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诗《嘎达梅林》,是辛沪光1956 年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时的毕业作品。
1956年,年仅22岁的辛沪光,以气势磅礴的交响诗《嘎达梅林》震动了整个乐坛,几十年来长演不衰,唱片一版再版,并被东欧许多国家誉为可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相媲美的“二珍”,已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优秀交响乐作品。
辛沪光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批有成就的女作曲家,也是我国享有国际声誉的作曲家之一。
data-filtered="filtered" 辛沪光
辛沪光出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辛沪光在上海念完小学,接受了比较正规的音乐启蒙教育。1948年,来到南昌进入当时的一个教会中学(南昌一中的前身)读书。在这个教会中学,辛沪光接触到了钢琴,聆听老师弹奏的琴声,心里埋下了音乐的种子。辛沪光跟着江西师范大学的钟立民学钢琴,接受了更高层次的音乐教育。
1951年,辛沪光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成为解放后中央音乐学院第一批正式面向全国招收的学生。在中央音乐学院学 期间,她开始接触并深深爱上了蒙古族音乐。
当时班上只有两名来自内蒙古的同学——美丽其格和包玉山。当时包玉山是管弦乐系学习黑管的学生,他经常和美丽其格到作曲系的自修室与辛沪光等人聊天,一来二去双方就熟悉了。在与包玉山的交往中,辛沪光获得了一些关于内蒙古音乐方面的资料,她渐渐对内蒙古生发了浓厚的兴趣,两人的感情也渐渐升温,后来就成为辛沪光的终身伴侣。
因此,辛沪光对蒙古文化的接触也就更多了,也了解到了《嘎达梅林》的故事和动听的蒙文民歌。1956年,23岁的辛沪光在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并写成了《嘎达梅林》。一个小女孩写出了一部大气磅礴的交响作品,令周围的人都大吃一惊。
1956年毕业时,辛沪光与包玉山一同回到内蒙古学蒙古族音乐。对于当年的决定,辛沪光坦言,“那时候的想法很单纯,就是喜欢那里的音乐,一心就想真正到草原上去”。听说辛沪光要到内蒙古去,她的家人也没有特别反对,而是尊重她的选择,“既然选了蒙古族对象,那就过去吧。”
辛沪光追忆:“我的老家在江西,生在上海,其实是地地道道的南方人,很多媒体常常在采访后用一句歌词‘南方飞来的小鸿雁’做标题,更多人还认为我当初选择到内蒙古大草原深造蒙古族音乐是受了爱人包玉山的影响,实际上根本不是这种情况。”
在内蒙古的26年
从1956年来到内蒙古,到1982年因工作调动前往北京,辛沪光在内蒙古整整待了26年,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和记忆都留在了草原上。
26年来,辛沪光所走的道路可谓一言难尽。
当文革开始后,由辛沪光完成的草原史诗作品《嘎达梅林》被定性为大毒草,且禁止公开演出,更让她忧虑的是蒙古族人民特有的马头琴艺术也少人问津,她在痛心的同时,尽己所能地对其进行保护。在那样特殊的时期,辛沪光还偷偷记录和搜集了很多与马头琴相关的资料。
从1973年开始,辛沪光开始做另外一件事,为马头琴谱写一首作品,并于1980年完成了我国第一部马头琴协奏曲《草原音诗》的初稿,后又经精心修改,于1983年9月在第二届华北音乐节“晋阳之秋”音乐会上首次公演。《草原音诗》一经公演后,好评如潮。
1987年,为了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40周年,辛沪光创作完成了四幕舞剧《蒙古源流》。这是一部追述蒙古民族历史,寻找民族之根的鸿篇。
母子首次同台合作《嘎达梅林》
在辛沪光在艺术上不断追寻时,她的3个孩子相继降临人世。辛沪光对三个儿子采取的教育是“各取所长、因材施教”的方针——大宝作曲(已故)、二宝拉小提琴、三宝指挥兼作曲。
二儿子二宝在美国。1991年,辛沪光在美国住了近一年,除了探亲,她还有一个目的是为自己挣够开作品音乐会的钱。她给一个华人家庭当管家,教孩子弹钢琴学习音乐,给婴儿喂饭,做家务。闲暇时间,给教会弹钢琴。当她挣了近5000美元,满怀欣喜地憧憬音乐会时,接到儿子三宝的电话:“大哥失踪很长时间了。”
紧急回国后,公安局通知她,大宝被人害死了。“这是个谜案,直到现在都没有破。”辛沪光垂下了眼帘,“这件事对我打击太大了。大宝很有才,他创作的弦乐四重奏很有功底和内涵。”
在巨大的丧子悲痛中,筹办作品音乐会的计划被搁置下来。
三宝
著名音乐人三宝,原名那日松,是辛沪光的小儿子。
辛沪光说:“三宝自小就很有音乐天赋,当时收音机里播放歌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三宝就能够想象出节奏和动作,诸多音乐曲调,他基本都能记住。更有趣的事,我的很多唱片竟会不知不觉的丢失,日后一打听才知道是三宝偷偷拿去听了。现在三宝的名气很大,但他的压力也很大,他很清醒,他说要创作出有分量的作品。”
2001年,著名导演冯小宁拍摄《嘎达梅林》,特别邀请了三宝为影片作曲。命运在此时向三宝显现了惊人的力量,可以说“嘎达梅林”为三宝开启了一扇在音乐里向着故乡的回归之门。为**作曲的《嘎达梅林》经过美国加州 一年的考评,还获得了加州 杰出贡献奖,以表彰这部能让他们听得懂的民族音乐力作。这是该项奖设立以来第一次颁授给华人作曲家。
有人认为重写三宝的《嘎达梅林》太过抒情、柔情,没了当年母亲那种豪放与强悍,刚烈变成了阴柔。辛沪光似乎有些“护犊”,她认为儿子的版本是既有抒情,也有壮烈,他把民歌的弦法、特点感性地融在自己的音乐感觉里。
2007年6月24日,辛沪光作品音乐会在京演出,富有戏剧性的一幕此后传为一时佳话。音乐会上,随着三宝扬手挥棒,交响诗《嘎达梅林》再次奏响,充满深情的这对母子首次同台合作《嘎达梅林》。
在50年创作生涯中,辛沪光完成了近千部(首)作品。将原生态蒙古族音乐与交响乐完美融合,是她最大的艺术成就。
谈到《嘎达梅林》她说:“我当初看到嘎达梅林民间叙事长诗以后特别感动,所以就写了部交响乐。”言语间不乏自豪,不过随即话锋一转,“现在一提《嘎达梅林》,我就想找个地缝钻进去。我写了那么多作品,只有这部被人们记住了,很惭愧啊!”
2011年10月17日,辛沪光在美国纽约不幸逝世,享年78岁。(非常历史)
歌曲的处理手法和方式
歌曲的处理手法和方式
大家都知道, 一首歌曲最少要有一个的部分才能哄托出情绪和气氛,否则歌曲将给人平淡无味的感觉,但是也有例外的,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全歌就没有点。
歌曲的处理手法和方式,是一个比较难掌握分寸的问题,由于篇幅所限,俺就在下面简单地说说,只是随笔,没作系统的论述。请谅。
歌曲的可由作词者或作曲者来处理,又以作曲者的处理为重。
一首好的歌词,尤其是由歌词写手专门为歌曲创作而写的歌词,就已经把点给写出来了,也就是说,在何处地方歌曲的应该出现。为这种歌词谱曲时,作曲者一般都会跟着歌词的写法去写曲的。但是,很多时候歌词本来只是一首诗,也就是说作者写诗时根本没把的处理考虑进去(没有点的诗比比皆是,随街可拾)。遇上这种歌词(诗),作曲者就要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进行的处理了。
通常,很多的“歌词”, 特别是在网上发表的歌词,其通病是作者没对所要写的歌词作一通盘的结构性思考和分析,尤其是初稿完成后就匆匆发表。这种作法跟写诗没两样,一般来说写现代诗是很随意的,结构和形式都没有什么限制,只要跟着感觉下笔就行,三五句一段,每段的行数不等,有没有点等等都不是问题。但写歌词就比写诗要严谨,要考虑的不仅是内容,也要考虑其它方面如形式,句法,行数和字数,的布局,……等等。
歌词的布局点通常是放在中后段。这种处理手法便于利用前半部分的歌词来铺陈和营造气氛,把一步步推上去。这是最常用的手法。还有的是歌曲一开始就形成一个点,把气氛鼓动起来,然后再陈述铺垫。这种手法有点类似写文章小说和**的倒述法,先把故事的结局大概表述一下,吊起读者的兴趣,然后再展开。在歌曲的处理时, 这种手法不常用,而且一般来说其结尾也必定有另一个点与之相呼应,且通常第二次处理比第一次的要强烈如此才不会给人“虎头蛇尾”的感觉。
作曲方面来说,音乐的处理手法上可用渐进上扬或突进拔高的音阶,加快旋律的速度节奏和频率来显示歌曲的来临。通常,全曲的最高音区也就是的地方。
一般来说,短小的歌曲只有一个如正弦曲线般的,较长的歌曲可有两个或更多的点,其旋律有如波浪式的连绵起伏。
下面就举些实例来说明一下歌曲的处理:
《我的祖国》 (乔羽 词 刘炽 曲)
(一)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这是美丽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二)
姑娘好像花儿一样
小伙儿心胸多宽广
为了开辟新天地
唤醒了沉睡的高山
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这是英雄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三)
好山好水好地方
条条大路都宽畅
朋友来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来了
迎接它的有猎枪
这是强大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灿烂的阳光
这是一首词曲俱佳的上成之作。此歌集独唱(领唱),合唱一体,词曲优美动听,激励人心,足以作为词曲创作的范例。在俺的拙作《歌词写作浅析》里也有对此歌做了点表面的分析,由于篇幅所限,此处只对其处理的手法作点论述。
此歌共有三节,每节的前半部采用独唱(领唱),从歌词的内容来看,属于描述铺陈性质,而到了后半部的副歌,采用合唱,从歌词的内容来看,用于概括本节的内容,可见歌词作者写歌词时就考虑到把歌曲的放在此处。我不知道当时歌词作者在写歌词时是否已想到副歌部分要采用合唱的形式来处理,但可以肯定的是,作曲者用合唱来处理,并用加快旋律和强度以及副歌部分几乎都在高音区里徘徊的手法来处理副歌(合唱)部分,的确使此歌的在此处展现。在合唱开始时,歌曲的旋律在“这是美丽的祖国”这句里与领唱部分相对地突然拔高,另人精神为之一振,显示的到来,尤其是最后一节歌词里的最后一句音乐的处理手法,使全曲结束在强盛的高音区,把歌曲的推上最高峰。
建议有心学习的词曲创作同好们能多听听多理解和分析此好歌,必有收获!
再来谈谈短小歌曲的处理,东蒙民歌《嘎达梅林》是一首很好的范例。此歌也是分节歌,每节只有四句歌词。
《嘎达梅林》(东蒙民歌)
(一)
南方飞来的小鸿雁啊
不落长江不呀不起飞
要说造反的嘎达梅林
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
(二)
北方飞来的大鸿雁啊
不落长江不呀不起飞
要说造反的嘎达梅林
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
(三)
天上的鸿雁从南往北飞
是为了追求太阳的温暖
反抗王爷的嘎达梅林
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利益
(四)
天上的鸿雁从北往南飞
是为了躲避北海的寒冷
造反起义的嘎达梅林
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利益
从歌词上看来,其的地方并不如《我的祖国》那样明显,但“不落长江不呀不起飞”一句,给予人一种追求的感受,有情感升华的感觉。从乐曲上看,其旋律大约像一个正弦曲线波,从全曲开首的低音”la”到第二乐句尾的“la”,然后逐步下降回复到全曲尾的低音”la”。这点旋律的走向在五线谱上最是明显不过了,但在简谱里却看不出形状来。因此,从通常的理论上来看,此歌的点是在第二乐句(也就是第二句歌词)的收尾处,不单是因为那里出了全曲的最高音“do”,而且那个”la”为四拍的长音。
另一首只有四乐句的多节短小歌曲《送别》 (片段)(郑洪 等词, 巩志伟 曲)
(一)
送君送到大路旁,
君的恩情永不忘。
农友乡亲心里亮,
隔山隔水永相望。
从歌词上看来,其点可以放在第二或第三句上,在乐曲的处理上,作曲者明显地把点放在第三乐句(第三句歌词)的末尾“心里亮”处。此歌的旋律在总体上也是呈一个正弦曲线波,只不过其波峰相较于《嘎达梅林》而言就偏向歌曲的尾部。
至于把放在歌曲开首处的特殊处理手法,很少见。此种手法可见于《黄河大合唱》组曲里的《怒吼吧!黄河》:“怒吼吧,黄河!怒吼吧,黄河!掀起你的怒涛,发出你的狂叫!……” 歌词一开头就是激昂的呼叫,所以可以确定的是此处就是,但不一定是全曲的最处,此歌的最后才是。
下面再以原创歌曲的实例来具体说明一下我个人对歌曲的形成和处理的方法。
《莫问》的歌词分两节,每一节又分成上半部和下半部如下示:
《莫问》
作词: 温柔一刀
作曲: 黄 鹤 楼
(一)
莫问我的来处,
我只会出现在,
不为人知的一隅,
静静遐想期待。
一枚擦亮的火花,
为我点燃一根香烟;
慢慢燃烧起,
那没有预谋的爱情。
慢慢燃烧起,
那没有预谋的爱情。
(二)
莫问我的去处,
我只会行走在,
了无痕迹的键盘上,
默默顾念怜惜。
一场热烈的燃烧,
犹如生命短暂消亡;
匆匆化为了,
那灰飞烟灭的结局。
匆匆化为了,
那灰飞烟灭的结局。
每一节歌词的前半部意境都比较消沉,平淡,一看就知道不会是该出现的地方。下半部,最后一句才是重点,因此也是之处。
我在音乐的处理手法上,整首歌的节奏是稍慢,带点儿无奈,带点儿沧桑,带点儿期盼,带点儿伤感。歌曲的上半部旋律起伏不大,流连于低音区,尤其是“静静遐想期待”(和“默默顾念怜惜。”)一句,令人心生爱怜。下半部的起句“一枚擦亮的火花”旋律就比较“亮”,旋律在音高上跟前一句“静静遐想期待”形成相对强烈的对比,以便哄托出希望,并为全曲的铺陈作准备,然后旋律上扬,到“那没有预谋的爱情”一句里达到全曲的最。
有的歌可以结束在点上,但是这首歌的歌词意境不容许如此做法。因此,俺就把歌词的最后两句重复(原诗里每节最后的两句是没有重复的),以便能让旋律从点上降下来,回到低音区作结束,表达出一股无奈,落莫,和落空的感伤。
我的另一首近作《小舟》:
《小舟》
词曲: 黄鹤楼
一叶小舟
在人生的江湖上漂荡
不经意间匆匆地划过
一个美丽纯洁的心湖
轻轻地激荡起
几重涟漪
几朵水花
纵然小舟已远去
纵使舟子不回头
也难忘那
曾经历的一片纯真景色
无论漂泊何处
小舟总在
亲吻着柔情似的水
承载着明月般的心
这是首单节歌,在写法上歌词虽分为两段(其实可以把中间的空行拿掉),但旋律只有一段。前半部的歌词看上去没有点,但在音乐的处理上我在“心湖”二字上用上了全曲的最高音,也就是营造出一个小,以表达出心湖的高贵和纯洁,令人不由心生仰慕之情。然后,在“纵然小舟已远去”一句的开首,也出现全曲的最高音,跟前面的音阶形成一种比较强的高低差对比,拱托出另一个比前面的“心湖”更高的,此歌的后半部旋律虽有起伏,但基本上是在高音区里徘徊。最后,全曲的最落在“承载着明月般的心”处作收。可以说,此歌有三个点,一个比一个高。
0
《莫问》和《小舟》的旋律如用小提琴等弓弦乐器来演奏,感觉非常的棒。自我吹嘘一下,呵呵。
蒙古民歌既有风格上的统一性,又有地区色彩的多样性。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在内蒙古地区大致形成了五个地域性风格色彩区:呼伦贝尔风格区、科尔沁风格区、锡林郭勒风格区、鄂尔多斯风格区和阿拉善风格区。
大体上来说,呼伦贝尔民歌多华彩重装饰;科尔沁民歌旋律平和流畅、蕴藉深沉;锡林郭勒民歌苍凉而古朴;鄂尔多斯民歌旋律活泼跳荡、大起大落;而阿拉善民歌则显得沉着而有耐力。各风格区之间既有音乐风格上的重叠,也偶有交错现象。
扩展资料:
蒙古歌曲的发展历程
自古以来,蒙古人素以能歌善舞而著称。作为一个勤劳勇敢的伟大民族,他们不仅创造了自己的历史,也创造了灿烂的草原文化。在绚丽多姿的草原文化中,蒙古民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民歌不仅是蒙古族音乐艺术的基础,而且也是整个蒙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蒙古民歌堪称草原上盛开的一朵最鲜艳的艺术之花。蒙古民歌反映生活深刻、广泛,具有独特而鲜明的特征,有着极其完美的艺术性,深受蒙古人民喜爱。蒙古民歌曲调优美、节奏舒展,在情感表达方式上朴实大方,深沉内在,带着强烈的抒情性和浓郁的民族风格。
蒙古族居住的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民间音乐财富。尤其是蒙古民歌,其数量和种类之多更是令人惊叹,民歌在蒙古族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蒙古族广大劳动者创造了不同体裁的民歌。
-蒙古歌曲
嘎达梅林的钢琴音乐术语是钢琴即兴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钢琴表达节奏舒展从容、稳健有力,旋律宽广豪迈、庄严肃穆。钢琴是西洋古典音乐中的一种键盘乐器,有乐器之王的美称。由88个琴键(52个白键、36个黑键)和金属弦音板组成。意大利人巴托罗密欧克里斯多佛利在1709年发明了钢琴。88键钢琴音域范围从A0(275Hz)至C8(418601Hz),108键则是最高至B8(790213Hz),几乎囊括了音乐体系中的全部乐音,是除了管风琴以外音域最广的乐器。钢琴普遍用于独奏、重奏、伴奏等演出。
嘎达梅林(蒙古语: ,鲍培转写:γada meyiren,西里尔字母:Гаадаа мэйрэн;1892年-1931年4月5日),姓名莫勒特图·那达木德(蒙古语,鲍培转写:Mültütü Nadmid),又名业喜,汉名孟青山,蒙古族,内蒙古哲里木盟(今通辽市)达尔罕旗(今科尔沁左翼中旗)腰茫哈苏木(今舍伯吐镇)塔木扎兰屯(今塔本扎兰嘎查)人。“嘎达”(同东北话“老嘎达”)蒙古语中意为家中最小的兄弟,“梅林”是其官职,即札萨克答剌罕亲王那木济勒色楞的总兵。
维护编辑
嘎达梅林读过几年私塾,通蒙汉文。历任旗卫队章京、昆都、扎兰、梅林等职。
从清朝末期开始,为巩固边疆外防俄罗斯帝国进一步侵略,中央政府开始逐渐在蒙旗开垦土地,汉族民众被迁入成为佃农。中华民国成立后,1914年2月,中华民国政府内务、农商、财政等部及蒙藏事务局联合制定《禁止私放蒙荒通则》和《垦辟蒙荒奖励办法》,准备大兴蒙垦。从1916年,奉系军阀张作霖开始大量放垦。放垦戍边增强了边防,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但也损害了蒙古族牧民的利益。从1904年的白音大赉起义开始,抗垦起义此起彼伏。
张作霖与常住奉天的那木济勒色楞王爷商定开垦该旗的大片草原为农耕地,到1928年达尔罕旗四分之三的土地被放垦,牧场缩小,牧民被迫背井离乡,引起当地牧民的不满。嘎达梅林多次到垦务局反对开垦,被免职。
1929年初,“东北易帜”后不久,张学良继续开垦蒙旗土地的计划。嘎达梅林等人发起“独贵龙运动”,即所有请愿的人在纸上围着一个圆圈签名以隐藏领头人,去沈阳向那木济勒色楞请愿。7月26日请愿代表色仁尼玛、赵舍旺、僧格嘎如布和嘎达梅林被捕,被押回本旗投入监牢。11月13日夜,嘎达梅林的妻子牡丹其其格伙同一些人劫牢反狱,将嘎达梅林救出[1]。于是嘎达梅林组织起义,领导了一支700多人的抗垦军队,提出了“打倒测量局,不许抢掠民财”的口号,袭击垦务局和垦荒军,驱逐测量队,转战于昭乌达盟(今赤峰市)、哲里木盟一带。
张学良命张海鹏部一个骑兵团和汤玉麟属下东北骑兵第17旅李守信团出兵围剿。1931年4月5日,抗垦队伍在今通辽北舍伯勒图附近新开河(今乌力吉木仁河)畔的红格尔敖包屯渡口,准备渡河南去时,被包围歼灭,嘎达梅林战死。李守信割下了嘎达梅林的头,回开鲁送给崔兴武旅长,崔兴武用木匣包装送汤玉麟。汤玉麟又交给了达尔罕亲王,并在旗内悬挂示众。后来在乌力吉木伦河边民众修建了梅林庙。
五个月后,九一八事变爆发,张学良的东北军撤入关内,牧垦草原的计划没有得以继续实施。
后果编辑
嘎达梅林的起义虽然失败,但是张学良的牧垦草原的计划被延迟。
嘎达梅林的起义是为了保护蒙古牧民的利益,而放垦对今天最大的危害是对环境的破坏。由于短视和无知,人们对草原的放垦并未因嘎达梅林的起义而停止。光科尔沁草原就“出荒”十一次。今天大部分草原都已沙化,成为“科尔沁沙地”,是西辽河沙丘平原的一部分,属正在发展的沙漠化土地,以风蚀沙地半固定状态为主。目前科尔沁沙地正以每年19%速度在发展,总面积8000万亩,是中国最大的沙地。嘎达梅林牺牲的乌力吉木仁河,如今已然变成一条沙沟。河早已断流,四周也是一片片沙化的农田和一座座沙包、沙坨子。有关当局在努力使沙漠化逆转,但当前尚无明显成效。
另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国家林业局最新监测,科尔沁沙地每年绿化面积大于沙化面积约75万亩。[2]
文艺作品编辑
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是一首流传很广的著名歌曲,其节奏舒展从容、稳健有力,旋律宽广豪迈、庄严肃穆。原歌歌词有五百多段,人们经常演唱的四段歌词是由作曲家安波整理译配的。
南方飞来的小鸿雁呀,不落长江不呀不起飞。
要说起义的嘎达梅林,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
北方飞来的小鸿雁呀,不落长江不呀不起飞。
要说起义的嘎达梅林,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
天上的鸿雁从南往北飞,是为了追求太阳的温暖呦。
反抗王爷的嘎达梅林,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利益。
天上的鸿雁从北往南飞,是为了躲避北海的寒冷呦。
造反起义的嘎达梅林,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利益。
1960年代,女作曲家辛沪光根据这首民歌创作了交响诗《嘎达梅林》。
嘎达梅林属于哪种调式?(B)
A 徵调式 B 羽调式 C 商调式 D 宫调式
羽调式的基本定义的扩展:
羽调式是以商音为主音的民族调式。在五声羽调式中是由两个c类三音列构成的,五声羽调式具有明显的小调式特征,羽-宫的小三度、羽-徵的小七度音程充分显示了它的小调性质,属于小调色彩的调式。
羽调式音乐的作用的扩展:
羽调式音乐特性,能达到安神助眠的良好作用;亦可调和肾脏、膀胱功能,并抑制心火。柔婉的琴音传达出如水般的清凉,带来通体的舒畅自在。
《嘎达梅林》的基本介绍:
《嘎达梅林》是短调音乐,其结构规整、节奏整齐、句幅较窄、字少腔多,具有叙述性的特征,有的带有舞蹈性。而长调音乐节奏自由,句幅宽大,旋律舒展悠长,腔长字少,常用特色衬词,大多为散板,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
蒙古族长篇叙事歌《嘎达梅林》产生于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流传于周边许多地方。据不完全统计,近现代在科尔沁左翼中旗流传的蒙古族民歌有上千首,以《嘎达梅林》较具代表性。
蒙古民歌的区域颜色
内蒙古地域辽阔,生活方式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的唱腔。因此,蒙古民歌风格的统一,另一个区域不同的颜色。经过多年的历史,在内蒙古地区的大约五个区域的风格色彩区:呼伦贝尔风格区,面积吗?科尔沁风格,锡林郭勒风格区,鄂尔多斯风格区和阿拉善风格区。一般来说,呼伦贝尔民歌多的华彩重装饰;科尔沁民歌旋律平静和顺利的,和精致的深锡林郭勒民歌苍凉和古朴的;鄂尔多斯活泼的民歌旋律跳荡,跌宕起伏,阿拉善民歌歌曲显得沉稳和耐力。各风格区重叠在音乐风格之间,偶尔交错的现象。
“辽阔的草原 - 呼伦贝尔民歌多华彩重装饰
呼伦湖和贝尔湖分外水晶般击中了她的心弦,田园格外悠扬,愉快
俗歌,因为从远古的回声在呼伦贝尔草原俗歌曲,如离离原上草,中繁殖,但每个郁郁葱葱,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呼伦贝尔民歌流行在人们的口头,活在人们的心中典型的教科书和部落的历史,与朋友的心国宝历史的脚步,通过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和国家的声音。为了了解整个历史的呼伦贝尔,以接近或洞察的呼伦贝尔草原人的心灵应产品的详细观察了一代又一代的劳动人民在这里创造的民歌。
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与少数民族文化,宗教等方面,基本形成了民歌的相似性。
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三位少数民族的民歌,民歌,小和舞蹈的歌曲结构和旋律密切相关。
蒙古民歌 - 波罗的海老虎“的颜色的字符的草原草原长调的表现。
呼伦贝尔牧区广泛的长调民歌,蒙古族演唱会,字少腔长,高亢的和遥远的节奏自由。歌词想念家乡赞美家乡,倒出来的纯洁的爱情,歌唱社会主义祖国,歌唱***的领导。新巴尔虎长调充分表现巴尔虎蒙古人宽广的胸怀,质朴,爽朗,热情,豪放的性格和广袤无垠的草原势头。多数牧民们非常喜欢唱长调,男人,妇女和儿童在草原上放牧,挤奶边劳动边唱度假休闲的家庭和邻里聚在一起,唱民歌的艺术,表达情感,自娱自乐。
一些老的民歌,如“辽阔的草原”,“4岁的海猴子马”,“好几乎哎”,“长颈枣红马”,一代又一代,久唱不衰。
小黄马“走马”,“黑骏马” - 锡林郭勒民歌苍凉而古朴的
黑马
还不错运行的黑骏马哟
螺栓车外榆树
一种心好我的妹妹哟
在山外很远的地方结婚
走过 - 哈雷哟
井上 - 水桶和水槽
通过两个 - 为厄尔包(家)
该名男子在家里 - 我想念我的妹妹
要打听一个牧羊人,谁问
(只),她运的讯息,到羊粪
向一个放牛的牛郎,并询问问
(只),她拿起的讯息,到了牛粪
我举目眺望,茫茫四野哟
她的影子脊覆盖伟哥
黑马奔腾自豪地跑了过来,脊
她是不熟悉曼妙的身材哟
“乡愁”嘎达梅林 - 科尔沁和平民歌的旋律和流畅,精致的深
70年前,长期广泛存在于草原的内蒙古长篇叙事民歌“嘎达梅林”反映的嘎达梅林领导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上,为了抵御草原,保护草原人民的利益现场不屈不挠的斗争:
“嘎达梅林”
南飞的鸿雁
不小于长江起飞
“嘎达梅林”说,起义
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
嘎达梅林,名塔木德(公元1892年至1931年),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人。 1929年,的标志Zhasakeda的木汗王出卖土地队旗和被迫草原,“嘎达梅林”,代表人民利益的勾结东北军阀,去奉天(沉阳)抱怨,但被监禁,然后越狱的口号下, “打倒调查处,不允许掠夺财富的人”,以调动人的起义,转战昭乌达盟附近的Zhelimumeng员工超过一千人,终因寡不敌众,于1931年去世,辽河。
鄂尔多斯活泼的民歌旋律跳荡,跌宕起伏
“森吉米尔德玛”
孔雀虽然美国是比你的美丽
海茫茫小于你的兄弟情谊
如果不希望生活
阿森吉米尔德玛
来世也应该结婚了,和你
位于鄂尔多斯高原蒙古“礼乐邦。著名的”八白帐“(成吉思□的衣冠冢)。(包括音乐)和蒙古的古老文化的仪式,鄂尔多斯蒙古保持了相对完整的。 14世纪的叙事民歌“成吉思□两匹骏马”,至今仍流传着。
鄂尔多斯是一个单一的色区域形成的原因,这有两个原因。首先,在鄂尔多斯高原的战略位置,高度重视,历任统治者。元代的军事重镇察罕脑儿,鄂尔多斯境内。元,明时代的美利奴羊,以及清末移民实边,农业生产相比,内蒙古等地区的开发更加完美。这也反映在音乐上,鄂尔多斯蒙古人创造了大量的短调民歌。丽江,云南民族民间风格的蒙古族人(元代云南蒙古军团的后裔)今天,与鄂尔多斯短调民歌近似描述的鄂尔多斯短调民歌风格的形成原因,应追溯到至元代。
其次,鄂尔多斯高原的历史大熔炉。一旦排在蒙古高原的匈奴,鲜卑人,在漫长的岁月融合在云中的龙溪(今鄂尔多斯高原及其周边地区)。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匈奴,鲜卑人在历史中消失。但是,他们创造了音乐文化的各民族群体的生活得到了继承,至今仍可以看到它的身影。例如,最常见的问题和答案的假设结构的鄂尔多斯民歌,他们来自匈奴的田园诗。
“金色的圣山的遍处”阿拉善民歌冷静和耐力
阿拉善,额济纳民间来源:定居阿拉善民歌传唱;解决额济纳民歌;从邻近的孟奇和其他蒙古地区传入的民歌;小的讽刺歌曲大多是进口的。旧宴焕不允许唱这些歌,但唱古老的民间长歌,长调民歌的内容,欢迎烤面包,节日,解酒最后的盛宴,游客,结婚,已婚妇女的想法,愿望,一种赞美,教导,较强哲理性的歌词,包括礼仪,道德,和谐,友谊,团结,勤劳的想法。音相对完整的五声调式的蒙古民歌,以及少量的六种音效和七声调式。任何阿拉善,额济纳旗长调民歌免费,延长唱歌曲调。饰品,大多是固定的装饰变化,根据演唱会的情况,结构的歌曲还是那句话,两个音乐和音乐节的身体。感情字的歌词,重复的歌词将会越来越多。民间音乐,不要有固定的宴会,唱完一首民谣,唱的合唱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