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父母都希望孩子可以健康成长,而儿童身心发展健康是前提,对孩子来说很重要,所以家长除了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还要重视心理健康。来看看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11、顺序性
如:思维的发展是从知觉—>具体形象—>抽象—>辨证,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思维发展特点。(教育启示:不要拔苗助长。)
2、阶段性、连续性
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发展的继续,同时又是下一阶段发展的开始;前一阶段中总包含有后一阶段的某些特征的萌芽,而后一阶段又总带有前一阶段某些特征的痕迹。
例:一二年级开始具体形象思维,但仍有儿童期的知觉思维。
(教育启示:善于观察孩子,既要关注孩子现在的发展,又要为孩子下一步的发展创造条件。)
3、不均衡性
教育启示:关注孩子发展的关键期,如:孩子2-3岁是口头语言的关键期,4-5岁是书面语言的关键期;女孩10岁左右进入青春期,男孩12岁左右进入青春期等。
4、稳定性、可变性
教育启示:
稳定性:你改变教育方法,孩子不会马上变,所以需要家长学会等待,需要耐心。
可变性:你改变教育方法,孩子早晚会有变化的,但是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变化。
5、个别差异性
每个孩子有差异:每一个孩子都不是别人的复制品,都不是另一个孩子的复制品,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
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有哪些
1、3~4岁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生活范围扩大;认识依靠行动;情绪作用大;爱模仿。
2、4~5岁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活泼好动;思维具体形象;开始接受任务;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3、5~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好问、好学;抽象能力明显萌发;开始掌握认知方法;个性初具雏形。
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21、连续性、非匀称性以及阶段性
儿童发育都是连续性的,但是每个部位以及器官发育不是对称性的进行,同时每个系统发育也是具有一定阶段性的,比如一般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比较迅速。
2、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
一般儿童首先发育的是神经系统,随后是淋巴系统等,生殖系统是最后发育的,所以发育是不平衡的。
3、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生长发育一般规律主要是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等进行发育。
4、个体差异
儿童的各方面发育受到遗传、环境、营养以及疾病等影响,所以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
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1、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社会、教育条件下形成的`,所以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永恒的年龄特征。
2、儿童心理的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每一个阶段中既留下了上一阶段的特征,又含有下一阶段的新质,但每个阶段里总是具有占主导地位的本质特征。
3、儿童年龄特征是从许多个别的儿童心理发展事实中概括出来的,它代表了这一年龄阶段大多数儿童心理发展的典型特征和一般趋势,也就是说应以经常出现的而不是偶然的表现为依据,不能把这个阶段中个别儿童在特殊条件下出现的特点作为年龄特征。
4、稳定性表现为:在一定社会教育条件下,一定年龄阶段的大多数儿童总是处于一定的发展水平上,表现基本相似的心理特点。
5、发展阶段的进程顺序和发展速度是相对不变的,不能超越,也不能颠倒。
6、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教育工作的一个出发点,教材的安排、教法的设计都要考虑到受教育者的水平和年龄特点。由于年龄特征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因而要注意做好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过渡工作;由于年龄特征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教学工作在注意共同性的同时要照顾好个别差异。
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31、身体发展的特点。
中班幼儿生长发育速度明显减慢,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增长阶段。4岁时身高约为出生时得两倍,体重约为出生时的五倍。4岁幼儿在运动的速度、灵活性和稳定性方面已经有了提高。
精细动作进入了发展最快的时期,动作协调性增加,多余动作减少,表现在快走、跳跃、攀爬、翻跟头、停步等比较自如。全身运动时,身体各部位都能较好地协调活动,而且可以做一些精细动作,如:自己系鞋带、用筷子吃饭、用剪刀剪直线,自己穿衣、系扣子等自理能力大大提高。因此,教师要多创造机会让幼儿活动。
2、心理发展的特点。
认知活动表现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认知活动中思维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性思维过度,主要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联想思维。抽象思维也开始萌芽,词汇量增加迅速,发音正确,语言表达力发展迅速。
对事物充满好奇,认知能力迅速提高,求知欲增强最爱问为什么。儿童在这个时期思维的自我中心特征十分突出,最喜欢听故事、看图画书等。他们的意志力逐渐加强,行动有了初步的目的性、组织性,能在集体生活中较好地遵守规则,能完成一些简单任务。
自动结伴交往能力发展,健康情感发展迅速。儿童经过小班一年的适应,已经习惯了幼儿园生活,开始把自己或别人的具体行为与普通行为规则相联系,并能对自己和他人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
还具有乐群感,非常喜欢与小朋友玩,出现了三五成群的好朋,但群体并不固定。儿童之间经常发生争吵和打闹,通过解决发生的矛盾,孩子们逐渐学会了游戏的规则和交往的方法。
3-6岁幼儿情绪的特点有哪些
3-6岁幼儿情绪的特点有哪些,孩子遇到感兴趣的事情也会表现得特别明显,对童来说,情绪对于自己的理发展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关键,下面为大家分享3-6岁幼儿情绪的特点有哪些。
3-6岁幼儿情绪的特点有哪些1易冲动
3~6岁宝宝的内抑制发展差,控制力弱,言语的调节功能不完善,因此当外界事物和情境刺激儿童时,情绪就会出现爆发性,常从一端迅速发展到情绪的另一端。因此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情绪易波动,极不稳定。所以,这个时期孩子的脸就象春天的天气那样多变,说哭就哭,说笑就笑。
易外露
这个时期的宝宝控制力发展差,他们的情绪变化毫不隐藏地表现出来,而且擅长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表达。如,不高兴就哭,高兴、舒服就大笑或者是手舞足蹈,愤怒就瞪眼跺脚,有高兴的事就要向亲近的人诉说。
易感染
宝宝的情绪具有情境性,得到新玩具、妈妈离去、新朋友出现……都会使他们的情绪大起大落,孩子的情绪随着情境的改变而改变。很多时候情绪不是由宝宝自身发出来的,而是因周围人的情绪波动而引起的。
在幼儿园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小朋友哭起来了,其他小朋友也莫名其妙地跟着哭起来,整个场面会变得混乱极了。以后随着年龄增长,控制能力加强,这些情绪特征就会逐渐减少,情绪的控制力、稳定性也随之提高。
3-6岁幼儿情绪的特点有哪些23-6岁儿童属于学前期,儿童开始进入幼儿园过集体生活,心理发展有很大的变化,特点主要体现在好奇心加强、爱模仿、情绪主导性变化、注意力变好等,家长要注意观察这一阶段儿童的心理变化,随时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
1、好奇心加强、爱模仿:女孩可能会玩过家家的游戏,男孩喜欢玩枪战游戏,在这个阶段父母特别要言传身教,给3-6岁儿童树立正确的观念。部分儿童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家长不好的行为,如打娃娃等,可能是因为父母在教育的过程中过于暴力所致,3-6岁儿童在游戏中就会体现出这种心理发展特点;
2、情绪主导性变化:3-6岁儿童情绪主导性也会有变化,如原来不开心、想吃饭就会出现哭的现象,到幼儿园就会把自己爱吃的东西分给身边的小朋友,情绪发展到比较高级的阶段;
3、注意力变好:3-6岁儿童通过老师引导学会忍耐,注意力逐渐延长,可以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一段时间,能够克制自己不到处走动,思维也会向着更加复杂的方面发展。该阶段家长需要注意促进3-6岁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理解规则,让其学会表达情绪,不开心时不能通过哭闹来解决问题,让儿童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在自我满足的基础上再发展乐于助人等品质。
三岁幼儿情绪表现的特点
幼儿情绪的特点主要有三点,这三个特点分别是,易感性、易变性和冲动性,两岁以后,小孩子的情感表现就会变得越来越丰富,也会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因此在日常生活当中,家长应当注意对小孩子良好、稳定情绪的培养。
因为幼儿的情绪还具有易感性的特点,他们的情感表现往往是十分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以及受到周围人的情绪感染的。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当中,如果家长的情绪十分愤怒、暴躁,或者是悲伤、失落,是非常容易同化孩子的情感表现的,这对于孩子的性格形成是有着非常不好的影响,因此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家长应当尽量保持愉悦的心情。
幼儿时期的小孩子的情绪是非常不稳定的,他们的情绪常常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这也就是易变性特点的体现。因此当小孩子产生了非常强的负面情绪的时候,不妨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孩子感兴趣的地方。
另外,孩子情绪的冲动型表现在,当他们不高兴的时候,是会随时发泄不满的,并且这种冲动的情绪是很难立刻平静下来,因此外稳定孩子的情绪的时候,一定要给予充分的时间诱导。
3-6岁幼儿情绪的特点有哪些33-6岁孩子的情绪如何
3-6岁,此时的孩子社会情感迅速发展,道德感、理智感和审美感都逐渐发展起来了,且孩子调节情绪的认知策略开始出现,并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加强。
他们开始掩饰自己的情绪,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情绪表达规则,知道表现出适当的情绪,可以得到成人相应的反应。
他们会使用富于表达性的身体动作来辨别情绪,对情绪的外部原因和结果的理解进一步提高,知道发生的某个事件,会让大人、同伴是高兴或是不高兴。
3-6岁孩子社会情感的发展还没有完善,因此他们对情绪的`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场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情绪的控制能力才会有所增强。
3-6岁孩子的情绪特点
(1)易冲动
3-6岁孩子的内抑制发展差,控制力弱,言语的调节功能不完善,因此当外界事物和情境刺激到孩子时,情绪就会出现爆发性,通常从一端迅速发展到情绪的另一端。
这个阶段,孩子的情绪易波动,极不稳定。所以,这个时期孩子说哭就哭,说笑就笑。
(2)易外露
这个时期的孩子控制力发展差,他们的情绪变化毫不隐藏地表现出来,而且擅长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表达。如不高兴就哭,高兴就大笑或者是手舞足蹈,愤怒就瞪眼跺脚,有高兴的事就要向亲近的人诉说等。
(3)易感染
孩子的情绪具有情境性,如得到新玩具、家长离开身边一会、新朋友出现……都会使他们的情绪大起大落,孩子的情绪随着情境的改变而改变。很多时候情绪不是由孩子自身发出来的,而是因周围人的情绪波动而引起的。
在幼儿园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孩子哭起来了,其他孩子也莫名其妙地跟着哭起来,整个场面会变得很混乱。以后随着年龄增长,控制能力加强,这些情绪特征就会逐渐减少,情绪的控制力、稳定性也随之提高。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控制情绪的能力慢慢加强,易冲动、易外露、易感染这些特征就会逐渐减少,情绪的控制力、稳定性也会随之提高。
家长如何面对孩子的情绪
(1)摸摸、拍拍
3-4岁的孩子仍然喜欢身体接触。刚进入幼儿园的孩子,很愿意老师牵他的手,喜欢搂着家长。
这是一个过渡阶段,孩子需要得到这样鼓励和支持,所以家长也要尽量地利用各种机会摸摸、拍拍孩子。
(2)避免对孩子的惩罚
5岁以后的孩子,想要引起别人的注意,有和他人交往的需要。所以在幼儿园中,如果小朋友们不和他玩,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很严厉的处罚,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痛苦。
同时家长如果对孩子不加理睬,孩子会觉得非常沮丧,很有挫败感,不利于孩子健康情绪的发展。
(3)合理的生活制度
丰富的生活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有助于孩子情绪的稳定。丰富的生活内容会让孩子产生兴趣,有探索欲望,感到快乐和满足。
所以家长尽量让各项活动轻松、活泼和多样化。多带孩子走出去,进行各种的户外活动,让孩子接触到较多的事物和情境。
(4)和谐的家庭生活
良好的情绪示范、家庭和睦、家庭关系亲密等,都会给孩子带来良好的情绪示范。家长要显示出积极热情、乐于助人、关心爱护孩子等良好的情绪。要公正地对待孩子,适当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帮助孩子适应变化的新环境。
不能恐吓威胁孩子,也不能溺爱或过分严厉地对待孩子,否则会使孩子形成不良的情绪和性格哦。
开发培养幼儿期思维能力意义重大,应该引起广泛关注。3-4岁幼儿思维特点有哪些呢?3~4岁幼儿思维和想象的发展特点有哪些呢下面是的3-4岁幼儿思维特点资料,欢迎阅读。
3-4岁幼儿思维特点1 3-4岁幼儿思维特点是什么?(1)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2)爱模仿(3)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
3~4岁幼儿感觉的发展有何特点
(1)此时 儿童 的各种感觉,都在迅速地完善着。3岁儿童已经能够分辨红、黄、蓝、绿等颜色;较准确地辨别各种声音;能通过手接触更多的物体,从而知道物体的凉热、软硬等特征。
(2)3岁儿童仅能辨别上下方位,4岁儿童开始能辨别出前后方位。
(3)3岁儿童不能逐步分辨物体的大小和远近。这时,他已能区分白天和黑夜。
3-4岁幼儿思维特点23~4岁幼儿思维和想象的发展有何特点思维的发展
(1)此阶段孩子的思维表现出具体形象性以及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等特点。此时,他们还不会想好了再做,而是先做后想。如儿童由于看见成人给小孩洗澡,他也给自己的布娃娃洗澡。
(2)三四岁儿童只能进行初步的概括,他们对事物还不会做复杂的分析综合,概括的特征多是外部的、非本质的。例如,“杯子”,这是喝水的。“衣服”这是穿的。想象的发展三四岁儿童以无意想象为主,但有意性想象也逐渐增长起来。例如,当他抱布娃娃时才想到自己是“妈妈”,于是就以“妈妈”的身分喂起“孩子”来。
3-4岁幼儿思维特点3此年龄段幼儿思维活动出现了最初的概括和推理,但思维仍比较具体,需依赖一定的动作。这时候动作表现出一定的目的性,如家长将孩子喜欢的玩具放在毛毯上,孩子却够不着,但孩子偶尔会拉动毛毯,拿到玩具。孩子依赖拉毛毯这一动作达到了目的,这标志着幼儿的动作中蕴含有一定的智慧成分,他们学会运用身体和外部的动作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家长可设计一些游戏,看看孩子能否借助一些动作达到自己的目的。例如,在孩子喜欢的球上系上一根飘带,孩子拿不到球,看他能否拉动飘带从而得到喜爱之物;1岁左右的孩子概念比较模糊,如果你拿玩具车教他学说“车”,他只认为玩具车才是车而其他车则不是车。孩子2岁以后能够按照物体的一些比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认识到不同形状、颜色的车都是车,思维活动出现了最初的概括特点。此时,家长可让孩子进行一些初步而简单的分类活动。另外,孩子也能运用一些象征性符号进行思维。用一些物体代替其他一些物体,尤其在孩子的“扮家家”游戏中这一特点更为明显。孩子有时会:肾布娃娃当作自己,把自己当作妈妈,模仿妈妈照顾他的方式来照料布娃娃。这一阶段也通过词语来进行一些思维活动,但还不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特征。他们所用的概念与成人的概念并不完全相同,由于词汇还是比较贫乏,他们只能运用有限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作一些简单的分类与推理。
3~4岁幼儿思维和想象的发展特点思维的发展
(1)此阶段孩子的思维表现出具体形象性以及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等特点。此时,他们还不会想好了再做,而是先做后想。如儿童由于看见成人给小孩洗澡,他也给自己的布娃娃洗澡。
(2)三四岁儿童只能进行初步的概括,他们对事物还不会做复杂的分析综合,概括的特征多是外部的、非本质的。例如,“杯子”,这是喝水的。“衣服”这是穿的。
想象的发展
三四岁儿童以无意想象为主,但有意性想象也逐渐增长起来。例如,当他抱布娃娃时才想到自己是“妈妈”,于是就以“妈妈”的身分喂起“孩子”来。
3~4岁幼儿感觉的发展特点
(1)此时儿童的各种感觉,都在迅速地完善着。3岁儿童已经能够分辨红、黄、蓝、绿等颜色;较准确地辨别各种声音;能通过手接触更多的物体,从而知道物体的凉热、软硬等特征。
(2)3岁儿童仅能辨别上下方位,4岁儿童开始能辨别出前后方位。
(3)3岁儿童不能逐步分辨物体的大小和远近。这时,他已能区分白天和黑夜。
3~4岁幼儿语言思维特点3-4岁这一阶段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处于萌芽状态,呈现流畅性和变通性不够的特点。例如要求孩子说出“水可以有什么用”他们会说出洗手、洗脚,洗衣服、洗碗等,但这些发散只局限在同一类别的用途---洗涤。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帮助孩子积累生活 经验 ,使孩子知道可以用水浇花,可以用水养鱼等。在培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激发孩子的求知欲,鼓励孩子进行幻想,并通过 智力游戏 来训练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孩子思维的基本过程:分析综合、比较、分类、理解
1、分析综合
这一阶段孩子的分综合还不能把握事物复杂的组成部分,对他们而言,要求分析的环节越少,相应的概括就完成的越好。父母可以给孩子排列水果,开始时只给他两种水果,要求他按照ABAB的规律排列,孩子会完成的很好。在这个基础上再增加其他品种的水果,提高排列规律的要求,尝试着让孩子来排列,逐步帮助孩子提高分析综合能力。
2、比较
这一阶段孩子还不善于比较。他们比较面狭窄,先学会的是比较物体的不同处,父母可引导孩子比较家中的物体不同。如:吃饭时观察两盘不一样的菜,和孩子一起刷牙时可以问:宝宝和妈妈的牙刷有什么不一样让孩子观察并比较出大和小、红 和蓝等。经过不断启发引导后,可以慢慢告诉孩子物体的相似处。如告诉宝宝:宝宝有手,爸爸妈妈也有手。爸爸妈妈和宝宝的手都有手指。
3、分类
这一阶段的孩子只能依靠感知进行简单的分类,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通过感知事物来学习简单的分类。例如吃饭时,让孩子分放筷子和调羹;晒洗衣袜后吸引宝宝来折叠自己的衣物。如:这是宝宝的袜子。 这是宝宝的裤子等。这样可以寓教于生活情景中。
4、理解
这一阶段孩子的理解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来进行,个别孩子甚至还依靠实际行动来理解。因此,父母可以借助形象化的语言和行动手段来帮助孩子理解事物。例如让孩子分糖果,给孩子真实的糖果,让孩子先分给爸爸,同样的再分给妈妈,最后一颗糖宝宝自己拿着,是留给自己的。用同样的 方法 去分享给别人。实际操作有利于孩子理解分糖果的实际意义,为孩子过渡到 抽象思维 奠定基础。
3~4岁幼儿的认识活动
3—4岁儿童的认识活动往往依靠行动进行。思维是认识活动的核心。思维带有直觉行动性还表现在儿童的思维过程中,是边做边想,或者是先做后想。比如讲,儿童在游戏的时候,搭积木,或者画画,当你问他,你要搭一个什么东西呀或者你要画一个什么东西呀儿童往往说不出来。他画到什么地方,他会跟你说我想画什么,他搭到什么地方,他就说我搭什么,我搭一个房子,或者我搭一个火车等。3—4岁的儿童思维的特点是先做再想,他不会想好了再做。比如让3--4岁儿童把几个图形拼成图画,他拿到图形后立刻行动,如果让他想一想再动手拼,他做不到。往往是无意中拼出了某种形状,他才有所发现地说:“汽车”。画画之前,他即使说了“画小人”,在画画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画完之后,他惊讶地说:“鸡蛋”!
儿童的思维特点就是边做边想,而不是先想好再做,那么这种边做边想,或者是先做后想,也表现在儿童的行为方面。比如,有的孩子跟人家争抢玩具的时候,容易出现一些不好的行为,儿童之间发生冲突了,如打人、推人、撞人等。儿童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有的家长、老师会问:“你为什么这样做呀”儿童他并不是说先想再去做的,而是边做边想,或者是做完了以后,他才想到这样做不对。知道了儿童的这个思维特点,在今后 教育 儿童的时候,可以先提醒儿童注意自己的行为,以避免这种不好行为的出现。
3—4岁的儿童在听别人讲述或自己讲述时,也往往离不开具体动作。比如听 故事 时,听到“大象用鼻子把大灰狼卷起来了”,就用手在自己鼻子前面作“卷”的动作。吃饭时给家人讲述幼儿园里的事情,经常把碗和筷子放下,站起来连讲带比划。
3—4岁儿童的注意也和行动紧密联系。当他看图书中某个人物时,常常用手去指点。为了使3--4岁儿童注意听讲,必须要求他眼睛看着老师,双手放下。如果儿童手里拿着别的东西,眼睛看着别处,他的注意就会离开老师的讲述。
3--4岁儿童认识活动对行动的直接依赖性,说明他的认识活动非常具体。3--4岁儿童只能理解具体的事情,不会作复杂的分析综合,只能作直接推理,不会进行逻辑推理。比如,对3--4岁儿童说反话,往往引起不良效果。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哭着要找妈妈。老师说:“你哭,就不带你找妈妈了。”他哭得更厉害,因为他只听见:“不带你去找妈妈。”如果直接告诉他:“你不哭,我就带你去找妈妈。”孩子听了就放心,这时老师再接着引导,孩子就渐渐不哭了。
3~4岁幼儿感觉、想象和思维的特点3~4岁幼儿感觉的发展有何特点
(1)此时儿童的各种感觉,都在迅速地完善着。3岁儿童已经能够分辨红、黄、蓝、绿等颜色;较准确地辨别各种声音;能通过手接触更多的物体,从而知道物体的凉热、软硬等特征。
(2)3岁儿童仅能辨别上下方位,4岁儿童开始能辨别出前后方位。
(3)3岁儿童不能逐步分辨物体的大小和远近。这时,他已能区分白天和黑夜。
3~4岁幼儿思维和想象的发展有何特点
思维的发展
(1)此阶段孩子的思维表现出具体形象性以及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等特点。此时,他们还不会想好了再做,而是先做后想。如儿童由于看见成人给小孩洗澡,他也给自己的布娃娃洗澡。
(2)三四岁儿童只能进行初步的概括,他们对事物还不会做复杂的分析综合,概括的特征多是外部的、非本质的。例如,“杯子”,这是喝水的。“衣服”这是穿的。
想象的发展
三四岁儿童以无意想象为主,但有意性想象也逐渐增长起来。例如,当他抱布娃娃时才想到自己是“妈妈”,于是就以“妈妈”的身分喂起“孩子”来。
幼儿心理发展特点(3-4岁)一、认识的发展
1、感知觉的发展
1) 视觉:主要表现为视力发展和变色力发展两个方面。
3岁以后,幼儿喜欢看图书,用眼睛看近距离和细小东西的机会不断增加,能够学会分清各种基本颜色,如:红、绿、黄、蓝、黑等。对于色调相近的颜色,如:红和粉红,黄和橘黄等则易混淆。
2) 听觉:发展较早,到3岁基本完成。
3) 空间知觉:能辨认上下,但不能很好地辨别前后、左右。
4) 时间知觉:能领会“昨天、今天、明天”的时间感念,但不能掌握“过
去、现在、将来”的概念。
5) 观察力:刚刚萌发,只是停留在表面肤浅的观察上,他们还不会按目
的去观察,且观察目的会随观察过程发生转移,观察兴趣常常会替代成人要求的观察目的。
小班幼儿持续观察时间很短,只有6-7分钟,甚至更短。观察的事物,常常是零星的,不会概括和联系起来观察某一事物。观察时常常用手指头帮忙,指着和物体进行观察。
2、注意的发展:仍处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正在逐步增加。(有意注意一般只能维持3-5分钟)。
小班幼儿的注意转移、分配能力都很差,表现在观察时,仅
能注意其主要的、鲜明的部分而忽视 其它 部分;在做律动时,只能听琴声两手上下挥动或双脚小跑步,而不能将身体各个部分的运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3、记忆的发展:主要以无意识记、机械识记为主,凡是感兴趣的、印象生动强烈的事情就容易记住,具有直观的、形象的性质。
4、思维的发展:由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
3岁以前幼儿的思维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他们的思维和动作、行为紧密联系,一旦动作停止或转移,其思维活动也就随之停止或转移。小班幼儿的思维扔带有很大的直觉行动性,但他们已经开始借助具体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来进行,即由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
1) 这个阶段的幼儿只能掌握日常生活中具体概念,如:实物概念、简单的数概念等,很难掌握抽象的关系概念、时间概念、道德概念等。
2) 在推理判断时,常常以事物的外部联系为依据,而不是以事物的内在联系为依据。
5、想象的发展:
1) 没有预定的目的,受当时事物的影响比较大。
2) 由于想象没有预定的目的,易受当时情景的影响,所以想象比较被动,主题也不稳定。
3) 这时期幼儿常以想象过程为满足,而不去考虑想想的目的。
² 另外,小班幼儿还喜欢夸大想象,把没有的事情说得活龙活现。
二、情感发展
1、同情心:具有一定的同情心,但是,他们不会表达自己,只能做出一些举动,甚至是一些不应该的举动来表达自己。
2、荣誉感:对荣誉感的理解大多局限在自己身上,而较少考虑到整个班级,还不知道为别人的成功而高兴。
三、社会性发展
1、语言的发展:正常情况下,都已学会讲话,但不能正确地发出全部语音,因为他们的发音器官和听觉发育并不十分完善,还不能辨别差别较小的音,不善于协调使用发音方法,所以存在发音不清楚的情况。
1) 词汇量:1000--1100个,名、动词占大多数,而且名词、动词是幼
儿首先掌握的词类。
2) 语法:能用词组成简单的 句子 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但句子经常不完整,
常出现没有主语的病句或颠倒的情况。
2、自我意识的发展:
1) 2-3岁时,才能叫出自己的名字和掌握代词“我”,产生真正的自我意识,与此同时,幼儿产生与成人不合作的行为,常以沉默、退缩、身体的抗拒来拒绝成人的要求,并常用“我自己来”拒绝成人的帮助。(这种“违拗”常语三、四岁时达到高峰期,心理学上称为“第一反抗期”)。
2) 这时期的幼儿对自己往往只是成人评价的简单再现,而且,对成人的评价有一种不加考虑的轻信态度。
3) 自我控制能力还不是很强,越小的幼儿越是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
3、社会行为、技能的发展
1) 社会性交往:从自我为中心慢慢地开始逐渐转变。
2) 助人:出现助人行为的萌发,但是往往不考虑自己助人出现的后果,
常常是好心办坏事。
3) 分享:在教师的启发下产生。
4) 合作:合作行为在游戏中经常出现,时间较短,相互协调性发展得较
好,但有时会在合作行为中发生冲突,说明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培养。
5) 攻击性行为:侵犯性行为多为工具性攻击,起因大多数是为了玩具等
发配。此外,自控能力差,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学习模仿影视节目中的暴力镜头。
1 3-4岁幼儿教育知识
2 3-4岁幼儿的教育知识
3 4岁宝宝育儿心得3篇
4 3-4岁幼儿故事大全故事精选3个
5 逆向思维的三个特点
6 发散思维的特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