资建成的新天鹅城堡成为德国旅游业赚钱的大户,这个用国王的鲜血换来得城堡今天却是这个小镇的主要收入来源,已经有过百万的慕游客来这里欣赏这个童话色彩的城堡,成为德国最热门的旅游景点之一。
维多利亚女王是英国汉诺威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她于1837年6月20日继位,1838年6月28日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加冕仪式,1876年5月1日加冕为印度女皇。1897年英国为女王在位60周年举行庆典,维多利亚女王是目前英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君主。由于这一时期英国迅速地向外扩张,建立了庞大的殖民地,因此被称为"日不落帝国"。1901年1月22日,维多利亚女王去世,但“维多利亚时代”却一直延续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维多利亚只有8个月大的时候,她的父亲在一次打猎中染上风寒后去世。维多
维多利亚收到继位的消息,1837年利亚从小在母亲的德国环境中长大,早年在其舅父利奥波德一世(后为比利时国王)的监护下受教育,长期受自由主义思想的熏陶。1837年,维多利亚的叔父英国国王兼汉诺威国王威廉四世去世,当时她18岁。维多利亚迅即登基为英国女王。同时,她将汉诺威王位让予她另一叔父,从此汉诺威不再属于英国。
bfe8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路德维希二世》是由玛丽·诺埃尔、彼得·泽尔联合执导,萨宾·塔布瑞亚、塞巴斯蒂安·施普尔主演的历史传记片。
该片讲述了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的传奇一生的故事。
如果资源不正确,或者版本不正确,欢迎追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