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的总结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的总结,第1张

由书名即可知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有关于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作者主要强调各个理论视角的兴起,尤其关注那些激发了当前理论形式的关键人物,如米德。

这本书包括了功能主义理论、进化论理论和互动理论等七大理论。这里。我主要谈谈我对“互动理论”这一方面的理解。

互动,顾名思义,就是指个人与他人或群体间的互相交往活动。马克思认为:“社会——不管其形成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互动是最基本,最普遍的日常生活现象,是我们每个人最直接体验到的社会现实。这也是我选择学习“互动理论”的原因。

首先,米德对早期互动理论和现象做出了巨大的开创性贡献。米德的综合理论体系是将人类心智、社会自我、社会结构贯穿于社会互动之中的,并结合了杜威的实用主义、达尔主义和行为主义。米德认为,人类是一种寻求适当位置的动物,试图应对他们周围的现实环境,并学会那些能够使他们获得满足的行为模式。于是就融合成了这样一种人类图像:人类力图适应周围的世界,并保存那些能够使他们适应周遭环境的特征,其中特别是心智与自我。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米德并未解决对社会结构的参与如何影响个体行为以及与之相反的问题。于是,就有了“角色”这一概念的发展。罗伯特·帕克、默雷诺等的角色理论补充了米德的开拓性概念。角色体现了地位的动态一面,个体被社会性地置于某一地位,并通过与其他地位的关系实现对它的占据,当个体行使构成地位的权利与义务时,他就是在扮演角色。就我理解,角色的扮演就是社会结构的运行。

以上是早期美国,学者对互动的见解,接下来是早期欧洲学者的见解。美尔认为,社会互动导致了社会现象的出现,对社会现象的大量见解,可以通过理解其得出的产生和延续的基本互动过程来达到。涂尔干后期对社会宗教里的仪式的分析,让后来的理论家开始认识到,人与人的仪是创建和维持互动模式的关键机制。韦伯将社会学所研究的行为定义为社会行动,并且认为隐藏在阶级、国家、制度和民族这样一些社会宏观结构背后的社会现实是人与人之间富于意义和象征性的互动。由此有了舒茨等思想家的思想发展,胡塞尔的日常世界概念,还有更进一步的舒茨的“知识储备”。

互动理论存在不同的理论渊源,到了20世纪末,互动理论已经分离出许多发展方向。主要的有:自我和身份理论(以自我为概念)、角色理论、剧场理论(戈夫曼认为,人们就是演员,而他们所在场景就是一个剧场)和常人方法学(研究人们之间使用的人际之间的“方法”)。另一个相关的理论是情感理论,其主要包括了情感剧场理论、情感的符号互动理论、地位和权利的情感理论和心理互动分析的情感理论。互动过程是以人为主体的,那么情感的介入则是必然的,博格等思想家通过研究情感理论来影响和引导互动理论的进行。

互动,我们每天都在进行,互动理论让我更好地理解互动。

  社会事实,凡普遍存在于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能够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一切行为方式, 无论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称作社会事实。

  社会事实的 三个特征 :外在于个人的客观性,对个人具有约束力的强制性,具有源自集体性的普遍性

  两类社会事实 :行为方式的生理学事实,如 集体意识;属于集体存在方式的形态学事实,如要素分布情况

将社会事实作为“物”来考察,强调事实先于观念、存在先于本质。对现象的观察要排除先入为主偏见的干扰,直接透入现象本身

要求 :1必须始终如一摆脱一切预断,研究和论证过程中禁止适用科学之外的概念

           2对研究对象进行操作定义,最初定义应当取材于感觉资料,感觉是科学客观性的保证和出发点,避免观察者个人成见的感性材料,采用具有足够客观性的感性材料,努力考察社会事实脱离个人身上表现而独立存在侧面

社会学的 目的 是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客观研究,得出科学结论,为社会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区分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 ,是观察现象到提出科学结论建议的中间环节

    若现象是正常的,即使不符道德也不应将之剔除;若现象是病态的,也应有科学的论据证明改良的合理性。普遍性是正常现象区别于病态现象的重要标志:具有最普遍形式的事实为正常现象,其他事实则为病态现象。只有弄清常态现象产生的原因、存在的条件,才能清楚认识病态现象,社会学才能对人类实践具有意义

     判断社会现象正常或病态,须将之置于一定社会类型进行考察,应有”社会形态学“对社会类型进行划分

解释社会事实的 两大原则 :

1某一社会事实的存在必须根据别的社会事实来解释;而非从个人意识中探求

2 对社会事实的完整解释必须包括因果考察和功能分析;先因果后功能的逻辑秩序

对某一社会事实的原因和功能的探索应从其他社会事实中寻找;

通过对社会内部环境的分析来解释社会事实的原因和功能;突出社会环境对社会事实的决定性影响

运用 共变法 验证因果关系的存在;强调比较方法对社会学的意义

       共变法,就是对社会事实作交叉分类以确定它们的共变程度。若确定两种现象始终处于同样的关系下,且总是同时以某种方式发生变化,便可认为其存在因果关系

建立在个人相似性和社会同质性基础上。人们彼此相似,具有同样的生活情感和道德信仰。个人行动受群体意志支配,个性湮没于 集体意识 。社会分工不发达,社会各部分相互依赖程度低。法律特征是 压制性制裁 ,法律作为集体意识力量的体现,视违反集体意识的行为为犯罪。惩罚是为表达社会成员对集体的激情,强化人们的集体归属感,巩固社会秩序的基础。

集体意识

集体意识是机械团结的精神基础。强调社会共识对社会整合的重要性,指 社会成员平均共有的信仰和情感的总和,依赖于个人意识而存在又不同于个人意识,弥漫于整个社会空间,是社会精神的象征。有自己的特征、自己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模式。

机械团结的社会,以强烈的共同的集体意识为基础。笼罩全部个人意识,驾驭大部分人日常生活具有强大的社会控制力;有机团结的社会,集体意识的外延和力量有所缩小,为个性发展留下余地,在日常生产中的调节作用被削弱,仍起到加强人们之间的功能性相互依赖关系的作用

现代社会,集体意识不是表现为具体规范上的统一,而是表现为抽象价值层次上的一致。各种特殊群体中,集体意识也以一种被限定的形式存在。是无数初级群体团结的主要根源。现代社会各种职业群体中,共同职业活动和利益导致群体内部的同质性,形成共同习惯信仰伦理。群体成员的行动要受到集体意识的制约和指导,认为,各种专业群体中,机械的团结将变得越来越重要,成为一种个人与社会相联系的中间环节。作为一种道德力量,遏止个人利己主义膨胀,培植劳动者团结热情,防止强权法则肆意横行。

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分工导致职业的专门化,成员彼此具有不同的能力。造成人们彼此的相互依赖感、团结感和与社会的联系感。促使社会的和谐统一。法律特征是 恢复性 ,其功能是将分化的个人组织起来使之有序相处,维护个人与群体间的依赖关系。

社会分工

社会团结的精神基础是集体意识,社会团结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分工。

区分 常态分工和变态分工 ,考察前者对社会团结的正面功能和后者对社会整合的负面影响。

涂尔干强调劳动分工使各种功能彼此紧密结合,改变和完善现有社会,使社会成为可能。分工产生的道德影响较其经济作用更为重要,建立了多人间的团结感是其真正功能。

分工是有机团结的基础,分工的发展及其产生的相互依赖性代替了集体意识成为社会整合的根源。从而推动了社会结构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转变。对于病态形式的偏离自然发展方向的分工,使我们更好确定形成正常状态的各种条件

区分 三种反常的分工 :失范的分工、强制的分工和不协调的分工

1 失范的分工 ,对分工产生的新角色的规范模糊不详尽,导致社会对个人行为缺乏法律道德约束

 使得社会成员丧失指导其行动的共同信仰和价值观,导致社会失范和有机团结发展。

2社会规定不再与事物的真实状态相呼应,不再具备自身的道德基础时,便产生 强制的分工。 强制分工是一种不平等的分工,造成偏离有机团结的社会不平等现象,加剧社会冲突威胁社会秩序。

3 不协调分工 ,由不适当的分工组织出现,导致社会成员行为不和谐、劳动积极性缺乏所产生。

 将由社会原因导致的自杀类型分作四类:利己型自杀、利他型自杀、动乱型自杀、宿命型自杀

1利己型自杀,原因是低度的社会整合及由此而来的个人主义膨胀。从集体意识和社会组织结构两方面分析:天主教和犹太教具有较强的团结性和较高的整合度,自杀率较低;新教突出个人的独立自由精神,损害社会团结导致自杀增多。社会组织对于个人独立性的影响是导致利己型自杀的重要原因,家庭组织能够增加人们社会团结的纽带,抑制利己型自杀率增长。

2利他型自杀,并非由个人对社会的疏离所造成,而是在社会组织高度聚合和社会整合力量过强状态下产生,是个人对集体的牺牲。存在于集体意识较强的低级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军队中

3 失范型自杀,是由社会失范导致的自杀。从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两方面着手分析。认为人们能够生活在于其需要与满足需要的手段是和谐一致的,社会经济危机会破坏这种和谐,出现价值迷失和社会失范,威胁个人生活,导致自杀增多。

4宿命型自杀,是集体力量对个人的超强控制以及个人无法忍受过多限制所造成。指出,自杀主要受社会整合、道德秩序等社会事实所决定,与社会的集体倾向相呼应

对自然和神灵崇拜是宗教的表现形式,宗教的根本特性和真实本质在于将世界区分为神圣事物和世俗事物。

神圣事物,被赋予禁忌性和权威性,是爱和理想的寄托,是强制、尊重和爱的来源

世俗事物,则与人们日常生活相联系,是卑下、现实和个人的

二者相互独立,有不可逾越的界限,超越这一界限必须举行一定仪式

这两个实际上都是一个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提出来的。他认为个人际关系网络可以分为强关系网络和弱关系网络两种。

强关系指的是个人的社会网络同质性较强(即交往的人群从事的工作,掌握的信息都是趋同的),人与人的关系紧密,有很强的情感因素维系着人际关系。用中国人的话说,就是关系很铁。

反之,弱关系的特点是个人的社会网络异质性较强(即交往面很广,交往对象可能来自各行各业,因此可以获得的信息也是多方面的),人与人关系并不紧密,也没有太多的感情维系。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泛泛之交。

格兰诺维特认为,关系的强弱决定了能够获得信息的性质以及个人达到其行动目的的可能性。在他做的调查中,美国社会是一个弱关系社会。也就是说,一个人他认识的各行各业的人越多,就越容易办成他想要办成的事。而那些交往比较固定,比较狭窄的人则不容易办成事。

根据格兰诺维特的理论,华裔学者边燕杰提出了强关系假设。即认为中国社会并非美国的若关系社会,而是一个强关系社会。也就是说,在中国,想要办成事,靠的不是弱关系所能够获得的信息的广度与多样性,而是强关系所能给予的确定而有力的帮助。我们通常说,找关系,就是这个意思。可以说,边燕杰的强关系假设是很符合中国社会现实的。

实际上所谓的弱关系理论,并不能称之为一个理论,它只是边燕杰在格拉诺维特的基础之上对他的理论在中国做的一次检验,提出了该理论在中国特定环境下的假设。

答案:加拿大社会学家李约翰(John Lee)认为爱情的三原色是“激情”、“游戏”和“友谊”,这三种颜色的再组合便构成爱情的次级形式:占有型爱情包含激情和游戏的成分;利他型爱情包含激情和友谊;实用型的爱情包含游戏和友谊的成分。于是他总结出爱情的6种类型:(1)Eros,即“激情型”,这种爱情风格是指一个人所追求的爱人在外表上酷似自己心目中业已存在的偶像;(2)Ludus,即“游戏型”,是逢场作戏、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式的爱情;(3)Storge,即“友谊型”,是一种缓慢地发展起来的情感与伴侣关系;(4)Mania,即“占有型”,指那种以占有、忌妒、强烈情绪化为特征的爱情;(5)Agape,即“利他型”,或称之为无私的爱,在这种爱情之中,爱被视为他(她)的义务,并且是不图回报的;(6)Pragma,即“实用型”,是一种务实的或功利的风格,譬如把对方的出身以及其它客观情况都考虑在内。对一个特定的人,他(她)不一定在其所有的爱情关系之中都表现出同一种风格。也就是说,不同的关系会唤起不同风格的爱。即使在同一关系中,人们也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从一种风格转向另一种风格。在这一理论研究基础上,Lasswell和Norman建构了“爱情评定问卷”(Love Scale Questionnare),CHendrick和S Hendrick (1986)也使用自编的量具和因素分析法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检验,结果有力地验证了其效度。

不对。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是基于某种伦理道德诉求,即资本主义对无产者而言是一种典型的剥削和不公正的制度,恩格斯把道德言说融入在对资本主义的经济批判之中,是从道德出发的,从道德和情感出发是不对的。卡尔·马克思,全名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犹太裔德国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革命理论家和革命社会主义者,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也是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之一。

《情感社会学》一书总结了情感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并附带介绍了与这些社会学理论相交叉的心理学理论。情感社会学从理论取向上可划分为拟剧与文化、交互仪式、符号互动、交换、结构和进化等七种基本的研究取向。本书还总结了多位情感社会学研究者在不同的研究传统下的成果,并归纳了每一种理论的实证研究成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271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