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德尼罗的影坛地位?

如何评价德尼罗的影坛地位?,第1张

“有些东西会闪现在你的脑海中,并化作你在镜头前的实际行动。”

作为演员,德尼罗是位思想丰富的表演家,抓住灵感的瞬间并将这瞬间转化为画面。这是一名普通演员同超级表演家的不同。任何的时候,我们遵循着一种自然的规律,优胜劣汰,新老更替。马龙白兰度逐渐淡去,一颗世界级闪耀的星将走进观众的视线。

他是一头微笑的公牛

随着玛卡司尼歌剧《乡村骑士》间奏曲的弦乐部分响起,镜头冻结在绳圈间的擂台,一个耀眼的注定成为影史经典的彩色片名出现——愤怒的公牛。

黑暗中渐渐的传出小提琴演奏出的微弱的乐声。紧跟着,白色的字体从透黑的荧幕里钻出来,制作人姓名、导演、然后是罗伯特德尼罗。画面切换,在一个拳台上,大战即将来临。全台的周围大量的雪茄烟雾弥漫在空中,所有的人都显得格外的紧张。拳台上,德尼罗在不停的出拳,闪躲,在摄影机前的他此时就是一头困兽。自始至终,他没有看台下的观众一眼,所有的人只会感受到他肾上腺素在急速的喷出。但是最后一切都会回归,回归到我们来时的路。音乐结束,愤怒的公牛出着拳,消失在荧幕上,此时的公牛是在微笑吗?

这是不是观众眼中的德尼罗?一个远离了体制、孤独的与愤怒相伴随时准备开战的男人?作为一个影迷你最崇拜的演员是谁?

真实的罗伯特?

“没有什么比生活的本身更具有讽刺性了。”

德尼罗延续了家族的沉默不善于交际的基因。这句话从德尼罗的嘴里讲出来带有明显的悲剧色彩。就如同德尼罗总是很难在喜剧的路上干出成绩来一样。德尼罗在生活和事业这两扇大门里进进出出,总是很难搞定生活和事业的关系。他说:“我必须要弄清楚我究竟是作为一个人还是一个演员而存在。”(这句话让我又想起了《喜剧之王》的台词:“其实呢,我是一名演员。”)从这句话里我们简单的就可以理解,德尼罗是为演戏而生的演员。当他极力想在某个时刻成为一名普通的人的时候,他已经入戏太深。究竟是人还是演员?这是一个具有深厚的哲学意义的问题。当德尼罗讲到莎士比亚的时候他说:“莎士比亚的作品的确很伟大,但是我一直在怀疑,大多数的人是否能够真正的理解。”这是一种自负?因为他是这世界最好的几位演员之一?还是他与生俱来的这种藐视一切的天性?在笔者看来,他的这种怀疑是正确的,至于如何去理解就自在心说了。

是的,还有什么比生活的本身更具有讽刺性呢?大多数的时候我们迷失在黑夜里,扪心自问,我们来这世界的目的是何?我们风尘仆仆的来到这世界上,风卷残云般消耗掉一些物品后扔下一堆垃圾然后离去。

我还是宁愿相信德尼罗是一个人,一个具有超强演技的人。演生活、演角色、演故事。

罗伯特·德尼罗 VS阿尔帕西诺

全世界都在探讨一个问题,究竟阿尔·帕西诺和罗伯特·德尼罗究竟谁更强。人们总是在提起其中一位的时候经跟着另一位一定会被提到。三国有周瑜和诸葛亮的较量,如今在好莱坞的璀璨大道上有德尼罗和帕西诺。那好,我们就摆开阵势,看看究竟谁更强。

溯源:

我们在探讨德尼罗的影片和其人时一定在脑海边会浮现另一个人的身影,阿尔帕西诺。。在马龙白兰度还是纽约的情圣的时候,德尼罗还是个龙套小混混。此时的他据说对着女人说话会脸红,他将所有的精力开始投入到表演之中去。

1971年德尼罗去参加《针叶公园的恐慌》试镜,但却被阿尔帕西诺抢走了机会,这是阿尔帕西诺大荧幕的开始。此时的阿尔帕西诺是属于演员工作室的成员,德尼罗开窍了,他努力成为了演员工作室的成员,并和阿尔帕西诺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两个家伙如此的相似,深邃,忧郁,孤寂,看上去就像是生在不同家庭的两兄弟。两人放佛又是各自的镜子,看到的都是另一个我。

当德尼罗还是马龙白兰度身边站着的陪衬的时候,谁也不曾想到在《教父2》的时候德尼罗会替代马龙白兰度,并因此获得第一个奥斯卡小金人。此时他与阿尔帕西诺已经建立深厚的友谊,虽然在影片中两人饰演的戏份没有交集,但是相互赏识的种子已经种在了心里。

影片对比:

究竟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比较是一个比较头痛的事情。二位在表演界都有很多不可取代的作品,饰演过很多同样不可取代的角色。如何能够尽量简单公平的方式来做一个比较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思来想去,笔者最终用大概同一时期或同类型、同素材、同故事、角色的相似度等等比较接近的作品来做对比。以获得的奖项、各大**网站的综合评分、历史口碑等来综合判定哪部影片更强,更伟大。通过这一系列的综合比较,肤浅的判定二位最终谁会胜出这场较量。《愤怒的公牛》和《闻香识女人》

这两部影片成就了两位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前者有7项奥斯卡提名,后者五项。尽管德尼罗在影片中最后最终获得别人和观众的敬仰,但是总体来讲任然稍微逊色于华丽的掌控角色的盲人坏中尉。在各大网站综合评定中,前者也稍逊后者。

《教父1、2》和《教父2》

德洛尼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说是站在了阿尔帕西诺的右边,不得不佩服在这样一部伟大的系列黑帮史诗影片中,德尼罗在《教父2》中完全掩盖了帕西诺的风头。除了马龙白兰度,我们都在说这是属于帕西诺的**。然而德尼罗硬是在帕西诺的刀叉下抢走帕西诺的牛排。综合评定,德尼罗的表演稍微高出帕西诺。

美国往事》和《教父3》

《教父3》获得了14项奥斯卡奖项提名,帕西诺是最佳男主提名者。《教父3》为这个黑帮史诗系列影片划上了圆满的句号。《美国往事》获得八项奥斯卡提名并最终斩获四奖项。德尼罗饰演的面条最终也成为影史经典。但是从各网站评定,影迷的喜好以及对同类型影片的影响而言,无疑是《教父3》更具有影响力,后者胜出。

《出租车司机》和《热天午后》

两个具有心理问题的男人,在荧幕上为影迷奉献了精彩的视觉盛宴。我们常说这或许是德尼罗成就最高的影片,从影片整体的质量和个人成就而言。后者也是一部影响非凡的影片,影片的剧情和戏剧冲突效果非凡,帕西诺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提名。从影片的整体效果和知名度上前者略微高出。

《恐怖角》和《魔鬼代言人》

前者是德尼罗唯一的纯反派角色,后者是帕西诺的恐怖经典。如果要问谁能和狂暴阴森的撒旦相比较,恐怕只有汉尼拔教授了吧。这是两部经典的影片,我认为这两个角色在伯仲之间。

时光会不会老去我们不知道,我们已知的世界德尼罗随着时光已经老去。或许他已无力再塑造惊世骇俗的作品,他的时代已经成为烙印留在银屏上。后辈们只需要记住他带给我们的光影的精彩和享受光影的快乐。

小时候我并不喜爱**,我和我的伙伴们总在街头流连。这情景多年后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与《美国往事》中都可以找到痕迹。这种痕迹在从**深入生活再从生活回归**,使我对姜文与罗伯特-德尼罗的表演踪迹有了一追到底的兴趣。我常能感到在那些不断闪回的褪色片段中,他们所交待的不仅仅是一个故事,对我而言更多的是一种是非的判断,一种体制化过程中被误读的成长,一种被淹没的自由,当我从《穷

街陋巷》、《教父Ⅱ》、《的士司机》、《美国往事》、《不一样的童年》等影片中看到那个挣扎在体制边缘几近疯狂的人,我知道面对的不仅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演员,更要面对角色的真实感,那种完全侵略性的表演风格使入迷的人会产生不同深度的角色互换,从而产生对自身与社会的疑问。

《穷街陋巷》1973年

本片是**大师马丁-斯科西斯执导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他与罗伯特- 德尼罗的首次合作。影片讲述了浮华糜烂的纽约社会,一个地方小帮会中意大利移民查理努力为幸福生活奋斗的故事。这是德尼罗第三次参演影片,他的前两部影片均未引起人们的注目。《穷街陋巷》不仅捧红了罗伯特,也使斯科西斯一举成名。

《教父续集》1974年

1974年,德尼罗替代大名鼎鼎的马龙-白兰度,参加了大导演科波拉执导,耗资1500万美元的《教父》续集,并因其出色的表演而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暴力、仇杀、残酷、狠毒、绝望、失意之情充斥画面,人物性格栩栩如生,生动多变,再次将黑手党的暴戾无情、灭绝人性的本性展现在世人面前。该片勇夺1974年奥斯卡6项大奖。

《的士司机》1976年

这是罗伯特与斯科西斯的第二次合作。这一次他们轰动了世界。《的士司机》是一部与常规好莱坞**有明显不同的社会问题片,它的政治指向是十分明显的。影片虽没有直接涉及越战,却让人清楚地感受到战争在人们心中留下的巨大阴影。罗伯特扮演的精神快要崩溃的的士司机被公认为最经典的银幕形象之一。本片获第29届戛纳金棕榈奖。

《越战猎鹿人》1978年

《猎鹿人》在第51届奥斯卡上获得最佳影片等五项大奖。德尼罗也因此成为世界级明星。本片是最早的越战反思片之一。该片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越战给美国带来的不幸,如社会动荡、精神伤痕等。具讽刺意味的是:当年奥斯卡得主简-方达指责《猎鹿人》是一部带有种族主义和亲政府色彩的影片而引起轰动。

《愤怒的公牛》1980年

这是罗伯特-德尼罗与美国当代导演大师马丁-斯科西斯的第8次合作。他们联手把主人公这个性情孤僻暴戾、为了满足拳王称号的个人欲望而不惜牺牲一切,最后走上自我毁灭道路的怪人之两面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影片摄影技巧娴熟完美,音响效果和画面剪辑恰到好处。本片获第53届奥斯卡两项大奖。

《美国往事》1984年

这是一部史诗般的**,导演在影片中运用了大量复杂的叙事结构,以流畅的闪回手法讲述了从1922年至1968年的几个不同年代的故事。极有诗意地表现出几个成长在纽约东部暴力移民家庭中,在街上的打闹里长大的少年的一生。这是一部表现男人友情的影片,片中对美国社会深刻的反思与揭露使它成为一部真实的美国底层纪录片。

《义胆雄心》1987年

又名《铁面无私》,讲述的是一支警察小分队追捕强盗头子卡彭的故事。影片把强盗片、西部片等惊险片元素融于一炉,是当时艺术成就与商业元素结合得最好的影片之一。

影片由康纳利、凯文科斯纳及罗伯特等大牌明星主演,尤其是罗伯特扮演的黑帮头子,突破了以往匪首单一的性格,进入了新的高度。

《午夜狂奔》1988年

这是部精彩的打斗喜剧片,1988年美国卖座片之一。导演马丁-布雷斯特表现出对喜剧片敏锐的鉴别力。影片分为两个组成部分:两个男人之间锋利、活泼、洒脱的一系列对话与别具喜剧风格的打斗场面。德尼罗与格罗丁合作和谐,格罗丁凭此片在第33届巴利阿多里德**周上获最佳男演员奖。

《好家伙》1990年

亦译为《盗亦有盗》。片中记述了一个半爱尔兰半意大利血统的布鲁克林青年匪徒亨利的兴起与衰退的全过程。本片与《教父》的区别在于对黑手党表现、观察的角度不同。《教父》描写了黑手党权力“金字塔”的塔尖,而本片则反映了“金字塔”底层的小人物。马丁-斯科西斯对摄影机有着一种出自本能的掌握与运用,使得本片每一个镜头都充满勃勃生机。

《不一样的童年》1993年

安奴是一个住在意大利人集结的布朗斯区的9岁孩子,对周围的黑帮生活十分向往,但他的父亲罗兰逊为人正直,竭立帮助儿子不受区内的坏风气污染……

这是罗伯特自编自导的第一部影片。同样取材于他最为熟知的黑帮社会,影片获得一致好评,片中的安奴有罗伯特少年的影子。

《盗火线》1995年

这是一部错综复杂的悬疑片,专业罪犯尼尔(罗伯特饰)伙同三名同谋基斯、米高及力洗劫一解款车,使洛杉矶重案组干探云逊一时束手无策。这其实是一部斗智斗勇斗耐力的生死游戏。片中狡诈与阴险的角色被罗伯特发挥的令人发寒。但此时的罗伯特似乎老了,尽管

影片拍得越来越大手笔,越来越现代。

《狂迷》1996年

《狂迷》是我接触的较早的德尼罗影片。这部影片留给我的印象也最深。我个人认为,它可算做罗伯特后期最为优秀的影片。也可算做他一生中最具水准的一次表演。罗伯特演绎一个几乎疯狂的偶像崇拜者,他发誓不惜一切来力保偶像的名誉。这是部让人坐立不安的惊悚片。如果让我选择我会把《危情十日》、《U型转弯》和它都选入非常恐怖片之列。

《警察帝国》1997年

这其实是部由史泰龙主演的影片。在1995—1998年间,罗伯特似乎未有主演过一部影片。而这之后的几年,罗伯特接连拍了几部以喜剧为卖点的影片,让人感觉他好像已力不从心了。罗伯特的角色是介于史泰龙扮演的小警察及其上司之间的一个正义角色。出镜虽少,但人物依旧刻画的令人过眼难忘。

《桃色风云:摇摆狗》1998年

这是部举世公认的政治讽刺剧和黑色喜剧片,它使用录像片段,依靠数码技术和一些特写镜头,通过技术手段显示出好莱坞与华盛顿的圆满结合。几位演员达斯汀-霍夫曼、罗伯特-德尼罗等出色的表演为影片增色不少。精彩的对白也是此片的优点。它属于令人感到温暖与舒适的政治讽刺喜剧,属于温和、模糊的影片之类,娱乐性强,采用了大量高明的嘲讽。

《浪人》1998年

这是罗伯特第一次拍摄如此具有现代感的动作片。罗伯特与尚-雷诺精彩的配搭使影片出色不少。影片讲述一些只会暗杀的浪人在冷战结束后面临失业的危险,于是他们去接最后一单生意……本片是好莱坞资深导演约翰-韦兰肯海默执导的又一部惊险片,他在片中保持了早期作品《满州候选人》、《五月中的七天》、《法国贩毒网》等机智冷静的风格。

《男人的魅力》1998年

这是一部查不出身份的影片,我印象中罗伯特没有拍过留着如此长胡子的**,与《荒岛余生》中汤姆的大胡子一样,一副流亡者的模样。这的确是一部感人心腑的**,透着尘世的沧桑与名利的虚假造作,更可赞的是一点点诡异的氛围始终跟着主人翁成长的岁月,而可望不可及的爱情又是那么纯洁高贵与远离红尘。

《老大靠边站》1999年

在这部影片中,罗伯特绝对发挥了他的喜剧才能,把一个有心理阴影的黑帮老大演绎的活灵活现。首先老大的工作即是装酷、摆狠。让大家没事也怕你,这样才能维持自己的尊严。除此之外,在床上也不能有闪失,否则传出一个“不举”的羞话……此片也是罗伯特对越拍越烂的黑帮片的一个绝妙讽刺。影片中仿佛透出罗伯特自身的命运轨迹。

《怒海潜将》2000年

《怒海潜将》是罗伯特企图翻身之作,在与小古巴-戈登一人一半的戏份中,罗伯特并没有占到什么甜头,看来真是后生可畏了。影片描述了从小斗志坚强的比利立志要当第一位美国黑人潜水队长,在先是与他犯难后来被他诚意感动的罗伯特身上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希望。罗伯特在片中严格意义上讲还是配角,最多算个大配角。

《拜见岳父母》2001年

同样是两条主线,罗伯特再一次证明了他演什么像什么的本事。从影片中可感觉他是那么挥洒自如,内敛的演技已无穿凿可言,与喜剧天才本-史提勒一个热情一个冷酷成强烈反差。影片内容是罗伯特从影来最寡淡无趣的一次。真想不通罗伯特为什么要接这样的本子,难道仅仅为了票房,或像某些弱智影评家一样从中嗅出了今日美国的味道。

《15分钟》2001年

这是本星期才出的DVD版本,也是罗伯特今年最值得大赞的影片。片中提出相当尖锐的一个问题,即传媒对待是与非的态度及信息社会体制的公正性,“15分钟”可以淹没公正、自由;“15分钟”是世界末日的开始。影片最后镜头中录下的自由女神像如一个末世救星,可惜是从疯子的录像机望去。

荐碟后记

德尼罗的演技一直凌驾于影片内涵之上,这位号称除了上帝,什么都能演的人,多年来一直是一位表演方面的天才与榜样,一生获得过无数奖励,刻画过太多经典人物。特别是底层小人物的起起落落,这也就是罗伯特**中最具见识的段章,更是他对资本主义魅力的无情讽刺,尽管最后他也沦为偶像。

与我欣赏的其他几位演员,金-凯瑞、达斯汀-霍夫曼、艾尔-帕西诺、罗宾-威廉斯等一样,他们都是造物恩宠。他们拥有布道并还原生活的义务,对于罗伯特而言,他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到了最捧。

罗伯特德尼罗 2006-2-14

中文名:罗伯特德尼罗

英文名:Robert de Niro

出生日期:1943年8月17日

出生地:美国纽约

罗伯特1943年8月17日出生于美国纽约,父母均是著名的艺术家。因此早在10岁的时候,他已经有机会参演舞台剧《绿野仙踪》,不过是演那只害羞的狮子。在通过Stella Adler Conservatory和American Workshop的学习后,罗伯特·德尼罗在美国导演Brian De Palma的影片中得到了一个角色,从此开始了他的水银灯之旅。1973年,他因在影片《战鼓轻敲》中饰演了一个头脑不灵光的棒球手开始得到了美国观众的关注。同年,著名大导演马丁西科塞斯的《残酷大街》一片,德尼罗在其中扮演一个纽约意大利街区中混食的小流氓,为了出人头地而不择手段地打劫杀人,片中的他脸色苍白,不修边幅,干坏事时一副自得其乐的表情。由于演得细腻传神,好莱坞对这位新星是一片赞扬之声,他也由此片获得两项演员大奖。1974年,德尼罗出演科波拉的名作《教父》第二集,扮演年轻时代的教父,再次出色发挥了他的天才演技,结果此片使他获得了第四十七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男配角奖,甚至有媒体当时感叹“《教父II》最幸运的就是以德尼罗代替了马龙白兰度”。

1976年,罗伯特德尼罗主演了美国影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影片之一《出租汽车司机》。德尼罗饰演的一位刚退伍的美国大兵为了拯救一个雏妓(朱迪·福斯特)大开杀戒。影片大受欢迎,德尼罗在其中的朋克发式也引得当时的美国年轻人纷纷仿效,同时正是因为此片日后引出了著名的“刺杀里根”事件。但更为重要的则是德尼罗出演的这一司机形象被后人看作是70年代“迷惘的一代”的代表形象,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德尼罗也凭借此片最终问鼎了第四十九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男主角。

罗伯特是当今美国影坛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演员之一,被公认为美国演员中演技派的代表人物。

《爱尔兰人》逆天的原因并不难理解,影片导演马丁·斯科塞斯以黑帮题材影片著称,片中三位主演罗伯特·德尼罗、阿尔·帕西诺、乔·佩西也都是黑帮题材的大拿。四个人都是获奖无数的**界传奇人物,当这四位聚到一起,拍出一部好评如潮的黑帮题材**,完全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今年10月初的时候,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在接受《帝国》杂志采访时,谈到超级英雄片和漫威**宇宙的兴起,被问到漫威**,马丁·斯科塞斯表示:“我不看它们。我尝试过,但那些不是**。”“那些不是**(cinema)。最接近它们的东西是主题公园,而不是演员们努力去向别人传达情感和心灵体验。”

此话被人解读为马丁·斯科塞斯看不起漫威**,引发了一段时期的争论,老人家马丁·斯科塞斯也不得不写了一篇长文来解释自己。他认为**应该是一种艺术形式,关于启示、关于角色、关于银幕,而漫威系列**缺乏这种能力。他不反对好莱坞的商业运作,但是担心漫威式**泛滥会摧毁**行业的多样性,对作为艺术的**构成致命打击。

整件事情的感觉,就像一位一辈子从事**事业的行业标杆,不得不向时代妥协,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做一份抗争。

科技发展影响着**行业,也影响着同时代下的各行各业。

影片中的黑帮同样无法逃避时代变迁的影响,任何传奇都终将迎来落幕,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都会被时代无情抛弃。

《爱尔兰人》讲述的正是代表着一个时代的黑帮故事。

马丁·斯科塞斯78岁、罗伯特·德尼罗77岁、阿尔·帕西诺80岁、乔·佩西77岁,四位老爷子加起来312岁。

他们用他们丰富的经验和阅历,拍出了一部纯正的黑帮题材**,并告诉观众,什么才是“cinema”。

《爱尔兰人》根据传记故事《我听说你刷房子》(I Heard You Paint Houses)改编。

《我听说你刷房子》作者是美国前检查官、辩护律师查尔斯·布朗特(Charles Brandt),写于2004年,记录的是黑手党金牌杀手法兰克·希兰Frank Sheeran回忆录。法兰克·希兰的绰号正是“爱尔兰人”。

1975年7月30日,美国卡车司机工会主席吉米·霍法参加在当地一家餐馆举行的午餐会,第二天早上他还没有回到家,从此不见踪影,至今下落不明,成为一起轰动全美的悬案,于1982年被宣布法定死亡。29年后,80岁的弗兰克·希兰公开承认,自己便是动手的真凶。

“我听说你刷房子”则是黑帮之间的一句黑话,本意指的是杀人之后,将喷溅到墙壁的血液刷掉,黑帮里的意思就是可以做杀手。

《爱尔兰人》中浓缩了整个美国近代史,几乎所有的历史事件都可以和片中黑帮分子扯上点关系。

片中三位主要角色就是海报上的三人。

他们用自己精湛的演技,重现一个时代从辉煌到终结。马丁·斯科塞斯们老去,黑帮**或许也会就此老去。

《爱尔兰人》用三个半小时的时间,为一个时代拉下帷幕。

罗伯·特德尼罗饰演“爱尔兰人”法兰克·希兰。

既然原著是关于法兰克·希兰的传记,影片自然也是跟着法兰克·希兰的视角在一步步推进。

法兰克·希兰曾参加过二战,在意大利作战,杀过人。退伍后,开着卡车跑长途运输,偶然得到替黑帮做事的机会,他抓住机会,充分运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成功成为黑帮集团中坚力量。

杀人灭口是最好的投名状,而且法兰克·希兰做的不错,这是他赖以生存的最重要资本。法兰克·希兰还参与过1961年的猪湾事件,在老美颠覆卡斯特罗政权的时候,他也出了一份力。

阿尔·帕西诺饰演吉米·霍法,是那个年代当之无愧的明星。

明面上,他是美国卡车司机工会主席,纵横捭阖魅力无限,暗地里,他勾结黑帮分子,为资本家输送利益。通过工会运动,他可以和政府一较高低,一时风头无两。

吉米·霍法又是一位充满理想主义的老男人,他固执地认为工会属于他个人,不肯承认自己归属任何黑帮或者政客的领导,这都为他的悲剧埋下种子。

乔·佩西饰演罗素·布法利诺,他是黑帮的绝对高层,黑白两道通吃。明面上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办事机构,暗地里所有的人财事权都在罗素手里。只有罗素任何的事情才能办得下去,忤逆罗素的人都将尸骨无存。

罗素·布法利诺就是那个年代的权力中心。通过他的言语,观众们可以知道约翰·肯尼迪当选美国总统得到了黑帮大量帮助。黑帮能有能量把一个人扶持到总统位子,自然也有能量将这个人从总统位子上踢下。

法兰克·希兰等人的传奇经历自然不会被官方承认,只能存在于都市传说,毕竟他们的“片面之词”不可证伪。

古巴导弹危机、肯尼迪遇刺、水门事件都成了法兰克·希兰的背景板,似乎世界运作的方式都是见不得人的勾当,这让阴谋论者开心不已。

而所有的这些戏份都让法兰克·希兰的传记充满传奇色彩。

吉米·霍法是否真的死了?杀害吉米·霍法的凶手是谁?这些其实都不重要。

看到当年那些意气风发叱咤风云的大佬们,暮暮之年只能颤颤巍巍地蜗居在敬老院内,你就会知道一切过往都是浮云。这世界不是我的,也不是你的,终将是孙子们的。

又或许法兰克·希兰揽下那么多命案,只是为了让自己的传记更加好看些。

一,导演不同

1,《美国往事》是由瑟吉欧·莱昂执导的剧情片。

2,《教父》是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执导的黑帮**。

二,剧情不同

1,《美国往事》剧情:二十年代的美国,纽约少年“面条”和几个同龄朋友一起认识了聪明狡黠的“麦大”,他们开始从事走私活动。不久,面条在一场械斗中杀伤人命,被关进监牢。

若干年后,“面条”出狱,当时的小伙伴们已经变成了健壮的青年人,在“麦大”的带领下,他们开始了一系列抢劫、盗窃、敲诈活动。随着犯罪活动的不断深入,“麦大”似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竟然把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也列入了行动目标。

“面条”不忍眼看好友走向毁灭,偷偷打电话报警,想逼迫“麦大”收手。警察与“面条”的朋友展开激烈枪战,“麦大”等人全部被杀。“面条”带着深深的悔恨和痛苦,离开纽约,回到年少时生长的地方。

三十五年过去了,几近垂暮的“面条”重新回到纽约的伤心地,他遇见了少时的朋友和旧情人,而当年“麦大”他们的死,背后竟然包含着出乎意料的阴谋。

2,《教父》剧情:40年代的美国,“教父”维托·唐·柯里昂是黑手党柯里昂家族的首领,带领家族从事非法的勾当,但同时他也是许多弱小平民的保护神,深得人们爱戴。

因为拒绝了毒枭索洛索的毒品交易要求,柯里昂家族和纽约其他几个黑手党家族的矛盾激化。圣诞前夕,索洛索劫持了“教 父”的参谋汤姆,并派人暗杀“教父”。

因为内奸的出卖,“教父”的大儿子逊尼被仇家杀害;小儿子麦克也被卷了进来,失去爱妻。黑手党家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白热化。 

三,主演不同

1,《美国往事》是由罗伯特·德尼罗、詹姆斯·伍兹、伊丽莎白·麦戈文、塔斯黛·韦尔德等人主演。

2,《教父》是由马龙·白兰度、阿尔·帕西诺等主演。

-教父

-美国往事

罗伯特·德尼罗是谁?后来这群年轻的演员们只要提及他的名字,便胆战心惊却又充满无限的敬意。43 年出生于美国纽约一个意大利后裔血统家庭,狮子座,自小安静自闭,60 年弃学从艺,师承于李·斯特拉斯伯格。73 年与马丁·西科赛斯合作《穷街陋巷》一举成名。

我看**以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比较谨慎,时间越久,对**的观察越龟毛细致,难以回到当时最好的状态。差不多是在高中到大学那六年时间里,对**的感官是最鼎盛的状态。很庆幸在那样一段时光,我看到了罗伯特·德尼罗的**,基本上都看了。《教父 2》、《愤怒的公牛》、《喜剧之王》、《盗火线》、《出租车司机》、《美国往事》、《猎鹿人》、《好家伙》…这些影史上随便一部都能被说成的经典作品集中在七八十年代,那个年代,是好莱坞出大师的年代。

得益于这些作品,**文化变得越来越广为人知,一代又一代的**人开始秉承着**精神去创作。

我初中开始看香港**,王家卫、吴宇森、杜琪峰、关锦鹏、徐克……那时候对国外**狗屁不知,到我确定我疯狂爱着**之后,我开始有所觉悟,觉得是该看看国外的**了,那时候我的外国启蒙**是《泰坦尼克号》,这部**前后看了六遍,总的来说,每看一遍都有过剩的情感,我想它还是一部伟大的**吧。

我认识了莱昂纳多,并且还知道了他想成为杰克·尼克尔森那样的演员,我开始去看莱昂纳多的所有**,也开始看尼克尔森的**。这样滚雪球似的,我认识了梅丽尔·斯特里普,她和上述两位都有合作过,分别是《猎鹿人》和《紫苑草》。

一方面惊叹于尼克尔森和斯特里普难以复制的表演风格和驾驭能力,一方面开始打开对好莱坞的认知,这似乎是所有新手的开端,只是我选择的比较复古,我知道最早的不是布拉德·皮特和汤姆·克鲁斯,而是杰克·尼克尔森、达斯汀·霍夫曼、阿尔·帕西诺以及罗伯特·德尼罗这些表演大师。

这不得不从《教父》系列说起,现在说起这部**,始终有些懵懂,可能科波拉也没想到他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如深厚,一些影迷每年都要翻出来把《教父》看一遍,还不一定敢吹牛说完全懂,但它就是伟大,任何黑帮题材**在它面前都是相形见绌,我便是那众多影迷其中一个,有可能到了你生活得够呛了,《教父》便会成为一个终结点。

《教父 2》是罗伯特·德尼罗表演生涯上不可不提的一部**,他的出场,标志着一个伟大演员的诞生,尽管那是他第一次拍这么大制作的影片。这位师承斯特拉的方法派演员很早就放弃了学业而奔赴纽约学习表演,与马丁·西科塞斯小时候便打过几次照面,1972 年正式在一次聚会上认识,73 年正式合作《穷街陋巷》,打开了自己的演艺大门。1974 年,他成功被科波拉赏识,出演《教父 2》年轻维托里昂。

因成功出演《教父 2》年轻维托里昂一角,捧得当年奥斯卡最佳男配角。也是奥斯卡历史上因同一个角色获得奥斯卡奖的男演员,另一个则是老年维托里昂的扮演者马龙·白兰度。

可能所有人都没想过,以配角姿态出现的他傲然地演活了马龙·白兰度的年轻时代,苍白的面容,和微微一笑的神情掩藏了一颗复仇之心。那年奥斯卡毫不犹豫给了他一座最佳男配角奖,这是奥斯卡历史上第一次给同个角色但不同演员的加冕。从那以后,德尼罗正式成为所有影迷谈论的对象,说他的表演像颗定时炸弹,说他之后必然会成为杰出人物。事实上,真是如此,因为在与马丁·西科塞斯长期合作的时间里,他都变幻着自己的姿态去看待每一个角色。很快的,《出租车司机》令我们拍案叫绝,一个演员怎么会有如此强大的魅力去征服一个角色,在这背后,他到底做了什么?

私心来讲,我把《出租车司机》看作改变了我人生态度的一部**,看完那一晚,我久久难以入睡,德尼罗每句台词,每个身影和动作都难以忘却,他对着镜子反复说道“你是在和我说话”像一剂毒品似的令人上瘾。

当然,这部战后表现美国社会当时迷茫的一代为主旨的**能够被列入经典和德尼罗紧密关联着,他冷酷和暴戾的眼神,让人无法跳脱出来。但你不知道的是他为了这个角色,天天开着出租车游走在街头,研究精神病患者的状态,这是一个方法体验派演员的习惯,只是为了深度进入角色。

如果没有《教父 2》的出现,我相信奥斯卡仍然会大方的给他一座奖杯,因为这个角色,代表的是众人,深刻到骨子里,难以逾越。短短两年时间,他便成为了演技的代言人,这让他名声大噪,更重要的是,他对于角色的尝试,变得毫不设防。在 1976 年,《猎鹿人》的出现,让我认识到了梅丽尔·斯特里普,他们的合作,深深地让我痴迷。

《猎鹿人》仍然是部反战片,它表现战争的残酷,也表现战争下人心的考验。这部**当年获得奥斯卡多项大奖,这是一部你看后会失眠,会内心挣扎的**,它的实质性强大得覆盖了人物和剧本,我们看到了德尼罗、斯特里普和克里斯托弗·沃肯三人卓越的表现,得益于**,更离不开他们自身的塑造。

我们常说一个好的演员应该有强大的内心去感受角色带给他们的满足感,无论是哪一种派别,怎样的面貌,或者他和角色本身的联系。其实这都是泛泛之谈,要知道一代难出一个马龙·白兰度,一代也可能只出一个梅丽尔·斯特里普。

要说罗伯特·德尼罗是哪一种?人们觉得他是黑帮**的王者,是所有年轻演员瞻仰的对象。这与他后来和西科塞斯拍的很多黑帮题材**有关,里面的角色大部分都是极端分子,有严重的抑郁症,精神分裂,社会边缘人物。但让他捧得奥斯卡影帝桂冠的《愤怒的公牛》却截然相反,同样是西科塞斯,同样是打得慷慨激昂,可这一次,却是一部剧情传记**让他名垂影史,这与他上一次捧得奥斯卡,不过十年之间的差距。

《愤怒的公牛》改编自真人记事,记录了一代拳王杰克·拉莫塔的陨落与崛起。看德尼罗的**你会产生一种假象,这种假象就是你看**里的人,像在看德尼罗;而你看德尼罗,却又像极了角色本身,他很适合演一些冷酷和自言自语的话痨,更适合演一些不怒而威的头目,我觉得这是一个演员逃不开的特性,德尼罗可以与角色相互交替灵魂,这本身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但在人们习惯了德尼罗冷酷暴力的形象之后,他却一改常态,和西科塞斯再次合作了《喜剧之王》,令人跌破眼镜。 《喜剧之王》不再有冷峻不羁的标准符号,这是一个小人物,为了上一次脱口秀绑架了当时的喜剧之王,只为了证明自己。这是一出讽刺的戏码,他的神情和台词丰富多样,要不停地说话,不停地通过说话来掩饰自己内心的焦躁。

你可能看着看着,觉得这根本不是一出喜剧,简直就是一出滑稽的正剧。但德尼罗才是真正的高手,他没有脸谱化一个角色,他把角色更深层次的内心表现得淋漓尽致,我看完后才深深感叹,他到底怎么做到的?每一个角色,每一次出场,都难以从他身上游离。很可能他就是被戏剧之神眷顾的那个人,天生就该成为一个演员。

马丁·西科塞斯和罗伯特·德尼罗合作了十多年,两人互相成就,造就了一段神话。曾经在影迷的口中,你能想到最好的搭档,就是他们俩,到了新千年,这个重担从罗伯特·德尼罗手中交到了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手上。

我专注于德尼罗年轻时候拍的**,有一半为黑帮题材,他仍然做过很多尝试,和贝托鲁奇拍摄《1900》,和梅丽尔·斯特里普演过爱情片《坠入情网》,你会发现这个男人本身很沉默寡言,童年在单亲家庭长大,孤独的他大多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他是正宗的意大利后裔,后来才搬到美国,这可能与他拍《美国往事》有着关系,这部**难以描述,他的经典是过了十年后才被人觉出,听说本片长达四个多小时,最后剪成了三个小时,至今没有人看过四个小时原版。但这不影响本片的伟大,同样,看《美国往事》后,我感动得一塌糊涂。

《美国往事》为导演赛尔乔·莱翁内的遗作,直到十年后这部**才被世人铭记称之为伟大。 这是一段成长往事,几个纽约犹太黑帮少年一路同行,最后为各自的信仰而走上不同道路。《美国往事》造就了仅有十三岁的詹妮弗·康纳利,造就了莫里康内伟大的配乐,造就了一段永恒的时间之旅。

很多人说,这是唯一一部可以和《教父》媲美的黑帮题材**,所幸他们都有罗伯特·德尼罗,在这种**大于演员的影片中,他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儿,他是一片绿叶,但绝不仅仅是为了凋零的绿叶,而是衬托得**近乎完美的绿叶。

《美国往事》的境遇让我想到周星驰的《大话西游》,当时饱受诟病,过了十年,人们才感受到它的独有价值。《美国往事》讲家庭,讲友谊,讲成长,讲人生。这部伟大的**根本无需多说,它就像回旋针,过个一年半载,你仍然念念不忘。

一个演员的伟大与自身有紧密联系,更与**有直接关联。像德尼罗这种演员,不为时间所驱动,成为一名表演艺术家,这可能和童年的他愈来愈接近,到最后,只想呆在片场,回顾着自己的人生。年轻的人们应该不会对 73 岁的老爷爷感兴趣,但你可以在很多喜剧**里面看见他,《拜见岳父大人》系列就是他,《乌云背后的幸福线》也有他,《实习生》里也有他。

老爷子年老后很钟意喜剧片,按他的说法,年轻时候拍过太多沉重的**了。从当初的冷酷到现在你只会觉得他面善可爱,这个男演员百分之八十的人生都献给了片场,两次奥斯卡,威尼斯国际**节终身成就奖。人们称他“戏剧之神”,他却说自己更像小丑,一辈子只想呆在马戏团。

罗伯特·德尼罗今年 75 岁了,还在不断拍**,当制作人。

我视他为偶像,为**英雄,最重要的是,他首先是一个好演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18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